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2-01-09 点击: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南开中学初2011级10-11学年(上)半期试题——政治(附答案)

重庆南开中学初2011级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50分,与历史共用90分钟完卷)

一、选择题:下列1--6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7--10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其字母符号在机读卡上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名人代言广告的行为责任已纳入了《广告法》的修订中,这将对名人代言虚假违法广告的责任作出法律规范。如果名人随意代言虚假广告,必将承担法律责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

A.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将承担法律责任是小题大做

B.修订后的《广告法》侵犯了名人的自由

C.谁对自己不负责,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D.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是犯罪行为

2、2009年11月23日,三名普通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主德成、周勇、杨波均收到来自华盛顿白宫的“感谢信”,感谢他们在奥巴马访华期间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无可挑剔的职业素质”以及“杰出的服务”。他们为美国访华团服务期间,人不离车,随时准备出发,为此,三个人轮流倒班,每人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吃饭也是在车上。这说明( )

①只要承担责任就一定会得到同报 ②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③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④承担责任的回报不只是物质上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问题。”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B.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向国外输出劳力

C.转变就业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D.人力开展职业培训,使之掌握更多技能

4、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处处强调民生,处处体现民意,关注民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是因为现阶段( )

A.我国的中心工作是改善人民生活

B.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民生问题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我国的社会主义已超越初级阶段

5、新中国成立之前,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文盲率非常高。如今,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已达72711所,在校学生3450.3万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达115.35万人,比1950年增长了886倍。这表明( )

A.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B.我国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C.我国已彻底消除各民族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绿色证书”通常被称为科学技术资格证书,最近调查表明,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平均年收入高出30%。这告诉我们( )

A.农民要增收离不开国家扶持

B.我国农民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能够增加经济效益

D.获得了“绿色证书”的农民能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7、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计划收购中国汇源集团,中国3家建筑公司承建约旦王宫工程,中国海尔集团在海外设立很多分公司,奥拓公司引进奔驰新技术合作开发新产品„„,这些材料说明( )

A.不同国家和地区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开放

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C.我们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8、为了阻挠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台独”分裂势力竭尽所能进行花样百出的干扰、叫嚣、破坏等暴力威胁,但是两岸商谈依然取得圆满成功。这充分说明了( )

A.和平与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势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C.实现祖国统一是充满希望的

D.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9、在2010年3月26日第三届中国小家电交易会的开幕式上,广东中山市政府、中国家电协会专家、优秀家电企业代表等联合倡议中国家电企业“节能减排、低碳经营”。节能减排低碳经营( )

A.有利于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严峻问题

B.会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C.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需要道德与法律的约束,还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

10、2009年是振奋人心的一年。60周年盛典的阅兵式上,亮相的国产新武器、新装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里,中国仍实现了8.7%的经济增长,让世界惊羡„„。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 )

A.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已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1、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地震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极大伤

害,为此,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爱心献玉树”捐款活动。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次捐款活动的认识。

12、以下是我国前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人口统计结果:

13、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某家电企业产品出口严重受阻,一度陷入困境。后来该企业顺应节能减

排的潮流,组织技术攻关小组,自主研发了新型高效节约燃气热水器,得到市场认可,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5%。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企业的做法。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4、材料一:在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哥本哈根会议前夕,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这一目标对于中国国家和企业来说,是实现经济、科技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向低碳转型的一场深刻革命。

材料二:2010年10月25日,车船税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乘用车的计税不再“一刀切”,而是调整为按排气量大小分档计征,排气量在1.6升以下的小排量车,税额幅度降低或保持不变;1.6升—2.5升排量的车,税额幅度小幅调高;2.5升以上的大排量车,税额幅度有较大提高。对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免征车船税。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1)为了达到材料一中所述目标,我国正实施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3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将车船税从统一计征调整为按排气量大小分档计

征?(3分)

15、材料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说:“二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

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是日本崛起创造奇迹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根据日前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年以上,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杰出人才缺乏。

(1)材料一给我们什么启示? (3分)

(2)如何解决材料二中所反映出的问题? (3分)

四、活动与探究题(6分)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根据低碳生活的要求, ....

(1)你认为小林家应购买哪款冰箱? 为什么? (4分)

(2)请你对小林家其他生活用具的购置提出建议。(2分)

重庆南开中学初2011级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 答案

一、选择题(1—6为单选,7—10为多选,每题2分,共20分)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12分),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和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1分),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主动奉献爱心,承担关爱社会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1分)

12、表格反映出我国人口现状“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的特点(2分),对此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分)。

13环境、节约资源,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2分);同时,该企业自主研发新型热水器取得成功,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符合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2分)。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6分,共12分)

14、(1)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2分) 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2)将车船税调整为按排气量大小分档计征,有利于鼓励消费者购买排量较小的汽车,从而有

利于减少排放、节约资源,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分)。

15、(1)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

争和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分)。所以我们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分)

(2)加快科技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建设创

新型国家。(3分)

四、探究实践题(6分)

