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高考作文

来源:励志电影 发布时间:2012-04-08 点击:

1000字高考作文篇一

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例文赏析

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例文赏析:

回到原点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2013年中考满分作文1000字:

师爱无声

夜已经很深了,只有路灯静静地散发出柔柔的黄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挎着包疾步走着,不时地抬腕看看表,似乎有什么急事。

原来这位年轻的女老师是一中教数学的李老师,今天晚上是约定好给王丹同学免费补课的日子。王丹这孩子似乎永远挨不着上帝眷顾的边儿,生下来便没了妈妈,唯一的亲人爸爸又体弱多病。性格很内向,平时不怎么说话,也很少和其他同学交流。由于基础差,王丹的成绩一直不理想,这让作为班主任的李老师很是着急,于是约定每周五晚上去她家补习功课。

抬头看见家里的灯还亮着,李老师不由松了一口气,又想起了临别时王丹怯怯的小脸,眼前不由浮现第一次去王丹家的情景。那天下课后,王丹带着李老师七拐八弯地走了很久才到了家。那估计是年代已经很久远的老房子了,墙上长满了斑驳的青苔,门上用一根生锈的铁丝拴着门扣。推门进去,门吱呀一声开了,王丹的爸爸才从工地回来,连忙给李老

师让座。家里的东西很少,狭小的屋子里除了床板、锅碗等简单地生活必需品以外实在找不出其它的什么东西,唯一的电器就是屋子中间那盏昏黄的电灯。王丹局促地请李老师在床边坐,自己拿了一个已经摩擦得发亮的木板搁在床边,另一头用七八个砖头支好,就成了一个简单的书桌了。李老师的心不由得一阵酸楚。

王丹的手冻得通红,十个手指像小胡萝卜一样,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冻疮。李老师把自己的手套给王丹戴上,然后才仔细检查王丹的课堂笔记本,这是李老师送给王丹的,粉红色的本子,她当时拿着高兴了好久。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边缘也写满了上课笔记的备注。李老师很耐心地给王丹解答每一个问题,仔细地给她查漏补缺。整个小屋里面有了很久都没有的温暖,师生的笑声在小小的屋里回荡。

今天又是星期五,一下课李老师就急急忙忙地赶往王丹的家。王丹今天没来上课,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这大半个学期,李老师的辅导已经让王丹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愿意和其他同学玩儿了,好像上次班上的胖墩过生日的时候王丹还送了他一张贺卡。照理说王丹的情况已经不错了,千万不要再出什么事情了。

到了王丹家,李老师松了一口气。原来王丹感冒了,鼻头红红的,不断地咳嗽着。仔细问了,才知道爸爸的工地最近赶进度,王丹看爸爸太辛苦,就在家洗了衣服。因为家里的煤饼已经不多了,王丹就用冷水洗了衣服。李老师又是心疼,又是责怪,急忙带王丹去医院。挂号,缴费,拿药,打吊针,李老师跑上跑下,等王丹挂上了水,才坐在病床边休息一下。两个小时过去了,王丹在药物的作用下已经睡着了。窗外一片漆黑,天黑已经很久了。瓶里的药水所剩无几,再过一会儿王丹就可以回去了,这个孩子总是让自己很心疼,小小年纪那么懂事,那么……李老师的思绪万转,正在这时,电话响了。怕吵醒了王丹,轻手轻脚走到走廊上才接听了电话,原来是女儿玲玲。

玲玲:妈妈,我是玲玲!

李老师:是玲玲呀!(李老师忽然想到了什么„„)

玲玲:妈妈,你知道现在是几点了吗?今天是玲玲的生日,妈妈你在哪儿啊?

李老师:乖女儿,对不起,妈妈忘了。生日快乐,宝贝。丹丹姐姐病了,妈妈在医院呢。妈妈一会儿就回去了啊。乖……

玲玲:妈妈,你答应过要和我一起过生日的,你还说要帮我吹蜡烛的。

你是不是只要姐姐不要玲玲了呀?

