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

来源:经典幽默语句 发布时间:2018-07-01 点击:

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篇一

谚语、歇后语

谚语,是口头讲说的具有深刻含义的定型化语句。谚语所包含的民众知识最丰富,常被人引用为说话的论据。

谚语和民谣的区别:

一、从整体结构上看,虽然二者都有篇幅短小的特点,但是谚语更为短小,一般只有一句的完整语气。最简练的谚语只有五六个字,如“春打六九头”、“春雨贵如油”等。有些谚语由两个或三四个小句组成,但这几个小句是用一句话的语气一气呵成的,如鄂西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民谣也有一两句的作品,但是五六句以上的居多,而且通常有几个语气完整的句子,如我国北方流行的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更牛遍地走”。

二、从内容上看,谚语讲述某社会集团或特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规律、经验等,带有一定的哲理性。民谣的内容一般针对特定背景、场合的事情来咏唱,许多民谣带有较强的时代性或短期性。如“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等。

谚语的特点:

一、意味深长。

二、表述巧妙。

三、形式精练。

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

歌颂类型的谚语: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蒙古族)

百姓齐,泰山移。

批判类型:

人面逐高低,世情看冷暖。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劝诫类型:

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小不忍,则乱大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满招损,谦受益。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多行不义之必自毙。

生产类型: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丰年。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天气类型:

水缸穿裙山戴帽,灶灰结圬雨来到。

初雷响声偏西南,秋季雨多雨连天。

立秋前后降雨点,白露期间地不干。

1、 谚语与比喻

谚语大部分是用比喻的方法构成的,比喻是构成谚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应用比喻,不仅能使谚语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表达含蓄,产生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的语言效果,可以说,没有比喻就没有谚语,比喻是谚语的生命。

1)、语句层面的比喻

此类形式上的比喻句,包括明喻、暗喻两大类,明喻式谚语有本体,有喻体,有喻词;暗喻式谚语也有本体,喻体,没有喻词或者用“是”、“等于”等词语联结本体和喻体。它们有相同的结构形式:

① 单句式

例如,“兵败如山倒”,“救兵如救火”,“伴君如伴虎”,“军令如山倒”,“人心不似长流水”等,有本体,有喻体,有喻词。“如”“似”,结构上为一般单句,本体和喻体都是词。 又如“车辙是路引”,“有病方知健是仙”,“失败是成功之母”,“丑妇家中宝”,“人生一盘棋”等,前三句用“是”字联结本体喻体,后两句干脆省略了喻词,是典型的暗喻式谚语。

② 单句延伸式

有的比喻不只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比喻后面还有延伸的部分,这部分和喻体有意义上的联系,实际上是形象地阐明和深化本体的,显示本体的固有特征,并且进一步展示喻体。例如“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众人是杆称,斤两称分明”前句明喻,后句暗喻,都对喻体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③ 双句单比式

即本体和喻体都是句子结构,一个结构表示本体,一个结构表示喻体,合起来是比喻结构的整体。而双句结构的暗喻,多半是不用联结词语。例如,“时间一分,贵如千金”,“时间好似河流水,只能流去不流回”,“隔夜茶,恶如蛇”,“人到难处,就如虎落深坑”,“读书不讲,隔靴搔痒”,“前事不忘,后事之

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篇二

谚语翻译技巧

英汉谚语的区别与翻译原则

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本文主要介绍英汉谚语英汉谚语的特点与区别,并对翻译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技巧作了大致概括。

一、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

英谚:1、Out of sight,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 lips make thoughtless 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 will happen in the best-regu-lated 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 long as green hills remains,there'll never be a shortage of 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 bethe head 0fadogthanthetail of alion.

英谚:1、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知足者常乐。

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 影响 ,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

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而 中国 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 [7]

(三)、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四)、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英谚:1、Like begets 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

(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in the open.but hard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 on the city h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

英谚:1、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

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who could have suggest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 bowl is quiet,tWO bowls make a 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 Zhao's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re is obvious.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对谚语的处理一定要谨慎而又灵活,不可机械地死译硬译,更不可望文生义。而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涉及的各种因素,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根据具体的情况仔细斟酌,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力求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才能将谚语所表达的信息成功地移植到目的语中去。

参考 文献 :

[3]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第二版.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p.3。

[4]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2004年.p.186。

[6]周淑萍.英汉谚语渊源比较 分析 [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22卷:p.92。

[7]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11]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p.45。

[15]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p.36。

[16]邱凯端.论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同[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p.99。

