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来源: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9-04-11 点击:

丹东看守所的故事篇一

孺子牛耕地生情

孺子牛耕地生情

——读李迪的《社区民警是怎样炼成的》

高洪波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4日 24 版)

继《丹东看守所的故事》等作品之后,李迪又一次创作出反映公安战线的报告文学《社区民警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李迪的叙事策略引人入胜。一开始是李迪在讲故事,借作品主人公陈先岩的口。但是,读着读着就变成了陈先岩自己讲自己的故事。通过这种叙事方式,陈先岩这个形象逐渐鲜活起来、站了起来,这是李迪和陈先岩高度的精神默契。作家隐入幕后,借助传主的自白一步步和读者拉近距离,颇为诚挚,这种叙事手法是对读者的渐进式吸引和引领。 其次,文艺创作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这句话既适用于陈先岩,也适用于李迪。李迪是北方作家,在实地采访中能否听懂扬州话,对他来讲都是一个考验。但是,他不仅身入进来,心也入进来,最后情入进来。他笔下的陈先岩本身就是特别有代表性的社区民警,他把自己社区的居民视为亲人,了解透、熟悉透这个人物,会钩沉出非常精彩和生动的故事,比如《牡丹和芍药》。

再比如《仙人来访》,主人翁是公安厅厅长的父亲,秘密来访,既体现了领导干部的老父亲对社区民警的关爱,又表现了警民关系、官兵关系。这个“仙人”很幽默,对陈先岩诸多细节的捕捉都非常准确、传神。李迪的确是“三入”作家,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验证了这一点。

此外,作品体现了平凡与非凡的辩证统一。陈先岩作为平凡的社区民警,日常琐事非常多,但是他后来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两届,其中一届还进入主席团。李迪借助陈先岩讲人大代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平凡的社区民警可以为民服务,也可以参政议政。特别是陈先岩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以后,选择重返社区,体现出他的非凡正在于有一颗博爱的心,有担当意识、服务精神和赤子情怀。

李迪的写作风格和语言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许多章节包括不少结尾是典型李迪式的。如“你看天上的云,哪块是一样的?就是有各种各样的云才成为天啊!”如结尾处:“很可惜,他前年去世了。胃癌。”精短的句子,却韵味无穷。 读完这部书,我很感慨,写了一首小诗:

社区民警怎炼成?

遍地鸡毛拾取中。

大爱云飞天行远,

孺子牛耕地生情。

警徽灼灼初心暖,

平安声声热泪迸。

百味杂陈说往事,

“三入”作家笔力雄。

这是我真实的阅读感受。

丹东看守所的故事篇二

高墙之内盛开和谐之花

高墙之内盛开和谐之花———丹东市看守所先进事迹纪实

这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演绎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时时上演着正义与邪恶、美丽与丑恶的激烈碰撞。

然而,这又是一个灵魂的改造所,时时刻刻,都会有一双双眼睛,关注着在押人员灵魂的一举一动;有一颗颗热切的心灵,不会让在押人员感到一点孤单;还会有一盏盏灯,永远亮着,照亮所有在押人员回家的路„„

这就是丹东市看守所。

如果说,我们都在寻找一种责任、一种感动,一种构建和谐的力量的话,那么,在丹东市看守所,在看守所民警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心的美丽,爱的执著。感动给人激励,责任凝聚力量,他们的这种美丽和执著,把一个个不和谐的音符,凝聚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让和谐的温暖溢满心扉,让和谐的因子遍撒人间。监管,从和谐理念开始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看守所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存的地方,哪个在押人员不老实,民警有权力去管理、去训斥,甚至可以去体罚。在9年之前,丹东市看守所也不例外。执法不文明、不公正、不规范的情况,甚至个别民警管理简单粗暴,打骂体罚时有发生。2001年,丹东市看守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所长戴晓光、教导员高星光认为,必须改变这种现状,下大力气转变民警的执法理念,一场以围绕转变执法理念为主题的大讨论就这样在丹东市看守所里开始了:该不该把在押人员当人看?是不是只有严管才有效?作为犯罪嫌疑人判刑前的“中转站”、“分流中心”,是不是不出问题,“一看二守三送走”就算完成任务„„

