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热门资讯 发布时间:2019-05-21 点击:

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乌兰察布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乌兰察布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10年2月25日在乌兰察布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考验,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特大旱灾挑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除农牧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有所下滑外,其它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0亿元,同比增长13.5%;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0.07亿元,下降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6元,实际增长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44元,实际增长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3%以内;节能减排预计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把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作为保增长的着力点。争取到上级投资8.9亿元,占自治区下达盟市同类项目资金总额的13.7%。完成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33.7亿元,增长15.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3.06亿元,科布尔至乌兰花等6条公路项目顺利实施。电网建设完成投资3.98亿元,新建扩建了新城湾220千伏主变增容等8个输变电工程。水利建设完成投资5.24亿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1万亩,解决了25.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牧业、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民生领域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落实家电、汽车、农机下乡等政策,大力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市场,保持市场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6.3亿元,增长19.2%。

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直接投入7.5亿元帮助企业减负增效,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了工业经济下滑势头,呈现稳定回升、持续向好的态势,企业日用电量和重点项目开复工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风电新建装机118万千瓦,建设规模达到200万千瓦,其中,并网发电170万千瓦。水泥生产能力扩大到500万吨。聚乙烯醇和有机硅开发项目落地建设,电石化工、硅化工、氟化工顺利起步。农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增长41%。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了年产800台风机的生产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电石、铁合金为主的高耗能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由2006年的34%下降到22%。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6亿元,增长20%。

加强城镇建设。完成投资53.2亿元,增长11.4%。中心城区新区二期建设全面启动,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初具规模,各旗县市城镇建设不断加强。全市

建设廉租房28.5万平方米、6832套,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2006年的20.4平方米提高到23.5平方米。

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面对五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力组织抗旱救灾工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农牧业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马铃薯达到50万亩,设施蔬菜发展到9万亩。建成奶牛养殖小区180个、肉羊养殖小区100个,奶牛存栏达到40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1200万只。设施农业和现代畜牧业成为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加快发展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有了新发展,重联、森诺、神舟家园、温州商城建成投运,幸福商业广场等大型商场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旅游业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升。金融业快速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迅速。福瑞中蒙药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填补了自治区创业板上市空白,实现了我市上市公司零突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0亿元,增长14.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

(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造林117.9万亩、天然林保护9万亩、“三北”防护林5000亩,新增水保治理面积105万亩,补种更新多年生牧草100万亩,通道绿化367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矿产资源整合取得积极成效,中国建材集团、甘肃建新集团分别对乌兰水泥和白乃庙铜矿进行了企业重组。兴和县石墨尾矿库得到治理。积极推进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6.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减排1.86万吨和150吨。完成了火电燃煤机组脱硫改造。建设污水处理厂5处、生活垃圾处理场4处。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8%,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由上年的294天增加到323天。

(三)致力推进改革开放

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文化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完善了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投资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取消了119项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审批工作有了新突破。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43.6亿元,其中,引进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70项,到位资金128.6亿元。

(四)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用于民生的投入达到17.9亿元,增长30%。全面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一系列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城镇安置就业3.8万人,新增就业3.2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31.3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6151人和18487人,达到19.4万人和24.6万人。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5万人,增加21.5万人。新农合参合农牧民143.1万人,增加3.1万人,实现了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圆满完成了城乡低保扩面提标任务,城镇低保人数新增10551人,达到11万人,占城镇人口的14.3%,平均补差水平达到每人每月196元,提高22.6%;农

村牧区低保人数新增29044人,达到25.7万人,占农村牧区常住人口的19%,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年680元至1000元,提高7.5%。农村牧区低保、五保户、优抚对象、救济户等人口达到30多万人,占常住人口的近1/4。扶贫开发扎实有效,完成43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解决了4.76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全面落实了自治区“十项民生工程”和“十件实事”,我市“九大民生工程”圆满完成。

