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有关的对联

来源:名人名言大全 发布时间:2014-07-09 点击:

与历史有关的对联篇一

有关名人的对联

有关名人的对联

(0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屈原

(0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

(0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项羽

(0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 项羽

(05)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06)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苏武

(07)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王嫱

(08)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

(0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10)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诸葛亮

(1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诸葛亮与刘备

(12)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13)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

(1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15)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16)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甫

(17)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18)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19)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白居易

(20)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白居易

(2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2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23)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沈括

(2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2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26)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飞

(28)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29)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30)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孙中山

(3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

(3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3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苏洵,苏辙

一、名胜对联辑录

1、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2、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

3、九江琵琶亭: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4、黄州赤壁: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成都社甫草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6、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出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诗》《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

二、与课文相关的名家对联辑录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颂孔子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屈原

3、诸葛亮:a.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b.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 威德咸孚足千秋。

4、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颂韩愈

5、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颂韩愈

6、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颂范仲淹

7、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颂文天祥

8、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颂文天祥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颂辛弃疾

10、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

11、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颂司马迁

12、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颂司马迁

13、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篙下诗,岂甘了此一生。——颂陶渊明

14、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颂汤显祖

1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颂李清照

1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颂李白

17、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白{与历史有关的对联}.

18、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颂杜甫

19、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颂社甫

2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颂杜甫

21、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颂白居易

22、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

23、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颂韩信。 (注:“知己”指萧何,“妇人”指漂母和吕后)

24、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颂王昭君

25、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颂诸葛亮

26、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颂陆游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颂岳飞

28、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颂蒲松龄

29、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颂鲁迅

30、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颂三苏父子

有关历代名人的对联.----

1、孔子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2)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3)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2

(4)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 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2、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3、屈原

(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3)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4)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4、项羽

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半碎霸图空。

5、 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荆柯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7、司马迁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8、苏武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9、王昭君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10、诸葛亮

(1)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3)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5)功在朝迁,原不分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1、陶渊明

(1)醉眠多似陶彭泽;句法参同李翰林。 (2)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12、李白

(1)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2)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 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5)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7)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13、杜甫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5)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 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6)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14、白居易

{与历史有关的对联}.

(1)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3

(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15苏洵父子等

(1)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3)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司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16、范仲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7、沈括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18、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9、李清照

(1)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3) 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20、文天祥

(1)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法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21、岳飞

(1)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2) 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庭从此小; 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与历史有关的对联}.

(3) 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得一片丹心。

22、史可法

(1)数点梅花亡国恨; 二分明月故臣心。

(2)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 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3)死含瑶草千秋恨, 魂傍梅花万古香。

23、蒲松龄

(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4、孙中山

(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2)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事。

25、鲁迅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6、韩愈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26、苏轼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27、于谦

(1) 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独留表白在人间。

(2)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 4

风波。

28、陆游

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29、归有光

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三部曲:

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

矛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矛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深入》《转移》《复兴》。

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叶君健的“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

欧阳山的“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

冯德英的“三花”三部曲:《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

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

史书体例

1.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中国历史的全部史书,合称《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其中的前四部,也是水平最高的四部,并称《前四史》。也称四大史书。

中国书籍“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整理。

2.《尚书》:我国第一部散文集。

3.<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武著。

4.《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著

5

与历史有关的对联篇二

对联中的历史故事

对联中的历史故事

以下对联是本人平时积累,自感颇有造诣,且耐人寻味,推荐出来与大家共同学习。希望大家多学习了解历史,了解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与历史有关的对联}.

1.金蛇狂舞旭素一笔草,艺海泛舟包康双楫文。(赞书法艺术联)

2.韩信屈身未必怯,羲之坦腹何曾愚。(含韩信受胯下之辱,坦腹东床两个故事)

3.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 赞西汉两位文学家和诸葛亮联 )

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赞项羽勾践及自勉联)

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赞蒲松岭联)

6.冬芍药夏牡丹,春兰秋菊,臣乃探花郎,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乾隆皇帝试探新科进士探花的对联)

7.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总结韩信一生联)

8.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河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要用火攻。(赞诸葛亮功绩联)

9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古有一考官见一考生与己同名,不悦。出上联难之,生不惧,对出下联)

10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 (乾隆南下,在南通州突出上联,求下对,身边一随从左右顾盼,见街边当铺很多,随对出下联)

与历史有关的对联篇三

趣谈对联历史

趣谈对联历史

对联,又叫楹联、对子、联语、联句。

我们最熟悉的对联,恐怕要属春节时贴的春联了。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贴春联的风俗究竟从何时开始的呢?在贴春联之前,人们在门上贴的又是什么呢?

