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高考作文题

来源:快速阅读题目 发布时间:2012-01-31 点击:

1990年高考作文题篇一

高考优秀作文 (90)

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题目集锦

2007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全国卷2作文题目:关于“帮助”给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反面丛飞帮助别人别人没帮他;另一个是正面例子白血病小学生帮助别人,别人也帮助了他。任选一个作文。北京地区2007年高考作文题:材料: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写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800字以上。上海2007年高考卷作文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广东2007年高考话题作文:传递要求: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江西2007年高考作文题:二选一心中的一泓清水要说爱你不容易湖南2007年高考作文:诗意的生活诗意的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诗意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材要求: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山东2007年高考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江苏省卷2007年高考作文题:怀想天空(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湖北高考卷作文题目: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和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作文。200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目:季节200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行走在消逝中2007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以“我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07年陕西高考作文题目:(看图作文)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2007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有句话常挂在嘴边2007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提着篮子看妈妈2007年四川高考作文题:不是一步与一生,是一生与一步2007年重庆高考作文题:酸甜苦辣说高考

.

1990年高考作文题篇二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我说90后

我说90后

“寂寞”的信息一代

从我开始记事开始,我就住在一个邻居都不认识的社区里面,每当听到上一代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讨论童年时光的时候,我们感到那么的陌生,“发小儿”“咱们院儿”“家属楼”“韩姨家小六儿”等词基本没有概念,不是因为不懂什么意思,而是没有体验到所以不能理解它们真正的含义。

彰显个性的一代

和80后先比,我们再也不会做缠着父母要求购买动则上千元的名牌服装和运动鞋,90后的我们不再刻意迷恋名牌,伴随我时间最多的显示器虽然也是三星的,但这并不是品牌迷信和崇洋媚外,而是我们更实际,同样价格我们会选择更好的,实用主义消费是我这个90后的原则。名牌的东西我们并不是不喜欢而是更实际,因为我们已经没有80后当时互相攀比习惯,我们觉得一双几十元的回力运动鞋已经足够,而且我们看到了早出晚归茫茫碌碌父母的不容易。 我们的偶像中也包括英雄

1990年高考作文题篇三

北京市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doc

北京市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读《画蛋》有感。

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议论文。

1983年:根据一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写一段关于画的说明文字并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84年:材料作文,写一篇对中学生作文看法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关于环境污染的信,呼吁尽快解决。

1986年:以“树木·森林·气候”为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副题自拟。

1987年:(1)写一篇简讯,报道育民小学举办游泳训练班取得的成绩。(2)写篇短文,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1988年:《习惯》,命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989年:一位同学为报考高考志愿的事情感到苦恼,请你给他回信。

1990年:材料作文,玫瑰园里的花与刺,(1)描写动作表情;(2)肖像描写;(3)议论文500字。

1991年:(1)材料作文,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2)命题作文: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这题,写一篇辩论稿。

1992年:材料作文:(1)根据众人对垃圾的不同行为,写一篇记叙文;(2)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材料作文: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题目自拟。

1994年:命题作文:《尝试》。

1995年:材料作文: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1)一段对话;(2)一篇评论。

1996年:看图作文:两幅漫画,(1)说明文一篇;(2)议论文一篇,比较两幅漫画,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材料作文:(1)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2)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材料命题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或《战胜脆弱》。

1999年:材料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文体不限。

2000年:材料作文,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材料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01年:材料作文,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1990年高考作文题}.

2002年:材料作文,登山者遇上生死的抉择,我们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003年:材料作文,《韩非子》中的寓言《智子疑邻》,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全国卷)

2003年北京卷: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 1

外,文体不限。

2004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包容。以“包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以“安”为题写篇议论文。“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 2006年 北京的符号

2007年 一句诗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题目自拟,除诗歌文体不限 2008年: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老师让学生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

观点一“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

观点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

观点三,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块应该先放进去

观点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

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09年: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2010年: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2011年:材料作文:鹿特丹世乒赛----

2012年: 材料作文:老计的故事---

历年各大学录取分数线

2

1990年高考作文题篇四

历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类型一览表

历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类型一览表 年代 题目或有关材料

1952年 我投入了祖国的怀抱

1953年 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熟悉的一个人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1990年高考作文题}.

