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2-01-07 点击: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195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1955年7月5日至6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

目录

一、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概要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工业和运输业的基本建设问题

(二)关于工业的生产问题

(三)关于农业的增产问题

(四)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五)关于保证市场的稳定问题

(六)关于培养建设干部问题

(七)关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问题

(八)关于厉行节约问题

(九)关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同我国建设的关系

四、为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议案,我现在代表国务院向本次大会作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是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主席的直接领导下编制完成的。一九五五年三月间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并基本通过。党的中央委员会根据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的意见作了修改之后,把这个计划草案提交国务院。国务院会议对这个五年计划草案加以讨论并一致通过,现在请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予以审议和通过。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已经恢复的基础上开始实行的。全国解放之前,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掠夺和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人民的大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把原来由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垄断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和铁路等经济命脉变成全民的财产,把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就使我国人民有可能来迅速地创造自己的新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三年中间,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劳动战线上的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全国人民在改革土地制度、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进行“三反”“五反”等各个战线上的胜利,依靠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正确的经济政策的领导,同时还由于伟大的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支援,我们胜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在一九五二年,即我国结束经济恢复阶段的这一年,我国工业农业总产值(包括工业、手工业、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全部产值,这种产值都是按一九五二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下同),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百分之七十七点五,其中:现代工业增长了百分之一百七十八点六,农业(包括农村副业)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八点五。一九五二年,工业和农业的主要产品的产量,除个别的以外,都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由于现代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比较快,它的产值在工业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十七上升到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二十六点七。在工业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同时,运输和邮电有了相应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在平衡财政收支和稳定物价这些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了显著的作用。

在恢复时期中,我们已经开始进行了国民经济的改造工作。社会主义经济成份逐步地加强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在这个时期,公私工业都有发展,但国营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私营工业,私营工业中的一部分已经转变为公私合营,因而国营、合作社营和公私合营的工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包括现代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的产值,不包括合作化手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三十六点七上升到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六十一,而私营工业的产值所占的比重,则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六十三点三下降为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三十九。同时期内,农业的互助合作运动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一九五二年,国营商业和合作社营商业在国内商业批发中的比重达到百分之六十三,在社会零售中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三十四,对外贸易已由国家管制。总的说来,社会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作用和领导地位,随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日益巩固,已经在恢复时期大大地加强起来,因而也就大大地为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开辟了道路,并需要我们着手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计划。

苏联的真诚的、无私的、兄弟般的援助,是我国能够迅速地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帮助我国设计新企业和供应我国建设所需的设备,以及对我国的其他一系列的援助,表现了最伟大的和最崇高的国际主义。正如斯大林所说的:“问题不仅在于这种帮助是极度便宜的,技术上是头等的。问题首先在于这种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帮助和求得共同经济高涨的真诚愿望。”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间是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这个计划草案的编制工作,在一九五一年就已经开始,中间经过多次的补充和修正,到一九五五年二月,即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了两年之后,才编制完毕。这是由于我国资源缺乏调查,统计资料也很少,有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并存,我们又没有编制长期计划的经验,建设工作的经验又很不够。而且,从国家的整个情况来说,一九五○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到一九五三年七月底才实现了停战。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一百五十六个工业单位中的主要部分——第二批九十一个单位,也到一九五三年五月才确定。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过去两年,只能一面进行建设,一面编制长期计划。虽然如此,但由于我国在一九五二年已经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已经能够每年编制和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年度计划,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第一批五十个单位,早在一九五○年就已经确定并陆续施工,所以我们在建设方面并没有丧失时间。而且正因为我们进行了许多准备工作,在执行两个年度计划的过程中又取得了不少的经验,这就使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更加接近实际,更加能够保证它的胜利完成。

现在,我谨对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作如下的说明。

一、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一九五二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亦即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制定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任务,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这个任务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基本结束和中国革命

第二阶段的开始。中国革命第二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说,无论在什么国家,社会主义社会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建成的,无产阶级在推翻了反动统治、取得革命胜利以后,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之前,都要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必须利用自己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来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验,在一九五二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九五四年已经被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接受,列入了我国的宪法,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宪法序言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宪法第四条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是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的,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两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大工业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列宁一再地指示说:“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没有大工业我们就不可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来改造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