正是通过不断的探讨和实践,民警们首先从思想上完成了蜕变:不能把在押人员当作对立面,他们改造好之后还将回归社会,还将是和谐社会的因子,还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正因为有了这种朴素的想法,在丹东市看守所,和谐理念在每个民警的心底生根发芽。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看守所就是一个笼罩着神秘面纱的地方,人们对这里充满了好奇。

在押人员伙食好不好?他们都吃什么呢?在丹东市看守所,绝不会让在押人员吃到生、冷、硬、馊的饭菜。有一次所领导到监区厨房检查,发现大米粥通红,还有一层铁锈。经查,炊事员为了省事,头天晚上没刷锅就把大米泡上了,一夜的浸泡,铁锅生了锈,第二天大米粥就变了色。所领导对炊事员进行了严肃批评,从那以后每月开展“最佳炊事员”评选活动,哪个炊事员没被评上,他一个月都抬不起头。不仅如此,每逢重大节日,看守所改善伙食已成为惯例,端午节吃鸡蛋和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每年看守所都要专门杀羊让在押人员吃羊肉、喝羊汤,每到此时,监室里总是此起彼伏响起“管教好!政府好!共产党好!”的声音。去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所里为每个在押人员做了一大碗炸酱面,并专门派人到市内大酒店买了10大桶卤汁,在押人员看到后一齐欢呼:“看守所万岁,政府万岁!”过去常讲“蹲监狱”、“蹲笆篱子”,大家都有种误解,以为在押人员每天都得战战兢兢靠墙蹲着。其实不然,在丹东市看守所,虽然条件简陋,但热水器、空调、电视这些电器,民警的办公室都没配备,24个监室却是每屋一套,确保所有在押人员能够看上电视,洗上热水澡。

{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在大多数人眼里,在看守所里,民警说话肯定都带刺儿,在押人员乖乖挨训。其实不然,在丹东市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人格尊严得到了充分尊重:民警不会盛气凌人、高声训斥,他们常常把办公室搬到监舍里,与在押人员坐在一起拉家常,一唠就是半天,有时还跟他们在一起吃饭;与在押人员见面时,都是称老张、小李,或者直呼其名,态度平和;在提审谈话时,在押人员也不用双手抱头,而且跟民警坐着一样的椅子。

有人问,在看守所里得病,是不是没人管?这是误解,在丹东市看守所,不论在押人员是怎样的判决结果,他们同样有着求医问药的权利。那年有一名在押人员得了肝硬化腹水,肚子眼看着鼓了起来,可是他没有钱治病,所长戴晓军亲自到沈阳花1万多元,买了5瓶白蛋白,挽救了他的生命。被判处死刑的在押人员于世涛,因突发肝炎陷入昏迷,而此时距离执行还有一段时间。治疗还是不治疗?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人治疗有没有意义?看守所认为,要充分尊重在押人员的生命健康权,经过3个多月、花费数千元的精心治疗,于世涛的病情稳定下来。此时,死刑裁定下达,于世涛被执行枪决。临上刑场前,于世涛和家人长跪不起,深表感激之情。狱医崔瑞在例行巡诊中,发现在押人员刘宗仁急性病发作,经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急性腹膜炎等,看守所立即组织警力监护刘宗仁住院。

医生说,如果再晚送来一两个小时,刘宗仁的命就难保了。类似及时抢救、避免在监内死亡的事,在看守所就有7例。

和谐,犹如一缕缕春风,温暖了在押人员的心,只有人格受到尊重,才能从灵魂深处接受改造,才能重归社会后成为和谐因子,好好改造、安心改造,成了他们的共同心愿。矫正,做“入心”的师者

在丹东市看守所,最引人注目的是104面锦旗,有在押人员家属送来的,甚至很多是死刑犯家属送来的。仔细品味着锦旗上饱含深情的字句,民警们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如春风化雨,既感化了在押人员,也感动了他们的亲人,更感动了社会。

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老师的称呼。然而,对于在押人员来说,丹东市看守所的民警又何尝不是特殊园丁?

