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故事

来源:快速阅读法 发布时间:2017-08-23 点击:

两难故事篇一

道德两难故事法的评述

2015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4年秋季学期 网络教育《专题讲座》 ------学习报告 所选专题 道德两难故事法的评述 学生姓名 _ 南俊琴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 级 1303 学习中心 山西晋中介休纺织厂教学点奥鹏学习中心 报名编号 C0735401102001303000058 专题教师姓名 康秀云 (以上信息必须详细填写) 年 1 月 20 日

一般来说,儿童的行为普遍存在着与其道德判断力不一致的现象,但是,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程度就越高。因此,道德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逐步提高,而应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首先,我们需要学习、把握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一是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把认知——发展观点运用到道德教育中去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突出之点。他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在于他能否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并形成他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只具备服从他周围成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在他看来,儿童道德的成熟首先是道德判断,然后是与道德判断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儿童的道德成熟水平最明显地表露在他的道德判断中。因此,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判断水平与他的道德行为基本上是一致的。道德教育应以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为重。二是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科尔伯格认为,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应随时了解儿童所达到的发展阶段,根据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他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发展必须依次经过各个阶段,但不是所有儿童都能达到最高阶段的。尽管不能跨越各个发展阶段,但儿童总是喜欢超越自己已有的水平,达到较高阶段的道德判断水平。因此,要为儿童提供下一个阶段的模式,以利于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三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广泛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提供略微超出儿童发展水平的 社会道德问题让他们讨论,以激发他们去实现更高阶段的道德水平,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向更高水平发展

由此,我们知道“道德两难故事法”的理论依据是“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在当前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如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是当代学校和我们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恰好为我们解决这类难题提供了思路,他们的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判断力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矛盾冲突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设法创造情境,寻找冲突平台,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困惑、焦虑、犹豫的心态中寻求理性内核,确立合乎规范和社会基准的判断准则,从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道德两难故事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可操作的德育方法。

那么,学习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究竟有哪些启示?

第一, 善于制造冲突。教学上,我曾经提出过一个结论,没有对比就没有文学。文学往往靠对比,靠矛盾冲突来构造文章的张力,来推动作品的发展,揭示人物内在的心灵和外在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和激化,作品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寻找一个有效问题,这个问题要能引起冲突,这个冲突不仅是学生之间认知上的冲突,还是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的被打碎,失去平衡,再在新认知的基础上重新建构。

第二,分步推进讨论。 老师的答案并不重要。关键先要界定学生当前处于认知阶段和水平。再帮助学生在不同阶段水平的研讨中,引发学生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最后,使得学生同化和吸收高一阶段的认知,提高自己的判断水平,优化自己的思维素质,促进自己的逻辑发展。

第三,持续挑战智力。道德两难问题之所以如此成功的挽留住学生目光,带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在于几个方面。

首先是问题的选择,无论是假设的、真实的,还是实际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的,能够在多角度、多侧面、多向度上展开的,能够在讨论和交流中,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和才华的。

其次是老师的提问,都是可操控的,可持续性的,可深发的,可挖掘的,可永恒探究的,可随着人的成长永远能够生成的问题,指向人的伦理和终极关怀的,因而必然是与精神生命有关的。

最后是学生的探究,势必是多层面的,不断推进的,碰撞的,火花四射的,能够让学生时时在紧张的刺激中,保持智力兴奋的状态。这种积极的智力兴奋的状态,常常会有超常的想法,而一旦很多超常的想法产生,火星撞地球,又必然给学生带来新鲜和刺激,甚至一个个高峰体验。

第四,关注精神生命。

道德两难问题本来就指向心灵,道德两难中的各种提问方法,就像苏格拉底追问法一样,杜绝学生的回避,不断变换对象,附加新的信息和条件,一步步把学生引向真实的内心和情境,让他们在痛苦和生命体验中获得认识和真知。

两难故事篇二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本来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1927—1987)研究儿童和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现在也被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招聘选拔中用于对人才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采用9个道德价值上互有冲突的两难故事,让被试者在两难推论中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说明理由,科尔伯格对被试的陈述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出30个不同的道德观念维度,如是非观念、权利义务观念、责任观念、赏罚观念、道德动机与行为后果等等。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并创立了不断完善的科学研究手段,他和他的同事经过20多年的实证研究(即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提出了人类品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及数百种特征。由此发现:道德思维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认为品德仅仅是社会进行道德灌输结果的传统观点。品德具有个体的主体特征,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个体主动地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这一发现对于思想品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思想品德有自身独特的运动规律,而且表明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不是简单合一的或同一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这反映了人们对品德认识的方法论上的转变。

科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的应用

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 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儿童对科尔伯格所编制的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做肯定回答,又可做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做出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即儿童的推理思路)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最后于1969年提出了他的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下面是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各个阶段的界定及其特点。

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

1.水平1: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阶段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避免惩罚和

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如,他们说海因茨偷药合理,因为不偷药,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也有的说海因茨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坐牢、受罚的。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而不是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的。如,赞成偷药的行为者认为妻子过去替海因茨做饭洗衣,现在病了,该去偷。也有的认为,药店老板发明药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老板是对的。

