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心得体会范文

来源: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3-08-10 点击:

plc心得体会范文篇一

PLC心得

电路图上的PLC的输出端接继电器线圈的一头,另一端不是强电的零线而是弱电的公共端千万不要搞错。

当PLC输出端受控有电源输出时,它便给接触器线圈加上了工作电压,线包得电接触器便吸合了。

继续追问:

输出电压了, 可是PLC输出的 和零线之间是多少电压呢? 一般不是零线和火线是220V的电压,不懂零线和PLC的输出端有多少电压。若接触器线圈的电压为24V,那零线和PLC输出是 24V吗?真弄不明白啊,,糊涂了,

补充回答: 这就要看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接触器线包的额定工作电压了,交流接触器线包电压一般有220V和380V的,(继电器线包才有低压的),若接触器线包为220V,那么PLC输出端输出的对零电压就是220V。

补充回答:

如图:

补充回答:

电路中的执行元件接在PLC的输出端,反馈元件或控制号接在PLC的输入端,接触器在电路中属执行元件,接在PLC的输出端;热继电器是保护电机的元件,当电机过载时热继电器工作,这时需反馈一个故障信号给PLC,所以热继电器的辅助触点要接在PLC的输入端。

| 评论

plc心得体会范文篇二

学习PLC课程后的认识与体会

学习PLC课程后的认识与体会

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PLC及组态软件应用这门课程。虽然记住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却使我更好的认识了它。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电源、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功能模块 、通信模块六大部分。

其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20世纪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PLC中设计的知识很多,而对于我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嵌入式PLC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综合体,它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从而能够适应实际应用中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业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结合的产物。

(2)嵌入式系统是面向产品、面向特定应用的

(3)嵌入式系统的升级换代和具体的产品同步进行的。有较长生命周期

(4)嵌入式系统软件一般固化在存储器或单片机上

(5)嵌入式系统本身并不具备在其上进行进一步开发的能力,在设计完成后,用户如果修改其中的程序,须借助于一套开发工具和环境。

(6)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是各个应用领域的专家。

(7)对成本、可靠性和实时性有特殊的要求。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各种类型的嵌入式处理,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微处理器的品种总量已达1000多种,流行的体系结构有30多个系列,根据其现状,嵌入式处理器可以分为:嵌入式微处理器、入式微控制器、入式DSP处理器、入式片上系统。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中的CPU。在应用中,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只保留和嵌入式应用有关的母板功能,大幅度减小了系统体积和功耗。

嵌入式微控制器是将整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块芯片中。一般以某一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芯片内部集成ROM/EPROM、RAM、总线、定时/计数器、I/O、串行口、A/D、D/A等各种必要功能和外设。

嵌入式DSP处理器对系统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适合于执行DSP算法,编

译效率较高,指令执行速度也较高。

嵌入式片上系统(SOC)是依托当前快速发展的半导体工艺在一个硅片上实现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

目前主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1)VxWorks,(2)Windows Embedded ,(3)Uc/OS-Ⅱ,

(4)Linux 。

发展趋势:

{plc心得体会范文}.

1、产品发展趋势

(1)、处理器发展趋向低成本、高集成度与低功耗;

(2)、低端的8位微控制器和高端的32位、64位微处理器将成为嵌入式处理器的主流;

2、技术发展趋势

(1)、软硬件协同设计将成为未来改变嵌入式系统竞争格局的技术动力;

(2)、跨平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3、产业发展趋势

(1)芯片设计厂商与应用企业开展更广范围的合作将成为推动自身业务的方式;

(2)、嵌入式CPU将成为重要投资领域;{plc心得体会范文}.

(3)、芯片设计将吸引更多风险投资者的眼光;

(4)、嵌入式软件将成为未来竞争的重点。

而嵌入式PLC是指在特定的控制装置中实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编程语言的解释、执行,使特定装置在自身专用功能基础上具有PLC的基本功能。

嵌入式PLC软件平台的设计思路是:将嵌入式PLC软件平台规划在一个芯片组(嵌入式PLC的硬件环境)中,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软件平台的微内核。该平台提供除了给用户梯形图直接嵌入和网络互连外,用户在该软件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开发对象,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扩充和设计,提高开发效率。

开发的基于CAN总线的嵌入式PLC的软件平台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梯形图语言功能;

(2)通信功能;

(3)用户驱动接口功能。

梯形图语言功能:

① 用梯形图编写PLC逻辑控制程序,运算处理程序,满足数字量控制,模拟量控制的需要;{plc心得体会范文}.