改造他们,就要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多年来,每年年三十晚上,民警魏红召和他的爱人都要给在押人员送饺子,监室有多少人,魏红召就用多少个塑料袋装好,还保证热乎。在押人员说,虽然春节不能同家人一起过,但有这么好的管教关心我们这些有罪的人,我们知足了。这是我们一辈子吃得最香的,也是我们终身不忘的饺子。有一年年三十,在送完饺子后,魏红召忘了关监室里的门,为了避免在押人员脱逃让魏红召受处分,有一名在押人员主动守在门口一夜没睡。当这事传开后,监室里的在押人员纷纷表示:魏管教,我们不白吃你的饺子,我们绝不闹事,你就是把大门打开,我们也不会跑。

改造他们,就要在他们的情感荒漠期给予“亲情支撑”,这也是丹东市看守所百试不爽的“入骨”良方。每年的“母亲节”,看守所都要召开在押人员家属意见座谈会,为每位在押人员的母亲买一枝康乃馨,让在押人员在卡片上写上对母亲的祝福。当把鲜花和卡片送给他们的母亲时,每位母亲都泪流不止,手在颤抖。一个少年犯写给父母的信中讲道:妈妈多注意身体,爸爸不要天天喝酒。他的爸爸说:孩子,自从你出事那天,爸爸就把酒戒了。看守所把这些录像播放给监内在押人员集中观看,当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时,在押人员{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边唱边流泪,整个监区顿成泪海。{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改造他们,还得注重与他们思想互动,实现改造效果最大化。曾任某县卫生局长的赵某因受贿被判7年。他早做好了准备受皮肉之苦。但让他特别意外的是,民警岳遂法在生活上非常照顾他,特地安排在押人员劝解他,看他年岁比较大,又把好的铺位让给他。由于对判决结果有意见,岳遂法又安排曾经是国家干部的在押人员彭某找他唠嗑,一边剖析自身的失足教训,一边用在狱中学习的相关法律条文答疑解惑,解开了赵某心中的思想疙瘩,赵某心服口服。改造他们,还得让他们认罪服法。民警们自费购买了《刑法》、《诉讼法》等书籍,制作法律知识卡片,放在监内供他们学习。在押人员郝刚在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条文后痛哭流涕,在开庭审判时,他陈述了父母离婚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以及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而误入歧途的经过。讲得入情入理,审判人员和公诉人都为之感动。他的判决书中写道:“被告人在看守所期间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反省了自己的行为,表示以后要好好回报社会,应予从轻处罚。”

在押人员不是打出来的,而是用诚心、真心、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和感化出来的。丹东市看守所的民警们,把刚性的法律注入柔性的温情,把人性化的执法融入法律的威严,真心对待,真情付出,实现了管教效果的社会辐射最大化。管理,用制度实现目标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丹东市看守所在全省条件最简陋,看押量最大,然而,该看守所却连续8年无一起等级事故,涌现出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荣誉称号的王晶。小小的丹东市看守所,靠什么脱颖而出?靠的就是抓队伍管理,建制度机制,而这,正是经过一点一点积累摸索出来的。

打破旧有传统,建立起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工作机制。2000年之前,丹东看守所里的看守员、管教员分工明确,各干各的:管教任务重、压力大,看守则相对轻松,值一天班休两天。这种“先天”的忙闲差距,很难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为改变这一状况,从2001年开始,丹东市看守所实行“看管合一”、“一室一警”全新的监管模式,从12名看守员中抽出10名,加上原有的7名管教、2名狱医和1名内勤,共20人,分别负责12个监室的管理,制定考核方案,与每名民警签订责任状,实施跟踪考核,一举破解了警力不足、管教脱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成效十分显著。近5年来,看守所深挖犯罪案件536起,公安机关据此抓获犯罪嫌疑人64人,收缴赃物折合人民币135万元。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看守所还对民警言行进行了严格规范,从一举一动规范民警,从一言一行约束民警。看守所制定“三轻”规定:监管民警在值班期间,关狱门声音要轻、夜间巡逻脚步要轻、说话声音要轻,走进监区,民警一律穿布鞋已成为习惯。

建立社会联动的帮教制度,让释解人员能够自食其力,成为丹东市看守所一大特点。看守所在工作中发现,在押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重返社会后很难找到工作,难免受到歧视。为此,看守所先后与丹东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和工青妇组织等单位结成共建对子,请其协助加强对在押人员的教育转化,同时帮助在押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年来,先后为500余名出所人员找到了工作,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丹东市看守所还是全省第一个与专业医院进行合作的看守所。虽然看守所内

已有卫生室,但没有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人员。经过积极争取,丹东市振安区医院在丹东市看守所内设立办公室,医生24小时轮流值班,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已治愈数十人,赢得了在押人员和家属们的高度评价。在丹东市看守所,诸如此类的“暖心”制度随处可见:

看守所民警坚持把春季监内扔出的棉被棉衣,经过非常仔细地拆洗、晾晒和消毒,用来解决入冬后家庭困难在押人员的御寒问题。

看守所所有监室内都安装了彩电、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和排风扇,让所有在押人员能够看上电视,洗上热水澡,这在全省看守所中是第一家。

监所内所有在押人员必须人人平等,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的洗漱、上厕所、洗澡的顺序,乃至看电视和睡觉的位置都严格规定,并制定了具体轮流交换的规定。

每一个重大节日,在押人员都会感受到看守所带给他们亲人般的温暖。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元宵节的汤圆„„过年了,三十晚上,民警们都会拎着饺子从家里赶来,还有一套红红的内衣;每年大年初一,所领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体到监室给在押人员拜年。

在这里,在押人员过生日,看守所会给他们送来鸡蛋和生日蛋糕。而且当天由值班民警通过监室扩音器致生日贺词,并与狱友同唱生日快乐歌。有一位在押人员释放后来信说:“我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你们给我过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第一个生日,我终生难忘!”施爱无言,大爱无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里,丹东市看守所这个灵魂的改造所,其意义显得特殊而重大。

丹东市看守所民警凭着执法为民的朴素感情,凭着为党担当的优良品质,凭着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把教育、感化和改造在押人员,让在押人员变成和谐社会的新生力量,看作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的最高境界。

他们坚持用真情架起了监管民警与在押人员沟通交流的桥梁,用真心化解了在押人员对政府、对法律的对抗情绪,实现了用执法行为的人性化赢得执法效能的最优化,不仅改造了在押人员的思想灵魂,而且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今年2月,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到丹东市看守所考察时,看到一个女死刑犯的从容表现,评价说:“通过你们的管理,监室里面的一些死刑犯不但服从管教,而且精神状况也非常好,说明你们的工作是非常到位的,管教也是非常成功的”。

回归,变成灵魂改造的人性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监管民警们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付诸真情,在押人员就是一块顽石,也会被感化;就是一块坚冰,也能被融化。监管民警通过改造在押人员的思想灵魂,让一颗颗蒙尘的心灵看到希望,闪耀人性的光辉。

从此,监管民警把人性化执法的温情像播撒种子一样,根植于在押人员心中,在以后的岁月里,渐渐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人生的轨迹,便因此而改变。

在押人员刘某,因与女友恋爱遭到女友父母反对,决定与女友同归于尽,先将女友杀死,而后自杀未遂。2005年6月2日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他入监后,心情极度悲观,管教员杨一亮详细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与女友恋爱的过程,发现他做事固执,性格偏执,把帮教工作的重点放在促使其认罪服法上。经过努力,终于使他走出了怨恨的阴影,放弃了出去后报复女友父母的念头。刘某为了让女友的父母谅解自己,希望做他们的儿子,为他们养老送终。看守所还破例满足了他为女友上坟的愿望,他在女友的坟前流下悔恨的泪水。中央电视台以《情海惊澜》为题进行了报道。

在押人员苏宝贵,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入监后,吵监闹监,夜里把脚镣弄出“铛锒铛锒”的声响。为稳定其情绪,管教特地为他制作了狱中日记本,让他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写出来。一次,苏宝贵诉说中痛哭:如果再给我一次生命,我将给我儿子最大的幸福。在管教的心理疏导下,他的情绪逐渐稳定。4个多月后,他接到死缓的判决书时,跪在地板上连磕3个响头,说:“我苏宝贵不死,感谢共产党!感谢法律!感谢管教!”当晚,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我的新生》。判决书下达的第3天,是苏宝贵39岁的生日。管教特地在监室里为他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还送他一双新皮鞋。原本是为他“上路”准备的,现在改变用途了,希望他走向新生。接着,管教公开读了他儿子的来信:“爸爸,你入狱后,我一想你就哭,现在好了,爸爸不死了。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我也一定好好学习,我觉得每提高一分都是为了你。”苏宝贵哭了,监室在押人员全都哭了。事后,苏宝贵在给管教的信中,多次说:管教,我从未过过生日,这是我苏宝贵新生命的第一个生日,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生日!我将终生难忘!苏宝贵被投送走一个多月之后,他的姐姐专程从外地赶到看守所,给看守所和管教分别送了两面锦旗,上面写着:“文明执法、重塑生命。”