[1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5。

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篇三

如何在英语写作中引用谚语{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

巧用谚语,妙笔生花

--- 如何在英语写作中引用谚语

上海新东方学校国内考试部 贾从永{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

众所周知,谚语乃是一种语言的精华,寓意深刻,表达隽永。在英语写作中如能适当地引用一些谚语,可以为文章增辉添彩。一些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一些谚语,但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如何将它们恰当地引用到文章中去,笔者根据美国第一大报纸《纽约时报》近年来引用谚语的情况,总结出英语中常见的引用谚语的地道表达法,供同学们写作时模仿。

谚语在英语中叫proverb,引用时经常会在其前面酌情加上old, Chinese, English, Russian之类的形容词;动词一般用go, say, state, has it, put it等,在这些动词后面用逗号或冒号皆可。谚语可加双引号(这时谚语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也可不加双引号(这时第一个字母可以不大写)。引用谚语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有如下十种:

1) A proverb goes / says, ---

4) A proverb has it that ---

A Yiddish proverb goes, “Better to lose with a wise man than win with a fool.”

有一句依地语谚语说得好,“宁输智者,不赢傻子。”(August 14, 2000)

A proverb says, “Medicine cures the man who is fated not to die.

有一句谚语说,“命不该死有药救。”(July 16, 2009)

An old proverb has it that “if the thorn doesn’t scratch when it first emerge, it will never scratch.”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如果新长的荆棘不扎手,它就永远不扎手。”(March 26, 2006)

2) As a / the proverb goes / says, ---

3) As a / the proverb has it / puts it,

As a Chinese proverb goes, “Don’t climb a tree to look for fish.”

正如中国的一句谚语所说,“不要缘木求鱼。”(April 24, 2000)

As the old Chinese proverb says, “If you do not enter a tiger’s den, you cannot get her cubs.”

正如中国的一句谚语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vember 15, 1993){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

As a Spanish proverb has it, “Flies don’t enter a closed mouth.”

正如一句西班牙谚语所说,“祸从口入。”(July 26, 1992)

As a Navajo proverb puts it, “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

正如纳瓦霍族的一句谚语所说,“一报还一报。”(May 28, 1987)

As a local proverb here in Chad puts it: A woman who is pregnant has one foot in the grave.

正如乍得当地的一句谚语所说:女人怀宝宝,鬼门关上走一遭。(March 20, 2004)

5) There is a proverb: ---

6) There is a / the proverb that goes / states, ---

There’s an African proverb: “Educate a boy, and educate an individual. Educate a girl, and you educate a community.”

有一句非洲的谚语说:“教育好一个男孩,仅教育好一人。教育好一个女孩,则教育好一群人。”(August 19, 2009)

There’s a Russian proverb that goes: you must support the most talented people because untalented people will support themselves.

有一句俄罗斯谚语说,你须拥戴贤人,庸者仅会自顾。(December 31, 1995)

There is an old Jewish proverb that states: “A Shekel is always better in my pocket than in yours. “

有一句古老的犹太谚语说:“金币在我口袋里总比在你口袋里强。”(August 10, 2009)

7) ---, a / the proverb goes, ---

8) ---, goes a / the proverb, ---

“A river is deep,” an old African proverb goes, “because of its source.”

有一句古老的非洲谚语说,河有源泉水才深。(September 24, 2008)

To kill a snake, goes an old African proverb, you must first crush the head.

有一句古老的非洲谚语说,打蛇先打头。(September 22, 1985)

9) --- have a proverb that goes, ---

10) There is / exists a proverb. It goes, ---

The Arabs have a proverb that goes, “When the sultan’s dog died, everyone marched in his funeral. But when the sultan himself died, no one marched at all. “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当苏丹的狗死了,人人都为之送葬。而当苏丹死了,却无人为之送葬。”(November 27, 1983){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

There’s an old Russian proverb. It goes, “Pray devoutly. Hammer stoutly.”