大家知道:我国曾经是一个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国家,经济是很落后的。在解放前,我国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而且主要是一些轻工业,这些轻工业很多还是依赖于外国进口原料的加工工业,至于重工业的基础则更加薄弱,虽然也有某些重工业,大多只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机械修理厂,或者只是为帝国主义国家提供原料和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我国这种因为缺乏重工业的基础而造成的国民经济十分落后的状况,使我国百余年来国弱民穷,受尽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国二十多年,极大地加深了我国这种落后的状况。他们只顾穷凶极恶地掠夺人民,没有建立起什么工业。他们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曾经大肆吹嘘要建立一个什么年产十万吨的钢铁厂,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他们的家族越来越惊人地富了,但是结果连一个这样小规模的钢铁厂也建立不起来。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全国除东北外每年只生产钢四万吨左右,而且都是满清末年和北洋军伐统治时代所建立的钢铁厂的产品。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以后,特别是在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三年,为了掠夺资源,扩大侵略战争,曾经在那里扩建了一些钢铁工业,那些当然是附属于日本本国工业系统的纯粹殖民地式的工业,而且许多工厂和矿山在以后又被国民党反动派所严重地破坏了。事实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一九四五年“论联合政府”一书中所说的:“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掌握了政权,这样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新中国出现了,一个工业化的新中国也就在望。这样的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在工人阶级领导下长期流血斗争得来的,因此,国家工业化的道路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只有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才能克服我国现在先进的政权和落后的经济之间的矛盾,而把贫弱的中国变成真正富强的中国。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只有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即建立起现代化的钢铁工业、机器制造工业、电力工业、燃料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基本化学工业等等,我们才可能制造现代化的各种工业设备,使重工业本身和轻工业得到技术的改造;我们才可能供给农业以拖拉机和其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供给农业以足够的肥料,使农业得到技术的改造;我们才可能生产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火车头、汽车、轮船、飞机等等,使运输业得到技术的改造;我们也才可能制造现代化的武器,来装备保卫祖国的战士,使国防更加巩固。同时,只有在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显著地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不断地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02月23日 来源:人民网

【字体:大 中 小】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1954年5月2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各位代表:

我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听了刘少奇同志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并进行了三天的讨论以后,已经光荣地完成了一件历史性的工作,通过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接着,又通过了几个重要的法律。现在,我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我国伟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面,最后也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并且巩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间,中央人民政府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先后完成了全国大陆的统一,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广泛的和深入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各种民主改革运动,恢复了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着重地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和各种类型的合作社经济,初步地调整了公私营工商业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随后,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就开始了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着手有系统地逐步地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

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全部工作现在还没有最后完成,对于计划的许多细节还在进行补充和修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是大家已经知道的,这就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份的比重稳步增

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第一个五年计划所以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即冶金工业、燃料工业、动力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和化学工业,这是因为只有依靠重工业,才能保证整个工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现代化国防力量的发展,并且归根结底,也只有依靠重工业,才能保证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当然,重工业需要的资金比较多,建设时间比较长,赢利比较慢,产品大部分不能直接供给人民的消费,因此在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期间,虽然轻工业和农业也将有相应的发展,人民还是不能不暂时忍受生活上的某些困难和不便。但是我们究竟是忍受某些暂时的困难和不便,换取长远的繁荣幸福好呢,还是因为贪图眼前的小利,结果永远不能摆脱贫困和落后好呢?我们相信,大家一定会认为第一个主意好,第二个主意不好。{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迅速地完成了工业恢复的任务,在恢复期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三十六点九。在建设期间,工业发展的速度当然要低些,但是一九五三年工业总产值仍然比一九五二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三。一九五四年预计现代工业的总产值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四点二倍,如果再加上农业和手工业,那么今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二倍。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旧中国是不能够设想的。

