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语录

来源:快速阅读法 发布时间:2018-04-21 点击:

中国禅宗语录篇一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

禅宗与中国文化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葛兆光

今天我很荣幸到这里来跟大家讨论关于禅宗与中国文化的问题。我要先说明一点,从一名历史学家的立场出发,我和禅宗爱好者以及信仰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爱好者和信仰者就好像是在前台看戏的观众,把戏当做真的,然后跟台上的演员同悲共喜,一起投入感情。历史学家看的是一个真实状态,也就是说要去后台看演员卸了妆以后,不那么亮丽的状况。所以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来讲,禅宗可能略略让人有点扫兴。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这可能是比较接近真实历史的状况。

在历史上,禅宗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很多士大夫,使得中国士大夫走上了寻求自然、放松的道路。在传统士大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禅宗是对儒家精神世界的一种补充,成为士大夫可以在责任和放任、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自我协调和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同时,禅宗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从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来看,千奇百怪的禅宗语录相对于理性思维方法而言,是另类的特别的思考方式。对于今天的思维世界,尤其是对西方传过来的科学和理性的思维习惯也有特别的冲击和启发的意义。

禅宗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甚至不仅仅是东亚的,而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可以说禅宗在一百多年以来,已经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在英文里面,禅宗的“禅”不叫做禅,叫做“zen”。这是因为最早把禅宗的思想和文化传到世界的是日本人。日语里面“禅”念“zen”,所以英文里面很多都是写成

“zen”,而不是“chan”。二十世纪初,日本的铃木大拙,把禅宗带到了西方。他用英文写了很多书,引起了西方人对于禅宗的重视。但是真正在世界上流行开来,是跟20世纪60年代整个世界出现的文化变迁有关系的。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现代西方世界受到文化冲击的时代。大家可能都听说过那个时候有所谓“垮掉的一代”,还有嬉皮士运动,新浪潮电影,还有反越战。在对自身的西方文化强烈置疑、挑战和反叛的运动中,禅宗的很多思想借着这个机会在西方变得非常流行,以至于成为很多人信奉的文化和研究的题目。

很多人认为禅宗能够给生活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人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是一种可以带来生活改变的新资源。所以现代很多人都认为,禅宗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已经不再仅仅是中国的,也不再仅仅是东亚的,而有可能是全世界的。

一、从历史学的角度看禅宗

我们先从两首禅宗史上最著名的寄语说起。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叫“明镜说法”。在唐高宗的时代,岭南有一个砍柴人姓卢。拜在湖北黄梅禅宗的第五代祖师弘忍禅师门下。弘忍禅师门下有很多的学生。当他年纪大了,要挑选接班人时,他就要求众弟子,谁想继承他的衣钵就写一首诗来表达对佛教道理的理解。有一个叫做神秀的弟子,就写了一首寄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话浓缩了佛教的一个根本道理,就是:心灵就像一面透明澄澈的镜子,外在世界就像灰尘。不想让外在污浊的世界污染了你的心灵,你就要经常打扫和擦拭这面镜子,让它保持干净。大家都认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可是这个卢行者听了以后就说,好是很好,但是不够彻底。他不会写字,就求别人帮他代笔,写了一首寄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话的意思是说,按照大成佛教中的道理,智慧本来就不是树(菩提就是智慧的意思),心灵也不是一面实实在在的镜子,人心中的佛性永远都是清静的,哪里会有什么尘埃。因为按照大成佛教的说法,一切都是虚幻的假象,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的东西。尘埃也是虚幻的,所以既然尘埃是虚幻的,还擦拭什么?这两首诗差别是很大的,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中国禅宗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对立的流派,就是北宗和南宗。卢行者就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慧能。因为神秀的根据地在现在的洛阳一带,而后来慧能到了广东。所以,以神秀为领袖的宗派叫北宗,以慧能为领袖的叫南宗。后来南宗占了上风,成为禅宗的主流。

为什么说这两首诗代表了两种禅宗思想?首先我们来看神秀的那首诗。按照他的说法,每个人的人心是佛性,清静的佛性像明镜一样,但是明镜避免不了外在的污染。如果以这个为前提的话,佛教的修行就是必须的,就必须得“苦苦”地修行,要非常认真地宁心入定。就是凝聚心力去进入禅定的状态,要非常注意反身自省,去寻找一个清净的境界。因此,坚持修行,遵守戒律,以及禅宗祖师

的开导和经典的阅读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从人到佛的修行过程是一个从此岸到彼岸的漫长过程,这叫渐修,就是要渐渐地、缓慢地进入一个超越的状态。

慧能写的这首诗就不一样了。慧能说智慧不是树,心灵也不是镜子,佛性本身就是清静的,根本没有什么尘埃不尘埃。所以人心本来就是佛性,本来就是清静的,此岸就是彼岸。关键就是你是不是能在一瞬间领悟到这个道理。如果能够领悟到这个道理的话,你一下子就能够从此岸到彼岸,从人心到佛性。所以这个时候修行就不需要了,经典的研读也不需要了,苦苦地遵守戒律也是不需要的。所以慧能门下经常讲,在一切地方行、住、坐、卧,都是凭你自己的内心,叫做“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皆一直心”。这对于人的诱惑力是很大的,因为这种修行过程是非常轻松的,这就叫顿悟。这是与神秀北宗的观点截然相反的。

