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7-07-27 点击:

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篇一

大学化学作业答案修订版9 1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

ΘΘ(T) fHm(T)  QV rHm(T) rHm

Θ答:QV:等容反应热; rHm(T):温度T下,反应的摩尔焓变(数值等于等压反应热);fHm(T):

温度T下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反应进度。

2.盖斯定律的使用条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1)等压 (2)等容 (3)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

(4)等温、不做有用功,等容或等压

答:正确答案为(4)。

3.热力学标准态的含义?为什么要确定热力学标准态?

答:纯理想气体热力学标准态是指该气体处于标准压力[ p(100kPa)]下的状

态。混合理想气体中任一组分的标准态是指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p时的状态。纯液态(或纯固态)物质的标准态是指压力为p下的纯液体(或纯固体)的状态。溶液的标准态选1 mol·L。因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以及状态函数改变是受许多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聚集状态等)的影响,为了比较方便,国际上规定了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

4.简述照明弹中的铝、镁、硝酸钠和硝酸钡等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答:金属铝、镁在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热(fHm,MgO= – 601.7 kJ·mol1, –Θ–1ΘΘHm,AlO= – 231675.69 kJ•mol–1)产生千度以上的高温,而反应放出的热量能使硝酸盐分解产生O2,又加速镁、铝的燃烧反应,使照明弹更加绚丽夺目。

在其中铝和镁作为还原剂;氧气、硝酸钠和硝酸钡等作氧化剂。

5.通过计算说明,氧-乙炔焰为什么可以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答: (5/2)O2 + C2H2 = 2CO2 + H2O(g)

–/(kJ• mol1) 0 226.7 –393.5 –241.8 fHm

rH

m=f Hm(生成物)-fHm(反应物)

1△rH

m=2×(–393.5) + (–241.82) – 226.7 – 0 = – 1255.5 kJ·mol –

因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以熔化金属,所以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6.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称硼的氢化物(硼烷),硅的氢化物(硅烷)是高能燃料 [已知B2H6(g)

Θ的fHm=36.56 kJ·mol1,B2O3(s)的fHm=–1132.55 kJ·mol1;SiH4(g)的fHm=34.31 ––ΘΘ

1

ΘkJ·mol1,SiO2(s)的fHm=–910.7kJ·mol1 ]。 ––

解: B2H6(g) + 3O2(g) = B2O3(s) + 3H2O(g)

/(kJ·mol–1) 36.56 0 –1132.55 –241.82 fHm

1△rH

m= –1132.55+3×(–241.82) – 36.56 – 0 = – 1894.57 kJ·mol –

SiH4(g) + 2O2(g) = SiO2(s) + 2H2O(g)

/(kJ·mol–1) 34.31 0 –910.7 –241.82 fHm

1 △rH

m= –910.7 + 2×(–241.82) – 34.31 – 0 = –1427.25 kJ·mol –

上述两个反应都放出大量热,因此B2H6(g)和SiH4(g)可以作为高能燃料。

7.已知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热

C(石墨)+ O2(g)= CO2(g) ΔrHm(1) = –393.5 kJ·mol1 –

H2(g)+ (1/2) O2(g)=H2O(l) ΔrHm(2) = –285.8 kJ·mol1 –

C2H6(g)+(7/2)O2(g)=2CO2(g)+3H2O(l) ΔrHm (3) = –1559.8 kJ·mol1 –

不用查表,计算由石墨和氢气化合生成1mol C2H6(g)反应的ΔrHm。

解:根据Hess定律 ΔrHm (C2H6) = 2ΔrHm(1) + 3ΔrHm(2) –ΔrHm (3)

所以ΔrHm (C2H6) = 2×(–393.5) + 3×(–285.8) – (–1559.8) = –84.6 kJ·mol1 –

8.在用硝石制硝酸时,下列反应同时发生

(1)KNO3(s)+ H2SO4(l)= KHSO4(s)+ HNO3(g)

