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谚语

来源:快速阅读法 发布时间:2014-07-24 点击:

三农谚语篇一

中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0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 中国历史上的“三农”

问题

[知识链接]

1.统治政策的调整:

(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2)秦朝的暴政:秦朝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

(3)文景之治: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和汉景帝等,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并且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史称“文景之治”。

(4)贞观之治: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唐太宗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5)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6)元朝的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2.农作物推广和引进:

河姆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商周时期种植“五谷”;汉代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并从西域引进苜蓿等作物;唐代蔬菜有很多新品种,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和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明朝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和向日葵等农作物,在我国开始推广种植。

3.劳动工具: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商周时期用木、石、骨、蚌耕地(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汉朝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唐朝时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4.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筑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西汉汉武帝亲自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隋炀帝时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元朝为了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开通了会通河和通会河。

5.江南地区的开发:

我国南方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作物生长;自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为逃避战乱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相对北方战乱较少,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其中太湖流域成为全国著名的粮仓,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测试平台]

一、单项选择题

1.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2.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

3.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4.孔子的一个学生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说明了( )

A.当时人们家家养牛 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牛耕

C.当时姓牛的人很多 D.当时人们名字中都带有“牛”或“耕”

5.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摇役和赋税,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经商发财获得奖赏

C.当兵打仗建立军功 D.开垦荒地获得奖赏

6.最终攻入咸阳,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7.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汉初一位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这段话代表了汉初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农 B.重商 C.农商并重 D.发展手工业

9.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人的

( )

1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11.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曾经一代“农圣”的故乡,他们曾经出巨资征集能明确反映出现代寿光蔬菜之乡的特点人物塑像,你认为应该选取下列哪一个人物的塑像比较适合( )

A.祖冲之 B.王羲之 C.顾恺之 D.贾思勰

12.如果请你为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准备道具,你不应该在剧中的餐桌上摆放的食品是( )

A.玉米 B.葡萄 C.石榴 D.核桃

13.下列农作物在中国开始种植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水稻 ②占城稻 ③葡萄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

14.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5.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在于黄河流域( )

A.开发较早,农耕发达 B.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C.建都较多,地位重要 D.人口密集,劳力充足

17.“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下列哪种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 )

A. 水排 B. 翻车 C. 筒车 D. 耧车

1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旨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通过该诗,我们可以判断作者的生活时代是在唐朝( )

A.贞观之治时期 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开元盛世时期 D.宋太祖统治时期

19.下面的两种机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哪一时期

( )

A.隋朝 B. 唐朝 C.北宋 D.南宋

20.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

21.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和谐”社会,例如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光武中兴,那么出现三次盛世局面的相同因素是( )

A.提倡节俭.减轻刑法 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C.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实行了均田制的土地政策

22.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了( )

A.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 B.洞庭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C.黄河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D.珠江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23.北宋时期,一个阿拉伯人来到中国经商,他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A.人们使用筒车灌溉农田 B.黄河流域的农民种植棉花

C.成都的大富商用交子做生意 D.江浙地区的机户大量出售丝绸

24.宋朝时,我国的经济中心南移已成定局,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海南岛的棉纺织业最发达

B.四川地区商人最早使用纸币

C.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都

25.下列农作物不属于我国明朝时期引进的是( )

A B

C D

26.某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准备撰写一篇有关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毕业论文,他们最应该参考的著作是( )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

27.在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下列属于中国农民进行抗争的事件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洋务运动③义和团运动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下列哪一事件说明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农谚语}.

29. 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0.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 )

A.国家土地所有制 B.集体土地所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公社土地所有制

31.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B.进行土地改革

C.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32.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初步建立的事件是( )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6年,全国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C.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3.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道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4.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

250公斤,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种宣传应出现于

( )

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时期{三农谚语}.

