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鉴范文

来源:销售口才 发布时间:2017-11-25 点击:

乡镇年鉴范文篇一

乡镇年鉴

***镇2011年鉴

【简述】

2011年,***镇实现GDP总量27973万元,同比增长15.31%,社会固定投资5989万元;社会消费品销售额达1100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40元,同比增长21.15%;人均自然增长率为2.9‰,生态建设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完成场镇旧房改造130户,面积13480平方米,新修住房26000平方米。完善路网、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完成了场镇道路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利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的机遇,通过向上争取、乡友捐助、村民投资投劳等多种方式,新建村级公路30公里,硬化公路8公里,新修便民路38公里,实现了镇内交通网络化,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水库建设进入实质阶段,完成了库区水渠交通规划,移民安置对接初期工程和实务调查等准备工作。中卫—贵阳天然气管道过境段建设顺利实施。

【农业产业化】

2011年,全镇生猪出栏6.45万头,家禽出栏38.9万只,肉牛出栏776头,肉兔出栏任务6.7万只,全面完成任务目标。规模发展蔬菜产业。完成蔬菜种植面积9850亩,其中冬春蔬菜完成6300亩,夏秋蔬菜3550亩,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3500亩。

【民生工程】

2011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0个;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人;各类培训13366人;帮扶农村贫困人口230人;补助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费368人;救助贫困中小学生22人;城市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140元;农村低保累计人均补助55元;完成城市居民医保目标948人;全镇新农合医疗参合率达98.3%。修建农家书屋22 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20口,发放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补助464.6万元。全面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加强村级放映公益电影事业,解决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

【环境治理】

2011年,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大力整治场镇“三乱”现象,彻底整治以路代市的问题,与工商部门配合,严格按照行商归市,座商归店,并配备专职场镇协管员和保洁员,狠抓落实、严格管理、强化服务,拆除违法建筑,遏制了乱修乱建现象蔓延。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与村居民签订目标责任书,让群众参与到治理工作中来。今年来共投入资金36 万元,组建城管中队、聘请清洁工人达18人,新修建垃圾池60个,自筹资金15万元,硬化场镇街道150m,场镇环境取得了明显改善。

【招商引资】

2011年,围绕“工业强镇”的奋斗目标,举全镇之力,破除地域劣势的发展瓶颈,同时积极领会县招商引资政策,灵活招商方式,落实奖惩措施,做好企业服务,优化投资环境,

积极发展工业企业,引进工业项目16个,引资10650万元,较好的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引资40万元,在花屋基村发展优质大棚西瓜100余亩。

【社会事业】

2011年,不断加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育,完成中职教育369人。全面落实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在3‰,实行计生奖励政策,给予符合条件的162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每年奖励720元。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女孩”行动。

【安全维稳】

2011年,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工作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社会精细化管理,加强对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的管护工作,综治工作取得新实效。及时妥善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同时积极开展“六无”村、社区创建活动。全年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4批次126人,现场解答群众45次,办理上级转办件9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8件。 【党的建设】

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落实“AB”岗工作制,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全县党建工作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六字方针”,全面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纵深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不断充实基层党组织的新鲜力量,全镇共发展党员21名,其中

35岁以下11 名,大专以上9名,致富能人8名;不断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全镇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共有在册人员26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民主监督,提高了机关行政效能。

乡镇年鉴范文篇二

镇年鉴

【概况】清溪场镇位于渠县西北部,距县城22公里,东邻望江乡,南与射洪乡相连,西与拱市乡、龙凤乡接壤,北与和乐、鹤林乡交界。幅员面积54.5平方公里,所辖龙咀、皂角、七眼、帽合、小通、钟寺、白花、斜岭、琏环、玉印、安乐、通济、新田、紫坝、渌沼1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00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1768户,总人口40718人;职能部门(公安、法庭、司法、医院、学校、工商、国土、建设、林业、粮站、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气等)齐全,辖区内有农业银行、信用社;交通方便,县通镇柏油路横穿12个村,直达渠县龙凤乡、营山县七涧乡境内。地形以坝子、河流、山脉和丘陵为主,耕地面积1972公顷。气温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最高气温在7、8、9三个月,曾多次出现38℃,甚至达到39℃,最低气温是1-2月2℃-4℃,年平均气温是16℃,降雨量平均为900-1000毫米,晴天240天左右。

明代成化年间设清溪场,民国29年(1940年)定为甲级镇,1951年改镇为乡,1958年改乡为公社,1981年更为清溪场公社,1983年改称清溪场乡,2002年撤乡建清溪场镇。该镇素有“中国黄花之乡”的称誉。

