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

来源:记忆力训练 发布时间:2017-05-15 点击: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篇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本次习作的目的是:一、看图作文:主要是通过看图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训练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运用曾经积累的看图作文的方法,写一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记叙文。二、童年趣事:这项要求作为前一项主要要求的可选对象,目的是充分考虑到尊重学生习作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所有的学生有内容可写。在写作上主要是让学生回忆曾经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的是真实事,诉真情的良好品质。

一、全面细致地观察画面:

1、同学们,我们在写看图作文之前,一定要对画面全貌进行全面细致观察,掌握画面结构。对于此次作文的一幅图,要充分搞清画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从整体上把握画面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如从画面中可以看出有三部分组成:小守门员、替补守门员、观众。

2、观察时要看清画面的背景,重点观察其中的人或物。本次看图作文的图画上所画的背景显然是在一处废弃的空地上,从地上的书包及边上的观众可以推测是在放学以后发生的事。画面中的重点人物也很明显:守门员是整个画面的核心,其次是小守门员身后的替补守门员及边上的观众。

3、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明确图意。同学们要看清楚图上有些什么?他们各在什么位置?他们之间有何联系?根据图上已有的“人”或“物”分析其图意,看究竟反映一件什么事,从而更为准确地理解画面的意思,也就是说从外部形象进一步看出内部隐藏的思想内容。从本次看图作文的图画上可以分析:小守门员与整个球队比赛的关系,边上的观众与赛场上的运动员、小守门员、替补守门员之间的关系。

[习作名师批改]

记一次足球比赛

“叮、叮”随着两声清脆的放学铃声,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大部分同学都向家奔去,但是有七八个同学肩并肩一起向学校边的空地奔去。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比赛在此拉开了。

只见一位金毛碧眼的小男孩,双手扶着膝盖,目不转睛地看着远处的足球。他的膝盖上被锐利的刀片划伤了,至今还贴着药布,但是他还是坚持参加比赛。后面的红衣男孩看这位男孩膝盖有伤,心里一定在想:快点让我上场吧。

足球一会儿在黑队,一会儿在白队,不停地变着队伍,像一个不守纪律的足球队员。

旁边挤满了观众,一位棕发的小男孩手放在他弟弟的肩上眉头紧紧地合在了一起。一只白黑相间的小花狗正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对这场比赛似乎没有一点兴趣。他身边的一位头戴假花的小女孩索性站了起来。她身边的小男孩头抬得高高的生怕放过精彩的细节,他身边的红帽女孩伸出了头想看乍究竟。他(她)们的前面坐着一位大胡子叔叔,他望着滚动的足球,想起了童年时代。

这一段是看图作文的重点。小作者注意到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画面中的观众,也能够写出人物的动作或神态,但没有抓住各自的特点,写的简单了。语句显得重复罗嗦。

小足球赛

一个晴朗的午后,在麦田尽头的牛瓜角树下,一场小足球赛正激烈地进行着,引来了不少观众,有小孩,也有大人。

矮墙边,有一个用书包和帽子做成的简易球门。球门正中央,站着一个沉稳的小球守门员。他肤色微棕。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白领的短袖衫,下着一条青绿色裤子,右腿膝盖上有一处擦伤口,用白纱布包着。只见他半蹲着,身子微微向前倾。双腿叉着,目光炯炯有神,望着前方,,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扑上前接住球。

在他身后,站着一位候补守门员。他身着红色运动服,努着嘴,似乎迫切想上阵呢!

左边是一排长木凳,凳上坐着观看球赛的人们。一个黑黑的小男孩搂着他的小弟弟,俩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只不知是谁家的哈巴狗正趴在地上打呼噜;旁边有三个红领巾,第一个小男孩似乎被什么挡住了视线,情不自禁地弯下了腰,他后边的男孩则使劲伸着脖子,戴蝴蝶结的小女孩索性站了起来;前面还有一位束发姑娘,她抱着心爱的洋娃娃,挺直着腰板,满脸泛着红晕;最前面的是一位大个子叔叔,他身着西服,顶着礼帽,脸上绽着笑容,仿佛回忆起他自己儿时在球场上的飒爽英姿。

河边,阳光在涟漪上闪烁跳动,仿佛是不息的小梭子在织着金色的挂毯。这时,只听见风和水潺潺相激的声音,看见花儿默默无言秘密。大家一同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幕„„

童年趣事(1)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看到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在童年里有许许多多有趣的趣事,有件趣事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注:点题)

那时候我才6岁,我拿着一个红苹果吃,正当我吃的津津有味时,一个不小心把一个苹果籽吞进了肚子。我害怕极了,心想:苹果会不会在肚子里发芽,长成树呢?到时候我就会变成苹果树人了?我越想越害怕,都不敢想下去了。怎么办呢?到底应该怎么办?或许喝多点开水就可以把苹果籽给淹死,那样苹果籽就不会发芽了。于是我拼命地喝水,可是水喝得越多,肚子越不舒服,我只好哭着去找妈妈。妈妈忙问我怎么回事?我一边哭一边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哈哈大笑起来。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傻孩子,苹果籽怎么会在肚子里发芽呢?任何食物只要吃进肚子里都会被胃消化,它不会发芽的。知道了吗?” “那我的胃怎么会咕咕叫呢?”妈妈说:“你是肚子饿了,肚子才会叫啊。”我听完后,破涕微笑地说:“我还以为我会变成一棵树呢!呵呵···”我就从冰箱里拿出一块蛋糕,一下就把它吃完了,妈妈说的真有道理,肚子吃饱了真的不叫了。(注:事件---吃苹果)

那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童年,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留恋那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好像一朵朵开放在我心中的花,无比艳丽,诱人!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篇二

