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2-04-08 点击:

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篇一

2002—2013年北京市高考作文

2002—2013年北京市高考作文

2002—2013年北京市高考作文

2013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60分)

科学家:加入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

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北京卷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

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立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1年北京卷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讨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生

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0年北京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2009年北京卷: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08年北京卷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试验。”随后,她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说:

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篇二

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分析2

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分析

题目: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 800 字;⑤不得抄袭

【题析】这是一篇给材料话题文。

一、材料(背景、角度提示) 二、话题(明确了话

题范围) 三、注意(要求)

这个寓言写一个登山者不但救人,而且自救。

第二段包含着一个角度提示,也是取材范围的提示。

3、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分析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题析】„„„这个题目乍一看不难,但是浅中遇深。

这则寓言可以点燃同学的生活积累,引发出同学的各种联想。另外,提示语和话题语中的题眼,就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它的题眼是亲疏和认知,要吃透。 4、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分析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聊起规则问题。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比赛! 同学乙:对!没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同学丙:可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适,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

请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析】„„„„

5、200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分析

题目: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分)

【题析】„„„„“转折”既是题目,又表示了话题的范围。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有它变化、发展的过程,但不是所有的变化都可以称为转折。只有那些在事物运动过程中改变原来方向的变化才能称为转折。

提供了选题范围。

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对改变原来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事物,才能称为转折点。 但是能不能写好,主要看你的思维是否具有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

它是在引导我们不仅要反思个人的人生立场,引导你要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天下事。 这个题目的取材不仅限于现在,还可以写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某些个人的生活的转折,对社会以及对个人的影响等等。题材大到世界,小到个人。

6、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分析

题目:“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70分)

【题析】„„„„

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篇三

2002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2002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

一生一死,乃生命之则。逢千钧一发,当一臂之力,方见交情。

一贫一富,乃常理之则。历一步登天,蓦一贫如洗,方知世态炎凉。

风雨如磐,“一”中窥人亦有规则。

有巧之人,如翠莲者,一点灵犀。

有谋之人,如孔明者,一口所教。

有勇武之人,如云长者,一夫拼命,万夫莫当。

有淡泊之人,如陶子者,一尘不染,一片冰心,一泓清水。

凡为学者之则,勿止于一知半解,须一丝不苟;勿想一日千里,应知一刻千金;勿要一枕红日,应一往无前,否则一事无成。

凡撰文者之则,当长则一泻千里,当短则惜墨如金。

凡做事者之则,须知一日难再晨,不可明日复明日;须知勿想一日“观尽长安花”,须勤勤恳恳,应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步一个脚印,一往直前,勿半途而废。

凡为人之则,不求一呼百应,但求一诺千金。即有一言九鼎之势,亦不可一意孤行。遇不悦之事,且应一笑置之。人当有一技之长,不可一事无成。切记为人应一谦四益,否则骄兵必败。

凡处事之则,不可一叶障目,亦不可一言废人,应做到不以一眚掩大德。

凡众人从事之则,当一心一德,事则可一箭双雕,否则形似一盘散沙。

论亲情之则,应体恤父母,当知一针一线乃尽现父母深情。一朝一夕,应报父母养育之恩。有此情者,乃与父母一日三秋。

论友情之则,当有一见如故之感,有此情者,当与挚友且行且珍惜。

论爱情之则,或信一见钟情,或信日久生情,但求一生一世。有此情者,有情人一别泪满襟。

{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无则又何以论世间之百态,得闻,十五年艰辛不寻常,我国人世成功,也即一改经法之则,以应全球一体化之变。本人自信,中华民族将展现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态。

此上仅“一”中窥则,一言难尽,不一一而论,便乃一家之言,如有“贻”笑大方之处,望见谅。

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篇四

北京市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doc

北京市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读《画蛋》有感。

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议论文。

1983年:根据一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写一段关于画的说明文字并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84年:材料作文,写一篇对中学生作文看法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关于环境污染的信,呼吁尽快解决。

1986年:以“树木·森林·气候”为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副题自拟。

1987年:(1)写一篇简讯,报道育民小学举办游泳训练班取得的成绩。(2)写篇短文,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1988年:《习惯》,命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989年:一位同学为报考高考志愿的事情感到苦恼,请你给他回信。

1990年:材料作文,玫瑰园里的花与刺,(1)描写动作表情;(2)肖像描写;(3)议论文500字。

1991年:(1)材料作文,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2)命题作文: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这题,写一篇辩论稿。{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1992年:材料作文:(1)根据众人对垃圾的不同行为,写一篇记叙文;(2)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材料作文: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题目自拟。

1994年:命题作文:《尝试》。

1995年:材料作文: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1)一段对话;(2)一篇评论。

1996年:看图作文:两幅漫画,(1)说明文一篇;(2)议论文一篇,比较两幅漫画,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材料作文:(1)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2)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材料命题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或《战胜脆弱》。