妈妈:我的好女儿,妈妈不是不要你,可是姐姐更需要妈妈呀!我一会儿就回去,宝贝等着妈妈啊,妈妈回来给你唱生日歌。

玲玲:好的,玲玲和爸爸等妈妈回来。

电话的那头女儿稚嫩的声音软软的,走廊那头的自来水管好像没有关上,滴滴答答的。宁静的夜里,那滴滴答答的东西似在向人们讲述着什么,又似在向人们暗示着什么。师爱就像那润物无声的细雨,是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种爱只愿奉献,不求回报,甚至超过对自己子女的爱,李老师的故事只是万千师爱故事中的一个。这种师爱有着“墨染讲台吟不尽”的坚持,更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就像诗人泰戈尔说的那样“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师爱就是这样,蕴藏在平常的点点滴滴中,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有了师爱,老师和学生亦师亦友;有了师爱,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有了坚实的依靠;也是有了师爱,便有了无数美丽的乡村教师,他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那神圣的岗位上,为之付出生命亦无怨无悔,

师爱就像是雪上之痕,不一定要有多么伟大的行为,关键的是那一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心。是他们不懂得爱惜身体吗?为了学生得不上进而大动肝火。是他们不懂得安逸享受吗?他们因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在深夜的街头痛哭失声。是他们不懂得品茗舒适,他们为开导学生而绞尽脑汁。是他们不懂得珍惜自吗?为了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他们便是老师,此刻的你是否明白了他们心里的话语,感受到了他们的师爱之心。

他们的一切行动便是对师爱的最好诠释:“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这便是师爱。

倘若师爱积淀,一本书的沉默,虽无言,字里行间;

倘若师爱沁透,一盏茶的静谧,虽无语,漫溢语香;

倘若师爱绽放,一枝梅的优雅,虽无诗,半个盛唐。{1000字高考作文}.

迟来的感谢

这儿是熟悉的街巷,却没有了杂碎的小路,这是寒冬,却感觉不到风霜带来的战栗,即使面对纷飞诗意的雪花,我也一脸茫然,我在瞬间只会想着那微光般的感动,无以言喻,默默地,如果,飞雪能送去我迟来的谢意……

那也是个寒冬,时光正被我无情的挥洒,我不时慵懒地打着哈欠,指间的仿佛不是有趣的图画,而是一张张千篇一律的论文。现在这泓如静泉的时光,我多想让它澎湃起来,哪怕是泛起一丝微波。

“哗哗。。”一种声音突如其来的声音在静谧的氛围颇有节奏的响着,如同一片安详被插上了有力的伴奏,由远及近,直到我的耳朵被占满。是一种扫地的摩擦声却粗狂得让人感到下一秒就是它的休止,坠落到苍老。我习惯性的走出家门,呵!原来外面一直飘着白茫茫的一片啊!它们一直轻盈的飘着,那般洁白神圣,如同不受世俗羁绊的仙子。我打着哆嗦,那隐约朦胧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地上的雪,风卷残云般消失了,只有紧密的小脚印似乎是幼童留下的。我的脑子里打满问号,谁会留在这么冷的天气?何况一个小孩

终于,一个垂老的身体轮廓始终以一种遍布人间的动作:荷,映入我眼帘,我感觉到他背上的的旧竹筐,使他在飘雪的天气流下了汗水,甚至于变成袅袅细烟他,也许是出于一种有意或无意的行动也许是个不起眼的清洁工,在重压之下艰难行走操劳一生仍靠着微薄的收入养活了全家。也许那脸遍布着无奈,或是冷峻,也许那皮肤分辨不出任何颜色了,如同一张陈旧的纸,一个受岁月折磨的老旧陶罐,干瘪,昏黄了一片,就是那么平凡的一个人,一个背负者。

老人可能注意到了我的存在,他渐渐停止了扫地,抬起裂成地图般的脸,我断定没见过他,我的记忆从来没有如此衰老松弛的脸他却像看失散已久的同胞般仔细慈祥的端详着我,自言自语道“明天学生要上学,早点扫出路来,就不打滑了。”说完老人仰起了头,任风雪给他饱经风霜的脸添上新的印记,他身后已堆积了小山那么高的雪了。一条扫好的小路弯弯曲曲一直绵延到学校,老人翘起脚尖,小心翼翼,艰难地移出扫好的水泥地,生怕玷污了这一片“净土”,竹筐还是重重地压着,我的目光早应该被渐渐热闹起来的小巷景象所吸引,但偏偏不是,我始终看着这普通的一幕波澜不惊的脸上,如同被投入千斤石块,惊讶却一句话都不敢说好像眼前正在举行某种神圣的仪式。哦!先前小小的脚印原来是这样留下的,我此刻脑里布满了老人蹒跚,摇摆的步履。老人渐渐走远,天气也越来越冷,没人想在此驻足,我却直立在刺骨严寒中,小路又覆上一层薄雪,我想帮老人的想法从一开始便淡簿起来,因为我始终认为他的慈祥下隐忍着一种光,在与他对视事便解构了一种不愿被帮助被施舍的漠然我一直想说些什么的,对这眼前的如恒河之沙般渺小的人儿。