(2)2KNO3(s)+ H2SO4(l)= K2SO4(s)+ 2HNO3(g)

制得的硝酸中80%是由反应(1)产生的,20%是由反应(2)产生的。问在25℃制取1kgHNO3(g)时将放出多少热量?已知KNO3、H2SO4、KHSO4、HNO3(g)、K2SO4的标准生成焓依次为–494.63、813.99、–1160.6、135.6、–1437.79(kJ·mol1)。 –

解: KNO3(s)+H2SO4(l)= KHSO4(s)+ HNO3(g)方程(1)

–/(kJ•mol1)–469.63 813.99 –1160.6 135.6 fHm

rH=H(生成物)-Hf fm(反应物) mm

△rHmol–1 m(1) = (–1160.6 +135.6 ) – (–494.63 + 813.99 ) = –1344.36 kJ·

2KNO3(s)+H2SO4(l)= K2SO4(s)+2HNO3(g)方程(2)

–/(kJ•mol1)–469.63 813.99 –1437.79 135.6 fHm

△rH (135.6)] – [2× (–469.63) + 813.99]= –1041.32 kJ·mol–1 m(2)= [–1437.79) + 2×

HNO3的相对分子量为63, 1 kg HNO3的物质的量n =

制取1 kg HNO3(g)时的反应热为

2 1000=15.9 (mol) 63

80%15.91344.3620%15.91041.322.04104kJkg1

9.甘油三油酸脂是一种典型的脂肪,当它在人体内代谢时发生下列反应

C57H104O6(s)+ 80 O2(g)= 57CO2(g)+52H2O(l)

该反应的rHm= –3.35×10 4 kJ·mol1 ,问如以当代男大学生平均每人每日耗能10125.3kJ,且以完–

全消耗这种脂肪来计算,每天需消耗多少脂肪?

解:每天消耗脂肪物质的量n10125.3

rHm10125.30.302(mol) 33500

该脂肪相对分子量为884; 每天消耗脂肪的质量为 0.30×884=267.0 (g)

10.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

C6H12O6(s)+ 6O2(g)= 6CO2(g)+ 6H2O(l)

Θ该反应的rHm= –2820 kJ·mol1 ,当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时,上述反应热的约40%可用于肌–

肉活动的能量。试计算一匙葡萄糖(以3.8g计)在人体内氧化时,可获得的肌肉活动能量。

解:葡萄糖相对分子量为180;一匙葡萄糖(3.8g)的物质的量为 3.8 / 180 = 0.021(mol) 一匙葡萄糖被氧化放出的热量为 0.021ΔrHm = 0.021 ×2820 = 59.2 kJ

可获得的肌肉活动能量 59.2×40% = 23.7 kJ

11.辛烷是汽油的主要成分,根据附录的有关数据计算下列两个反应的热效应,并从计算结果比较

Θ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已知:fHm(C8H18,l)=–218.97 kJ·mol1)? –

(1)完全燃烧 C8H18(l)+ O2(g)→CO2(g)+ H2O(l)

(2)不完全燃烧 C8H18(l)+ O2(g)→C(s)+ H2O(l)

解:据附录查得下列物质C8H18(l), O2 (g) , CO2 (g),C(s), H2O(l)的标准生成焓变

分别为218.97kJ.mol–1, 0, –393.5 kJ.mol–1, 0, –285.83 kJ.mol–1

rH

m=f Hm(生成物) - f Hm((反应物)

C8H18(l)+(25/2)O2(g)= 8CO2 (g) + 9H2O(g)

–/(kJ•mol1)–218.97 0 – 393.5 – 285.83 fHm

1△rH

m(1)= 8 (–393.5) + 9 (-285.83) – 0 – (–218.97) = –5501.5 kJ·mol –

C8H18(l)+(9/2)O2(g)= 16C (s) + 9H2O(g)

{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

–/(kJ•mol1) –218.97 0 0 – 285.83 fHm

△rHm(2)= 0 + 9 (– 285.83 ) –0 – (–218.97) = -2353.5 kJ.·mol1 –

3

△rH

m(1) >> △rHm(2),

结论:完全燃烧放热量大。

第二章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 因为qV=ΔH,而ΔH与变化途径无关,,H是状态函数,所以qV也是

状态函数。

答:错, H是状态函数,但是焓变(ΔH)不是状态函数。qV=ΔH只是数值关系。热量、功以及状态.

