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

来源:提高记忆力 发布时间:2019-06-23 点击:

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篇一

童漫作文教学设计

童漫作文

司寨乡前新乡屯小学 张和灵

课时目标:

1.知道这是父与子的故事。里面有爸爸和儿子,不同的人物应有不同的言语。

2.通过人物“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知道不同人物的语言是不同的,注意说话人物的身份。

3.能把生活中积累的词语、成语时恰当地运用在习作里。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1、同学们喜欢看漫画吗?喜欢看漫画的同学请举手。(提问两个学生) 教师:谁能说出你喜欢的漫画人物?

教师:你们知道的漫画人物可真多,有的老师知道,有的老师还不知道呢。 教师:你会欣赏漫画么?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漫画王国去欣赏风趣幽默的漫画吧。这节课由我来和大家共同上一节童漫作文。(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

教师:谁知道童漫是什么意思?学生释疑。(童:儿童。漫:漫画。)

教师:我们上这节课的流程很简单,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接受。

看—想—说—写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第一幅:学生口述图片内容。

引导学生知道记叙文六要素:

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叙述的更完整呢?要交代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教师:我们怎么使文章内容更生动呢?可以在叙述过程中加进去心理、语言、动作描写。(板书心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教师:再观察图片,想一下你能用上哪些学过的成语来形容父亲和儿子的表情。(积累成语:父亲的神态可以用上哪些成语。儿子的神态可以用上哪些成语。学生边挖掘成语,老师边写下好的成语。)

学生运用上积累的成语再述图一。

2、过度衔接

教师:如果你是这位父亲,面对儿子大哭这种情况你怎么安慰儿子,让儿子转忧为喜呀!(学生出主意)

教师:你们真有办法,这位父亲也有办法,看他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二幅图) 请图学们观察图片细节挖掘积累的成语。

叙述图意(用上积累的词语)。

3、教师:在父亲的努力下,儿子的心愿达成了么?请看图三(出示第三幅图)

教师:哎呦呦,你看此时儿子那高兴劲,你看父亲的举动,你能用上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们。

观察图片细节挖掘积累的成语。

运用积累的成语同桌互叙图意。

4、教师:父亲帮儿子完成了一大心愿,终于使儿子转忧为喜,儿子高兴的同时,父亲也获得了成就感。在儿子玩累了玩腻了的时候这个故事该怎么收场呢?(学生发散思维)

(出示图片四)观察图片,挖掘成语。

5、教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谈收获和感受)

6、教师:谁能给这故事起个名字?(学生回答)

7、作业:请把四幅图连起来写成文章

板书设计

童漫作文

看 —— 想—— 说—— 写

时间 语言

地点 动作

人物 心理

起因 神态

经过

结果 参考词语:

高兴的词语:喜上眉梢 喜不自胜 兴高采烈

乐不可支 抚掌大笑

难过的词语:抱头痛哭 嚎啕大哭

想点子的词语: 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 绞尽脑汁

疼痛的词语:肝肠寸断 痛彻心扉 龇牙咧嘴 痛不欲生

附图片{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

(司寨中心校 所投栏目:文学百花园 教育随笔 手机 13938707028)

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篇二

观“童漫作文”反思

观“童漫作文”有感

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 刘国丰

“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吕淑湘曾说,“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本学期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的“童漫作文”指导课——《新编乌鸦喝水》,感触颇深。宋老师陶醉于他的教学,很享受和学生自由、自然地交流,达到了“人课合一”的境界,真是把课教“活”了。

课始,宋老师以学生喜欢哪些故事切入,学生回答气氛活跃。紧接着让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模仿乌鸦的叫声,教室里顿时鸦声一片,学生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课堂也慢慢“预热”起来。接下来,引导学生围绕“乌鸦如何喝到水的?”展开言语表达的多样性与严谨的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言语思维得到了有效提升。此环节末,分析“喝不到水”的原因,为下文创编《新编乌鸦喝水》故事奠定基础。