拿几项最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一九五四年预计产量来同一九四九年产量比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动人的数字:电力一百零八亿度,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五倍;原煤八千一百九十九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六倍;生铁三百零三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十二点四倍;钢二百十七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十三点七倍;金属切削机床一万三千五百十三台,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八点五倍;水泥四百七十三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七点二倍;棉纱四百六十万件,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六倍;机制纸四十八万吨,等于一九四九年的四点五倍。当然这些产量还是很少的,但是它们的增长状况表明,只要坚持努力,我们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工业的发展中应当指出三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第一是现代工业的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在一九四九年,这个比重大约是百分之十七,而在一九五四年预计将近百分之三十三。第二是生产资料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一九五四年消费资料的生产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三点一倍左右,而生产资料的生产却将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五点七倍左右。生产资料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一九五四年将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二十八点八上升为百分之四十二点三。第三是国营、合作社营和公私合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由于国营工业和合作社营工业一年一年壮大,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开始成批地转为公私合营工业,这一比重在一九五四年预计将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三十七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一左右。这就是说,没有转为公私合营的资本主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只占百分之二十九左右了。

这些统计表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向着工业化的目标前进,正在向着社会主义的目标前进。

我们原有工业的基础虽然薄弱,却是目前我国工业产品、工业利润和工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忽视这个基础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企业,发挥它们的潜在力量,增加生产品的产量和品种,使它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培养人才和供应设备,

并且供应人民的需要。但是我国原有的工业究竟是非常落后的、零散的、不平衡的,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就必须主要地依靠新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建设。{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和改建的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约有六百个,大家所知道的苏联协助我国建设的一百四十一个项目就是其中的骨干。在这些项目中,有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有色冶金企业、煤矿企业、石油企业、各类重型机器制造厂、汽车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电力站、化学工厂等。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将使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大大地提高一步,使我们可以自己生产冶金设备、发电设备、采油设备、锻压设备,自己生产汽车、火车头、拖拉机、飞机,并且将使我们有新的工业区域和工业基地,使我国目前工业分布上的不合理状态开始发生变化。这些项目的大部分将在一九五八年完成,少数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九五三年全国完成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较一九五二年增加了百分之九十六,一九五四年计划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又比一九五三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八。一九五四年新建、改建和续建的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共有三百个,预计在本年内可以有五十一个重大项目完成建设。在苏联协助我国建设的一百四十一个项目中,已全部或者部分完工并投入生产的有十七项,包括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薄板厂,阜新的海州露天煤矿等;正在施工的有三十四项;其余都正在设计,不久就可以开始施工。

根据上述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规定,关于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规定,关于优先发展国营经济、鼓励和指导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定,并不是空谈,而是我们正在实现着的活生生的事实。全国的劳动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英勇奋斗,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祖国的面貌。我们一定可以经过几个五年计划,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有计划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建设对于我们是一个完全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从最近几年的事实看来,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是有进步的。我们的工业管理的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各工业部门在实行计划管理、建立责任制度、改进技术领导、扩大地质勘探力量和基本建设力量等方面都得到了许多成绩和经验。广大的职工群众开展了蓬蓬勃勃的增产节约运动和劳动竞赛运动,在技术上也有了不少的发明和创造。依靠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一九五三年国营和公私合营工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三,同年中央五个工业部的产品成本比一九五二年平均降低了百分之三点二。

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自满。我们既然是在开始学习,必然要遇到许多困难,而且已经遇到不少困难。我们还必须克服许多工作上的缺点。我们的年度计划并不是都完成了。例如一九五三年中央六个工业部的基本建设计划就只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四点三。水力涡轮、原盐和糖的生产计划没有完成。没有完成计划的建设单位和生产企业更多。例如根据重工业部的检查,重工业部一九五三年总的产值计划是超额完成了,但是它所属的生产企业却有百分之二十五没有完成计划;并且,如果从生产总值、成本、利润、劳动生产率四种指标来检查,全面完成四种计划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三十。此外,有些企业的计划定得过于保守,很容易超额完成,失掉了指导生产的意义。最突出的如沈阳染料厂一九五三年竟完成了利润计划的百分之五百以上。这些严重的情形在其他的工业部也同样存在,有的甚至更严重。我们必须用极大的努力来改变这些情形。