按照北宗的说法,佛教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修行、入定都是必须的。所以据说神秀在一百多岁去世的时候,他给他的学生留下三个字:屈、曲、直。意思就是:人的修行过程就要像蛇一样委屈自己。蛇弯弯曲曲的,但是为了修行要钻进一个直的竹筒里。大家都知道,蛇装进直桶里时身体就被拉直了,那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所以按照北宗的说法修行就是痛苦的,所以佛教的存在、佛寺的存在、佛教戒律的存在就是必须的。但是按照南宗慧能的说法,那就不需要了。既然世界是虚幻的,为什么要去为一个虚幻的世界付出心力?所以禅宗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水无占月之心,月无分照之意”。意思就是月亮投影在水上,水面映出了月亮,但是月亮并没有心思要把自己放在水里面。水也不是有意映照出月亮,这只是一个因缘巧合。因缘巧合构成这个世界,大家还会以为它是真的吗?所以在这个时候修行也好,戒律也好,坐禅也好,都是没有必要的。这两首诗就代表了南宗和北宗、印度禅和中国禅之间非常大的分别。因为印度禅是一种需要苦苦打坐、修行的方法,而中国禅是一种教人迅速进入超越境界的一种人生的哲理。

这就是我讲的“明镜说法”的不同意味。按照北宗的说法,明镜就是内在人心,可能是清静的佛性,但是避免不了外在灰尘的污染。所以你要宁心入定,常常擦拭,让它保持永远的明亮。所以修行需要经典指导、祖师引入,团体监督,戒律维护,这是传统的佛教。来自印度的佛教就是这样一个修行观念,也是北宗

禅的一个基本思想。这是神秀的思想。用佛教的说法就是“法有我空”,外在的世界是真实的,但我内心要做到沉静。但是按照六祖慧能的思想,明镜就是内在人心,它是永远清静的佛心。至于什么灰尘、黑云,这是镜子里面映出来的虚幻的假象。无论你擦还是不擦,佛性永远是清静的,就像明镜始终是明镜,灰尘始终是虚假的一样。所以可以自己觉悟甚至是顿悟,这是慧能的想法。

那么到底慧能和神秀产生了这样的分歧之后,事情是怎么样发展的?据说五祖弘忍是非常开明的。他认为慧能的说法更加彻底。所以,他半夜三更时,悄悄地把慧能招到房间里面来,给他讲解《金刚经》。然后把自己象征着传授佛法的权力的袈裟和一个钵传给他。衣钵就象征着佛法的继承人。但是弘忍又跟他讲了一段话,说自古以来,“传法命如悬丝”,非常的残忍,所以你赶快跑,到南方老家去。传说慧能得到这个衣钵后,就连夜渡江往东走了。一路上经历了很多的风险,确实有人追杀他。然后一直跑到岭南,在五岭一带一直住了16年。之后,他到了广州,做了一件事。正月八号,有一个法师叫印宗,在广州的法行寺讲《涅盘经》。《涅盘经》是佛教的一个很重要的经典。慧能混在人群中听法。这时风吹得寺庙里面的帆飘动。印宗法师问底下听法的弟子说,大家看这是风在动还是帆在动。底下的弟子有的说风在动,有的说是帆在动。这时,慧能挺身而出,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帆动,是人心自动。印宗法师大吃一惊,觉得这个人的话包含着非常深奥的道理。所以马上下座请他上堂说法,慧能从此在法行寺正式出山。后来这个法行寺改名叫光孝寺。慧能到了广州后,正式出家成为禅师。后来又到了韶州的南华寺去进行说法,在南华寺说法时有很多官员和民众来听,甚至包括韶州刺史都来过。

这些传说,在我们历史学家看来,都是为了证明慧能禅师伟大的。为了构造他们光荣的历史,编造了很多故事,实际上很多事情都充满了谜团。而这些故事真真假假,所以需要我们重新梳理。从胡适之先生以后,一直到现在,历史学家都在试图探索禅宗历史的真相。我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达摩老祖是西边第28祖,就是禅宗传说中在印度的第28代,也是到中国来的第一代祖师。他有一个最有名的故事。他跟梁武帝曾经对话。梁武帝问他,站在我面前的是谁,达摩居然回答说我不认识。梁武帝说你看我做了很多好事,

有没有功德,他说没有功德。梁武帝被他搞得稀里糊涂,觉得他没意思。而达摩也觉得梁武帝不是一个有慧根的人。他摘下一片叶子,做成一条船,渡江北上了。到了北边的少林寺,去达摩洞里打坐,面壁九年,把影子留在了墙壁上。从历史角度看,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事儿。因为达摩到中国来的时候,比梁武帝时代早得多,是刘宋时代。而且后来传说达摩留下一只鞋,自己真身回到印度去了,这也是传说。历史学家考察的结果是:达摩有可能在北方因为身世影响比较大,被刘志和光同法师下毒害死了。这说明禅宗早期的历史是充满了血和火的历史。

