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简单对联

来源:经典语录大全 发布时间:2018-04-30 点击:

中考简单对联篇一

中考对联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解析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下联也应符合这些要求,可拟为“西游师徒从善如流降妖除魔应天道”。

2.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解析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上联停顿为4/3。“三尺讲台”为偏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示季节的词。下联可对“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小试牛刀]

1.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4.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出了一幅上联。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的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幅对联有一处不妥,请修改。

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7.下列对联分别赞颂了我国的哪位人物,并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A.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成语_______

B.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诗

句_______

C.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赞颂的是_______相关诗句_______

8.《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岗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

9.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0.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下联:

12.成语对联填空(成语对联的特征:组成对联的两个成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其结构一致,工整对仗)。请在下面的两个成语后面的括号内各填写一个成语,使之与前面的组成对联。 旗开得胜()瓜熟蒂落()

13.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______________

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江山万里心D.千里共婵娟

15.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考答案

1.世外桃源与民同乐。2.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无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3.A4.守业难,知难不难。

5.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6.周树人深情怀旧7.诸葛亮三顾茅庐。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8.D9.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0.秋色人似画中游。秋日人如画中行。11.英雄老师殷雪梅,瞬间壮举感神州(铸师魂)。

12.马到成功水到渠成13.卧薪尝胆14.C15.(1)天池水浮天跃金

(2)天池水波澜不惊(3)三江源水尤清洌。

中考简单对联篇二

中考对联练习及答案

中考复习专题· 对联

1、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请你化用小学学过的一首古诗中的句子补全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请指出下列对联的类别。(备选答案:春联、行业联、婚联、新居联、寿联、挽联、名胜联、谐讽联)

① 长天欢翔比翼鸟 大地喜结连理枝 ( )

②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 )

③ 剪下功夫年轻几许 指头技艺貌美十分 ( )

④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 )

⑤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 )

⑦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 ⑧ 莺迁乔木家和顺 燕入新居事吉祥 ( )

3、【桂林08】下面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的一幅名联,填入对联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满地花阴风 影 一亭山色月 人。

A. 吹 窥 B、弄 窥 C、 吹 照 D、弄 照

4、“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 E.立志读尽人间书

B.发愤识遍天下字 F.春风吹绿柳万枝

C.学海无涯勤可渡 G.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H.书山万仞志能攀

5、【桂林05】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能指出对联中典故里的主人公是谁吗? (2分)

上联: 项羽 下联:

6、【吉林02】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宽对即可)。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下列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⑴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⑵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三国演义》)

8、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9、名人对联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

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则徐)

10、【兰州07】我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指出各联分别写什么节日。

(1)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 )

(2)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 )

(3)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 )

{中考简单对联}.

(4)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 )

11、【温州07】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改后为: 清风明月本无价, 。

12、了解与该对联密切相关的人物姓名并填入括号内。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

(3)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 )

(4)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

(6)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

(7)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 )

(8)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 )

13、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2分)(多答一题奖励2分,此题最多可得4分)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三顾茅庐)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 。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铁杵磨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 。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4、下面是本册课文里出现的一些风景名胜的对联辑录,请在每则对联后的括号内写出相关的名胜。

①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

②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

15、(2010年四川眉山卷)毕业前夕,我们班组织了一次“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搜集整理资料中,我们发现,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涉仰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范仲淹登楼“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明就此拟写了一副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修改或新对出下联。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狱中书志留取丹心文天祥

修改或新创为:

16、(2010年宁夏卷)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 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①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

②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横批是: ③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 边。

17、(2010年江苏盐城卷)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18、(2010年辽宁沈阳卷)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

19、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

20、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21、请为“月送花香浮小院”选配最好的一句下联( )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22、“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23、(1分)

上联:轻风 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23、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面对门时的左边,请你对一联为她构成一幅完整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对出下联:

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简单对联篇三

中考激励对联(整理)

1、 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 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2、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

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3、感亲恩实中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

报师情火热六月蟾宫折桂志在必得

4、九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5、 九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

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6、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

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中考创辉煌

7、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8、有志者,事竞成,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9、学海泛舟五千年华夏英才书奇志,

蟾宫折桂三十载潇湘学子写华章。

10、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

挥毫成锦绣王地雄风。

11、英雄出少年扬鞭策马河山万里建功业, 才俊满郡园挥毫泼墨青春十载展宏图。

12、数载寒窗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喜看今朝结硕果, 几度春秋无限憧憬无限希冀期盼明天成大器。

13、承历史底蕴究天人际理欲上苍穹揽星去, 怀瑾瑜憧憬展卷帙才华即从蟾宫摘桂回。

中考简单对联篇四

中考对联试题集锦

中考对联试题集锦

一、单独设题考查对联

1.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2005年镇江市中考题)

《西游记》:

《水 浒》:

2.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湖北省黄冈市非课改区中考题)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3.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吉林省中考题) 上联:少 小 离 家 为 异 客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兰州市中考题)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_____________ 。

