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生活心情说说

来源:记忆力测试 发布时间:2012-07-03 点击:

2017生活心情说说篇一

2016-2017年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测试

初三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2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4分)

有如农夫走向田野,蜜蜂飞向花海,去xún mì宁静,感悟平淡,自然而从容地走进书房,chénjìn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biān cè自己。走进书房,与书对望,大千世界跃然纸

和蔓延,撩起喷泉般的力量和创造,倍感生命诚可贵,知识价更高。

走进书房,荷笔当锄,精神家园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总装着一个秋天。慢慢地愁肠舒解,fú zào渐趋平静,顷刻间阴霾一扫,心空一片晴朗亮丽。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 ▲ ▲ ▲

2.在A处选填合适的词语。(2分) ▲ 3.在B处填写合适的标点: ▲ (1分)

4.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样一个日子的到来,总让人把目光投向阅读。今年的读书日期间,我们学校九年级决定开展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①【浸润书香】为营造活动氛围,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原创一条含有“经典”一词的宣传语。(2分) ..

▲ ▲ ②【名著回顾】《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有一种很奇特的风俗,即国王用 ▲ 的方法来选拔官吏。(2分)

③【百家争鸣】对于是否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同学们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请你以辩论中一方的身份,阐述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理由。 (3分)

▲ ▲

5.用课文原句填空(每条横线填写一个分句)。(10分) ..........

①月黑雁飞高, ▲ 。(卢纶《塞下曲》)

②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③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④ ▲ ,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

⑤ ▲ , 春色未曾看。(《塞下曲》李白)

⑥那柔曼如提琴者, ▲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 ,飞瀑落下深潭。(鼎湖山听泉》)

⑦《陈涉世家》中最能表现陈涉远大的抱负,反抗的决心和叛逆的性格的句子: ▲ 。 ⑧《桃花源记》中借“ ▲ , ▲ ”再现老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境界。

二(6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6分)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注释】①张舍人,李白朋友,唐朝人。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归。”

6.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 ”(各填两字)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诗人的不舍。“ ▲ ”一句,更有“此一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3分)

7.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充 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3分)

②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

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

今 寇 未 至 而 先 徙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 ▲ ) (2)监试者异之( ▲ ) ..

(3)百姓称之( ▲ ) (4)今去彼而居此( ▲ ) ..

10.下列句中的“以”与“损年以求早成”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②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12.你认为司马朗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 阅读散文,完成13~17题。(19分)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 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3.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4分)

1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15.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4

分)

16.文中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3分)

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

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17.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

的深刻含意。(4分)

阅读小说,完成18~22题(20分)

玉兰花的记忆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摘下,他把较细的竹杆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A】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坏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我又闻到花香了。”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迫。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⑥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的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质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趣味无限。

⑦而父亲赶紧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某个有晨曦的清早,当我看见【B】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⑧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的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⑨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上树坐在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2017生活心情说说篇二

福州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福州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全卷共6页,21小题;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2分)

⑴鬓微霜,又何妨!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⑵ ,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⑶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⑷人恒过然后能改,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鱼我所欲也》)

⑹《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以塞忠谏之路也。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小题。(7分)

在千里关山、万里寒沙中,在朗朗青天下,巍巍大地上,长城啊,你挺立在风雨中。你睿.( )智而坚韧,是华夏的jǐ 梁,承载着民族的尊严和希望!中华儿女对你的崇拜之情根深蒂.( )固。长城呵,你是一部书,记录着多少王朝远去的背影?你是一首歌,吟唱出多少英悲壮的心声?

?瞻仰你的雄姿,即使千万遍,我也不nì 烦。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睿( )智 ②根深蒂( )固 ③jǐ 梁 ④nì 烦

⑵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3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被屡屡曝光,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 B.据报道,2016年12月中旬,中国雾霾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大约17个省区市左右。

C.《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纪录片,它保留了故宫文化的气质和“工匠精神”的内核,近 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

D.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美国民谣艺术家、诗人、导演鲍勃•迪伦获得的。 二、阅读(68分)

(一)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4-5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年少万兜鍪”一句中,“兜鍪”在这里指的是 ,运用的是 的修辞

手法。(2分)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片作者登高望远,即景抒情,慨叹千古兴亡之事皆已逝去,唯余滚滚长江东流去。 B.下片通过赞美年轻的孙权雄踞江东,与曹操、刘备抗衡,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C.“何处望神州?”中“神州”指的是长江以南大片的美丽河山。

D.“悠悠”兼指时间的漫长久远和词人的思绪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了杜甫(登高》中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6—10题。(16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2017生活心情说说}.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 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 下不若身之贵后论证了义贵于其身,论证层层深人,最后再次强调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 -13题(12分)

回归简单

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6.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2分)

予 子 冠 履 而 断 子 之 手 足 子 为 之 乎 必 不 为。 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⑶则冠履.不若丰足之贵也( ) ⑷予.子天下而桌子之身( ) 8.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A.仓鹰击于殿上 B.欲报之于陛下也 C.舜发于畎亩之中 D.是义贵于其身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⑵万事莫贵于义也。

10.请用原文语句....

