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来源:热门资讯 发布时间:2019-04-27 点击:

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篇一

郭行杰书记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郭行杰书记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抢抓新机遇 推进新跨越

奋力开创永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永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9日)

郭 行 杰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永和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建议。

中国共产党永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十二五”顺利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县人民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越,奋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实力提升、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绿色新永和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县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县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实力快速提

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永和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五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红枣、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规模效益大幅提升,红枣树发展到25万亩750万株,年产量达3000万斤,核桃树发展到10万亩200万株,年产量达400万斤;以天然气开发为主的能源工业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县布井21口,完成钻探8口,压裂2口,试采2口;以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和黄河乾坤湾为主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黄河乾坤湾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并与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被列入全市十大重点景点。主要经济指标与“十五”末期相比增幅较大,年均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680万元,比2006年增长49.7%,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完成2313万元,比2006年增长112.4%,年均增长20.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790万元,比2006年增长528.4%,年均增长58.3%。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五年来,我们着力加强以县城、交通、生态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完成了县城集中供热一、二期,正大路改造,文化广场建设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深入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

动,县城功能进一步增强,品位进一步提升;实施了沿黄干线公路、沿黄扶贫旅游公路、村村通油(水泥)路建设等重点工程,新建和改造公路497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812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内外的交通网络格局;深入开展了以经济林建设、通道绿化、荒山绿化等为重点的“绿色行动”,林木绿化率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经济林发展十强县”,通道沿线荒山绿化工程获“国家三北局优质工程奖”;整合实施六大农建工程,高标准建设芝河、桑壁河流域两大农业园区,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高奖——“禹王杯”,并被评为“全省水保工作红旗县”。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制订并落实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2009、2010连续两年获“全市党政一把手教育工程综合奖”;医疗健康事业得到加强,县医院标准化建设、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队伍得到调整充实,医务人员的差额工资由60%提高到8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人民生活进一步改

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6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3.6%、23.5%,年均分别增长14.8%、5.4%。

——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工作稳步开展,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加强,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日趋活跃,党管武装工作、国防后备力量得到加强;“爱树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普法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取得较大进展;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安全形势保持稳定;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力度加大,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全面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规模、大范围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意见》,认真落实“一要干活、二要干净、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县乡党政班子“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制订完善了千分制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落

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狠抓纠风治乱和源头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县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和人民群众得实惠更多的五年,是全县上下奋勇争先、跨越赶超的五年。五年的不懈努力,创造了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五年的生动实践,积累了继往开来的宝贵经验。五年的发展成就,是省委、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扎实苦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向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永和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奋斗和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更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跨越发展的前提基础。五年来,我们紧扣“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这一主题,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在理念创新、思路谋划、工作落实等各方面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大建设、大变化、大提升。实践表明,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建设好永和,发展好永和;二是必须坚持把统筹推进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以

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篇二

毕节市第一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

秦如培在毕节市第一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

秦如培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毕节市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毕节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毕节试验区进入新一轮改革发展、加快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撤地设市后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迈向新征程,实现新跨越,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新毕节而努力奋斗。

一、辉煌的奋斗历程

毕节是一方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漫长的历史岁月,不仅孕育了厚重的历史文明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且留下了中华儿女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足迹。1934年1月,我们党在毕节建立了贵州省第一个地下党支部。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鸡鸣三省”村召开了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在毕节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创建了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2月3日,中国共产党毕节地方委员会成立,毕节各族人民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60多年来,毕节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处贫困而不屈服,临艰难而不退缩,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谱写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壮丽篇章。毕节60多年的发展历程, 1

是一部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创业史,是一部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改革史,是一部顽强拼搏、追赶跨越的奋斗史。

1988年6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开启了毕节探索科学发展的宏伟征程。试验区成立23年来,历届地委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牢牢把握 “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光辉业绩,毕节大地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在过去60多年特别是试验区成立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之一。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不断前移,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从281亿元、45亿元、108亿元增加到745亿元、180亿元、834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4%、31.8%、5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00元、4300元左右,年均增长10.7%和11.4%。培育壮大了“两烟”、煤炭、电力、汽车、水泥、食品六大支柱产业。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最强劲、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之