【工作主题】一心一意作强黄花产业、百折不饶整治城乡环境、千方百计增进人民福祉、万众一心实现追赶跨越。

【工作思路】黄花立镇、商贸活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

【发展目标】努力把清溪场镇建设为:渠县现代农业示范镇、渠县优质黄花基地镇、渠县新型生态支撑城镇、渠县西部经济文化强镇。

【黄花基地】清溪场镇具有“中国黄花之乡”的称誉。镇委镇政府以钟寺、白花两村为重点,大力发展黄花特色农业,按照无公害黄花生产的技术规程,落实了黄花标准化建设工作,镇与村、村与社、社与农户签订了《黄花农业标准化建设责任书》。截止2011年,全镇规模发展黄花7311亩,其中本年度新栽植500亩。黄花年产值达1650.5万元,同比增加6.5%。我镇成立了“渠县清溪黄花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了11个品种,采摘期由原来的40天延长到180天,并在采摘期结束后又间种大头菜5000亩,做到了人平增收100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省、市、县领导多次来黄花基地考察,予以了表彰。

【经济状况】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始之年。一年来,镇委、镇政府立足镇情,组织和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紧紧围绕县委“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幸福渠县”的工作主题,坚持“黄花立镇、商贸活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扬“吃

苦耐劳、务实善干、朴实向上”的清溪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一系列政策,使全镇的经济迈上了新台阶。全年GDP达22957.25万元,同比增长20.9%,其中农村经济总收入14772.5万元,同比增长42.5%;第二产业完成3432.5万元,同比增加21.03%;第三产业完成4279.21万元,同比增加2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8元,比去年增加945元,同比增长20.5%。全镇一年来粮食播种面积达54655亩,粮食总产量达18058吨,同比增加12.5%。在养殖和种植业方面,镇委、镇政府紧紧围绕“稳定禽产业,提升畜产业,大力发展牛羊业,突出发展菜果业”的工作格局,强力推进生猪质量产业发展。积极引进PIC和LY-YL良种母猪,全面淘汰了劣杂公猪,从而大大提升了生猪质量品质和经济效益,2011年全镇共出栏肥猪3.8万头,其中10头以上的大户200户,20头以上的130户,50头以上的15户,100头以上的17户,200头以上的10户,3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7户,1000只以上的家禽养殖户15户,规模养羊12户,小鸡育雏总量达180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达7650万元,同比增加31.5%。与此同时,以皂角村、七眼村优质果品苗基地为依托,利用外资150万元,开发渌沼村、斜岭村荒山荒坡,成片栽植果树1350亩,并发动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建“家庭果园”864个,实现水果产量2122吨,产值350万元,同比增加9.8%。全镇规模种植蔬菜1200亩,实现产值32万元。2011年完成农民工培训517人,劳务输出12964人,实现劳务收入8185万元,同比增加7.8%,同时向富士康输送合格人才40人。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以小城镇建设、运输、酿酒、豆腐加工、餐饮服务、白花村农家乐等为主要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运输、电信、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消费市场日趋活跃,第三产业全年完成4279.21万元,同比增加23.6%。

【水利建设】2011年镇委、镇政府针对问题较大的河堤和山坪塘进行了彻底整治,总投资40万元。对场镇的赛拱桥河堤和钟寺村石河堤进行了整治,并对河道进行清淤1.5千米。为解决场镇居民饮水问题,投资50万元,新建供水塔1座,投资10万元解决渌沼村人畜饮水问题;投资70万元在通济村搞水土保持工程50亩,同时新建蓄水池7口,整治山坪塘14口,清理水渠3.5千米。

【教育工作】全镇有9所村小学、二所中心小学、一所中学,共有102个班,学生5171人,其中残疾学生19人;有教师277人,其中幼儿教师12人,入学率100%,巩固率100%。2011年,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校舍建设,特别注重排危工作,发现一处,修补一处,目前学校均无危房,校舍条件好,师资力量强,

全镇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新人。2011年全镇高考上本科22人,专科85人,重高上线15人,再次居全县同等学校的第一名。与此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兑现资金52.18万元,解决了1235名贫困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使中、小学生辍学率均控制在指标内。

【公路建设】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公路建设,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以“回报农民、反哺农业、扶持农村”作为乡村公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广大村民积极投资投劳。2011年,全镇总投资924万元,投劳130万个,新修村级水泥路26.4公里,计内3.4公里,计外23公里,总投资17万元,维修水毁村级路1.7公里,100%的村和75%的社通水泥路。

【环境整治】场镇共有7条街,长达3.5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共居住3218户,12350人,水、电、气均通,且设施齐备。一年来,镇委、镇政府十分注重场镇建设,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场镇功能日趋完善,布局更加合理规范。投资520万元维修改建农贸市场8140平方米;投资2千万元,改建铧市街6.5万平方米;投资1.5千万元,改建糠市街

5.8万平方米;街面硬化3千平方米。同时组织实施了场镇“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新一届镇委、镇政府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9万元,在场镇栽植小叶榕300株。以壮士断臂的气魄和刮骨疗伤的勇气,出重拳、下猛药,继续深入扎实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党政其他副职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设立了环治办,有专人办工,资金落实到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新一届党委、政府将场镇清扫和清运实行了责任承包制,用市场化运作解决了场镇保洁难题。做到了坐商归店,行商归市,客车入站,三轮车、四轮车、摩托车停放规范,2011年召开环境治理专题会议4次,其中千人以上的大会1次,写宣传标语600余幅,办专栏12期,写环治简报24期,表彰与批评通报12期。定期对主街道进行清洁,整个场镇彻底告别了脏、乱、差。春节期间,党委、政府想尽千方百计、多方筹资8万元,在场镇挂上欢度春节的巨幅标语,整个街道挂满了大红灯笼、彩灯,使整个场镇呈现了惊人而崭新的局面,不少村民在夜晚专程上街观夜景,群众交口称赞。

