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字的说说

来源:热门资讯 发布时间:2020-03-29 点击:

九个字的说说篇一

说说正定如安等几个字

说说正定如安等几个字

大概几年前吧,偶尔在复旦这个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说古文字研究要引入“场”的理念。至于这个场的理念是怎么一回事作者没有说。我就猜想,是不是说某些古文字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所谓引入场的理念,就是通过寻找这种联系来探究古文字的意义呢?虽然对此问题我还没有肯定的答案,但我感觉,古文字之间确实是有联系的。探寻这种联系,对于解读古文字的意义是有帮助的。下面以正定如安等几个字为例试做分析。

正,《说文》是也。从止。一以止。

《甲骨文字典》:口像人所居之邑,下从止,表举止往邑。会征行之义,为征之本字。

杨树达:字从口者,说文五篇下冂部冋下云:“从口,像国邑”。字从口,而足趾向之,谓人向国邑而行,故其义为行也。

许慎不知古文正从口,故一以止解说不确。 古文正。但他对字义的解释是有道理的。正,是也.是,直也。正的意思就是不偏斜。为什么说许慎的这种解释有道理呢?因为就像杨树达先生所说的,正字的意思是“人向国邑而行”。这里所说的国邑包括都城、城邑、诸侯封地三个义项。所以人向国邑而行与举止往邑意思基本差不多,都是进城之义。古时城邑很少,交通极为不便,人们进城时行程之遥远路途之生疏可想而知。人们赶路最担心的恐怕就是偏离正途而走了冤枉路。所以正字的意义应该是行而不偏斜,不走冤枉路。这一路上的惴惴不安只有到了目的地才会释然。有一个古文字就是表现这种情形的,

个字就是“定”。

古文定,《说文》定,安也。从宀从正。从字形看,定从正;从字音看,正定同音。可见两字意义是有联系的。正字表示向国邑而行,定字则应是到达城门之下。宀字虽被《说文》解释为“深屋”,但也早有学者指出“古宀广通作也”(清 阮元),“古文宀广通用殆为恒例,又广厂往往通用”(高田忠周)。我在拙作《古文字与古城墙》里已经论证过厂(石)即城墙之义。在此仅举一例。古文石,从厂从口。用口字表示没有固定形状的石的形状是不妥的,但口表示城邑是有根据的。尤其后两个古文石字里的口字,像极了城墙上的垛堞。可见厂字应该与城墙有关。所以,宀作城门解释,既契合了古文正字里的口(国邑、城邑)字,又使得定字的安定之义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与古文正、定意义极为相同并且密切联系的还有两个字:如与安。 古文如。《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尔雅》如,往也。尔雅和说文的解释都有道理,但是,往也到底往哪去,从随到底从随谁,没有答案。我的愚见,如字所从之口如果解释为城邑,则问题可迎刃而解。女子进城,所以有往义;女子单独进城,在上古社会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没有代步工具的情况下则是不可想象的,有所“从随”当在情理之中。 这两个字《说文》解释为姂,妇女皃。《汉典》解释为姃,女字。我以为仍当为如字。古文正字所表示进城

的应是男子,止为男子之脚步。女子“从随”男子进城,目的地是同

一个城邑,故只用一个口字就可以了。所以这字可以更明显的看出女子的“从随”之义。如同前面分析的定字一样,也有一个字可以表示女子到达了城门之下,这个字就是“安”。 古文安。《说文》安,静也。从女,在宀下。如果孤立的看这个安字,它似乎和前面所分析的如字没什么联系。但安字有下边加一止字的,饶宗颐认为是“安之繁体”。《甲骨文字典》还收录了“说文所无”的 两字,这样一来,这安字就与止、口、正成为一体,与前边所分析的古文姂或姃有机的联系起来了。女子进城的路上有口有止有正,到了城门是不是也应该有口有止有正?

综上所述,从口从止的古文正字,表示“人向国邑而行;从宀从正的定字,表示到了城门于是心安了。从女从口的如字表示“从随”“前往”城邑,从宀从女(或作如)的安字也表示到了城门。将正和如联系在一起的是所谓古姂(姃)字

文;将定和安联系在一起的则是古。把这些字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是不是更可靠一些呢。

当然,对于口字表示城邑可能没有多少疑问,但对于宀字表示城门,人们也许会不那么认同。但是请注意,在古文字中,口字与宀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达的意思往往是一致的。比如《甲骨文字典》各:“从口从夂(甲骨文字形是朝下的止)。口或作凵,并象古之居穴,以足向居穴会来格之意。”杨树达:各“余谓口凵并象区域之形,而足抵之,故其义为来,为至。出字甲文作,人在坎陷中足欲上出之形,与各字形正相反,而其义则可以互证也。”

“甲文作区域之形如

凵者,金文皆作口字”。古文出 古文各孤立地看,对出各二字的分析解释似乎也没什么不妥,但如果联系一下别的字比如安字定字,这样的解释是否就会有点疑问了呢?{九个字的说说}.