我抿紧着嘴唇,他越走越远,我也一直在心里咕哝着对他的感谢,一个背负者,一个劳动者,最期盼的不就是一声纯朴的感谢吗?也许在他们心里,这是一声声会如天籁般响起的音乐,会如一片树叶相连相知的脉络,会如带人温暖与动力的来源也许他操劳了一生都没有收获一声真挚的感谢,那对他的敬重与谢意明明一在心底生了根,我却毫不犹豫地掩饰,我,始终没能说出口。

流年飞逝,时光荏苒,这里已再无那背着竹筐的老人,我望着小巷那已被白雪覆盖的

遥远的尽头,小时未灭的倔强与心灵的触动在澄澈明净的蓝天下闪动。如果我迟来的谢意飞雪能送去给那在重压之下艰难行走操劳一生的人,那便是让所有人回首小巷时都会莞尔一笑的风景。

成长,因承担而精彩

承担是爱,溶化了严冬的积雪;承担是生,让幼苗抽出了新芽。承担既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勇气。它会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成长需要承担。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在武汉的一条街上,曾多次发生盗窃案。起初嫌疑犯锁定为三名年轻人,最大的29岁,最小的不过19岁。警方通过各种手段劝说嫌疑犯说出实情,但还是没能成功,最后终于通过录像带找到证据。{1000字高考作文}.

这三名犯人就是不敢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懂得承担自己的过错。

我读完这篇报道后,心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不去承担自己的过错呢?

也许,他们还小,这是第一次犯罪。因为承担是需要勇气,但成长也同样需要承担。小学时,在最后一堂自习课时,全班同学都在安静地写作业,班主任则满足地看着这个安详的教室。突然,一团白色的指团像针一般扎在同学们的眼球之中。

是谁?到底是谁?本来打扫的一尘不染的教室顿时显得十分肮脏。老师快要闭紧的双眼顿时睁得雪亮雪亮的,严厉的目光扫视着我们。“是谁扔的纸团,请那位同学捡起来。”本来就十分安静的教室显得更加鸦雀无声。但仍是没有谁去拣纸团。

“是谁扔的纸团,请那位同学拣起来。”老师又说了一遍,声音提高了几分。终于,有一位同学拣起了那团纸,抬手一扔,纸团在空中漂亮的一个回旋,进了垃圾桶。定睛一看,天哪!竟然是班里出了名的老实人吴!没想到是她扔的!

同学们也用复杂的眼光看着她。那目光有惊讶,有愤怒,有惋惜……“吴同学,你为什么随便扔垃圾呢?”老师望着她的双眼说。“老师„„不„„不是我。”一直低着头的吴突然抬头,她的眼睛红红的。“什么嘛!明明就是你!”琳生气地大叫。“老师,对不起,纸团是我扔的„„”我终于勇敢的站起来,承认错误。当我看到吴伤心的表情时,我突然想到一句话:自己犯下的错就要自己承担。

或许老师会对我失望,父母也会责备我,但我明白了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才能在人生的大海里扬帆勇进!

成长因勇于承担而更精彩。

航空百年,蓝天之梦

航空之梦,犹如翱翔在中国苍穹之上的雄鹰,展翅高飞;航空之梦犹如奔流在中国辽源之上的黄河,波澜壮阔;而我们的航空之梦,犹如绽放在中国藤蔓上的牡丹,明艳美丽。 ——题记

梦想,有人说它是一吹即散的云彩,有人说它是我们感情的慰藉,而我的航天梦却是真真的印在我心中。梦中,中国的航天飞机翱翔在太空中,照亮了我们中国的每一寸疆土,照亮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笑脸。梦中,中国的航天员飞上了月球,郑重地插上了我们的五星红旗,成就了我们的登月梦想。梦中,我们中国的十三亿人都可以登天上航天飞机,遨游太空,诚拜着那每一颗流星,乐迎着那永久的月光。梦中,在航天飞机上我们看到了风景甚美的南海诸岛,尽情俯视望无边无际的大海,享受属于中国海洋上的魅力,感受属于中国海洋上土地的气息。

是啊!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神十归来,这整整四十九年,那一次成功的研制、飞天,不是凝聚着所有工作人员的汗水,不是凝聚着所有中国人的梦想?从神五的杨利伟到神十的刘亚平,这些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在太空中永远留下了脚印!

