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2-12-20 点击:

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篇一

(步步高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

[目标要求]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焓变 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 -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单位:kJ·mol1,符号:H。 -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单位:kJ·mol1,符号:ΔH。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ΔH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ΔH

(2)当ΔHΔH

4.反应热思维模型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2)反应热的本质

(以H2(g)+Cl2(g)===2HCl(g)

-ΔH=-186 kJ·mol1为例)

E1E2

ΔH

知识点一 有关反应热的概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D.焓变的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反应热的单位是kJ

答案 C

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

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以推测,如果一个反应过程放出能量,那么使该反应向反方向进行则需要吸收能量,所以C正确;另外氢气和氧气反应、氢气和氯气反应、铝和氧气反应都是放出能量的反应,与它们相反的反应:水、氯化氢和Al2O3的分解都应该是吸收能量的反应,故A、B、D错误。

知识点二 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

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

请计算H2(g)2--A.+862 kJ·mol1 B.+679 kJ·mol1

--C.-183 kJ·mol1 D.+183 kJ·mol1

答案 C

-解析 拆开1 mol H2和1 mol Cl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436 kJ·mol1+243 kJ·mol

-1-1-1-1=679 kJ·mol;形成2 mol HCl所放出的能量是431 kJ·mol×2=862 kJ·mol,所以该

-1-1-1反应的反应热是679 kJ·mol-862 kJ·mol=-183 kJ·mol。4.

白磷的化学式为P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图)。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十氧化四磷(P4O10),在十氧化四磷分子里只存在P—O和P===O两种共价键。

-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P—O 360 kJ·mol1;

--P===O 585 kJ·mol1;P—P 198 kJ·mol1;

-O===O 498 kJ·mol1。

请问:在P4(s)+5O2(g)===P4O10(s)中,ΔH=______________。

-答案 -2 982 kJ·mol1

解析 由P4的分子结构和P4+5O2=====P4O10的物质变化,在P4O10分子中只存在P—O和P===O两种共价键,P4O10中P显+5价、O显-2价等事实可知,在P4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每2个P原子之间插入1个O原子形成2个P—O键,每个P原子再结合1个O原子形成P===O键,就构成了P4O10的分子结构。这样,在1个P4O10分子中共有12个P—O键、点燃

4个P===O键。{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

--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6×198 kJ·mol1+5×498 kJ·mol1-

---(12×360 kJ·mol1+4×585 kJ·mol1)=-2 982 kJ·mol1。

知识点三 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5.对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 )

A.EA>EB B.EA>EB+EC

C.EA+EB>EC+ED D.EA+EB<EC+ED

答案 C{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

解析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能量会转变成热能释放出来,这类反应即为放热反应。

6.

由上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图可知,B+C的能量高于A的能量,则反应B+C―→A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则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的反应热在数值上相等,符号相反。

练基础落实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答案 B

解析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能量变化不一定表现为热量变化,还可能以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放出;E(反应物)>E(生成物),反应放热,E(反应物)<E(生成物),反应吸热。

-2.已知H—H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mol1,H—N键键能

--为391 kJ·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则

N≡N键的键能是( )

--A.431 kJ·mol1 B.945.6 kJ·mol1

--C.649 kJ·mol1 D.896 kJ·mol1

答案 B

解析 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ΔH=3×E(H—H)+E(N≡N)-6E(N—H)=3×436 kJ·mol1+E(N≡N)-6×391 kJ·mol1=-92.4

-----kJ·mol1,所以E(N≡N)=-92.4 kJ·mol1+6×391 kJ·mol1-3×436 kJ·mol1=945.6 kJ·mol1。

3.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2Q3

答案 D

解析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反应热。对于该放热反应:ΔH<0,则Q1+Q2-2Q3<0,故Q1+Q2<2Q3。 练方法技巧

思维模型的运用

4.