如果把古文安定二字的宀字旋转为开口向上,再跟出各逆等字作比较; 或者把出各逆等字的凵字旋转为开口向下,再跟安定二字的宀字作比较,

是不是字形极为相似难以区分呢?

我的愚见,无论开口向上还是向下,它们应该是一个字。由它们的异体字口字表示城邑可以推测,这个字应该是城门。之所以开口不一致,似乎是城里人看城门(出、各即来、逆)与城外进城人看城门的视角不同所致。

以下分析论述可为此作证。

古文橕(撑)此字似与撑的意义无关。上从墉(城楼)下从定,上边的城楼可证,定字为进城之义。

《甲骨文字典》“从止从

值得推敲。就像古文涉字各,《说文》所无。”这个解释很一样一左一右一双脚(止)竟然没有一点关系了。如果有关系的话,此字就应该与从水从步的涉字一样是从

从步才对,但这里却解释为从止从各!为什么呢?因为《甲骨文字典》认为古文字为“居穴”。如果此字从步,那就表示一脚为

字并进入而另一脚则走出去了,这样的居穴岂不成了隧道?可见

非居穴而是城门,因为只有城门才会有这种从一边进从另一边出的情况。所以我以为此字应该为“进”(城)的古字。

古文巾。这个巾字应该也是进的古字。只不过上边的两只脚,这里用一“丨”作为进城轨迹来代替。理由如下:

1、《说文》“巾,佩巾也。从冂,丨像系也。”这里“像系”的丨是很荒唐的。即使作为佩巾,自身就可以“系”而根本用不着这一丨。更何况“佩”对于巾来说只是用处之一。巾用来覆盖时写作幂(冖),古文作,篆字作,古文读作mì莫狄切。《说文》解释冖字为“从一下垂”, 按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一者所以覆之也。覆之則四面下垂”,这覆物之巾的作用,并没有那一“丨”的什么事。巾作为古时的“头衣”就是冠冕冒,也是由冖取义,与丨无关。可见巾字解释为佩巾是站不住脚的。另外,《甲骨文字典》虽然认可此解释,但对于所引甲骨卜辞里的巾字却释为“义不明”。

2、巾字本身存在问题,它和巾部的其他字的关系也问题多多。 据清代古文字学家王筠分析,《说文》中巾部的字,绝大多数与巾字的意义不相符。比如布帛帷幕等字皆由巾取义,那是严重的逻辑混乱。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分析,是由古文现在写作冂的字引起的。这个字虽说只有一个字形,但在《说文》中却有两个字音和字义:一,莫狄切(mì),覆也。这字现在写作幂(冖),其实就是

九个字的说说篇二

说说和人体构形相关的几个字

说说和人体构形相关的几个字

【摘要】本文利用出土甲骨文、金文、简册、碑石等文字材料,

简明解释了一组和人体构形相关的“人”、“大”、“命”、“令”、“自”、

“息”等常用汉字的形义来源。同时还结合传世文献材料,分析说

明了它们在汉字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基本义项和辞例用法。通过对这

些字词的解说,有助于我们对汉字文化内涵的深一步理解和研究。

【关键词】汉字;构形;词义;演变

【中图分类号】h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071(2012)08-0079-02

1 说“人”

人字在商周时期本象侧身站立的人形。大约在春秋战国以后,人

们习惯将“人”形原本竖立的人体躯干向后写作斜笔,并将其手臂

部分从肩膀部位上移至头顶,呈现出左右两斜笔相倚之势,于是就

成为后世人们所熟悉的字样。人字的演变大致如下图所示: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卷八对人字解释云:“人,

天地之性最貴者也。”《尚书·秦誓》:“惟人万物之灵。”《列子·黄

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汉

语大字典》:“由古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

劳动的高等动物。” “人”也是汉字系统中组字频率很高的一个部

首。

人字的基本意义古今相当稳固,它的常见引申义大致有四:一,

指别人、他人。如《尚书·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又如: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二,指每人、人人。如《史记·平准书》:“非

遇水旱之灾,人给家足。”又如:人手一册。三,指自身。如《古

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四,

指人的品格。如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读其文,则其人可

知。”

2 说“大”

大字本象两臂张开的正面人形。大约在春秋战国以后,人们习惯

将大字中表示人形两臂的两个斜笔拉直作一横笔,于是为后世所

本。大字的演变大致如下图所示:

大字可作为形容词,表示面积、体积、重量、数量等方面超出所

比对象。《说文》卷十对大字解释云:“大,象人形。”《甲骨文合集》

29789:“惟日中有大雨?”意思是卜问中午的时候是否会下大雨。

周代作册大方鼎铭文:“公赏作册大白马。”意思是周公赏赐给作册

这个官员高大的白马。《尚书·周书·武成》:“大邦畏其力,小邦

怀其德。”《诗经·国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

“大”亦可作副词,表示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所比对象。如《甲

骨文合集》6695:“壬申卜:方其大出?”意思是壬申日向神明祈

问方国是否会大规模地出动。西周令鼎铭文:“王大耤农于其田。”