另外就是历史上六祖的真实身份。历史学家考证:被弘忍认可,而且被大众选择的接班人可能既不是神秀,也不是慧能。有可能是少林寺一个叫法儒的和尚。因为现在还有一块公元689年立的碑,里面明明白白记载着:少林寺是禅门重镇,只有在少林寺这个地方做主持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传人。而且也只有在少林寺修行的人才能够得到官方认可,才可以成为佛教禅宗在北方正宗的接班人。但是这个人不是神秀,也不是慧能,是法儒。只是由于后来慧能一派成为斗法的胜利者,所以他的弟子就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改写了历史。

{中国禅宗语录}.

传说中把百丈淮海当做中唐时禅宗最重要的人物。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开创了禅宗里面“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传统;另一方面,南方、北方的一些重要禅门都是他的学生。但事实上,百丈淮海在他的那个时代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所以禅宗的历史非常复杂,很多象征性的故事和传说的重要就在于它们是“象征”,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但不是历史。

二、禅宗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一)禅宗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禅”

说起“禅”很多人就会联想起静坐,其实不仅如此。在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有两大传统。一个传统叫做大乘波若学,另一个传统就是小乘禅学。佛教在印度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流派。但是传到中国来的只有两个影响最大,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接受和文化传播的问题,里面有选择,也有偶然。

中国禅宗语录篇二

中国禅宗祖师传承

禅宗祖师上溯到印度摩诃迦叶;中国的初祖为印度来华僧人菩提达摩,二祖为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弘忍分几派,最大的有两派,神秀在北方传教,恪守上代所传教法,主张坐禅息念,“拂尘看净”;慧能在南方弘教,不拘地形式,不执著于名词概念,不重坐禅,认为“即心是佛”,只要内心直觉顿悟,便可成佛。历史上称“南能北秀”。由于慧能的方法简便易行,因此势力越来越大。流传至今的禅宗,都属慧能一派。慧能在世时,南宗并没有很大影响,那时神秀贵为“两京(洛阳、长安)法主”,“三帝(武后、中宗、睿宗)国师”,名噪一时。慧能的弟子神会大力提倡顿悟,与北宗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终于为南宗夺得了正统地位。慧能弟子除荷泽神会外,还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之后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南岳怀让以后形成临济、沩仰二宗。临济在宋代分为黄龙、杨岐二派,被合称为“五家七宗”。

1、达摩祖师──中国禅宗初祖

菩提达摩,南天竺国香至王的三王子。{中国禅宗语录}.

少时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深入禅法。

后随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学大乘义理,四十年后受嘱衣钵,续佛法脉。

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达摩祖师泛海来到广州,后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时人称“壁观婆罗门”。{中国禅宗语录}.

毕生提倡“二入四行”之教法,于弘法时屡遭险难,先后五次遭毒害。

约魏文帝大统二年,因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于第六次被毒害时从容灭度。因其将佛陀“明心见性”的禅法传入中土,故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2、慧可大师──中国禅宗二祖

慧可大师,南北朝人,俗姓姬,武牢人,中国禅宗二祖。

早年精于儒道,通老庄易学,后弃俗学,依宝静禅师出家。

为求无上大法,立雪断臂,师事达摩。

毕生力排诽议,虽屡遭险难,但仍坚持随宜说法,广渡群品。

周武宗灭佛时,与同参昙林法师力挽狂澜,护送经典佛像。后隐司空山,付法三祖僧璨。

慧可得师精髓,承师遗志,弘扬达摩禅法。

寂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世寿107岁,谥“大祖禅师”,可谓中土禅宗第一人。

3、僧璨大师——中国禅宗三祖

僧璨大师,中国禅宗三祖。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 后周武帝破灭佛法,三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

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四祖道信。

后适罗浮山,悠游二载,却还旧址。逾月士民奔趋,大设檀供。三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合掌立终,谥“鉴智禅师”。传灯法本为《信心铭》。

4、道信大师──中国禅宗四祖

道信大师,隋朝蕲州人,俗姓司马氏,中国禅宗四祖,世称双峰道信。

幼慕空门而出家,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入舒州皖公山,参谒僧璨,言下大悟,奉侍九年,得其衣钵。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归蕲州,住破头山三十余年,传法于弘忍,另有弟子法融别立“牛头禅”。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道信大师垂诫门人,安坐而逝,世寿七十二岁,建塔于东山黄梅寺。世人称道信与弘忍的道法为东山法门,遥尊为东山法门之初祖。

著有《菩萨戒法》、《入道安心要方便门》等书传世。

5、弘忍大师——中国禅宗五祖

中国禅宗语录篇三

禅宗的精髓

禅宗的精髓

“至道无难,唯嫌捡择,但莫真爱,洞然明了。”解释一下,你要达到究竟的解脱之道并不困难,就怕你选择这个又择那个,选择那个又选择这个,只要你的心放下,不要去恨一个人,也不要去爱,就是执著任何一件事情,你清清楚楚,慢慢你就会知道本性是什么?