一。黄织铁路建成通车,六沾铁路复线、林织铁路建设有力推进。飞雄机场建设进展顺利。开工高速公路600多公里,遵毕、毕威、黔织、小瓦和机场高速公路明年可竣工通车。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开工建设了6座中型水库,解决了349.8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七星关—大方中心城市规划获 2

省政府批准,七星关区及各县城新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如火如荼,建成了8座污水处理厂和8个垃圾填埋场,“五古一特”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城镇化率从17.83%提高到28%左右。以“五园新村”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改善最突出、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城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9%,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廉租房2万套, 改造农村危房34万户。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2万。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两基”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56%。策划拍摄的28集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10枚金牌,打破2项世界纪录。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6.01%。。安全生产连续5年实现“双降”。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三级联动视频接访”机制,探索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平安毕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最活跃、发展环境最优的时期之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三个建设年”活动、“六型机关”建设深入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精简行政审批事项768项,下放管理权限66项。完成276户国有企业改制。在全省率先创办村镇银行。开展了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威宁试点和“三化同步”金沙沙土试验。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引进了中石化、云南力帆骏马等一批优强企业,利用省外资金1017亿元。

3

过去的五年,是党的建设成效最突出、各项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集中教育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双考双评双挂钩”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充分发挥,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取得明显成效,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统一战线参与和支持试验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工作富有成效。民族、宗教、社科、文联、工商联、党史、对台、外事、侨务、老干部、老年教育、老龄、残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党管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新加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益于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国家各有关部委的倾力帮扶,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深圳市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凝聚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这里,我代表中共毕节市委,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毕节改革发展的各级各界、各位同志、各位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五年的实践,我们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试验区“三大主题”的认识,初步把握了喀斯特岩溶山区科学发展的规律,而且为办好毕节的事情、推动跨越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三大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集中精 4

{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力抓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试验,用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努力推动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发挥试验区的政治优势,广泛汇集各方资源,同心协力推进试验区改革发展;必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字当头,工作创一流、目标争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永无止境。面对撤地设市后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深化对市情的再认识,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没有任何理由驻足停留,没有任何理由松懈怠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产业层次不高,经济结构单一,竞争优势不强,转型发展的任务依然很重;交通、水利瓶颈还没有完全破解,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区域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城镇化水平不高,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能力还比较弱;社会管理职能转变还不够快,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不少,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仍然较突出,扶贫攻坚的任务依然繁重;体制机制相对滞后,需要创新、需要理顺的地方还很多,发展的活力还不够强;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责任心不强,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等。困难砥励意志,差距蕴藏潜力。我们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抢抓有利时机,趋利避害,借势发力,积极回应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新要求。

5

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篇三

XX镇党委书记在2011年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真抓实干 创先争优

为开创二道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中共XX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XX镇党委书记 XX

(2011年9月XX日){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共XX镇第十五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我镇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共XX镇第十六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动员全镇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二道而努力奋斗。

过去五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

过去的五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奋力前进、夯实基础并取得较快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团结带领全

镇党员和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实现了政治安定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经济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基本实现了第十五次镇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未来五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镇村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强劲有力

——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品位不断提升。从2007年开始,我们通过自筹和向上争取资金,连续办了多件利民实事,重点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镇址主次干道两侧全部栽植了绿化树;更换、新上了近百盏路灯;多条巷道铺设了白色硬质路面;新建了集休闲、娱乐、演出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心广场。小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过去的二道,因受区位等发展“瓶颈”的限制,无论交通、通讯设施,还是农村住房、农业基础等方面发展都明显落后。伴随着力度逐年加大的国家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的实施,镇党委、政府科学分析镇情,抓住发展良机,倾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在硬质路建设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先后完成了镇址和九个村的白色硬质路面建设,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便捷的公路网络,实现了公路“村村通”。同时,又抓住村屯硬

