《佛经故事》

来源: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16-10-27 点击:

《佛经故事》篇一

佛教故事大全

篇一: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_第七章 心灵的净化

在深浅之间权宜做人

点石成金

无论我们做什么,虽然要尽力而为,但也要量力而行。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强大,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被称为“美国战神”的巴顿将军说过:“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

经典故事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人生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秘籍。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过了这个底线,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那么再强健的人也要摔跤

人生智慧

人贵有自知之明,难得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

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浅薄。知无止境学无涯。因此,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求知是自知之明的升华。自知之明通过求知改变自己的无知无识,也是使自己达到自尊自重、自律自信,进而自立自强、自如人生境界的基础。

自省像一道清泉

点石成金

佛家提倡自省自悟之道,自省就在于不断地反省自我,善于承担生命给你的那一份责任。 许多人不善于反省自己的过错,总是把过错推给别人。生活中这类人太多了,如夫妻吵架,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

经典故事

一个女人经常背着自己的丈夫偷偷地出去会情人。一天,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到河边去会情人,可是怎么等也没有等到情人。在这时,有一只狐狸叼着一块肉路过这里,它看见水里的鱼儿,马上就跳到水中去捕鱼,鱼儿马上就游到深水里去了。狐狸没有捕到鱼,回到岸上,一看自己的肉却被一只正好路过的乌鸦叼走了。那个女人看见狐狸这样,就讥笑狐狸说:“馋嘴的狐狸,你扔掉自己的肉,去捕鱼,结果弄得两手空空,真是好笑!”

狐狸反击道:“你这个女人抛弃自己的丈夫,偷偷来会情人,情人却没有等到,现在不也是两手空空吗?”

那个女人只顾指责狐狸,却不知道自己犯了和狐狸一样的错误。

指责别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反省自己却比登天还难。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自省。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程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佛经故事》}.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以后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奈,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 “将军为什么这么早就来拜佛呢?”篇二:20个佛教经典故事

20个佛教经典故事---开悟人生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2 、四 个 老 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 、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4 、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5 、输与赢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6 、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7 、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8 悟性如光

读佛经。

****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9 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10 有看的,继续灌

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佛经故事》}.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11 一滴水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篇三:佛教故事:冤鬼仁心不忍害人 华丽转身受封正神

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出自《德育古鉴》。《德育古鉴》,原题《感应类钞》,清人史玉涵辑,其性质与《历史感应统纪》相仿,从史书、古籍中摘录各种感应故事;民国期间重印,改为今名。此书所辑多数故事都为阐述祸由我作、福自己求之理,以此引导世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比如今天这则故事,你可以不相信故事情节,但不能不信这一番因果。 李正住在偏僻港口,只靠捕鱼维持生计。(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从前有位渔夫,名叫李正,是松陵人,住在一个偏僻港口,只靠捕鱼维持生计。 一天晚上李正打完鱼后,回家独自小酌。不久,有一个人站在他们家门外。李正问他:“你从哪来?有什么事?”对方回答:“我在此地溺亡,已有数年之久,现在是一个鬼。看见先生独酌,想讨一杯酒来品尝!”李正爽快地说:“你要喝酒,可以入坐!”于是鬼就入坐,和李正面对面喝酒。自那以后,鬼又来过几次,和李正说一些琐事,对酌一番。

大概半个月后,鬼又过来告诉李正:“明天替代我的人就来了!”李正问鬼:“你的替身是谁?”鬼回答说:“他是一位船夫!”翌日,李正一直在港口等,果然看见一个船夫驾船前来,但好像没遇到什么障碍。到了晚上,鬼又过来。李正问他:“你为什么没拉那船夫作替身?”鬼回答说:“这位船夫年纪轻轻,父母双亡,他现在抚养年幼的弟弟,如果我害了他,他弟弟也无法生存,所以我才放他一马!”