5.根据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贤士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初三(二)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 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

上联是:

下联是:

6.【材料3】 对联

屋后松竹 添 秀 色 , 门前梅兰 ________ 。

请在材料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3个字。(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7.“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山西省课改区中考题)

上联:轻 风 细 柳

下联:淡 月 隐 梅 花

8.请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任选一道完成)(福建省泉州市中考题)

①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下联:

②上联: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9.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10.请阅读下面的材料,从后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对出下联。(乌鲁木齐市中考题)

2005年2月17曰,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奥运冠军刘翔、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公仆牛玉儒、女公安局长任长霞、青年志愿者徐本禹、为母换肾的田世国、飞机试飞员梁万俊、缉毒警察明正彬、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驻伊拉克前大使孙必干当选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则获得了“感动中国”集体奖。

①徐本禹送教进山播撒智慧

②鹰击长空化险为夷试飞英雄梁万俊

③跨越十重栏杆东方飞人勇夺第一

11.下面加“”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

联中最好的一句(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月送花香浮小院”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12.对对子(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出句: 山色风光美

对句: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常州市中考题)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中考简单对联}.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摘自《常州曰报》2005年4月8曰 有删改)

上 联: 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 下 联:

14. 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育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她)。 ( )(贵州省贵阳市课改区中考题)

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 坐北朝南函里新居

B.红梅点点 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

D.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二、在综合性学习中考查对联(河南省试验区中考题)

张军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

1.下面⑴⑵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⑴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馨悠( ) 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 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④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 )

A.巩义杜甫故居 B.汤阴岳飞庙

C.南阳卧龙岗 D.嵩山少林寺

⑵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中考简单对联篇五

2014年中考对联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对联题应试策略

对联也称楹联,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语言艺术。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拟写一副对联,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因此,这种题目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中的对联题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一传统的命题方式不但命题形式灵活,而且还与时事结合起来,使得这一传统的题目更焕发了时代的特色。

一、考场反馈。

从阅卷老师角度来看,这种题目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这虽不是一类新型的题目,但大多数考生却在“阴沟”里翻了船,还有的甚至“颗粒无收”。纵观他们失分的情况,主要是对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和主要特点并没有掌握住。如07年福州市的一题:

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上联:商贸繁荣 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 □□□□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

按理说,这一题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对联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正确的答案C。可是同学们的答题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40%的同学选了C,而另外60%的同学与这题的分数失之交臂。

这些情况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这种题目还是很好做的。

二、解题技巧点拨

1.明其特点

我们在做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对联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些同学只所以在这一题上失分,很多原因就是不知道对联的特点。试想,连对联有什么特点都不知道,能对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吗?

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点。

(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稍长的对联,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

如湖北咸宁市中考题给出的一副不符合要求的上联,上联是: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是: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让考生对不合适的上联作出修改,我们从句式上就可很快发现,“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与“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句式不对照,只要稍一调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就与下联句式一致了。

(3)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中上联“大漠”“孤烟”是名词,对下联的“长河”“落日”,上联的“直”是形容词,与下联的形容词“圆”相对。

(4)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如“大漠”与“长河”, “孤烟”与“落日”都是偏正结构。再如名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上联的“山穷水尽”与下联的“柳岸花明”都是并列结构。

(5)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上例中的福州市中考题,你会发现这道题其实很简单,上联“商贸繁荣”是一个主谓结构,而四个备选项中只有“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两项是主谓结构,这样可以把AD排除了。然后再按内容相关的特点,上联说的是“社会”,而下联也应如此,所以又排除了B,那理所当然的只有C是正确的了。

2.使用拆合法。{中考简单对联}.

明确了对联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拆合法来既快又准地对出下联。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如07年江苏扬州市中考题: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就可用此法来应对,“平山堂下花似锦”就可拆为“平山堂——下——花似锦”三段分别对之。提示中已告诉我们“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它显然是地点名词,这样可以迅速地对出“瘦西湖——史公祠——琼花观——雷锋塔”等等一大串;“下”是个方位名词,我们可以对出“畔——上——边——下”;“花似锦”是个主谓结构,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们可以对出“柳如烟——烟如雾——花似海——草如茵”等等。这样我们便可轻而易举的从中选出“瘦西湖——畔——柳如烟”“琼花观——边——花似海”“雷锋塔——下——草如茵”等好对。

三、对联的形式。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都喜欢用对联来表示吉祥、抒托情怀、志趣、理想、情操,或歌颂人事,讽喻时世,或酬赠亲友,悼念亡灵。所以婚丧喜庆,送往迎来,应酬赠答,甚至冷嘲热讽都可以用上,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1. 与课文有关的作家及名胜古迹对联。

如:

屈原: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诸葛亮: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白居易:枫叶四时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辛弃疾: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鲁 迅: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桃花源: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黄鹤楼: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对联讲究的是对偶,即上下两个词组或句子必须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 2.对联的形式。