据资料记载,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位门神。远在周代,古人就有了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桃符原本是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方三寸的桃木板。桃木又叫仙木,古人迷信认为它能镇鬼驱邪。而神荼和郁垒,人们认为他们具有神力,有了他们把门,妖魔鬼怪胆敢前来,就抓去喂虎,可保主人一家平安。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换上新的桃符。

这样的风俗流传到唐代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关于这一点,有一个跟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的传说。相传,一次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叫,他将事情告诉了群臣,并安排秦琼和尉迟恭在他的门口守护。秦琼和尉迟恭戎装立于门的两旁,当夜果真安然无事。于是,李世民令画工画上秦琼和尉迟恭的像,悬挂于宫门左右。后世沿用此习,秦琼和尉迟恭便成了门神。随着时间的推进,因为用桃符的人多,而画像又不容易,所以有人干脆把秦琼和尉迟恭以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悬挂在大门两旁,于是神像逐渐被文字所替代。

历史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在进步,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们又用一些押韵上口的喜庆吉利词语(如“禳灾降福”“逢凶化吉”等)替换了门神的名字。唐代格律诗成熟繁荣,极大地推动了对联的发展。唐代中期,门联已较普遍。文人与民俗相结合,所以到了五代时期,春联的质量已经很高了。后蜀主孟昶就写了一副很有名春节门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因为孟昶是蜀国国君,地位显赫,加上他的撰联又有着正式的记载,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我国的第一副对联。其实有资料证明最早的对联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有了,那是孔融写的。孔融将其诗中的一联单独写出,悬挂于客室: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据说,这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宅室联。

五代下来便到了宋元时代了,这是对联的发展期。对联在宋代逐渐流行起来。王安石《元日》一诗中就描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后来人们又逐渐地用纸代替了桃木板,对联的应用范围也由春联逐渐扩大到其它领域。

到了明代,对联进入了繁荣期。当然,这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功劳是分不开的。据说朱元璋当皇帝前和当皇帝后都很喜欢对联。无论行军打仗、微服出行、饮酒下棋、登堂进庙,对自己的部下,还是对平民百姓,朱元璋都喜欢谈对联、写对联或赠对联,并留下了不少的妙联佳话。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跟他有关的一个有名的故事吧。

某年除夕,朱元璋传旨,无论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每家每户都要张贴一副对联。圣旨传出后,他又在首都金陵(今南京)便服视察。当他看到城里到处都是歌颂他的春联时,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谁料正得意时,忽见一家门上未贴春联,朱元璋心想 :这是怎么回事?进去一问方知,原来是一户以阉猪为业的苗家,因为自己不会写,请人又未请到,正在发愁呢!朱元璋笑着说:“原来如此。那我给你写吧!”于是他针对户主的职业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之后就走了。当他沿街复查时,发现这个阉猪苗家仍未贴春联,心里很是不满,于是便进去责问。苗家回答说:“您走后我们才知道这是皇帝的亲笔御书,所以我们把您写的春联挂在了正屋,正焚香供奉着呢!”朱元璋听罢大喜,命随从再赐予户主白银三十两。

有了皇帝的倡导和榜样,明代写春联贴春联便蔚然成风,开创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顺便说说,我们写春联为什么都用红纸吧。相传古时有一种叫“年”的凶兽,每到除夕就

会出来害人。“年”怕光怕响,尤怕红色,加上红色象征吉祥喜庆,所以,春联就以红纸书写了。

在明太祖的倡导下,明代对联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徐渭、解晋、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例如,徐渭就有这样一副有名的自撰卧室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还有现存于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的孟姜女庙的一副名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与历史有关的对联}.

清代,对联达到了鼎盛时期。对联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对联大家层出不穷。我们听说过的名字有郑燮、袁枚、纪昀、林则徐、康有为等。说到纪昀,也就是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他可真是作对联的高手啊。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纪晓岚见皇帝很准确地猜到了他的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联道谢:“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这一时期,出现了汇集、谈论对联的书籍,对对联的发展推波助澜,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历史资料。

民国以后,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新民主革命的影响,对联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性加强。楹联大师刘师亮的讽刺谐联就别开生面。如他讽南京政府的一副对联: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岁”谐“税”,“平”谐“贫”,一语双关,讽世讥时,鞭辟入里。 不少文化人士如蔡元培、陶行知、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均有名联传世。但由于教育制度、教学内容的变革,对课取消,对联创作的群众基础开始

削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风气改变,对联创作跌入谷底。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迅速回升,对联进入振兴时期。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地方楹联组织如雨后春笋,创办对联报刊、征联、联赛、电台讲座、函授、书写赠送春联等活动,频频举行,促进了对联的复兴和发展。在不长的时间里,对联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和研究,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开始出现一些有代表性的联家。对联文化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与历史有关的对联篇四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论文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是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这是百度百科上对于『对联』的定义。