2.水平2: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

个体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照这种要求去做。对行为的是非善恶,开始从行为的动机入手来进行判断。如认为海因茨偷药的动机虽然不坏,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不该这么做。这一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是以个人的行为是否被允许为衡量标准。

阶段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这时个体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规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个人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的义务。由于情、法、理三者有时难以兼顾,这一阶段的学生判断善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如对海因茨偷药为救治妻子,这合乎情理。但偷窃行为又为法律所禁止,因此偷药又是不应该的。这阶段学生要求履行自己的义务,并要求别人也去遵守。

3.水平3: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

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努力在脱离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想到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

阶段5:社会契约为定向。

个体开始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判断好坏时,认为只有兼爱的行为者才是道德的,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动机是好的而减轻对其责难的程度。但并不因为动机良好而将其错误的行为也看成是正确的。如他对海因茨的行为表示同情,并愿出庭为其辩护,请求减刑。有的发问:法律允许老板不顾人的死活赚钱,对吗?他们认为自己对社会负有某种道义职责,对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也同样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以人生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正义、公正、平等、尊严等等这些人类最一般的伦理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行为完全自律。如,他们对海因茨的行为表示赞许,以为这是对允许药店老板牟取暴利的一种反抗。人的生命比财产更宝贵,为了救人危难,甘愿蒙受屈辱和惩罚的行为是高尚的。这种认识突破了既存的规章制度,不是从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从道德的本质上去进行思考与判断。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的评价

科尔伯格根据自己的大量研究,得出结论:0--9岁儿童属前世俗水平;9--15岁,多属习俗水平;16岁以后,一部分人向后习俗水平发展,但达到的人数很少。科尔伯格认为,这种发展的顺序是由低级阶段依次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这种顺序既不会超越,更不会逆转。个体在某个发展阶段,主要使用某个阶段的推理,而同时使用其他几个阶段的推理。 但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科尔伯格所做的许多实验研究发现,该阶段理论与儿童道德判断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如只有少数成人(甚至大学生)达到阶段5,达到阶段6的更是少见,在儿童道德判断中存在着某些回归现象等等。因此,在70年代未80年代初科尔伯格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增加了一些"过渡阶段",如阶段1和阶段2之间存在过渡阶段

1/2,阶段2和阶段3之间存在过渡阶段2/3等等。但从整体上看,他的基本阶段模型没有变化。

两难故事篇三

生活中的道德两难故事及评价

生活中的道德两难故事及其评价 姓名:吴兰婷 单位:人文学院 学号:0901041003

两难故事:还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作为英语课代表,在晚自习的时候,要帮老师监督大家每周日的英语周测。有一次当我坐在讲台上的时候,分明看到同寝室的两个好友在交流答案,虽然时候她们解释并没有交流答案,但作为老师的助手,我有义务将这作弊行为报告给老师,以确保对其他同学的公平。但是,作为室友,我又不能不顾其面子以及朋友之情。于是,我陷入了道德两难的处境。最后我选择了隐瞒真相,包庇了朋友(虽然可能确实是我误会她们了)

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论来分析这件事情。第一水平为“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的道德推论对于儿童非常普遍,又是成人也会表现出这种水平的道德推理。前习俗水平的道德推理,是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来进行推理的。前习俗水平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纯粹只是关心自己,表现出利己主义的倾向。第一阶段是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同学作弊应该被老师惩罚,但我选择了不报告老师,是因为,介于同学关系,以及认为这只是一般小测试,没有那么严重,而且对这件事情也没有确凿的证据。第二阶段是“以行为的功利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不报告老师的理由——同学会因此感激我,我能和她继续友好,而且如果是我的判断错误,会引来同学和老师的批评。报告的理由——如果她平时对我不好,和她也没有特别的关系,就报告老师。在

第二阶段,关注的是自己是否得到更多的利益,关系他人不是基于忠诚或内在的尊重。

第二水平为“习俗水平”。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是青春期和成人的典型状态。用习俗推理的人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会将这些行为与社会上的观点与期望相对照。习俗水平包括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第三阶段为“以人际和谐为准”。不报告的理由——如果报告,会使得同学之间关系变的不好,给自己的人际关系造 成阻碍。报告的理由——不管同学怎么看我,我都要对老师负责。第四个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相持阶段”。报告老师事实是合情合理的,但这也是救同学的非常措施。但,作弊是不对的,包庇同学是不对的,可不这样做的话,就不能顾同学之情了。

第三水平为“后习俗阶段”,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这时,个体又称为从社会突出来的单独的实体。第五阶段为“功利阶段”。如果我没有报告老师的义务,这是不正常的,但无论如何都要顾全同学的面子以及对他的影响。这是一种超出责任之外的行为。但是学校禁止学生作弊这是事实。第六阶段为“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准则”。我包庇同学对同学来说无可非议,但我没有考虑对其他人的公平性,我这么做是对别人不公正的。该报告的理由——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报告老师是值得的。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正义最可贵。但是“包庇同学”是在同学的“道德情面”下必须做的。