有一个古老的俄罗斯谚语说,“虔诚祈祷,努力拼搏。”(May 17, 1984)

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篇四

谚语

在浩如烟海的谚语宝库中,有一群专讲住房朝向的谚语,它的总数至少有数十条吧,仅在我手头的就有:

(1)福人住福地,朝向勿错起。

(2)前世修个朝南屋。

(3)三世修来朝南屋。

(4)有福住得朝南屋。

(5)有福之人朝南住。

(6)有福无福,朝南造屋。

(7)没有三分福,不要想住南屋。

(8)朝南屋,儿孙福。

(9)朝南起屋,子孙享福。

{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

(10)有钱造座朝南屋,子子孙孙享天福。

(11)有钱要造朝南屋,世世代代都享福。

(12)朝南屋,代代儿孙好享福;朝北屋,代代儿孙落地狱。

(13)有钱没钱,房门朝南。

(14)有吃呒吃,三间朝南屋。

(15)坐北朝南,呒吃也心安。

(16)有钱盖北房,冬暖夏天凉。

(17)房门朝南开,病痛勿敢来。

(18)住屋要住朝南楼,种田要种河泾头。

(19)高田的谷,朝南的屋。

(20)田要门前畈,屋要朝南山。

(21)吃要陈年谷,住要朝南屋。

(22)有吃呒吃,莫住朝西朝北。

(23)朝西屋,冬夏哭。

(24)朝北屋,冻死足。

(25)活着不要盖南房,死了不要见阎王。

(26)宁要朝南的廊柱,勿要朝北的房子。

(27)朝北的财主,勿如朝南的廊柱。

(28)有钱不盖东厢房,冬不暖来夏不凉。

以上二十八条,第一条综述住房朝向的重要;第二至二十一条讲住房要朝南,住朝南屋是一种福气,而且是延及子孙的美事,不管生活多么困难都要争取它,也具体讲了住房朝南的好处,用了种种对比;第二十二条起分别讲住房朝西、朝北不好。这些谚语连缀起来,简直是一篇住房朝向大论,是传统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符合我国的自然国情的。

{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

像这样相互间有一定关联的一批谚语,我们叫它为一个谚语群。换句话说,谚语群是谚语与谚语之间等同物、类似物的汇聚。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像人在世上,总是与周围人们发生着千丝万缕联系那样,谚语与谚语也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完全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鲁滨逊”,可以说是没有的。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谚话也可以按它内在的或外在的种种特征及其联系,分成这样那样的、一个一个的不同群落,它在人民群众口语中是比比皆是的,和谚语蕴藏本身一样无穷无尽。正因为这样,谚话群问题的提出,并把它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探讨它的性质,它的形成,以及它的作用等等,也就不是没有意义的了。

谚语群种种

谚语群是谚语地方性、时代性、群众性、多样性和口头流传性的综合反映。它是以各种关联为纽带的:内容上的关联,比喻上的关联和形式上的关联。而每一关联内部,又因为某些方面的差异,而可以区分为不同类别。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因各种关联和差异形成的谚语群,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内容关联而说法各异。这一般是就直叙式谚语而言的——说的是同一件事,讲的是同一个理,在表义

功能一贯的前提下,采取了不同的说法:正说和反说,简说和繁说,文言和白话,骈体和散体等。例如,“当家方知柴米贵”,或“不当家不识盐米情”,蒙古族作“只有当家的人才知米价贵贱”,藏族作“不理家务事,怎知生活难”。又如“忠言逆耳利于行”,或“真话难听”,阿拉伯作“逆耳的真理,要比顺耳的谎言好”,非洲作“宁愿听痛苦的实话,不听甜蜜的谎言”,欧洲作“使人难堪的真理,胜过使人欢悦的谎言”,原苏联作“与其要漂亮的谎言,不如要痛苦的真理”。至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或“种麦得麦,种稷得稷”、“种粟得粟,种麻得麻”、“种麦不生桃,种禾不生豆”一类的话,则流传更多,如朝鲜族的“大豆田里生大豆,赤豆田里生赤豆”,维吾尔族的“种青稞莫想收小麦”,藏族的“种黑之地长黑,种白之地长白”,柯尔克孜族的“你耕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以及越南的“种的是南瓜,就不要盼它出桃子”,阿尔巴尼亚的“种什么,收什么”等,都是属于同一群落的。