1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问:a、b、c分别代表什么意2

义?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Δ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答案 a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代表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c代表反应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11解析 H2(g)和O2(g)与2H(g)和O(g)之间的能量差是H2(g)―→2H(g)2(g)―→O(g)过22

程中断开H—H键和O===O键吸收的能量,故a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代表2H(g)+O(g)结合成H2O(g)过程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代表成键所释放的能量与断键吸收的能量之差;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练综合拓展

5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H2 B.Cl2 C.Br2 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HCl 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

答: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A (3)放热反应 (4)Cl2 (5)能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解析 破坏1 mol物质的化学键时所消耗的能量与相同条件下由形成该物质的原子形成1 mol该物质放出的能量相等,放出的能量越多,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分子越稳定。

(1)生成1 mol H2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6 kJ;(2)在氢化物中,生成1 mol HCl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2 kJ;(3)分别计算出三个反应放出的热量依次为:185 kJ、103 kJ和9 kJ。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是________。

答案 436 kJ

1解析 因为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所以1 mol H2与O2 2

完全燃烧生成1 mol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 kJ。而化学反应中之所以存在能量的变化是因为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其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新键的形

1-1成需要放出能量。发生上述反应H2(g)+O2(g)===H2O(g) ΔH=-242 kJ·mol时所发生键2

1的变化为断裂1 mol H—H键、形成2 mol O—H键,因此在此反应过程中断2

1裂旧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96 kJ+E(H—H),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为2×463 kJ=926 kJ,2

1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有926 kJ496 kJ-E(H—H)=242 kJ,解得E(H—H)=436 kJ。 2

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篇二

(步步高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目标要求] 1.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知道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3.会写热化学方程式。4.能熟练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5.了解中和热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1)

(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

(2)

(3)常温常压时,可不注明)。

二、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原理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2.注意事项

(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知识点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

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H2(g)+O2(g)===2H2O(l) ΔH=-483.6 kJ

答案 C

解析 A项,热化学方程式还应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项,放热反应有时在点燃或加热时才能发生;D项,ΔH的单位错误。

-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

答案 C

解析 依据反应热的概念,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计量数的物质的量反应时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单位是kJ·mol1,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的热量,特别要指明水的状态。

知识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3.分析图中的能量变化情况,下列正确的是( )

A.2A+B===2C ΔH<0 B.2C===2A+B ΔH<0

C.2A(g)+B(g)===2C(g) ΔH<0 D.2A(g)+B(g)===2C(g) ΔH>0

答案 D

解析 A、B选项没注明物质状态,且ΔH的符号错误,均不正确。根据图象先确定物质总能量的相对关系,再确定放热:2C(g)===2A(g)+B(g) ΔH<0或吸热:2A(g)+B(g) ===2C(g) ΔH>0。

4.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1-A.H2O(g)===H2(g)+O2(g) ΔH=+242 kJ·mol1 2

-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

1-C.H2(g)+2(g)===H2O(g) ΔH=+242 kJ·mol1 2

-D.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

答案 A

解析 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其ΔH应为负值,故C、D错误;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而B是生成液态水,所以B也是错误的;反应逆向进行,ΔH符号相反,因此A是正确的。

知识点三 中和热

--5.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

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在______中进行效果更好。

--(3)实验中改用60 m L 0.50 mol·L1盐酸与 50 m 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

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_______;用50 m L 0.5 mol·L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偏小 保温杯 (3)不相等 相等 因中和热

是在稀溶液中,1 mol H和1 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偏小 偏小

解析 要掌握实验操作要点:①量热计保温效果要好;②酸碱溶液的浓度要小;③酸碱一方要过量;④操作迅速准确,减少热量损失;⑤及时准确记录数据。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

+-1 mol H和1 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计算出来的中和热是相同的。

+-练基础落实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1,则关于热化

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ΔH2大于零

-C.该反应的ΔH2=-571.6 kJ·mol1

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答案 B

-解析 ΔH2与ΔH1符号相反,数值相等,故ΔH2=+571.6 kJ·mol1;D选项没有指明36

g水的状态,故D项错误。

-2.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答案 C

解析 A项中用L做单位是错误的,因为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B项中放出热量小于270 kJ是错误的,应大于270 kJ;D项中说几个分子间反应是错误的;C项正确。

3.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4CO2(g)+2H2O(l) ΔH=-4b kJ·mol1

5-B.C2H2(g)+O2(g)===2CO2(g)+H2O(l) ΔH=+2b kJ·mol1 2

-C.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 kJ·mol1

-D.2C2H2(g)+5O2(g)===4CO2(g)+2H2O(l) ΔH=+b kJ·mol1

答案 A

解析 乙炔燃烧是放热反应,ΔH<0,则排除B、D两选项;又因反应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热量为b kJ,则生成4 mol CO2(g)应放出热量4b kJ,故A正确,C不正确。

4.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对下列反应: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 kJ·mol1