1999年:材料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文体不限。

2000年:材料作文,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材料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01年:材料作文,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002年:材料作文,登山者遇上生死的抉择,我们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003年:材料作文,《韩非子》中的寓言《智子疑邻》,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全国卷)

2003年北京卷: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 1

外,文体不限。

2004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包容。以“包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以“安”为题写篇议论文。“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 2006年 北京的符号

2007年 一句诗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题目自拟,除诗歌文体不限 2008年: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老师让学生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

观点一“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

观点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

观点三,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块应该先放进去

观点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

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09年: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2010年: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2011年:材料作文:鹿特丹世乒赛----

2012年: 材料作文:老计的故事---

历年各大学录取分数线

2

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篇五

2002-2012年台湾高考作文题汇总

2002-2012年台湾高考作文题汇总{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新高考新作文

2012-12-24 1929

2002-2012年台湾高考作文题汇总

●2002年《镜子》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试以„对镜‟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长不限。”

●2003年《猜》

你猜到了吗?作文的题目就是──《猜》。

“猜”,天天在我们的脑中浮现上课中猜想暗恋的人会不会经过门外?下课后猜测哪一队会赢得今年NBA的总冠军赛?边走边猜今天好运会不会与我同在?边写边猜所写的是不是阅卷老师喜欢的题材……事实上,人类也常靠着“猜”才有新的发现。

你一定“猜”过别人的心思、举止,或者一件你很想知道答案的事。请以“猜”为题,把那一次的经验(可包括猜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写成一篇文章,文长不限。

●2004年《偶像》

请以“偶像”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长不限。

“偶像”可以是“仰慕的对象”,也可以是“学习的典范”等等。你可以针对这个文化现象,提出理性的思辨;也可以叙述你模仿、追逐历史人物、身边长辈、各行各业精英或故事中角色的经验;叙议兼具,也未尝不可;但务必建立属于自己的、首尾连贯的脉络。

●2005年《回家》

家,对许多人而言,不止是身体的休憩处,也是心灵的归依所。我们每天乃至于一生,不断地在离家与回家的历程中,构筑出一天以至于一生的故事。一般人离家后总不免有回家的企盼,但也有人视回家为畏途,甚或无家可归。回家对每个人而言,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意义。

试以《回家》为题,写一篇首尾具足、结构完整的文章。叙事、抒情、议论皆无不可,文长不限。

●2006年《想飞》

人总是想飞的。飞,是一种超越,带来心灵的自由;但也有人禁锢自我,扼杀了想飞的念头。{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你是否想飞?你想飞翔在什么样的地方?飞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与改变?以《想飞》为题,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叙事、抒情、议论皆无不可,文长不限。

●2007年《探索》

以《探索》为题,写一篇首尾俱足、结构完整的文章,文长不限。不得以新诗、歌词或书信的形式书写。

●2008年《专家》

命题作文要求以《专家》为题作文,不限文体,长短自由。

现代科技进步,文明发展快速,任何知识学问的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古代,分工、分门成了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博通一切,各类专家应运而生。 请以专家为题,写一篇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长不限。

另一则要求扩写《史记 项羽本纪》中“鸿门宴”里项庄舞剑的故事,要求考生根据原文,“运用想象力加以渲染”,将其扩写成一个故事。{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2009年《惑》

人生充满令人迷惑的人、事、物现象,孔子四十而不惑是大智慧,平凡的人可以“心向往之”,要求考生以《惑》为题作文,文体、文长不拘。

●2010年《应变》

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料想不到的事,面对意外之事,该如何处理,处理之后可以让人获得什么样的体悟?请以《应变》为题,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议论、叙事、抒情皆可,文长不限。

●2011

2009年8月,莫拉克飓风所带来的惊人雨量,在水土保持不良的山区造成严重灾情,土石流毁坏了桥梁,淹埋了村庄,甚至将山上许多树木,一路冲到了海边,成为漂流木。

请想象自己是一株躺在海边的漂流木,以漂流木的独白为题,用第一人称“我”的观点写一篇文章,述说你的遭遇与感想,文长不限。

●2012年《我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

《論語》「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因材施教,指導子貢以「恕」作為終身奉行的一個字。魯迅則以「早」字來自我惕厲,要求時時早,事事早,知在人先,行在人前。你認為有哪一個字是自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請以「我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為題,寫一篇文章。論說、記敘、抒情皆可。

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篇六

“心灵的选择”——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中新网北京7月7日消息: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今天拉开帷幕。以下是备受关注的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

全国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北京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总分60分)

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同学乙:对!没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适,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

请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上海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上一篇:1998高考作文脸
下一篇:2005北京语文高考作文评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