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7-06-12 点击: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 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 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之基本精神的界定问题乃是治中国文化史者所不能回避的基本论题,也是一个历来歧见纷呈的论题。张岱年先生认为,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乃是相对文化的具体表现如文物、制度、习惯等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 在张先生看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而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与天人协调四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李宗桂先生则指出: “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应该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的基本精神内容。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周易》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中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因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民族进

取心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

2. 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注重对社会成员人格精神的塑造,要求人们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对待人和事。《周易》中有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人们要用大地般宽广的胸襟包容世间的一切事物; 《中庸》中所说“万物并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论语》中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老子》中所言“夫唯不争,故丢下莫能与之争”,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要求的以一种宽阔的胸怀去接纳他人和外物的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精神境界。

3. “修齐治平”的爱国精神。《礼记》中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修身、齐家是基础,治国、平天下才是最终目的。《礼记》中又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忠经》中有谓“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 贾谊推崇“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林则徐追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终目标的爱国精神。

4. 贵德重义的道德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道德人格的价值,把道德人格看得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极力追求道德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孔子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而思义”、“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孟子更是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主张。《尚书》中把人的品德概括为“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些思想说明贵德重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要求的德义优先于功利的道德精神。

5.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从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注重,发展到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点。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确而坚定地主张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是不可侵犯和予夺的; 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则进一步发展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儒家思想为主干

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如何把人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与理想人格的追求结合起来,充盈着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要想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地收到实效,就很有必要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正本清源,为大学生寻找到思想的故乡和家园。

1.个人修养方面:律己修身

孔子是最早提出修养理论的人,他用“修德”、“克己”、“正身”、“修己”等精辟地概括了他关于个人修养的主张。人为什么要修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不积累善的行为,就不能形成好的名声;没有积累坏的行为,就不会导致声败名裂。古代思想家有两个修身要旨:一是修身要践行。“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所谓道德,是要靠行动,而不能光说不做。二是修身要达到“慎独”的地步。“慎独”就是无人监督时仍能保持操守,体现了修身的高度自觉性。今天的大学生们,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果缺乏“慎独”的精神,就容易沉湎于灯红酒绿,在物欲中随波逐流,或抵挡不住各种诱惑而腐化堕落等等。事实证明,律己修身能最大限度地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并将这种内心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人性向善,使道德理性作为人的心灵支柱,从而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使人保持做人的气节和人格尊严。大学生们如果缺乏对道德理性的追求,就容易失去精神支柱和生活的动力,走向平庸和沉沦。因此,大学生们要加强修身律己,以建立心灵中的坚不可摧的道德防线。

2.家庭人际关系方面:仁爱孝悌

孔子对“仁”作了理论阐发,将仁视为最高道德,开创了儒家的仁学。早在《尚书·尧典》中就已经记载了如何处理以家族为本位的父、母、兄、弟、子的关系,强调在这五种关系中人的行为。“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在家族生活中“仁爱”是“孝悌”的根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家族亲情。在“仁爱孝悌”的基础上,推衍到“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形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理想情怀,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促进人们之间的友好相处,也更增进了社会生活的凝聚力。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学校是一个大家庭,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寝室也是一个大家庭。“仁爱孝悌”有益于大学生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诚心诚意,团结互助,进行学习、生活、工作、思想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协作,以利于大学生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至于在对待朋友方面,儒家文化提倡“诚信好礼”。诚,是真实无妄,不自欺欺人,不弄虚作假。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人言为信,也就是人的话应当是可信的,“信”与“诚”相通,就是要诚实,不能搞欺骗,才叫做“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信的基础要求言行相符,反映出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礼”,就是行为要遵守礼仪、礼法和规范。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所必需的规范。懂得各种礼仪,人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共处、改善和调整人际关系。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美德之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不仅要知书,还要达礼。

3.集体组织方面:尚群为公

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观。管仲提出“废私立公”、“社稷先于亲戚”、孔子提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庄子说“天地至公”,荀子说“凡立公所以充私也”,贾谊说“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私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王安石说“公私无异财”,王守仁说“廓然大公”,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醒目地挂在孙中山先生办公室里的那块“天下为公”匾额等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尚群为公”的整体主义精神。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大学生更应该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以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4.个人事业方面: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二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论文