质化建设机遇,完成了西沙至老道庙、老家站至长脖沟、二站至七队的三条通屯路,进一步改善了交通基础条件。

在通讯建设方面,截至2010年,全镇共设立8个移动、联通基站,移动、联通两套网络覆盖全镇。在绝大多数村屯实现了收看有线电视节目的基础上,〇八年从省科技厅争取了1000套电视卫星接收器,从而解决了三个偏远村屯的看电视难问题。目前,全镇通讯入户率和电视信号接收率都达到95%以上。便捷的通讯,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改善生活条件方面,通过积极争取库区移民项目资金、用足用好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等措施,长远规划农村新村建设。五年来,共改造泥草房 户 间,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已达90%以上。

——富民产业逐步壮大,增收基础持续增强。食用菌产业突飞猛进。充分运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截至2011年,我镇食用菌种植总量已达到1.8亿袋,涌现出了XX、XX、XX、XX四个千万袋专业村。食用菌真正成为了我镇农民致富增收的最主要渠道。特色产业百花齐放。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形成了“XX的葡萄、XX的白瓜籽、XX的土豆、XX的烤烟”等特色产业格局,在农民收入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局面和谐稳定

——文卫事业长足发展。2011年,镇中学的中考升学率在全市乡镇中学中名列第 ,全镇 所小学、 个教学点在教学办公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改革理顺了医疗卫生体制,镇卫生院顺利迁建。加大乡村医生的培训力度,提高了全镇医疗卫生水平。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建设有序进展,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和条件得到很大改善。2007年启动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民政工作稳步推进,青妇武等各项工作也取得良好成绩。

——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全镇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8%上,三查率达95%,为146户独生子女户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今年开展的“三清三查”活动,对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确保生育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信访工作扎实有效。以“五五”普法和依法治镇工作为主线,狠抓严打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综治组织建设、打击邪教四项任务,积极推行首问负责、领导包案、干部下访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工作。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他们的疑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化解矛盾,真正做到了群众满意,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营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三、党的建设得到加强,职能转变务实创新

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第一核心任务,为经济社

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搭建活动载体,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狠抓学习教育活动,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坚持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定期组织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学习农村实用科技和法律知识,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和政策理论教育。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发展上水平”的目标要求,全镇536名党员普遍受到了良好的党性教育,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意识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观念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高涨。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在全镇各村推行了“村书记分类划档”,开展了“晋档升级”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村党组织创先争优意识,从而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XX村、XX村、XX村先后晋升为一类支部。阵地建设全面推进,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千方百计加大投资力度,先后建设了8个村标准化办公场所,占总数的90%。结合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实现了村干部优中选优,提高了工作

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篇四

赵书记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赵乐际书记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在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进程中,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紧盯目标、脚踏实地,戮力同心、砥砺奋进,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够格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牢固基础。 同志们:{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改革开放,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富裕三秦百姓,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

攻坚克难团结进取,成就辉煌令人振奋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陕西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促和谐,认认真真抓党建,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特大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顺利完成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阔步跨入西部强省行列,三秦大地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过去五年最显著的成就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去年达到12391亿元,人均GDP先后突破3000、4000、5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9.9%、达到2579亿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连年丰收,水果产量全国第一。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迅猛增长,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加速升级,金融、旅游、物流等服务业快速成长。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西部第一,郑西客运专线、西安地铁2号

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等项目投入运营,渭河整治、引汉济渭等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关中创新、陕北持续、陕南循环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西咸新区开发和各类园区建设亮点纷呈,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扎实推进,市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明显,全省山水林更加秀美、天地人更加和谐。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过去五年最鲜明的特点是体制机制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政策性破产顺利完成,国有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健全,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到半壁江山。13家企业上市,融资478亿元。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财税金融、科教文化等领域改革力度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前完成。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均翻了一番多,新增29家世界500强企业来陕投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西安世园会成功举办,西洽会、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影响扩大,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的陕西形象进一步提升。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过去五年最明显的变化是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268 元增加到182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60元增加到5028元,年均分别实际增长10%和11.2%。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多、银行储蓄大幅增加,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累计民生投入7347 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万公里,解决1337.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保障性住房15.92万套。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和65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体检,农村孕产妇享受免费住院分娩,70岁以上老人享受生活保健补贴,蛋奶工程惠及全省农村寄宿中小学生。就业规模日益扩大,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热情高涨。最低工资、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标准稳步提高,全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优抚安置、老龄工作、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取得阶段性进展,344万人实现脱贫,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民主法制全面加强。过去五年最可喜的局面是全省上下团结和谐干事创业。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进一步落实,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法治陕西建设步伐加快,地方立法成果丰硕,执法司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公平正义有效保障。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取得新进步。