目前工业方面的重要问题之一是计划性不足。我们现在还有许多计划不够准确,不够完整,常常互相脱节,并且常常变动。很明显,这里有很多客观的困难不容易在短时期内克服。但是毕竟有不少供应、生产、销售之间的不平衡,不少产品的品种、规格的不合需要,不少建设工作中的勘探、设计、施工的不能衔接,不少交通运输、工业城市规划和工业建设的不相配合,是由于主观努力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错误而来的。这方面的状况必须尽可能改善,以减少国家的损失。各个企业、各个主管部门和国家的计划统计机关必须系统地全面地研究生产和需要的情况,研究建设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情况,进行反复的周密的平衡和计算,加强各有关部门相互的配合和协作,并充分地吸收广大的职工群众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规定各种指标,订出先进的确实的计划。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还必须进行深入检查,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保证国家计划的全面的完成。

工业方面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由于许多部门和企业不重视节约资金、不重视管理财务成本而形成的巨大的浪费。人民日报最近发表过太原热电站建设工程中的浪费情况,就是一个惊人的例子。这个工程因为盲目采购材料而积压资金一百四十四亿余元,因为没有及时向国家申请调拨物资损失二十五亿七千多万元,因为材料使用的浪费损失十八亿余元,因为劳动效率过低损失二十三亿五千多万元,因为工地临时建筑标准过高浪费二十三亿元,而因为工地物资散失和购置家具的浪费所造成的损失还不在内。这种情形在目前的基本建设工程中还远不是少数。不少的基本建设工程还没有规定适当的建设标准,而不少城市、机关、学校、企业又常常进行一些不急需的或者过于豪华的建筑,任意耗费国家有限的资金。许多工业企业在生产中由于管理机构庞大、管理不善、原材料使用不当、劳动组织不好、劳动纪律松懈、产品质量低劣、对生产安全注意不够等项原因也造成国家的浩大损失。按一九五四年的计划指标计算,单是中央的六个工业部加上地质、建筑工程、铁道、交通、邮电、林业六个部,只要降低基本建设的建筑安装成本的百分之一,就可以每年为国家节约二千八百亿元;中央和地方的国营工业的生产成本只要降低百分之一,就可以每年为国家节约八千四百亿元;中央和地方的国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要提高百分之一,就可以每年为国家增产一万六千亿元。因此,为了增加国家资金的积累,为了消灭浪费,一切国营企业和建设单位必须全面地完成和争取超额完成国家的计划,贯彻经济核算制,建立严格的节约制度,力求降低成本。

技术力量的不足和技术管理的不善,也是工业方面的重要问题。没有现代化的技术,就没有现代化的工业。我国工业中原有的技术力量很弱,我们现有的高等学校所能培养出来的技术干部,在数量上、门类上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在短时期内满足工业和基本建设的需要。在这个情况下必须更加合理地有效地使用和提高现有的技术人才,加强技术组织工作和在企业中培养技术人才的工作,以便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的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并保证完成现代化的新企业的建设和掌握这些新建企业的生产技术。但是恰恰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严重的缺点。许多工业企业和工业管理机关没有正确地分配技术人才,没有把他们组织起来合理使用,没有在技术工作中建立必要的制度,没有严格地贯彻操作规程和技术安全规程。许多企业虽然注意了一般技工的培养,但是还很少注意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的培养,对于技术试验和研究工作也注意不够。这样就使有许多本来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变得不能解决或不能正确地解决了。这些混乱状况必须迅速克服。各个企业应当用大力开办技术训练班和各级业余技术学校,组织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认真学习技术,研究和推广苏联的先进经验,特别是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一百四十一个项目从设计、施工、安装直到开工生产的技术经验,并且

在广大职工中有领导地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加强计划工作,加强节约,加强技术管理,这些就是工业部门的迫切任务,也是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水利、林业和各个进行基本建设的部门的迫切任务。这些任务,大部分也是商业部门和国营农业的管理机关所必须注意实现的。

我国的农业在土地改革以后有了新的发展。一九五二年粮食和棉花的产量都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农业在一九五三年因为有较重的自然灾害没有完成计划,但是粮食的产量仍比一九五二年略高,棉花的产量也超过解放以前。今年因为长江和淮河流域遭受了严重的水灾,农业生产计划也不能完成,但是今年夏季麦子丰收,大部地区秋季也可望丰收,全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仍可超过一九五三年。预计今年的粮食产量可以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一点五倍,棉花产量可以等于一九四九年的二点八倍。

