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

来源:热门资讯 发布时间:2014-05-08 点击:

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篇一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篇二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篇三

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7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4.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重用有才能的人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6.“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8.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选项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1.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哪位皇帝有关?(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3.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

1 C.唐太宗 D.唐玄宗 1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①地动仪模型 ②曲辕犁 ③筒车模型 ④ 罗盘针模型

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15.“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6.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7.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记》 D.《资治通鉴》

18.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

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19.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

“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20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些故事,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①张骞通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2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

22.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 )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23. 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人华尔纳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珍贵文物,它体现了高超的

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这里的“宗教”是指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敦 D.佛教

24. 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C.看阎立本作画D.到东京城内的“勾栏”看

25.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演出 雕塑技艺与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

2

26. 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8分)

(1)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

A.涿郡指今B.余杭指今

(3)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大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常在此塔下题名留恋。

材料四: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

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1)以上材料都是围绕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而言的?(2分)

(2)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2分)

(3)该制度到什么时候被废除(2分)?

(4)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帝?(2分)

(5)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哪两位皇帝?(2分)

28.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成为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3分)

(3)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将材料三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2分)

(4)从材料四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有好往来的具体事例。(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旧唐书、玄宗下》

3 英国的考试制几段运河?

材料二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以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逇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2分)

(2)唐玄宗的拿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3分)

(3)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2分)

(4)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话分析后,你应该怎么做?(3分)

30、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请回答:(10分)(1)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2分)

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2分)

3)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2分)

4)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ADACA DCDDC 11-20 BDDDD DBBAC 21-25 DCDDC

26.(1)隋;大运河

(2)北京;杭州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27.(1)科举制 (2)隋炀帝 (3)清朝末年

(4)武则天 (5)唐太宗(李世民) ; 唐玄宗(李隆基)

28.(1)重视人民的力量 贞观之治 (2)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征

(3)科举制度 (4)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9、(1)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之治

(2)任用贤臣(姚崇);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

(3)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

30、(1)遣唐使(1分);留学生,留学僧。(1分)

2)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回答出二个即可得2分。

3)人物:鉴真(1分);事迹: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1分)

4)人物:玄奘(1分);事迹:西游天竺学习佛法(2分);

著作:《大唐西域记》。(1分)。

4 ( ( ( (((

5

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篇四

2017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重点) 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难点)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重点)

学习过程

一、隋朝的统一

1、在方框内填写好隋朝统一的进程

2、我们学习过的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除了隋朝以外,还有 和 3、从以下三则材料分析隋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要求:在材料中找出答案并分点归纳)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答:原因:①

② ③ ④ ⑤

4、观察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隋文帝末年)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唐贞观政要》 (1)以上表格及材料说明了什么?

(2)在书本P2找到隋统一之后采取的发展经济的措施并划好 ①( 方面):发展经济,编辑户籍,统一 和

②( 方面):加强 ,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 1、隋朝大运河

2、大运河与世界上著名人工运河进行比较

从以上表中格,你得出的结论是:隋朝大运河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1) 胡曾对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看法怎样?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2) 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3) 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三、开创科举趋势制度

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

——郭施拉《开放的中国》

材料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无论哪朝哪代,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于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书院"也应运而生。 材料三 科举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成为中国历代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O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阅读以上材料,概述科举制的意义: ① ② ③

四、隋朝的灭亡

隋帝陵【唐】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翻译: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 回答:(1)隋炀帝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 (2)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五:小结

第三课 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简要叙述唐朝历史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期的“安史之乱”的大致历史走向。

(2)学生通过对曲辕犁和筒车的学习,能理解科技推动人类进步的道理。

(3)了解盛唐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交流、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表现。体会认识到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体会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能力目标:

通过一些提问,如:“为什么说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你认为出现盛唐气象的原因有哪些?”等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分析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造: 曲辕犁和筒车的创制;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达;长安商业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多姿多采。

难点:分析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

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篇五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习题笞案(2017年新河人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习题笞案(2017年新河人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陏朝

【温故知新】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和差额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通过比较公平的考试,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科举考试使得普通士人有机会凭借才能入仕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屋的流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在科举制激励下,士人读书的风气更加盛行,促进了文化教育亊业的发展。科举制度下的考试,规定考试内容,要求按一定规范答题,还有利于各地在文化上和心理上的认同。

【问题探究】

(1) 灭亡原因的共同之处:大兴土木,徭役繁重;连年征战,兵役繁重;严酷刑法,残暴统治。(2)加速灭亡的原因不同,秦朝加速灭亡原因:野蛮及残暴的统泊;陏朝加速灭亡原因:隋炀帝发动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3〉历史作用:为以后各朝各代帝王统治提供了教训。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温故知新】

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注意减轻百姓的賦税和徭役负担;唐太宗知人善任,选贤任能,不计亲疏;虚怀纳谏等。

【问题探究】

唐玄宗统治前期,先后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宰相,改革弊政。他们精简官僚机构,整顿吏治;按制度对官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等。

唐玄宗统治后期,渐生骄惰之心,整日与杨贵妃嬉戏游乐,不理

朝政。他先后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不学无术的杨国忠为宰相,导致朝政混乱。

第3课盛世华章:诗歌、乐分生活

【温故知新】

(1) 山水田园诗:以孟浩然、王维等为代表,他们继承陶渊明的思想,以山水风光和闲适生活为题材,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2) 盛唐边塞诗: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为代表,描写了戍边守战部队的艰苦环境以及报国思乡的情绪。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