又过了半个月,鬼再次过来说:“明天代替我的人就来了!”次日,果然有一个人来到岸边,徘徊许久,走了数圈,最终还是离去。当天夜晚鬼又过来,李正问他:“你为什么不抓他当你的替身?”鬼回答说:“此人家中还有一位老母,无依无靠,所以我才会放过他!”李正感喟不已,说道:“你有这种心地,在鬼道中必定不会待得太久!”隔了数天,鬼又对李正说:“明天有一位妇人会来代替我,这次真的要走,特来向你道别!”次日,李正等了很久,直到这天晚上,才见一位妇人过来,走到岸边,想要下水,又登上岸,然后离去。鬼来见李正时,李正再次问他:“你为什么放弃这位妇人?”鬼回答说:“这位妇人已经怀有身孕,如果我把她拉下水,就是害了两条人命!我一个大男人溺水数年尚找不到生路,何况这位孕妇,何日才能超生?所以我必须放走她,就算我在水中魂消魄散,也绝不敢损害她母子两条命!”鬼一边说,一边潸然泪下。

几天过后,此鬼忽然穿上绯红衣袍,冠带凛然,背后跟着许多随从,来向李正告辞:“上帝因我仁德好生,敕命我为本处土地!”鬼说完这番话,隐身不见,其后再未出现。

对于此事,当时就有一人叫颜光衷,由衷感喟:“宁可自己忍受鬼道之苦也不忍心害人,一而再再而三,此心绝不动摇,此鬼确实善根坚定。就算堕入饿鬼道中,还能凭借仁心感动天神;何况生在人道,若能慈悲救人,必然更有后福!(宁自忍而不忍人,一而至三,此心不变,善根定矣!堕鬼道者犹能格天,况生人哉!)”

《佛经故事》篇二

处事的秘诀 佛经故事

处事的秘诀 佛经故事:

2013年02月06日 09:07

来源:《公案故事》 作者:佚名

11人参与0 1条评论0

分享到:更 多

不为世事缠缚,洒脱自在(图片来源:资料图)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渣滓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揹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且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事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佛经故事》}.

拾得回答道:“弥勒菩萨偈语说: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事秘诀。”

有谓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闾丘胤问丰干禅师,何方有真身菩萨?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

意指丰干乃弥陀化身,惜世人不识。说后,二人隐身岩中,人不复见。胤遣人录其二人散题石壁间诗偈,今行于世。

寒山、拾得二大士不为世事缠缚,洒脱自在,其处世秘诀确实高人一等。

《佛经故事》篇三

佛经故事剧本

少妇乔达弥(关于接受和改变)

(主持人介绍此段文字)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少妇,名叫乔达弥。她的第一个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乔达弥伤心欲绝。她抱着孩子的小尸体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问是否有药可以让她的孩子复活。有些人不理会她,有的人嘲笑她,更有的人把她当做疯子。最后,她碰到了一位智者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个人能够为她施行奇迹。到底是什么奇迹呢?请看:(帷幕拉开)

乔达弥千辛万苦找到佛陀。她把儿子的尸体放在佛陀的面前,说出了整个过程,求佛陀救救她的孩子。佛陀以无限的慈悲心倾听着,然后轻声的说:"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

乔达弥好高兴啊,立刻动身往城里去。她对第一户人家说“佛陀要我从一户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拿回芥菜子。”“我们家已经有很多人过世了。”那个人如此回答。她于是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家已经有无数的人过世了。”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菜子,最后,她终于悲伤的了解到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

她只好把儿子的尸体抱到坟场,做最后的道别,然后回到佛陀那里。“你带回芥菜子吗?”佛陀问道,“不!”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给我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佛陀问:“你为什么又回来呢?”她回答说:“请您开示死亡和死后的真相,我身上是否有什么东西是不死的?”

于是佛陀为她开示:“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你儿子的死亡帮助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是无法忍受的苦海。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脱之道。” 乔达弥顶礼佛足,终其一生追随佛陀。

主持人总结:

生命中的逆境,都是在教我们认识无常的道理,都是在让我们接近真理: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积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堕的道理。尽管我们深知,无常让我们恐惧,执著让我们痛苦,修行就是实践放下,可是,我们还是害怕放下,害怕“一无所有”。 “据说,乔达弥在临终前开悟。”然后重复佛陀的话: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死亡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是无法忍受的苦海。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脱之道。)

然后进行互动,观众提问题,与法师/上师解答。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主持人介绍下段文字)