创设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孩子们开动脑筋想象它们的身份是乌鸦四兄弟。在小组交流之前宋老师对人物说话称呼的指导、引导学生用“我喜欢 ,是因为”句式说话,可以看出宋老师时刻不忘规范孩子的语言,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一个个新意迭出的喝水点子以及喝水的过程闪烁着学生创新的智慧火花,充分激发了学生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巧妙设问和精心点拨下,学生小手林立,妙语连珠。其说话能力、观察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意外总能带给人惊喜。宋老师告诉孩子们在写作时要有一点意外,有意外的作文才有新意。在这一环节中先后引入三个“意外”。在瓶口上方出现了一个正在流水的空调管,出乎学生们的想象,学生们一片哗然,这是第一个意外。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继续让学生想象乌鸦怎样喝水,孩子们的办法各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想到“直接用爪子抓住空调管,用嘴等水喝。”办法的学生一定在头脑里想象着乌鸦喝水的画面。这样的思维过程对学生来说该多么有意思。突然,不滴淌水怎么办?进一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儿童创新的思考一刻也没有停止。这是第二个意外。喝完水回到家,宋老师又和学生进行分角色对话,宋老师扮演乌鸦妈妈或爸爸,与孩子们进行对话,让孩子们一波三折地复述喝水的过程及。到了晚上,意外又发生了,乌鸦兄弟一个接一个地开始闹肚子,问孩子们这是怎么啦?孩子们齐声说喝了空调水造成的,知道了空调水不能喝,那空调水能干什么,趁机教育孩子要合理用水。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学生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

创新迭出的课堂,让儿童不喜欢作文都难。 源于他驾驭课堂的教学机智,对儿童心灵的深刻洞悉;源于他幽默机智地启发,适时有效地引导;源于他有趣夸张肢体语言,纵横开阖的言语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言说欲望和写作兴趣。尽显大家风范。让老师们在仰慕之余就是深深地敬佩。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有意义的,以致宋老师喊“下课”,学生都感到“意外”。

宋老师的这节童漫作文教学始终围绕一根主线——“乌鸦喝水”和“意外”“创新”和“言语实践”三个关键词展开。教学从原版故事切入,到一个个意外的出现,接着“乌鸦兄弟因为喝空调水闹肚子”,到最后让学生自由写《新编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始终围绕乌鸦“喝水”这根主线展开,使整堂课浑然一体。用“喝水”这根线串起一颗颗美丽的“意外故事珍珠”,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相得益彰。

故事发展不断有“意外”的产生,一张漫画分两次呈现,前后有四个有价值的“意外”,即“瓶子上方出现空调”“空调管突然不滴水了”“乌鸦兄弟半夜闹肚子”,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也成为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系列“意外”产生的过程中,宋老师不断激活学生探究思考的欲望,学生创新的“语言思维”就有了施展的平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这种没有任何预设的精彩充溢了课堂,“创新”是这节课的第二个关键词。课堂上自始至终呈现着老师引领学生转变角色,大胆想象,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言语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便是第三个关键词“言语实践”。

宋老师正是基于课标的理念,开发出具有生命活力的“童漫作文”课程。“童漫作文”正是具有“创新思维、回归儿童、激发儿童言语表达欲望、丰富课程内涵……”的价值取向,成为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朵奇葩”。“童漫作文”简单易学,你还在等什么?

作者:奈曼

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篇三

童漫作文《父与子》指导

童漫作文《父与子》指导

童漫作文《父与子》指导

同学们,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本周给你们推荐一部有关父亲的作品吧!《父与子》是一部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连环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实际上就是卡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幽默漫画《父与子》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可贵的精神财富。同学们,你们能把父与子的幽默故事用文字描述下来吗?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吧!边看边体会作者抓住了人物的什么写生动,透过画面展开了哪些联想?

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开饭喽!”妈妈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爸爸已经坐在桌子旁准备吃饭了。今天的晚餐真是丰盛呀!有辣椒炒肉、板粟烧鸡,还有喷香的土豆丝呢!爸爸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忽然爸爸皱起眉头问:“儿子呢?”

“在房间里,快叫他来吃饭!”妈妈命令道。

爸爸走向儿子的房间,心里满是疑惑:“小家伙在干嘛呢?”

“吱哎”一声门开了。只见儿子头发乱蓬蓬的,趴在地板上,两手托着下巴,双脚悠闲地晃着,正津津有味地看书呢!