(五)大力加强社会建设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完善,扶困助学体系不断健全。免除了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住宿费。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继续改善。组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完成了市直中等职业学校的整合。高等教育取得新突破,实现了师专升本、卫校升专,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博物馆、图书馆部分场馆交付使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文化产业有了新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无线覆盖工程”顺利实施。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新建改扩建了4所旗县综合医院、18所乡镇苏木中心卫生院和69个社区卫生机构项目,甲型流感等传染病防治卓有成效。加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力度,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群众体育不断发展,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体育人口达到40%。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了一批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深入推进平安乌兰察布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全维稳任务。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人防工作稳步推进,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和谐。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政府信息公开取得积极进展,重大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富有成效。加大行政监察监督力度,惩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政风行风明显改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专项资金审计,促进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的落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形势复杂,困难重重,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乌兰察布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差距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较小,经济欠发达仍然是我市的基本市情,与发达地区、其他盟市的差距不断拉大;二是经济结构不优,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优势不明显,非资源型产业、现代服务业亟待发展提升;三是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粗放经营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发展现代农牧业任重道远;四是减收增支因素增多,政策性、结构性减税和重点企业产能受限造成财政短收,而支出压力逐年加大;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落地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六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脆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保护任务长期而艰巨;七是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相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八是

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2010年的主要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起步的奠基之年。我们面临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国内经济企稳向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有所好转,但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经济复苏过程缓慢,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仍然不少,我们自身还有不少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旧很多。我们既要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又要增强忧患意识,负重前行,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重要会议以及市委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崛起、构建和谐乌兰察布”的总体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思想,坚持既定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长17%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2%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上述预期目标的确定,衔接“十一五”规划目标,既坚持实事求是,对因金融危机、经济结构调整和税制改革等因素影响,难以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三项指标进行了调整,又体现了缩小差距的积极进取精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实现上述目标,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点原则:一是扩大内需促增长。坚持扩大投资需求与扩大消费需求并重,努力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合力。二是调整结构促转变。坚持产业优化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并举,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三是改善民生促和谐。坚持“富民”与“强市”并进,努力实现发展与惠民的良性互动。

今年要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加坚定不移地抓投入、抓项目,切实增强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增长20%。一是全力争取中央投资。围绕国家投资重点,切实做好政策、产业、项目、投资对接工作,努力扩大投资份额。超前谋划研究项目,科学论证申报项目,竭尽全力争取项目,集中力量落实项目,严格管理实施项目,发挥投资综合效益。二是继续争取自治区支持。跟踪落实自治区对我市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增强发展动力。三是努力争取信贷投入。借助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强化银企、银政对接,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四是

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投资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各级各类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积极启动民间资本,推动全民创业,增强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一是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落实好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通过产业增收、转移增收、培训增收、扶贫增收等多种措施,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高度重视、努力解决牧民增收缓慢的问题,落实好涉牧补贴政策,实现农牧民收入同步增长。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公务员津补贴政策,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增强群众消费能力和信心。二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全面完成全市城镇商业网点、农牧区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详细规划。着力抓好乌兰察布综合物流园区等32个新建续建商贸物流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星级酒店、大型连锁超市和餐饮娱乐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三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围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两大主题,切实改善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开发重点旅游项目,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强化宣传促销,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努力提升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内蒙古银行在我市设立分行,促成包头商业银行落户。扶持发展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培育村镇银行,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工作,拓宽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房地产、社区服务、市政公共服务、信息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大力开拓消费市场。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力度,简化补贴手续,开拓农村牧区消费市场。推进“双百”市场工程,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和“农超对接”工程,完善农村牧区商贸流通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

(二)加快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扩总量与调结构并重,以增量调优带动存量调强,以投资结构优化促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组织实施好投资3000万元以上150项重点项目,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长19%以上。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一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做大做强风电产业。坚持优势资源配置优势企业,集中力量规划建设好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努力解决风电外送问题,争取建设吉庆至华北直流送电通道,满足吉庆风电基地400万千瓦风电送出需求。力争启动四子王旗200万千瓦风电场建设。全市新开工风电装机100万千瓦以上,风电建设总规模达到300万千瓦。积极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天然气管道过境条件,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二是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抓好三佳集团有机硅及系列产品加工等项目,着力打造以多晶硅、单晶硅为主的硅材料产业链,积极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加快开发高档石墨深加工制品。加快粉煤灰综合利用步伐,大力发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循环经济项目。推进环保石头造纸项目建设。三是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及其他新兴产业。坚持风电开发与风机制造一体化发展,对风电风机一体化开发的企业优先配置资源。支持万源和锋电等风机制造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推进金风、歌美飒等风机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形成年产兆瓦级风机2000台套以上的生产能力。继续加快发展电子电器、轻纺、服装、生物制药等非资源型产业,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

