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谚语各有不同

来源:经典幽默语句 发布时间:2017-01-23 点击:

上古谚语各有不同篇一

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演变

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演变

09涉外(1)班 龚秀霖 20091001103

内容摘要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压缩凝练而成的固定词组,谚语是人民口语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汉语和谚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史的发展的趋势。不了解现代汉语,很难了解汉语发展的历史,同样道理,不了解汉语成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也不能深入透彻的了解汉语甚至是古代文化的发展历史。到目前为止,不少专家学者已对成语和谚语的发展做了较详细的阐释,本文就根据前人研究共同点将成语和谚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和近代成语和谚语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成语 谚语 发展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使用人口做多的语言之一,历史悠久,为汉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统一进步、为汉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1]对于汉语我们应当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总会出现些语言问题,成语和谚语就属于这个范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成语和谚语的发展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历史进行简单的阐释。

1上古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 成语或谚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很普遍看到,所谓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压缩凝练而成的固定词组,大都是四字的格式:所谓谚语是一些民间流传的常语,通常指一些含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有思想,有教育意义的俗语。例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商代卜辞里我们没看到过四字格的成语,到了春秋战国以及两汉,成语才逐渐多起来,从来源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一类是来自人民口语,”[2]445。如“唇亡齿寒,在《韩非子·左传》里有‘且臣闻之,唇亡则齿寒’”;“另一类来自书面作品,”[2]447,如“不教而诛,《汉书·董仲舒传》: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

上古时期谚语就已流传,表示固定而完整的意思,形式变化上有较大的灵活性。那时的谚语大都来源于人民的口语,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谚语或陈旧逐渐消失,或基本结构不变,又或没有变化,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中古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

随着中古汉语词汇的发展,成语也大大丰富和发展起来。中古成语有一部分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如“巧言令色”、“畏首畏尾”等。大量新产生的成语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来自上古典籍,二是来自中古作品和人民口语,三是来自佛家作品。成语格式较上古来说大体没变,还是四字格式,内容生动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

中古谚语同样有不少发展。数量的增加,范围扩大,包括了天时气候、地理环境、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世态人情、官场状态、人物评说等内容。有些是上古流传,但多数还是中古新产生的。如:貂不足,狗尾续。这一谚语讽刺晋王朝政治腐败,封官冗滥。故谚云:貂不足,狗尾续。小人多幸,君子恥之。[2]596

中古谚语有的来自民间,也有不少来自文人作品,其实有很大部分现在已经消失了,时过境迁,因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观念都有变化,汉语本身也在发展,过去的事物如今人们已不再熟悉,所以好多谚语也就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3近代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

近代汉语成语有极大的发展,成为近代词汇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标志。出现在近代作品里的成语总数在5000个以上,其中一部分在上古时期已经产生,如“华而不实”、“明察秋毫”等,也有产生与中古,至今仍在使用的,如“奴颜卑膝”、“生灵涂炭”。近代产生的大多数成语来自人民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在近代白话文学作品里得到极广泛的应用。

近代成语数量多,应有尽有,从两个方面来看近代成语的发展,一是内容上的发展,从人的外貌形态到言谈行为举止;二是结构上的发展,有联合表意、因果、对比或转折的关系。

随着近代白话文学的广泛传播,近代谚语数量大大增加,内容也日益丰富,形式更趋于通俗化和口语化。近代好多作品都使用谚语,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如“一不做,二不休”。谚语在语言使用上也有较大发展,谚语是活的语言,在人民口中广泛流传,容易易出现个别词的灵活变动,但基本意义和结构始终是一致的。

总之,本文认为,成语和谚语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它们的发展在一定侧面反映汉语的发展,弄清成语和谚语的发展将更有利于对汉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新建、罗新芳、樊凤珍,《成语和谚语》[M],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大象出版社(丛书主编):1

[2]向熹,《简明汉语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上古谚语各有不同篇二

毛泽东与古籍_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8周年_李红岩{上古谚语各有不同}.