“居然趴在地板上看书,还要不要保护眼睛!”爸爸的脸立刻沉了下来,“儿子,快去吃饭!听见没?”爸爸怒气冲冲地对他吼道。

“再看一会儿,行不?”儿子乞求着。“不行,快给我下楼!”爸爸的秃头上“冒火”了。“哼,小气鬼老爸!”儿子一边嘀咕着,一边很不情愿地下楼了。

“这小子看啥书呀,这么入迷?”老爸好奇地伸头一看,哇!《侦探》!爸爸立刻像被磁铁牢牢吸住了一样,站在书前挪不动步子了。

儿子和妈妈坐在餐桌前等了好一会儿,饭菜都快凉了,可爸爸还是没下楼。母子俩好生疑惑。“儿子,你爸咋还不下来,快去叫他!今天你们这对父子中了什么邪?还要

不要吃饭了?”妈妈的脸上已是阴云密布了。

儿子被老妈数落了一通,可气坏了。他皱着眉头瞪着眼,咚咚就走上了楼。

呵!老爸正趴在地板上,双手托腮,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看得高兴起来两条腿还一个劲地踢。儿子一瞧,正中下怀,忙趴在爸爸的身边一起看起来。

吃饭的事就抛到脑后去吧!餐厅里的妈妈就让她生气去吧!

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篇四

儿童漫画作文教学实录

宋运来《儿童漫画》教学实录

宋运来,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童漫作文的首创者与实践者,现任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副校长,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园丁,《教育文摘周报》头版整版通讯报道先进教育人物,《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教育新闻人物,《小学教学》等封面人物。《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做有策略的校长》《班本小作文》等学生习作、新课程教师教学培训用书18部。 以爱心滋润童心,以智慧点燃智慧,追求儿童的语文教育。长期致力于“张力语文”的研究。曾获全国示范课一等奖,形成了“交往中突显民主,探究中展现创造”的教学风格。并先后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

《儿童漫画》教学实录

地点:青岛市南区实验小学 记录人:郑丽{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儿童漫画作文教学,让儿童喜欢作文,乐于表达。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漫画上的人物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新等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表达和写作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创新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交流,老师想问大家:“你们喜欢画吗?” 生:喜欢

师:在画里有一种画叫漫画,喜欢漫画的同学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师:那好,请你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漫画人物。

生:哆唻A梦。

师:对,这是日本进口的动画片。{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

生:佐助鸣人

师:这个我还没听说过。

生:阿童木。

师:对对对。

生:阿衰。

师:这个我还很陌生。

生:米老鼠。

师:米老鼠也确实是漫画人物。

生:樱桃小丸子。

师:还是日本人进口的东西。

师:你们都喜欢,那么,真喜欢,假喜欢呢?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漫画欣赏的王国,去走一圈,好不好?

生:好。

二、欣赏漫画

师:老师在黑板上取了一张纸,看到没有,这是一张纸,考考你的眼力。(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月亮”)

生1:老师,你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月亮。

师:他会看,他一看就是月亮,请坐。在他眼里,是两个字的一个词。其他人呢?你说。 生2:皓月当空。

师:他会欣赏,加了修饰语,皓月当空,不过呢,还是大的一个词。

生3:我觉得那可能是一个香蕉,一会要画一只猴子,要去摘那只香蕉。。

师:他想得很形象,可以,因为谁也不知道。其他同学呢?你讲。。

生4:我觉得可能是月牙。

师:为什么叫月牙呢?怎么不叫一轮明月呢?

生4:因为月亮不是圆的,它是刚出来的,刚露出来一点。。

师:对,这叫上弦月,对吧?所以它不是圆圆的,圆圆的月亮我们叫它什么?

生:一轮明月或圆月。

师:大家都看到的是词,有没有看出是句子的?

生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师:作诗了,对吧?谁作的诗?

生:苏轼。

师:对啊,苏轼看到这弯月亮,他来作诗,如果是大诗人李白在这儿看到这弯月亮,他也会干吗?{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

生:作诗。

师:作什么诗?

生:床前明月光…….。

师:这是什么诗?