11-2SO4(浓)+NaOH(aq)===Na2SO4(aq)+H2O(l) ΔH=-Q2 kJ·mol1 22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Q3 kJ·mol1

上述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则下列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Q2>Q3>Q1 B.Q2>Q1>Q3 C.Q1=Q2=Q3 D.Q2=Q3>Q1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HNO3和NaOH反应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其电离过程要吸收热量,故Q1<Q3,而浓H2SO4稀释放热,Q2>Q3,故Q1<Q3<Q2。

5.已知:

1-(1)H2(g)2(g)===H2O(g) ΔH1=a kJ·mol1 2

-(2)2H2(g)+O2(g)===2H2O(g) ΔH2=b kJ·mol1

1-(3)H2(g)2(g)===H2O(l) ΔH3=c kJ·mol1 2

-(4)2H2(g)+O2(g)===2H2O(l) Δ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答案 C

解析 抓比较的关键。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1)与(2)是生成H2O的状态一样,但物质的计量数是2倍关系,2a=b;同理比较(3)、(4)得:2c=d,由于H2O(g)===H2O(l)是放热反应,ΔH<0,故c<a,d<b,综合考虑,仅C选项符合题意。 练方法技巧

可逆反应的反应热分析技巧

6.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气体,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2 mol SO2、1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 kJ,此时测得SO2的转化率为5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 B.2SO2(g)+O2(g) 3(g) ΔH=-98.3 kJ·mol-1 1 C.SO2(g)2O2(g) 3(g) ΔH=+98.3 kJ·mol-1

1D.SO2(g)22(g) SO3(g) ΔH=-196.6 kJ·mol-1

答案 A

练综合拓展

-7.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

-的ΔH=-55.6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

--A.-67.7 kJ·mol1 B.-43.5 kJ·mol1

--C.+43.5 kJ·mol1 D.+67.7 kJ·mol1

答案 C

-解析 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5.6 kJ·mol1,当氢氰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由于氢

氰酸为弱酸,存在氢氰酸的电离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两者反应时放出的热量较强酸和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少,两者的差值(55.6-12.1=43.5)就是氢氰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吸收的热量的数值,电离反应吸热,ΔH为正值,故C项正确。

-8.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答案 B

解析 设112L即5 mol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x,则285.8x+890(5-x)=3 695,解得:x=1.25 mol。则n(H2)∶n(CH4)=1.25 mol∶3.75 mol=1∶3。

-9.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1-CO(g)2(g)===CO2(g) ΔH=-283 kJ·mol1 2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6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0.2 mol、0.2 mol

3.6 g解析 由题意知:反应生成3.6 g H2O(l),故H2-10.2 mol。 18 g·mol

-1571.6 kJ·mol0.2 mol H2×0.2 mol=57.16 kJ,故CO完全燃烧放 2

56.6 kJ出的热量为113.76 kJ-57.16 kJ=56.6 kJ,所以CO-10.2 283 kJ·mol

mol。

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篇三

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课时作业 人教版选修4

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课时作业 人教版选修4

1.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例如图(Ⅰ)所示:ΔH1=ΔH2+ΔH3,根据上述原理和图(Ⅱ)所示,判断各对应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A―→F ΔH=-ΔH6 B.A―→D ΔH=ΔH1+ΔH2+ΔH3

C.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D.ΔH1+ΔH6=ΔH2+ΔH3

+ΔH4+ΔH5 解析:选D。A―→F与F―→A互为逆反应,则反应热在数值上相等,符号上相反,

故A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知B、C正确。 2.(2012·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检)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kJ·mol-1

121

Fe2O3(s)+CO(g)===3O4(s)+2(g) ΔH=-15.73kJ·mol-1

333

Fe3O4(s)+CO(g)===3FeO(s)+CO2(g) ΔH=+640.4kJ·mol-1

则14 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ΔH约为( )

A.-218kJ·mol-1 B.-109kJ·mol-1 C.+218kJ·mol-1 D.+109kJ·mol-1

1111

答案:B 点拨:该问题可以转化为CO(g)+FeO(s)===Fe(s)+CO2(g)

2222

ΔH=?