1964年

1965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我的母亲 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 当社会主义建设路线公布的时候 记我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为了幸福的明天,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我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 一位革命前辈的事迹鼓舞了我 说不怕鬼 雨后 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 读报有感——从《干菜的故事》想起 谈革命与学习 北京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新疆 每当想起敬爱的周总理 浙江 路 上海 “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湖南 心中有话向党说 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改写《第二次考试》为:陈伊玲的故事 读《画蛋》有感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五一”国际劳动节日记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看漫画写文) 关于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 就环境污染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 树木、森林、气候——谈———————————————————— 材料: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写简讯:议论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习惯 就填写报考志愿给同学写一封信 材料:孪生姐妹褒贬玫瑰园 想象圆为何物 辩论,两题选一: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材料:候车亭前地面被弄脏谁清除 材料:梧桐树下一家三口谈新老树皮 上海卷:小作文:以主持人身份预告并介绍“上海之夏”节目 大作文:机遇 尝试 上海卷 小作文:介绍一家街头(或乡间)小店 大作文:父辈 材料:寓言诗《鸟的评说》 上海卷 小作文:就学校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活动,写一则短消息大作文:责任 《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命题:我更喜欢漫画《 ——————》上海卷 小作文:初夏的时令特征 大作文:我的财富 材料:小新背小牧,“助人为乐”和“悄悄走开”两则调查 上海卷 小作文: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 大作文:读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 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坚韧——我追求的

品格/战胜脆弱

上海卷 小作文:将冰心《<春水>之一》改写成一片短文

大作文:阅读材料写一篇“读报有感”

1999年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上海卷 小作文:以“开考时刻”为题

大作文:阅读材料,以《“回声”的启示》为题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

3

4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上海卷 请为2010年世博会确定一个主题 诚信 年轻人抛弃诚信背囊寓言故事 上海卷 说出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心灵的选择 北京卷 规则 上海卷 面对大海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 北京卷 转折 上海卷 杂 全国卷 Ⅰ、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北京 包容 上海 忙 江苏 水的灵魂 山的沉稳 浙江 小作文:谈谈免疫系统的四个话题 大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 天津 材与非材 福建 十个人物与文学形象 辽宁 平凡与自豪 重庆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湖北 买镜子

广东 语言与沟通

湖南 家庭教育

2005年 全国卷 1、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2、价值与位置

3、忘记与铭记

2006年

2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东 江苏 浙江 湖南 湖北 山东 福建 辽宁 江西 全国卷 1北京 天津 浙江 江苏 湖南 安徽 上海 山东 说“安” 材料: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留给明天 筷子 自嘲 纪念 凤头、猪肚、豹尾 一枝一叶一世界 跑的体验 材料: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则文字双赢的智慧 读图写联想或感悟 今年花胜去年红 脸 、材料:乌鸦模仿老鹰抓羊 、材料:图书阅读率走低 北京的符号 愿景 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人与路 谈意气 读 我想握住你的手 材料:谈《星星》作文

湖北 材料:用带“三”的词语联想思考

福建 材料:1、诸葛亮草船借箭未满十万支

2、戈多今天已经回来了

3、留一点空白

广东 雕琢心中的天使

江西 材料:以“雨燕减肥”为话题作文

2007年

四川 重庆 辽宁 全国卷北京 天津 重庆 湖北 湖南 浙江 江西 辽宁 福建 四川 安徽 江苏 上海 材料:以“问”为话题 东站一瞥(片段作文) 材料:以“走与停”为话题作文(大作文) 肩膀 、(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广西等省区用) 给图画材料《摔了一跤》 2、(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用) 根据与丛飞有关的材料自拟题目 给材料:“细雨湿衣看不见” 《有句话常挂嘴边》 《酸甜苦辣说高考》 给材料“母语” 《诗意地生活》 给材料《行走在消逝中》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能 《季节》 《一步与一生》 《提篮春光看妈妈》 《怀想天空》 《必须跨过这道坎》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任选一题)