35.右图是某报登载的一则新闻,它反映了( )

A.土改后农民创造的生产奇迹 B.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三农谚语篇二

三农政策下的农业转型

“三农”政策下的现代农业经济转型

生物工程 2120161041 马晓辉

摘要:随着党中央“三农政策”的提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成为了新型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生物技术自然成为了这一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指导。为了提高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经济收益,我国农业正经历着由单一型,传统型农业向组合型,多元型的新型农业转变的过程。本文从较为成功的“柑橘与柑橘凤蝶变害为宝养殖”以及“0排放鸡枞菌组合型农业”为例,深度探究这一转变。

关键词:生物技术,三农,柑橘凤蝶,鸡枞菌,组合型农业 正文:

生物技术领域是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几大行业之一,他的技术遍布于农业,医药卫生业以及食品产业等多方面。有专家预见到,21世纪将是生物行业的世纪;50年之后的生物行业将如同现代电子科技行业一样空前繁荣。而这一政策与党中央在2004年所提出的“三农政策”息息相关。

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自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三农”这一立国之本。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的2005年党中央又指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从上述两次决策中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将新世纪的农业建设主要放在了两个方面: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民收入。一直以来中国的传统农业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广泛的体现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多方面,制约着农业的健康发展。于是国家不断提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创新农业、农业产业化等多种概念,这些理念无疑与我国的农业紧密相连。于是,在2012年11月8号,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中国农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中央在十八大会议报告中特别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对于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有深远的意义”。在高速增速之后我们现在是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重新梳理思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自然生态和谐、区域协调发展、创新激励驱动、全球产业战略定位等角度对中国的农业进行再优化再调整,真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

在党中央所设想的新型农业中,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等新兴行业无疑为新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农业提供了新的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持。早在上世纪,正当所有人都在质疑中国如何解决10亿人民吃饭问题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提出和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问世,就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这一农业传统强国的力量。中国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温饱问题,更帮助世界解决了其余5%人口的粮食问题。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一系列理论的提出和实施,中国农业结构整改,农业经济转型无疑是当前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所谓“绿色农业”,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简单的环保,不破坏环境,不影响生态环境这些基本要素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体系还给他们赋予了新的定义:例如尽量优化产业结构达到“零排放,零浪费”;在环保的同时使农民的经济收益达到最大化;尝试着通过许多新技术使过去一些生产废物或不能有效利用的物质“变废为宝,化整为零”等等。这些定义不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前人通过不多摸索探究出来的经验,经过新时代人们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所教导我们的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下问我们将通过两个实例来向大家说明新型农业结构和农业经济的成效。

1、“变害为宝”的蝴蝶经济

中国的水果经济一直是食品行业的一大领域,中国也素来有“民以食为天”的民间谚语。然而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各个地方都生产着各具特色的水果产品,这其中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主要以生产柑

橘,柠檬而久负盛名。早在《晏子春秋》中便对此有所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我国的柑橘种植产业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所发展了。在水果的种植业中气候,土壤,湿度等等因素都是影响水果产量的重要因素,这其中,虫害几乎是农民家家户户都要应对的一个难题。对于柑橘,柠檬等芸香科植物来说,柑橘凤蝶几乎是他们的最大天敌。柑橘凤蝶是鳞翅目凤蝶科的一列物种的统称,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其生活史比较简单。幼虫主要以上述几种水果作物的树叶为食,有报道称,一只四龄的柑橘凤蝶幼虫仅仅三个小时就能吃掉柑橘树7-9片叶子。叶子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无数叶子被啃食无论对植物还是农民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芸香科植物的气味特殊,柑橘凤蝶又具有比较强的飞行能力,因此扩散的速度和范围也相对较大。作为主要的柑橘生产害虫,农民去消灭他们的办法通常是使用农药直接喷洒,但随着党中央对于“农药限令”的颁布以及人们对于农药危害一时的日渐觉醒,对于这一虫害的处理也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但是随着2012年新的“三农政策”的颁布和党对新的农业产业转型的指引四川省自贡县的几个村点尝试了一种新的农业产业链变化。