毛泽东与古籍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8周年

李红岩

(郑州市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53)

关键词:毛泽东;古籍

摘要: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革命的一生和书籍结下了不解之辣,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毛泽东阅读古籍入手,介绍了他的读书观和古为令用的典范,以此纪念伟人诞辰108周年。

中图分类号:G2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一1588(2001)06一0093一03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都是一位伟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还是一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毛泽东的一生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青少年时代起一直到他去世前,他的一生从未离开过书,即使在病魔缠身的晚年,仍然让身边的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毛泽东读书量之大,涉猎面之广,不仅在我党历史上绝无仅有,就是在古今中外一切政治家之中,也是极为罕见的。甚至许多以渊博著名的学者,也自愧弗如。许多名人对毛泽东都有很高的评价:周恩来曾说过:“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彭德怀赞誉他说:“在党内真正懂得中国历史的还只有毛主席一人。”作家丁玲说:“我很钦佩他的旧学渊博。”李锐说:“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且巨,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一生的主要思想土壤。”周谷城说:“毛泽东学问渊博,对古今中外文史哲等都有兴趣。”就连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说:“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完全献身的和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他也是一位对中国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的诗人。”

在中南海毛泽东的故居菊香书屋里,几乎全部地方都被书籍所占据,连起居室和卧室也堆满了书。毛泽东去世后,中央档案馆接收了他的藏书,从1989年开始,经过四年的艰辛工作,工作人员初步清点出毛泽东的藏书约有九万多册,其中包括经史子集线装古籍和中外哲学、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著作,还有部分方志、名家字画、碑帖等,其中古籍占了绝大部分。

毛泽东收藏和阅读的古籍,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1.史书:

毛泽东收藏、阅读的史书是最多的,从上古在分析研究了政府各部门对文献的需求之后,该馆的服务部又编撰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专题文件,这些专题文件分为50多个大类,如“地方自治问题”、“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国体问题”、“总统任期问题”、“地域政治问题”等等。《尚书》、《春秋·左传》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历朝纪事本末》、《读史方舆纪要》、《清史稿》;从古代史学家的史著、史论、考订到现代史学家的历史著作等都有收藏。

《二十四史》历来被各代统治者和史学家视为正史,是研究中国历史的最基本、最可靠的原始资料,内容包涵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明朝崇祯十七年间的四千年的历史,全部共3200卷,约4000万字。毛泽东从1952年开始,直到1976年,风雨春秋二十四载,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之余,凭着他那顽强的毅力,将这部历史巨著通读了一遍,对一些重点史册和篇章,研读了

三、四遍之多,还做了大量的评注和圈点。评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和评价;2、对历史事件的研究的评价;3、对二十四史的评价。毛泽东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之独特、

理解之深刻,为一般学者和专家所不及的。这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了解他内心世界和情操的窗口,让我们了解一个抹去了神圣光环后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毛泽东。

毛泽东另一部最爱读的历史巨著就是《资治通鉴》。此书乃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修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早在1954年,毛泽东就让著名史学家吴晗组织一批专家,将《资治通鉴》进行了标点、整理并出版。毛泽反复阅读了17遍,留下了

[收稿日期]2001一09一25

93

3000余处圈点和批注。除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两种历史典籍外,毛泽东还阅读过大量的史书著作,有史料丰富翔实的历史名著,也有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各种稗官野史以及历史通俗演义等。

2古典诗词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诗词曲赋抱有浓厚的兴趣,从上古谚语到《诗经》、《楚辞》、《汉乐府》各代佳作,他都很熟。他阅读的视野很广阔,就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品也多有阅读,他还特别看重民族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对屈原、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人的爱国主义诗词尤为偏爱,而对清新淡远的山水田园诗、纯情的爱情诗等也有浓厚的兴趣。从艺术风格上讲,毛泽东更偏爱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篇,喜欢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作品,但对杜甫的“政治诗”和柳永、李清照等人的婉约词也多有圈画。他自称“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兼容并包。这些在毛泽东诗词的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据曾参与毛泽东藏书整理的张贻玖同志统计,经毛泽东圈画和批注过的诗词有1600余首,其中诗有1200余首,词近400首,曲10余首,赋20首,涉及作家429人,这些还不包括他在各地图书馆借读过,以后归还而未留下的各种诗集,以及其他方式阅读过而散失在各地的诗词。