生(齐):《静夜思》。

师:都会吧?我们和他一起来。(生齐背《静夜思》)

师:这是大诗人李白作的《静夜思》。你们还记得好像他还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学了没有?有会的吗?没关系,老师带来了(出示《峨眉山乐歌》齐读)

师:这是大诗人李白看到这弯月亮,他做的诗。好像我们还学过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还记得吗?刘禹锡好像写过一首,是吧?哪首?回忆回忆,好像你们都忘了。(出示《望洞庭》)恍然大悟了吧!齐读开始

师:在刘禹锡的眼睛里面,这弯月亮是柔和和静谧的。刚才《静月思》在诗人眼里,这弯月亮是什么样的啊?思乡之月!是不是啊?看来每一个人看到这弯月亮,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由此,老师可以得出这么一条漫画欣赏经验。(出示漫画上的一个符号,每一处景都表达着: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或者一个故事)自由读一遍

师:你读给大家听!

生:(朗读)

师:读得不错!一处景,就是漫画上的一个符号:一处景,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比如我们诗人看到天上的月亮在做诗,还说它是一个故事,这就不好理解了。我们看看今天这幅漫画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想不想接着往下看?

生:想!

师:老是和同学们一块来看看,这是一幅怎样的漫画?什么样的故事呢?(师在月亮下方画了一只飞行中在回头看的小鸟)

师:看出来了没?这是谁啊?

生:一只小鸟!

师:他看到的是一句话——这是一只小鸟。哪位同学再说下?你讲

生:这是一只小燕子

师:可以的,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鸟,没关系!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啊?

生:一只小鸟在夜里飞翔!

师:他注意了时间,一个“飞”字让小鸟动了起来。再仔细观察下!

生:一只小鸟朝着月亮飞翔

师:方向出来了。

生:一只鸟在皓月当空的夜里飞翔

师:好,请坐!

生:是一只鸟在皓月当空的月夜里飞翔。

师:很好,更具体了!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关联词:“一边…一边…”的话,你来讲。

生:这是鸟一边在朝月亮飞,一边在梳理自己的羽毛。

师:看到了没有,一边一边了

生:一只小鸟一边在皓月当空的夜晚飞翔,一边在唱着美妙的歌谣

师:可以。

生:一只鸟一边在月空下飞翔,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色。

师:好,早看看!

生:一只小鸟在夜空中…

师:换过来,把时间放在前面呢?

生:夜空中,一轮月下,一只小鸟一边飞翔,一边欣赏着下面的景色。

师:看下面,往下看。这只鸟一边飞一边往后看,它看到了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师在第一只鸟身后画了一只流泪的鸟)

师:看到了什么?

生:一只鸟在夜空中一边飞翔一边往后看,看到了一直在流泪的小鸟。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下这只流泪的小鸟?

生:悲愤交加、悲伤…

师:形容最后一点,一只鸟的心情,除了悲伤还有什么?

生:伤心

师:除了悲伤伤心还有那些近义词?

生:悲哀

师:你接着说

生:悲痛、痛苦…

这些词都可以形容这只鸟的心情。那这只鸟为什么会哭呢?他遇到了什么事这么伤心难过呢?

生:两只鸟,比赛,前面这只胜了,后面这只败了!

师:看来是没赢得了人家难过了

生:这只鸟的家是一棵大树,大树被人砍到了,它无家可归了,所以伤心的哭了。 师:没有家了,所以难过了!

生:这只鸟的孩子丢了。

师:心爱的孩子丢了,难过!

….

师:你们想的五花八门啊,什么都有。到底后面这只鸟为什么要落泪呢?好,我们接着往下看,好不好?(师画了一片山)

师:一看就知道了,这是什么地方啊!

生:荒山野岭!

师:荒山野岭是不是?(师接着画了一片树桩)

生:树桩!

师:对,是树桩,也就是小树墩,这儿还有几棵小草(师画小草)。

师:说说看,小鸟为什么哭呢?

生:因为人类看法掉了它们的家园,他们没有可以住的地方了。

师:没有可以住的地方了?请你讲。

生:我认为有一天晚上,有一些人到了森林里,然后鸟儿都跑了,他们砍掉了所有的树,鸟儿回来后就在月光下伤心地哭泣。

师:想象的多么丰富啊,是吧!那么它们飞到这儿之前,它们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吗? 生:不知道。

师:谁知道?

生1:应该是后面那只哭的鸟。

生2:应该是人,因为是人把它们砍掉的。

生3:应该是地上的小草。

师:小草知道,小草会告诉它什么?