农业的发展对工业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许多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是由农业供给的。工业人口和其他城市人口所需要的粮食、油类和其他副食品都依靠农业。工业所需要进口的机器大部分需要用出口农产品去交换。许多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是农村。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历年都用很大的力量在经济方面、水利方面和技术方面帮助农业的发展,而农民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发展互助合作,努力增产粮食和各种技术作物,并且踊跃地把他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我国在过去两年内不但战胜了灾害,而且农业生产能继续有所发展,市场能继续保持稳定,在这方面,我们不能不向全国五万万农民表示感谢。

但是农业的发展显然还赶不上人民和国家对于农产品的需要。为了使农业能够更快地和更有计划地发展,必须逐步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逐步改变农业中的落后的个体经营,按自愿的原则用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的生产。农民的互助合作运动在过去一年内已有空前的发展,参加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农户已经达到全体农户的百分之六十。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今年八月已经发展到十万个,预计明年春耕时将达五十万个以上,参加的农户将达一千万户以上。我们希望,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末,全国可以有半数以上的农户和土地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为了保证增加农业的产量以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发展合作化的同时有系统地推广新式农具,推广抽水机和水车,推广良种,改进农作技术,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并且尽可能扩大耕地面积。必须适当地增加棉花和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使棉花的生产能够赶上工业需要,油料的生产能够迅速达到和超过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

为了解决耕畜役畜不足、肉食供应不足和肥料不足的困难,并且为了扩大皮毛的生产,必须努力发展养畜业。对捕鱼养鱼事业,也应当注意发展。

在水利方面,国家在过去几年内修建了很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对减轻水旱灾害、保障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年的防汛斗争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尚未全部完成的治淮工程超额地负担了防洪的任务。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和独流减河入海工程,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防洪的效能。今年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洪水是近百年少有的,比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九三一年大得多,但是人民的受害却少得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政府工作报告.doc{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2月24日在**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镇人民政府镇长 **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西部大开发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盘活资源、巩固畜牧、做强适水、拓宽就业、发展集镇”为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坚持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确定的各项任务。

2010年工作回顾

――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5710元,增长9%。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阿经贸论坛接待中心及中央商务区项目落户**镇,“塞上湖镇”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适水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进一步完善了正源北街两侧适水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2126亩,养殖水禽14.2万只,开挖改造旧池塘1080亩。充分利用xx北部水系连通工程整治的湿地资源,以“支部+协会”的模式成立新联村、联丰

村两个适水产业协会,发展水产养殖3000亩。实施科技特派员带项目,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稻田养蟹2150亩,推广优质水稻种植10800亩。畜牧业稳步发展,奶牛存栏达3020头,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完成土地流转6050亩,积极推广规模化种植,优化了产业结构。

——劳务产业进一步壮大,劳动力转移增收明显。大力推进“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加大农民培训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1场次4000人次。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培训农民800人。开展各类培训班11期1318人次,其中,举办电工、计算机、园林绿化等劳动技能培训班5期384人。依托城市建设和集镇建设,积极发布用工信息,新培育劳务中介组织2个,劳务经纪人7名,年内完成劳务输出4536人次。通过有序组织,仅劳务输出一项全镇人均增收达到260元以上,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另外,鼓励广大群众依托农贸市场、商业街自主创业,新增餐饮、批发、物流等经营网点15家。

——集镇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继续加强集镇管理工作力度,突出抓好卫生、绿化、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集镇发展环境。##昊城房地产开发公司5万平方米的住宅别墅小区全面出售。##丽基贸易有限公司1.5万平方米商业街开始招商运营,部分商户入住营业。镇综合文化站和畜牧工作站项目全面完工。“**集镇建设临时排污泵站”议案工程投入使用。集镇康居3.7万平方米的安臵房顺利完成分房工作,260户拆迁户喜迁新居,新开工的5栋康居楼正在抓紧施工。农贸市场二期9260平方米建设项目完成规划、立项及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成功举办了农贸市场第三届物资交流大会,进一步促进了集镇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和对外宣传。