苏东坡居士,是中国宋朝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享有盛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佛印禅师是中国宋朝一位很了不起的高僧,他小时候是一个神童,三岁就能背诵唐诗,到五岁入学读书,老师叫他背唐诗,那本《唐诗三百首》,他能够背出二百多首来。于是,老师教他读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因为他聪明过人,不久五经都通晓了。接着,他研究中国诸子百家的学说。有一天,他到一间叫竹林寺的庙里,读到《楞严经》,这个神童,越读越有兴趣,他发觉这才是真理。到十六岁时就出家专门研究佛学了。佛印禅师因为德学兼优,名闻全国,神宗皇帝颁赐一个“高丽磨纳金钵”给他,以表扬他的道德;当时很多佛寺都请他去住持。当佛印禅师住持庐山的归宗寺时,苏东坡到黄州,黄州是在湖北省的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江西省的庐山,正是隔江相望;因此,苏东坡就时常坐船过江,找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他们两人越谈越投机,由于会晤的次数多了,交谊也日渐进增,有时候他们在谈话中也开开玩笑,从开玩笑中揭示佛教的禅理。

苏东坡在黄州时,有一天,诗兴来了,做了一首赞佛的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诗。苏东坡写好了这首诗,自己反覆吟哦,觉得非常满意!这时,他想起了好朋友佛印禅师来,他想禅师如果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大的赞赏一番,甚至会拍案叫绝。于是,他立刻把那首诗抄在诗笺上,用信封封好,叫佣人送去长江南岸的归宗寺,给佛印禅师看。

这时,佣人上岸了,他赶上庐山归宗寺去。

佛印禅师读到苏东坡的诗时,并不如苏东坡所预料的赞赏一番,或拍案叫绝,反而感到这很需要给他一个当头棒喝;于是,他在那首诗的下端,批上“放屁”两个大字,交给佣人带回黄州。

在黄州的苏东坡,自从佣人去后,便沾沾自喜地在等待着,他满以为佛印禅师看到那首诗时,一定会大大地赞赏,所以他一心一意在等着佳讯传来,好容易等到佣人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问:“师父看了怎么说?”佣人说:“他没说什么?只在你的诗笺上写一些字,叫我拿回,我不懂写些什么。”佣人说着,便把那封诗信交给苏东坡;苏东坡打开信封,抽出诗笺,看到那首诗的下端,批着“放屁”两个大字时,不禁无明火升起三千丈,勃然大怒起来!连喊“岂有此理?”他再仔细地推敲自己的诗,尽找也找不出那首诗的毛病;他自言自语地责怪佛印禅师道:“我这首好诗,你不懂得欣赏也罢,竟把它当做放屁,你真是太糊涂了!”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跟佛印禅师评理,马上雇船过江,上庐山归宗寺去。

苏东坡的船向南进,他坐在船上,虽然这时江上的清风习习地吹来,可是他这时的心,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再也没有上次游赤壁时的心情,吟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名句了。

苏东坡赶上庐山归宗寺,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算帐,那知禅师早已吩咐客堂的知客师说:“今天不见客。”苏东坡听了,火上加油,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做两步地一直奔到佛印禅师的方丈室来,他看方丈室的门掩着,正要举手敲门进去时,忽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端正地写着: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看到这两句,立刻就警觉了,心里暗暗叫道:“我错了!”

他当即痛下决心,今后要把所理解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起来。同时,他又深深地感激佛印禅师给他的启示,他觉得有这样的一位“诤”友,实是人生的大幸!从此,他对佛印禅师,更加心悦诚服了。{《佛经故事》}.

主持人解说诗词内容并总结:

“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毫光照大千”,是说佛陀的慈悲道德的光芒,遍照于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太阳系里面,有很多星球,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成一个大千世界。

“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精警动人的诗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最为要紧。“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鼓动物情。”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称颂赞美,名誉利禄,跟各种快乐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普通一般人,每逢这些好境乐事,都会感到瓢瓢然!而遇讥嘲诋毁,则怒形于色;逢逆缘苦境,则忧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一个人,居然“八风”都吹不动他,这人是谁?就是佛陀。

“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故能不被外境所摇动,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这首诗是在赞佛,同时却又暗含着作者有其超然的境界:他能跟佛陀一样,已达到了心能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地步。——苏东坡的确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佛经故事》}. {《佛经故事》}.