原来,柑橘凤蝶除了“柑橘克星”这一身份之外,他本身是一种非常美观的观赏蝶类;此外,柑橘凤蝶的蛹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而且蝴蝶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昆虫资源,有很大的经济和生态等多方面价值。 作为观赏昆虫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昆虫产业,每年全世界蝴蝶的交易额高达数十亿美元。而在生态系统中它的生态学价值也不容

忽视,作为授粉昆虫,蝴蝶为农林植物和作物授粉保证植物正常繁衍,在农作物上,授粉昆虫是提高农业产量的关键途径。然而,野生蝴蝶资源受到越来越大的破坏,并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失衡,很多常见种类现在已难以见到。 这无疑为新的“整合型农业”即绿色农业指明了一条前途无限的出路,村民们开始逐渐将柑橘产业和柑橘凤蝶附属产业一起联系起来。在种植的过程中,农民将所有的柑橘树分为虫树,蛹树和橘树。

虫树主要用于在叶片表面涂抹一些化学物质招引成虫过来产卵,捕捉成虫,利用成虫观赏性强的特性将其制作标本,挂饰等等并成功将农业,养殖业与轻工业结合起来,将农产品本身的价值扩大化,真正的惠民惠农,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相应而生。此外,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对蝴蝶养殖及其研究越来越重视,对蝴蝶养殖研究资金投入也不断增加,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在此期间承担的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支撑项目“珍稀鳞翅目蝶类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国家林业局科技司948项目“珍稀濒危蝴蝶培育技术引进”和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观赏蝴蝶规模化人工养殖示范与推广”,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承担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蝴蝶养殖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承担的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蝴蝶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等相关蝴蝶养殖技术研究。

蛹树是主要收获蝴蝶蛹的种植区。柑橘凤蝶有一习性,在第二次繁殖进入滞蛹期之后要把蛹藏在泥土里面过冬,来年孵化。农民利用

三农谚语篇三

中国古代经济三农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及三农问题

撰稿人 山东省实验中学 魏 明

【课标考纲考点】

(1)铁犁牛耕 曲辕犁和筒车 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兴建 井田制 均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 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金属冶炼技术及成就 丝织与棉纺技术的进步 烧陶与制瓷 瓷都景德镇 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的出现 从坊市到城镇的发展 货币的演变 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三农谚语}.

(4)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与“闭关锁国”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

(5)《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 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改革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专题知识梳理】

【重点知识点拨】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表现

2.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它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的原则,这一政策长期得到继承。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治国主张。

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跃进,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打乱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依然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中国社会落后的原因之一。

3.如何理解“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闭关自守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2)小农经济落后性和闭塞性及封建主义劣根性,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社会根源。

(3)清朝统治的需要。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评价: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因为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4.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它规定了改革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这个制度规定: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天下田依产量多少分为九等,按人口平均分配,不论男女,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份田地。目的是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

的否定。《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个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但纲领所反映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5.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孙中山阐述的新“民生”主张,是其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蓝图。

第一,新“民生主义”的主要原则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即除了在1905年11月26日的《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公开提出的“核定地价,增价归公”外,办法是:核定地价,由国家照价收税,地价涨后,增益的绝大部分归国家所有。还要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私有资产不能操纵国计民生。这既是孙中山在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已经沦陷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深渊的境况下,对垄断资本侵略行为产生的强烈反感,又是他在长期游历欧美,亲眼见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两极分化悬殊的罪恶,而极力主张要避免资本主义种种弊端、不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的选择。因而尽管他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他坚持把“节制资本”放到重要位置。”

第二,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他分析道:现在农民耕的田,大都是地主的,因此,要仿效苏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经验,把“耕者有其田”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目标。只有解决了这个难题,才算实现三民主义。但当时中国没有条件实行“平均地权”,“平均地权”也没有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或)。