② 用梯形图设置CAN网络主从站设置及地址设置,引用CAN网络数据进行系统编程; ③ 用梯形图实施RS485网络通信的数据组织和任务调度,如,RS485主从站设置,地址设置,任务级,报文数,报文长度等参数设置;

④ 用梯形图进行网络通信(CAN通信和RS485通信)监控,如监控设备是否脱线,工作时正确报文流量及错误报文地址等。

通信功能:考虑到当前控制系统的发展特点和嵌入式PLC的各方面的需求,平台规划管理两个串口(RS232和RS485)及一个CAN接口的通信。每个接口都有相关的协议栈,实现在不同的状态下的通信功能。

嵌入式PLC软件平台的硬件环境设计

其中:供电,5V 200mA,RAM掉电保护5年;CPU,C8051F040;I/O扩展能力,32 I/O可复用成SPI、I2C接口及外中断、外计数、AD等;4路12位精度AD,100 KPS;2路12位精度DA,100 KPS;通信接口:支持RS232,RS485,CAN总线网络通信。

嵌入式PLC软件平台的内核设计:

嵌入式PLC是一种实时性很强的操作系统软件,总体结构包括三个层面:

①嵌入式PLC内核它完成实时任务调度,梯形图语言解释、执行、通讯等基本功能,并提供二次开发驱动接口;{plc心得体会范文}.

②二次开发程序通过内核提供的外挂任务,使用内核开发各种面向具体对象个性化差异化的驱动程序;

③终端应用程序指面向工艺流程控制的梯形图语言编程;

{plc心得体会范文}.

嵌入式PLC中的CAN网络构造:

构造CAN网络必须进行以下设定:

① 选择网络设备:种类,个数;

② 所选设备配置:地址设定,实时性调度(任务级设定);

③ 设备变量配置成网络变量:从站变量映射成主站PLC的变量。

为满足以上的设定要求,自主开发的工具软件CANSET辅助完成主站上的CAN网络配置文件的生成与下载,而不需编程,在运行状态下,CAN网络数据按照CANSET设置的要求,自动进行网络数据交换。

嵌入式PLC就是将PLC内核构建于控制器内,使嵌入式产品开发商专注于产品开发与管理,工厂自动化人员可以借助梯形图语言作二次开发,专注于工艺研究。目前,利用嵌入式PLC的软件平台成功开发了混合型PLC(EASY-M0808R-A0404NB)、通用型PLC(EASY-M2416R)、运动控制器(EASY-KP3-M0506R)等,在实际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PLC发展趋势:向大型网络化化、高速度、高可靠性、好的兼容性和 向大型网络化高速度、高可靠性、 多功能方面发展,使其向下可将多个PLC、I/O框架 多功能方面发展,使其向下可将多个 、 框架 相连;向上与工业计算机、以太网、 相连;向上与工业计算机、以太网、MAP(制造业自 ( 动化通信协议) 动化通信协议)网等相连构成整个工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我对于PLC梯形图、指令表、外部接线图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关于PLC设计原理,扩充了我的知识面。让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可能也会轻松一点。虽然还是有不懂的地方,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断学习,最终还是会有所成的。

plc心得体会范文篇三

2015PLC知识点总结

S7-200知识点

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1. 世界上第一台PLC是1969年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成功的;

2. 按I/O点数容量分类,PLC可分为小型机、中型机和大型机三类;

{plc心得体会范文}.

3. 按结构形式分类,PLC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类;

4. 从结构上,PLC主要由CPU、电源、存储器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功能

部件组成;各功能部件的功能是什么?