“毫厘犹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修行如果亲近了善知识却弄错了,把本性弄错了,差一点点就天地之别,正确的知见可以悟道,差一点点的知见却会走错路。“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你想本性现在你的前面,你的心不能因为顺境而产生欢喜,也不能因为逆境而产生烦恼,顺、逆都是一种自然,必定会发生的,只是迟跟早而已,迟会发生,早会发生,不一定的,只不是徒劳念境,你不了解本性是什么?以为跑到山上去静坐着就会开悟,那只是身体的休息不是见性,见性是妙用无穷,于动态中二十四个小时里面安祥自在。违顺相诤是为心病,我们的内在里面常常有人违背我,我就与他为敌,他就与我为敌。有人顺从我他就是我的好朋友。换句话说,内在里面存在着不是敌人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叫做违顺相诤,是为心病。心里最大的病就是一下子是敌人一下子又是朋友,一下子顺境一下子逆境,内心里面错纵复杂,一直痛苦的挣扎,不能放下。

“原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我们的本性就像太虚空一样这么大,本来也不欠缺什么,也没有剩下什么,就是不增也不减。只是因为我们有执著,还有一直坏的东西想要舍掉,取跟舍,所以不如是因。所以没有办法如如不动,没有办法相应这个本性。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你不要追逐这一些缘起幻生幻灭的假相。勿住空忍,当你在忍耐的时候,你不能有忍耐的观念。这样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圣者。所以一种平怀泯然之境。你只要放松自己,放下一切观念性的东西,你自然就会除掉一切。但除妄想,放下妄想,莫作圣解,是一种平怀泯然之境,你只要把你的心安住在无所住,平淡的地方、平实的地方、平凡的地方,你慢慢的,妄想就会没有。所以说止动归止,止更弥动,为止两边宁止一种。就是你想要停止这个动,那个动停止的那个念头还是动,你想要停止这个妄想,那个那一念想要停止,哪个妄想也是动知道吗?希望你慢慢体会。说我现在在妄想,我动一个念头要把它停止,那个也是妄想。“止动归止,止更弥动。”你想要止住它它就愈动得厉害,为止两边宁止一种。你就不入空不要然就入有,不入动就变成入静,不入正就入邪,还是两边,不能达到绝对的一种。所以一种不通两处施工。

“前有莫有、从空背空。”你第一种弄不清楚了,你用两个方式把它产生更加的矛盾。你要除掉这个有就会被有所迷惑。你要从空去破除又执著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讲得太多考虑得太多反而不相应。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只要你不执著世间的文字语言,包括任何一个人谩骂你伤害你,语言用笔攻击你都要放下。“绝言绝虑,”绝虑,这是思想除掉那个妄想不要让它起心动念。“无处不通”,这个时候你所到之处统统是本性。

“归根得止、随照适中,”你只要悟到这样放下,你不要认为有佛道可乘,这个就是根,放下就是佛道,佛道不必追求,放下就是,如果你继续追求一个佛道那还是执著,求法者无法可求。就是真正的佛法,知道吗?

“须臾返照、顺境全空。”你在刹那之间好好的就回光返照。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前面的空你把它转变了,空本来是放下的东西,而你把空一直想要用空的思想去破除,因为这个念头就不是空,都是因为妄见。“不用求真”,你不必去求一个真实性的佛性,不必去求它。“唯须息见,”平息你这个见地。眼、耳、鼻、舌、身所产生的妄想,这个见你只要息掉不要求真,就是你不要一直追求。我要追求一个佛性,我要追求,我要追求……单单这个追求的心还是执著,但是不追求又不心静,求法、求法、求法……但是求法就是无法可求,求到无所求就是佛性。“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你只要停息你的错觉。

“二见不住”,见跟不见统统放下,不要安住在相对立的见跟不见,取、舍、善、恶、好、坏、是、非、正、邪,二见不住,慎勿追寻。你不要去求,如果再追寻,再追就是挖肉成疮。古来高僧大德禅宗讲得很了不起,放下就是。禅就是放下,我追求这个禅,有追就失掉这个宁静的内在,求就变成挖肉成疮。这只手本来就很漂亮了,你看这手漂不漂亮?很白对不对?我现在要给它更好看一点,追求好看一点,用一只刀子一挖下去,把他美容变成不好看。你们看过那个土著没有?非洲那个土著,本来这个脸蛋黑黑的还满不错的,他用这个抹得像斑马样的,又贯穿这个鼻孔两个耳朵。越装饰就越不好看。佛性就是你放下就是,什么就是这一只手不加任何修饰最漂亮,不加上任何的东西它就很漂亮。意思就是佛性你不加任何的东西,放下它就是本来面目。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你只要内心里面动一个念头是动一个念头非,纷然失心,你的本性就失掉。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二是由一来的,连一都不可以守,那个才是一不立的不二法门,如果守一,其他的就不是了。一心不生,万法无咎。能够不生心不起见,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万法自然就融通,没有什么过错。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内心里面不要常常责备自己的过错,适可而止就好,你内心里面不要常常赞颂自己的功德,歌功颂德。无咎无法,本来没有也无法可求,也不生也没有任何的心,不必