第三,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纲领。他针对国民党内部出现的国共不相容的思想倾向,解释说: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民生主义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这两个主义是一致的。因此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国民党员既是赞成了三民主义,便不应该反对共产主义。”因此要与俄国和中国的共产党人成为好朋友,建设一个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国家。

【释难知识解析】

1.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但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在我国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的历史趋势。

我国古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屡遭破坏,而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从西晋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批农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许多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汉族人民以及从山区迁出定居的少数民族一起,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 第二次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迁到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第三次是南宋时期。南宋人民的斗争,打击了南宋王朝,阻止了金军前进;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南方经济又一次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南宋时南方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上等田每亩可收五六石,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表明南方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北方,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南宋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海外

贸易的发达,这些也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向东南的转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最突出:三是经济中心向东南的转移又导致了政治重心和文化重心相应的转移。

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2.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②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③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三农谚语}.

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不利条件:①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农村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以突破的障碍。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②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三农谚语}.

4.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

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5.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既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又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②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不仅利于人民安居乐业,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③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④各民族各地区和中外之间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三农谚语篇四

2-中国古代的经济及三农问题

新课程高三历史第二轮热点复习单元讲座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及三农问题

【课标考纲考点】

(1)铁犁牛耕 曲辕犁和筒车 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兴建 井田制 均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 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金属冶炼技术及成就 丝织与棉纺技术的进步 烧陶与制瓷 瓷都景德镇 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的出现 从坊市到城镇的发展 货币的演变 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与“闭关锁国”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

(5)《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 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改革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专题知识梳理】

【重点知识点拨】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表现

2.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它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的原则,这一政策长期得到继承。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治国主张。

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跃进,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打乱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依然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中国社会落后的原因之一。

3.如何理解“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闭关自守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2)小农经济落后性和闭塞性及封建主义劣根性,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社会根源。

(3)清朝统治的需要。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评价: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因为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4.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它规定了改革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这个制度规定: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天下田依产量多少分为九等,按人口平均分配,不论男女,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份田地。目的是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个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

{三农谚语}.

鲜明的反封建性质。但纲领所反映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5.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孙中山阐述的新“民生”主张,是其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蓝图。

第一,新“民生主义”的主要原则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即除了在1905年11月26日的《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公开提出的“核定地价,增价归公”外,办法是:核定地价,由国家照价收税,地价涨后,增益的绝大部分归国家所有。还要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私有资产不能操纵国计民生。这既是孙中山在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已经沦陷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深渊的境况下,对垄断资本侵略行为产生的强烈反感,又是他在长期游历欧美,亲眼见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两极分化悬殊的罪恶,而极力主张要避免资本主义种种弊端、不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的选择。因而尽管他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他坚持把“节制资本”放到重要位置。”

第二,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他分析道:现在农民耕的田,大都是地主的,因此,要仿效苏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经验,把“耕者有其田”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目标。只有解决了这个难题,才算实现三民主义。但当时中国没有条件实行“平均地权”,“平均地权”也没有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或)。

第三,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纲领。他针对国民党内部出现的国共不相容的思想倾向,解释说: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民生主义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这两个主义是一致的。因此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国民党员既是赞成了三民主义,便不应该反对共产主义。”因此要与俄国和中国的共产党人成为好朋友,建设一个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国家。

【释难知识解析】

1.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但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在我国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的历史趋势。

我国古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屡遭破坏,而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从西晋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批农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许多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汉族人民以及从山区迁出定居的少数民族一起,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

第二次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迁到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第三次是南宋时期。南宋人民的斗争,打击了南宋王朝,阻止了金军前进;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南方经济又一次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南宋时南方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上等田每亩可收五六石,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表明南方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北方,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南宋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海外贸易的发达,这些也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向东南的转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最突出:三是经济中心向东南的转移又导致了政治重心和文化重心相应的转移。

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2.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②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③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不利条件:①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农村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以突破的障碍。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②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4.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

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5.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既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又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②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不仅利于人民安居乐业,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

上一篇:qq空间说说自动点赞工具
下一篇:三十六计的的故事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