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

来源: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11-10-18 点击: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篇一

2016年高考语文课标卷评析及2017年高考备考复习思考

2016年高考语文课标卷评析及2017年高考复习之我见

纵观2014、2015、2016年三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全国高考语文科在考查考生的能力要求上始终保持很强的稳定性,三年考纲在文字表述上没有任何变化,与之相对应的语文试题紧扣考纲要求,在传承的基础上体现创新,在创新的同时保持理性。就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Ⅱ卷试题对照2014年、2015年新课标卷比较来看,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直在探索考试内容的改革,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增强,坚持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三年的试题均在积极进行价值引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依法治国理念,体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个大前提下,今年试题既保持了整体稳定,又富有灵活性;既注重对考生语文基本素质的考查,又彰显了考查语文应用能力的趋势。湖南考区参加评卷的大多数教师认为,试题内容覆盖全面,难易度和区分度把握得比较好,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引导中学语文教学,也有利于我省高考的平稳过渡。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下一届高考复习的方向与重心,鉴于此,本文拟结合2016年全国课标卷湖南考区阅卷组反馈的评价信息就2017年高考复习备考谈谈个人思考。

一、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整体评价

(一)传承中有变化,变化里见创新

首先我们看一下近三年课标卷的构成 。2014、2015、2016年课标卷均按照语文学科基本能力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其中阅读部分70分,表达部分80

近几年试卷的板块构成、结构模式、题型分布、考点、分值、难易度等都基本一致,具有鲜明的稳定性。但在稳定的前提下,仍然有创新变化,既有命题形式上的创新变化,也有内容上的细微变化与创新。如2014年文言文阅读分别考查词语解释、断句、内容概括分析和翻译,而2015年则在保留断句、内容概括分析、翻译的基础上,将词语解释的辨析题换成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辨析题,2016年在文言文阅读考查方面传承2015年未做改变;又如2014年第15题考排序衔接,2015年变成选句衔接,今年无论Ⅰ卷还是Ⅱ卷均改为选填关联词语;再如 1

2014年第17题图文转换考查构思框架的转换,2015年第17题则采用2013年的形式考查图标的转换,今年无论Ⅰ卷还是Ⅱ卷又都采用2014年的形式考查构思框架;再如第13题的命题形式、考查内容量有了变化,2013年考查成语运用的正误判断,2014年、2015年考查近义成语辨析选用,今年则由近义成语辨析变为辨析6个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最能够体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当属作文题,沿用多年的新材料作文形式在2015年有开始向任务驱动型作文转换的趋势,这种形式在今年全国Ⅱ卷得到体现,但今年全国Ⅰ卷作文考查则采用了多年未曾出现的漫画题型。

(二)选材典雅厚重,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一,注重选取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材料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文言文阅读材料刻画了曾公亮勤心为民、治国有方的能臣形象。其二,加大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的考査力度。除古诗文阅读题外,表达题中也注意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古代小说、广西传统文化、太极拳、中国结、旗袍、国画、剪纸等。其三,凸显创新能力。如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中陈忠实创作的创新,表达题中的创业大赛、新能源汽车新媒体等,都能传递创业创新正能量。其四,蕴含依法治国理念。如曾公亮“谨绳墨,蹈规矩”,漫画材

料的奖惩符号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对法律、法规问题进行思考、感悟和生发。

(三)弱化纯知识的机械考查,注重逻辑思维和审美探究能力

试题逐步弱化对字词的机械考查,承续了往年全国卷的优点,注重考查语文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审美探究能力,以凸显学生语文底蕴。如第三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第(4)题为探究题,以文中反复出现的“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作为切入角度,引导考生探究小说主人公六安爷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探究小说的主题。第五题语言文字运用第16题属于补写,考查考生的逻辑分类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今年的作文题,更能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辨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兼顾广度深度,注重学科交融,凸显人文素养

试题以语文学科为核心,巧妙地融合了历史、生物、化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多门学科知识或元素,兼收并蓄,实现了学科间的大跨界,反映了一种大语文的“考试观”,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例如,论述类阅读题甲骨文的发现涉及史学;句子补写题花青素的说明与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密切关联;构思写话题涉及体育、手工、国画等学科概念;作文题实现了与美术、哲学的巧妙对接。