【民生工程】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全镇切实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白花、钟寺两

村为重点,实施了以“六个一”主要内容的小康新村户办工程,新修蓄水池5口,新建果园218个,修水泥板便民路1.1千米;总投资60万元,新建沼气池148口,改厕300户,改圈300户,改厨350户;总投资3万元,发动农户打机压井412口,硬化院坝11.3万平方米,坐脊刷檐1872户,粉墙1872户21.89万平方米,一片崭新的新农村景象展现在清溪场镇的东大门,白花村荣获“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民政、社会保障事业上,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观念,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多方筹资,配套敬老院的设施、设备,有30名五保人员住入了舒适的新敬老院。并投资3.5万元,为钟寺村房屋垮塌的五保户修建住房80平方米。全镇共发放救灾救济款14万元,解决特困群众105户367人,兑现烈军属、五保户、复员退伍军人定补、城镇居民低保718人,资金180万元;与此同时,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向“9·18”洪灾灾区捐款7.2万元。实施了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对于脱贫、外出打工的低保人员已取消。经摸底排查,新增农村低保87人,解决了其温饱问题。认真开展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完成了48名村干部养老保险任务,入保金额达52800元,切实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

【法制建设】2011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一年,镇委、镇政府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6次,专题讲座4次,办法制宣传专栏12期,利用宣传车进行街头宣传2次,发出宣传资料12000余份,加大了依法行政力度,切实抓好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办理工作,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强化社区管理,尊重村民自治,认真落实政务、村务公开;切实抓好信访工作,层层签订信访责任书,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认真处理和解决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2011年前镇治安案件21件,已处理21件,民事纠纷62件,调解62件,调解成功率100%。全镇广大干群法制观念增强,全年无一例越级上访现象,全镇呈现了干群团结、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

【党建工作】2011年,镇委、镇政府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镇上下班子更加团结,工作更加有力,党员意识更加突出,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一是狠抓了党的思想建设。按照市、县的要求,继续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了“庸、懒、散”专项治理活动和集中整治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找差距,添措施,向社会做公开承诺,转变了观念,提高了工作效率,人民群众非常满意,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二是狠抓了党的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了向李林森学习和文建明工作法的推广使用活动,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农村基础设

{乡镇年鉴范文}.

施,促进了和谐新村建设。成功地完成了党委、政府的换届选举工作。同时对个别村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后备党员的培训工作,全镇培养了入党积极分子52名,2011年共发展新党员21名,预备党员转正15名,不断壮大了党员队伍。

三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治理了干部“走读”现象,坚持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了请消假制度、按时签到制度,做到了全员“住读”,全体干部职工畅谈“住读”的体会,深受广大群众称赞。四是狠抓了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解决个别党员干部作风漂浮、纪律松懈、效率低下、不在状态、行为不轨、形象不良等突出问题。从而增强了全镇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2011年,全镇无一名党员干部有违法违纪行为,无一人因不廉洁行为受到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五是以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七一”系列庆祝活动,表彰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标本兼治、重点治本”的原则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了镇到村、到各单位、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档”、“死角”,确保了安全生产的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并实行了定期检查与经常检查、全面治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场镇及道路交通进行了专项整治,对无牌无照的车辆进行了清理,取缔了两轮、三轮载客,经常性地对场镇烟花爆竹、地质滑坡等高危行业(地段)进行清查,排除了安全隐患。2011年全镇无一例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计生、卫生、文体】镇委、镇政府始终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镇有643名独生子女,其中298人符合奖励条件,奖现金1.7645万元,181名独生子女家庭得到了扶助,兑现奖励金13.032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全镇计生工作。2011年,全镇人口出生392人,其中计内287人,计外62人,计生率84.6%,出生率10‟,同时加大了对违规生育对象的处罚力度,七月二十日前完成了全年102万元的社会抚养费征收任务,占任务的100%,使我镇计生工作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镇委镇政府狠抓医疗卫生工作,注重中心卫生院建设,全镇有中心卫生院一所,有完善住院部和门诊,有18个村级卫生站。认真组织动员全镇村民踊跃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受益群众19994人,报销资金274.3437万元,并在九月份

乡镇年鉴范文篇三

乡镇年鉴稿的撰写{乡镇年鉴范文}.

(一)乡镇部分

{乡镇年鉴范文}.