去找。所以说既然没有病那就不必下药。真的离念就不必觅心,为什么?不生执心,不能产生主观的意识去攻击客观,客观的角度不能攻击主观,如果用客观的角度攻击主观,客观就变成主观,如果用主观的意识去攻击客观,就会产生主观的强烈对立,如果主观容忍客观,主客二观是平等,客观容忍主观,主观客观都是平等。所以一直两断掩饰一空。你要知道两边它本来都是一个空字,就同样任何的主观客观,能所物移、一空同两,其含万相,当体就是空,因为万相森罗就是空无自性。

“不见精粗,宁有遍计。”佛性是平等的没有高、低、男、女、善、恶之别,大道体宽,无易无难。佛性这个东西这个本性是无量无边的虚空,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没有所谓的易也没有所谓的难,难易都是凡夫之见,你讲很难就很难,因为你找不到本性,你讲易就是很容易当下悟道就是。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你执著你就失去真正的佛法,你一定入这个邪路,放下这个就是自然,本性本来就没有来跟去。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你任这个自性合真实之道,你不要去执著不要去取舍,你自自然然的就可以破除烦恼。

“系念乖真,昏沈不好。”你动一个念头我想要控制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也不对。本性没有所谓的控制和放下的东西。本性当下、

中国禅宗语录篇四

禅宗的起源

浅谈禅宗与文学的融合性

汉语言文学 余乐 13407116

摘要:本文通过对禅宗的起源、发展及其思想特点的介绍,加上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及作品的简要分析,从最高意旨、语言、意境等特点,浅谈禅与中国文学尤其与诗歌之间的共通性、相容性,以及禅境与诗境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禅宗 文学 语言 意境

一、禅宗的起源{中国禅宗语录}.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最初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印度的恒河流域,后来随着它的广泛传播才形成一种世界性的宗教。最初佛教是经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大约在东汉明帝时期。佛教初传时正值中国盛行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社会上一般人或者认为佛教是一种崇尚清虚无为的理论,或者把佛陀当作拥有攘灾招福的大神来信仰,而西域圣人则被看成是某种类似巫祝一样的角色,所以佛教最初是在皇宫深受帝王将相的信奉。

随着早期西域僧人对佛典的汉译以及玄奘西天取经带回大量佛教经典,中国古人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加上中国本土文化的道家学说的相似性,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不是简单的移植,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而从佛教各宗派的特点可以看出,禅宗就是佛教“中国化”最明显的一个宗派。

禅宗的兴起和发展

隋唐时期,由于封建国家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佛教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佛教以强大的寺院经济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三论、天台、法相、华严、律、禅、净土等几个大的宗派,尤其是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和禅宗最具特色,可以看作是中国化佛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代表。

{中国禅宗语录}.

禅宗是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形成较晚的一个。禅,本来是梵文音译“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就是宁静安详地沉思的意思。从印度佛教的静虑修行到中国的禅宗,期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

早在佛教初传时,安世高和支谶就把小大乘禅法介绍到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专门修禅的僧侣,他们或独自静修,或聚众传习。在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的加剧,社会上又出现了大量流民,其中不少就是以游僧的面目出现的,他们构成了禅宗先驱者的社会基础,中国禅宗的早期领袖就活动在这一时期。传说中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其弟子惠可,再传弟子僧粲由此出现。{中国禅宗语录}.

而为禅宗的全面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即是神秀和慧能。随后经历了“南北之争”,出现了“五家七宗”。其中被弘忍大师密授“法衣”的慧能,则确立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后来流传的禅宗思想都未能跨出《大乘起信论》和《六祖坛经》的范围。

禅宗的思想特点

兴起于唐、五代时期的禅宗,与天台、华严、法相等经院化的宗派相比,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首先,禅宗从民间兴起,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排斥经典和偶像的权威,甚至于“毁佛駡祖”,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自尊和自信意识。

其次,禅宗既反对只注重经典解释的经院派学风,也不局限于一般的止观静修,而是

以自给自足的禅居生活为基础,扩大禅的范围,认为应该随时随处地发掘和体会自己本然具备的觉悟心性,在行、住、坐、卧等平常的生活之中追求绝对自由的境界,主张“平常心是道”,从而形成了一种随缘任运、逍遥豁达的人生态度。

第三,禅宗一方面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对自己本性的直观方法和觉悟境界的不可言传性质,另一方面也并不完全排斥语言文字的启发作用。后来五家七宗在具体的理论风格和接引学僧的方法上竞相立异,各树一帜,表现出极大地创造力。如临济宗有“三玄三要”的手段,擅用峻烈的机锋单刀直入,使学人猛然醒悟,有时甚至不惜棒喝交加;曹洞宗因材施教,用稳顺绵密的风格设计出一整套方法来接引不同层次的求法者;杨岐宗主张循循善诱、步步启发;云门宗有“三句语”;黄龙宗有“三关”等。宋以后,临济、云门、杨岐等宗更提倡公案、看话、颂古,以文字解禅的风气盛极一时,还创造出“语录”、“灯录”等文体来专门记录历代禅师的言行。

