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练习

来源:初中作文 发布时间:2018-08-15 点击:

中考作文审题练习篇一

初中作文审题训练

初中作文审题训练

审题,就是在下笔前,对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认真仔细地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这个思考和领会题目的过程,就是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要素,对于中学生来说,审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主题,谋篇布局,想象联想,抒发情感,都必须以审题为基础。所以,审题是学生习作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审题方法。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

切分法。

命题作文的审题,宜用“切分法”,也叫“分析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例:《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采用切分的方法,把题目切分为“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三个部分。“长大的路上”限定写作的范围,即所写的事件必须发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她)”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爷爷、奶奶,还可以是其他给过“我”无私关爱的人,要理清“我”和“他”的人称关系。“牵着我的手”,是“题眼”(下面会分析),是文章应着力表现的内容。“牵手”,可以理解为肌肤相亲的手拉手,也可以理解为“帮助”和“关爱”。所以,写作时,要重点表现“我”是怎样在“他(她)”的牵手中长大的,在长大的路上,“他(她)”给了“我”哪些无私的帮助和关爱。

运用这种方法审题,使人一目了然,清楚明白。下面,进一步说明如何掌握这种审题方法。

1、范围

一般作文题目对要写作的内容都有个范围,对作文的选材总是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时间、对象、地点、内容等方面。

尝到了﹏﹏﹏的滋味》,要写的是已经发生的事;《门其实开着》,要写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我希望有这样的一个暑假》要写的则是将来要发生的事。

一篇作文的对象范围。如《掌声又响起来了》,取材的对象是“掌声”,《我很重要》,取材对象则是“我”。

事》,地点应是在“校园”,《家庭的﹏﹏﹏(温馨、和谐、快乐、风波等)》,地点则应该是在“家”。

④内容范围:对作文题目要求写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写哪些方面的内容,要分析清楚。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要以记事为主,而《充满活力的岁月》,则要以写人为主。 从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目看,范围的限制较为宽松,所以,不必过于拘泥,能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2、题眼

要弄清题目的意思,找准“题眼”是关键。“题眼”就是题目中提示思想意义或者表明感情色彩的词。所以,也有人把“题眼”叫“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重点。能准确地找出“题眼”,再围绕“题眼”进行选材,就能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那么,究

竟怎样才能抓住“题眼”呢?要领有“三抓”:

,“题眼”通常在谓语部分。如《我养成了一修好习惯》,“题眼”是“养成”,应围绕为什么要“养成”,怎么样“养成”,“养成”的意义来组织材料。当然这种审题的方法并不局限于题目是完整句的类型,一些作文题目是词组的类型也可以用这种审题方法。如《点亮心灵的灯》,“题眼”就是“点亮”。

“题眼”常常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

中心词“岁月”,在这里是年月,日子的意思。应是规定行文的取材范围,必须跟人有关。行文的重点应放在修饰语“充满活力”上面,这样取材范围就广了,如果要写自己或者某个同学的成长,可紧扣住“积极进取”来选材。“成长”中那些令你“愉悦”的事情,包括得到帮助鼓励,提高了认识,体会到某种情谊,令你心里甜甜的,或是窃喜,或是惊喜……如果是写校园活动,可紧紧扣住“朝气蓬勃”,表现出学校活动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健康成长,群体的生动活泼,讴歌美丽的青春。诸如“减负”后的球赛、歌咏、社会调查等方面,都可以写得有场面有气氛,还可点面结合,描写人物的活动。如果写家庭,可扣住“洋溢欢乐”,表现出家庭的“和谐温馨”。无论是哪个家庭成员,在相互关心、支持、鼓励下,取得了成绩;节假日、生日合家同庆,或全家出游,或下岗创业,或学业进步,都可以写得很精彩。

,那么,“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它的象征义。如《沟通》

从字面上理解,沟通,是交流信息,或者是使两方面通连起来的意思。但如果局限于此,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沟通”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便利,如人与人之间隔阂少了,友谊多了;或者是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加深了;或者是老师与同学更加融洽了等等。也可以写“沟通”中的种种反常行为:考试时相互对答案,竞选时为拉选票而相互利用等等。甚至可以写写曲解“沟通”的一些现象:单位里一些人与上司沟通感情,目的是为了博得上司的好感,争取升迁。同样,也可以写一些不同的人,如教师、学生、家长对“沟通”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态等等。

“沟通”,多方寻找。如什么是沟通?沟通后有什么好处?还可以再深入下去,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沟通,让自己的困惑和疑问通过历史人物的口作出回答。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我们要充分地用事例为主题服务。

通过外部环境的渲染,使主题更加突出。写作议论文时,要注意先完善自己的观点,把沟通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益处说透彻,从对比论证中得出观点。

通过掌握的找“题眼”方法,对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半命题作文,多半是填中心词,而中心词又是规定了作文的范围,那么,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取材,动词或表示修饰的词多出现在题目上,这就是“题眼”,行文的重点都要围绕“题眼”来组织。如《精彩的——》,《感受 ———》至于数量、人称,比较容易,这里不再多谈。

二、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是一种考场作文的形式。2000年以后,话题作文广泛地出现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中。话题作文最重要的特点是淡化审题,但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中考作文审题练习}.