1990年高考作文题篇五

高考材料作文素材90例

2011年高考材料作文素材90例

一、名人材料

1、商鞅五十金徙木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不欺。这一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提示:人无信则不立,法无信则不行,过无信则不兴。要讲诚信。

2、康熙向敌人敬杯酒

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鰲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提示:对手在警醒我们,对手也在成就我们。少林寺有一位高僧的墓碑上只有八个字:“天下对手成就武僧”。压力。忧患意识。竞争。

3、丁肇中用中文发言

1976年10月18日,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只有40岁。在这非常激动和幸福的时刻,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庄重而神圣的决定,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我要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发言。”瑞典皇家科学院积极、友好的表示欢迎。同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又不无担心:“谁来做翻译?”丁肇中回答:“我自己做翻译。”这一消息见报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可是,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非常不满地说:“我们美国和中国关系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对的。”但面对指责,他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在那次颁奖典礼上,丁肇中在致辞时又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它使这个金色大厅里回荡起有史以来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语言——中文。他说:“就是因为在颁奖典礼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中文。中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提示:母语是文化之根,说母语是一种文化认同,是向祖先敬礼;热爱母语就是爱我们自己。不忘本。懂得感恩。

4、董建华学广东话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港。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不会说广东话要学,不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提示:挑战自己,走向成功。

5、朱自清不吃嗟来之食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

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令人称颂。{1990年高考作文题}.

提示:“骨气”“人格和国格”

6、鲁迅为国弃医从文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同胞却麻木不仁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提示:理想要符合现实;个人理想要以国家为重。

7、华罗庚要知识而不要学位

1936年,华罗庚到号称世界数学中心的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到校后,他被告知:可以在两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华罗庚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旁听生!”在短短的两年旁听时间里,他刻苦学习,掌握了广泛的数学知识,发表了十几篇论文,提出关于塔内题的“华氏定理”,彻底解决了19世纪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问题。因此,轰动了剑桥,被誉为“剑桥的光荣”。1938年,华罗庚告别剑桥,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不但获得了广博的知识,而且为祖国挣得了巨大的荣誉。

提示:学习是求真知,不是为了学位,学位不是学问本身,充其量是学问的帽子。虚荣与求真。

8、钱学森的誓言

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0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的回答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钱学森的誓言最终实现了,现在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载人航天事业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提示:不服气是民族自尊的表现,也是爱国的表现,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利益结合动力更强。志气。信心。

9、季羡林——布衣教授

季羡林出身贫农,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他23岁科去留洋在德国十年,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却没有一点儿洋味呢?小时穷得吃不饱饭,给一个亲戚割牛草,送草后磨蹭着等到中午,只为能吃一口玉米饼子,现在仍极为节俭,害怕浪费,厌恶虚荣。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见一个老头在报名处,就对他说:“大爷,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办手续。”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回来。次日当他在开学典礼上看到那老头坐在主席台上,一打听,他就是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时真的吃惊不小,对同学说:“就像个邻居大爷,一点也看不出来。”

提示:朴实;平民化。

10、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他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1986年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随后,妻子和两个儿子又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母子三人的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近20年,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

提示:奉献;人间真情;责任。

11、阿里帕——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从1963年开始,维吾尔族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

2008年,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们争抢着赡养阿里帕老人。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身边。每当有孩子问:“阿妈,你对哪个孩子最好?”老人总会大笑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提示:善良;感恩;人间真情;责任。

{1990年高考作文题}.