朱胜杰 113011B 12013011052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从远古时期走到今天,已足足有五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民族性、传承性、历史性,时至今日依旧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教育方面,量子力学、相对论、马克思主义等等虽然不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下的产物,但篆刻于汗青的累累教育果实仍昭示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重视人的价值;重视道德教化;重视个人修身养性;重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

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通过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考察,可以深层次的挖掘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儒家思想作为影响中华民族最大的主流思想,它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显得尤为突出。若将其中向上的力量融合在当代的教育中,必将推动当代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重视人的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人伦文化,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论语 先进》有云“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事人都做不好,何谈事鬼呢?这体现出古人在鬼神与人的孰贵孰贱中的一种态度。而这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西方文化是一种基督文化,其人道主义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神本文化之上。“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宗教是其一切创造性关切的深度方面。”(引自《现代基督教思想》)作为宗教动物的人,人的文化自然也是宗教的文化。

即使是与万物相比,人依然是最可贵的。《尚书 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又如《孝经 圣治》记:“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国古代在主流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以人为本可谓体现在方方面面。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正是我国人伦文化在政治层面的最好体现。

将这种人伦文化融入当代教育中,便是以每个学生为本位,关心每个学生的根本利益与发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重视道德教化

儒家伦理思想能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几千年,与其重视道德教化有着分不开的关联。每个人作为群体关系的一份子,以“天人和谐”视为目标,以“和”协调万事,并强调“道在伦常日用之中”。如我们深入人心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杀身而成仁,舍生而取义”等等,当道德口号树立并上升为道德标准,在情感与舆论的结合下,道德教化便实现了。

从汉代起,学校已然成为儒家道德教化的集中地。在儒家学说中,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被视为重中之重,如“吾日三省乎吾身”、“反求诸己”等等,是因为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才能使外在道德标准转化为内在道德信念,从而,他律转化为自律。这种道德教化系统的确值得当代教育借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这种标准与方法。当然,树立起标准还远远不够,我们在追寻道德标准的同时还要追求“知行合一”。毕竟教化的成功与否,还是和现实与理论结合程度紧密联系的。

三、重视个人修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进取,“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自古以来,“君子”作为一种参照物而提出,被赋予了许多内涵甚至附加了些许“苛刻”的条件。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曾子语“君子任重而道远”;孟子亦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甚至于儒家所推崇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对孝道的宣扬,无不体现儒家从外在能力到内在个人修养的重视。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石。在更加关注个人价值的今天,人格魅力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个人修养是完善人格、树立正确个人价值观的必行之路,若将“吾将养吾之浩然正气”与当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若将个人内心的培养与外在技能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实现“内圣外王”必将不远矣。然而,观之今日的教育,完全是应试教育,它一味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拓展,忽略了学生生而不同的个性,更不要体什么全方位发展了。这种教育模式着实应该摒弃。{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四、重视帮主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

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儒家思想几千年来流淌着积极“入世”的血液,儒家子弟将入仕并为国家做贡献作为一种人生理想与政治抱负,追求终生。而从此之后,在这种主流思想的影响下,古人们坚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坚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强大的理想追求与精神气质,不但升华了个人品质,还起到了导向作用与凝聚作用,深化了文化认同感,提高了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利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否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显著好处,但取其精华后,更应去其糟粕。过于重视个人得失便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现在的学生努力学习,已不像古人那样有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理想,多数人不外乎是为了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以减轻经济负担。不得不说,这些很现实的“终极目标”实在难以与古时候的远大抱负相比较。此时此刻,要改变这种信仰缺失的现状,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当代教育中,有重点的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虽不一定是政治抱负,只要是为大家,为国家,为人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如此说来,我国先阶段的教育虽不断的完善但仍有缺失,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以弥补这些缺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若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批判的继承与发扬,不仅仅在教育事业上,我相信,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方方面面,都会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文章来源:

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1日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薄,对于传统文化的践行也不足,这些问题呼唤我们关注并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我们需要从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机制建设等方面来入手,寻找工作的着力点,提升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是涵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力量源泉。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I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崇尚人际和合、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伦理文化,涵盖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是我们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丢弃和遗忘。然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同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二文化空间”,外来思

文章来源:

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生身上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阻碍,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疏离传统文化的现象。

(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目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新闻周刊》对北京几所高校开展了关于“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了解程度不高。《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0%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20%是中间派,仅有10%的大学生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自豪。据《文汇报》的调查,应用型书籍占据了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一半以上,娱乐休闲类书籍在大学校园同样也很受欢迎。圈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生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鲜少阅读,能完整背出一些着名古诗词并正确回答出作者的人更是越来越少,在《新闻周刊》的调查中,有79%的受访者对于传统文化着作“偶尔翻阅”,13%的受访者“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受访者说“爱不释手”。同时,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于文学、历史、哲学知识很少涉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

(二)传统伦理道德淡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质体现在“德”、“善”、“和”三方面。“德”指人的本性、品德。“善”指好的行为、品质,是内在德性主导下的外在良好行为。

“和”指相安,谐调,“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

“和”的概念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共生、长远发展。三个方面综合,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然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优秀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当今大学生中日渐式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个人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诚信缺失、自制力差、道德实践不足等问题,可以说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观念和意识十分淡薄。{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文章来源:

(三)传统文化践行危机在一项调查中显示,4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圣诞节一类的西方节日比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更加重要。唷一部分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甚至不假思考地全盘接受,崇尚美国大片、韩剧、13本动漫、洋快餐甚至是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他们缺乏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分析能力。另外,大学生中还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的行为,比如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等,也体现出大学生群体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的践行不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践行不足最终会导致社会范围内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导致大学生疏离传统文化的原因,一是历史上对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种种失误导致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断层;二是外来文化涌人造成的文化多样性冲击冲淡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三是当今高等教育过分重视专业技能而忽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导致传统文化教育遭遇冷落;四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塑造和维系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需要,环境的变迁、教育体系的乏力、榜样的示范力量与教育者人格力量的削弱,使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节节败退。

二、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嘲从《离骚》,到《正气歌》;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形成的过程,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之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

文章来源:

“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韩愈,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顾炎武,这些仁人志士的慷慨言行无不表明爱国是一种意识、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行动。当前,我们需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力量,在大学生中开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树立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在文明发展历史过程中,沉淀、流传下来,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魂”。道德教育一旦离开本民族文化的根,就会变成断了线的风筝。孑L子日:“君子怀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道德经》中说人生者,珍贵在生,然而只有“道生之,德蓄之”才能使得生而美,真而美,美而善 。从儒家经典着作中集中体现的“仁、义、礼、智、信”到张岱年总结出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即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美德为我们指明了完善人格和道德品质,促进个人健康发展的路径。叫 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顽强意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威武气节,“万众一心”、“共渡时艰”的团结意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等等,无一不是锻造青年大学生思想作风和意志品质的文化养料。

(三)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中提出了人生修养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将“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同时指出,“修身”不是“独善其身”,修己与“敬”、“安人”、“百姓”密切相关,“修身”就是要达到“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此外,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不懈进取的人生态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气度,最终到达“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优秀传统文

文章来源:

化为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人生信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大学生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生命的智慧和生存的勇气。优秀传统文化为理想信念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信念做出了有益补充。

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和成才。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忱、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消解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才是文化育人的真正体现,才是高等教育工作的真正落实,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文化传承。

三、完善和拓宽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人”,就是要让大学生能在彼此生成的“友爱、诚信、守法”舆论氛围中,求真、向善、爱美,知羞、知耻、知丑,且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达到“树人”的目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工作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来人手,寻找工作的着力点,提升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重点加强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感恩教育现在大学生中存在很多有悖诚信的现象,比如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简历伪造等现象比较严重,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十分淡薄。“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成功之源,“言必信,行必果”是取得信任的前提,中国传统道德更是把“信”列为“五常”之一。可以说,诚实守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人一旦失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原则。所以,我们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养成真诚做人、认真做事的习惯,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从失信惩罚机制和个人诚信管理机制人手,为诚信建档,把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四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传因素,深深融入到中国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系统考察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积极作用更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现实考察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从文化哲学视角对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和探讨。