作时可以天马行空。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目看,由完整四部分构成的作文题目不多,如《放大优点》。多数是直接从分析性的提示语中引出话题。所以话题作文的审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紧扣“提示”,细加分析提示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扩展学生的思维,把握行文的中心和着重点。所以,分析提示语,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如:为了让青少年更加健康和阳光,国务院发布在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健康的体魄,还应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语言,还需有健康的成长环境:交友、书籍、网络……其实,何止青少年需要健康呢?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健康,渴望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社会秩序、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

注:健康既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也指(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

请以“健康”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从提示语分析,这篇作文的写作重点应放在“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语言,还需有健康的成长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社会秩序、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上面,而不应该放在“健康的身体”。

2、把握“话题”,多方发散

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规定写作的范围。我们知道:在考场中,要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只能从小处入手,所以,把握“话题”,多方思考,选取熟悉的角度,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考场作文来。

例:《长处》。

面对这样的话题,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吧,而且取得了共识:长处是对人有益的,可以大加发扬:看到自己的长处,能给人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看到家庭成员的长处,能使家庭温馨和谐;看到同学的长处,使班级团结、协调;看到敌人的长处,能提高防患意识;看到朋友的长处,能增进友谊……也可以从反面寻找新意:如果过分相信长处,则会给自己带来害处等等。

三、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是考场作文的传统模式,也叫“命意作文”。命题者给出材料,让写作者理解材料,从中提炼观点进行写作,有的还要求考生把所给材料用到文章中去。对材料作文,考生须紧扣材料主旨来作文。材料出场的方式呈现多元化:感性的素材、理性的启迪,名人名言、新闻时事、寓言故事、哲理小品,一组数据、一条消息、一则漫画等等。材料大多有这样的特征:具有鲜明的道德导向;富有深意,能够引发人的深层思索。解读材料,最关键的是要从中提取几则有效信息,然后进行发散思维,得出符合命题主旨而又有新意的观点或感悟来。 如:读了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

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清楚楚吧!

从所给的材料中,可以分析、归纳也这样的一些观点:

A、生活中要注意卫生,一定要干净。

B、父亲对儿子的教育与关爱。

C、家长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

D、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

E、孩子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影响。

F、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

G、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细小而微不足道的事,因为细微之处往往蕴藏着人生的智慧与机遇。

H、从分析“小与大”的辩证关系入手,揭示人生的哲理。

通过这样的分析,相信学生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并非难事。

这是几种常见的审题方法,只要细心留意,掌握并不难,但要灵活运用,还需多加训练。

中考作文审题练习篇二

中考作文审题攻略_3

中考作文审题攻略

广州市东圃中学初中语文组 刘列娟 曹惠兰 邱健南 李中秀 吴春梅

简焕明 黄卫兵 麦永红 吕红斌 彭慧芳 戴妍菲

关键词:中考作文 评分标准 审题技巧 分类指导 审题例析

文章摘要:

本文针对新课标作文教学和中考作文评改的新要求,明确了作文评分的标准,探讨了学生考场作

文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中考作文的各类题型进行了例析,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审题方法,以求提高学生的考场作文审题技巧。

前言

在语文学习中,最能显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就是作文能力了,而且中考语文成绩的总分150分

里作文总分60分,也占了举足轻重的分量,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中的“重头戏”。作文能力的高低,无疑是衡量考生语文素养的风向标。除了做好平时的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我们也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按照新的作文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写好考场作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1.内容: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

情实感。2.篇章: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3.语言:得体、流畅;

其次,虽然考场作文一样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反映,真情实感的表达,作文能力的体现,但是考场

作文和平时写作又是有所差异的,平时擅长写作的学生在考场上铩羽而归的事例并不少见。考场作文不仅检阅考生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平时积累,更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应试技巧,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在审题方面出了问题,那往下的写作即使是妙笔生花那也是南辕北辙离题万里,一定会自乱阵脚损失巨大,所以要加强学生在审题技巧方面的点拨;

另外,近几年来,广东及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基本上保持了课改区试题追求的方向,继承了取材及

内容的生活化、情感体验的内在化、思维的多向度化、表达的自由而个性化等特征,各地市的命题者对作文命题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内容上更重视关注精神世界与自我体验,注重心灵、情感、感悟、反思、想象、内在素养等“本我”领域,题型则稳中有变,坚持顾及考生的生活积累与能力储备的多样化,坚持尊重考生的写作个性,主要题型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提示作文、看图作文、续写等等,我们也要针对主要题型进行训练。

综上所述,本文将根据新课标理念和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介绍一些考场作文的审题应试技巧,

并针对主要题型进行分类指导和审题例析,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

{中考作文审题练习}.