函数的变量“Δ”都不是状态函数。

Θ (2)单质的标准生成焓(fHm)和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变(fGm)都为零,

因此其标准熵(Sm))也为零。

答:错,因 H 和 G 的绝对值还无法得到,因此采用相对值,根据定义,最

稳定单质的fHm和fGm都为零,而S有绝对值,除完美晶体在0K时的熵等

于0外,其它条件下的熵(包括标准熵)皆不为零。但离子的熵也是相对值,

是以氢离子为相对标准(H+的Sm= 0)。 Θ

(3)对于纯固、液、气态物质而言,100kPa、298K是其标准态。

答:对。虽然热力学标准态不指定温度,但是任何温度都有其对应的标准态。 ...

(4)H、S、G都与温度有关,但ΔH,ΔS,ΔG都与温度关系不大。

答:错,一般认为反应的ΔH,ΔS 与温度关系不大,但ΔG =ΔH– TΔS,所以ΔG与温度关系.

较大。

(5)等温等压条件下,用rGm就可以判断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答:错,等温等压条件下用rGm(>0 或<0)判断反应方向,而不是用rGm 。

(6)化学反应进度可以度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所谓1mol反应是指各物质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关系进行的完全反应。

答:对

(7)K与KC、KP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量纲不一定相同,

答:(有关数值) KC与K的数值相等;当ΘΘΘ

BB0 时,KP与KΘ的数值也

4

相等。(有关量纲)K没有量纲; 当

但是BB0时,KC 与KP 也都没有量纲; 

BB0时,KC 与KP有量纲;

例如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设平衡时 p (NH3) =247 kPa; p (N2) =1kPa; p (H2) =10kPa。

Kp=2PNH3

3PN2PH222247000(Pa)(Pa)2-5 - 2 = = 6.1×10(kPa) 334Pa(Pa)100010000(Pa)

假如单位用atm,Kp = 6.1×105atm2;或用mmHg,Kp =1.06mmHg2。

Kθ =(pNH3p)2

(pN2p)(pH2p)3 2(247000/100000)6.1105 =3(1000/100000)(10000/100000)

可以看出 时,Kp有量纲,且数值与K不等。 0B

B

Θ (8)rGm> 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但其平衡常数并不等于零。

答:rGm> 0,只能说明在标准态下,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在非标准态下,

而且|rGm|又不是很大时,不能用于判断反应方向。可逆反应平衡常数都不应为零。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1)下列物理量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①T ②p ③V ④W ⑤H ⑥ΔH ⑦S ⑧G

: 答:正确答案为① ② ③ ⑤ ⑦ ⑧。{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

(2)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 C(s)+ H2O(g)=== CO(g)+ H2(g)

该反应的rHm= 131.3 kJ·mol1,则该反应是 (∵系统ΔH >0,ΔS >0)。 –ΘΘΘ

①低温下正向不自发,高温下正向自发;②低温下正向自发,高温下正向不自发;③任何温度下正向都自发;④任何温度下正向都不自发

答:正确答案为①。

3.不用查表,将下列物质按标准熵Sm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Si(s) (2)Br(l) (3)Br(g)

答: Sm(3)>Sm(2)>Sm(1)

4.给出下列过程的rGm,rHm,rSm的正负号(或零)

5 ΘΘΘΘΘΘΘ

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篇二

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册答案(科学+粤教版)