在押人员孙某大学刚毕业,因考试作弊被送进丹东市看守所。经过民警管教春风化雨般的关心、教育和感化,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犯错误是成长的代价,那么改正错误便是生命的过程。在这里,我从灵魂和思想上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炼狱生活,不是万劫不复,而是浴火重生。”{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去年的汶川大地震,更让人们见到了丹东市看守所里在押人员的爱心。

地震发生之后,看守所每天都组织在押人员看电视。很多人流泪了。之后,总有人悄悄地找到管教,从卡里往外取钱捐款。没有任何人号召、没有任何人组织,一个月后,这笔来自高墙之内的善款竟达到1.3万元!还有两名死刑犯,写下血书,愿为灾区伤者无偿捐献器官!

正是这种人性的力量,使一个个扭曲的心灵受到震撼,唤回他们人性的回归;正是这种人性的力量,使一个个罪恶的念头被彻底瓦解,校正他们人生的方向。在押人员心灵的坚冰被融化,化为和煦的春风。

回归,变成高墙内外的和谐音符

一个人违法犯罪,由此可能带来这个家庭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会滋生对社会的仇视和敌视心理。丹东市看守所既注重做好在押人员的思想改造工作,同时做好其家属的思想转化工作,让他们都以正常的心态,成为正常社会的和谐音符。

丹东看守所的故事篇三

红杜鹃白杜鹃{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红杜鹃 白杜鹃(报告文学)

李迪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9日 24 版)

春天来到了鸭绿江。丹东看守所的杜鹃花开了,有红的,有白的。

美丽的花儿开在高墙下,仰望着被电网分割的天空。

所长戴晓军和战友们带着他们的故事来到我们中间——

故事一 泪水中的红雨伞

这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故事。

这是一把永远难忘的红雨伞。

周杰一生下来,就因为是女孩儿而被父母丢弃,多亏养父母抱走养大。她婚后生了个儿子,为养家借钱买车开起了出租车。想不到没开多久车就被撞坏了,债主催得紧,她一急眼就掐死了债主。被捕后,丈夫离家出走,养父母生活困难,8岁的孩子眼看就没人管了。 就这样,带着揪心的牵挂,周杰被关进看守所。她又脏又臭,不言不语一心想死。女管教王晶不嫌弃她,用布缝了两个脚套,套在她脚上隔住铁镣的冰凉,又帮她洗澡洗衣服。她有妇科病,王晶就买来药帮她外敷。这一切终于感动了周杰,她向王晶说出自己的心事—— 这么多年了,我也不知道亲生父母什么样,兄弟姊妹什么样,我想见见他们,求他们在我死了以后帮助照顾我的孩子。

周杰的心事让王晶不安。养父母没能力养活孩子,孩子就会流落街头。如果把两个家庭联系上,孩子也许就有希望。她两眼盯住周杰说,我帮你去找亲生父母。但你要答应我,你得活着,你得等我!周杰说,我不死,我等你。{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周杰对亲生父母的情况一点儿都不知道,找起来真如大海捞针。王晶白天要上班,只能下班后去找。这要找到什么时候?她跟父母说起这事,请他们一起帮着找。两位老人说,人家有难咱该帮。一家三口,从此踏上为死刑犯寻找亲生父母的路。披星戴月,风尘仆仆。

王晶想,周杰的养父母很可能知道一些线索。但人家愿意说吗?事已至此,无论如何也要去碰碰,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她找到周杰的养父母,一见面养母就哭了,说为保住这个秘密前后搬了6次家。现在没有必要了,就满足孩子最后的要求吧。她流着泪告诉王晶,周杰亲生父母住在老商场胡同,姓阚。得到线索后,王晶一家人把老商场胡同里里外外找遍了。终于有一天,当他们敲开一家大门,问是不是姓阚时,开门的老人愣了一下,说是。王晶一听,泪就下来了。

亲生父母怎么也没想到,被自己遗弃了的孩子竟然犯下死罪。他们哭喊着,天杀的啊,当初不丢下孩儿她不会走到今天啊!他们跪下来央求王晶,马上就要去见周杰。可是,当时的法律不允许见面。王晶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赶回看守所,迎着一双乞怜的眼睛。周杰,你亲生父母找到了!他们都很好。他们答应照顾你的孩子,你就放心吧!你上路那天,车要先开到广场,在那儿开大会。你的家人会打着一把红雨伞去。伞下的老人就是你父母,年轻人就是你的兄弟姊妹。

周杰哭倒在王晶怀里,大把大把扯下自己的头发。

周杰要被执行死刑了。王晶知道这个消息后,小心地问周杰喜欢穿什么衣服,不知情的周杰说喜欢穿运动衣,王晶就偷偷买了一身运动衣,当天晚上还巧妙安排监室的人帮她洗了个澡。

第二天一早,周杰还在睡觉,法警就来了。

看着熟睡的周杰,王晶真不忍心叫她。但是,没办法,还得叫。她轻轻拍醒周杰,说了一句自己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话——

周杰,我要送你走了!