12、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2002年,李灵从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这个学校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 李灵趁着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提示:追求;责任。

13、陈玉蓉——暴走捐肝救子

陈玉蓉的儿子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无法医治。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陈玉蓉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10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 奇迹出现了:脂肪肝没有了。医生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

2009年11月,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她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提示:亲情;付出;信心;珍爱生命。{1990年高考作文题}.

14、张正祥——滇池的保护神

61岁的张正祥30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检查滇池的污染,

绕滇池一周的长度是126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30多年里,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离他而去。2002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车将他撞晕在地。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张正祥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

提示:勇气;执着;爱护自然;正气;社会与个人利益。

15、萨布利亚——西藏盲童的眼睛

萨布利亚•坦贝肯,德国人,12岁时双目失明。“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在德国时,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来到西藏。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决定创办西藏盲童学校。

2000年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成立,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提示:大爱;友谊;互助;国际交流;梦想;追求。

16、长江大学学生——勇救落水儿童

2009年10月,长江大学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在江堤上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为救另一个男孩,十多名同学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体力不支,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提示:高尚;无畏;仁爱。

17、华盛顿的牙齿

1784年,也就是华盛顿成为美国总统前五年,刚刚52岁的他,一口牙几乎掉光。他请牙医往自己口腔里植入了九颗牙,而这九颗牙居然都是活生生地从他的黑奴的嘴里现拔出来的。这是历史学家刚刚考古发现的,那个曾经带领民众解放美国的英雄华盛顿就这样在我们心里突然滑落,我们仿佛看到了圣袍上的污点。

提示:人无完人,即使伟大的人物也有缺点。

18、林肯当总统{1990年高考作文题}.

世间最神的东西是什么?摆在面前的有这样一个人的履历:他,21岁时做生意失败;22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24岁时,做生意再次失败;26岁时,爱侣去世;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曾想到自杀;34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一次落选;52岁时,当选为美国

第16届总统。这个人,就是阿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提示:成功需要意志,百炼成钢。{1990年高考作文题}.

19、爱因斯坦拒绝任总统

爱因斯坦在50年代,曾被邀请担任以色列总统但他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大文豪马克叶温曾经经过商,做打字机生意和办出版公司,结果亏了30万美元,赔光了稿费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有文学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富兰克林说过:宝贝放错地方便是废物。

提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经营自己的长处,人生便会增值。

20、居里夫人把奖章做玩具

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陶醉。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应邀到她家里做客,走进屋里竟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马上对居里夫人说:“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是极高也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想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守着成绩,会使自己一事无成,能看到这一点实在是很重要。

提示:不能为荣誉束缚,超越荣誉的人才能继续前进。淡泊荣誉。

21、贝多芬拒绝演奏

有一天,几个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的军官,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要求给他们演奏。贝多芬拒绝了,可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脚踢开大门,回到住处,立即把公爵送给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提示:人不能成为强权的奴仆,尊严让你高贵。

{1990年高考作文题}.

22、海明威“狂妄”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

1990年高考作文题篇六

1978年——2011年 重庆历届高考作文题目

1978年~2011年 重庆市作文题回顾

1978年 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年 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年 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年 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 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 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年 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年 “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 “树木 森林 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年 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年 习惯

1989年 “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 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年 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 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年 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 尝试

1995年 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1996年 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 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 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年 诚信

2002年 心灵的选择

2003年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4年 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作文。

2005年 1、以《筷子》为题,写一篇两百字以上的说明文。2、题目《自嘲》,写一篇除诗歌以外的任何文体600字以上的文章。

2006年 1、车站一瞥,请写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2、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2007年 酸甜苦辣说高考,请结合你的自身体会,写一篇高考体会的文章。

2008年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09年 《我与故事

2010年 “难题”

2011年 请结合材料与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上一篇:2004全国2高考作文题目
下一篇:2005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