关键字: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价值

一、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关于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借用美国文化社会学家希尔斯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即使我们承认,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辈传递下来的信仰和行为范例,我们还必然会发现,大量的信仰过去被拥护,现在仍然被拥护,许多行为范例过去被奉行,现在仍然被奉行,而且,这些信仰和模式与近期出现的范型相互并存。”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错位

现代生活是不同于传统生活的生存模式。适应传统生活而产生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由于传统文化本身以及时代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其本身来说,传统文化都有两重性,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落后、腐朽的一面;从其发展的不同时代因素来说,由于现代反差,传统文化既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滞现代生活的一面。由此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发生了错位。

(二)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挫折、甚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那样的摧残而薪火不灭。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原因。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上看,传统文化有其时

代性,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时代性因素,还包含着普遍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重视家庭、诚实信用、正义勇敢和爱国等等文化特质仍是现代人的生活信念。其次,对一个民族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和历史条件。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虚无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三)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的,而是有选择、有创造、有意识的文化发展过程。有选择,是指现代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之后,选择其有现代价值的精华部分继承下来,抛弃其不适应现代生活的糟粕。有创造,是指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重新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有意识,是指现代人作为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主体,要有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文化意识和反思意识等等,积极能动地、独立自主地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并使之为自己所有。这样,经过现代人继承的传统就有了某种不同于它从前的特点,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规定性,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呈现着的文化传统,成为融入了现代生活并流传下去的传统文化。

(四)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丰富

现代生活也在创造着新的传统文化。现代人的生活决不是简单复制已有的传统,相反,它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在现代生活中,根据变化了情况,创造出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崭新的东西,它们中具有遗传活性的就会流传下去成为新

的传统,从而丰富了传统内容。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现化生活毕竟是不同的概念,因而存在着历史反差。现代生活是传统生活的延续,内在地包含有传统文化的某些因子。这些因子经过转化而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展现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一部分,并且通过现代人的生活实践而不断丰富着内涵。总之,现代生活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方式的呈现、历史继承、现实创造与丰富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历史条件、文化基点与现实影响因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简略说来,它作为社会整合的精神遗产、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道德建构的再生资源和生活观念的导向因素,对现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道德文化生活和贯穿三者之中的生活观念有着极大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价值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结合和凝聚是其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借以凝聚的力量,既有经济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种族血缘的亲和力,还有政治政权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还是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对现代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传统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以文化为纽带,以思想为桥梁,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中国”、“大一统”、“兼容天下”、“爱国主义”等观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内容。正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的共识,形成了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成为人们共同意识和自觉奉行的原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由此出发产生出思维、行为的趋同性、和谐性和一致性。传

统文化这种整合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本根意识,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的和自豪感。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人们心理上的认同、感情上的拥戴、行为上的遵守,如同一只无形之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同心同德”的社会整合力量,将整个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经济之树成长的土壤,蕴含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与动力。古有“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之说,甚至有人把传统作为调节社会资源的第三种手段。总结起来,这些潜在的动力因素包括:

(l)由“忠”引申出来的爱国精神,社会成员愿意为国家牺牲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宏观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体现全局性、利益统一性,减少外在经济现象,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2)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关系,家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起着凝聚和传承作用,家庭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保持高储蓄率,家庭成员勤劳、互爱互助。这些为经济增长准备了必要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

(3)在忠孝的基础上,集体主义成为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从而有利于形成具有目标同一性的团队意识和企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推动力,而且提供某种“制动力”,使中国经济不致脱离常轨,保证社会各方面协调运转。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市场游戏规则没有完全建立,导致经济生活中的种种负面现象,如某些企业唯利是图,某些个人为谋利不择手段,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而中

国传统文化对这些行为有种“纠偏矫正”功能,它的一些经济道德资源让参与经济活动的土体有了主观的自主的软约束,警戒人们不致失去控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运行。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种大伦理观,其“天人合一”思想为建立现代的生态伦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