3.文学作品和笔记小说

毛泽东对著名古典小说均有涉略。特别是对五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内容娴熟,分析透彻并且频繁引用。在中南海故居,仅(红楼梦)线装版本就有20多种。在许多场合,毛泽东多次说过:“《红楼梦》最少也要看五遍。”他把《红楼梦》当作历史书来读,对书中的人物、故事等都很熟悉,许多精彩的内容,富有哲理的语言,还有许多诗句,他都记得烂熟,并能脱口而出,引用自如。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也尤为偏爱,从年轻时就爱读,直到1973年还两次向工作人员要来翻阅。他读《三国演义》常常联系实际问题,从中寻求启示。例如他从书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学习战争谋略,并将其运用于革命战争之中。他多次以郭嘉为例,要求我党干部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要“多谋善断”等。他曾经对薄一波说过,看《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由此可见毛泽东是把这部小说作为教科书来读的。

对《聊斋志异》,毛泽东曾说过:“《聊斋志异》可以当作清朝的史料看。”“《聊斋志异》是反对八股文的,它描写女人找男人是大胆的。”他评价(金瓶梅)“是写了明朝的真正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暴露了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矛盾。《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

毛泽东还爱看笔记小说。顾名思义,笔记小说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体的一种,结构松散,文笔自然,其中保存了不少奇闻轶事、文坛掌故、民情习俗等珍贵史料。《容斋随笔》和《智囊》是毛泽东最爱看的其中两部。(容斋)为宋洪迈著,共10卷,考辨经史,厘订典故,旁及文章艺术,无不有所论说。毛泽东在病逝前的半个月,还要求工作人员将此书找来给他看。《智囊》乃明朝冯梦龙辑录,书中收录有关智慧故事近两千则,读来妙趣横生。毛泽东在这两部书中做了许多批注,涉及了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

此外还读有《归田琐记》、《子不语)、《明人百家小说》、《茶余客话》等许多书籍。

上古谚语各有不同篇三

论文谚语

浅析民间谚语的发展与现实意义

【论 文 提 纲】谚语作为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民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谚语的特色、在社会生产中的运用以及对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方面浅析民间谚语的发展与现实意义。总体构思如下:

一、 从谚语的起源入手,首先通过古今学者对谚语的研究、先秦典籍中对谚语的引用和大量记载及其后世不断有学者大量采录古今谚语来说明我国谚语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已产生;接着从谚语的发展、实用性和与其近邻(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的关系等方面探讨谚语的特色。

二、 从谚语的种类出发,从谚语所涵纳的内容上把谚语分为生产谚和社会谚两大类。先通过具体的例子分别说明生产谚和社会谚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实用功能,接着总结出谚语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稳定性、传播性的特点。

三、 从谚语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谚语在社会生产中的运用以及谚语对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方面进行总结和研究来反映民间谚语在传承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反映对自然认识以及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对民间谚语现实意义的探索得出民间谚语也是保留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而实用的方法。

最后对民间谚语在现代人生活中发挥着的作用以及人们该怎么吸收谚语的精华作了简单的概述。

{上古谚语各有不同}.

【内 容 摘 要 】谚语作为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民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谚语的产生、发展入手,从与其近邻(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其特色,并对谚语简单的归类,分析了谚语的流传性和实用性以及谚语的现实意义。现实意义从在社会生产中的运用以及谚语对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认为民间谚语在传承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反映对自然认识以及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民间谚语也是保留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而实用的方法。

【Abstract】Proverb as people wisdom and experienc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folk and in the oral widely circulated a short refined literature style, in 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this proverb, the development of its neighbours (proverbs, from the motto, idioms, interpreting xh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verbs, and analyses the classification, simple and practicability of proverbs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proverb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social production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and say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help are summarized and the research of folk proverbs, and think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o reflect the nature of life in modern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at the same time, the folk proverbs and reta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 kind of special and practical method.