文化建设成效明显。过去五年最直接的表现是文化发展活力大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精神不断弘扬,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陕西人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公益性文化单位管理机制更加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文化产业快速壮大,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过去五年最集中的体现是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积极实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等改革日益深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利益共建共享机制逐步推广,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得到更多关爱,社会管理服务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平安陕西建设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建设扎实推进。过去五年最突出的标志是各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明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市县乡换届圆满完成,领导班子综合研判有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富有成效,全省上下扭住目标、崇尚实干、竞相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农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和城市文明社区、和谐家园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机关、企业、高校等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成绩显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断完善,涌现出郭孝义、杨宗兴、侯伯宇等先进典型。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矛盾和困难,工作中也有不少缺点和不足,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区域城乡发展不够协调;体制机制不相适应,市场主体不足不优,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能耗水平依然偏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群众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偏低、贫困面还比

较大;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任务繁重;一些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党的意识和宗旨意识不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五年的实践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现陕西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陕西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符合陕西实际的发展路子。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始终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抓住机遇发展陕西,在促发展中转方式,在强实力中提质量,夯实兴陕富民的强大物质基础。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富裕人,让全省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用开放的思路引领发展,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工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五是坚持统筹兼顾。始终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既着力推进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又注重促进各方面利益和谐,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六是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五年的探索充满艰辛,铸就的辉煌来之不易。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是陕西发展征程上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团结拼搏、阔步前进的五年,是陕西历史上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好、城乡面貌变化大、群众得到实惠多的五年,是陕西人民市场经济观念、民主法治意识、现代文明素质、创业创新活力不断提高的五年,是陕西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历届省委接续奋斗、不断积累和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向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爱陕人士,向驻陕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长期关心支持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科学绘制发展蓝图,全面建设西部强省

陕西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走在上升通道,阔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发展方位,适应形势任务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不断把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当今之陕西,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经济欠发达依然是基本省情,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仍然较多,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但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区域差距仍然较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但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但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社会活力有效激发,但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带来诸多矛盾;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但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仍然较多。这些重要特征,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陕西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综观大势,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结构深入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加速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新的突破,国际市场能源需求持续旺盛,为我们用好两种资源、集聚发展要素提供了良好环境。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鼓励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为我们发挥比较优势、释放发展潜能创造了难得机遇。全省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干部群众谋发展、促和谐、奔小康成为思想主流,干事业、兴产业、创家业成为自觉行动,自我加压、不断赶超、争创一流成为共同意愿,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这个目标承前启后、催人奋进,接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衔接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中等发达省份,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这五个方面体现科

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篇五

2010-12-28 林书记在区三届六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区委工作报告

——在中共北京市大兴区第三次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2010年12月28日)

林克庆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市经济工作会精神,总结2010年工作,部署明年主要任务,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紧抓机遇、改革创新、扎实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下面,我受区委全委会委托,向大会作报告。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新区紧抓机遇、融合发展的一年,是打破常规、探索创新的一年,是攻坚克难、成效显著的一年。区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机制新、活力大、效率高”和“超常规、高水平、跨越式”发展要求,以做大做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重心,全力推进两区行政资源整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创新驱动力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两区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讲党性、讲团结、讲奉献,重创新、求突破、促发展,巩固和发

展了心齐气顺、劲足风清的良好局面,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为新区在更高起点上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新区全年完成税收278亿元,同比增长18.6%(大兴区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29.4%,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财政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8.7亿元,同比增长23.4%。大兴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4360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030元,同比增长8%。

