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

来源:经典幽默语句 发布时间:2017-08-24 点击:

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篇一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多风趣幽默,饱含哲理,因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广为流传。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1. 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汉语的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明显与曾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佛教有关。包括英语在内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许多英语谚语和基督教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是十分自然的。

例: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

上帝赐给食物,魔鬼派来厨师。

Each cross hath its own inscription.

每个十字架都有自己的铭文。

以上谚语明显与基督教有关,因为谚语里出现的“上帝”或“十字架”都是基督教的象征。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英语中的God经常与汉语中的“天”相对应。基督教徒崇拜上帝,英语中God save the Queen是家喻户晓的句子。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突然从紧张、焦急、或压力下解脱出来的时候,会脱口而出:Thank God!

中国人崇拜“天”。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天子”,运气好的人是“天之骄子”。只要好心人得到报答而恶人受到惩罚,我们就会说“苍天有眼”英国人和中国人都要有寻求帮助的对象。只是说英语的人找的是上帝,而中国人找的是“天”而已。

2. 出自《圣经》和英语文学巨著里的谚语

《圣经》是最广为阅读的书之一,也是包括英语国家在内的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作品。它也被认为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警句、格言已经成为谚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

Nev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不可明珠暗投(不可对牛弹琴)。

Judge not according to appearance.

不可根据外表做出判断(勿以貌取人)。

Great men are not always wise.

伟人并非事事聪明。

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谚语的又一来源。许多汉语谚语源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例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源于《水浒传》;“明

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源于《红楼梦》。许多英语谚语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叙事诗和十四行诗。

例: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玫瑰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是香的。

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are merely players. 整个世界就是个大舞台,形形色色,人们只是其中的演员。

其他的文学大师也对英语谚语宝库做出了贡献。例,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名句: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宁在地狱为君,不在天堂作臣)和华尔沃斯的诗句: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从小知其人),以及英国思想家培根的名言: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都成了英语谚语。

3. 与地理有关的谚语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是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框架。一个国家的地理特色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其语言中,尤其是在谚语中。例如,汉语谚语“不到黄河不死心”就明显与黄河有关。英语谚语中也有地名。

例: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背煤上煤都,多此一举。

Oxford for learning, London for wit, Hull for women and York for horses. 牛津人学问好,伦敦人才智高,哈勒的女人美,约克的马匹棒。

4. 与航海有关的谚语

英国是个远离欧洲大陆的岛国,对英国人来说航海一直很重要。正像邱吉尔说过的那样,英国人是海洋生物,因而许多英语谚语都起源于他们的航海经验。 例:

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

船沉鼠要逃(树倒猢狲散)。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小漏沉大船(蝼蚁之穴能溃千里之堤)。

Any port in a storm.

船在暴风雨中不择港口(慌不择路)

以上谚语都与航海有关,而它们相对应的汉语谚语却有大陆文化特点。 英汉语的鲜明区别是英国人用他们的航海经验作为生动机智的谚语的源泉,而中国人却从他们在陆地上的经验吸取营养,产生谚语。

5. 与英国历史有关的谚语{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而谚语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

例:

It is as hard as to please a knaveas a knight.

取悦坏蛋和骑士同样困难。

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英语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语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易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篇二

中国民间谚语

中国民间谚语 爱饭有饭,惜衣有衣

吃穿节俭,珍惜劳动成果,才能有吃有穿。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傲慢之气不可继续增长,欲望不能放纵,傲、欲都应该有所节制。《礼记·曲礼上》:“傲不可长,欲不可从(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

拔出脓来,说明膏药生效了。比喻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果,才算是好的。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小梅想了半天,皱着眉头说:‘唉,这个人,真拿他没办法!’双喜给她鼓劲儿,笑着说:‘能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呢。’

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

“柴”是因,“火”是果,“火”靠“柴”点燃,无“柴”也就无“火”。借喻孤立地追求结果,不从培植根本做起。

把船的不慌,乘船的才稳

把船的:掌舵的人。比喻在关键时刻,领导者、主事的人沉着、镇定,心里有主意,大家心里才踏实。

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未做坏事,心里坦然。“白日”也作“日间”。宋·话本《错斩崔宁》:“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杂剧第三折:“小衙内诗云,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明·释沈铢宏《谚语》:“日间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白粳米堆满了禾桶,别忘了种子是谁送的

白粳米:粳稻碾成的米,黏性大,好吃。禾桶:装米,装谷物的桶。比喻境遇变好,不忘本源。或不做忘恩负义的人。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谓酒肉可以乱智;金钱会腐蚀灵魂,容易使人坏了良心。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原来人心本好,见财即变。自古道得好:‘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白纸上写黑字