【关 键 词】民间谚语 传统文化 现实意义 发展

【Key words】Folk proverbs Traditional cultur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development

如果说民间史诗是民间文学中的鸿篇巨制,那么谚语则是民间文学中最精短的形式。许多文化史学家和民间文学研究者认为,在原始社会里,谚语就在世界上好些民族中出现了。同样,谚语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 谚语的起源

我国的谚语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据考证,三千年前的周代,学者们就已在著述中经常引用谚语,或称“古者有谚”,或称“古者有言”,表明谚语在此时就已相当流行。清代学者曾廷枚在其《古谚闲谭》一书中,说他自己“反复详玩”包括“夏、商、周”在内的历代典籍,“其间有摄于谚语者,即拾侧理录之,以免遗忘”,他更把谚语的“生辰”追溯到比周代更早千年的夏、商⑴。明朝的学者杨慎,在其所著《古今谚》中把最古老的谚语称为“黄帝语”,认为在黄帝时期就有了谚语⑴。清代学者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说:“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这说明在人类有了语言,但是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谚语即已产生⑵。时至现代,鲁迅先生更断言,谚语之类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是“不识字的作家”们所创作的,他明确地把谚语的产生提前到了文字出现之前⑴。这些都说明了在远古时

代谚语即已产生,以至在后世口耳相传中被“原始文字”记载下来。

在《尚书》、《左传》等先秦典籍中不仅常常引用“夏谚”、“周谚”等,更有大量古谚的记载。如相传是尧时的谚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易经》中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国语》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中的“虽鞭之长,不及马腹”,《韩非子》中的“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道德经》58章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64章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古谚,历传数千年,至今仍活在民众口头⑶。宋明以来,不断有人重视采录古今谚语,如宋周守忠采录古今谚语成《古今谚》一卷;明杨慎收录古今谣谚各为一篇;清杜文澜编成《古谣谚》一书,全书一百卷,收集古书所引上古至明的谣谚,是我国一部比较完备的古谣谚总集。

谚语从实践中产生,人类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从谚语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十分精辟的经验总结。谚语在人民生活中具有多功能性的作用,它经常给人们以各种各样生产斗争方面的知识经验,也给人们丰富的社会斗争方面的知识经验,此外,它还指导人们处理生活中许许多多复杂的细节问题,也能够充分有力地帮助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示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态度。例如:仅就为人处世这个人类生活的侧面来讲,谚语就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自己被剥削,被压迫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上,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与剥削阶级相对立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情操,他们就把这种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情操通过谚语总结和表现出来教育世人,传之后代。他们认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值得赞美,

而叛国的奸贼和损人利己的行为应予鄙视:“岳飞流芳百世,秦桧遗臭万年”,“人不为己,顶天立地”;他们赞美善良和诚实,反对邪恶和伪作:“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正其身”,“好树株株直,好人心赤赤”;他们赞美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反对懒惰奢侈,贪图安逸:“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等表现出来的劳动人民的美德无疑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这对于培养青年及全体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社会风尚都是极其珍贵的生动教材。又如有关生产斗争的谚语就总结了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和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认识。在谚语中,农事耕作、积肥施肥、农田水利、天气时令等各个方面的经验都有,在农事生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谚语在世代人民生活中仍然不断丰富着。直到今天,大量新事物、新词语还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民间谚语,不断丰富、充实、更新这一民间文学形式。如“城镇变绿海,除尘少公害。绿化秃山头,浊水边清流”⑷反映的是植树造林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其它的如“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⑷等都说明了民间谚语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发展变化的晴雨表。

谚语是一种常用的、定型化的艺术语句。它形式精短,语言生动,音韵和谐,句式整齐,便于记忆,耐人寻味,但是,汉语中类似的定型词组或句子除了谚语之外,还有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等,它们统称为“民间熟语”。所以,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实际上是谚语的近邻。作为“熟语”,它们的共同特点一个是常用,一个是相

上古谚语各有不同篇四

我所了解的汉语史

我所了解的汉语史

通过一个学期十八周的汉语史研究的课程的学习,我对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结合本学期的授课内容,通过查阅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方式,说明如下问题。

第一:汉语史课程的性质、目的和研究对象。

从学科角度来讲,汉语史是研究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内部发展规律的一个三级学科。从课程角度讲,汉语史是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后开设的延伸课;汉语史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汉民族共同语。

汉语史课程的目的是弄清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時期的发展变化;探索汉语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第二:汉语史的分期问题。

根据汉语的发展变化,汉语的历史可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时期。关于分期的标准主要有两种意见:{上古谚语各有不同}.