如果,现在要我选择的话,我会选择报告老师,因为这是对大多数人的不公正,也是基于正义的原则。当初的选择只是“伪”道德。学校明令,考试不得交流,无论出于何因,我应该将此事公正化看待。现在的学生在处事中会遇到很多

两难问题,虽然在不同的水平下,阶段不同,结论不同,但如果可以用分析来解决问题,无论做出什么选择,我们都不用分析的思路来说服自己。

建议:首先不可否认,我被您每节课的演讲深深的吸引,对讲课的内容和精彩度无可厚非。唯一的建议:希望老师能与学生多交流,大家一起讨论对问题的看法。这比单纯老师讲课学到的东西更多。

两难故事篇四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

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 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 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 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

表 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水平 阶断

道德推理的特点

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

不该偷的理由

该偷的理由

两难故事篇五

九个假设性两难故事

九个假设性两难故事

如果谈话时间有限,带星号的问题可以省略

海因兹偷药

在欧洲,有个妇女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镇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药剂师索价2000美元,是成本的10倍。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借钱,试过各种合法手段,但他一共才借到1000美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于是,海因兹铤而走险,他撬开药店的门,为他妻子偷来了药。

1 海因兹应该偷药么?(联系故事)

1a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问题2和3是用来引发被试的道德类型,应该考虑选择){两难故事}.

*2 他偷药是对还是错?

*2a 为什么对或错?(联系故事)

*3 海因兹有义务或责任偷药吗?

*3a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联系故事)

4 (如果被试赞成偷药,则再问:如果海因兹不爱他的妻子,他还应该为她偷药么?

4 (如果被试赞成不偷药,则再问:这对爱不爱他的妻子有区别吗?)

4a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5 假如这个生命垂危的病妇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个陌生人呢?{两难故事}.{两难故事}.

5a 海因兹应该为这个陌生人偷药么?为什么或为什么不?(联系故事)

*6(如果被试赞成为这个陌生人偷药,则再问:假如这是海因兹钟爱的宠物,他还应该偷药救他的宠物么?)

*6a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联系故事)

7 人们做他们能挽救别人生命的事情是重要的么?

7a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一般问题)

*8 海因兹偷药违反了法律,偷药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吗?

*8a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核心问题)

9 一般地说,人们应该尽力做遵守法律的事情吗?

9a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一般问题)

9b 这个问题如何应用到海因兹的行为上面?(核心问题)

(下列问题是用来引发被试的道德类型,应该考虑选择。)

*10 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你认为海因兹做什么才是最负责任的事情?

*10a 为什么?(联系故事)

(故事Ⅲ*的问题1和2 是选择的,如果不选用它们,则阅读故事Ⅲ* ,继续进行,并从问题3开始。) 1习俗前道德时期(4~10岁)

(1)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 内容{两难故事}.

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物质损害。

(1) 所谓对的,就是不违反规则,为服从而服从,

不对人和物造成损害。

(2) 做得对的理由是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 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自我中心的观点。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考虑他人利益或认识他们与行为者的利益之间的区别,更不能把这两种观点联系起来,依据物

质后果而不是依据他人的心理兴趣裁判其行动,把自己的观点与权威观点相混淆。)

判断:海因兹不应该偷药,因为偷东西是违法的,会受到惩罚。而因为会受到惩罚,所以偷东西就是坏行为,是不应该做的。

(2)相对功利阶段 内容

所谓对的,就是能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的交易。

(1) 所谓对的,就是遵守会给某人即时利益的规

划。一切能满足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行动就是对的,并且也赞允别人这样做。对的也就是公平的,即一种平等的交换、交易和协定。

(2) 做得好的理由是在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利益

的社会观点情况下,还应必须认可别人也有自己的利益。 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具体的个人主义观点。他能把自己的权威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加以区别。他(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各种利益,且充满着冲突,所以,所谓对的是相对的(具体的个人意义上的)。个人通过工具主义交换服务,通过对他人和他人的善

意的工具主义需要,或通过对每个人的等量公平给予,来把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个人利益相整合或相联系起来。

判断:海因兹应该偷药,因为他的太太需要这些药,而且他爱他的妻子,他想让他的太太活下去。 2习俗道德时期(10~13岁)

(1)寻求认可阶段 内容

所谓对的,就是应该扮演一个好角色,关心别人,珍惜别人的感情,与伙伴保持忠诚和信赖,激励遵守规则和期望。

(1) 所谓对的,就是遵从亲人的期望,或一般人

对某人作为儿子、姐妹、朋友等的角色期望表示遵从。“为善”是至关重要的,意指有良好的动机,关心别人,维护相互关系,维持相互信任、忠诚、尊敬和感恩之情。

(2) 做得对的理由,就是要按自己和别人的标准

社会观点“为善”,如果一个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那就希望自己也有善的行为(金科玉律)。 社会观点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其他人发生关系时的个

两难故事篇六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

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

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 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

道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

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

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 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

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 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

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

上一篇:两高工作报告反对票
下一篇:中国古代法学谚语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