{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

着力提升资源型支柱产业。围绕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重要矿产资源,谋划大项目,引进大企业,构建大产业,推进资源的梯次开发、深度利用,拉长产业链,力争在现代煤化工、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深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扶持火力发电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华宁热电联产二期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加快建设通过我市的电力外送通道,

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免费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3年1月25日 巴特尔)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严峻考验,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了“十二五”规划,使这五年成为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重要时期。

全区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

2007年6423.2亿元

{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6万亿元

增加近万亿元

年均增长15.1%

人均生产总值

2007年3300美元

2012年10189美元

进入全国前列

地方财政总收入

2007年835.5亿元

2012年2497.3亿元

增长2倍

年均增长24.5%

五年回顾

——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642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万亿元,增加近万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由3300美元提高到10189美元,进入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497.3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由4405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4.1%。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优化最显著的时期。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1.9∶49.7∶38.4调整为2012年的9.1∶56.5∶34.4,工业比重由43.3%提高到49.8%,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由40%提高到50%左右,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城镇人口稳定成为居民主体;大企业、大项目以及先进技术、装备、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使要素流入区地位不断巩固。

——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五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295.1亿元,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草原植被平均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5.4个和2.4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公路、铁路、电网建设投资4166.8亿元,新增公路里程2.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42公里、铁路里程3780公里和5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

——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2378元提高到2012年的23150元,年均增长13.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953元提高到7611.3元,年均增长14%,城乡居民收入从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转变

为逐步与经济同步增长。各级财政民生投入累计达到765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3.4%。

——社会建设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期。五年累计教育投入1605亿元,年均增长21%,建立起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免费教育体系和覆盖各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医疗卫生事业累计投入386.2亿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10元提高到25元,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以上。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实现了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等制度的城乡全覆盖。

五年来,本届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区为己任,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自治区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启动了总投资1.8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制定了促进农牧业、工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了电力多边交易等针对性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企稳回升、持续向好,走出了一条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子。农牧业连年丰收。2012年粮食总产量突破500亿斤,达到505.7亿斤,较2007年增产143.5亿斤;牲畜头数连续八年保持在1亿头只以上,牛奶、毛绒、羊肉产量居全国首位。工业主导地位确立。工业增加值达到7966.6亿元,年均增长18.8%,占全区经济总量的一半。工业企业利润由642亿元增加到18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2.9%。原煤产量10.6亿吨,电力总装机7800万千瓦,均居全国首位,钢铁、有色金属等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收入由469亿元增加到1060亿元,年均增长17.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1284.2亿元,年均增长24.5%,贷款不良率由10.7%下降到1.6%。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对地方税收和城镇就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9.8%和70%。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积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煤制油、煤制烯烃等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全面推进,形成520万吨甲醇、106万吨煤制烯烃、140万吨煤制油、366万吨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670万千瓦,发电量280亿千瓦时,均居全国首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云计算、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启动实施“双百亿”工程,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27户、超百亿元园区19个,总数分别达到46户和38个。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五年累计新增城镇人口204万人,新增建成区面积558.3平方公里,扩大了36.6%。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快构建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打造沿黄沿线产业带,产业集约集聚发展迈出新步伐。东部盟市及其他基础薄弱地区发展明显加快,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北京市对口帮扶乌兰察布市和赤峰市取得积极成效。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实施了10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集中攻克了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作用大的关键技术,拥有30多项世界首台套技术、工艺和设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从32户发展到158户。狠抓节能减排,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强化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治理,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着力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五年来,公路建设投资2027亿元,公路运营里程达到16.3万公里;铁路建设投资1497亿元,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340公里,成为全国首个超万公里的省区;电网建设投资642.8亿元,全区外送电能力达到2600万千瓦,增长24.8%。建成二连浩特、阿尔山和巴彦淖尔机场,全区机场总数达到14个,民航机场集团客运量突破1000万人次。建成油气主干管道3850公里。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实施了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建设总规模5355.5万亩,阶段性禁牧和实施草畜平衡面积10.2亿亩,林业生态建设面积5623.2万亩,2.8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345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草原植被平均覆盖度达到43.1%,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和开工建设海勃湾水利枢纽等21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20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10万亩。全面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资源勘探力度,煤炭、有色和黑色金属等资源探明储量大幅增长,其中煤炭{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

