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

来源:高三励志 发布时间:2012-05-01 点击:

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篇一

2016-2017学年度高三二模语文

1

2

3

4

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篇二

2017高考市级二模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7高考市级二模·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很少谈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妙‛‚朴‛‚虚实‛‚有无‛,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涤除玄览‛‚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老子所说‚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得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正是从对草木由盛而衰的生长周期,对水流冲击、侵蚀岩石过程的观察中,老子意识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进而总结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东施效颦‛‚混沌开窍‛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伯乐治马‛‚鲁侯养鸟‛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境界。《达生篇》记梓庆削木为公式,见者惊犹鬼神,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梓庆以自己素朴的天性去感悟自然之道,入山林‚见成公式‛,‚然后加手焉‛。这仿佛是自然借人类之手来完成,最终创造出毫无人工斧凿痕迹的艺术作品。应该说,‚梓庆削木‛传达的自然不废人为、人为不失自然的思想是相当深刻的,较之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1{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邹骥:学以致用 报效祖国

今年11月,《巴黎协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这份开启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的历史性协定,为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行动安排。

(巴黎协定)的谈判成功,是邹骥职业生涯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虽然这是团队作战,但作为其中一份子,能为中国在全球气候战略地位上的华丽转身做出贡献,他感到非常光荣。邹骥说‚学以致用,报效祖国,就不枉此生了。‛

2012 年,《巴黎协定》谈判在南非德班开启。在首次缔约方大会上,邹骥代表中方做了第一次发言。邹骥提出,《巴黎协定》应该遵循历史责任,考虑整个排放过程。美国气候能源部主任指出目前中国是排放大国,该承担主要责任。邹骥则列举了美国实验室研究得出的数据,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美国累积排放量是中国的2.6倍。最后说得对方哑口无言,但谈判却并没有以中方获胜而结束。

‚谈判不是非得让你按我说的办,那是撒泼。谈判有激烈争论,也有退让妥协,是一种 2

博弈。‛邹骥说,‚真正的谈判是想好双方利益共同点在哪里,底线是什么,然后达成一致。‛这种理念促成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出台,为《巴黎协定》奠定了基础。

邹骥认为,一个好的谈判专家,不断学习和对国家忠诚是必备的素养。只有对国家忠诚,才不会在面对他国压力时心生胆怯,‚因为你代表了中国13亿人‛。而学习,则会让自己在遇到问题时处理得得心应手。

有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开会,圣卢西亚共和国大使说,中国是发达国家,应该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出更多钱。熟读经济学的邹骥马上回应道:‚贵国有一个叫威廉·刘易斯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论理论’,按这个学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知道您认识不认识这个人,有没有读过他的书。‛邹骥说完,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邹骥说‚作为谈判代表,首先是对自己国家方方面面有了解,其次是对别的国家有所专攻,知已知彼,才能不给国家丢脸‛。

多次参与重要谈判,迫使邹骥养成了加班熬夜的习惯。有时谈判持续时间很长,他必须马不停蹄地准备各类课题的文案。他清楚记得,2000年在海牙谈判环境技术转让问题时,自己连续39个小时没有睡觉。邹骥笑着说‚有时候谈到第二天早上四五点才散会,但过一会又要开会,只能曰酒店去冲个澡、换件汗衫、重新打个领带就走了。想着一晚上交了那么多房费,却连床都没沾着,就觉得太不划算了。‚

虽然从事气候谈判工作十六年,但邹骥觉得国内对关于气候变化知识的普及程度并未得到有效提高,他很愿意通过媒体向老百姓解释一些气候谈判和气侯变化问题。

首先他澄清当下最受国人关注的雾霾并非环境污染导致的气候变化,不能成为国际谈判中的议题。国际谈判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而非局部地区污染物的产生。但他说《巴黎协定》离老百姓并不远,它虽然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协定,落实下来其实就是些小事。转变消费意识是他反复强调的一点,在他看来,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对气候环境好转直接有效的办法。经过实地走访后,他发现好多人在这方面存在侥幸心理,‚人们一边抱怨雾霾,一边又要开车,其实车子就是个代步工具,非得开,开个1.4 升排量的就行了,3 升、4

升太大。‛邹骥呼吁人们要树立起正确意识,环境污染与生活息息相关。

《巴黎协定》的生效,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到了更多发展机会。就中国而言,以往西方国家总以中国年度排放量高居不下为理由在道义上谴责中国,而协定则从历史排放总量上看问题,‚这样中国就比美国和欧洲少太多了,协定允许了中国更多地合理排放。‛邹骥解释,‚这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争取了更多时间。‛

(摘编自《环球人物》)

[相关链接]