全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我们依据所给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写出符合题意,内容表达具体、充分的{中考作文审题练习}.

文章。写作时只能按照要求题目写作,不能另取题目。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能较为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有利于直接体

现作文的意图,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在对作文能力的考查中仍具特殊价值。随着“选题作文”的出现及广泛应用,命题作文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又开始逐渐升温。

一、纵观近三年的命题作文,其命题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1、“直接命题”,即题目简洁明了,要求所记的事,所写的人,所说的理,所状的物,一目了然,如作文《美好的回忆》、《我有一个梦想》等;

2、 “比喻命题”,即题目有一定的喻意,考生必须先明确题目的喻意,然后才能紧扣主旨作文,如作文《脚印》,“脚印”比喻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3、 “配提示语命题”,即提供材料或者提示语,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后,再按要求作文;

4、“选择命题”,即同时提供两个或多个作文命题,选择命题作文,留有选择余地。

在中考试题中,命题作文这四种命题方式大致表现为两种题型:一是只提供题目和要求;二是提{中考作文审题练习}.

示语+题目+要求;两种题型比重大致相当,各占半壁江山。

二、学生易错点分析:

1、自作主张,另写文题。一些考生不注意作文类型,随意更改文题,这是命题作文的大忌,这类题形要求考生必须以所给命题写作,不得私自换题。这点望考生切记!

2、不辨题义,匆忙动笔。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隐含了一些要求,因此动笔前一定要审清题意,明晰题目的含义。如《敞开那扇门》,这一命题中的“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房屋或用围墙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也指其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从这一层面来写作也可以,但立意不深。如果进一步联想,门也有象征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门,交往之门,学习、研究上的方法之门,大而言之,改革开放或闭关自守的国门,等等。其象征义是丰富的。

3、东拉西扯,入题太慢。考场作文时间性要求特别强,字数上一般五、六百字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迅速切入主题。虽然不要求同学们写出“虎头”的效果,但简洁明了是最起码的要求。一篇以《感激》为题的中考作文,一位同学用四个自然段,写了同学、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帮助,到结尾时才出现一些让人感动的画面,这样,文章就显得主次不分,情节不集中,这类文章一般只能评为三类或四类文。

另外,一些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总想把最好的内容、最美的句子全写下来,出现了词语堆砌、

拖沓冗长的问题。一篇题为《享受家庭的乐趣》的中考作文,第一段就用了200多字的景物描写,语句虽美,但由于没能抓住重点,文章还是落入了三类文的行列。

三、全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1、重点分析“题眼”。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如2008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偶然的发现》、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温暖的时刻》中的修饰词“偶然”和“温暖”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再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和《最舒心的时候》中的“舒心”亦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会偏题;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写,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审题,中心就一目了然了。《春风》、《考试》、《蜡烛》、《七月如火》等一类题目都有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去审题;

4、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5、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如2008年浙江温州中考作文题《下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命题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情景,而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可是有些考生的记叙文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一带而过,只是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安排详略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

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从结构形式来看,半命题作文的题型大概有以下几种:

1、命前半题:如《____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题),(2004年北京高中招生题)。的心灵》(2004年江西省中考题),《____的我》(2003年广东省高中招生题),《____的力量》(2003年宁夏高中招生题)等。

2、命后半题:如《走近____》(2005年湖北省黄冈中考作文题),(200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珍惜所拥有的 》(2004年安徽省中考题),《永远的 》(2004年甘肃省中考题),《我好想 》(青海省湟中县中考题)。《这里有 》 (2004年西宁市高中招生题)等。

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200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精彩》(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题),《讲给____的事儿(200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等。

4、命首尾部分:》,。

5、命规定词语:如:2003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自拟题目,但题目中必须含有“泥土”二字。

二、学生易错点分析:

{中考作文审题练习}.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

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 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

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

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中考作文审题练习}.