探明储量由6538.1亿吨增加到8080.7亿吨。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实施惠民政策。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民生工程,五年累计投入资金4058.6亿元,年均增长57.3%。较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标准,提高了个体私营企业营业税起征点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120多万纳税人直接受益,年人均收入增加近7000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4万个,覆盖6344个嘎查村,1695万农牧民受益。在全国率先实施惠牧补贴政策并积极争取国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共落实草原生态补奖资金81亿元、惠农惠牧资金1676亿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28万农村牧区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建立了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惠及230多万低收入群众。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2.8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8.5万人,51.5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了就业去向,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了“动态归零”的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低保等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低保标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和孤残儿童供养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累计投入1582亿元,年均增长43%,建设保障性住房130万套。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31.7万户,走在了全国前列。全面推进扶贫开发。五年减少贫困人口103万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6%。从2012年起,将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自治区本级扶贫投入由1.9亿元增加到10亿元,增长4倍多。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成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创作出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了电影、出版、发行、广电网络和报业五大集团,文化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制定实施了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率先在全国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累计投入236亿元实施中小

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2012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应对复杂严峻形势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统计,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4246.1亿元,增长14.3%;地方财政总收入2264.1亿元,增长3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分别增长15.3%和20.1%;城镇登记失业率3.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节能节水减排完成年度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04.9亿元,增长5.8%。粮食总产量477.5亿斤,增产45.9亿斤,创历史新高;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762万头只,连续七年保持在1亿头只以上。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工业增加值7158.9亿元,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35.2亿元,增长50.8%;煤炭产量9.79亿吨,发电量2970.5亿度,分别增长25.1%和16.8%。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49.1亿元,增长11%。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繁荣活跃,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727.7亿元,增长23.6%。进一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00亿元,增长21.5%。其中,工业投资5035.2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53.8亿元,首次超过工业投资总额,增长27.9%;农牧业、节能环保、城市建设和民生领域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36.6亿元,增长18%。

(二)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3%,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巩固提升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能源工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49%下降到2011年的38%,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由47.5%上升到59.2%。60个非资源型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5800亿元,增长4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化学、装备制造工业分别增长23.1%和33.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7.3个百分点。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形成产能1300万吨甲醇当量;新增风电装机456万千瓦,总装机达到1456万千瓦;云计算产业开始起步。启动实施“双百亿工程”,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7户、超百亿元园区12个。深入开展“促进中小企业政策落实年”活动,全区4200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1%。统筹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沿黄沿线经济带建设力度加大,22个重点工业园区、集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665.8亿元,增长35.1%;东部盟市实现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兴安盟、乌兰察布市等基础薄弱地区发展加快,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三)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了87项重大科