五下 第一单元作文批改表格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篇三

五年级上作文要求及批改记录{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篇四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指导课)

一、教材分析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萦绕在我们心头。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二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三是交流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围绕着本组专题“口语交际及习作”安排了交流“难忘童年”和写童年趣事等内容。所以,教师应从整体上观照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审题的能力,能够按照题目要求,选择事例并把事情过程叙述清楚。但是,选择趣味性强并把“趣点”写具体是学生习作的难点。所以指导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指导学生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知道这部分内容应该重点写。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要求。

2、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多角度选材,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习作,表达童年的美好。

3、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知道应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回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准备照片或者是画。

2、教师准备演示文稿。

四、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

1、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与孩子互动交流听故事的感受,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设计意图:教师把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学生分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回忆童年趣事,与他人分享童年趣事的兴趣。)

2、审清题目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请学生读一读。

(2)教师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审题。

①这篇作文是写自己的事呢?还是写别人的事?

②这篇作文可以写自己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③这篇作文可以写几件事?

(设计意图:学生读过习作要求之后,其实是似懂非懂,教师通过问题做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审清题目要求,真正明确,本文是写自己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或几件事。)

(二)说“趣”──启发回忆

1、写什么事,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准备,有的同学带来了照片,还有的同学把童年的趣事画下来了,请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讲讲自己的童年趣事。

2、指名交流,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倾听,引导学生把过程说清楚。并引导其他同学参与讨论。重点讨论内容:这件事中哪最有趣?{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或者与爸爸妈妈、小伙伴一起回忆,童年生活中的有趣的事,课上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清楚。初步选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

1、引导学生欣赏三篇习作,思考:哪最有趣?小作者从哪获得了乐趣? 习作一

奶奶家养了小鸭和小鸡。我经常看到奶奶把小鸭放到水盆里给它们洗

澡,可从来没给小鸡洗过。我也打来一盆水,抓起一只小鸡,就把放在水盆里。小鸡的羽毛全湿了,贴

在身上,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落汤鸡”吧。这时,奶奶看到了,就笑着

告诉我,小鸭的羽毛可以分泌油脂,不怕水,小鸡的羽毛是不行的。这下我

终于明白了,奶奶教给我的知识,我现在还记着呢。

学中趣

错中趣

智中趣

2、教师引导:这几位同学写的有趣的事,对你是不是有所启发呀,我们不仅能从玩 中找到乐趣,我们由于无知办的傻事、蠢事,由于淘气办的小错事,都会给我们带来乐趣。再想想,在你的童年生活中,还发生了哪些好玩的,好笑的事呢?有没有类似的或者更新颖的?

3、再次交流,请学生讲童年趣事。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是“开材”的过程,几次试讲中发现学生选择的材料过于单一,绝大部分学生写的是“玩”带给自己的乐趣,欣赏别人的习作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有利于学生多角度选材。

(四)写“趣”──合理构思

1、请学生好好想想要写什么趣事呢?先给这件事起个吸引人的名字,然后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出这件事的主要内容,最后,把最有趣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生独立思考后,用一段话写出这件事情的主要内容,最后,用波浪线画出最有趣的地方。

3、写完后,读给学习伙伴听,相互交流。

4、指名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哪最有趣,并提示学生,作文时要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设计意图:在学生选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构思,知道要写什么事,哪最有趣,应该重点描写,帮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评改课)

一、教材分析

评改课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趣点描述不够具体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运用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

二、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把趣点写具体的方法。

2、齐改病文,巩固方法。

3、运用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能够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三、教学准备

1、学生作文。

2、教师准备演示文稿。

四、教学过程

(一)佳作欣赏

1. 赏选材

(1)导入新课,回顾习作要求。

(2)出示概括学生习作素材的几段话,请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交流:哪最有趣?小作者从什么中获得了乐趣。

2. 赏题目

(1)出示学生所起题目。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篇五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习作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 吕秋影

第一课时

(指导课)

一、教材分析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萦绕在我们心头。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二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三是交流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围绕着本组专题“口语交际及习作”安排了交流“难忘童年”和写童年趣事等内容。所以,教师应从整体上观照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审题的能力,能够按照题目要求,选择事例并把事情过程叙述清楚。但是,选择趣味性强并把“趣点”写具体是学生习作的难点。所以指导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指导学生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知道这部分内容应该重点写。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要求。

2、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多角度选材,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习作,表达童年的美好。

3、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知道应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三、教学准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

1、学生回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准备照片或者是画。

2、教师准备演示文稿。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与孩子互动交流听故事的感受,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设计意图:教师把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学生分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回忆童年趣事,与他人分享童年趣事的兴趣。)

2、审清题目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请学生读一读。

(2)教师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审题。

①这篇作文是写自己的事呢?还是写别人的事?

②这篇作文可以写自己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③这篇作文可以写几件事?

(设计意图:学生读过习作要求之后,其实是似懂非懂,教师通过问题做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审清题目要求,真正明确,本文是写自己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或几件事。)

(二)说“趣”──启发回忆

1、写什么事,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准备,有的同学带来了照片,还有的同学把童年的趣事画下来了,请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讲讲自己的童年趣事。

2、指名交流,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倾听,引导学生把过程说清楚。并引导其他同学参与讨论。重点讨论内容:这件事中哪最有趣?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或者与爸爸妈妈、小伙伴一起回忆,童年生活中的有趣的事,课上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清楚。初步选材。)

(三)读“趣”──拓展选材

1、引导学生欣赏三篇习作,思考:哪最有趣?小作者从哪获得了乐趣?

学中趣

错中趣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批改篇六

语文作文批改记录

第 次作文批改记录

上一篇:五年级下册作文第1单元
下一篇:五年级语文作文题目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