总之,我们要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建设与现代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精神生活,就要汲取统道德文化的资源,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四)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己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现代中国人要走向现代生活,心须具备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有三点对树立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一是积极的入世精神;二是务实的实用理性精神;三是乐感文化精神,所谓“入世精神”,就是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入世精神,是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点,它有利于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

所谓实用理性精神,是一种普遍现实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从产生开始就是一种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就是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使用兼具、内外无二、本末一贯的“实学”。后儒们秉承着这一精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五

中国传统文化 论文

【摘要】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经过长期的传播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与儒、道并称三教,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对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佛像艺术又是佛教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佛像有千万种,不仅是在佛教当中有着特有的涵义,也传承着不同地域 其独特的艺术文化。佛像艺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伟大的创造能力。

【关键字】:佛教文化 佛像 艺术

目录

一.参观内容 ....................................................... 2

二.汉传佛教佛像 ................................................... 2

三.藏传佛教佛像 ................................................... 4

四.佛像的历史根源与意义 ........................................... 5

一.参观内容

因为我对佛教文化比较感兴趣,所以选择了首都博物馆的“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主要展出汉藏佛像精品。展览的主题是: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同时展示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通过这个展览,让我们亲眼目睹了佛像艺术在我国汉族、藏族地区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艺术风貌;欣赏佛像艺术表现的中华文化特有的品格和艺术神韵;了解佛像艺术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与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密切关系。展览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一共展出佛像262尊,种类齐全,造型各异,风格多样,其中大部分佛像是首次向公众展示的馆藏珍品。

二.汉传佛教佛像{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汉传佛像艺术,在造像题材上以汉传佛教的佛像崇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以印度犍陀罗、马土腊和笈多等艺术风格为蓝本,同时吸收、融合中原地区的传统审美和表现技法,整体上表现出鲜明的汉民族文化特色。汉传佛像艺术是汉传佛教的重要外在表现,在其身上既体现了汉传佛教的基本追求、理念和信仰,又烙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道德崇尚和审美意趣,而汉文化特色的表现尤其鲜明突出。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1.历史悠久。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正式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不久便出现了佛教造像,其后便一直伴随着汉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比起佛教和佛像艺术在印度传播的历史还要悠久。

2.传播地域广阔。汉传佛像艺术传播地域十分广阔,不仅流行于广大的汉族人聚居地区,而且还波及受汉文化影响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北方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历史上皆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都接受了汉传佛教,流行汉传佛教造像。

3.风格富于变化。历史上受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汉传佛像风格因时不同,因地而异,差别十分明显。从时代上看,从早至晚各不相同,南北朝造像飘逸清瘦、隋唐丰满端庄、宋代写实自然、明清浅显媚俗。从地域上看,南北东西亦各异其趣,南方造像温和清丽,北方造像粗犷淳朴,早期西北造像流露异域风情,东南造像尽显华夏神韵;不仅如此,在一些小的区域,如新疆、甘肃敦煌及河西地区、山西云岗、河北定州、河南洛阳、山东青州、四川成都、福建德化、云南大理等地,也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域风格。

4.形式多样。汉传佛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有泥塑、石雕、木雕、金铜铸造、夹纶、陶瓷、锤揲、模印和丝织等。这些形式体现了我国传统工艺的丰富多彩,也体现了我国传统雕塑技术和制作工艺的高度发展水平。

5.题材丰富。汉传佛教崇拜的神祗众多,造像题材十分丰富。这些题材大多源于印度,但进入我国后又都经过了中国人的选择和重新塑造,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与印度相比已有较大的区别,集中体现了汉传佛教的基本追求和思想信仰,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如观音菩萨,她的慈悲济世、寻声救苦功德本来十分契合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可是人们仍嫌不够,又在《华严经》宣传的观音“三十二应身”的基础上创造出众多的救世观音来,如民间流传的“三十三种观音”、送子观音、数珠观音等,赋予了观音菩萨更多更现实的济世功德。