(二)内容关联而比喻各异。对于同一事理,分别用不同比喻加以说明者,似是谚语群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这里就举人们最熟知的几个例子来说说吧!其一是,“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粥”、“一泡老鼠尿,败坏一碗汤”,或“一块臭猪肉,糟塌一锅汤”、“一粒鸡屎坏缸酱,一棵稗子坏株秧”、“一只坏梨,能坏一筐”、“死了一条鱼,臭了一塘水”,维吾尔族称“一枚羊粪蛋,臭了一锅油”,傣族称“一片菜叶臭,使整箩菜都臭了”,东非洲称“一棵烂椰子,臭了整棵树”。其二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村中无虎狗为王”,或“山中无鸡,小雀为尊”、“山中无鸟兽,螳螂自称王”、“海底无鱼虾最大”、“村无大树,蓬蒿为林”、“深山无大树,茅草当短柱”、“岙中无树木,芦柴当总督”、“本地没朱砂,红地也为贵”,还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等。其三是,“怕蛇连井绳”、“一回遭蛇啄,三年怕草索”、“一回蛇咬脚,十年怕踩草”、“头次遭蛇咬,二次不栽草”,和莫三鼻给的“被蛇咬伤过的人,连棕榈树叶也会害怕”,阿富汗的“被蛇咬过的人,害怕彩色带子”;有的把疑似物换为别的动物,如“拿得蛇咬一口,看见黄鳝都害怕”,藏族的“昔被毒蛇咬,今遇苍蝇惊”,南斯拉夫的“被蛇咬伤的人,见了蜥蜴也害怕”,有的离开蛇的主题,如哈尼族的“被蜂叮,怕苍蝇”,法国的“挨了开水烫的猫儿,见了冷水也害怕”,俄罗斯的“给热牛奶烫了的人,见了冷水也要吹两下”。

以上诸多例证,全是暗喻。在这类谚语群中,采取其他比喻形式的自然也不少。这里再举比较典型的一例,是采取明喻形式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来如墙倒,病去如磨墨”、“病来如急雨,病去如细丝”、“病来如飞奔,病去如步行”、“病来如射箭,病去如拉弓”、“病来如箭,病去如线”、“病来时猛如泰山,病去时慢如游仙”,此外,病来还有“如猛虎”、“如奔马”、“如飞鸟”、“如风火”、“如风波”,病去还有“如背纤”、“是分厘”等说法。

(三)内容关联而衬句各异。谚语采取复句形式,其中一个单句为另一个单句的衬托,从正面或反面来突现主句的旨义,这种形式似以我国为盛。衬句虽也带着比喻的性质,但它与主句相对独立,起的作用不仅限于比喻而已。所以我们单独列为一类。其中讲人心望高的,有“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走”、“人朝高走,鱼朝上游”、“人向高就,水向低流”、“人望高,水望低”,以及哈尼族的“人心向上想,河水向下流”等。讲好心难得好报的,有“好心不得好报,好柴烧烂灶”、“好心讨不到好报,好泥打不到好灶”、“好心呒好报,癞头呒好帽”、“好心没好报,烧香惹鬼叫”、“有好心,有好报;点佛灯,给佛告”等。大概与人们长期的处世教训有关吧,以各种衬托来反映人心叵测的谚语,占数特多。不算上人心不知、不见、隔肚皮一类说法,就有:“深水易探,人心难测”、“深潭有底,人心呒底”、“人心无底,黄河无盖”、“黄河知深浅,人心没捉拿”、“海水深浅可量,人心忠奸难测”、“大海深万丈,人心难测量”、“白云无根,人心无底”、“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最难量”、“鹰可射,鱼可钓,人心不可料”、“人心难托,鸭肫难剥”、“鸡肫好剥,人心难摸”、“泥鳅难捉,人心难摸”、“四脚猪好料,两脚人难料”,以及畲族的“浅唔(注:晤,畲语,不。)过人眼,深唔过人心”、“世上人人都有心,用尺量量量不成”、“人心难托,海水难量”,朝鲜族的“十丈的深水能测,一尺的人心难测”,壮族的“热粥难喝,人心难摸”,藏族的“人心难理解,树心难砍断”等。

(四)内容关联而含义各异。说的是同一件事,讲的却不是同一个理,甚至恰恰相反,公说的矛理,婆说的盾理。就以上面讲到好心无好报一群谚语来说吧,就有它的对立面,如“行得好心有好报”、“一报还一报,好心有好报”、“好种定有好苗,好心定有好报”、“帮言无帮钱,好心有好报”、“好心得好报,恶人多恶

报”、“善有善报,溪水变酒糟”,还有藏族的“善心要得到好报”,俄罗斯的“善来有善往,恶债以恶偿”等。关于货物流通方面的谚语,有说“物离乡贵”、“人过乡为贱,货过乡为贵”、“鸟往高处飞,货到地头生”、“船到滩头险,货到岸头生”,也有说“鱼到街坊臭,货到地头死”的。至于反映生死观的谚语,因为它涉及每一个人,人人对它都特别关心,其情形就更为复杂。有说死不如生的,如“善死不如恶活”、“好死不如赖活着”、“死皇帝不如生叫化”、“死蛟龙不若活老鼠”;有说生不如死的,如“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宁愿洁身而死,不愿污身而生”,和蒙古族的“恶活不如好死”;也有生死由之的,如“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生者寄,死者归”、“生不恋魄,死不恋尸”、“死生为邻”、“生死分定”、“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死活总由命,来去并无人”。它们从不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生与死表示了不同的态度。