①吕叔湘先生以文体(“文言”、“白话”)的转变作为分期的标准,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大阶段,认为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的一个阶段。

②王力先生以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作为分期的标准,认为应该以语法作为主要的根据,主张将汉语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

现在学界大多采用王力先生的分期标准。但关于汉语史的具体分期,以及各个时间的上限、下限,学界仍有不同看法。

③史存直先生则不主张分期。

下面就王力先生的主张介绍汉语史的分期。

第一时期是上古期(公元3世纪以前),第二时期是中古期(南北朝至南宋前半期),第三时期是近代期(元至清),第四时期(五四运动以后)。 第三:汉语史的语料使用问题。

语料,即语言材料,是编写字典、词典和进行语言研究的依据。它不单指书面语,也包括口语。恰当使用语料是进行科学的汉语史研究的前提。语料使用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语料的选择,基本要求是口语性和可靠性;二是语料的分析,包含确认有效例证、剥离口语成分、分析统计数据和重视典型语料四个方面。 第四:汉语语音发展简史。

汉语语音的发展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

上古音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主要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研究上古音系的主要依据有:

(1)中古《切韵》音系;

(2)《诗经》等上古韵文;

(3)谐声字;

{上古谚语各有不同}.

(4)假借异文;

(5)声训;

(6)连绵词;

(7)方言和亲属语言;

(8)译音对音材料;

首先叙述上古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

根据向熹《简明汉语史》,上古汉语声母共有6类28个,分別为:

(1)唇音:帮、滂、並、明

(2)舌头音:端、透、定、余、泥、來

(3)舌面音:章、昌、船、书、禅、日

(4)齿音:精、清、从、心、邪

(5)牙音:见、溪、群、疑

(6)喉音:晓、匣、影

另一点就是: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上古谚语各有不同}.

上古汉语的韵部是在分析《诗经》用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宋代开始有学者对古韵进行分部,郑庠将古韵分为六部。科学的古韵分部始于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顾炎武将古韵分为十部,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上古韵部系统。江永将古韵分为十三部,他主张“数韵共一入”,他的入声韵部是独立的。段玉裁将古韵分为十七部,提出“凡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将谐声分析的方法系统化。戴震最初将古韵分为七类二十部,后来改为九类二十五部。孔广森将古韵分为十八部。王念孙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现将王力先生的上古韵部系统进行列举: 阴声韵:之部、支部、鱼部、侯部、宵部、幽部、微部、脂部、歌部。

入声韵:职部、锡部、铎部、屋部、药部、觉部、物部、质部、月部、缉部、叶 部。

阳声韵:蒸部、耕部、阳部、东部、冬部、文部、真部、元部、侵部、谈部。 声调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汉语语音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辨义作用。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但是上古汉语的声调系统目前尚无统一认识。

上古汉语声调的各家之说

1.明代陈第“古无四声说”

{上古谚语各有不同}.

2.清初顾炎武 “四声一贯说”

3.清代孔广森 “古无入声说”

4.清代江永、王念孙等“古有四声说”

5.清代段玉裁“古无去声说”

再次:中古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广韵》为研究依据。

中古漢語聲母系統:

1.隋唐時期以《切韵》的声母系統为代表。陈澧用系联法对《广韵》的452个反切上字进行归类,归納出40个声类。

2.后经曾运乾、李荣等人的补充和完善,最后确定《广韵》的声类共52个。

3.这52个声类经进一步归纳得出36个声母,但和宋人“三十六字母”有区别。 中古汉语韵母系统(《广韵》韵母系统):

1.利用系联法,通过对《广韵》206韵的1190个反切下字进行归纳,得出293个韵类。其中平声83类,上声76类,去声83类,入声51类。

2.按照韵母归纳原则,凡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韵类,依平上去相承归为一类,入声单算一类,如此可得舒声91個韵母,入声韵母51个,共142个韵母。

中古汉语声调系统: 《切韵》及其系列韵书都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诗人用韵也严格注意四声的区别。至于中古四声的调值如何,没有明确说法。

再次:近代汉语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近代音以《中原音韵》为研究的主要依据。

向熹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中原音韵》共有25个声母,具体如下:帮、滂、明、非、微、端、透、泥、精、清、心、照、穿、审、見、溪、疑