①邹骥,男,1961 年 10月29日出生于北京,198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环境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涉猎的研究领域有污染控制的经济激励政策研究、环境经济定价技术研究、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及生态经济规划问题研究、关于转让有益于气侯技术的政策和体制分析、全球气候保护国际协调机制的经济分析、气候变化与能源战略和政策研究。

②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为控制全球气温和温室气体排放设定一系列目标。 2016年4月22日,175个国家的领导人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天签署了历史性的《巴黎协定》,以减缓温室气体的增加;9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则成为23个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2016 年 11月4日,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正式在效。

③在中国代表团成员中,‚80‛后是主力,‚70‛后也不少,男性居多。他们中既有来自国家发改委、外交部、财政部、环保部等部委的官员,也有来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和清华大 3

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篇三

2016-2017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联合考试

语文科试卷

答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香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起源甚早,据考古学家的考证,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古人就以燃烧木柴和其他祭品的方式来祭祀天地诸神。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各类文物(如陶熏炉)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使用香品了。作为活化石的殷商甲骨文,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柴‛字,意为‚手持燃烧的祭礼‛,堪称祭祀用香的形象注解。

春秋战国时,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丰富,但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有很多,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如‚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总结了我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医疗经验,其中就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

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尚书》有‚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之语,《孔子家语﹒六本》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九歌》等名篇中,他用香草来歌颂忠贤,以莸草来痛斥奸邪,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战国时期香文化的一些梗概。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巩固,华夏大地的大统一,特别是汉朝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大交融。当时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等地的各种香料开始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香料种类,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班固给其弟班超的书信中有‚窦侍中令载杂丝七百尺,市月氏马、苏合香‛等语句,可见当时香料是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汉官曲制》还规定,‚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含鸡舌香伏奏事‛。宫廷内,熏香、佩香、浴香等更是寻常。1972年我国考古学界在长沙市东郊发掘了马王堆汉墓,在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熏囊、绢袋、绣花枕和熏炉等物品,其中都装有药物。这些药物经研究鉴定为辛夷、桂、花椒等香药。

宋代,香文化达到了全盛时期。由于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以及佛教、道教的盛行(都用焚香来礼佛敬神),香药的用药数量大幅度增加。公元971年,宋朝专臵市舶司于广州,专管对外贸易,当时香药居进口货物首位。于是,出现了专事海

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宋朝的税收,仅仅市舶司香药税率收入一项,从宋初的1600余万,至南宋淳熙末增至6000余万,成为南宋朝廷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唐宋时期‚香‛受到文人的高度推崇,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物必以香薰,被褥必以香暖;公堂之上以香饰其庄严,松阁之下以香展其儒雅;调弦抚琴,以清香一炷佐其心志,导其韵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不以香为聚。生活上,书中臵芸香草避虫而有‚书香‛,以麝香、丁香入墨而有‚墨香‛,以沉香树皮作纸而有‚香纸‛,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摘编自《中国香文化概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石器时代,古人通过燃烧木柴等祭品来祭祀天地诸神的形式,可以看作是香文化的起源。

B.春秋时期,香木香草的种类虽然不够丰富,但人们发明了许多使用方法,在《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C.《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书中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体现了古人使用香药香草的智慧。

D.文人偏爱香木香草,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屈原就曾在《离骚》《九歌》等作品中借香草来讴歌忠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秦汉时期,政治局面的稳定,丝绸之路的开通,为香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B.《汉官曲制》规定,向皇帝奏事的尚书郎事先要用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香料。

C.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南亚、欧洲等地的香料开始传入我国,香药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D.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些装有香药的熏囊、熏炉等物品,说明熏香风习在民间已较为普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宗教用香等因素使得香药用药数量大幅度增加。

B.宋朝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促进了香药的进口,使香药成为主要进口货物。

C.唐宋时期,“香”已经渗入到文人的生活中,其不仅是芳香之物,更能启迪性灵,濡养身心。

D.香文化萌芽于石器时代,成长于春秋,发展于汉,鼎盛于宋,伴随着民族的发展,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

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

改焉,未详孰是。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及周文讨悦,宁与李弼来归。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

魏战于芒山。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十六年,拜大将军。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

大将军。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薨于同州。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勣。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及宁薨,勣袭爵。 .