二、2016年试题具体分析及湖南考区评卷结果反馈

今年湖南考区文、理科考生共有328290人,语文科省平均分以选做者较多的传记阅读为准的话为91.05,如以选做者较少的小说阅读为准则省平分90.16,相比2015年湖南省语文平均99.55下降了8.5/9.39分,创近七年最低省平分(2010年92.63、2011年103.33、2012年92.62、2013年93.62、2014年94.37、2015年99.55)。

2

各题平均得分情况如下:第一卷必做题中论述类文章阅读3道题(9分)加上文言文选择题3道题(9分)合计平均得分为3.68分,文言文翻译10分得分为5.76分,古诗阅读11分得分6.7分,默写6分得分3.73分;第一卷选做题中小说阅读25分有27.4%的考生选做,平均得分12.47,传记阅读25分有72.6%的考生选做,平均得分13.36。第二卷必做题语言运用5道题20分,得分12.85,作文60分,省平分42.27,其中1—36分段中1—20分有1646人,21-35分有7654人;50分—60分段有3555人,占总数的1.1%,其中52分以上960人,54分以上220人。

从上述各题的得分情况以及阅卷现场反馈的考生答题情况来看,今年湖南考区语文科相对影响得分的主要是第一卷中论述类文章阅读、文言文阅读中的古代文化常识与翻译、古诗鉴赏第8题的第二问、第10题情景默写、选做题第11题的第2小题和第3小题、选做题第12题的第3小题和第4小题,第二卷语言文字运用题中几道选择题难度不大但得分不理想,第16、17题得分差强人意,作文得分42.27不能算满意得分。而导致上述各题得分不够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综合湖南考区评卷组的意见作如下简单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

近几年来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选材集中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经济金融等相关领域,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材料的文化含量和教化作用。今年材料选自朱凤瀚论文《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全文条理清晰,通俗易懂,题型仍是3道逆选题;第1、2小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第3小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相比2015年,今年的命题更加强调“整体阅读”意识,要求考生在真正读懂整段、整篇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因而相对难度加大,考生得分率不高。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1.文言文阅读(19分)

全国卷倾向于从正统的历史著作中节选纪传体文本,传主往往是忠臣良将、清官廉吏,但不回避其“小瑕疵”。今年节选文本既有曾公亮兴修水利、为政有能声、通晓典章制度、止息边地事端、接待辽使不辱使命等事迹,也有其生性吝啬、为子孙谋划等性格展示。

第4题文言断句题,连续考了三年,今年的难度不大,得分比较理想。 第5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此题的设置与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大背景有关,但由于考生平时重视不够,积累不多,本题得分情况不理想。

第6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于对文意内容的概况和分析,难度不大,但考生缺乏文题对照意识,对原文理解不够准确,得分率依然不高。

第7题是文言文翻译题。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性实词与虚词的理解。第(1)题采分点有“锡”(通“赐”)、“虔”(恭敬);第(2)题采分点有“救正”(纠正弊病)、“固宠”(加固宠幸)。相比去 3

年的考题,今年的难度稍大。特别是第(2)题,因为删除了中间一句话,给考生在理解上带来了一定困难。 2.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诗歌鉴赏取材于唐朝诗人李白的《金陵望汉江》,这是继去年以唐诗(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作为命题材料后,又选择了一首唐代名家的五言古风作为命题材料。全国卷诗歌鉴赏题选材以唐诗、宋词为主,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是非名家的名作,二是名家的非名作。本诗属于第二种情况。

第8题考查诗歌形象及其作用,采用连续问的形式,“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第1问得分率较高,第2问得分率较低,考生从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回答较多,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不大。

第9题考查“情感”。“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似简单,但有一定难度,考生对思想感情的把握不够全面,“歌颂盛世”的情感基本上能概括出来,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这一要点难以把握,得分率较低。

3.名篇名句默写(6分)

全国卷多年来都从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64篇诗文中选材,命题方式是给语境,考生根据语境的要求去填写。今年仍为语境中的理解默写。从默写内容看,与去年“初中两句,高中四句”相同;从考查时代看,分别涉及先秦、三国、宋;从文体看,考查的文和词,且“文”的比重很大。但相较于2015年,今年的题目难度本来不大,但从考生作答情况看,第(2)小题出错的比率较大,相当一部分考生填写成“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命题者要求填写的内容,应该是顺承本句而来的两句,而不是对题干内容的重复,反映出考生审题不细,也有部分同学因写错字失分,如“狼居胥”(郎居婿)、仓皇(惶)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选用小说文本,中外兼顾,以中国为主,选文一般在1600字左右。