(五)比衬相同而内容各异。有的比衬句长期沿用,形成一种大体固定的句式,但被衬的正句却有变化,即以大同小异的比衬句,来引出说明不同事理的正句。例如,“牛毛细雨湿衣裳,豆腐酒菜败家庄”、“毛毛雨,湿衣裳,好吃懒做坏家当”、“毛毛细雨湿衣裳,小不在意大上当”,还有蒙古族的“毛毛细雨湿衣裳,流言蜚语伤好汉”、“淅淅沥沥的雨湿衣服,咕咕哝哝的话伤和气”,都是一谚一理。又如“纸包不住火,人包不住错”、“纸头包不住火,坏事瞒不了人”,和壮族的“纸不能包火,歹心人自知”,正句含义也有差别。另外,还有“纸包不住火,针戳不穿铁”、“纸包不住火,手捂不住天”、“纸里包不住火,雪里埋不住尸”、“纸里包不住火,脸上藏不住泥”、“纸头包不住火,袜子包不住水”,和维吾尔族的“兜里装不得针,纸里包不住火”等说法,虽然另半句同样用的比喻,但因比喻不同,含义也显出差别来。如与“针戳不穿铁”搭配,它就不是无法掩盖的意思了,而是讲事物的属性和限度。至于“不怕虎生双翼,就怕人起二心”,彝族的“不怕虎生三张嘴,就怕大家不齐心”,傣族的“不怕虎生三只眼,只怕人有麻痹心”,虽然生翼、添嘴、加眼不同,但反正都属假设,其实质没有区别,当然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其他如“水滴石穿”、“水涨船高”、“浇树浇根”、“疾风知劲草”、“独木不成林”、“钟不敲不响”等,都常被用来作为比衬,各有一组句数多寡不一的谚语。

比喻的语句有时也返本归原,用它的本义入谚。例如,“鲤鱼跳龙门,全凭水作本”,是一句哲理谚,用的是它的喻义;而俗信谚“鲤鱼跳龙门,喜事临家门”,气象谚“鲤鱼跳龙门,大雨后背跟”,就都是用了它的本义,是实指鲤鱼的窜跳了。而用了本义以后,实际上衬句的地位已经改变,成了主体。这种喻义和本义、借指和实指在谚语中同时存在的情况,是相当特殊的,严格地说已经超出本类的范围,而应称之为形象相同而实指各异。但因为这类谚语群目前发现还不多,似不足独立成类,所以只好暂附于此作一说明了。

(六)喻、义均同而说法各异。有一些谚语,取譬的事物基本相同,所含的意义也大体一致,但采取了不同的说法。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不同的地区,以至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管钥匙开管锁”、“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哈萨克族作“每把锁子,都有自己的钥匙”,越南作“有什么样的锁,就有什么样的钥匙”。又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粒火星,烧毁万里江山”,加纳作“森林里有了火星,大火燎原的时刻就不会太远了”,缅甸作“垃圾堆里一星火,能把一座佛殿烧成灰烬”。还有如“公鸡不鸣,照样天明”,蒙古族作“有鸡也天亮,没鸡也天亮”,白族作“不管雄鸡叫不叫,天总会亮”,塔吉克族作“公鸡就是不打鸣,天也照样亮”,维吾尔族作“公鸡不报晓,太阳也会出来”,印度作“公鸡不鸣,天也会亮”,阿富汗作“天亮不是雄鸡啼出来的”,阿拉伯作“朝霞升起并非因为是鸡的报晓”,苏丹作“杀了公鸡,阻止不了天亮”。有的谚语群,虽然在广大汉族地区一时举不出相应的句式,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以至国外,却是流传颇广,有着颇多的族类。如维吾尔族的“散了伙的羊是熊的食,离开群的羊是狼的食”,柯尔克孜族的“离群的山羊不听牧羊人的警告,它的下场是被狼吃掉”,和阿富汗的“狼喜欢逮离群的绵羊”,阿尔巴尼亚的“绵羊一离群,就会被狼吃掉”,原苏联的“离群的羊——狼的饭菜”,都是同喻同义的不同说法。