填空。(4分) 【甲】文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 ”的观点,在孟子看来,在 的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不会躲避。

【乙】文首先论证了冠履不若手足之贵,其次论证了 ;然

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制造 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我诈、相互 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 简单和宁静。

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 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太在 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运用 „„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

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据报载,二战期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 他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直到生病住院,他还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

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生活中不能太在意物质 上的拥有,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贫的精神

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反之,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

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意气用事就 是悲剧。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不戴面具、本真本色、表里如一。

简单做人,宜宽容忍让。日常生活中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 多为别人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 光,脸上就春老师一张口声如洪钟,论调更是惊世骇俗。上课叫老师,下课叫胡哥?我们的眼 睛更亮了,有的女生尖叫起来,有的男生鼓起掌来。

风。

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简单做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 悟。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作一 种享受。 (有删改)1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6分)

② 中心论点: ①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 ③ 简单做人,宜宽容忍让。 12.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简单的生活定然成就累累硕果。

B.回归简单就是不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老实做事、轻松做人。 C.不拘泥于复杂,回归简单,我们就没有烦恼和忧愁。 D.只要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就一定会选择简单做人。

13.第三自然段作者列举了爱因斯坦主动降薪的事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20分)

光头胡哥 陆宗成

光头胡哥走进教室时,我们的眼睛亮了——确切地说,是被他颈上那颗亮晃晃的硕大的灯 泡照亮的。我叫胡建伟,华东师大毕业,教语文,任咱班班主任,上课同学们叫我老师,下课可叫我胡哥。胡

我们这个班声名显赫,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纪律差,盛产活跃分子。这当然不是我 们的错,要怪也只能怪学校,搞什么实验班,搞什么三六九等归类,这不是明摆着的排挤差生, 伤差生的自尊吗?三个差生一台戏,难道谁还指望我们为母校争光?没门!

现在上课,胡哥朗声说。我们大吃一惊:怎么不先约法三章?怎么不先大肆强调纪律?只见 他转

身,挽袖,板书,“《诗经》三首”几个道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霸.在黑板上,牢牢地栓.住了我们的目光。我鬼使神差般放下了高高翘着的二郎腿——这个胡哥来有两下子。

“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三 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诗经中的女子,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著,或活泼顽皮„„”

古老的诗经,美丽的诗经,在胡哥抑杨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五 体投地,什么叫心向往之,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就是了吧。这个胡哥真牛!他的课我们认了。

班上体育特长生很多,有时候教室免不了成为练兵的场所,墙壁上免不了落些球印。一次 上语文课,胡哥指着一个球印说,有些同学是不是想通过它来证明自己的球技或者精力啊?这 节课我们到操场练练,打球的人,回来写篇《打球记》;看球的人,回来写篇《观球记》。大家异口同声:好,好。体育委员站起来说,那您给我们当裁判吧。胡哥说,不,我上。

胡哥夹在众多高大的队员间,一点也不起眼,但是他前盘后带,左冲右突,既像灵活的猴 子,又像勇猛的豹子,很快成为观众注目的焦点。他恰到好处的传球以及精准的投球,不时激 起阵阵掌声。毫无疑问,他成了场上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人物。从此,班上再没有出现过玩 球的现象,墙上的球印也销声匿迹了。那些体育生一有空就跑到操场去练球,他们羞愧得很——堂堂体育生的风头竟被一个文弱书生抢走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有一次同学在学校阅览室的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一篇署名胡建伟的文章,马上将杂志借 出,兴冲冲跑去问胡哥,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胡哥云淡风清地说:是的,豆腐块文章,没有任 何分量的。那同学

把那篇文章复印下来,贴在班里的学习园地上。大家见了,啧啧称奇。此 后,大家就多了份心眼,一旦在报刊上发现胡哥的文章,就照例复印,一一贴在学习园地上。一 学期下来竟满了。

胡哥上作文课,从不讲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呼应,怎样遣词造句,他只讲感受——阅读美文的感受,自己创作的感受。有时候,他什么都不讲,他只是抱来自己多年珍藏的报刊,叫同学挑着看,然后要求大家天马行空地写一篇读后感。怪了,平时我们这些听讲评就打瞌睡、写作文就头疼的 几个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粉笔字雄赳赳地霸在黑板上,牢牢地拴住了我们的目光。 ..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

古老的诗经,美丽的诗经,在胡哥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五体投地,什人,在他的作文课上居然觉得有话可写了,有时甚至还有不吐不快 的感觉。两个学期下来,我们居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写作,学习园地上也不再是胡哥一统天 下,我们也攻占了一些阵脚。胡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时突然摇头晃脑地来一句:孺子可教乎?孺子可教也!说真的,我们好象慢慢地找回了自信和班级荣誉感。谁再说我们破罐子破摔,谁再说我们班是差班,我们肯定会跟他急,胡哥也会跟他急。胡哥的口头禅是挺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他的宣言是,我的班上没有一个差生。