关于乡镇部分年鉴稿件的撰写,应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在对带有全局性(即普遍性)工作反映的基础上,力求反映出不同的地情特色情况,以期用完整的、系统的各种资料,充分反映出时代特色。在编撰大纲拟定上,可分为概况、专题条目、统计图表、图片资料、重大荣誉和称号、农产品品牌认定(其它各行各业为技术鉴定、质量鉴定等)、文学作品、人物简介等八个方面。

1、概况(或综述)

在第一部分讲过关于综合条目的撰写知识。综合性条目记述某个行业或某个部门的基本情况,要求全面记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概况条目即属于综合性条目之一。概况条目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和特点;既要有基本情况,又要有当年的重要发展和重大事件;既要介绍成就以及取得成就的原因,采取的措施,还要反映存在的问题。涉及专条内容时要从简,详情放在专条去写;概况中的基本提法、事实和数据均须与专条一致。对于必须采用的超年度资料,可作为背景材料加以记述,起衬托作用,篇幅不宜太长,着重以本年度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主要记述材料。在概况条目中,一般要写清楚以下内容:

①自然地理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地理特点、气候特征或气象情况、交通网络状况、区位优势等。

②辖区基本情况:包括行政机构设置、行政村数、户数、人口、土地面面积(耕地面积)、果园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均产粮)、GDP或财政总收入(经济发展状况),人均纯收入等。

③一年来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产业结构调整、重大活动或各项特色工作的综合性表述。如特色产业、退耕还林、三荒造林、水电路建设、学校卫生院建设、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

在特色产业方面,种植业要突出本区旱作农业的科技发展优势,如粮食作物种植上,旱作农业双垄沟地膜玉米种植的优势,采用的“顶凌覆膜”措施等。其特色产品如本区南路一些乡镇种植的粘玉米、芦笋;关子镇的中药材种植等。蔬菜种植业,如太京镇的3A级大蒜、中梁乡的反季节韭菜等。果品产业,如西口、太京、中梁等乡镇的苹果、梨子、桃子的发展,玉泉、太京、中梁等乡镇的大樱桃发展等。养殖业,如玉泉镇的奶牛养殖、一些乡镇的养猪厂、养鸡场等。其他方面,包括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特色的乡镇工业企业、劳务输出等。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方面,如水(通自来水、解决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电(电网建设、通电率、家用电器的大量入户和与之相联系的用电量的增大)、路(等级公路建设、乡村道路硬化、公路网络及运输条件的改善等),能源建设(太阳能、“一池三改”等)的发展变化,电视、电话、电教、电讯事业的发展,学校、卫生院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等。

由于各乡镇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区位优势等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在撰写时不拘一格,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把发展的态势和主要的、重大的事情明确的表述出来。同时,可采用适当的对比和比较手法,如百分比,百分点、倍数、增长幅度等,以更加明朗、凝练的笔调,把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反映出来。

④获得的市级及以上授予的荣誉及称号:由此来衬托出发展优势,彰显出时代特色。 在概况条目中,对于下设单一记事条目介绍的内容,宜从简记述。

2、专题条目

专题条目即为单一记事条目的总称,可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下设若干单一记事条目。在第一部分已经讲过,综合年鉴要全面系统反映全区的整体面貌。全,就是收集资料要全。既要搜集反映各行业概貌性的材料,又要收集记述重大事件、重要进展、突出成果的材料,使之所选用的材料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纵横交错,有立体感。一般地说,一个行业,设一个综合性条目介绍概况,

其余的单一记事条目则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反映这个行业所属各项工作的发展变化,有面有点,点面结合,给人以总体的而不是零碎的影响

单一记事条目搜集资料也要全,尽可能将网撒开,多搜集、多比较,最好选出有价值的材料。既要反映最新成就和经验,又要反映主要问题和教训。在乡镇年鉴稿的撰写中,专题条目占有较大的比重,其重点在于工作业绩和成就的反映,当然也包括存在问题的反映。要充分反映出本乡镇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新情况、新事物、新人物,体现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乡镇年鉴范文}.

①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产业结构布局、支柱或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情况的记述,其重点应放在特色产业方面。如果品产业、蔬菜产业、畜牧产业、中药材种植业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与成就。

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善、道路建设、梯田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旱作农业与大棚生产及滴水灌溉等方面的发展与成就。

③旅游服务与文化资源开发:观光旅游的景点建设、生态园区建设、农家乐建设等的具体记述。文化资源开发如牡丹镇的木门道的文化开发,各乡镇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④乡镇企业:乡镇农业企业、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业企业、建筑业企业、商业与餐饮服务业企业以及劳务输出(如家政等通过培训后的有计划的组织输送等)等方面的情况。

⑤社会事业:科技(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教兴农)、教育(学校建设、教学成果)、文化(文化站、图书馆室、农家书屋)、卫生(卫生院建设、合作医疗、村卫生所)事业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畜禽防疫、预防和处理各类灾害、精神文明建设、民政(低保、五保、抚恤、优抚、医疗救助、救灾救济、敬老院)等方面的情况。

⑥项目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退耕还林还草、造林工程、饮水工程、新能源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情况的具体记述。

⑦示范区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园区、示范点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⑧大事记述、专记和特色篇目:在区级及以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及事件的记述。大事记述和专记,如娘娘坝镇的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记述等。特色篇目可考虑“一乡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的内容。

⑨领导名录:主要是2010年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姓名、任职时间。

⑩其它方面:指未尽事宜。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各类统计图表

重点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如经济发展总量与经济结构情况,与一定时期的对比情况,可用文字记述结合图表的形式反映,做到图文并茂。{乡镇年鉴范文}.