想要了解对联文化,就不得不了解对联的历史。对联是怎样产生呢?有的学者认为,对联是“骈文的后裔”。它的起源同骈俪文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骈俪文由汉魏曹植开先河,至南朝梁、陈趋于成熟,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也有学者认为,对联是唐初律诗、律赋的衍生品。唐初律诗句式对称工整,与对联的写作方法相同;六朝以后兴起的律赋,对仗工稳,更强调音韵和谐,诗作中的许多上下句,其实就是一副对联。

对于对联的问世时间,学者说法不一。据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学篇》说,南梁时代就有对联了。那时的文学家刘孝绰罢官不出,在自家门上题了“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两个句子。他的三妹令娴续道:“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谭嗣同认为,其虽似诗,而话皆骈俪,又题在门上,故堪称对联面世之首作。这种说法又比清朝纪昀和梁章钜说“对联产生于后蜀时期”,上推了400余年。 其次,我们看对仗与对联相同的格律要求。诗词有格律,骈文有规矩。对联是从骈文、诗词衍变而来,对仗的格律也就是

对联的格律,即严格的对偶。对仗和对联有以下六点格律要求:

1、字数相等。对仗与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句式一致。句式是指句子节奏形式。相同字数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形式。

3、词性相当。对仗与对联,都要求出句与对句所用字词的词性保持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4、结构相应。这是说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即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依此类推。此外,还应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

5、平仄相对。对仗与对联,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求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此外,还有一条铁则,即上联脚仄声,下联脚必须平声。这是千百年来积淀成的审美习惯,否则,读起来会别扭、压抑! 在语句里讲究平仄声的适当搭配,读来抑扬顿挫,具有一种音乐美。否则,平对平,仄对仄,声调就像敲木鱼似的,单调乏味,缺失和谐铿锵!

其三,我们看对仗与对联相同的分类。根据是否合乎格律要求,对仗与对联可分为工对、宽对、自对、流水对、借对、扇面对等等。

1、工对。又称严对。是严格、工整的对仗。是用同类事物相对,如数目对数目,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颜色对颜色,人名对人名等。

2、宽对。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就是在对仗上放宽要求,基本合乎格律,大致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即可。

3、自对。又称当句对。在上下联中分别自行对仗,又在全联中两两对仗。

4、流水对。流水对又名串对,是对联中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表达的对仗。上下联往往是一个复句的两个分句,表示连贯、递进、条件、因果等种种关系。

5、借对。借对是通过借义或借音来求得对仗工整的一种对仗方法。

6、扇面对。又称隔句对。在诗歌中,第一句与第三句相对,第二句与第四句相对。

从前面的对仗、对联分类看,古人的诗联创作是丰富多彩的。但应用较多的还是工对、宽对和流水对。不论运用哪种对仗方法,其对仗的工拙与否,主要因素不在于选择何种对仗形式,而是看作者阅历的深浅和驾驭文学的艺术。

其四,我们看对仗与对联相同的避忌。当我们认识了对仗与对联的格律要求和分类后,在运用时应注意:

1、避免合掌。合掌就是上下联词义雷同,内容重复,好像左右手掌相对相合。对仗与对联,都是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内容,如果合掌,全联仅剩半联,岂不浪费笔墨?

2、避免同字相对。

可见,对联是非常工整严格的一种对仗。我前不久在知乎上

看过一个回答对联,竟然用编程的方式从字典中按格式随机组合成各式各样对仗的下联,这可能就是对联的未来发展趋势吧。 从实用角度来划分,对联可分为春联、婚联、寿联、贺联、挽联、行业联、格言联、讽喻联等等。

对联,在对仗基础上发展而来,兼容并蓄,它将更加枝繁叶茂,摇曳多姿!

综上所述,对偶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对仗是律诗中对偶修辞的习惯说法;对联则是一种以对偶形式组成的应用文体。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对仗与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仗与对联,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丛香花。 对仗与对联,是世界文学库中的一箱奇珍!