(3) 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等为代表。他们学习汉乐府诗的优点,提倡关注社会,“缘事而发”,言辞通俗流畅。

(4) 韩孟派: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为代表。他们追求立意奇绝,文字新巧。

(5) 杜诗:以杜甫为代表。诗风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诗歌对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给予批评。

(6)咏史诗:以刘禹锡、李商隐为代表。初唐咏史诗体现了颂扬功业,积极地述怀壮志的时代特点;中晚唐咏史诗则体现了关怀现实、深沉的忧患意识的时代特点。

【问题探究】

例如:杜甫诗句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状况。

第4课天下和同为一家

【温故知新】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设置机构,加强管{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

理等。

【问题探究】

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南诏首领愿意接受唐朝的封号,与唐朝友好。渤海国接受唐朝册封后,每年都遣使朝贡,派学生到长安等地学习唐文化,抄写经史典籍。唐朝也在登州设立渤海馆,为往来的渤海商人和旅行者提供食宿便利。{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

第5课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

【温故知新】

鉴真在日本大力弘扬佛法,成为日本律宗的创始人。他还将中国的医药、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介绍到日本,被日本人^誉为“天平之甍”。鉴真东渡奠定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基础,是唐朝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

【问题探究】

出生人死、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等。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分立与大统一

第7课北宋的统治

[温故知新】

赵匡胤利用宴会之机,解除了石守信等军队高级将领的兵权;实行领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军将领兵,枢密院承旨调兵,二者相互牵制。

【问题探究】

原因:宋太祖凭借军权夺取了后周政权,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了生,他不断采取措施限制武将权力。

影响: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将篡权的局面,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也促进了宋朝文教事业的繁荣。

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

【温故知新】

仿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重用汉人谋士;学习中原文化和制度等。

【问题探究】

这种说法是片面。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进行贸易。

第9课金朝的兴起与宋金和战

【温故知新】

第三幅图是错误的。金灭辽是在1125年,南宋建立于1127年。故辽与南宋没有政权并存时间。

【问题探究】

北宋重文武,压制武将,强干弱枝,导致了“三冗”局面的出现,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宋徽宗任用蔡京等奸臣搜刮民旨民膏,导致民不聊生;宋钦宗不用主战派的李纲,导致错失战机;宋朝外交的失误。

第10课元朝大统一

【温故知新】

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特点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担任,目的是有效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成为明清以后地方行政区划的典范。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

的新举措。

【问题探究】

经历了两晋、隋唐两次大统一。特点:元朝的统一加速了各部落以及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第11课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温故知新】

农业、手工业、商业、大都市和城市的生活。

【问题探究】

(1) 使南方沿海城市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 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口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 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 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交融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第12课领世界的科技

【温故知新】

相同:都对文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不同:活字印刷术用黏土作为原料,且一字可反复排版使用;而雕版印刷术用木材作为原料,而且一字只能一处使用,不能反复排版,因此,必然消耗大量材料,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活字印

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2017篇六

人教版2013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

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 规则的演变 ................................................................................................ 1

规则之“源”(第一课时) .......................................................................................... 1

规则之“变”(第二课时) .......................................................................................... 2

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 ................................................................................................ 2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第一课时) ................................................................................... 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二课时) ................................................................................ 3

第三课 生活的故事 ................................................................................................ 3

生活的时代印记(第一课时) ....................................................................................... 3

综合探究七 区域的变化 ......................................................................................... 4

第七单元复习 ........................................................................................................... 4

第一课 规则的演变

规则之“源”(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1.规章 守则 公约 法律 制度 2.规范 准则 3.文字 约定俗成 风俗习惯

4.D 5.C 6.A 7.D 8.A 9.C

[拓展提升]

1.D

2.(1)游泳场馆的规定、兴趣班教学常规、超市管理条例、顾客须知、电影院管理规定、观影须知等。交通规则

(2)规则是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应生活的内容而存在。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有了它可以建立科学的生活规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1

规则之“变”(第二课时)

[基础巩固]

1.人类活动的范围 2.社会发展 废止 3.国家法律 社会制度

4.D 5.D 6.C 7.A 8.B

9.(1)成文规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约定俗成的规则:中国人年三十要吃团圆饭。

(2)太空交通规则的出现。

(3)2006年1月1日起,《农业税条例》被废止,这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

[拓展提升]

1.(1)从没有裁判到使用裁判执法;从以吆喝、喊叫和手势行使职权到使用哨子执法。

(2)规则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3)略

2.(1)交通井然有序的原因是人们遵守了交通规则。 交通混乱的原因是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离不开规则,当人们遵守规则时,一切井然有序,一旦失去规则,社会将混乱不堪。规则标明了生活的规范,建立起生活的秩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1.分享 交换 2.商贸活动 人类迁徙活动 学校教育 3.传媒 媒体

4.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5.B 6.B 7.A 8.D 9.A

10.C

[拓展提升]

1.身体 动作 语言 图画 纸 印刷术

2.语言传播的方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6000年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传媒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载体变得多种多样。

3.

狼烟,主要使用在军事活动中,使用方便,但传播速度较慢,不易发觉,内容单一, 2

上一篇:不要贪心的谚语
下一篇:qq说说关机系统源码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