2010年秦州行政区划表(乡镇部分)

2010年秦州行政区划表(街道办事处部分)

4、图片资料

主要是组织领导方面的、重大活动方面的(县级及以上单位领导检查、视察、指导、调研工作)、特色工作和重大工作方面的等。

5、重大荣誉和称号

{乡镇年鉴范文}.

6、农产品品牌认定

市级以上的,附有属于认证性的资质材料,如证书和牌匾的复印件或图片。

7、文学作品

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获得市级以上文学作品荣誉的文学作品。

8、人物简介

团县级及以上的人物简介,并附有一定的文字介绍材料。

备注:注明供稿人姓名,联系电话。

附件:《天水市秦州年鉴(2011卷)》编纂工作流程表 → ↓ ↓ ↓ ↓ ↓ ↓ ↓ ↓

乡镇年鉴范文篇四

团结乡(2013年年鉴)

团结乡

【概况】

团结乡位于东经106°12′06″~106°17′21″,北纬30°40′22"~30°43′49"。地处县境西北部,东与高坪区黄溪乡毗邻,南与秦溪镇接壤,西与南充市高坪区佛门乡交界,北与南充市高坪区万家乡相连。乡政府驻团结正街1号,电话区号0826,邮政编码638306,距岳池县城39千米。 2013年末,辖张家堂、成家岭、穿石孔、自长坪、檬子桥、朝门、曹家岩、柏杨沟、小岭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9个村民小组。

2013年末,辖区总户数2391户,总人口7708人,城镇常住人口220人,城镇化率2.8%;幅员面积27.2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555亩,林地面积37335亩。境内最高点耳子山海拔597.9米,最低点田家坝海拔293.77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带,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经济作物以金银花、核桃、油菜、柑橘、蚕桑、药材、蔬菜为主;传统养殖业以生猪为主,特色养殖业以牛、羊及鸡、鸭、鹅为主。201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300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3279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325万元,外出务工劳务收入6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25元。

【农业经济】

按照“产业兴乡”发展战略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全乡形成三大龙头产业。一是蔬菜种植上规模。依托我乡“香飘万家”酱菜企业,做大做强蔬菜产业。2013年,全乡农户成片种植青菜2800余亩,农民实现销售收入260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500余元。二是特色种植带龙头。培育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和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种植。金银花种植业主沈昌龙同志,经过多年的艰苦摸索,终于掌握了一套从选种、嫁接、采摘到烘烤的金银花种植技术,在朝门村规模种植金银花510余亩,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万元;大力发展干果种植,一方面争取为原有的10万株核桃进行技术改良嫁接换种,另一方面在2013年成片种植优质核桃1000亩。三是畜禽养殖促增收。小岭村业主彭湃,建成年出栏5万只肉鸡的养鸡场,年获利10多万元。

2013年粮油生产再创新高。其中水稻 121.9吨、小麦398吨、玉米453吨、马铃薯34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金银花、核桃、油菜、柑橘、蚕桑、药材、蔬菜、水果等。油菜面积615亩、产量67吨;蔬菜主要品种有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洋芋、莴笋、西红柿等约3000余亩、产量2520吨;主要水果有柑橘、梨子、桃子、枇杷等。

畜牧产业加速发展。小家禽由一家一户的传统养殖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基地养殖转变,全年生猪饲养量

16443头,年末存栏6582头,生猪肉产量788吨;牛饲养量230头,年末存栏105头;羊饲养量2007只,年末存栏245只;兔饲养量 7000 只,年末存栏1580只;家禽(鸡、鸭、鹅)饲养10万只,产禽蛋271吨。{乡镇年鉴范文}.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统筹抓好水保、治理水土流失及维修提灌站等项目,对张家堂等村提灌设施进行修复改造,维修灌溉渠1200米,打沼气20口;大力实施公路通畅工程,新修村级公路2条共3公里,确保了道路畅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了粮食丰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场镇建设。认真开展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经村组排查、乡镇把关、县住建局逐户审核确定我乡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4户,改造面积480平方米,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04万元。。

【社会事业】

切实提升文、教水平。一是文化事业得到繁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培养树立团结乡人新形象,深入开展“学雷锋”、乡镇干部助农抢收活动、环境优美示范乡镇打造活动、禁毒宣传、安全宣传月活动、巾帼志愿者宣传服务活动、公民道德宣传月等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着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实施农村公益电影

放映,开展农家书屋等活动。农家书屋向群众免费提供科技图书,宣传科学技术。二是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强化基础,切实抓好“两基”工作;通过捐资助学,帮扶结对等形式,保证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增加投入,改善教学条件;通过对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全乡教育事业取得了稳步发展。