今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是山西作家李锐的小说《锄》。选材关注现实生活,写的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较量,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与沦落,人们失去土地的失落与迷茫。本小说主题鲜明,人物性格也不复杂,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命题者在设题时,把重心放在了小说文体的基本要素上。第(1)题“五选二”,考查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人物性格及小说主题;第(2)题考查小说题目“锄”的寓意,有一定难度。第(3)题考查一些词语连续运用的作用;第(4)题探究题,以文中反复出现的“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作为切入角度,要求探究小说主人公六安爷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和小说的主题。学生失分主要在小说的中心主旨把握上,欠深刻分析,缺少深层思考,不能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传达的信息,不能筛选、提炼观点,局限于直接摘抄原文信息。本题第1、4小题得分

7.94分,2-3小题得分4.53分。

4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全国卷选材均为人物传记,传主以现当代著名人物如文学家、科学家、实业家、军事将领等为主,中外兼有,篇幅在1600字左右(含链接材料)。今年的传记题为《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是一篇关于作家陈忠实的传记,从选文和题目看,难度都不大。

第(1)题,仍是传统“五选二”。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与分析概括能力,整体难度不大。第(2)题,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本题信息点比较集中,筛选难度不大,但考生将文本中的语言“概括”成精炼的答案很不容易。第(3)题,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答案要点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较强的筛选信息能力和整合概括能力。第(4)题为探究题。本题有两问,第一问“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考生既要理解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又要弄清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有一定难度。第二问“有哪些表现”,是信息的筛选整合,只有真正理解了“剥离”和“寻找”两个词语的关系,才能在原文中准确筛选。本题第1、4小题得分7.99,2-3小题得分5.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近几年全国卷把成语运用、病句判断、句子衔接、补写语句、图文转换作为稳定考点,很少涉及字音、字形、修辞。通常由3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组成。

第13题成语题,连续考了几年近义成语的辨析填空,今年在命题形式上出现了不小变化,变成分析6个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考查的成语数量增加了,但难度没有太大变化。{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

第14题病句题,涉及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逻辑错误和结构杂糅。 第15题,题型出现变化,虽然仍是考查语言连贯,但以填写关联词的形式考查。

在作答上述三题时,有的考生审题不认真,或用文字作答,或多选,或漏答。 第16题属于补写,仍然考查语言连贯,语料为科技说明文。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不严谨,存在语病现象,有的概括不准确,不完整。

第17题属于图表转换题,题干要求对所给的框架进行解说。与去年徽标类(邮票主体图形)不同,采用的是与2014年考题类似的“构思框架”类图示,考查考生的逻辑分类和语言表达能力。考生作答此题主要的问题:忽略关键信息,语段结构不明或语序颠倒。

(六)写作(60分)

作文题为漫画材料题,材料由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两组四格漫画构成。题目具有形象性、现实性、开放性、思辨性等诸多特性,考生在审题上没有太大难度,几乎都有话可说。但是,看似简单的漫画材料中蕴含着较多的分析层次,且有深浅之分,对考生的概括提炼、具体分析、逻辑推演、语言表达等能力带来了挑战。从考生作文得分情况看,一类卷和四类卷的数量都比较小,大多考生作文集中在

二、三类卷。

5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篇二

2017全国高考优秀作文素材精选

2017全国高考优秀作文素材精选

第一部分 道 德 篇

1.庄子如蹁跹的蝴蝶在花园中轻舞飞扬。隐居山林的他心不被外物所扰,吟行于林间,放歌于窗前,岂不快哉!什么王权富贵不过过眼云烟,“曳尾于涂”才是心中所向。什么功名 利禄犹如一张大网,尘网中的生活又岂是羁鸟、池鱼的归宿!归居田园的庄子放下名利的枷锁,其心如大鹏般自由遨游于天际,逍遥自在。(《放下灵魂的枷锁》)