5. 为防止干扰和高电压信号进入PLC,输入接口电路一般由光电耦合电路进行隔离;

6. PLC的输出接口电路通常有继电器输出型、晶体管输出型和晶闸管输出型三种类型;

7. PLC工作的全过程可分为上电处理、扫描过程和出错处理三部分;

8. PLC的每个扫描过程主要包括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9. PLC的主要编程语言包括梯形图(LD)、功能块图(FBD)、顺序功能图(SFC)、结构化

文本(ST)、指令表(IL)等;

第四章 S7-200 PLC基础知识

1. S7-200 PLC的存储系统提供了三种方式来保存信息,它们是保持型数据存储器、永

久存储器和存储卡;

2. I/O点数扩展及编址(P129例4-1);

3. 什么是软元件,S7-200 PLC提供了哪些类型的软元件?

4. 什么是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试举例说明?

5. S7-200 PLC的程序由用户程序、数据块和参数块三部分组成;

6. 试说明QB0、MW20、VD30、AIW2、AQW0各项中每个字母及数字的含义?

7. 说明S7-200 PLC的各类扩展模块的命名规则。如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

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等?

8. 试说明CPU224 XP CN AC/DC/RELAY及CPU224 XP CN DC/DC/DC各个代码的含

义?

第五章 PLC基本指令及程序设计

1. 掌握基本梯形图指令;

2. 熟练掌握 5.4 典型简单电路和环节(重点知识);

第六章 S7-200 PLC 顺序控制指令

1. 了解顺序控制指令的执行过程(图6-6至6-9);

2. 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

第七章 S7-200 PLC 功能指令

子程序与中断例7-29

S7-300知识点

1. S7-300的组成部件?

2. S7-300模块安装位置的一般规则?

3. S7-300CPU存储区的种类和功能?

4. 硬件组态包括那几部分内容?

5. 输入输出模的命名规则?(例:某模块型号为“SM321 DI8 DC24V”)

6. S7-300PLC的用户程序结构包含哪些块?

7. 组织块的作用?功能与功能块的区别?

plc心得体会范文篇四

PLC控制技术实训总结报告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PLC控制技术》实训总结报告

姓 名:班 级:{plc心得体会范文}.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2010-10-18至2011-11-26

目录

前言 ............................................................................................................................... 3

实训背景 ................................................................................................................ 3

实训目的 ................................................................................................................ 3

实训器材 ................................................................................................................ 3

设计选题 ................................................................................................................ 3

1. PLC控制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4

1.1应用现状 .......................................................................................................... 4

1.2主流产品介绍 .................................................................................................. 5

1.3发展趋势 .......................................................................................................... 8

2.主要实训项目及解决方案(书写三个解决方案,每组选择一个题目) ......... 9

2.1项目1及解决方案 .......................................................................................... 9

2.1.1项目介绍................................................................................................. 9

2.1.2硬件配置及I/O ...................................................................................... 9

2.1.3梯形图设计........................................................................................... 10

2.2项目2及解决方案 ........................................................................................ 10

2.2.1项目介绍............................................................................................... 10

2.2.2硬件配置及I/O .................................................................................... 10

2.2.3梯形图设计........................................................................................... 11

2.3项目3及解决方案 ........................................................................................ 13

2.3.1项目介绍............................................................................................... 13

2.3.2硬件配置及I/O .................................................................................... 14

2.3.3梯形图设计........................................................................................... 15

3.实训过程总结 ....................................................................................................... 18

3.1实训收获 ........................................................................................................ 18

3.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19

4.结束语 ................................................................................................................... 19

前言

实训背景

PLC控制功能是通过存放在存储器内的程序来实现的,主要对控制功能作必要地修改,只需改变软件指令即可,使硬件软件化。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易学易懂的梯形图语言,它是以计算机软件技术构成人们惯用的继电器模型,形成一套独具风格的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梯形图使用的符号和定义与常规的继电器展开图完全一致,电气操作人员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不存在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电气控制技术之间的专业“鸿沟”。在了解PLC简要工作原理和它的编程技术之后,就可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应用设计,进而将PLC用于实际控制系统中。该课程实训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利用PLC应用技术,设计和开发自动化控制装置的综合运用能力。

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同学们了解PLC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掌握S7-200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熟悉各个指令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利用PLC技术设计和开发控制装置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是将PLC应用于实际,根据控制要求对PLC进行编程和使用。

实训器材

1.TVT-90HC可编程序控制器训练装置

2.模拟实验单元板

3.导线若干{plc心得体会范文}.