计划生育。2013年以来,我乡立足创先争优的工作思路,深化优质服务,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截止2013年年底全乡共出生人口74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1%;出生率为9.53‰;死亡率为

6.83‰;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1‰;处理违法生育案件35例,征收社会扶养费13万余元。审批再生育案件2件;对全乡2013年奖励扶助及特别扶助对象进行了摸底调查。登记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18人。

社会保障。2013年对全乡开展特困户家庭经济收入情况调查,核定了491户农村低保,全年共发放低保500820元;全年摸排了扶贫对象174户,并帮助其落实了扶贫措施和机关工作人员及村组干部一对一帮扶活动,脱贫率达96%以上;新增五保对象3人,全乡现共有五保对象93人,其中分散供养91人,集中供养2人。全乡对正在服役的6位农村义务兵在“八〃一”前将优待金9000元全部发放到家属手中;春节期

间,及时向伤残军人、复员军人、两参人员、带病回乡人员、三属等各类优抚对象共65名发放优待金236524元;完成了对全乡161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参保登记、信息录入、银行开户和资料上报工作,基本实现“享受对象全覆盖”和“老有所养”。2013年8月以来,我乡广泛宣传动员60岁以下人员参加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13年共参保登记868人。

环境综合治理。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以5、6、7三个“攻坚月”为契机,积极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结合整脏治乱工作,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全乡范围内掀起整脏治乱新高潮。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群众的清洁卫生意识不断增强。一是广泛宣传,全乡发放宣传资料6500份,制作宣传标语6幅;二是保障经费投入,用于宣传教育、环卫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清扫保洁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经费3余万元;三是较好地治理“五乱”,组织集中整治行动150余次,参加人数800余人次,使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堆等现象得到较大改变。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便民服务】 设立10个便民服务窗口,设置18个工作岗位。把岳池县公众信息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进行建设,在乡宣传文化中心、乡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政府信息查阅场所2个。

乡镇年鉴范文篇五

2012年矮寨镇年鉴1

2011年矮寨镇年鉴

书 记:

罗金爱(苗族,2009.12~)

副书记:

张智义(苗族,2011.3~)

委 员:

罗金爱(苗族,2009.12~)

张智义(苗族,2011.3~)

田军文(土家族,2007.10~)

杨再茂(苗族,2011.3~)

高隆举(土家族,2009.7~)

人大主席:

田军文(土家族,2011.3~)

人大副主席:

龙云峰(苗族,2011.3~)

镇 长:

张智义(苗族,2011.3~)

副镇长:

向媛媚(土家族,2006.3~){乡镇年鉴范文}.

周 刚(土家族,2011.3~)

【概况】 矮寨镇位于吉首市西部,距离城区19公里,与凤凰、花垣、保靖三县交界,209、319国道重复线和长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11亩,其中稻田10420亩,旱地5591亩,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居委会,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791人,镇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盛产烟叶、金秋梨、玉米、花生、西红柿、油菜等。境内有奇特秀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德夯省级地质公园;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古朴独特的民俗风情——德夯国家级民俗风情园、千年苗寨中黄村;雄伟壮观的人文景观——中国盘山公路奇观、开路先锋铜像、修路英雄纪念碑、矮寨特大悬索桥,是一个以苗族人口为主,土家、汉族杂居的农业大镇、文化强镇和旅游重镇。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紧紧围绕去年经济工作

会议上提出的“生态立镇、农业富镇、旅游兴镇、商业强镇”发展方向和“舞好一个龙头、盘活两个眼、夯实三项基础、壮大四项产业”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小城镇,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119万元,增长8%,其中农业收入1654万元,旅游收入805万元,林业收入126万元,牧业收入322万元,渔业收入84万元,工业收入122万元,其他收入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5元,增加238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32万元,增长8%,农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达2100万元,增长6%,全年旅游经济、民营经济、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迅速。

(一)全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1、旅游业先导作用增强。去年,首届中国德夯国际山地户外旅游节活动成功在我镇举办。德夯景区打造成了集户外休闲、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成功推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晚会《德夯玛汝》。随着矮寨大桥的完工,我镇迎来了旅游业的黄金期,“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品牌语日益深入人心。德夯荣获“中国最美潜力的十大乡村旅游”称号,流纱瀑布荣获“2011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瀑布旅游胜地”称号。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985万元,刺激相关产业收入达1920万元,促进了全镇经济的综合连带发展。

2、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一是烤烟产业。全年推广种植烤烟面积1100多亩,培植种植10亩以上烤烟大户38户,年底收购烤烟3900多担,创产值410多万元,利税67万多元。二是金秋梨产业。坡头片4个村目前有4000余亩金秋梨,实现“统防统治”的有1000亩,通过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的营运模式,把金秋梨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大力推广统防统治,提高果品,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三是蔬菜产业。狠抓“菜篮子”工程,在进一步壮大大兴村及邻近村寨蔬菜常规种植的同时,开发矮寨社区万宝山和家庭村的近5000亩高山台地,争取建成全市最大延季蔬菜基地,把延季蔬菜打造成矮寨特色产品的“金字招牌”。