2010年的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积极稳妥推进两区行政资源整合,取得“1+1>2”的良好成效,为首都发展高端产业创造了新优势。坚持一切服从、服务发展,结合实际提出“三个融合”、“四个有利”、“五个不变”,实现思想认识、发展思路、资源要素调配的统一,重点推进统计、规划、招商、就业、卫生、教育、人才、社会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宣传等工作有效对接,积极争取市级审批权限下放和各方面支持,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多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联合招商取得新突破。以“北京〃亦庄”为主体平台,实现两区招商工作品牌、力量、布局、园区基础设施“四个统一”,成功引进重大项目109个,吸引投资超过600亿元。促进就业取得新突破。坚持培训、岗位、管理、政策资源共享,搞好劳动力供需对接,全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吸纳大兴区劳动

力6000余名,是去年的5.1倍。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取得新突破。顺利完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2平方公里扩区拆迁任务,探索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覆盖6个专业园区,将旧宫镇、瀛海镇等周边地区纳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服务配套区。公共管理服务取得新突破。推进教育、卫生等资源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延伸覆盖,将亦庄地区教育纳入整体规划,设立120急救站和三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筹备在亦庄地区设置街道办事处。重大项目推进取得新突破。京东方八代线主体厂房工程基本完工,已有10余家配套企业相继签约入区,7家已开工建设。引进康宁二期项目,投资8亿美元建设世界一流的LCD玻璃基板工厂,是康宁在美国之外的最大一笔投资,将与京东方八代线共同打造新的千亿级产业园。成功进行首次海外并购,收购了通用汽车转向及传动业务,获得全球领先的转向系统技术,是迄今为止我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额最大的海外并购。首台云计算服务器下线,使我国云计算事业从技术概念阶段成功跨越到实体操作阶段。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开工建设,成为区内首家国家级检定机构。英特宜家购物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将建设宜家家居亚洲最大的旗舰店。采育新能源汽车基地首批纯电动轿车下线。与新华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组织召开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科技工作大会,全面推动科技强区战略的实施。新增一批国家和市级研发机构,诺基亚全球研发中心二期建成使用。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平台,获批全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组建知识产权创新联盟,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

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两区人才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等3个意见,聘请16名同志为首批政府特聘专家。总的来看,两区整合促进了首都南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一体化协调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可持续发展,强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首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加大统筹力度,坚持“拆、建、管”并举,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城乡结合部和镇区拆迁改造加快推进。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新城建设和镇区开发,发挥国有企业作用,完成包括8个市级重点挂账村在内的55个村拆迁,启动了大兴新城核心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飞跃。轨道交通大兴线、亦庄线建成通车,兴华大街改造、轻轨沿线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同步完成,蒲黄榆快速路、兴亦路等一批道路建成通车。重点区域管控成效明显。严格南部地区违法建设管控,为首都新机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农”工作取得新成绩。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措施,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壮大。提前实现五项基础设施全覆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规范。深入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相继成立。

突出社会管理创新,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搬迁村农民长远利益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研究制定《关于建立搬迁村农民长远利益保障机制的意见》,成立区“四有”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初步形成“安置就业有岗位、经营增收有资产、稳定生活有保障、服务管理有组织”工作机制。率先探索建立村庄社区化管理新模式。在西红门镇16个村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区151个村已实现村庄社区化管理,在维护稳定、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得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正在全市推广。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探索“以补促管”新模式,规范房屋出租行为,有效控制流动人口无序增长。社区建设管理水平有新提高。扎实推进街道“三个一”工程和社区规范化建设,老旧社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得到加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紧张等问题初步解决。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会工作运行体系初步确立。综合行政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完成了各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完善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引导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1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保障性住房21万平方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引进一批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老干部、老龄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落实中央三项重点工作部署,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合规

书记在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篇六

李刚书记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的发言报告之感

李刚书记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的发言报告之感

青海贤龙

学习完李书记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的发言报告后,我一个人在学校寝室情不自禁的拍手叫好,好在此报告总结过去扬长避短,规划未来高瞻远瞩;好在不打官腔,不纸上谈兵,直指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好高骛远切实可行的远景规划。但同时我也忧心忡忡,忧心在到达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短时跨不过的坎和越不过的障碍,为此我就以李书记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的发言报告的一部分摘要浅谈我的看法。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目标:“十二五”末,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60%以上,全市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4.5%、16%以上。