同监的姐妹一听,全都哭了。周杰更哭得喘不过气来。

王晶强忍着泪说,咱不哭,咱要做出女人的样子。咱做了错事,就要敢于承担!大家也别哭了,来,咱们把周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姐妹们擦干了泪,一起为周杰洗脸、梳头,换上王晶准备好的运动衣。王晶拿出自己的化妆品,正要给她画画淡妆,周杰突然跪了下来,王晶急忙去拉她,周杰抬起泪眼说—— 你别拉我,我有话要说。我杀了人,我认罪!我感激你,你把我一个犯了死罪的当人看。现在我要走了,我有三个请求:一,你能不能不嫌弃我,让我叫你一声姐?二,你能不能帮我照顾照顾我可怜的孩子?我养父母年纪都大了,有事也求你帮一帮。行不?

王晶说,好,我答应你!

周杰接着说,最后一个,你为我花的钱,我一笔一笔都记着。我没有机会还了。我想好

{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了,我死了以后,叫人把我尸体卖了,换成钱还给你。我知道你身体不好,动过手术…… 正说着,法警催了。周杰冲王晶大叫一声,姐啊!——

王晶再也忍不住泪。

为了能看一眼孩子,周杰的亲生父母早早就赶到了广场。他们挤在最前面。车还没到,一家人就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风中,那一把颤抖的红雨伞!

周杰被推上了车,一上车就瞪起两眼找。车刚开到广场,她就找到了,她就看到了—— 红雨伞,红雨伞!

她看见了红雨伞。她看见了亲人们。那伞下飘飞的白发,那伞下红肿的泪眼。她像疯了一样大声喊,妈,妈呀!

伞下的老人早已哭昏过去。

汽车开动了。向刑场,向死亡。

好,我答应你!王晶牢牢记住自己的承诺。

当我在看守所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王晶已经从一名管教成长为副所长,并当选为“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她没有忘记承诺。周杰养父母生病,她出钱医治。二老去世,她像女儿一样送终。周杰的孩子更是成了她的“干儿”。王晶供他上学,供他学技术。如今,孩子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厨师。

妈,妈,他这样叫着王晶。

周杰,你听到了吗?

故事二 望穿黑夜

这是春节前一个寒冷的早晨。

风刮得邪乎,天黑得吓人。白天看去很像武士头盔的帽盔山,此刻似巨兽匍匐在通往看守所的公路边沉睡。没有车来,也没有车往,更没有行人。

这严冬的寒晨,这荒寂的郊外。

谁也想不到,就在这时候,在看守所的铁门下,坐着一个人。

他是谁?他为什么要坐在凛冽的寒风中?他叫西宝,四十来岁,丹东本地人,在建筑工地土里刨食。这西宝,说起来是条汉子,脾气大,心眼好;能吃苦,肯出力。可就有一样,让媳妇玉珠受不了。什么?喝酒打仗!丹东人把打架叫打仗,听起来真枪真刀的更猛。西宝

酒后爱打仗。打完仗回家,血呼啦。玉珠说两句,他还辣手摧花。玉珠受够了,我下辈子当牛作马也不跟你!西宝眼一瞪,你下辈子当牛,我就当个宰牛的!玉珠气死了,我跟你离婚!西宝鸭子闭眼嘴壳硬,离就离!俩人就这么离了。有个小女儿判给了玉珠,西宝负责生活费。 好好一个家没了。暖暖的鸟窝被一竹竿捅翻。

一晃八年过去了。半年前,西宝因为干仗打伤人,被判刑八个月。因为刑期短,留在看守所服刑,期满就地释放。

丹东看守所月押量超过500人次,有男有女。被判死刑的等着死,被判长刑的等着去监狱。要管理好这些在押人员,像戴晓军常挂在嘴边的“俺家那500口子谁也不能出事”,几十位管教要付出多少艰辛!