(节选自《北史·豆卢宁传》)

注: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

{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

收其租赋

B.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C.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D.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C.使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豆卢宁少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于骑射。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B.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帝西迁,被连续加封,以后又因辅从、征战、御敌、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出征。在同州去世。

D.豆卢宁仁厚重情,不以亲疏论人。他不同意亲属更换继承人的建议。亲子出生后仍把养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死后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5分)

译文:

(2)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勣嗣。时以此多之。(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8~9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早 行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8.题目同为“早行”,两个作品在表现“早”时,运用的相同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具体说明。(6分)

答:

9.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5分) ..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认为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一味空想而不

{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

(2

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三、文学作品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感恩节的荆棘花束

迎着十一月的寒风,推开街边一家花店大门的时候,珊德拉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直以来,她都过着一帆风顺的惬意生活。但是今年,就在她怀孕4 个月的时候, 一场交通事故无情地夺走了她肚子里的小生命。紧接着,她的丈夫又失去了工作。这一连串的打击令她几乎要崩溃了。

‚感恩节?为什么感恩呢?为了那个不小心撞了我的粗心司机?还是为那个救了我一命却没能帮我保住孩子的气囊?‛珊德拉困惑地想着,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团团鲜花面前。

‚我想订花……‛珊德拉犹豫着说。

‚是感恩节用的吗?‛店员问,‚您一定想要那种能传递感激之情的花吧?‛ ‚不!‛珊德拉脱口而出,‚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我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我知道什么对您最合适了。‛店员接过话来说。

珊德拉大感惊讶。这时,花店的门铃响了起来。‚嗨,芭芭拉,我这就去把您订的东西给您拿过来。‛店员一边对进来的女士打着招呼,一边让珊德拉在此稍候,然后就走进了里面的一个小工作间里。没过多久,当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怀里抱满了一大堆的绿叶、蝴蝶结和一把又长又多刺的玫瑰花枝——那些玫瑰花枝被修得整整齐齐,只是上面一朵花也没有。

珊德拉狐疑地看着这一切,这不是在开玩笑吧?谁会要没有花的枝子呢!她以为那顾客一定会很生气,然而,她错了。她清楚地听到那个叫芭芭拉的女人向店员道谢。

‚嗯,‛珊德拉忍不住开口了,声音变得有点结结巴巴的,‚那女士带着她的……嗯……她走了,却没拿花!‛

‚是的,‛店员说道,‚我把花都给剪掉了。那就是我们店里的特别奉献,我把它叫做感恩节的荆棘花束。‛

‚哦,得了吧,你不是要告诉我居然有人愿意花钱买这玩意吧?‛珊德拉不理解地大声说道。

‚三年前,当芭芭拉走进我们花店的时候,感觉就跟你现在一样,认为生活中没有

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篇四

2017届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届初三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含答案)

请把你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脑髓(suí) 潜行(qiǎn) 祈祷(qí) 锲而不舍(qiâ) ....

B. 推崇(chóng) 叱咤(chà) 两栖(xī) 一拍即合 (jí) ....

C. 门楣(mãi) 褴褛(lǚ) 弥漫(mí) 头晕目眩(xuàn) ....

D. 广漠( mâ) 黝黑(yōu) 诘责(jiã) 随声附和(hâ) ....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真缔 萧索 嘹亮 抑扬顿措 吹毛求疵

B、霎时 玷污 藉贯 因地制宜 不容质疑

C、拮据 霹雳 旁鹜 张皇失措 妇儒皆知

D、招徕 伫立 广袤 来势汹汹 草长莺飞

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在书籍浩瀚的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

B. 位于台北市的101大厦堪称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101层的大楼器宇轩...昂,被台湾当地人称为天下第一楼。 .

C.如果你也想跟着大家的脚步到这些最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去“凑凑热闹”,一定....要掌握好出游情报,它们能让你在出游热潮中玩得更个性、更精彩。

D. 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云,《大侦察福尔摩斯》还加进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味道。

4.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

{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把“目前最重要”删掉)

B“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把“发扬”改成“发挥”){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

C.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美国籍华裔作者之手。(把“蛰居海外”和“20多年”调换位置)

D.小张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长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删掉“意味深长”)

5.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A.《海底两万里》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故事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C.《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塑造了一个渴望自由幸福、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主人公的形象。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琐记》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著有《陶隐居集》。

B.《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宋濂,本文是一篇赠序。

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词是为了怀念弟弟子瞻而做。 7.选出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 “养眼”即好看,“PK”即挑战(单挑),两个加点的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C.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D. 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达到了与艺术家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8.选出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一句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

B. “丙辰中秋”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法。“丙”是十天干其中的一个。“辰”是十二地支其中的一个。

C. “加冠”指的是古代男子十八岁;“不惑”指的是四十岁。

D.古代称谓中,“令堂”是对对方父亲的敬称;“令尊”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9.选出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 。 。 , 。 。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篇五

2017届九年级二模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7届初三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教诲(huì) 侮辱(wǔ) 创伤(chuàng ) 气冲斗牛(dǒu) ....