义密切相联的。从对偶这种特定的形式看,对联又有不同的对法。就内容来说有人名对、地名对、花木对、鸟兽虫鱼对等;就形式来说又分虚字对、实字对、双声对、叠韵对等;就上下联意义的联系来说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等。从对联的表意形式看,对联可运用多种修辞形式。

1.用典。

指在对联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间习俗或警语来表情达意,使联语内涵丰富,韵味无穷。如: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江西滕王阁对联)

2.镶名。又叫嵌字,是将人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嵌在联语中,使对联新颖,个性化突出。如:

航标引道,旌旗指路,构和平,同创华夏伟业,锦绣河山涛声笑;

国乐迎亲,乡茶叙情,谋发展,共建炎黄愿景,楚汉土地瑜色美。

嵌进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名字。

3.对比。

把正反两方面的事物和情况摆出来,进行对比。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苏州拙政园联)

4.叠字。

是把相同的字叠用起来,使重点突出,语气加强。如: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西湖对联)

5.双关。

指一句联语有两层意思,表面说的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要表达的则是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这种手法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使联语机智幽默,饶有风趣。

就构成条件看,双关可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这两种双关形式又可结合使用。

(1)谐音双关。指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构成的双关。如:

塔中点灯,层层孔明诸葛亮;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长根。

上下联都用了谐音,嵌入了诸葛亮与李长庚(即李白)的名字,颇见奇妙。

(2)语义双关。利用语义的双重性构成的双关。如: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反动政府更加贪污腐化,司法机关也是“衙门八字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当时有人就替法院拟了一副对联:

有条有理;无法无天。

意思是:有金条就有道理,无法币就暗无天日。八个字把反动政权的腐败堕落揭露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手称快。

6.回环。

指的是在对联中巧妙运用回环修辞手法,顺读逆读一个样,形成音韵上的回环往复美。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还有一种借助谐音构成读音回环的对联。据传,明代唐寅一日到朋友家做客,见壁上挂有一幅僧人所画的《出水芙蓉图》,脱口出句曰:

画上荷花和尚画,

联语传开,久而无对。直至清代,才有两个对句。一为李伯元所对: 书临汉帖翰林书。

另一为纪晓岚所对:

观音堂前唐寅观。

7.顶真。

即在联语前后的几个词语与词语之间,由相同的语言成分衔接上下联,上递下承,使得联语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声韵流畅。如:

相传,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来到京城天然居酒楼,忽来灵感,为之题一上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后纪晓岚过浙江新昌县郊大佛寺,见其佛像高达丈余,于是对句: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8.反复。

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调某种情感,特意重复某个词或某个句子的修辞格式。如:{中考简单对联}.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南京秦淮河风月亭)

{中考简单对联}.

9.集句。

指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警句成联。可以增强联语的说服力和语言的典雅性。如: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风景这边独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江山如此多娇。

10.用多音字。

指巧妙地利用汉字中的形同而音义皆异的多音字。如: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温州江心寺联)

此联为南宋状元王十朋所作,巧妙地利用了多音字“朝”和“长”,通过写云聚云散、潮长潮落,描绘出了温州江心孤岛那风云变幻、气象万千的景象。

11.缺如。{中考简单对联}.

指在联语中故意隐去某些词语,引发人们想起另一层意思的形式来促成联语。如: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披是“南北”) 联语隐含的意思是“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

2013年中考试语文对联题

1.【2013年•吉林省】

【试题】8、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 下联: 。

2、【2013年•四川省德阳市】

【试题】27. 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年•内蒙古省包头市】

【试题】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3分)

(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

下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 ,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

4、【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试题】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围绕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文学作品,你班开展了“集体视听”系列活动。

(1)【话剧欣赏】活动中,你和同学们一起观赏了《(陈毅市长)选场》的话剧视频。其中有一段对话:

齐仰之(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毅:“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荆。”

晓华同学不理解台词中“ 催化剂”的言外之意,请你结合所学的剧本内容向他做一个解说。(3分)

(2)【广而告之】话剧欣赏活动结束后,大家决定把这段话剧视频向全校宣传推介。 ①语文老师给右边的话剧海报配写了一则广告语——三分钟与三十分钟的对话。请你对这则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3分)

②在宣传推介的过程中,晓华同学打算开展征集对联下联的话动。他拟出的上联是“陈市长亲顾茅庐得良才” ,请尝试对出下联。(2分)

5、【2013年•甘肃省兰州市】

【试题】5.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说的是张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又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花和尚 唐三藏 野猪林 火焰山 路阻 败走 大闹

下联:

故事情节:

中考简单对联篇六

中考励志名言对联集锦

中考励志名言对联集锦

誓夺第一

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

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圆名校之梦还需苦战

激流勇进

乘风踏浪我欲搏击沧海横流

飞鞭催马吾将痛饮黄龙美酒

傲视群雄

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

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壮志凌云

九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

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众志成城

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

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砺志报亲

拼九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

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笑书人

上一篇:二年级撤谎的作文
下一篇:二年级瀑布作文怎么写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