——全力配合区市重点项目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力配合区市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配合自治区、xx水利部门完成北部水系连通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完成了西湖村、新联村、联丰村、永丰村4个村15

个村民小组6210亩土地的征地和附着物拆迁工作。积极协调解决施工单位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完成王家湖、大碱湖、元宝湖等湖泊的开挖整治,新增湖泊湿地近3000亩,为“塞上湖镇”再添新景观。发扬勇于奉献、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全力做好--区中央商务区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抽调干部,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从11月中旬开始,利用30多天时间,基本完成项目区范围372户11.8万平方米房屋和养殖圈舍拆迁,完成1900余亩土地丈量测算工作任务。妥善做好西湖村银丰安臵区拆迁群众安臵工作,共安臵拆迁户281户,分配安臵房468套4.2万平方米。积极启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拆除新联1组93户4.9万平方米的房屋,完成银丰安臵区三期项目区680亩土地丈量。认真开展失地农民5平方米营业房、20平方米出租公寓的摸底调查工作,完成台账建立、项目立项报批等前期工作。配合xx水利部门完成永丰四二干沟应急退水闸建设项目征地,有效解决了汛期西夏区和--区部分村组农田排水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结合创文明城市工作,不断巩固环境优美乡镇成果,开展经常性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重点路段、庄点开展集中整治6次。先后在永丰村、联丰村等村实施卫生改厕514户,村容村貌及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土地管理,开展整治农村违法占地和乱搭乱建专项行动,拆除违法违章建筑4500平方米。大力开展春季农水基础设施建设,筹资80万元完成永丰、新丰等村农渠砌护和机械清淤任务,建设尾水、斗口、涵桥等水利设施。积极协调区、市水务部门完成北部水系连通工程范围农田的复沟复渠建设。围绕庄点绿化、农田林网建设、集镇绿化美化和北环高速宽幅林带建设,完成植树350亩20.5万株,进一步强化林木管护工作,新植树木成活率达80%以上。加大投入,大力开展了秋季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实施了西新村、联丰村、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点3个,建设高标准农田3000亩,有效改善农田灌溉条件5000亩,并做为--区的观摩点,迎

接了自治区、xx的检查验收。

——推进公共事务管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投资80万元完成**中学校舍及风雨操场屋顶维修。加快发展幼儿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新增幼儿园2个。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年全镇参保人员11530人,参保率98.5%。加大对特困户、重大伤残、重大疾病的救助和帮扶工作力度。重新审核了2010年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户名额,发放各类低保金29.8万余元。为符合条件的90名历史遗留问题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广泛宣传启动实施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镇有5165人参加了新农保,参保率达到85.6%,同时举办了“xx60岁以上新农保资金发放”仪式,**镇新农保工作走在了全市乡镇的前列。开展育龄妇女普查4场次2100人次,审核少生快富工程项目户23户46人,奖励扶助对象28人,完善了计生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了全员人口信息录入工作,“星级乡镇”创建工作通过自治区计生委的验收。集中力量,全面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积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办理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415户,发放资金135万元,发放农业补贴3317户资金185.2万元。建立健全镇、村两级统计网络,深化统计“双基”建设,统计工作实现“八有”、“八化”的目标,2010年5月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加强“农家书屋”规范化建设,新建“农家书屋”5个,配套图书7000多册。组织开展“百千万文明家庭”、优秀青年等评选活动。大力开展文化体育进乡村活动,成功举办了庆“三八”妇女维权知识竞赛、“农民唱红歌”卡拉OK比赛、“四下乡”、--区社火拜年等一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举办了“自治区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开展“平安乡镇”建设,和谐**迈上新台阶。强化综治维稳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加强镇村民事调解组织建设,全面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共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大排查”24次,调解矛盾纠纷161件。重视做好维稳信访工作,

年初因北部水系连通征地补偿费问题,个别群众多次到区、市上访。镇政府积极协调自治区国土管理部门和--区信访部门,多次召开群众会议,耐心细致的做好政策宣传和群众思想工作,确保了社会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1次,全镇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五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荣获优秀等次,开展特定人群排查活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各类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月”“ 民族团结镇村”创建等活动,民族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推进,组建了“**民兵应急救援分队”,参加了xx乡镇民兵应急演练,取得了良好成绩。