B.召开(zhào) 档次(dàng) 而且(ãr) 一哄而散(hòng) ....

C. 倔强(juâ) 拮据(jū) 勉强(qiǎng]) 惟妙惟肖(xiào) ....

D 潜伏(qián) 悄然(qiāo) 绮丽(qǐ) 吹毛求疵(cī) ....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我们站在锦江亭上极目远眺:川流不息的车辆像长长的飞龙在行驶;林次栉比的高楼和近处花草相映尽显丹东的美丽。

B. 时间就像小河里的水,不断向前。但小时侯老觉得时间过得慢, 迫不急待地想长大。

C. 微笑能让我们左右逢源,没有敌人;站高一点看世界,我们会看清自己的生存价值。

D. 老师在讲台上抑扬顿错的讲解这篇优美的文章,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

3.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 河口桃花花开似锦,游人如织,这世外挑源般的美景引人入胜。

B. 他平时学习态度是无可置疑的,所以他能够考出这样的成绩我们不应该怀疑。

C. 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 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祈祷,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

4.选出下列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

A. 阅读很重要,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方式的出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创造了阅读条件。

修改:语序不当“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与“为我们创造了阅读条件。”位置互换。

B.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修改:把“不良行为”的“不良”去掉。

C. 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修改:搭配不当,“采取”应改为“开展

D. 教育部门只有多创造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修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就”改为“才”。

5.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简 爱》中的简 爱出身贫寒,从小就极具反抗精神,她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B.凡尔赛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若第留斯潜艇的故事,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C.《朝花夕拾》里,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

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D. 《西游记》,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作者是宋代郭茂倩。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屡遭贬谪,为人旷达乐观,在的作品中多有体现。《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江城子》等。

7.选出对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A.反腐不仅要惩治于后,更应预防于先;不仅要达到“不敢腐” “不能腐”的效果,更要激发“不相腐”“不愿腐”的自觉。

B雾霾天气使中国不少城市的居民频发呼吸道疾病,各大医院呼吸科的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是家里飙升了七、八倍。

C. 在挫折面前,你是畏缩避逃的懦夫呢?还是奋起搏击的勇士呢?

D.“新华字典”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9.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A.“莲,花之君子者也。”所以 “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莲、菊。

B.今年是公元2016年,建国以来,我国就采用了公元纪年的方法,而在古代我们采用的是年号纪年的方法,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明月几时有》中“丙辰中秋”等。

C. 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所以我们才有幸欣赏到《登黄鹤楼》、《登鹳雀楼》、《岳阳楼记》等脍炙人口的诗文。这三处楼阁也被人们称之为“江南三大名楼”。

D.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10.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要求的一项。

A.陡坡,慢!(某盘山路下山方向) B.严禁吸烟(某卷烟厂厂区)

C.争分夺秒,多拉快跑(某铁路道口) D.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

二、古诗文填空(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空1分,

共12分)

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篇六

最新山东省2016-2017年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

【说明】{2017乌鲁木齐二模语文作业}.

1.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用0.5mm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栏目中,主观题答案写在主观题栏目中。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尽管(jǐn) 铿锵(kēng) 载体(zài) 硕果累累(lãi) .....

B.剽悍(piāo) 奔丧(bân) 阿谀(ē) 屡见不鲜(xiān) ....

C.癖好(pǐ) 扒手(pá) 后裔(yì) 舐犊情深(tiǎn) ....

D.隽永(juàn) 愤懑(mân) 伛偻(yǔ) 莘莘学子(xīn)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竣工 浪漫 月明风轻 沥尽心血

B.烦躁 真谛 立竿见影 前赴后继

C.和煦 沉湎 淋漓尽至 纷至沓来

D.亚州 伧俗 受益匪浅 名列前茅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彰显的是一个民族。

B.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C. 报名者和录取者比例悬殊,用“百里挑一”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D. 钢厂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4.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

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

B.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去“新、马、泰”观光的旅客滔滔不绝。 ....

C.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

D. 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 ....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简·爱》以罗切斯特的第一次婚姻以及与英格拉姆小姐的交往,讽刺了以金钱为基 础的爱情和婚姻。

B.《草房子》中的杜小康家庭条件优越,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后,他能勇于面对现实,先随父亲去苇塘放鸭,失败后又在学校门前摆摊卖东西,这一切都让他快速地成长起来。

C.《老人与海》中小男孩马诺林是成年后跟老人上船学习捕鱼的,他在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硬汉子性格”的最佳补充。

D. 关羽前往古城会见张飞,张飞以为关羽负义投降了曹操,一见面就要决一死战,关羽 斩蔡阳俩兄弟才消除了误会。

二、(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上一篇:16经典语录
下一篇: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作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