2.他,是一位平凡的小伙子,却因为他日积月累的善举让他的人生变得不平凡。阿里木,这位来自新疆的好巴郎,十年时间,用自己烧烤羊肉串赚的三十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生。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为别的,而只是认为这是一件小事,只要用心,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他的资助让上百名贫困生可以有书看,有学上。在灯红酒绿的都市,贫困和诱惑都没有冷却他的善心,一次次小小的善举,在人群中激起了向善的涟漪。(《点一盏向善的心灯》)

3.“最美司机”吴斌用76秒的举动感动了世人。在公共汽车高速行驶在车道上时,一个从前面车辆刹 车毂(gu)中飞来的金属片敲碎了挡风玻璃,打在身为司机的吴斌身上。尽管肝脏全部震碎,他也强忍着剧痛,在短短76秒的时间内将车停在路边。刹车,制动,通知乘客报警,让乘客有序下车。车上乘客无一受伤,他却因抢救时间的延迟而离开人世。促使他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出如此举动的正是他那盏亮在心中向善的心灯,用善念筑起来的职业感,拯救了全车人的生命。(《点一盏向善的心灯》)

4.一句赞美,重塑他人别样人生。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会想到,许多年前他的一句话竟有如此大的作用。 当他还是记者时,曾报道过一次很平常的盗窃案,不同之处在于他在结尾处作了一句点评:“以如此娴熟、细腻的手法作案,真

让人惊叹,这样的人若做其他正事难保不成行业先驱。”那名小偷为此大受鼓舞,洗心革面,如今成为台湾 几大连锁食品店总经理。确实,林清玄一次衷心的赞美改变了小偷的人生,使他演绎出别样的人生传奇。(《勿以善小而不为》)

5.举手之劳,改写二战进程。一位农夫发现跌入粪池正在挣扎的小孩,毫不犹如地救起了小孩。作为回报,小孩父亲答应供农夫的小孩受教育。于是,农夫的儿子接受了最先进的教学,成为二战时挽救无数人的特效药——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亚历山大, 而被救的小孩则是二战时叱咤风云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倘若不是农夫的举手之为,二战有究竟会怎样的一番惨象?没有特效药,没有精神领袖,英国的历史定是悲剧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6.“最美中国人”李志敏见到一面色发青、衣衫脏乱的乞丐昏倒在地,立刻做心脏复苏按压和人工呼吸,待乞丐醒来好转后才离去;烟台“最美女孩”刁娜娜为救马路上的孩子而被车辗伤,毫不后悔;“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孩子飞身跃向车前。他们的善行就 像是一颗石子,虽小,却能在社会上激起一层层向善的涟漪,久久回荡。(《顺手一小事,爱心一大步》)

7.行小善,让我们于无声处静观人性之花绽放,让我们默默地深扎道德的土壤。国内有陈光标高调慈善,姚明、李连杰为壹基金动员力量;国外,比尔.盖茨、巴菲特先后宣布裸捐。他们的无疆大爱我们难以企及,而我们力所能及的是行小善:在茫茫黑夜中为骑行的人带去一丝光亮,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为赶路的人拾起书本;把易拉罐拾起,投往那最后的归宿;把水龙头拧紧,留下那生命之源。

这些举动看似微不足道,却可以把人与人紧密相连在一起,共同抵御孤独和我们未知的辽阔宇宙 。

行小善让我们的渺小的生活无限放大飞扬,行小善把爱心装进胸膛,让周身奔涌着爱的血液。就像“道德模范”郭明义把助人列为每日必修,数十载如一日,为180多名贫困生捐资助学,无偿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至少挽救75名危重病人的生命;就像乡村教师李灵,不畏酷暑严寒,奔波在城市街头为孩子们搜罗旧书;又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拯救学生;又如“最美妈妈”吴菊萍,迎面一接,接住了孩子,接起了遗落的道德。 是的,他们平凡,但正是一颗行小善之心,他们用平凡哺育非凡,在非凡中铸就高尚的品德。(《行小善,点亮你我生命的光焰》)

8.最令我动容的家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与妻书》唯其感人,就在于他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悱恻:悲苦,凄切。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这是用生命传递的爱的家书,时隔多年,我们如今读来依然动容,欷歔不已!(《谁解家书味》)