确实,我们没有给胡哥丢脸。我们班连续四个学期被评为“先进班级”。高考时,我们班 58人中42考上了大学,其中语文平均分全县第一。这对一个县级中学的慢班来说,不能不说 是奇迹。而这奇迹不是用干瘪的说教而是用独特的魅力缔造的。

(有删改)

14.文中记叙了新班主任光头胡哥做了三件令我们佩服、让我们改变的事,请概括。(4分)

⑴ ⑵ ⑶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和独特的引导写作的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写作兴趣。 15.对于文中第二自然段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段是插叙,插入了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帮助展开情节。 B.交代了我们这个班“声名显赫”的缘由,突出了我们的桀骜不训的特点。 C.解释了我们大吃一惊的原因,为后文我们的转变做铺垫。 D.引出下文,深化主题,表达了我们对学校分实验班的强烈不满。 16.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1)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么叫心向往之,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就是了吧。

17.根据全文,说说胡哥是个怎样的老师?(4分)

18.“挺起胸膛做人,俯下身子做事。”对于胡哥的这句口头禅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五)阅读名著,完成19题。(5分)

19.(1)下列叙述与原著内容相符的打“√”,与原著内容不符的打“X”。(2分) A.(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性小说。女主人公简爱一无显赫的家世,二无傲人的财富,三无出众的容貌,但她自尊、自强、自爱,坦率而真诚,勇于追求幸 福,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及幸福。这些都是女作家真实生活的写照。( )

B.“‘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我爱你就像我的生命一样,尽管你贫穷、低微、矮小、不美。”这是罗切斯特对简爱发自内心的表白,他们的最终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 (2)林教头被刺配沧州道的“前因”是什么(2分)“后果”是什么?(1分)

前因:

后果: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 (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0题。(10分)

好读书读好书

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材料一】

【材料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到写宋书时却一字写不出来,被人称为“二脚书橱”。 【材料三】

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 武主张“读书”,也主张“出户”。他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20. ⑴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读书可以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前人读书做学问是有一定的讲究和理念的。请针对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谈谈对读书的理解和看法。(4分)

⑵在互联网时代,“网上阅读”已经成为时尚。班级组织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如果你恰好是正方,你将怎样说?(请写出两点,4分)

影响。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网上阅读,还可能染上网瘾。

⑶期末学校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出下联。(上联:学习铺就人生路

下联: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1.题目:微笑其实很简单 要求:

①以“微笑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2分)

2017生活心情说说篇三

2017 新《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17.团团和圆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团团圆圆在台湾的生活,明白团团名字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 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在哪里见到的呢?

2.师:老师今天带小朋友认识的这对熊猫啊,它们住在美丽的宝岛台湾,它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团团和圆圆”,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小朋友们,想了解我们“团团和圆圆”的生活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正音。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团团和圆圆住在哪里?它们分别是男生还是女生?宝岛台湾的小朋友们喜欢它们吗?

2.小朋友们你找到答案了吗?跟你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吧!

3.你能像刚才播音器里的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1)自读,指读,赛读。

(2)全班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宝、男、友”的笔顺。

(1)指导写字。

(2)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第一自然段。

2.师指导认读“宝岛台湾”和“木栅动物园”这两个短语,再连词成句,并强调逗号停顿的作用。

3.师:读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有两只大熊猫分别叫“团团”和“圆圆”。

(2)它们住在宝岛台湾的木栅动物园。

4.师: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大家能试着背一背吗?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师:读完第二自然段,你又知道了什么?

(1)“团团”是男生。

(2)“圆圆”是女生。

3.师:它们两个的性格怎么样呢?请小朋友再次阅读第二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师:你喜欢团团还是圆圆呢?为什么?用文中的话有感情地说一说。

5.试背第二自然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3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好消息?

生:团团圆圆生宝宝了,熊猫家又有了新成员。

师:请小朋友们再读第三自然段,一定要读出开心、快乐的感情!

3.试背第三自然段。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团团圆圆在台湾受欢迎吗?你从哪里可以看来?{2017生活心情说说}.

(1)合影留念。

师相机采访学生:听说你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才看到熊猫,你排了多久啊?你为什愿意排这么长的队伍呢?

(2)制作纪念邮票。

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一下邮票,问:邮票上会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呢?

2.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团团和圆圆这两个名字有何寓意吗?

师借助中国地图和课文背景,让学生体会“团团”和“圆圆”得名

的由来。两只熊猫的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团团圆圆”,寓意海峡两岸早日团圆。

4. 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5.指导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 总结

1.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去看看团团和圆圆吗?

2.你有什么话想对台湾同胞说呢?

3. 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附板书:

17.团团和圆圆

团团

团团圆圆

圆圆

2017生活心情说说篇四

2016-2017一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人教版

2016-2017一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人教版

9 明天要远足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2017生活心情说说}.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

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

上一篇:2017杭州中考作文
下一篇:2017广西平南工作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