生:会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

师:说,直接说,怎么告诉他?

生:说是人类把树木砍掉了,他们的家园被毁灭了。

师:我就是那两只小鸟,谁说的?

生:小草。

师:小草说什么?

生:小草说:“人类把你们的家园砍掉了,还把我们踩倒了。”

师:看到没有?踩到了。除了小草会告诉两只小鸟,还有谁会告诉他们?

生:树桩。

师:树桩说什么?

生:树桩说:“人类不仅把我们砍掉了,还毁灭了小草,把你们的家园也砍掉了。” 师:那么,树桩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说的?

生:留着眼泪悲伤的说……

师:重说一遍,树桩流着眼泪悲伤的说,说什么?

生:人类把我们的家园砍掉了,毁灭了你们的家园,还把小草也给踩到了。

师:除了树桩会告诉他们,还有谁会告诉他们?

生:月亮。

师:月亮是站得高,看得远,这儿发生的事情它全知道,月亮?

生:月亮对小鸟说……

师:你觉得此时此刻,这弯月亮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月亮应该说很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小鸟,让小鸟不要再伤心。

师:你直接说,月亮对谁说?

生:月亮对小鸟说:“人类把你们的家园弄成了一片狼藉,还把小草踩坏了。

师:小鸟听了,非常伤心。

生:月亮伤心地对小鸟说:

师:看到没有?他会说话,月亮伤心的说

生: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森林全部毁坏了,使得你们没有了自己的家园。

师:你看,他讲出理由了。看到没有,他会说话。他加了个提示语。

生:我认为还有山坡。

师:山坡是什么心情?

生:山坡很悲痛的心情。

师:那好,山坡悲痛地说。

生:山坡悲痛的对小鸟说:“你们的家园被人类毁灭了,而我们不久也会变成荒山。 师:给他点掌声吧!

师:这两只小鸟就正好听到了小草、山坡、月亮和树桩的介绍。它们越听越难过。难道它们不想念以前的家园吗?他们以前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呢?(师板书“以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树林里的一切都醒来了,你们听(播放清新欢快的音乐)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树木们伸开了自己的枝干,小鸟都从巢里醒来了,在召唤自己的同伴玩耍呢。

生2:鸟儿召唤自己的同伴在那里唱歌、欢乐、嬉戏、玩耍……

生3:我看到了小猴子在树上荡来荡去,小松鼠们也都下树去玩耍。

生4:我仿佛看到了一阵微风吹过,树木摇晃着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小鸟们从巢里飞出来了。舞蹈着、歌唱着,小松鼠也都从洞里钻出来了,和玩伴们一起玩耍。

师:多美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动物们生活的地方,那个词最好?

生1:无忧无虑

生2:生机勃勃

生3:自由自在

师:他们还过着一种?

生: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不仅小鸟向往,其实也是人类向往的。那么,他们就这么想着想着,那么,他们今晚要到哪里去过夜呢?

生1:要去很亮的有灯光的城市去。

生2:飞到宁静的树林里去。

生3:住在人的房子上。

生4:继续留在这儿。

师:这个地方过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七年过去了,这儿后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板书“后来”)

生1:后来人们意识到破坏树木的危害,又把这里重新种上了大树,然后山坡又变得绿油油的,到处都充满生机,鸟儿也回来了。

师:这是美好的愿望。

生2:鸟儿又有了美好的家园。

师:好,也是美好的。

生3:现在的大树又枝繁叶茂,小动物们又重新回到了他们的家园,又在这里生机勃勃地过着幸福的生活。

师:你的愿望和他们一样。

生4:这个地方也有可能变成荒山野岭,变成沙漠。

师:有可能变成荒山野岭,变成了沙漠。

生5:也可能人们在这里盖起了房子,变成了繁华的都市。

生6:可能人们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然后给小动物们做了一些房子。

师:希望有这样的人出现。老师担心有的人是不明白的,你看,刚才孩子们不仅看到了画面上的,还想到了画面以外的,以前和后来。我觉得大家看懂了,你们到这儿看看这幅画,没有题目呢,谁来给她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生1:悲惨的月夜。

师:你看他这个名字有时间,还把一种心情表达出来了。

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篇五

模板:童漫作文教学设计

童漫作文教学设计样例:(设计者:宋运来)