4.实验指导书

5.计算机(带编程软件)

设计选题

1. PLC控制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应用现状

我国的工业发展及自动化应用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几十年的滞后,按目前的经济形势分析,我国将迎来一个PLC市场高速增长的时期。机遇中国经济稳定迅速增长的现状,今后若干年内中国PLC市场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初步估计目前在我国本土销售的PLC总量为30~40亿元人民币(不含随进口主设备配套的PLC),年增长率为15~20%。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PLC业务提供了男的的历史机遇,国内有实力的自动化公司应充分利用在市场、技术、行业影响和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大力拓展PLC业务,是国产PLC早日成为中国PLC市场的主演参与者之一。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厂家生产300多品种PLC产品,主要应用在汽车(20%)、粮食加工(16.4%)、化工/制药(14.6%)、金属/矿上(11.5%)、纸浆/造纸(11.3%)等行业。

在我国应用的PLC,几乎涵盖了世界所有的品牌,呈现八国联军的态势,但从行业上分析,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中大型集控系统采用欧美PLC居多,小型控制系统、机床、设备单体自动化及)OEM产品采用日本的PLC居多。欧美PLC在网络和软件方面具有优势,而日本PLC在灵活和价位方面占优势。我国的PLC供应渠道,主要有制造商、分销商(代理商)、系统集成商、)OEM用户、最终用户。其中,大部分PLC是通过分销商和系统集成商达到最终用户的。

在中国市场上西门子,三菱和欧姆龙都是在中国市场上传统的供应商,在很多领域占得了先机,相对应的是施耐德和LG这些后来者虽然市场快速增长,但是距离先行者仍有一定的差距。某些品牌会侧重于一些行业,如施耐德更加注重电力行业,罗克韦尔在冶金行业表现出众。此外,国产PLC品牌发展得也很快,并夺取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1.2主流产品介绍

世界上PLC产品可按地域分成三大流派:一个流派是美国产品,一个流派是欧洲产品,一个流派是日本产品。美国和欧洲的PLC技术是在相互隔离情况下独立研究开发的,因此美国和欧洲的PLC产品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日本的PLC技术是由美国引进的,对美国的PLC产品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日本的主推产品定位在小型PLC上。美国和欧洲以大中型PLC而闻名,而日本则以小型PLC著称。

美国PLC产品

美国是PLC生产大国,有100多家PLC厂商,著名的有A-B公司、通用电气(GE)公司、莫迪康(MODICON)公司、德州仪器(TI)公司、西屋公司等。其中A-B公司是美国最大的PLC制造商,其产品约占美国PLC市场的一半。 A-B公司产品规格齐全、种类丰富,其主推的大、中型PLC产品是PLC-5系列。该系列为模块式结构,CPU模块为PLC-5/10、PLC-5/12、PLC-5/15、PLC-5/25时,属于中型PLC,I/O点配置范围为256~1024点;当CPU模块为PLC-5/11、PLC-5/20、PLC-5/30、PLC-5/40、PLC-5/60、PLC-5/40L、PLC-5/60L时,属于大型PLC,I/O点最多可配置到3072点。该系列中PLC-5/250功能最强,最多可配置到4096个I/O点,具有强大的控制和信息管理功能。大型机PLC-3最多可配置到8096个I/O点。A-B公司的小型PLC产品有SLC500系列等。

GE公司的代表产品是:小型机GE-1、GE-1/J、GE-1/P等,除GE-1/J外,均采用模块结构。GE-l用于开关量控制系统,最多可配置到112个I/O点。GE-1/J是更小型化的产品,其I/O点最多可配置到96点。GE-1/P是GE-1的增强型产品,增加了部分功能指令(数据操作指令)、功能模块(A/D、D/A等)、远程I/O功能等,其I/O点最多可配置到168点。中型机GE-Ⅲ,它比GE-1/P增加了中断、故障诊断等功能,最多可配置到400个I/O点,Tote Bags。大型机GE-Ⅴ,它

上一篇:pdca工作总结
下一篇:picc工作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