(1)B款(1分)。因为B款尽管价格高一些,但耗电量小,长期使用,更经济实惠(1分),而且

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2分)。

(2)购买使用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节水龙头、马桶,能效等级1等的电器等。(2分)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1949-2003历次政府组织结构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组织结构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机构图: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机构

1951~1953年

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其主要内容有:(1)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的编制和开支;(6)严格编制纪律。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到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

机构图:1954年国务院组织机构

1954~1956年

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1)在划清

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缩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出机关,精简比例较大。以后,随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机构图:1956年国务院组织机构

1956~1959年{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1960年。1858年,撤销

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经过调整,国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到同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撤并,到同年底,国务院设39个部委,21个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机构总数达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机构图:1959年国务院组织机构

1960~1965年

1960年到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三次较大机构改革。

一是先后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两次比较集中的干部精简运动。第一次是1960年7月至1961年9月,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级机关。这次干部精简以事业单位为重点,对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同时进行精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机构方面,中央各部门司局级机关减少15%,事业单位减少26%;行政机关精简1.6万余人,事业单位精简6.5万余人。第二次精简从1962年2月至1964年,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中央国家机关在1961年精简的基础上,又精简了1万人。全国共精简81万人。精简下来的干部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

二是中央收回五十年代后期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并恢复被撤销的机构,到1965年底,国务院的机构数达到79个,为建国后的第二次高峰。

1966~1975年:“文革”中,政府机构发生非正常的大变动。1970年,国务院的79个部门撤销合并为32个,其中13个还由部队管理,达到建国以来中央政府机构数的最低点。1975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并对各领域进行整顿,与之相适应,国务院工作部门恢复到52个。

1976~1981年: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鉴于当时经济上已处于崩溃,故沿用并发展了五十年代后期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到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增加到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机构图:1965年国务院组织机构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 )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情况

C.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低的现实

D.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D.毛泽东

3.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时,正在研读的主要著作是( )B

A.《联共(布)党史教程》

B.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C.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

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4.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是( )A

A.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 、

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

D.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

5.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度、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的是( )B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D.十五大

6.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进程中的( )B

A.初级阶段 B.初始阶段

C.准备阶段 D.起步阶段

7.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 )C

的科学判断。

A. 基本情况 B. 基本矛盾

C. 基本国情 D. 基本任务

8.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我国( D )

A.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B.正处在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过程之中{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C.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正确的是( )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尚未建立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只要党的政策正确,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可以逾越的,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10.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的阶段,是由( )D决定的。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B.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状况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生产力发展状况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 )B

A. 社会主义社会的起始阶段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C. 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

D.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是( )A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阶段

D.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B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其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来说是( )C

A.发展生产,解决人民温饱的阶段

B.加快发展,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阶段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阶段

D.完全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段

16.在新时期,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进行大规模表述的是( )B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

C.1982年十二大

D.1987年十三大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D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矛盾

B.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18.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B

A.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产品供给能力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改革

19.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又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

A.1982年十二大 B.1987年十三大

C.1992年十四大 D.1997年十五大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2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2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C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三个有利于”标准{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D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5.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指( )D

A. 改革和开放

B.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C.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D.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26.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A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党的基本路线

C. 党的思想路线 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

A.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上说的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C )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 )C

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A.经济体制改革 B.

改革开放

C.经济建设 D.政治体制改革

3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就是( )A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3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D.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33.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

A. 基本纲领 B。基本路线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是( )A

A.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

B.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C.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D.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35.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任务的是( )B

A.1949年全国政协 B.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大

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

36.我国现代化任务经历了由“两步走”到“三步走”战略的变化,提出“两步走”的是( )D

A.七届二中全会 B.1954年全国一届人大

C.1956年八大 D.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

37.新中国成立前后,最早提出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构想的是( )A

A.七届二中全会 B.七届三中全会

C.七届四中全会 D.党的八大

38.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 )B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9年接见外宾时

C. 1982年十二大 D.1987年十三大

39.新时期正式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是(C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十二大

C.1987年十三大 D.1992年十四大

40.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C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41.我国进入现代化进程新阶段的标志是( )D

A.十六大宣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C.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

4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C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3.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主要表现,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D

A.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B.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实,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开始出现由生存型消费到发展型消费的历史转变

C.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D.人均GDP值达到1000美元

44.在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 )A

A.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由贫穷到富裕

C.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

D.由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45.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C

A.有利时机 B重要契机

C.重要战略机遇期 D.大好机遇

4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7.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的概念是( )B

A.1978年12月 B.1979年12月

C.1980年1月 D.1982年10月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BCD

A.我国最大的实际

B.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C.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D.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2.新时期30多年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两个没有变”,主要是指( )AB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没有变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出发,从而意味着我们( )ABC

A.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

B.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

C.不能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和主观附加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

D.不能从社会主义空想出发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弄清楚( )ABC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

5.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ABC

A.社会制度性质 B.社会主义发展水平

C.社会发展程度和阶段 D.社会发展模式

上一篇:2002新乡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2017中考冲刺物理答案课后优化提升作业本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