我们的航天梦是中国的百年梦想,是中国的永久期望。一直以来,我都十分羡慕那些航天员,他们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飞上蓝天,遨游在那少有人去过的太空,是多么的幸福,他们的勇气他们的毅力,又是多么的令人惊叹。几代航天人的飞天梦,终于是要完成了,他们如同嫦娥,与月亮并肩同行,它们如同一颗颗闪亮红星,在中国人的心中闪闪发光,他们便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啊!

中国的航空梦使世界上的邻邦惊叹万分。是啊,谁也不敢相信,一个曾经闭关锁国的“东亚病夫”,而如今却在太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中国人就是拿出了他们坚韧不拔、永不退缩的精神,和我们曾经落后的技术,和我们曾经糟糕的环境挑战了一番。我们就是要让邻邦知道,中国的航空梦不是空有的,每个中国人都拿出了自己的行动。我们中国从此蜕变了,曾经一个任人宰割的工具将要蜕变成一个航天大国,从此要在世界之林中鼎立! 我们的航空梦,不再是沉睡的,它在慢慢苏醒,给予世界眼前一亮,给予大地一片光明。

航空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十三亿中国人的梦想。愿航空百年,助成蓝天之梦!

2013泉州中考满分作文范文600字:

近在眼前的幸福

在宁静的夜晚,也许,许多人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可是,在这里,传来了键盘滴滴答答的声音,并没有什么规律。刹那间,声音停止了,键盘上多了一滴什么东西,哦,是一滴晶莹透亮的泪珠,透过它,我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眼泪中闪烁……

也有了差不多六年的时间了吧。我还很清楚地记得,在那一天,小姨要走了,她要去北京读大学,我们在火车站送走了她,临行前,外公乐呵呵的说:“我的闺女就是了不起,一眨眼,就要到北京读书了,我们可还等着呢!”不过,他也已经眼泛泪光,谁舍得自己的闺女一眨眼就到老大远的北京去呢?那时候,我才刚念小学,可是已经知道了去北京读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怎样的意义,我哭着闹着,叫着喊着,可是无济于事,小姨还是走了。她哭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哭„„那时候,我们没什么钱,所以承担不起那简直是天文数字的长途电话费,所以,小姨这一走,就好像失踪一样,让家里更多的是叹气声。 一千个人对幸福就有一千种理解,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说,幸福是多简单的东西,只要能与她见个面,聊几句,就够了。

时间是在飞速成长着的,又过去了两年,我们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日子,好消息也渐渐传来了。在像龙村这样的小乡村里,居然有人买得起电脑了!在这个消息一传来,我的大姨和二姨马上赶到,在他们家人的指导下,找到了小姨的qq,和她聊天了。那一天,外公一家人都好开心,开心得留下了兴奋的泪珠。村里越来越科学了,逐渐有了语音和视频,在视频里看到了小姨,在音响里听见了小姨的声音,仿佛她就近在咫尺,触手可及。聊聊家常,谈谈心事,谁也没有想到在两年以后得今天居然可以把龙村和北京的距离拉得这样近。这,就是真正的幸福„„

网络,是一个新的名词,是许多人都喜欢的词语,也包括我们,因为有了网络,让世界变得这样小,几万公里的距离,可以跨越,送去的,不止是亲情,还有满满的、沉甸甸的幸福……

2013无锡中考满分作文范文800字:

从脚下出发

今天是第五十五个国庆节,我到大坪山去参观竣工不久的郑成功雕像。

沿途的大街旁广场上,各种欢庆活动正在进行,人们脸上自豪而喜悦的笑容,同飘扬着的国旗一样灿烂。我无暇顾及两旁的节日胜景,只是极目瞭望,想尽快找到据说高达几十米雕像的身影。可是连整座大坪山都被拔地而起的高楼遮挡得不见踪影。

来到山脚下的山兜村,村民热情地为我指路。这是一条村民自发捐款修的山路。踏上

1000字高考作文篇二

2015广州高考满分作文 [1000字]

2015年广东高考高分优秀作文及点评

【广东卷·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000字高考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远近结合,感受自然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

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根据考题材料的内容,认为直接体验自然与运{1000字高考作文}.