劳务费

适用年级:中年级

一、课时目标:

1.知道这是一家三口人的故事。里面有爸爸、妈妈和儿子,不同的人物应有不同的言语。

2.通过人物“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知道不同人物的语言是不同的,注意说话人物的身份。

3.能理解“劳务费”词语,并适恰地运用在习作里。

4.淡化教育思想,只要体悟出“不给钱,不干活”的思想来源即可。既有社会的也有家庭的因素等。

二、习作重点:

人物对话,并注意提示语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1.抓住“劳务费”词语,联系生活进行理解。

2.在引导学生分步看懂图以后,可以分角色演一演,提示爸爸、妈妈、儿子的语气与表情各不相同。

{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

四、教学导航:

1.说一说。

“劳务费”,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劳务费,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劳务费。

2.课件演示:

第一幅:这里也有一家人,在谈论社会风气的不正。引导学生知道是爸爸妈妈在说话,然后关注细节:妈妈爸爸说话的神态。

第二幅:引导学生观察“苍蝇”,说说眼里的苍蝇,苍蝇的到来打断了爸

爸妈妈的说话,苍蝇会有哪些令人厌烦的事?

第三幅:想象一下被苍蝇叮咬的爸爸会怎么办?学生猜测以后再出示第三幅图。

第四幅:猜测儿子会答应爸爸去拿苍蝇拍子么?儿子会怎么说?在引导学生说的基础上,然后出示第四幅图。

3.演一演。

分角色扮演。

4..写一写。

可以让学生写好后定题目,也可以直接给定题目《劳务费》,再写。

五、习作评价:

1.请学生评价几位同学的扮演效果。

2.教师注重评价学生的作文是否突出了人物的对话。

六、教学点金:

A.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如:放学以后,小方回到家,妈妈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2.设置悬念。

如:一天,妈妈要小方做点小家务,没想到小方却伸手问妈妈要五元劳务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描述图画。

如:小方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跑过来看电视。妈妈在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当看到电视里的焦点访谈节目时,妈妈感慨万千地说:“现在的社会风气不正,做什么都要劳物费。”

B.结尾的方法:

1.自然结尾法。

如:妈妈听了,气得从椅子上摔下来了。而小方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看样子还在为自己的“好主意”自鸣得意呢!

2.劝说人物法。

{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

如: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做一点小事情怎么能要劳务费呢?那爸爸妈妈为我们辛辛苦苦地付出那么多,该怎么算劳务费呢?

3.抒发感情法。

如:我想对图画中的小方说:你这样做点点小事情就要劳务费是不对的!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我们是无法偿还的啊!

七、词语百宝箱:

惊讶不已 理直气壮 自鸣得意 振振有词 火冒三丈

洋洋自得 笑容满面 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 不以为然

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篇六

(已编)宋运来讲作文(很实用){五年级学生童漫作文}.

宋运来讲作文——劳生伤神的作文课

宋运来

内容摘要:在日常作文课堂教学里存在着大量的劳生伤神的半拉子作文课。它不仅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也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作文教学不仅要凸显年段特点,更要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力。 人们常把那些管看不中用,劳民又伤财的形象工程称为“半拉子工程”。半拉子工程不仅浪费资源,影响民生经济,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形象,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其实,在我们的小学作文课堂教学里也存在着大量的劳生伤神的半拉子作文课。它不仅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也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吧。

小学阶段的传统习作课流程为:“以题而作——上交批改——按批示修改——收藏封存”。“以题而作”,一般要经过:一读范文,二命题,三讲解,四提要求四部曲。课改以来,特别是作文公开课教学,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方面教师们做了一些积极的改进。写作前通过观察、游戏、活动、实验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置身创设的情景场,燃起对写作对象关注的欲望,以此激发学生言说表达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无疑比传统的习作教学迈进了一大步,虽然兴趣有余,但含金量不足,学生说的内容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言语提升,且命题之后,也没有俯下耳语的提示与指导帮助。就是学生拿到教师辛苦批改出来的作文来说,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也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每次作文指导课都是在规定程式中,走完一次习作过程。那些“半拉子”

作文课实施者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地这样教学下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如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请让我们来欣赏下面2个习作教学片断,感悟作文教学是如何“凸显年段特点,提升言语表达力”的。

 片段一:童漫作文《愁女》

教学对象:小学5年级学生

师:同学们喜欢看漫画吗?