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半命题作文《我____,因为我____》,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

三、半命题的作文审题方法:

1. 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其实,只要我们对题目认真进行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就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

例如,《我迷上了____》这个题目,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宾语。补上宾语就行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干扰因素。对这些关键词语,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准确理解。把握住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以上例题中“迷”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迷”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迷上了语文》、《我迷上了打篮球》等。

2.从自我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拟题。

有的人喜欢世界杯,有的人钟情NBA,有的人对乒乓情有独钟,有的人痴迷网球、赛车、田径等等,有的人喜欢历史,有的人喜欢文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而补题。也就是说,补题时可以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使所补题目利于我们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题材。具体说来,就是充分挖掘第二资源,展示自己的文化积淀,历史风云、名人轶事、体育赛事、政治文化、文学形象、传媒信息等等都可以打开我们补题的思路。就2006年荆州市中考作文是半命题作文《,是 》和《 是 》,一考生的题目是《诗意的散步,是心灵的享受》,该考生对古诗词十分熟悉,把他熟稔的春夏秋冬的诗文逐一倾泻在文章中,倍增了文章的文化含量,是脱俗出新的一个典范。

3.关注细节,以小见大。

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以《拥抱____》为题,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其实,作文之时,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4、从与众不同的视角下手。

当你拿笔构思时,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内容,千万不能写!因为别人也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了。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内容,最好也不要写!正确的做法是:你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比如“我真想____________”是个开放性的文题,就是让考生写自己心底最大的渴望,让考生尽可能随意地、自由地抒发心中的愿望。有些考生马上想到的就是“我真想睡觉”“我真想哭”“我真有”“我真想和老师好好说说”“我真想去NBA”“我真想成为总统”等;最后想到“我真想说考试真好”,反弹琵琶,明显就会超出别人。

5、从众人关注的热点下手。

平时要关注时事,观看地“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如果把这些“热点”引入自己的作文,文章肯定能够出彩。比如,2005金华中考半命题作文“想起了___________”,有的考生积累了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的材料,以“想起了任长霞”为题目,谈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这篇文章抓住了热点,因而获得了满分。

所以在补题时,必须全面分析了解作文要求,注意题中有无说明性提示,写作限制及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应反复比较权衡,选取自己最有把握,最熟悉的材料补题,做到“新”、“奇”、“稳”;注意语法准确,语意明白,语感强烈,尽量避免“长”、“涩”、“险”。 填题运思应当谨记: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巧而伪是不足取的。

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

一、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7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二、学生易错点分析:

1、目光短浅,浅尝辄止 这种情况往往是只看到材料的表面现象,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能意识到材料间潜藏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2、舍本逐末,误解寓意 没有立足于对关键语句、重要细节的品味,而是抓住次要信息,据此立意,偏离了材料的中心。

3、瞻前不顾后,偏离题旨 找准了关键语句、重要细节,却没有整体把握,而只是孤立的片面的解读,曲解了材料透露出的重要信息。

4、偷换概念,曲解寓意 没能严格的依据材料概括信息,而是加入了自己先入为主的一些判断、认识,因此,据此得出的结论也是偏离材料旨意的

5、另起炉灶,抛开材料

6、笼统含混,泛泛而谈

三、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既然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

中考作文审题练习篇三

2014年中考作文审题专项训练

横看成岭侧成峰

——2012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审题

复习目标:

1、明确审题内容,掌握审题方法;

2、运用审题方法审题,并完成写作。

复习重点:

明确审题内容,掌握审题方法,并完成写作。

复习难点:

具有比喻义的题目审题,拓展思维。

复习过程:

一、导入:

宋朝绘画之风盛行。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让考生作画。画作中有的着意表现“深山”,有的着意表现“古寺”。然而,宋子房认为这些画作都很平庸,其原因就是不切题,因为最关键的“藏”字并没表现出来。那“藏”该如何表现呢?(学生尝试作答)

一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就把“深山藏古寺”之“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幅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正抓住了“题眼”,即能集中传达旨趣的关键字——“藏”。审题审得准、立意立得妙。作文如作画。作画要审题,作文更要审好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

本节将引领广大考生围绕命题去探究内容确立的诸多可能性,并最终确立自己所要表现的内容。这个过程在考场上不可能很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内容,还需要我们平时长期的思维训练。

二、聚焦瑕疵{中考作文审题练习}.