用现代科技间接感受自然两者各有“利弊”,前者离自然“近”,但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后者离自然“远”,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因此作者主张取两者之“利”,远近相结合地感受自然。围绕这一观点,文章对现代科技背景下人们感受自然和古人感受自然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列举了杜甫、李白、苏轼等古代诗人写景的诗说明古人对自然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离自然更近,但不能把握自然规律和本质;而今人借助技术手段认识自然的利弊则与古人相反,所以今人要取古人之长补自己的短,全面感受自然。文章立意切合材料内容,中心观点明确,思路较清楚。但文章在论证自己的论点时,把两种感受自然的方式等同于古人与今人对自然的感受方式,且完全否定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等,太绝对化了。文章个别句子有语病。(点评:蓬草)

2.感知自然需躬行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点评:

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接着反向假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白、毛主席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然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归因分析合理到位。

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在辨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义所在,揭示出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其导致了“自然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后果,针砭时弊,引人思考。

另外本文标题和观点皆化用古诗,简洁典雅又略有变化。标题用“感知”,紧扣命题材料;论点用“觉知”,有些哲学意味,颇见匠心。结尾处,“要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呼告亲切,嘱托殷殷。

{1000字高考作文}.

尽管行文中有个别不当的用词和错别字,三个史料也有排列顺序欠妥的嫌疑,但瑕不掩瑜,本文仍然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急就章。(点评:汉文)

3.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

1000字高考作文篇三

高中作文素材 [1000字]

议论文中应如可使用论据

特级教师/宋宏雄

一、使用论据要学会评价

[方法说略]

这里所说的评价是指在叙述完事例后,为了密切“事例”和所沦述“观点”的关系,加强论述的针对性,或为了突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对所叙述事例从某一角度或本质上进行评论性分析。

[片段展示]

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籍。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 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写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概: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没有超出常人的高风亮节,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

[点评]

仿宋体部分是事例,画线部分就是对事例的评论。因为有了紧接着的评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得以充分揭示,使事例和观点关系更密切。如果没有画线文字的评

论,事例和观点的结合就不密切,就会犯水是水、油是油的错误。

[牛刀小试]

下面的事例如果用来论述“感激”,引用完事例后,你将如何评价?

有一年,一位曾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医生,到台湾南部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城行医,他治好了一个穷苦的山里人的病,没有向他收一分钱。那位山里人回到家,砍了一捆柴,步行了整整三天,把这捆柴送到了医生的面前。这位山里人不知道,现代生活几乎已经没有了烧柴这个项目。从这一点来说,他的礼物、他的辛苦 成了白费。可事实却不是这样,每当那位医生想起这件事时,总是动情地说:“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从没收过这么贵重的礼物。”

[评价示例]

一捆柴,只是荒山中一些枯死的树枝,然而因为感激,干柴变成了无价,只要有感激就足够了。你可以没有贵重的礼物,你可以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你 可以没有感激的只言片语,只要有感激的至诚,就足以让人珍藏一生。

二、使用论据要善于假设

[方法说略]

这里所说的假设,是指在事例叙述完后,用假设性的分析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从而揭示事例所蕴涵的实质。进行假设性分析,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如果所举事例是正面的,那么你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事例是反面的,那么你就应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分析。

[片段展示]

我国明代的谈迁用二十七年的时间编成了五百万字的《国榷》初稿,而被贪婪之徒偷走。他忍受着这巨大的不幸,埋头书案又干十年,再次写成《国榷》的

第二稿,之后又经过三年的补充、修改,才最后定稿。假如谈迁在遭受初稿被盗的挫折之后而一蹶不振。假如谈迁在写第二稿的十年中稍有懈怠:假如在之后对《国榷》进行补充修改的三年中漫不经心,怎会有十三年后的成功?可以说谈迁一生为《国榷》呕心沥血、九死不悔,是挫折考验了他:是挫折成就了他。{1000字高考作文}.