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现代设施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南部丘区高效农业区、北部山区特色农业区和城郊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区。

产业发展: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把我市建成西部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培育、引导和扶持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探索建立地权、林权流转交易平台,促进静态资源转化为流动资本,推动集约集聚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现在农业面临的问题:

1、缺乏生产劳动力。(在家的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2、经济农作物缺乏科学种植的经验。(比如:天麻的种植)

3、留守老人的思想不易解放。(比如:天麻销不出去怎么办,又不能像大米一样当顿吃;天公不作美没有收成怎么办等等)

4、村道交通,虽目前有硬化水泥路,但没有道路保障机制。

5、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否畅通。

6、现存空壳项目的负面影响。(比如:养猪场从未听过猪叫)

措施:

1、政府组织调研当地的土质成分和气候等,因地制宜的种植。

2、协商土地整合,以成规模化。

3、引进承包商或技术人员;亦可实行多元化合作。(A、可以对外招B、当地村干部应加大宣传力度进行渠道招商,劝说当地在外的优秀农民工回家创业C、农民出土地,合伙人出技术和资金等)

4、推动经济农作物保险化,以除后顾之忧。

5、政府“做媒”形成农产品销售渠道合同化。

6、政府部门应随时关注、监督和评估管辖范围内所培育和扶持的的企业,以防空壳公司的出现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及时有效的评估可说服金融机构给良性资金断链的企业“输血”,以致渡过难关。

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积极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提高中介服务业,注重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服务业,提升发展旅游业。

房地产存在的问题:

1、 当地楼市价格与当地人均收入不成正比。

2、部分地方没有合理的近期规划,更不谈远景规划和前瞻性。

3、部分图纸和楼盘表里不一。

4、部分新开发楼盘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房内存在24小时开灯度日。旧房只要能增加面积也是能重就重,能加就加,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5、建筑风格未能体现当地的地方文化。

措施:

1、首先政府不应把卖土地当做摇钱树,这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经济建设绩效考评时,应降低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权重或直接减去土地出让金在做考评。

2、城市规划局应对整个城镇合理设计布局。

3、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禁止违法建筑和违章建筑,有效保障城市风貌和公共安全。

社区存在的问题:

1、社区工作自我被动。主要表现在自我宣传不够,导致一部分市民不知道社区的功能是什么;其次是自我服务意识不强。

2、服务功能低下,文明的引导和促进功能几乎为零。(此说法有以点带面之嫌) 在我们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社区服务尤为重要。能在城市买房的大部分都是在外务工农民兄弟,而在家的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乡村的生活习惯到都市的生活行为是有待规范和提高的,而没有看到社区的引导和促进。社区网吧里的中、小学生是通宵达旦的升级网络游戏,到第二天是家长唉声老师叹气!

措施:

1、进一步规范宣传社区职能。

2、加大社区公共建设的投入和管理。

3、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逐步扩大社区绿化覆盖率,提高生活垃圾袋装率,绿化、美化、净化社区环境。

4、加强社区工作的透明度

5、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评制度建设。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适应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争把我市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大力扩大中职教育规模,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成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人才培训“五大工程”。积极实施免费职业教育。

谈到职业教育是各位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非常头疼的一件事。以平昌为例,职中成

了收留差生的归宿地的代名词。其主要问题如下:

1、家长和学生的思想转变不足。

2、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较为严重。

3、资金缺乏,硬件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备陈旧和过时。

4、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不高。

5、职业中学招收分数低,学生素质整体偏低。

6、学生实践机会较少。

7、学校同企业合作力度不够。

8、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不够清晰,一片茫然。

9、就业信息不够畅通。

10、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落后。

措施:

1、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巴中要培养什么样的技术人才,(是管理类?是服务类?还是制造加工类等?人才是依托机遇面向秦巴地区还是整个市场?)再说办什么样的职业教育,然后再谈投入。

2、职业技术学校应鼓励多种形式办学。(比如和富士康合作;和成都五月花合作等)

3、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制定适应时代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

4、建立和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也可临时聘请猎头公司的专业讲师) ◆切实保障和改善

上一篇:二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下一篇:五一打扫卫生策划书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