影、曉、來、日、支、哆、詩、儿。

《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統

1、共有19个韵部,即: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19廉纖

2、通过分析《中原音韵》的同音字組,可以看出有的韵部只有一个韵母,有的有两到四个,归纳起来,共有46个韵母。

《中原音韵》的声調系統:《中原音韵》所收的汉字共分为四个声调,分別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第五、汉语词汇发展简史。

从构词角度来看:上古汉语词汇的突出特点是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因此,上古汉语构造新词主要是在单音节的框架内,通过改变词的意义或语音形式来实现的。上古的构词法有别义构词、音变构词、重叠构词、附加构词和复合构词。上古汉语以单音构词法为主,复音构词法为辅。从上古到中古,汉语词汇发展总的趋势是复音化,单音构词法逐渐衰落。别义构词不再是能产的构词方式,音变构词也趋于停滞,主要表现在:一些上古通过音变构词构成的词中古以后不再使用;一些上古通过音变构词构成的词中古以后其破读音渐渐废弃不用;中古以后通过音变构词创造的新词数量很少。中古时期附加构词法和复合构词法有了长足的发展。

附加构词法方面,中古汉语产生了一些新的词缀。

①前缀“阿”“老”。“阿”和“老”都是名词前缀,“阿”也可用在人称代词前。 如: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十五从军征》)

卿非狐狸,即是老鼠。(《幽明录》)

②后缀“子”“儿”“头”。“子”“儿”“头”都是名词后缀

如:魂魄似绳子,形骸若柳木。(《王梵诗志》)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

狗咬枯骨头,虚自舔唇齿。(《寒山寺》)

复合构词法方面,中古以后复合构词法成为主要构词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上古原有的复合构词方式继续产生新词,而且原来构词能力比较弱的复合构词方式有所加强。例如,联合式:胸襟、早晚等;偏正式:烧酒、印版等;支配式:扶老、屈膝等;陈述式:头风、口吃等。

②出现补充式、名量式和截取式三种新的复合构词方式。

补充式复合词的两个语素是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例如:摆脱、看见等。 名量式复合词由名词性语素和量词性语素组合成,例如:花朵、车两等。 截取式复合词指从经典中截取的两个字形成的词。例如:景仰,语出《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古之后成为复合词,表示“仰慕”。

③一些上古的单音词中古以后逐渐被复合词取代。

近代以后,复合构词法又有新的发展,表现在原有词缀用法有所发展和产生新的词缀上,例如:后缀“们”的产生。“感蒙赏赐,我每就此吃饭。”(《西厢记》)近代复合词构词法仍然是主要的构词法,继续产生大量新词:小心眼、做手脚、

走狗烹、沉甸甸等。近代汉语里重叠构词法产生了四音节联绵词:低留答剌等。

从谚语和成语的发展来看,上古谚语和成语的形式比较接近,都以四字格式为基础,相当一部分成语是由谚语转化而来的。中古以后,谚语的形式向多样化发展,而成语的形式则趋于稳定,谚语和成语逐渐分道扬镳。

上古的谚语大多是说明一般性的道理,例如: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中古和近代都产生了大量的谚语。中古以后的谚语更加丰富,涉及的范围更广。中古以后的谚语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种是说明某个道理,例如“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第二种是品评时事或人物,例如“曲有误,周郎顾。” 第三种是总结气象、农事规律,例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成语在先秦时期成词较少,有的是从谚语转化来的,例如“众口铄金”本是谚语“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后转化成成语。有的是从古书中提炼出来的。到汉代时期,成语有三个来源,分别是来自先秦文献,例如“抱薪救火”;来自先秦典故,例如“守株待兔”;汉代新出现的成语,例如“苟合取容”。中古和近代的成语主要有四个来源,分别是:来自先秦典故和文献,例如“塞翁失马”;来自中古的文献或典故,例如“老当益壮”;来自佛经文献,例如“不可思议”;来自口语的四字词组被认为是成语,例如“坐吃山空”。

外来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有:秦汉时期西域文化的影响;中古时期佛教文化的影响;近代满蒙文化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的影响。例如“虎珀(突厥语)”“琉璃(梵语)”;“浮屠”“伽蓝”“米哈(肉)”“阿哥”“麦克风”“革命(日)”。