(七)形式相似而内容各异。有些谚语群,是以一定的结构形式作为联接纽带的。形式决定于内容,同样的结构形式,说明谚语所反映的事理、事物之间,有着同样的关系;但是,形式又不等于内容,同样的结构形式,可以反映不同的事理和事物。就以“黄金有价钧无价”一谚来说吧,钧是钧瓷,是一种名贵的瓷器,谚语以黄金为底垫和衬托,极言钧瓷的可贵。这种形式的谚语,我们已经发现十多句,有反映实物的,除上句以外,还有“黄金有价玉无价”、“黄金有价宝无价”、“黄金有价花无价”、“黄金有价药无价”、“黄金有价医无价”、“黄金有价书无价”;有反映精神方面的,如“黄金有价情无价”、“黄金有价志无价”、“黄金有价,

仁义无价”、“黄金有价,道德无价”、“黄金有价,知识无价”、“黄金有价,艺术无价”;还有反映人的自身价值的,如“黄金有价人无价”、“黄金有价身无价”。以上这种形式,我们姑且叫作垫衬式吧。还有因果式的,如“失败是成功之母”、“需要是发明之母”、“谨慎是智谋之母”,欧洲谚“重复是学习之母”,英谚“勤勉是好运之母”、“经历是才智之母”、“贫困是一切技艺之母”,德谚“记忆是知识之母”、“贪婪是恶德之母”,芬兰谚“懒惰是贫穷之母”,希腊谚“夜晚是深思熟虑之母”,俄罗斯谚“适度是健康之母”。比例式的似乎更多。“三山六水一分田”,是全国性地形地貌的大致估计,这种格式的谚语几乎到处都有。浙江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贵州、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冀北山区是“九山半水半分地”;浙江的新昌、永康、三门湾域内与全省同,建德与贵州、福建同,绍兴与全国同,诸暨是“七山二水一分田”,淳安是“八山半田分半水”,临安是“九山缺水一分田”;甚至有些区、乡也套用此谚。又如“三分栽,七分管”、“十聋九哑”,这类的比例式所含谚语也各不少。还有一些相同的结构形式,是纯粹从语法上划分的,如对照式“上有什么,下有什么”,选择式“宁可如何,不可如何”,前提式“没有什么,先不什么”,条件式“哪里有什么,哪里就有什么”等,这就不一一展开说了。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不可能绝对割裂开来。以上所述谚语群的七种形态,都如同拆开项链欣赏珍珠那样,是离开整体前提谈的。事实上,谚语群存在的形态决不可能如此单纯,它总是犬牙交错、纷繁复杂的,是共生态而不是单生态。就拿本文开头的一组引例来说吧,它们都是内容关联的谚语,但有的含义相同,却采用了不同的说法和比衬,有的在含义上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它至少是三种形态的集合体。另外,“田要门前畈,屋要朝南山”,还可与“田要门前畈,屋要买四散”构成比衬相同的谚语群;“有吃呒吃,三间朝南屋”、“有吃呒吃,莫住朝西朝北”,与“有吃呒吃,只看三个十七”,“三世修来朝南屋”,与“三世修来夫前死”、“三世修个街头狗(意谓住城镇好)”、“三辈难修好街坊”,分别构成形式相似的谚语群;“宁要朝南的廊柱,勿要朝北的房子”,则本身就是采取选择式的,同式的谚语更多。总之,我们如果把一个一个谚语群的所有谚语全部汇总起来(相对地说),并按其不同的联系方式,排成支系,我们将走出平谷,进入丛林,有助于从群体上把握谚语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 谚语群的形成

谚语群的形成,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母体的汇聚;二是同一母体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而汇聚过程中又有演变,演变过程中又有汇聚,经验与经验、语句与语句不间断又无止境地相互撞击,相互消融,相互充实,相互改造,于是大批大批谚语的等同物或类似物,就这样呈辐射状产生出来了,而且还在继继产生着。 就以法国谚语“挨了开水烫的猫儿,见了冷水也害怕”,俄罗斯谚语“给热牛奶烫了的人,见了冷水也要吹两下”来说,看来似乎有点洋气,但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屈原《九章·惜诵》中就有“惩于羹者而吹齑兮”的句子,以后《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唐书·傅奕传》、陆游《秋兴》诗、虞俦《喜晴》诗,也屡屡用过这句话。再以“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为例,这在我国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我们只知道《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蝼”的话,孰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大画家达·芬奇也说过:“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我们举这样两个例子,主要是想说明,人类有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取得某些共识和共感,殊途同归是可能的。相同的经验产生相同的谚语,相近的经验产生相近的谚语,即使因为地位、处境、经历等等的不同而有着相反的经验,产生相反的谚语,也属于谚语群的研究范围之内。只是在过去交通闭塞、民族隔离、文化交流甚少的情况下,大量同类谚语的汇聚几乎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深入的研究了。今天,这一切条件都变了,尤其是近数十年谚语搜集、研究的深入展开,少数民族和外国谚语的大量译介、出版,更尤其是近几年全国性的民间文学大普查,和各省、地区、县谚语卷或资料本的普遍印行,于是,大量各种形态的谚语群就突出地显现在我们面前了。