技项目,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36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274万亩,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10.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6万亩。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完成建筑节能改造任务1100万平方米,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形成350万吨标煤节能量,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2.5%。实施减排项目430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通过国家考核。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建设投资502亿元,新增公路里程2996公里,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509公里,总里程达到2874公里。铁路在建规模3900公里,集宁至张家口铁路建成通车,通辽至霍林河、锡林浩特至桑根达来段铁路复线改造任务完成,新增铁路里程171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9671公里。建成巴彦淖尔机场。积极推进锡盟至南京等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前期工作,新开工500千伏电网项目10个。启动实施“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5万亩。开工建设黄河防洪工程和“十大孔兑”治理工程,额济纳绿洲抢救与保护工程总体竣工验收,海勃湾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四)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全区各级财政民生投入1956亿元,较上年增加300亿元,主要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增长都在20%以上。投入资金1168亿元,办了“十二件实事”、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各族群众普遍受益。调整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初步形成了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国家个人所得税调整政策,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13亿元。提高了个体工商户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共减免税收17亿元,惠及68万户纳税人。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惠农惠牧政策,其中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50亿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性资金60亿元。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财政补贴资金181.4亿元,436万户城乡居民受益。扶持贫困人口近50万人,解决了农村牧区12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6.3万人,11.5万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12.1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9.8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社会保障标准大幅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医保、五保供养等多项社会保障标准提高幅度都在10%以上,主要社会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0.6万套,农村牧区危房改造7万多套,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230多万困难群众和家庭困难的在校大学生纳入保障范围。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将城镇非从业居民和农牧民纳入保障体系。积极解决“五七工”、“老工伤”等人员的参保问题,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落实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通过各项措施,使我区民生工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正式启动。校安工程竣工学校2150所,竣工率居全国前列。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惠及54.2万名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稳步推进,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化解高校债务23.1亿元,高校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疾病防控措施稳步实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健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

多项自治区本级医疗卫生项目开工建设,蒙中医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加快基层文化建设,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牧区电影放映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草原英才”工程扎实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取得明显进展。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B上接第一版圆满完成

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及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全面展开,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稳步推进。大力整顿矿业开发秩序,关停整顿矿山960个,实施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了征地占用草牧场补偿机制。建立了嘎查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财政补贴农牧民资金实现“一卡通”发放全覆盖。积极化解苏木乡镇、嘎查村公益性债务,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确权面积3亿多亩,占集体林总面积的92.8%。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区1609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26家医院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5所旗县医院开展了综合改革试点,医改成效正在逐步显现。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国有文艺院团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形成了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自治区权限内的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各减少1/3以上。不断深化区域合作,与北京、河北等十多个省市的合作迈出重要步伐,成功举办了“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深入实施“向北开放”战略,与俄蒙两国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合作得到加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19.4亿美元,增长39.1%。全年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3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4亿美元。

(六)不断加强和谐内蒙古建设。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大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专项资金审计,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区改扩建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530个,启动了苏木乡镇新建、改造集体宿舍和机关食堂等生活设施建设工程,提高了嘎查村干部工资水平和公用经费保障能力。健全社区工作机制,加强社区管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落实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牧民各项民主权利。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全区信访总量大幅下降,重复进京非正常上访量稳定退出全国前十位。认真落实政府和企业责任,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加强专项整治和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安排部署整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入开展严打整治,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积极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很不平凡。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极大地增强了全区各族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内蒙古的自豪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方位支持内蒙古推进科学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自治区党委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描绘了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的宏伟蓝图,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受了严峻考验。特别是面对锡盟两起刑事案件引发的群体性聚集事件,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采取果断措施,成功处置并迅速平息了事态,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挑起事端的图谋,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方面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

自治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内蒙古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过去一年我区在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但经济运行中还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双重压力,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制约因素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全面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突出地表现在: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依然繁重。产业发展层次低、结构单一的问题仍比较明显,农牧业基础薄弱,非资源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偏重,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基础设施条件不适应发展需要。通道建设相对滞后,货物外运、电力外输能力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虽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人均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艰巨。生态恶化趋势虽然趋缓,但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部分产业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比较高,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政府自身建设还需不断强化。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形式主义、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巩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局面,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化富民优先工作导向,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保持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节水减排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确定这样的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与“十二五”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总的原则是发挥优势、稳中求快、转型升级。一是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举。今年中央科学研判国内外形势,突出强调稳增长并调低了经济增长预期。从我区的情况看,虽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但支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很多。我们必须从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出发,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以坚定的信心和进取的精神,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力争完成得更好一些。同时,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放松,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消耗降低、质量提升的基础之上,在加快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推动科学发展。二是坚持惠民生与促发展并重。深入贯彻落实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