与历史有关的对联篇五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写孔子)

2.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写孔子)

3.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写孔子)

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写荆轲)

5.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信陵君祠)

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悼屈原)

7.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写屈原)

8.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悼屈原)

9.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

10.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祠)

11.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12.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写项羽)

1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羽)

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项羽、勾践)

15..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不知有汉,美 人、名马、英雄。(写项羽)

16.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写张良)

17.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写韩信)

18.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写许慎)

19.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武)

20.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陕西苏武庙)

21.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王昭君)

22.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

23.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诸葛亮)

24.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诸葛亮

25.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诸葛亮)

26.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27.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魏,常怀谨慎励臣躬。(成都武侯祠)

28.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成孚足千秋。(悼诸葛亮)

29.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悼诸葛亮)

30.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遍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写诸葛亮)

31.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写关羽)

3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湖南桃源县陶渊明祠)

33.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陶渊明)

34.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

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江西南昌滕王阁联)

35.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颂李白) ’

36.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写李白)

37.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写李白) ,

38.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写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

39.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4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

41.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成都杜甫草堂)

4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为杜甫题)

4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写杜甫) 。

44.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写杜甫)

45.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写杜甫)

46.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顾复初题杜甫草堂))

47.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48.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杜甫)

4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5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52.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郭沫若为辛弃疾题)

53.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稼轩祠联)

5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悼李清照)

55.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写李清照)

56.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写陆游)

57.扬震旦天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欧亚盟主。博我皇道,安我汉京。(写成吉思汗)

58.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为蒲松龄题)

59.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写蒲松龄)

60.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写归有光)

61.改革衣服之观,人间温暖;极错彩金之妙,天下文明。(写黄道婆)

62.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写郑成功)

63.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坑志,方知海外有孤臣。(写郑成功)

64.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坏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扬州史可法墓)

65.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坏故土,还留胜衣冠。(写史可法){与历史有关的对联}.

66.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写史 可法)

67.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68.江户矢丹枕,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女侠魂。(孙中山挽秋瑾){与历史有关的对联}.

69.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写秋瑾)

70.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载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写孙中山)

7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写孙中山)

72.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悼鲁迅)

73.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鲁迅)

74.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75.旷代天才,回荡当齐马赛曲;炎黄后胄,激扬永振义勇军。(写聂耳)

76.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写周恩来)

77.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李冰)

78.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五四运动)

79.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这两副对联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写照?文化大革命时期

歌颂张骞

一马当先探西域,身陷绝境志不丧,

雄豪壮志破沙戈。临危威吓节不丢。

两渡鬼地创丝绸,天下唯此君一人,

华夏文明传千里。名扬汉戎数千年。

大汉之魂

一使胜千军,两出惠万年。

一使两番西域,十载畏途,胜过千军万马。

半生几度南疆,全心忠义,赢来绝赞奇功。

下联说明:

1、“南疆”:不仅指南部新疆,还可指西南地区(张骞曾为寻找身毒国(印度)而派人探索西南。详见百度百科“张骞”之“探索新路 开发西南”。)

2、“全心忠义”:张骞通西域,两次被匈奴扣留,跨时十多年,但他为“不辱君命”不惜抛妻弃子、始终“持汉节不失”。(张骞探索西南也是“全心忠义”)

3、“绝赞奇功”:极高的赞誉,异常的功勋。“全心忠义,赢来绝赞奇功”,原稿作“满怀壮志,修成绝世奇功”,因有歧义及因词性问题而改之。

4、上联数字词有“一、两、十、千、万”,皆可指示“实数”,下联以“半、几、全、绝、奇”对之,皆是“虚数”,其中“绝”、“奇”等字为借对用法。

5、另,上联“千”与“万”可组成“千万”、“万千”,下联“绝”与“奇”可组成“绝奇”、“奇绝”。

6、上下联可对应组词:“一半”、“西南”、“十全”、“过来”等。

7、上联的最大难度其实在于:“十载畏途,胜过千军万马”含双关意。一可指:“十年中路上的危险远超过(远不止)面对敌人的千军万马。”;二可指:“十年艰险历程所创造的功业,胜过张骞当年随卫青李广领千军万马抗击匈奴的功劳”(张骞曾因征战有功而被封为“博望侯”);三可指:“张骞一个使者十年艰险历程所创造的功业,胜过朝廷出动千军万马扫平匈奴的功劳”,张骞通西域,功德更广。

8、下联写“全心忠义,赢来绝赞奇功”,也有三层意思,一是说,张骞全心忠义、建立奇功,受到汉朝天子百官和人民的称赞,他为自己赢得了千古美名。二是说,张骞因全心报国、忠义勇敢而受到西域、南蛮诸国赞赏,他为汉朝赢得了声誉,建下奇功;三是说,张骞全心忠义、功业泽被华夏,对整个世界都有贡献,他为整个中华民族都赢得了赞誉。

一使两番西域,十载畏途,胜过千军万马;(出句)

诸邦百世外交,双赢丝路,惠于四海五洲

任胡马嘶风,远播汉仪三万里;

听驼铃入梦,长开丝路两千年。

捧心思汉臣,青史一篇沾泪读;

痛眼望丝路,驼铃千古为谁鸣?

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社会现象发生在: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下一篇:七下语文长江作业本孟懿子问孝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