(二)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农业经济、劳务经济,深入实施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和粮食直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75元,比去年增加238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32万元,增长

8%,农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达2100万元,增长6%,全年共发放各项涉农补助310.27万元,为1326名儿童免费接种了一类疫苗,为67对新婚夫妇进行了婚前医学检查,为52个符合计生奖扶条件的对象进行了资格确认。全镇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农民收入继续增长,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及现代生活用品进一步普及,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镇域面貌焕然一新。

1、维护“两区”发展秩序。大兴水库控制区和矮寨大景区是矮寨镇工作重点区域,镇党委政府倾尽全力做好“两区”的控建拆违工作,有效维护了两区发展的健康秩序。责成国土所、城建办工作人员和镇村干部积极指导、协助无房户申请办理建房手续,一年来,共为13无房户办理手续。在拆违清障工作中,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取得了“事前零谣言”、拆除“零冲突”、事后“零上访”、拆除“零反弹”的显著成效。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把清障拆违工作向德夯景区强势推进,全年总计拆除违章建筑23栋41间,全年未出现一起违反两区管理的行为,全年房屋新建零违章。为进一步深入整治景区环境卫生开了一个好局。

2、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镇容镇貌加快改观。全年筹资300万对矮寨社区主街道两侧的60栋民居完成青砖贴面、青瓦盖顶、套装木格花窗等仿古改造,完成沿街可视面民居改造33栋;耗资30余万在社区街道安装高规格路灯30盏;投入80余万,铺装近6000平米青石板人行道;花费30余万,换种直径10公分以上大苗景烈白兰人行道绿化树;耗资25万,回填、硬化5亩停车场;购置15万环卫洒水车一台。

3、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开通了“吉首—大兴”“ 吉首—德夯”农村公交线路,购置了12辆新型农村公交车,方便广大群众出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011年全镇公路总长达58公里,公路通村率达92%,公路硬化率为80%。去年,镇党委政府已经投资18万元,对联团村级公路进行修复;正在筹集60余万元资金,对中黄村公路进行提质改造;筹措百万余元支持家庭村级公路进行开工建设,并有望在近期通车。

(四)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矮寨镇是吉首、花垣、凤凰、保靖4县市的结合部,与7个少数民族乡镇接壤,309、319国道和吉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综治维稳工作错综繁杂。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总计调处矛盾纠纷93起,其中:成功化解群体性纠纷12起,直接涉及我镇村民意外死亡引发的群体性纠纷6起8

人,间接涉及我镇村民意外死亡引发的群体性纠纷2起2人。我们重点从治理源头、化解矛盾两方面狠抓落实,即有效排调矛盾隐患,又及时化解诸多重大矛盾纠纷,确保我镇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五)全力加速推进社会事业,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1、文化教育成绩不斐。卫星直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165户,有线电视新增70户;新增农家书屋10个,组织下乡放电影36场次;协调70万合格学校建设资金,进一步矮寨小学教学、生活设施建设;矮寨中学中考成绩600分以上17名,升学率位居全市农村中学第一系列。

2、扎实开展“新农合”、“新农保”征收工作。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我镇大力宣传“新农合”、“新农保”政策,在全镇广泛动员、发动广大农民参保,由于宣传、组织等工作到位,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和参保款筹资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达85%,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和参保款筹资任务;全镇“新农保”共有4054人参保,参保款金额为39万。

3、切实开展民政救济工作,全年发放民政救助金27.36万元,危房改造22栋、维修8栋,为218户520人发放最低生活金24.96万元,新办理残疾证230本,为209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教科书费用,

4、积极推进扶贫工作。抓住上级部门挂钩扶贫联系到村良好机遇,围绕新农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挂钩部门的支持,认真做好项目申报、资金争取等工作;完成10年度整村推进项目;做好两项制度工作,全年完成全镇共扶持442户1709人。已落实兑付两项制度资金68万余元。完成扶贫档案一式三份的资料纠错,做到“三到户,三到人”,即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项目实施到人、工作联系到人。

5、计生工作稳步开展。截止2011统计年度未,我镇出生婴儿177人,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85.87%;共完成四项手术128例,四术到位率88.9%;全年共发放计生奖扶金63440元、两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18000元、独生子女(两女结扎)户子女入学补贴27500元、独生子女费4170元、困难户补助金3400元,并顺利的通过了省级年度检查验收。

(六)全力推进管理科学化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党性党风教育,狠抓党风廉政工作,转变干部作风,加强纪委督察,使广大党员干

部树立了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从而强化了党员干部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干部管理,推进干部驻村包村责任制,落实和强化工作责任;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强化村级干部培训,积极倡导真抓实干、勤政为民的优良作风,村级班子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凝聚力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继续完善和落实干部驻村制度和包村责任制,健全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建立干部实绩台账和作风台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干部下移工作重心,实实在在干事创业,建设一支作风过硬、能攻善战的干部队伍,为富民强镇提供了强劲的组织保障。