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篇三

九年级化学课堂练习册答案(科学粤教)(上册)[1]

九年级化学(科学粤教版) 课堂练习册答案(上册){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

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篇四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5.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6.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7.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 CuSO4·5H2O,胆矾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涉及到的是 (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1.(2005浙江嘉兴中考)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

2.(2006山东济宁模拟)日常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③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④家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经典回放)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酸败 B.冰雪融化

C.试管破裂 D.干冰升华

4.(2005湖北黄冈课改中考)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烛成灰 D.滴水成冰

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①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 ②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酸了 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 ④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 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 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

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6.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___的观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3.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 空气

4.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 ) ①空气②氧气③人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正确量取8.5 mL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 (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5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6.(经典回放)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

A.酒精灯 B.蒸发皿

C.漏斗 D.量筒

7.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一发生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冷静地处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

C.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扑灭

D.不慎将白磷洒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

8.写出下列(见图)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2.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白烟,点燃这白烟,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知道,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用石灰水涂刷墙壁,就是利用了石灰水的这一性质。使得墙壁越来越硬。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气体。

4.石灰水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在实验室中有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分开来。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法来进行鉴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1-3)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温度最高。

图1-3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

6.为什么冬天呼出的气体我们可以观察到白雾,而其他季节则观察不到呢?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

1.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______中,粉末颗粒状的一般用____________取用,块状的用____________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只须____________。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______中,取用时试剂瓶盖____________放在桌子上,标签朝向____________,试剂瓶口紧贴容器口____________倾倒。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用____________,选择的量筒规格与所量液体体积越接近越好。倾倒的液体接近刻度时,应用____________滴加。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加热试管时要使用试管夹的____________,手握试管夹的,不要把拇指按在____________,而且应该从试管的____________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____________处;加热时,试管倾斜跟桌面成____________,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部位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____________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__。

5.一般用试管刷,当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6.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

A.量筒 B.细口瓶 C.试管 D.玻璃管

7.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A.1/2 B.1/4 C.1/3 D.2/3

8.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手拿试管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B.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D.用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向量筒里倾倒液体 B.从滴瓶里取出液体

C.向试管里加入粉末 D.给试管里液体加热

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篇五

2014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堂练习册A参考答案

九上科学化学作业本答案篇六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练习册答案

1. 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一)

1.(1)发出耀眼白光,留下白色粉末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产生大量气泡

2.乙同学。镁带燃烧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可能也有发光发热现象 3~7 C B C C BC 8. ①②③ ④⑥ ⑦⑧ ⑤

9.(1)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为海水中的水被蒸发导致食盐析出。 (2)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为蜡烛熔化、汽化并不产生新物质。

(二)

1.银白色固体 发出耀眼白光,留下白色粉末 白色氧化镁粉末 2. B 3. B

4.(1)用试管夹夹镁带会烧坏试管夹

(2)用烧杯盛石灰水 实验时间过长,现象不明显 (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污染胶头滴管 5. B 6. A

7.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 碳酸钙 难 8.碳酸钙 产生大量气泡 二氧化碳 木条熄灭 9. B 10. BC

12.略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

1~5 B C D D AD

6.溶液变红色 溶液有红色变无色 7.蓝 蓝 沉淀 蓝色沉淀消失 8.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

10.颜色变化 热量变化 气体生成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1.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小结 实验步骤现象 实验结论

(二)

1.(1)试管 烧杯 铁架台 圆底烧瓶 漏斗 量筒 (2)a b d b d 2. C 3. AB

4.(1)灯芯上的酒精挥发后不易点燃且浪费酒精 (2)液体会溢出

(3)放出的大量热会使量筒底部爆炸

5.(a)(1)瓶塞正放在桌上 瓶塞应倒放在桌上 (2)标签朝下放 标签应朝上握于手心 (b)(1)加热时试管没倾斜 加热时试管应倾斜

(2)试管内液体超过1/3 试管内液体应低于试管1/3处 6. D 7.略

1.3 物质的提纯

1~8 C BC AD C C BD AC

9.引流 使液体受热均匀 加速溶解 沾取少量液体 10.略

11.(1)体积读数产生误差

(2)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的缝隙中流出 (3)蒸干后的固体容易溅出 12. A 13 .BD