——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加强政务督查,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完善了机关日常行为规范、请销假、财务审批等十五项管理制度,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加强干部理论和政策学习,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做到学习要先行,工作有创新,切实用理论知识武装干部头脑。完善了新联、新丰、西新三个村基层组织阵地,新建便民服务站4个,积极完善镇村信息网页,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建设。利用信息综合培训服务中心平台和资源,共举办各类现场培训班24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30多期,先后接待区内外各类观摩、学习62次,5月22日,张德江副总理视察了**镇以信息化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并予以肯定。率先在全自治区开展乡镇综合执法权试点工作,成立了“**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与--区城管局等 6家单位签定执法委托协议书,履行委托行政执法责任,执法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认真做好各级人大代表议案、政协提案及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全年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以及意见建议共15件,办结率100%,并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和人大主席团的监督,主动听取有关人士和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完成了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9日在****县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县长 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及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以湖兴县”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打造“五块”品牌,实现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以湖兴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0.35亿元,比2006年增长75.4%,年均递增11.9%;人均生产总值30816元,比2006年增长109.5%,年均递增15.9%;实现财政总收入15.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2亿元,年均分别递增20.2%、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38元,年均递增10.3%;农民人均纯收入8291元,年均递增11.5%。五年累计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8.3亿元,年均递增19.7%。

生态农业持续向好。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5.24亿元,年均递增10.8%。整合提升“千岛玉叶”等品牌,推广“十天养蚕法”等农作新技术,茶、桑、果、竹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食用菌、中药材、

山地蔬菜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茶叶、蚕桑产量产值均居全省前列。农业“两区”建设全面启动,新发展标准大棚1502亩,建成喷滴灌设施5004亩。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三位一体”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五年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5家,组建全县性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

生态工业稳步发展。坚持“工业富县”战略不动摇,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总量快速扩张,质量持续提升。2011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27.7亿元,比2006年增长124.8%,年均递增17.6%。发展平台得到拓展,鼓山、坪山两大园区实现整合,经济开发区“腾笼换鸟”工作稳步推进,文昌生态工业园区完成土地平整3000亩。杭千扶贫开发区实现企业入园,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康盛股份成功上市。农夫山泉茶园生产基地、千啤公司、纺织企业等一批技改项目顺利投产,紫光网络、先芯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123家,其中亿元企业52家。2011年,全县实现来料加工费1.95亿元,比2006年增长126.7%,来料加工从业人员稳定在3.7万人。

服务经济蓬勃兴起。立足千岛湖特色优势,以大旅游为龙头的服务经济强力推进。2011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5.07亿元,年均递增13.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7亿元,年均递增17.9%;接待游客406万人,年均递增17.4%;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3.1亿元,年均递增22.4%。旅游转型步伐加快,列入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绿城喜来登、万向洲际、滨江希尔顿等一批高星级酒店相继建成营业,千岛湖国际商务度假中心综合体项目顺利推进。湖区观光游得到整合提升,完成龙山、天池、黄山尖、石林、龙川湾等景点改造和建设。建成东南旅游码头。自驾游、骑行游等特色游开始起步。以示范村、

示范点建设为引领,以各类乡村节庆活动为纽带,推动乡村游迅猛发展,2011年共接待乡村游客164.7万人次。新引进商业银行5家,培育发展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服务业,2011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93.62亿元和136.13亿元。文化创意、景观房产、社区中介服务、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推进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乡统筹全面起步。抢抓政策机遇,力推城乡统筹,2011年共完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6.67亿元,落实建设用地复垦2400亩,完成垦造耕地6118亩。中心镇农民转移集聚区、特色产业区、商业街改造、公建配套等项目大力推进。中心村、特色村拆危拆旧、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等工程深入实施。千汾线美丽乡村精品带崭露新姿,枫树岭镇下姜村示范点建设有力推进。深入实施“十百工程”,五年累计完成省级整治村“一村五项目”320个,市级重点整治村507个,创建省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17个,全县村庄整治覆盖面达到80%。