意思是周王非常投入地在农田里从事耕作。

3 说“命、令”

“命”、“令”本是一个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写作,从倒口、

从(jié,象人跪跽状),表示君主对臣下发号施令之意。这个字在

西周中期以后又追加了一个口旁,于是便派生出了“命”字。“命”

和“令”字的演变大致如下图所示:

命字最初只是令字的繁文,二字在古文辞例中可以通用,都用为

动词,表示上对下施发命令。此外金文中还有“勿法(废)朕命”

之类的句子,其中的“令”和“命”都由动词转化成了名词,均用

来表示君主的政令、教令。在此基础上,“命”和“令”字原有的

意义场仍在不断扩大。为了便于区别,后人将它们读音稍变,于是

便分成了两个字。《说文》九上亼部:“令,发号也。”《说文》二上

口部:“命,使也。从口、从令。”

后世的命字主要有下面几种引申用法:一、用为动词。(1)表差

遣、任命之义。如《三国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2)表教诲、告示之义。如《孟子·滕

文公上》:“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朱熹注:“命,犹教也。

言孟子已教我矣。”二、用为名词。(1)表示上面颁发的公文。如

《尚书·周书》中平王赏赐晋文侯,其公文就叫做“文侯之命”。(2){九个字的说说}.

表天命、命运之义。如《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由这种用法还进一步引发出“使命”、“生命”、“寿命”等常见义项。

令字后世主要有以下几种引申用法:一、用为动词,表示“使”、

“让”之义。如《战国策·赵策》:“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

二、用为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史记·魏其武安侯

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三、用为名词。(1)表示上面的诏令或告示。如《史记·秦始皇本

纪》:“命为制,令为诏。”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在事为令,

在言为命。”(2)表示对官长和尊者之称。如古有“令尹”、“尚书

令”、“郎中令”、“县令”等官名,对人亲属有“令尊大人”、“令兄”、

“令郎”诸称。(3)表美善之义。如《诗经·大雅·卷阿》:“如圭

如璋,令闻令望。”(4)表示时令、季节。古代根据十二个月份来

分别记述应施行的政令,此称作“月令”;后沿用为季节之称,如

“春令”、“夏令”等。(5)表词、曲的调名。如词有《十六字令》,

曲有《叨叨令》等,又饮酒时所行辞令可称作“酒令”。

4 说“自”{九个字的说说}.

自字本象鼻子之形,字形下部左右两边的笔画向上钩勒,表示人

的两个鼻孔。为使书写方便,大约在春秋战国以后,人们逐步将字

形下部写作封闭状,把自字两侧原本弯曲的线条写成直笔。汉隶更

进一步把自字上端中部的两斜笔写成一横笔,遂为后世所本。自字

的演变大致如下图所示:

“自”本义为鼻子,《说文》卷四对自字解释曰:“自,鼻也。象

鼻形。”《说文》卷一皇字下亦云:“自,讀若鼻。”“自”的本义用

法可见于甲骨卜辞,如《甲骨文合集》11506正:“贞:有疒自,惟有

害?”讲的是商王鼻子生病,通过占卜来祈问神灵是否给商王祛除

疾患。

自字在商代甲骨文中便开始追加了一个声旁“畀”,遂为后世鼻字

所本,“自”和“鼻”是一组同源字。

在殷墟甲骨卜辞中,自字的本义已经很少用到,它常被假借为介

词,表示“自从”、“自„„开始”等。如《甲骨文合集》27349:“其

蒸鬯自小乙?”这是向神灵祈问举行供奉香酒的祭祀是否从先王小

乙开始。

自字在甲骨卜辞中还被借用作代词,表示“自己”、“亲自”等,

如《甲骨文合集》33035:“庚戌惟王自征召方?”是占卜庚戌这天

商王是否自己带兵去征伐召方。这种用法又如《史记·项羽本纪》: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早)自来谢项王!’”由

这种用法还引申为“自然地”,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

5 说“息”

息字本从自、从八或形,象气息出入鼻部状。周代金文中息字所

从的八或形写作形,战国文字将这一部分讹化作心字,《说文》卷

十心部:“息,喘也。从心、自,自亦声。” 字的演变大致如下图

所示:

息本指“呼吸”、“喘息”,如《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

气似不息者。”《列子·黄帝》:“尹生甚怍,屏息良久,不敢复言。”

《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九个字的说说篇三

说文解字9.卷九

卷 九

·5570 頁部 頁 xie2 頭也。从

上一篇:九寨沟的对联
下一篇:东莞gdp政府工作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