不由庆幸得此瑕满人身的实惠,因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是不仅有语言的能力,更有反观自省的能力,一反观便知道当下自己是什么,正念正见一起,便能当下提起修行。在这里东坡居士错在哪里了呢?无非就是学佛与修行分离、理论高于实践了吧!反观自己,当口号喊的山响、头头是道教诲别人时,身口意几何?我希望别人如何如何时,我自己做到行动和言论高度一致没有?这个公案乍看忍俊不禁,可细思量回味深长。一个“屁”字能令大文学家无明火起,摆渡对岸去理论,说明人的我慢心是多么坚固,虚荣心是多么不容侵犯。于此,赞叹苏东坡当下提起正念修行,提醒自己:远离“假、大、空”!珍惜人身,不忘归依,解行相应! 然后进行互动,观众提问题,与法师/上师解答。

万法唯心

主持人对节目介绍:

苏东坡在黄州时,常常坐船过江去拜访佛印禅师,两位风趣人物的话匣子一开,滔滔不绝,几个钟头也谈不完;谈论的范围,除了佛学以外,也谈文学和其他的问题,三皇五帝、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两个人谈到投机时,则丝丝入扣;但当意见相左时,辩论也就展开了;苏东坡学识丰富,口才又好;佛印禅师更是辩才无碍,佛学智识当然是比苏东坡更丰富,就是文学,也不比苏东坡差;所以每次两个人辩论的结果,胜利总是在佛印禅师这一边。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苏东坡很高兴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禅师的对面;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情?请看:(帷幕拉开)

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

“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觉得很甜!当苏东坡感到得意的时候,恰巧佛印禅师又反问苏东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看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这一下给他抓到机会了,他连讥带讽地答道:

“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答后,偷看佛印禅师一下,看他有什么表示,只见佛印禅师眼观鼻,鼻观心默然端坐着。这时,苏东坡感到飘飘然起来!

苏东坡回家,得意洋洋!他的妹妹苏小妹看到,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每次跟佛印师父辩论,都输给他,今天我第一次得到胜利了。”苏东坡说时,喜形于色!

苏小妹问:“哥哥!你是怎么样胜他的?”

苏东坡便把今天跟佛印禅师对坐时的谈话经过,一五一十地描述给苏小妹听;他心里以为苏小妹听了,一定会替他高兴,大大地夸奖他一番,那里知道小妹听了,却摇摇头向他说道:

“哥哥!你又输了!”

“我输?我骂师父是一堆牛粪,师父给我骂得一句话也答不出,这怎么是我输呢?”苏东坡感到困惑。

“哥哥!万法(万事万物)唯心,心外无法,这道理你是知道的。”苏小妹笑嘻嘻地对苏东坡说:“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里想的是牛粪,所以你看师父像一堆牛粪。师父嘴里走出一尊佛,哥哥你嘴里拉出一堆牛粪;你的臭嘴巴,还不是输了吗?”

苏东坡经小妹指出,才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主持人总结:

这个世界象一个大屏幕,它在上演着什么,都是我们心的投射。

《佛经故事》篇四

经典佛语故事

佛经中曾有著名的“拈花一笑”典故,说的是:佛在菩提树下与三千比丘拈花说法,众比丘都不明白佛所说之法(佛拈花不语),只有迦叶微微一笑。众比丘追问迦叶,迦叶答曰:“ 不可说,不可说...”为什么会不可说?大约是实在难以用言语表达,佛道高深,存乎于心,靠的是悟!佛法包容大千世界,出离精彩的事物往往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准确的辞藻去形容。事实上,当我第一眼接触到云岗石窟和恒山悬空寺的时候,感受正是如此,那是一种莫可名状的欣喜和激动。

实际上这个词在佛学里有很多种含义

就象你这个问题 就是着相了

呵呵 佛学里讲究参悟 一切要用心眼去看

不着众生相 就是不要去管事五到底是什么 我们只要在乎自己的心就好 比如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群和尚在念经的时候 风把树叶吹得哗哗作响 有个和尚就说 风在动 另一个和尚说 是树在动

方丈这时说了一句 不是风动 也不是树动 而是你的心在动

佛说:“众生平等”,“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不管是佛,菩提,人,修罗,饿鬼,畜生,乃至花花草草都是平等无相的。一只花和一个世界一样大,一个小小的木头也有菩提。注意,菩提是梵语。菩提就是智慧的意思,然般若也是智慧的意思。不过般若是佛的智慧,菩提是非佛的智慧。菩提意译为觉道,觉是觉悟,道是佛道。般若指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经故事》}.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佛经故事》}.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最早应该出自印度泰戈尔《飞鸟集》第82首,英文原文:“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e leaves."