点和落脚点,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继续增加民生投入,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坚持聚内力与借外力结合。用足用好各种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把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把互利共赢的各项合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直接动力,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努力加快自身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已经和正在形成的发展能力,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自主增长活力,推进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支持力度大、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是推动我区科学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要把《意见》的贯彻落实作为今年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做好对口衔接,争取国家相关部委都能够出台具体支持意见,进一步扩大政策的支持效应。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细化分解目标责任,搞好督促检查,使《意见》的贯彻落实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

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性住房等国家投资重点领域,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和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充分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优化金融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的投资积极性,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和民间投资。认真落实国务院“新36条”,及时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为民间资本服务的平台,扩大民间资本的进入领域和投资规模。严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提高金融风险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继续做好战略创新产业基金募资和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力争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3300亿元,直接利用外资40亿美元。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工业和流通领域投资力度。继续承接先进产业转移,加强项目培育和储备,抓好冶金、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的项目建设,争取中天合创300万吨二甲醚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风电装机35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0万千瓦,力争完成工业投资6000亿元左右。加快大型批发市场、物流仓储等项目建设,带动第三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开工建设重点铁路项目16个,新开工里程1440公里。推进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快速客运专线建设,加快乌兰浩特至白城快速铁路和乌兰浩特至阿尔山铁路改造步伐,开展呼包鄂动车组前期工作和通辽至北京铁路扩能改造工作,争取完成铁路投资330亿元。继续抓好出区高速公路通道建设,新开工高速公路里程260公里以上。加快旗县通一级公路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并加快通嘎查村公路建设,全年新增700个通沥青水泥路嘎查村,加快干线路网、口岸公路改造,力争完成公路投资500亿元以上。抓好民航机场建设,优化机场布局,开工建设霍林郭勒机场和阿拉善通勤机场。加快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新开工500千伏线路4000公里以上,争取开工建设锡盟至南京特高压送电通道,推进蒙西至长沙特高压通道前期工作。完成长呼原油管道、呼包鄂成品油管道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文得根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合理调整用水结构,着力解决工程性和资源性缺水问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内蒙古”工程,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继续

乌兰察布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凉城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3月28日在凉城县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政府代县长 那胜巴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凉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五年。五年来,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多种自然灾害的冲击和挑战,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品牌化、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致力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圆满完成了调整后的“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5亿元,较“十一五”初增长60%,年均增长10.5%;财政收入完成4.31亿元,较“十一五”初增长20.7%,年均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13.2亿元,较“十一五”初增 1

长48.3%。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项目,有力地夯实了发展基础。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变相结合,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三次产业比由“十一五”初的22:54:24优化为19:51:30。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设施农业和高效畜牧业发展迅速,粮食年产量稳定在4亿斤左右、蔬菜3亿多斤,位居全区33个产粮大县行列,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奶牛存栏达到8万头,肉羊存栏67万只,生猪存栏8.3万口,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明显提高。工业经济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亿元,是“十一五”初的1.8倍,年均增长34.5%。形成了电力、化工、制酒、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体系,支撑带动能力日益增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控制目标。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确立了“突出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岱海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其它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明显提升。2010年,累计接待区内外游客7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初的1.5倍和2.1倍。在旅游业的有力拉动下,全县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都有了较快发展。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3亿元,较“十一五”初增长35%。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8.5亿元,先后建成了岱哈广场、政务办公新区、怡海家园等一大批 2

亮点工程和与之相配套的排洪排污、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3%;建成等级公路350多公里,打通了全县各出口通道,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等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31.06%,林草覆盖率达到61.8%,荣获“全区生态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节水改造等工程,认真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五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6.66亿元,占财政累计总支出的48.8%。其中2010年支出各类民生资金5.2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57%,是“十一五”初的

1.4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188元和5655元,分别比“十一五”初增长59%和55%,年均增长10.3%和12%。坚持为民办实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常住人口全覆盖。人才工作取

上一篇:九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下一篇:五四工作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