在白纸上一经签字,便留下了文字凭据,再不能更改。比喻证据确凿,不容否认。元·无名氏《看钱奴买冤家债主》二折:“不要闲说,白纸上写着黑字儿哩。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与不反悔之人使用。”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五卷:“他若不肯,白纸上写着黑字,教他拿一千贯来,领了孩儿去。”贺敬之,丁毅《白毛女》第一幕:“不行呵,大锁、大春。白纸上写了黑字呀,杨大叔按了手印的。”

百病一针,病情要分

针:针灸,扎银针。说明必须根据病情确定穴位,然后扎针治疗。比喻针对具体问题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很高的竿子的顶端。佛教比喻修行造诣达到极高境地。比喻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要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湖南长沙景岑号招贤大师》:“师示一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即,道行的修养到了百丈竿头不再前进,虽然得道不是纯真。到了百丈竿子的顶端,也还是要继续深造,十方世界就可以存乎自己一身。

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攥拳头

个人的力量虽然是弱小的,但团结起来就能产生巨大力量。按:藏族谚语。 百人百姓,各人各性

谓人的性情各不相同。

百事宜早不宜迟

指做任何事情,都应当及早着手准备,才能够主动。

百密未免一疏

《唐史演义》第十二回:“百密未免一疏。不死还是大幸。”事情考虑得再周密,也可能有疏漏之处。强调应常持谨慎之心。

百岁光阴如过客

过客:过路的客人。比喻人的一生极其匆促,短暂。《笔生花》第二十一回:“世界上,倾城倾国人须有,还怕甚,千两黄金买不来?古人云,百岁光阴如过客,不开口笑是痴呆。”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比喻好的邻居千金难买。《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宋·辛弃疾《新居上梁文》:“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熟若安居之乐?”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

参见“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条。按:谚语在长期口头流传中约定俗成,一般是有比较固定结构的。但其结构的固定性只是相对而言的。由于它广泛地在口语中传播,结构上便自然地为适应语言环境等方面的需要,而产生一定的灵活性。因此达意虽同,却常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摆渡摆到江边,造塔造到塔尖

比喻做有益于人的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

摆脱了坏伙伴的人,才可以谈前途

在坏朋友中间,自己倘要上进,争取光明远大的前途,一定要摆脱掉坏朋友的纠缠才行。谓择起而处,不可不慎。

稗草不拔,水稻不发

稗:稗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象稻,果实像黍米。杂生在稻田中,影响稻子的生长。稻田里长了稗草必须除掉,不然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比喻有害的东西不除,有益的东西就成长不好。

稗子再好,也长不出稻米

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稻,果实象黍米。借喻谬论讲得再动听,也成不了真理。或喻肚子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做不出什么成绩。佛经有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搬起石头来想砸别人,结果却砸了自己的脚。比喻自不量力,存心害人,反而害了自己。

板荡识忠臣

比喻危急动乱中能识别忠贞。《板》、《荡》是《诗经·大雅》中的两篇。旧说《板》、《荡》二诗皆讽刺周厉王无道。《毛诗·大雅·板序》:

“《板》,凡伯刺厉王也。”《毛诗·大雅·荡序》:“《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后以此二诗篇名借代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唐·李世民《赐萧禹》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后汉演义》第六十三回:“见危授命,大义凛然,虽死且不朽矣!语云:‘板荡识忠臣!’信然!” 半瓶子醋好晃荡

半瓶子醋:醋没装满瓶子。喻对某种知识,某种技艺一知半解。晃荡:摇动。喻不稳当。醋瓶子没装满醋,容易摇动。借喻知识浅薄的人,喜欢自己吹嘘。杜荣进《听大师谈艺――与刘海粟先生》:“在黄山20年,我有缘结识众多德高望重的老辈艺术家,几乎都是谦逊和气的。倒是有些中青年同辈,往往显得好高骛远‘半瓶醋晃荡’。”