二、禅宗与文学的终极关怀

禅宗作为一种宗教派别,必然带有宗教关乎人类终极情怀的意蕴。禅宗以“明心见性,彻见心性”的本原作为终极关怀,让人感悟到自身的佛心、佛性,无须向外求佛,只要内心澄净,必能领悟人生真理,超越生死。陕西师范大学吴言生教授在他的《禅宗三书》中提到,禅宗的思想体系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质性;迷失论揭示本心扰动、不觉、缺憾、执着的状况及缘由;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现清静本心的方法与途径;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无论是“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还是“境界论”,最终目的都是想要通过一种顿悟,让人穿透迷雾,了解宇宙世界的生生灭灭,世间生死循环的真理。{中国禅宗语录}.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产物,最终极的目标也是在体悟人生、探讨生死。文人们希望通过文学这个载体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宇宙万物的一种认识,通过对生活百态的描摹书写,从中提炼出生活的哲理,从而使子孙后代在这些文在记载中获取种种感悟,最终也能了悟人生的真理。当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在这期间,禅宗思想给中国古典文学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国文化,从魏、晋以后,随著时代的衰乱而渐至颓唐之际,却在此时,从西域源源传入佛教文化,乃使中国的学术思想,突然加入新的血轮,因此而开展南北朝到隋、唐以后,佛学的勃然兴起,而形成儒、释、道三家为主流的中国文运。尤其在中国生根兴盛的禅宗,自初唐开始,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洪流,奔腾澎湃,普遍深入中国文化的每一部分,在有形无形之间,或正或反,随时随处,都曾受到它

i的滋润灌溉,确有‘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的功用。”

因此,禅宗与文学都是在为体悟和思考人生而存在。它们都有相同的终极关怀,禅宗里体现的辩证法的哲学光辉的本体论、感悟论、境界论和迷失论,必然成为文学的一部分,其中的教外别传、以心传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内心体验,也恰恰与文人对外在事物的内在理解以及老庄“意在言外”的思想暗合。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文学也为禅宗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外在形式和表现方式。下面,就禅宗与文学表达的几个共性来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有效结合。

三、朦胧模糊的语言环境

1.言外之意,象外之象

在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所谓十六字心传中,“不立文字”是重要特色。不立文字,就是不凭借语言文字来解释、传授教义。传教的人不立文字,学佛的人不依文字,其根本原因在于禅宗认为语言在传递意义的同时又遮蔽了意义,因此,佛学、佛教最精微最深刻的义理,在佛经的文字以外,在语言以外,“第一义”不可说。禅宗语言作为一种宗教语言,总是试图将信仰者引向对绝对、超越对象的思考,这种性质决定了禅宗语言“不立文字”的必然性,故有离相、离境,无念、无心,超四句、绝百非之说。正如宋代文学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诗辨》中就读书与作诗之关系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述:“诗有别材, 非关书也; 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 多穷理, 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 不落言筌者, 上也。诗者, 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所说的作诗之道和悟禅之道一拍即合,都是强调“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这也是禅宗与文学在表现方式上最基本的共同点。

{中国禅宗语录}.

2.寓言、重言、卮言

虽然禅宗倡导“不立文字”,但要传播和发展禅宗的思想教义又“不离文字”。“不立”并非完全认为“真如佛性”在文字语言之外,“盖无上妙道,虽不可以语言传,而可以语言

ii见”阳功。“不立文字”的表现方式,包括棒喝、圆相、体势、默照等纯粹不立文字的表

现,但也有“不离文字”的绕路说禅的种种表现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寓言式。所谓寓言就是假借形象思维寓理于事,表达己意,意在以语言建构意义,这种方法使禅说具有了活泼、自然的魅力。有些比喻或寓言,并不直接揭明喻体的内容,而与禅佛之理相通。如喻指诸法皆空的空无性:如镜照面喻、虚空喻等。禅宗典籍就是寓言的大结集。如:“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要眠则眠,要坐则坐。’僧云:‘学人不会。’师云:‘热则取凉,寒则向火。”’第二,重言式。所谓重言,就是借重古人之言以申明自己的观点。重言重立旨,意在以语言建构意义,这种传释方法对扩大禅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禅宗注重对重言即假借他人之言行方法的运用。禅宗祖师认为应该提出公案中某些语句作为“话头”(即题目)作参究,对公案中的话题起大疑情而获得开悟。其目的在于“杜塞思量分别之用”、“扫荡知解,参究无意味语”。第三,卮言式。所谓卮言就是依文随势而出现的一些零星之言,卮言意在以语言建构意义。卮言以概念流动性和灵活性随文依缘、娓娓道来,于自然之中揭露逻辑思维的矛盾,时时给人以启悟。如禅师开示学人的大眼目:“汝等诸人,尽是疃酒酒糟汉,与么行脚,笑杀他人。总似何处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iii