然而,这仅是事情的一面,是属于静态的一面;对于谚话群的形成来说,更有意味的是它的动态方面,即发展变化方面。同一谚语的流传演变,不同谚语的交叉影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风起云涌,变化万千,这才构出谚语群的无限丰富性来。

(一)流传过程中的简单套用(注:这里用了套用一词,以和引用相区别。拙意是:套用是套过来为我所用,所在本地区、本民族、本国家扎下了根,引用却仅是引人家的话而已。)。有些相邻的国家、民族或地区,它们之间有着某些相同的文化渊源,有过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或者历来就有频繁的民间往来,就必然会有谚语相

互直接传播,形成大量的等同物或基本等同物。如“事实胜于雄辩”、“一针不补,十针难缝”,日本作“议论不如实证”、“今天怠一针,明天补十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千里金堤,溃于蚁穴”,朝鲜作“笨人的笔记,往往比聪明人的脑子可靠”、“一个小蚂蚁洞能冲垮一座大坝”。“刀钝石上磨,人笨勤心学”,越南作“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近墨者黑,近光者明”。以及“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改节”,传到日本,有“玉石碎了,还是玉石”,传到印度支那,有“竹子即使被焚,竹节还是直的”等。这些严格说来,都是某一母体的同义替代,只是翻版、位移,没有性质的变化。但因为各国语言、文字不同,经过转辗翻译、流传,面貌上已经有了多少不等的改变,形成相应的变体。

除了相邻国家、民族和地区谚语的近缘传播以外,跨洋、跨洲的远缘传播,也并非没有可能。如“事实胜于雄辩”,与阿拉伯谚“事实比语言更清楚”;“一针不补,十针难缝”,与英谚“及时缝一针,可以省掉九针”,都如出一辙。但除了有确凿的证据,能考查其流传途径以外,是难以断定其源流关系的。

(二)流传过程中的空间变异。在流传过程中,简单机械的套用可能是少数的,更多的情况是,随着流传空间的改变,谚语的特色也跟着改变,显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或民族色彩来。例如,我国表示这样两种意思的谚语:一是要办成一件大事,仅靠一人一马是不行的;二是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奏功的。这两种意思,本质并不相同,但又有可以相通之处,所以谚语常有互相混用的。人们或以首都作譬,如“一步迈不到北京城”;或以著名古建筑作譬,如“一根木头造不了洛阳桥”;但也有改作当地熟悉的建筑物的,如“一家盖不起夫子庙”、“一人造不起龙王庙”、“一人盖不成天王庙”;至于“一块石头砌不成金字塔”,可能是传入和后起的。与此相应,欧美国家也有一句流行颇广的谚语,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中德国则传成“一锹挖不成井,一天盖不成罗马城”。上列东、西方各种句式,看来是同一母体的变异和不同母体的影响兼而有之。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有些土生土长的谚语,乡土色彩更加浓烈,粘着的地域越明确、越近乎,人们感到越亲切。如“好木头不会氽过三条桥”,比喻到处流浪、没人收留的人不是好料。此谚有的传作“好木头不做三节桥”,而在浙江临海,又传作“好木杓氽不到三洞桥”。三洞桥实有其名,在临海城南,为洪水氽物必经之地。谚语这一改,对当地人来说,更能给人以情景交融的实在感觉。

几年前我看舟山市谚语卷送审稿,发现其中有一条气象谚语:“天上鲤鱼斑,晒鲞不用翻”。这条谚语几乎流遍全国,但一般均作“晒谷不用翻”,“谷”与“鲞”一字之差,舟山渔区的个性就跃然而出了。民间口头对谚语的这种改动,具有广泛的意义。它说明谚语的空间变异,不仅仅是变换地名而已,而有着更广阔、更耐人寻味的领域。所指实物的变异,取譬事物的变异,表述方式的变异,方言土语的变异„„如此等等,不可尽言。而谚语的某一变异,都为谚语群增添着新的伙伴,谚语群也因此而显得更加花团锦簇,绚丽多彩。