板凳掉过头来坐一坐

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篇三

中国谚语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鸡屁股里拴线--扯蛋

县老爷打爹---公事公办

煮熟的鸭子---还嘴硬

{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

1 孙悟空的传人蔡依琳——看我七十二变

2 齐秦结婚日——大约在冬季

3 庞龙爱情秀——两只蝴蝶

4 阿牛缺狗——你是我的小小狗{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

5 邓丽君做春梦——甜蜜蜜

6 孙楠与女友约会——不见不散

7 田震生日宴会——干杯吧,朋友

8 费翔寒夜取暖——冬天里的一把火

9 祖海吃醋——为了谁

{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

10 宋祖英的摇篮——小背篓

11 孙悦的祈愿——祝你平安

12 朱明瑛探双亲——回娘家

13 毛阿敏久违老公——思念

14 童安格独白——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15 刘欢遭受挫折——从头再来

16 潘美辰的渴望——我想有一个家

17 苏芮与老公散步——牵手

18 沙宝亮单恋——暗香

19 周杰伦臭美——七里香

20 刀郎失恋——冲动的惩罚

21 冬天遇(羽)泉——冷酷到底

22 董文华思念爱人——望星空

23 刘若英不想嫁人——一辈子的孤单

24 李谷一新婚之夜——难忘今宵

25 陈小春的咒语——算你狠

26 杨臣刚饥饿——老鼠爱大米

27 徐良上战场——血染的风采

28 那英情感危机——一笑而过

29 陈红依恋父母——常回家看看

30 张行不爱读书——迟到

瓜地里选瓜——越看眼越花

瓜熟蒂落——时机成熟

瓜藤绕到豆棚上——纠缠不清

瓜子敬客——一点心

瓜子去了皮——心上人(仁)

寡妇打孩子——舍不得

寡妇进当铺——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寡妇卖孩子——最后一着

寡妇上坟——哭天抹泪

挂着腊肉吃斋——难熬

挂着蚊帐点蚊香——多余

拐杖吹火——一窍不通

拐子追马——望尘莫及{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

官仓里的大老鼠——肥吃肥喝

官老爷的衙门——难进

官老爷上朝——按部就班

官老爷下轿——不(步)行

棺材板上画花——讨好鬼

棺材当马槽——用材不当

棺材老板咬牙——恨人不死

棺材里打粉——死风流

棺材里讨账——逼死人

棺材里抓痒——不知死活;死活不知

棺材铺偷工减料——坑死人

棺材上画美女——逗死人

棺材里伸手——死要钱;死不要脸

冠军和亚军——数一数二

关东大侠——气概非凡

关公脖子挂葫芦——脸红脖子粗

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公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关公在曹营——心不在焉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B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C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D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F飞机上点灯——高明

飞机上挂口袋——装风(疯)

G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狗撵鸭子——呱呱叫

狗头上长角——装羊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

H

何家的姑娘嫁郑家——正合适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怀里抱冰——心寒

黄连树下吹喇叭——苦中作乐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BR< p> 火车拉汽笛——鸣(名)声挺大 J

捡芝麻丢西瓜——贪小失大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近视眼看月亮——好大的星

井里划船——前途不大

K

开弓不放箭——虚张声势

孔夫子搬家——净书(输)

口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

L

拉磨的驴断了套——空转一遭

拉琴的丢唱本——没谱

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老虎打架——劝不得

老虎挂念珠——假慈悲

老虎拉车——谁赶(敢)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头上拔毛——不知厉害

老虎头上拍苍蝇——好大的胆子

老虎嘴里拔牙——找死

老九的弟弟——老十(实)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梁山上的兄弟——不打不相识

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篇四

关于英汉谚语翻译及其原则相关探讨

龙源期刊网 .cn

关于英汉谚语翻译及其原则相关探讨

作者:夏妙欣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07期

摘 要:谚语是各种语言中十分活跃的成分,正确使用谚语可以丰富语言,增强语言的美感。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文化构成和构词方式。本文探讨了英汉谚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转换和语言美感两个方面。

关键词:谚语翻译文化关感

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耀眼明珠,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文化水平和语言功底。谚语汇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情、国情、地理风貌、历史背景、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凝聚着无数语言使用者数代的智慧和心血, 它承载着无数难以言表的超乎语言之外的信息与哲理。谚语的翻译可谓语言翻译者的一大难题, 因为英汉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其语言符号的意义和所指也必然存在很多差异。这种差异尤其反映在谚语的使用中。所以,在英汉谚语翻译过程中,一定注意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使谚语的翻译既意思表达明确又具有语言美感。做好英汉谚语的翻译工作,要遵守两个原则,即保留文化内涵原则和具备语言美感原则。

1. 文化转换原则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与其所在的文化有很大关系,受文化因素和知识背景的影响。翻译承载大量文化内含的谚语时,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转化。译者既是语言含义的传递着,也是语言承载文化的传递着。

1.1 文化的定义

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EdwardB,Ty—lor)曾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界定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或者,也可以说文化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英汉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点,当前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流行也反映了文化和语言关系的重要性。在翻译领域,也要注意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谚语的翻译,因为谚语比起其他言语承载的文化因素更多,它反映了一种文化在知识、信仰、道德、风俗等方面的独特特点。

1.2 英汉两种文化的转换

这里所说的英汉两种文化的转换指的在翻译谚语时,把英语谚语所包含的英语文化转化成表达这一文化现象的汉语谚语,反之亦然。几乎所有的谚语都反映了英汉文化的某一个方面,

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篇五

中国谚语民谣大全

综合篇

综合谚语之一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中国谚语的宗教来源}.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综合谚语之二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综合谚语之三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上一篇:事业句子说说心情短语
下一篇:乐观的句子说说心情短语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