而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在其《庄子·寓言》篇中就已提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天均者,天倪也。”三个概念。《庄子》中的寓言大多不是历史事实,而是借用其人来言我意,也就是说,《庄子》这里借用寓言不是为了记录历史,而是利用寓言来表述含义,这是一种意义世界,不是一种现实世界,然而这种言语方式所表达的理都是可信度较高的,这种本质和外象的比较上,《庄子》注重的是本质,故认为其信任度为“十九”;重言是寓言的一个组成部分,重言的引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寓言,使其表达上更加具有正确性,它是寓言当中名人多言语的重要言论。而《庄子》要突出的是卮言,卮言也就是一种不拘于时代空间因时因地而变化的言语,它是一种出自于内心的但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评断的言语方式,它是言语者无心状态下的所说的言语,没有固定的指代评议,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就像是风和水一样,不拘泥于形态上有什么规定,是一种打破世俗语言规则的随心所欲的言语方式,这恰好契合了禅宗当中“随缘任运、自由逍遥”的境界。

3.象征暗示性

禅宗语录具有象征的暗示性,很多“第一义”都是用象征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从语言学的角度上说,特别常用的就是在禅宗语录大量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夸张。比喻在禅宗语录

的运用中又可分为“假以为喻”、“实事为喻”两种。象征即创造,创造离不开象征,二者实为一。禅宗语录的象征常常超越语言之外,有涵盖棒喝、打地画圆、刀劈断指等象征。通过象征暗示使禅宗要义得以传世。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时,答之以“庭前柏树子”、“麻三斤”等随意性象征语。这种看似随意性的语言文字其实是颇具匠心的语言方式。

文学当然也采用象征型的写作手法,称为象征型文学。它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象征,具有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黑格尔认为:“作为象征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别事物的本身。

iv因此,„„象征仿佛是一种课题,要求我们去探索它背后的内在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作

品中,我们看到,屈原喜欢用芳草美人象征帝王将相,周敦颐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比喻人的高洁,还有寒冬的腊梅,高崖上的青松,鸣叫的夏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和人的品质有一种共性,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的自然事物去探索背后隐藏的实质含义。

四、物我两忘的超凡意境

1. 意境的情景交融

禅宗强调“对镜无心”、“无所住心”,目的是要重视人的本心,通过看到自己内心原有的空明,达到一种物我两忘,超越时空的境界,形成“心远地自偏”的淡远心境。但这种无所住,与宇宙、自然、人生合为一体,具有某种诗意和牧歌韵味的禅境,同时又是一种令人悠然神往的美的境界。如禅宗谒语:“白云山头月,太平松下影。良夜无狂风,都成一片境。”就是一首蕴含禅味的诗。这与王维的某些诗作如《鹿柴》、《辛夷坞》相同,都指向了一种空灵淡远的意境和诗人清静虚空的心境。禅境与艺术是相通的。“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

v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

禅宗与文学境界之所以相通,根本原因在于禅境与文学意境都是一种主客体的统一。禅宗强调我即是佛,佛即是我,佛我一体,文学意境则体现为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因此,禅宗影响下的追求“物我合一”的艺术创作实践,以及禅宗的佛我一体理论,为文学意境理论的美学规范提供了依据。唐代诗僧皎然在其《诗式》及其他文论作品中,最先阐说

vi了有关意境问题。他曾说过:“诗情缘境发”。把诗歌的基本因素情和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他认为艺术意境即诗中的自然景物里浸透着作者的感情色彩,是情与景的交融,就像佛我一体。诗中的境不等于单纯客观世界的境,因此要 “气象氤氲”、“意度盘礴”(《诗式》)。皎然还进一步把比兴与意境联系起来,赋予比兴以新的内容,以此区别于单纯取象作比而不融境于情的修辞手段。司空图在其文论作品中也特别强调意境,所谓“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诗品》)与“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斯尚”(‘与王驾评诗书》)是同一意思,都是要求情景交融。“意象”要有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境”而无“思”,有“象”而无“意”,都只是写到生活的表象表层,而无对深层的“意”的追求与展现。艺术的“禅境”也就无可言说了。严羽更是“通禅于诗”(钱钟书语),主张“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吟咏情性”(《沧浪诗话》),将诗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的兴趣视为美的极致,指出了艺术意境创造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同样是情与景相交融的目的。

2. 意境的虚实结合

般若学是禅宗的哲学思想基础,其基本观点如空观、中观、静观等很能为诗人和诗论家所接受。诗论家们甚至直接运用禅理来总结和概括艺术审美实践经验,提出诸如意境的虚实结合说之类的有创造性的审美理论。般若空观主张的假相非相,实相无相,空纳万境,万境皆空,如水中月,如镜中象;中观主张不离二边,不即二边的思维特点;静观主张视实为

虚,视动为静等等。禅宗这些见性之妙深深地影响着唐宋之后文艺审美实践中对妙境的体味,深化着道家有关虚实关系的见解,使得中国艺术中的“超旷空灵”与特有的虚实观念结合在一起。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文论家们对意境中的虚实结合的含蓄之美的注重和理论概括。