1.4 世界上通用的化学语言

1. (2)H (4)Na (5)Cu (6)Al 2. CD

5. BD 6. AD 7.

(2)铁 (3)硫

9. D

10.(1)Mg O2 MgO (2)CO2 H2O

11.(1)氯化钠 水 (2)NaOH

(3)Cu(OH)2 CuSO4 H2O (4)CaO H2O

本章测试

1~5 C C D C A 6~10 B D C A B

13.略

14.②③④⑤ ⑥

15.(1)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O2 点燃 CO2

(2)二氧化碳+炭 高温 一氧化碳 CO2+C 高温 CO

16.(1)取少量水让滤纸贴紧漏斗内壁且滤纸应低于漏斗边缘 (2)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17.试管没有垂直滴加 手势不对 会导致液体滴出管外 试管内的体积超过试管口1/3处,加热液体时会溢出

18.取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都只有一种产物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则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单质 19.略

2.浩瀚的大气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一)

1.10*1.76㎡*5g=88g 2. D

3. ABF CDE

4.不一致。若红磷不不足,那么在反应中无法将氧气完全消耗。

5.氦气氖气氩气氪疝氡 稳定的化学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

6.(1)将澄清石灰水敞口置于空气中,数天后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 (2)将一瓶饮料置于冰箱冷藏,一小时后将其拿出置于空气中,饮料瓶的外壁上会有小水珠,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凝而成 7. ADE

(二)

1~3 CBB

4.O Si Fe Al Na 钙 氢 钾 银 镁 铜 5.钴

6.O2 构成 氧分子 构成 2个氧原子 O3 构成 臭氧分子 构成 3个氧原子

7.(1)O3 16*3=48 (2)MgO 24+16=40 (3)N2 14*2=28

(4)CaCO3 40+12+16*3=100

2.2 神奇的氧气

(一)

2.将点燃的木条分别伸入氮气和氧气,氧气中木条燃烧更旺,氮气中木条熄灭 3. D 4. D 5. A 6. B

1. A 2. B 3. D

5.略

6.(1)过氧化氢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氧气 (2)加热可以加快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反应速度 (3)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反应速度

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一)

1.(1)氢元素和氧元素

(2)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3)2:1 (4)1:8 (5)18 (6)88.9% 2.(1)NH4HCO3 (2)17.7%

(3)20.1% 大于 假广告

3. SO2 CuO Na2O NaCl Mg(OH)2 CuSO4 4.(1)MgO (2)Ne (3)AlCl3 5.(1)O2 (2)Cu (3)CuO

(4)H2O

6.

(二)

1. 6.02*10^23 1.204*10^24 3*6.02*10^23 5

2.摩尔质量 克/摩尔 式量 28克/摩尔 56g 1.204*10^24 3. 2:6:1 24:6:16 184 4*6.02*10^23 4.(1)4*6.02*10^23=2.408*10^24 (2)0.05*6.02*10^23=3.01*10^22 5.(1)0.2*98=19.6g (2)5*27=135g 6.(1)88/44=2mol (2)4/40=0.1mol

7.16/80=0.2mol 0.2*(32+32)=12.8g 8. B 9. A 10.略

(三)

1. 0.96 0.03 1.806*10^22 2.碳、氢 氧 3. B

4.(3)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守恒

(4)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都是2个镁原子合2个氧原子

(5)每2mol的镁带充分燃烧需要1mol氧气,同时产生2mol氧化镁

上一篇:中国梦二年级作文
下一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语文作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