9.又想起著名作家、翻译家杨 绛(jiang),这位德高望重的百岁老人,满头银发,点一星孤灯,穿梭在历史与学识之间,孤独,但不寂寞。她说:“我要洗尽这一百年沾染的污尘,回家。”她一直勤于专研,一生奉献于学问,奉献于整理钱钟书的手稿,还捐出所有稿费在清华设立好读书奖。一切功名利禄都沾染不了她。她的纯洁,她的赤子之心,让我们看到了这位百岁老人灵魂的高度。(话题:时代在变,赤子之心不变。)

10.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我们的中国正在转型期,然而却出现了道德滑坡,甚至是人性暗淡,可是人们却怀着一颗渴望爱,渴望善念的心。”这不由得让我

想起最近在网上很火的“薯条哥 ”。肯德基门前,一位外国人买了两包薯条,分给一位乞讨的老太,两人席地而坐,开心地吃着聊着,好温暖。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却让众多网友为之转发跟帖,从中不难看出我们对善念的渴望,渴望到了何等程度。(话题:呼唤爱心的回归。)

11.他,白了头发,绿了荒山,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为了给老百姓再造青山绿林,他用双手捧起善心,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火,从早到晚,四十年来不知走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天。他就是前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老人,他将对大凉山人民、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担负于自己的肩头,他用善良的内心使山变绿,水变清,他让善心在大凉山传承。尽管,他双手满是老茧,那也是最美的双手,因为他捧起的是人间大爱。(《捧起善心》)

12.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史怀哲——非洲圣人,他说:“我从未见过这美、善和智慧集于一身的人。”史怀哲在《我的呼吁》里说:“爱,就是保护并促进生命。”他是伸出双手给人以温暖的慈祥长者。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他将所有的奖金及演出所得,全部捐献给当地政府,用来盖来风病院。这一双手长者的手,为多少孩童承担起了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之重。史怀哲伸出的双手,拥抱了贫困落后的非洲大陆,也拥抱了世界上所需要慰藉的心灵。史怀哲的大爱,是呈给我们当今道德风尚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最好的良药。(《捧起善心》)

13.生命有限,似昙花,开后须臾便谢,但他在“人生的赛跑中”却跑出了永恒,活出精彩。李剑英在16秒内做出生命的抉择——紧急迫降,用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生死关头,他将死亡的残酷留给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人民,他的精神熠熠生辉。卢俊曾说过:“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李剑英用行动表明,生命虽然有限,但为人民利益而死,虽死犹生。李

剑英用生命的最后16秒诠释了生命的全部,让我们明白了中国军人的生命的意义。他的生命虽戛然而止,但他活出了精彩,活出了生命的意义。(《有限的人生,活出无限的精彩》)

14.当遭遇迎面撞来的车辆时,她用行动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的爱。在滚动的车轮下,她用身体把学生撞离死亡险地,而她却被卷到车轮下,双腿被辗折而倒在血泊中。她就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生与死之间,她做出了自己的果断选择。人性光芒闪耀的一瞬,延长了感天动地的最美人生价值。(《道是“无限”却“有限”》)

15.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一腔碧血勤珍惜”的“鉴湖女侠”秋瑾,从“我要扼住 命运的咽喉”的贝多芬到“大爱无声铸师魂”的谭千秋(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这些人,之所以流芳百世,正是因为他们看中的不是生命的长短,而是生命所走过的路程——生命的价值。他们,是在有限的是有限的时间跑出最精彩的路程。(《人生赛跑的“路程”》)

16.在朦胧间,看到了这样一 幅画面:一位中年男子,衣着随意甚至称得上是寒酸,发丝也被随意披在脑后,扛着锄头,漫步于草尖上,脸上那份淡然显示出他的好心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句诗句从他嘴唇溢出,由此可看出他必定是一位雅人。穿行于草尖的衣襟沾上了草屑还有些微湿,随之高吟而出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便解开了众人心中的疑惑!不错,他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投身于自然,享受于自然。(以特写镜头的方式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篇三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考纲

语 文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 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 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 “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

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1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

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

论证方法。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

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2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

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

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

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

⑵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⑴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篇四

2017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附2017年高考全国卷最新题型)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附2017年高考全国卷最新题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运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

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篇五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说明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说明

(附2017年高考全国卷最新题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运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应用{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作文}.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⑴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⑵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⑴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⑵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⑶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⑷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⑸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E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⑴符合题意 ⑵符合文体要求

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⑹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⑴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⑶有文采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⑷有创新

上一篇:12月心情说说
下一篇:2017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预测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