[点评]

文中仿宋体部分是事例,画线部分是对事例进行的假设性分析。由于作者抓住了事例本身的三个阶段进行假设性分析,从而密切了观点和论据的关系,增强了事例的典型性。透辟的说理和具有典型性的论据相结合,避免了“观点加例子”的错误。

[牛刀小试]

下面的事例如果用来论述“选择”,叙述完事例后,请你用假设性评论对其进行分析,以突出他所作出的选择的正确性。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而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分析示例]

如果高尔基没有作出这样的选择,就不会有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就不会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不朽巨著的问世。几十年后,世界上也许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

三、使用论据要学会比较

[方法说略]

比较,是指同时使用两个事例时,在叙述完两个事例之后,对昕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片段展示]

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珍惜时间。法国作家雨果成名之后,一张张请柬雪片般飞来。对此他没有陶醉,他明白这要耗去生命的一部分。于是他毅然拿起剪刀剪下自己的一半头发和胡子,使自己无法出门。待到头发、胡子长全了,世界名著《悲惨世界》也问世了。爱国将领冯玉祥为了学习英语闭门谢客,在大门上挂出了写着“冯玉祥死了”的牌子。待到学有所成,又把“冯玉祥复活”挂了出去。雨果和冯玉祥,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业,但他们在珍惜时间方面是相同的,都是珍惜时间的楷模。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踏上了成功之路。

[点评]

仿宋体部分是两个事例,画线部分将雨果和冯玉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揭示实质。虽然他们的时代、国籍和所从事的职业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很珍惜时间。这样的比较,就强化了他们的相同点,使“珍惜时间”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

[牛刀小试]

下面两个事例已叙述清楚,请你在两个事例之后用比较的方法对两个事例进行分析,透过不同挖掘相同点。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

执著,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十年。十年中,他不懈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十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分析示例]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

1000字高考作文篇四

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赏析:这世界需要你

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赏析:这世界需要你

1000字高考作文篇五

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赏析:你敢不敢迈出那一步

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赏析:你敢不敢迈出那一步

1000字高考作文篇六

2013湖南省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

2013湖南省高考满分作文1000字:愿从本心

或动如惊雷疾电直上九天,或如处子默而无言停泊家港。攀山者和念家者不约而同地说出那句“我愿意”,都是如此坚定。

何者?从其本心而已。

在你我的本心中,潜藏着许多。若情感:儿女之情,手足之情,家国之情,故有冲关一怒,双肋插刀,愤而投笔,血荐轩辕。

违背本心的情感,有手足相残,同室操戈者,登临金字塔高点,数不尽妒忌与艳羡,万人簇拥过后,惟有孤独的长眠。背叛本心的人,本心会给予他双倍的失落与孤独。

反之,若清末举人汪笑侬,风雨飘摇,江山寥落,他竟弃文从戏。所谓倡优并举,意在写京剧艺人的身份地位低下如妓女,汪不顾鄙夷谩骂,不顾练戏之艰,以时政入京剧,开创新剧,意在以这种古老的方式唤醒国民。在他名动天下,嘉奖如纸片发来之时,他那颗早已经受风霜拷问的心在愿景实现后该是如何的欢欣与满足,家国之情,不正是本心吗? 指路灯,登天索,领航舵——那是你我本心中的理想。请听从本心理想的召唤,扬帆远航吧。因为没有会比这个让你更坚定,更愿意为之奋斗。

年轻是珍宝,但社会嘈杂的音乐,迷醉的灯光遮蔽了本心的投影,所以迷茫,挥霍青春。半途而废,中道易辙者大多在此时一声叹息,掉头或干脆坐在地上。

是时候寻找自己那份本心的理想了。香茗,可饮;禅理,可寻;瓦尔登湖,可游;浩渺星空,可览。但这都是手段,真正需要做的是问自己:“最愿意的是什么?”找到它,并为之奋斗。

然而,以上观点建立于亚圣先生的石基——人性本善之上,即你我之本心虽千变万化,仍为善心。追求公正,倡导和谐,弘扬大爱等等。若有人言贪嗔痴,杀伐,虚假等才是其本心,在下不敢苟同。

愿持本心之情感,以无悔对待家人,无愧面对国家;愿持本心之理想,以无惧实现追求,以无畏逐梦人生。

以屈子之诗与诸君共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上一篇:2017七夕说说
下一篇:10字说说大全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