韦应物有“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王维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日出惊幽鸟,时鸣春涧中。”柳宗元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些诗都是通过对山川气象的描写,进入实相无相的空灵寂静世界。皎然将这类诗总结为:“诗人造极之旨,心在神诣,得之者妙无二门,失之者邈若千里”(《诗式》)。在《诗议》中进一步明确地概括为:“夫境象不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诗议》)。这些都染上了般若空观思想,对意境的虚实结合的含蓄之美作了一定的理论概括。引空观、静观、中观进入诗学领域,以禅论诗,对意境的虚实结合的含蓄之美作出精辟的理论分析和概括,对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 意境的意在言象之外

禅宗要求彻底摆脱实在有限(文字)的束缚,而于内心无限中追求本体,因而主张“不立文字”。这种不立文字,较之庄玄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在认识上进了一步,后者为了意之得,鱼之获,不得不重言之立、筌之作,以致《老子》有五千之言,《庄子》有大量的寓言之作其言其作都很精深巧妙。而禅之不立文字则甘愿去掉一切言筌工具,直取心肝佛性,发展了庄玄“意在言外”的哲理,影响后世,将六朝以来略形得神、言外求意的创作理论推上了高峰,促发了对象外之象,即意的追求。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司空图的审美意蕴超象显现的理论观点。

司空图在其《诗品》和其他有关论诗的文章中,集中表述了意象美学的基本主张。他提倡“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极浦书》),把中国传统的意象论美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对此评为“至美”。在他看来,象、景、韵、味都是可以直感的浅表东西,真正的审美应是“超以象外,蕴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也就是要创造有蕴涵的形象,“不涉理路,不落言万筌”地“吟咏情性”,使人们在文字层面的深远之处求得意蕴,从有限的形式观照无限的意蕴,“但见性情,不睹文字”。司空图认为能达到这种至美的境界,足可以收到“语不涉难,己不堪忧”(《诗品》)之效,而这正如禅宗“不立文字,直取佛性”所达到的境界。因此可以说,司空图的意象美学理论,实际上仍是对意境这一美学范畴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他的艺术超象显现的理论,为后面要讲的“取境”这一意境的艺术创造理论,提供了一个依据尺度,艺术意境创造的至美也就是超出“象”而趋向无限。

4. 意境的艺术创造理论

皎然论诗重“取境”。意境说是他的美学理论核心,“取境”则是他的美学理论的一个中心论点。诗人的“取境”在他那里被视为创作成败的关键,如《诗式》中云:“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诗式》)。在《诗式》中还专立“取境”一条,以说明其要领。而这些正是在佛学认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在创造意境方面,

禅宗主张“观境”,即在观照自然中求得净心。也就是以客观欣赏的态度去体察“境”,又在自然的“境”中求得内心的感悟。这种认识自然的态度和方法应用于艺术审美之中,便会产生一种浑然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境界。这一境界也正是皎然提出的“取境”所要达到的境界。皎然所谓的“取境”,就是要把情与景统一起来,于境取像,令心造作,从而获得象外之奇,文外之旨。由此他还提出如何取境的主张,那就是要居高望远,“如登衡山,观三湘、鄂、郢山川之盛”,“绎虑于险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放意须险,定句

中国禅宗语录篇五

浅谈佛教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佛教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作者:杜双双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2期

摘要:佛教的禅宗,自菩提达摩东传以来,于六祖慧能始盛,中晚唐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核心思想对后世的修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其空灵洒脱、不拘一格、平淡朴实、清凉智慧的宗风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禅宗的传入不仅为文学词汇增添了新的内容也创造出独特的文体,并在思想内容和审美趣味上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活力。

关键词:禅宗;思想;影响;中国文学;审美趣味

一、 禅宗及其思想

(一) 简述禅宗

禅宗禅法由菩提达摩东传,而禅宗一名是在中国创立的。禅宗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通过收摄心念,平息妄念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禅宗在世界上大致分为“大乘禅”与“小乘禅”,两者修习目的不同。中国的禅宗,是“大乘禅”。“大乘禅”是以艺术化的生活为目的。

(二) 禅宗的主要思想

1、 自力修持——独立洒脱,不拘一格

佛教宗派之中的修持方法,大致分为主要靠自力与主要靠他力。而禅宗修行主张以“自力”为主。而“自耕自种,自食其力”更是禅僧所倡导的修行与生活方式,所以禅宗高僧大德,自古以来在行住坐卧之间都流露出自信自尊又洒脱不拘的气派。

2、 即心即佛,是心作佛——内观自省,坦荡磊落

禅宗强调佛圆净土在自己心中,不必向外寻求,而人与佛在本质上无有差别,佛是觉悟人,人是未来佛。“佛”在自己心中,向内反观自省即见未来面目。这不仅蕴含着慈悲平等的基本佛教思想,也把修禅者的人格修养推到一个新高度。

3、 万法皆空,空有不二——出世入世浑一体

禅宗参学目的之一,旨在彻悟“万法皆空”之理。此处的“空”,绝非一般人所理解之虚空,而是从因缘的角度看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发现一切都不实在,都在无常变动,缘聚则成,缘

上一篇:中外政治思想史作业2
下一篇:个性短语录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