6.遗存丰富。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汉传佛教留下了数量庞大的造像实物。仅就石窟寺造像而言,全国范围内遗存和分布的石窟寺就有数百处之多,每一处石窟寺都保存有数量不等的众多佛像,如敦煌、云岗、龙门、大足等著名石窟,保存的佛像皆数以万计。而其它形式的佛像遗存也不可胜数。

三.藏传佛教佛像

藏传佛教是中国三大佛教之一,源自吐蕃时期印度和汉地传入的佛教,形成于 10 世纪前后、在西藏地区,为卫藏、蒙古、土、裕固、纳西等民族信奉的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西藏民间宗教和苯教的内容,如土著神灵及其相关仪式,成为一种地方化的佛教。为了方便传教,藏传佛教利用了大量的图像,由此而形成复杂而富象征性的宗教艺术,在反映宗教主题的同時,也表现了风俗文化的內容。藏传佛像艺术在造像题材上则以藏传佛教的佛像崇拜为表现对象,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以东印度、尼泊尔、斯瓦特、克什米尔等艺术流派为蓝本,同时吸收、融合藏族地区的传统审美和工艺技术,整体上表现出浓郁的藏民族文化特色。

藏传佛教造像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祖师:藏传佛教尊奉的在修学和弘法上有杰出成就的高僧大德,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喇嘛”。祖师像一般仿造祖师生前面貌塑造。如莲花生、宗喀巴像、米拉日巴像等。

密修本尊:密教修行的最高层次是无上瑜伽,无上瑜伽修习所依本尊就是密修本尊。具有代表性的有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密集金刚等。

佛:指圆满觉悟诸法事理的人。佛的形象一般为出家比丘相,头顶有肉髻,发呈螺旋状,身着通肩或袒右肩袈裟,不做任何装饰。如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药师佛等。

菩萨:意译为“觉有情”。一般头戴宝冠,上身着天衣,饰项圈、璎珞、长链,下身穿罗裙,戴有手钏、臂钏、足钏。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佛母:佛母为诸菩萨之母,喻指佛菩萨的智慧。形象多位寂静之善相,而且都是女性形象。如绿度母、白度母、尊胜佛母等。{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罗汉:形象都是出家比丘相,身着袈裟,全身无任何装饰,或坐或立,栩栩如生,是藏传佛教各类造像中最为朴实无华的艺术形象。如阿难、迦叶等。

护法:指护卫佛法的神,部分来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部分来源于西藏当地的苯教及汉地的社会信仰,如四大天王、关羽、李靖等。

藏传佛像元明清各朝时候的特点:

元代:这一时期的造像总体表现为头大身小,颈部较短,躯体挺拔,肌肉劲健、有力度,莲座比较低矮,呈大梯形,莲瓣多宽肥、朴素无纹。

明代:这一时期的藏传佛教金铜造像艺术进入了成熟时期,造像呈现出风格多样,做工精细,人物生动优美等特点,西藏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也在其中得到充分发挥。

清代:这一时期的造像流于程序化,虽整体比例完美,做工精细,但已全无早期佛像所体现出的内在神韵。

四.佛像的历史根源与意义

4.1历史根源

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经过长期的传播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时间、途径、思想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佛教在我国形成了三大不同的体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傣族等地区流行的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三大语系佛教都流行佛像崇拜,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佛像艺术体系。这些体系的形成各有其独特的因缘:一方面取决于不同的传播途径和相应的佛像崇拜体系及艺术粉本,另一方面源于各自受容地的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影响。

4.2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佛教的造像特征从初传人中国的那时开始,一直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及地域文化的进行演变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它何以能承载诸多中华文化的因素之一。最初的西域本土风格的佛教造像,逐渐就被中国的文化与雕刻艺术所改变。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各个阶段,无非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一种超越,即支撑建造这种塑像风格的思想,本身就存在一种超越性。例如塑造的种种神像造像,具有三头六臂、或多手多眼等,这种艺术形态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向往与对佛教成就者的追随。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六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传承;

绪论 文化有多种定义,按照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文化的结构有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

上一篇:中华文化的对联
下一篇:五年级作文三八妇女节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