矮寨片区:

【矮寨社区】由矮寨村、阳光村、阳桃村合并而成,位于矮寨镇的东南部,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南与寨阳乡平朗村接壤,北同花垣县排料乡龙孔村交界,东和家庭、中黄2村相连,西与小兴、幸福2村毗邻。209道贯穿全境,是一个以苗族人口为主,土家、汉杂居的村,辖13个村民小组,674户农户,总人口2867人。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18381亩,其中耕地面积1231亩。主要以粮食生产、蔬菜种植、运输、加工、畜牧养殖和副业服务等项目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黄豆、花生、生姜等。矮寨社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并拥有5天一场的经营市场,利用这一优势,社区把发展个体私营摆到突出位置,开旅馆、办小店、跑运输等成为矮寨社区的主要行业,社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57户,从业人员达836人,年创收入237万元。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596吨,经济总收入567万元,实现人均收入2380元。其中农业收入188万;林业收入15万元,牧业收入45.3万元,渔业收入7.2万元,工业收入15.5万元,建筑业收入21万元,运输业收入135万元,商饮业收入65万元,服务业收入68万元,其他收入7万元。另外全村农民外出务工人数637人,劳务收入420.5万元。山羊出栏240只,黄牛出栏59头,牲猪出栏1500头,桠柑产量140吨。社区书记:时远金;社区主任:秧志军。

【德夯村】位于矮寨镇的中部,地处云贵高原与武陵山脉相交处的大峡谷,山势跌起,绝壁高耸,峰林重叠,溪河交错,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东与矮寨社区相依,南同幸福村毗邻,西和排兄村交界,北与花垣县排料乡芷耳、龙孔2村接壤。辖2个村民小组,144户农户,总人口492人,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全村稻田340亩,旱地35亩。主要从事粮食生产、旅游服务(饮食、运输、商业、鼓舞表演)

乡镇年鉴范文篇六

浅谈府谷镇年鉴编写的意义

浅谈府谷镇年鉴编写的意义

得知府谷镇正在编写府谷镇年鉴,倍感欣喜。此举对于府谷镇来说尚属首次,是府谷镇党委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做出的科学决策,意义十分重大。

府谷镇是府谷县的心脏,是府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陕、蒙、晋三省交界区域的交通枢纽、文化交融地,是一个资源、人才、文化富集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府谷镇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届镇党委和政府的苦心经营下,不断开拓创新,屡创佳绩,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文环境和投资创业环境得到更好改善。关心府谷镇和前来府谷镇考察学习、投资创业的社会团体、政企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包括府谷镇广大人民群众,人们都迫切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准确了解府谷镇。然而有的东西似乎总是这样,只有当你迫切希望它出现时它才会出现。府谷镇年鉴便应验了这句话,即将应用而生,成就它特殊的意义。

它是一本宣传册。有助于府谷镇更好的对外宣传自己,让更多人全面准确了解一个更加真实、开放的府谷镇。为关心府谷镇和前来府谷镇考察学习、投资创业的单位、个人和社会团体提供了一份全新的宣传册。让已经离开府谷镇,曾经为府谷镇的发展付出过心血和汗水的各界人士,对府谷镇

有一个全新认识。让走出家乡的府谷镇人,更加方便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去感受曾经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所发生着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它是一部工具书。为人们总结府谷镇过去、分析府谷镇现状、展望府谷镇未来提供参考。使镇党委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又多了一份依据。是镇党委和政府探索未来、科学决策的基石。为府谷镇领导干部学习查阅镇党委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

它是一部好教材。是宣传府谷镇两个文明建设,展现府谷镇取得成就,弘扬府谷镇文化,普及人文政策知识和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好教材。利用年鉴所记载的发展变化情况,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教育,既十分必要,又切合实际,让他们在感受府谷镇跨越式发展喜悦的同时,得到良好教育。

它是大镇史料的整合与积累。现在的府谷镇是经三镇合一后的府谷镇。因时间过去较长、三镇合并等原因,过去三个镇的各种资料,目前存在比较零散,部分资料甚至将会遗失,这给人们了解过去的府谷镇带来很多不便。年鉴的编写,必将会对府谷镇史料进行一次系统整合,为查阅府谷镇史料带来极大方便。随着时间推移,年鉴一次次编写出版,府谷镇史料也将会得到不断积累和传承。这不仅有利后人更好的了解府谷镇,而且有利于府谷镇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创新

发展。

它是大镇思路的具体体现和大镇文化的阶段性成果。创建文化大镇是本届镇党委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做出的科学决策,是实现府谷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大镇文化的必由之路。编写年鉴是府谷镇创建文化大镇,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集宣传、教育和历史意义于一起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是大镇思路在创建文化大镇方面的具体体现和发展大镇文化的阶段性成果。

总之府谷镇年鉴编写无论是在必要性方面还是在重要性方面,意义都十分重大。让我们共同期待府谷镇年鉴早日编写出版,更好的服务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

作者:府谷县 高治瑞

上一篇:中石化收购策划书
下一篇:东西故事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