郑振铎译为“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命,在于呼吸之间,爱情,在得失的边缘。

既然生,便与夏花一样的绚烂!既然爱,便要付出所有的情感!

因为有太多的经历,因为有太多的曾经,于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失去一份本该有的绚烂的心情,看雨的静谧,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看落日黄昏,是难言的枯涩和酸楚。那份淡雅和清新已被岁月冲磨的无影无踪,那份激情和洒脱已被时间尘封在最深处!仿佛独自游离在一个灰色空间!也许感性的人更容易如此,本是无情之物却依旧可以让自己那么的伤感,只因无法走出思想的牵绊,无法摆脱情感的纠缠。

因为生,我们就注定走不出尘世,而尘世注定有人的存在,有人便一定有爱恨情愁,谁可以真正摆脱,可以全身而退?既然如此,何不让生如夏花一般绚烂,因为生不仅仅是生命的存在,因生而存在的情感太多太多。当你真正可以绚烂而生时,会不经意的发现,原来自己是幸福的。那曾经的痛只是一段美丽的记忆,也是自己成熟的足迹。我们无法不相遇,便无法逃避那种默契,人生也绝不会只如初相遇,美丽的故事往往会是一个悲剧。生绚烂,爱亦绚烂,尽管最后一切如烟! 一生漫长而又短暂,相陪走过一生的其实只有自己,从生的那一刻到死的那一刻,

只是那些曾经陪我们走过一程的人是那么的值得珍惜,因为他们让我经历了世间所有的情感,血浓于水的亲情,志同道合的友情,相携相伴的爱情。无论有过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无奈缱绻,我们都拥有过那份情感。如此丰富的拥有还不足以让我们的生如夏花一般绚烂吗?

当我们明眸昏黄之时,回首那些过往,有的定是心境的脱然,如那喜欢听的佛语: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如此的宁静无声,如此的超然物外!因生的绚烂,死也如此的静美!

既然生,就生如夏花之绚烂;淡然死,却死若秋叶之静美!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4-28 18:02

是不是有人用这句话形容了一位女子,具体是谁请指点一下。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4-28 18:08

也许有人用这句话形容了一位女子,可能是一位人生与此诗句相印证的人吧,我觉得体会到诗句的含义才可以这样运用的,并没有单独体现出指的是谁 好好体会一下:

说“生如夏花”正是因为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们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如奔驰、跳跃、飞翔着的生命的精灵,以此来诠释生命的辉煌灿烂,“生如夏花”的另一层意思也许是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匆忙

。“死若秋叶之静美”,没有重于泰山那样的悲壮豪迈,也不像“轻于鸿毛”那样的卑微琐屑,却有对自然法则、人生法则玄机的参悟,有智者对茫茫宇宙中渺小自身的精确定位。

以夏花喻生命,以秋叶喻死亡,其实也是跨越时空的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生如夏花,死若秋叶,是用诗来阐述生命,也是将生命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能这样理解诗和生命的人,无疑是有大智慧和大勇气的。诗句正体现了诗人这样一种豁达而平和的人生态度

《佛经故事》篇五

佛经故事:毒龙临终一念敬佛 转世投胎成为天王

佛经故事:毒龙临终一念敬佛 转世投胎成为天王

一万罗汉都很惊恐,反而仓皇逃回。

从前有个龙王,名叫拔抵,生性残暴,经常用风雨霹雳杀害人民和鸟兽虫类,被龙王害死的众生已经不计其数。

当时有罗汉一万人共同商讨,认为凡杀死一个人就要堕入地狱,经过一劫罪都不会了结;现在龙王残害众生,从来没人指责,恐怕很难度化,只有共同去劝阻他。 佛陀知道众罗汉的志愿,赞叹他们这种行为。于是一万罗汉共同前往,准备劝化龙王。结果龙王施放风雨、雷电、霹雳,一万罗汉都很惊恐,未能实现目标,反而仓皇逃回。 这时佛陀在耆阇崛山上了解到这一幕,就和一万菩萨、一万罗汉共同前往龙宫。 龙王心生憎恨,急忙降下暴雨、冰雹、霹雳。龙王降下的大冰雹,其杀伤面积长宽可达四十丈,掉在地上要陷入四尺深,龙王准备用冰雹来伤害佛陀和一众菩萨僧。