所以应用盖斯定律,若把已知给出的3个热化学方程式按照顺序编号为①②③,

31

--③×即可。 那么

26

3、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

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又知:H2O (l ) == H2O(g) △H = +44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的是( ) A. B2H6 (g)+O2 (g) == B2O3 (g)+H2O (g) △H = -677.7 kJ·mol-1 B. B2H6 (g)+3O2 (g) == B2O3(s)+3H2O (g) △H = -2165 kJ·mol-1 C. B2H6 (g)+3O2 (g) == B2O3(s)+3H2O (g) △H = -2033 kJ·mol-1 D. B2H6 (g)+3O2 (g) == B2O3(s)+3H2O(l) △H = -2033 kJ·mol-1 4、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①2H2O(g)===O2(g)+2H2(g) ΔH1 ②Cl2(g)+H2(g)===2HCl(g) ΔH2

③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13

13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2可得反应③即ΔH1+2ΔH2=ΔH3 答案:A 5、 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

13

23

体积,且

11C(s) + 22(g) = CO(g) △H =-110.5 kJ/mol CO(g) + 2O2(g) = CO2(g) △H =-283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172.5 kJ B. 1149 kJ C.283kJ D. 517.5 kJ 6、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2)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3)H2(g) +

1

2

O2(g) == H2O(l) △H3=-285.8kJ·mol-1

则反应2 C(s)+2H2(g) +O2(g) == CH3COOH(l)的△H为 ( )

-1-1

A. -488.3 kJ·mol B.-244.15 kJ·mol C.+488.3 kJ·mol-1 D.+244.15 kJ·mol-1

7.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1

H2O(g) == H2(g) + 22(g) △H = +241.8 kJ·mol-1

1

H2(g)+ 22(g) == H2O(1) △H = -285.8 kJ·mol-1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

A.吸热88kJ B. 吸热2.44 kJ C.放热44kJ D. 吸热44 kJ

8. 已知:(1)H2O(g) == H2O(l) ΔH1=-Q1 kJ·mol-1

(2)CH3OH(g) == CH3OH(l) △H2=-Q2 kJ·mol-1 (3)2CH3OH(g) +3O2(g) == 2CO2(g)+4H2O(g) △H3=-Q3 kJ·mol-1

(Q1、Q2、Q3均大于0)若要使32g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

(单位:kJ) ( )

A. Q1+Q2+Q3 B. 0.5 Q3-Q2+2Q1 C. 0.5 Q3+ Q2-2Q1 D. 0.5(Q1+Q2+Q3) 9.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 C2H2(g) +

5

2

O2(g) == 2CO2(g)+H2O(l) ΔH1=-1301.0 kJ•mol-1

② 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1

③ H2(g)+ 2O2(g) == H2O(1) △H3 = -285.8 kJ·mol-1 则反应④ 2C(s)+ H2(g) == C2H2(g)的△H为( ) A. +228.2 kJ·mol-1 B. -228.2 kJ·mol-1 C. +1301.0 kJ·mol-1 D. +621.7 kJ·mol-1 10、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1

③H2(g)+O2(g)===H2O(l)ΔH3=-285.8 kJ/mol

2

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合成CH3COOH的反应为:2C(s)+2H2(g)+O2(g)===CH3COOH(l)根据盖斯定律,

②×2+③×2-①得,ΔH=(-393.5 kJ/mol)×2+(-285.8 kJ/mol)×2-(-870.3 kJ/mol)=-488.3 kJ/mol. 2C(s)+2H2(g)+O2(g)===CH3COOH(l)ΔH=-488.3 kJ/mol{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

11.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

(2)已知H2O(l)= H2O(g);△H=+44kJ·mol-1,则16 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

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408.8 kJ。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

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生成N和H_______。 (4)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 N2H4(g)+O2(g)===

N2(g)+2H2O (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2N-1

1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C(s) +O2 (g) == CO2(g) △H1<0 ① 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 +H2O(g) == CO(g)+H2(g) △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2 CO(g)+O2 (g) == 2CO2(g) △H3<0 ③ 2H2(g)+O2 (g) == 2H2O(g) △H4<0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途径I放出的热量 (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途径II放出的热量。

(2) △H1、△H2、△H3、△H4 (3)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11-113.“西气东输”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这里的气体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

甲烷。

工业上将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1。已知1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kJ热量,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热量;1molCH4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

(1)写出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 ,若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 < 890kJ(填“>”、“=”或“<”)

{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

(2)忽略水煤气中其它成分,相同状况下若得到相等的热量,所需水煤气与甲

烷的体积比3:1 ;