生:(欣喜地)喜欢。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漫画,想看吗?(生欢呼:想!)打开你的思维之门,发挥你的超级想象力。

(学生在新奇中观察黑板上的“画”。)

生:我觉得画上是鸡蛋壳。

师:能这么肯定吗?

生:不能肯定。

师:不能肯定,用上什么词最贴切?

生:可能!(板书)

点评:如果让学生仅仅说出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即“画上画的是什么?”这个知识点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都会说的“二素句”话语。“它是什么,哪里有什么?什么怎么样?”即使这么简单的“二素句”,也有言语提升的必要——说它是鸡蛋壳,“你能确定吗?”不能确定,“用上什么词语?”教师敏锐地追问道。学生多聪明啊!马上加上了“可能”词语。只有用上“可能(也许、大概)”这类推测的词语,才会使言语表达“准确”到位。

生:它可能是皮球。

生:可能是鸭蛋。

生:可能是瓷器。

师:刚才是一个一个地说,谁能连起来说?

生:它可能是鸡蛋壳,可能是0分的成绩,也可能是皮球。 师:大家注意,他在句末用上了“也”字,这叫会说话。

点评:说好一句话,显然是小学低年级训练的言语重点;而“有序”说好一段话则是中年级训练的重点。怎样训练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说一句话,到用上了“„„可能„„ 可能„„ 也可能”,说出一段话,教师特别强调了句末要用上一个“也”字,这才叫会说话。言语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步步提升。如果教学仅仅到此便告终,那它仅仅是中年级言语的一般能力训练,而高年级不仅要说得“有序”,还要说得“有法”。

师:老师送你个“中心句”,也就是关键句——“它可能是什么呢?”请按照先总后分的方式,说一说。 (板书:总——分)

生:它可能是什么呢?它可能是个圆形的大石头,可能是个皮球,也可能是个鸡蛋。(掌声)

师:老师再给你们说话增加点难度,请按照“先分后总”的顺序说一说。(板书:分——总。)

生:可能是鸡蛋,可能是鸭蛋,还可能是皮球,它到底是什么呢? 师:这里的“总说句子”放在哪儿?

生:最后。

师:“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是我们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表达方法。(师手指图画)那!它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在十分的期待中,盼老师揭出谜底。

点评:本节课教师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段。到了高年段,其言语训练,不仅要说得“有序”,还要说得“有法”,否则,就是没有任何“言语”能力的提升。教者引导学生运用“总分”与“分总” 构段方式说话,不仅准确地把握总述和分述的特点,而且提升了说的质量,也为学生下边的习作埋下了伏笔。

 教学片段二:童漫作文《无家可归的小鸟》

教学对象:小学5年级学生。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前面的漫画欣赏经验:“漫画上的一个符号、一处景都在表达着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或一个故事。”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一个故事”的意思。如果这是一条宋老师欣赏漫画名言的话,那谁来修改一下,变成你的欣赏名言呢?

生:漫画上的一个符号一处景不仅表达着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或一个故事,还表达着一个道理。(掌声骤响)

师:你用上了关联词语“不仅„„ 还„„”,真了不起,叫什么名字?

生:李浩然。

师:呵呵,这条经验,就叫李氏漫画欣赏经验。请把“道理”替换一个词语。

生:一个寓意,一个主题。(掌声再次响起)

师:说到这里,老师真的相信你们完全看懂这幅画了。可是老师担心,有的人看不懂这幅画。大家不如拿起笔把这幅漫画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受到启发,受到教育。你可以从“现在”(师指这幅图)往前写,叫“倒叙”写法;你也可以从“以前”写到“现在”再到“后来”,这叫“顺叙”写法。选择一种方法写一写这幅漫画,告诉别人这幅画要表达的意思。

学生写后,教师从这篇习作表达的方法,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等方面当堂点评4、5位学生的作文(经过略)。

点评:如今的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很少见到能旗帜鲜明而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写作表达顺序。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写什么内容,而淡化了写作方法的指导。作文课不讲写作方法,那什么课会讲写作方法呢?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生对习作能力的感悟,有时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渗透的。

上一篇:中午说说
下一篇:二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案例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