这时众罗汉看见龙王制造的各种灾变,各人心怀恐怖,都靠近佛陀的身边。龙王发出冰雹,结果冰雹接近佛陀,就都变成华盖。龙王心里又想,准备把自己的身躯变得无比坚硬,身高达四十丈,向佛陀和众菩萨僧扑去,但根本打不中,反而自己扑倒地上。 龙王抬起头、睁开眼,看着佛陀,敬畏至极,心想这必定是至尊无上神人。同时众小龙也自己扑倒,不能动弹。

龙王因为临终一念,命终上生天道,成为天王;其余小龙命终之后,也都成为天子。他们成为天人,再度下到世间,住在佛陀身边。

佛陀告诉阿难:“你知道这天王是从哪里投生的吗?”

阿难答道:“弟子并不了解。”

佛陀告诉阿难:“当时那位龙王产生恶念,想要扑打我们,结果自己扑倒在地;但他临终生一善念,知道佛陀最为尊贵,于是命终成为天王,现在下凡这位天王,就是当年那位龙王。”

天王听佛陀说完这番话,和诸天子都发起无上平等心。

佛陀又说:“从前龙王拔抵与释迦文佛同作婆罗门,那时拔抵有弟子一万人,离开他们的师父归依释迦佛。拔抵心怀憎恨,后来投生成为龙王。释迦佛功德圆成后,度脱一切众生,弟子万人都证得罗汉道。龙王心怀恶念,想要到处为害。这一万人虽然都证得罗汉果,但因前世那段因缘,还是受龙王的欺凌;但如果是菩萨,龙王就不敢这样做。”

《佛经故事》篇六

佛教故事4——绝处逢生

禅修智慧:绝处逢生

从绝路中转身而出,是禅学中卓有成效的训练方法。芭蕉慧清禅师问学人:“学禅的人在行路,突然遇到这种情况:前面是万丈深坑,背后,熊熊燃烧的野火正在逼近,两边则是荆棘丛林。向前走,就会掉到万丈深坑里;往后退。就被野火烧身;转向两边,又被荆棘挂住。在这个时候,怎么样才能避免灾祸?”(《五灯会元》卷九)这是一种把学人逼向进退不得,左右为难的绝境,让他们在性命攸关的时刻,领悟到起死回生的道路。另一位义青禅师,也采用了类似的教学法。他问弟子们说:“大家来到我这里,如果向前进,就会落到天魔的手里;如果向后退,就会掉到饿鬼的口里。如果不进不退,又沉在一潭死水中。大家说说,这人时候,怎么样才能得到安稳呢?”这真是一个进不得、退不得的大难题!各人听了,苦思冥想,都不得要领,禅堂上一片寂静。禅师见了,微微一笑,点化大家说:

任从三尺雪,难压寸灵松!(《联灯会要》卷二十八)

任凭你三尺大雪,压不住一寸灵松!天无绝人之路。能不能从绝路中转身而出,就要看你的智慧了。

在走出枯井的之前,我们要明确这样的观念: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生活中的枯井、磨难,反而是对我们的成就,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

从前,有两块石头,开始的时候他们是难兄难弟,后来,命运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块受到敬仰和膜拜,一块则没人理睬,经常被人踩着。受人敬仰的石头,是被雕成了佛像的那块石头;而被人踩在脚下的石头,是铺在大殿地面上的那块石头。铺在地面上的石头抱怨命运不公平:“咱俩本来差不多,凭什么你受人尊敬我受人踩踏呢?”

另一块石头说:“人家跪着拜我而踩着你,你可知其中的原因?我被雕成佛像,是忍着千刀万剐的疼,被一刀一刀地雕成了佛像。你害怕身上一刀刀被挖被割的痛苦,所以你只能躺在地上,让千人踩,万人踏啊!”

黄檗禅师有一首禅诗说:“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不经过一番痛苦的体验,就不可能有所成就。如果要想“成人”,成为能够担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这个担当大任的人,就一定要经受磨难。而在经受磨难的时候,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苦难也可以酿成一杯甘醇的美酒。人生就像梅花,经历了严寒,才会香气扑鼻;人生也像茶叶,经历了沸水,才会香气浓郁。

( 摘自:《参禅开智慧》,吴言生教授著 )

上一篇:七年级英语作业分层课例
下一篇:三年级作文花盆打破了以后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