不少同学作文时,把老师反复强调要认真审题的要求置于脑后,对作文题目提出的要求视而不见,对题目一“望”即止,便匆匆忙忙动笔为文,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学后我们的2月月考作文题是《升起心中的太阳》,有部分同学集中笔墨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其实就审偏了,审成了《心中的太阳》。

二、原题回放

我们先来了解考场作文命题的几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我们济南市近几年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小结:纵观济南市新课改以来的作文命题,大致呈现出逐渐向命题作文集中的特点,可见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的一个重要题型。因此,可以说,命题作文能否审好,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败。

三、方法导引

1、审清文题中的修饰语

题目中有一些修饰语,对作文有具体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加以注意。如《可喜的变化》,分析:“可喜”二字对 “变化”起了限制的作用,“变化”有两种:好的变化,坏的变化,修饰语规定了必须写好的变化。文中还要用富有表现力的材料写出变化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写变化后的情景,对比中强调后者,才能突出“可喜”之处。另外,文章还应有适当的议论,以便点出“可喜”的深刻内涵。

练习一:《温暖的时刻》,分析:“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2、审清文题中的限定词

题目中有一些限定词,对作文有具体的要求,这也需要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加以注意。如:《我终于战胜了„》,细心地考生一眼便可见出“终于”二字是题眼,文章的重心不在对象,也不在结果,而是应放在过程上,充分详尽的书写过程,淋漓尽致的表现“终于”才能做到审题“准确”。相反有不少考生用了大量篇幅大书特写自己的弱点,而忽视了战胜弱点的过程,详略不当,事倍功半,有的是幡然悔悟、有的是自我猛省,都是突然战胜弱点,缺少一个足以说服人的过程,其实弱点是不容易战胜的,往往需要一个反复跌宕的步骤,平铺直叙的文章很难上一类。

练习二: 2001天津中考试题《我的另一片天地》,“另一片”应理解为主流生活之外的业余爱好,此外,同学们为了独辟蹊径,不妨在“天地”这个多义词上作作文章,打开视野,展开联想。“天地”可以实指某个地方(篮球场、图书馆、游泳池),也可虚指精神领域心灵世界。这样既审好了题目,又抓住了行文的突破口。

3、审清题目前面的引导词

命题作文前的引导词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引导词?其实,引导词是对命题作文题目的进一步说明,是为了降低命题的难度或者规定命题的范围所采用的一种启发学生习作思路的方式,因此,审清引导词,然后和自己所审题所发现的信息互相印证,就能知道,命题作文该写些什么。

如: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 阂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 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分析: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点示立意角度,开拓写作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 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练习:(上海07年中考语文作文)“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分析:同学们不仅要从中把握住这一天的特征:“不同寻常”或 “不同凡响”,更可以从中捕捉到这样的信息:作文可以写一整天发生的事,也可以写这一天中“某一时刻”发生的事,关键是要能借助有效、生动的叙述和描写真切地反映为什么这一天是“不同寻常”、“不同凡响”的。

4、审清题目中的副词

“最”“也”“还”“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所以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

重视。

例如荆州题《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规定了你着力写的作为主体的“朋友”只能一个,有的考生平均用墨,不加主次地写两个或更多,明显不符和要求。

练习:《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

5、审清文题中的有比喻义、引申义的词语

(南京市,全命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分析: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点明“钥匙”的含义。“钥匙”在这里很显然不是指真的开门的钥匙,而应该是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

练习:2000年的《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作文题中的主题词是“青橄榄”,青橄榄的特点是先酸涩后甘甜,就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方能采摘到的成功果实,推敲出这一点,文章的中心立意点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审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究题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词语的作用。“我”,说明文章该以第一人称写,写自己的经历;“也”,是针对那年阅读文章《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而言,是以读引写;“一枚”,说明只要写一次收获。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6、审清文题中的句式

{中考作文审题练习}.

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

例如:“我参与,我快乐”,分析: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你行文时,就需要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练习: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

7、审清文题中的谓语

主谓式短语的题目“题眼”主要是谓语,如:《下雨天,真好!》,谓语就是“真好”,它限制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必须紧扣“题眼”选择材料,选择好了材料既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的品质,又可以表现一个群体的品格,还可以反映社会的新风尚,更可以反应社会改革的新面貌。在行文中要创设“下雨天”的情景,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有的考生可能会在“下雨”上花较多的笔墨,对“好”却一笔带过,只是在文章的最后点题时有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的内容支撑,“真好!”就成了空中楼阁,这样安排详略,显然偏离了题目要求。

练习:

8、需要强调的是: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

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四、作业:(当堂训练)

请以“门其实开着”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五、向同学们介绍一则对写作文十分有用的“口诀”:

题目要求先搞清,标志题眼要辨明;明确题旨和范围,确定体裁和人称;人时地事因经果,理物季候与环境;要求之处必满足,不要求处任你行。

上一篇:五年级作文我要成为妈妈的娇敖
下一篇:五年级作文如果有一天我长大了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