燃烧生成的CO2 的质量比约为 3:2 。

(3)以上数据和计算说明,以天然气代替水煤气作民用燃料,突出的优点是

___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14.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Fe2O3(s)+3CO(g)== 2Fe(s)+3CO2(g) △H= ―24.8 kJ•mol-1 ②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 kJ•mol-1 ③ Fe3O4(s)+CO(g) ==3FeO(s)+CO2(g) △H= +640.5 kJ•mol-1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 15.途径I:C3H8(g) + 5O2(g) == 3CO2(g) +4H2O(l) ΔH=-a kJ·mol-1 途径II:C3H8(g) ==C3H6(g)+ H2(g) ΔH=+b kJ·mol-1 2C3H6(g)+ 9O2(g) == 6CO2(g) +6H2O(l) ΔH=-c kJ·mol-1 2H2(g)+O2 (g) == 2H2O(l) ΔH=-d kJ·mol-1 (abcd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 等于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

(2)由于C3H8(g) ==C3H6(g)+ H2(g) 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吸收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 加热 (3)b 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 b=c2

d2

16.(10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

①H2O(l)===H2(g)+O2(g) ΔH=+285.8 kJ/mol

2

1

②H2(g)+2(g)===H2O(g) ΔH=-241.8 kJ/mol

2

③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

1

④C(s)+O2(g)===CO(g) ΔH=-110.5 kJ/mol

2

⑤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①_____。 (2)C的燃烧热为 393.5 kJ/mol _

(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1429 kJ _____。

(4)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2(g)===CO2(g)ΔH=-283

kJ/mol ,

写出制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

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篇四

2015【与名师对话】课标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课时作业4

课时作业(四)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B.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一的

C.当同一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不同的{40分钟课时作业化学选修4}.

D.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可由相关化学方程式的焓变相加减而得到

解析:由于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是确定且是唯一的,因此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反应的焓变是一样的,即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由盖斯定律知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是由其他几个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可由相关化学方程式的焓变相加减而得到。因此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答案:C

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1B.已知C(s)+2(g)===CO(g)的反应热为-110.5 kJ·mol-1,说2

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解析:A中ΔH为“+”时,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中生成

物为CO,不是碳的燃烧热,错误。C中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错误。D为盖斯定律,正确。

答案:D

3.已知25℃、101 kPa条件下:

4Al(s)+3O2(g)===2Al2O3(s)

ΔH=-2834.9 kJ·mol-1

4Al(s)+2O3(g)===2Al2O3(s)

ΔH=-311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成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成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同为6 mol 氧原子,O3的能量高于O2,则O3不稳定,由O2变成O3要吸收热量。

答案:D

4.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下列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A→F ΔH=-ΔH6

B.A→D ΔH=ΔH1+ΔH2+ΔH3

C.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D.ΔH1+ΔH6=ΔH2+ΔH3+ΔH4+ΔH5

解析:F→A,ΔH=+ΔH6,A→F,ΔH=-ΔH6,A正确;其余三项根据盖斯定律易判断出B、C正确,D错误。

答案:D

15.化学反应:C(s)+2(g)===CO(g) ΔH1<0 2

1CO(g)+O2(g)===CO2(g) ΔH2<0 2

C(s)+O2(g)===CO2(g) ΔH3<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 )

A.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C.ΔH1+ΔH2=ΔH3

D.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B

6.乙醇的燃烧热为ΔH1,甲醇的燃烧热为ΔH2,且ΔH1<ΔH2,若乙醇和甲醇的混合物1 mol完全燃烧,反应热为ΔH3,则乙醇和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ΔH3-ΔH2A. ΔH3-ΔH1

ΔH2-ΔH3C. ΔH1-ΔH3ΔH2-ΔH3B. ΔH3-ΔH1ΔH3-ΔH1D. ΔH2-ΔH3

解析:设乙醇物质的量为x mol,则甲醇的物质的量为(1-x)mol,

x mol·ΔH1+(1-x)mol·ΔH2=ΔH3,

ΔH3-ΔH2解得x=,本题也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ΔH1-ΔH2

则得乙醇和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B

7.已知:H2O(g)===H2O(l) ΔH=Q1 kJ·mol-1

C2H5OH(g)===C2H5OH(l) ΔH=Q2 kJ·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kJ·mol-1

若使46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

A.-(Q1+Q2+Q3)kJ

上一篇:2017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600字周记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