西宝被分到管教魏红召负责的监室。魏红召发现他心事重重,同监人还反映他半夜抹泪。魏红召拍着他的肩头说,没两个月就出去了,你愁啥?西宝忍了几回终于说,魏管教,你有人性。唉,我的事说了你也管不了,再说这事也不该你管。魏红召笑了,成不成的,你说说看?西宝说,我知错了,我再不打仗了。我想复婚。你能不能帮着问问玉珠,她愿不愿意?八年了,我想她,想女儿……

说着,眼窝就盛不住泪了。

魏红召也难过起来,想不到西宝会说出复婚的事。不知为什么,他眼前忽然浮现出自己妻子温柔的笑脸和女儿乖巧的小手。他对西宝说,兄弟,别难过。这事,我帮你!

他找到戴所长,戴所长一听西宝想复婚,来了神,应该!就是为了孩子,也绝对应该!关进来的有多少单亲的?他们犯罪很大程度跟父母离异有关。一个家破裂了,就给社会带来一分不安定。精卫填海,咱们能挽救一个就挽救一个,这红娘咱们当定了。你去劝说玉珠,有戏了我就安排他俩见一次。

打这以后——

魏红召把西宝的事装在了心里,他有了心事。

西宝把自己的事交给了魏红召,他没了心事。

可是,任魏红召磨破嘴皮跑断腿,玉珠就是不松口。再过几天,西宝就要刑满释放了,魏红召急得火上房。他发起最后攻势,接连五天,每天都给玉珠打电话——

玉珠啊,西宝心里一直装着你!我俩谈心记不清次数,他跟我说得最多的是你,再有就是孩子。过去他爱打仗,也跟你动过手,他现在想起来就后悔。他知错了!这几年,你一人带孩子很辛苦,你是一个要强的人。可你知道吗,他又是怎么过来的?成天土猴儿似的在工地上卖命。为什么?还不是想给孩子多苦点儿钱?离婚这么多年,他没找过别的女人,没少给孩子一分钱。宁肯自己像叫花子一样。我敢说西宝不是坏人,是个重感情重情义的男人。

我接连打电话给你,就是想对你说,你原谅西宝吧,他是个好人,他靠得住。你们和好吧,把日子重新过起来,互相有个依靠,也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

电话那头,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玉珠,我知道生扭的瓜不甜。你再好好想想,西宝还有三天就出去了。你要是同意复婚,那天早上六点半就来看守所接他。要是不同意,就别来。好吗?

电话那头还是没有一句话。

转眼两天过去了。明天西宝就要离开看守所了。入夜,他躺在铺上大睁着双眼。值夜班的魏红召同样失眠。

第二天一早,天还黑得吓人,魏红召就爬起来办释放手续。眼看六点半了,他急忙领西宝走出号筒。来到前院,他对西宝说,外面冷得要命,你在传达室里坐一会儿,我先出去看看!

迎着寒风,魏红召吃力地推开看守所的小门。一看,没人!他的心咯噔一下。再等等,也许快来了。黑暗无边,望眼欲穿。六点五十了,还没来。怎么办?先回去吧,要不西宝该等急了。

回到传达室,见西宝的两眼大灯似的追着自己,魏红召使劲儿挤出笑,还没来呢,天黑,路远。别急,再等等……

传达室里静如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

眼看七点十五了,大门外好像来了车。魏红召和西宝同时弹起来,跑出去一看,果然!通往看守所的20路公车来了。但是,没人下,也没人上。只有风声嗖嗖。只有枯叶抖抖。 西宝一卷衣服,蹲在了大铁门下。

魏红召衣服一卷,蹲在了西宝身旁。

两个老爷们儿,两双大眼睛。一个20路车站。

七点半了。离约定的时间整整过了一个小时,玉珠还没来。这时,所里有事找魏红召。他掏出50块钱塞给西宝,我要去办事,不能陪你了。爷们儿,你先走吧。回去后再找玉珠好好谈谈,我陪你一块儿去!

西宝没吭声。

魏红召离开了西宝。人离开了,心还蹲在寒风中。

所里要办的事很快就办完了。魏红召看看表,已经快八点了。玉珠来了吗?西宝走了吗?他三步并两步,推开小门,出去一看——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考试作文
下一篇:五年级的酿的读后感作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