(三)流传过程中的时间变异。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谚语也在不断地发生流变,出现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谚语内容或形式的非共时性变化。“办事不依东,累死也无功”,这个东本来是指东家、老板。后来人们认识到群众的重要性,为群众办事不能不听群众的意见,于是又出现了“办事不依众,累死也无功”一谚。“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是我国很有影响的传统谚语。状元一词未尝不可借用,但它毕竟脱胎于过去的时代,久则思变,于是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三百六十行,行行不落档”、“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荣光”、“三十六业,行行出贵业”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是《周易·系辞上》的话,离今两千多年了。这句话以后被演变成“二人一心,有钱买金;二人二心,无钱买针”、“两人同一心,黄土变成金”;而且主语也逐渐有所确指,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时代,有了“父子同心土成金”,“夫妻一条心,荒坡变成金”、“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等说法;合作化时期,“父子”等等又为“大家”、“众人”、“干群”或“山哈”(注:山哈,畲民的自称。)所代替。时间当然也在不断地淘汰陈旧过时的谚语,但作为谚语群的研究对象来说,这些被淘汰的谚语仍然有它历史的价值。就这样,各种形态的谚语群,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庞然杂陈于我们的面前。

和空间变异一样,时间变异的内涵也极丰富。上面所述多数属于内容变异,比较起来是最具特征的。但谚语的其他方面,包括比喻、结构、语言,以及它所涉及的风俗、人情、典故、称谓等等,都可以发生变化。此一时,彼一时,只有相对的定型,没有绝对的固定,也无法框定其变异的范围、格局和模式。其中又以语言的变化最显著和活跃。文言和白话不同,古代方言和现代方言也不相同。“一个巴掌拍不响”这话,两千多年以前就有了,但那时叫“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注:见《韩非子·功名》)。“鸡公不啼鸡婆啼”,“女掌男权,

举例说明谚语的形式篇五

论文谚语

浅析民间谚语的发展与现实意义

【论 文 提 纲】谚语作为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民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谚语的特色、在社会生产中的运用以及对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方面浅析民间谚语的发展与现实意义。总体构思如下:

一、 从谚语的起源入手,首先通过古今学者对谚语的研究、先秦典籍中对谚语的引用和大量记载及其后世不断有学者大量采录古今谚语来说明我国谚语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已产生;接着从谚语的发展、实用性和与其近邻(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的关系等方面探讨谚语的特色。

二、 从谚语的种类出发,从谚语所涵纳的内容上把谚语分为生产谚和社会谚两大类。先通过具体的例子分别说明生产谚和社会谚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实用功能,接着总结出谚语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稳定性、传播性的特点。

三、 从谚语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谚语在社会生产中的运用以及谚语对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方面进行总结和研究来反映民间谚语在传承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反映对自然认识以及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对民间谚语现实意义的探索得出民间谚语也是保留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而实用的方法。

最后对民间谚语在现代人生活中发挥着的作用以及人们该怎么吸收谚语的精华作了简单的概述。

【内 容 摘 要 】谚语作为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民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谚语的产生、发展入手,从与其近邻(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其特色,并对谚语简单的归类,分析了谚语的流传性和实用性以及谚语的现实意义。现实意义从在社会生产中的运用以及谚语对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认为民间谚语在传承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反映对自然认识以及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民间谚语也是保留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而实用的方法。

【Abstract】Proverb as people wisdom and experienc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folk and in the oral widely circulated a short refined literature style, in 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this proverb, the development of its neighbours (proverbs, from the motto, idioms, interpreting xh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verbs, and analyses the classification, simple and practicability of proverbs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proverb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social production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and say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help are summarized and the research of folk proverbs, and think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o reflect the nature of life in modern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at the same time, the folk proverbs and reta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 kind of special and practical method.

【关 键 词】民间谚语 传统文化 现实意义 发展

【Key words】Folk proverbs Traditional cultur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development

如果说民间史诗是民间文学中的鸿篇巨制,那么谚语则是民间文学中最精短的形式。许多文化史学家和民间文学研究者认为,在原始社会里,谚语就在世界上好些民族中出现了。同样,谚语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 谚语的起源

我国的谚语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据考证,三千年前的周代,学者们就已在著述中经常引用谚语,或称“古者有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最美的你
下一篇:乐于助人的英语谚语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