第六:汉语语法发展简史。

同语音、词汇相比而言,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稳固的部分,因此语法的发展最能反映语言发展的本质特点,汉语亦然。学术界将汉语史分成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四个时期,除了考虑语音和词汇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考虑了语法因素。也就是说语法的演变是汉语史分期的主要标准。 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词类活用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分出來的类别,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量词当时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來。词类活用主要关系到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一般来说是比较固定的,比如名词作主语、定语;动词作谓语,形容词作定语。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別的词类,这就是词类活用。比如:

(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2)晋侯饮赵盾酒。(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语法特点之二:语序问题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语序

(1)吾谁欺?欺天乎?

(2)子归,何以报我?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语序。居则曰:“不吾知也。”

汉语语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词法表现在:新的虚词不断产生;虚词的应用不断规范;结构助词和词缀的使用不断广泛。据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句法手段多样化;单句和复句结构复杂化;句法表达的严密化。现就被动句和人称代词的发展进行叙述。

第一阶段是以“见”“于”为标志的被动句,“于”字句产生于西周。

1.“动+于+宾”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2.“見+动”式。“爱人者必见爱也。”(《墨子》)

3.“见+动+于+宾”式。“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史记》)

第二阶段是以“为”为标志的被动句,产生于春秋时期。

1.“为+动”。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

2.“为+宾+动”。吾属今为沛公虏矣。(《汉书》)

3.“为+宾+所+动”。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

第三阶段:以“被”为标志的被动句,产生于汉代以后。

1.“被+动”式。“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

2.“被+宾+所+动”式。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蔥岭。(《隋书》)

第四阶段:以“吃”“教”“給”为标志的被动句,产生于晚唐五代以后。

1.“喫(吃、乞)+宾+动”式。“若打不着,倒喫他笑。”(《水浒传》)

2.“教(叫)+宾+动”式。“明儿叫上屋里听见,可又是不好。”(《红楼梦》){上古谚语各有不同}.

3.“给+宾+动”式。“就是天,也是给气运使唤着。”(《儿女英雄传》) 人称代词的发展:

1.甲骨文时期,第一人称代词有“我”“余”“朕”三个,第二人称代词有“女”和“乃”两个,第三人称代词尚未出现,只是以指示代词“之”兼代。

2.西周以后,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朕、余、予、台、卬”等,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尔、若、乃、而、戎”,第三人人称代词则用指示代词“之、其、厥”兼代。

3.魏晋以後,第一人称代词主要用“吾”和“我”,以用“我”为常;第二人称代词主要用“汝”和“尔”,唐代以后用“你”;第三人称代词从六朝起出现了“渠”和“伊”,而“他”也逐渐由泛指代词转化为第三人称代词。至此,“我”“你”“他”成为最主要的人称代词,并一直保持到现代汉语。

4.除此之外,近代汉语时期还产生了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们”。{上古谚语各有不同}.

第七:汉语史阅读书目。

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工具书,才能帮助我们理解所学的内容。下面就列举一些阅读书目。

王力先生《汉语史稿》(中华书局出版)。特点:第一部汉语史专著;影响深远。 向熹先生《简明汉语史》(2010年修订版,商务出版社)目前最完备的汉语史著作。特点:内容丰富,体系分明。

史存直《汉语史纲要》(2008年,中华书局出版社)特点:自成体系,不主张分期。

殷国光等《汉语史纲要》(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特点:适合作为教材使用,简洁明快,内容新颖。

总之,通过对书本材料的阅读和教师的教学,可以对汉语史这门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我所了解的汉语史”的全部叙述。

参考文献:殷国光等《汉语史纲要》(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小方《汉语史语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董志光,汉语史讲稿。

上古谚语各有不同篇五

中西谚语不同开题报告

XXXXXXX外国语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A View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学生姓名 XX 学 号 XX

专业班级英语XXXXXX班

导师姓名 XX 职 称 XXX

2011年9月

2

3

4

5

上古谚语各有不同篇六

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有什么区别

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有什么区别

1、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3、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4、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上一篇:qq空间说说置顶按钮没了
下一篇:q友说说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