基础设施强力推进。城镇建设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4.5亿元,相继完成淳安体育馆、千岛湖初中、南景路、千岛湖农贸市场等工程。秀水广场主体基本完工。数字城管上线运行。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城区上改下、道路改造、老旧小区物业改善等工程加快实施,城市品位不断提升。青溪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千岛湖汽车客运中心、县一医院迁建、县公共卫生中心等工程,县职教中心初具雏形,珍珠广场和中轴溪项目启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3.5亿元,相继建成上江埠大桥及接线工程、淳开公路淳安段、光左公路一期、淳杨线排岭半岛段、潭唐线临岐至屏门段改建等工程,实施农村公路联村联网工程327.4公里。千黄高速项目前期顺利推进。完善城区公交网络,开发启用网上汽车售票系统,开通千岛湖至杭州的城际公交。木瓜水库建成运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顺利实施,五年累计完

成水利投资8.4亿元,实施水利工程1286处。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220KV排岭变、110KV坪山变等工程相继建成,完成160个村电网改造。

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深入开展“联乡结村”、“区县协作”、“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等工程,五年共落实帮扶资金3.4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434个,实现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1800元。加快实施偏远山区下山脱贫工程,累计转移下山移民6066人。实施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32万人用水得到改善。改造建设三格式无害化厕所4.16万只,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1.3万只。加快多元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共建成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11.8万平方米,改善城区危旧房2.4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4035户。深化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农民9.15万人,完成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1.77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73万人。

(三)深化环境立县,发展条件不断优化

生态创建成效明显。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技术评估。强化千岛湖水环境保护,颁布实施《****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全面完成采砂、垂钓、网箱养殖、船舶污水上岸、违章建筑五大整治。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西、坪山、汾口三座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双柏岭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和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深化“清洁乡村”工程,乡镇政府所在地污水处理站全部建成,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工程全面实施。加强生态保育,五年累计完成绿化造林11.9万亩,林相改造7.84万亩,退耕还林2700亩。强化环境执法,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全民节能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坚持开放带动,依托千岛湖一流的生态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机制,五年共引进项目525个,协议利用资金292.9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6.26亿元;其中引进外资项目56个,合同利用外资9.4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6

亿美元。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取得突破,成功引进华联进贤湾、界首雨润、姜家影视文化小镇、界首教育旅游、安阳白象湾等一批综合体项目。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五年累计实现自营出口总额5.29亿美元。积极接轨杭州都市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品牌建设连创佳绩。注重品牌创建,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水业基地、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等荣誉称号,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复评。注重品牌培育,“淳”牌、“野娇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五年来争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只,省市著名商标27只,“千岛玉叶”荣膺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注重品牌营销,成功举办三届秀水节和第二届休博会淳安主园区活动,荣获“世界休闲国际创新奖”、“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奖”和“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奖”。

(四)注重以人为本,社会建设迈出新步

民生事业保障有力。率先启动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2.67%,实现适龄人群基本全覆盖。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即征即保。深化“充分就业县、创业型县”创建,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5436个,帮助10786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9%。完成民生服务大平台建设,实现市民卡发放全覆盖。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健全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办法,广泛开展“春风行动”、“慈善一日捐”和送温暖活动。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稳妥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启动实施小型水库解困工作。

社会事业显著提升。五年来,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51个,新增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蚕桑产业列入国家级科技富民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5日在岳阳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岳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黎四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工作的基本回顾

过去五年特别是近两年,全县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委“一化三基”和“四化两型”战略,努力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按照“以大智促发展,以大爱保民生,以大气强基础,以大德壮队伍”工作思路,乘势而上,奋力突破,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突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25.8亿元,年均增长12.2%;财政总收入达到4.2亿元,年均增长21.3%。

图一:“十一五”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 1 -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凸显。园区从无到有,投入5亿多元加快园区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三园三区”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产业由小到大,生物医药、建材、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轻纺化工五大产业初具规模,工商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上升到71%。企业由弱到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3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国内领先”科技成果1项,天欣科技在天交所成功上

- 2 -{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

市。组建县中小企业信用

上一篇:2017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下一篇:2017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