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2-07-15 点击:

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篇一

成人教育班大学语文作业答案全解

1.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2. 比如李清照的《诉衷情》,孟浩然的《留别王维》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 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汪伦》 等。

3. 是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起到通贯上下,触处生神的作用,意义是它诗中情景兼融之物,跳动着诗人的脉搏

4.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5. 将眼前景与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一“悲”字对于揭示本诗主旨至关重要。 秋天并不一定可悲,但诗人孤老多病,飘泊无依,贫困潦倒,前途未卜,目睹西风萧瑟,万木摇落的景象,自然易生悲感。。

6.万里是一悲远,悲秋是二悲凉,做客是三悲离,百年是四悲老,多病是五悲身,登台是六悲孤,壮志难酬的怨和愤。

7. 《登高》 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对仗,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8. 柳宗元在这篇游记中,先说“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以为凡是好山好水,自己都看过了。这是第一种心态。但是无意中发现了西山之后,仔细描述了西山景象,发了一个感叹:“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才知道,我过去游览的那些山水,跟西山比起来,就像没有游览啊。颇有点黄山归来不看岳、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味。看了黄山之后,五岳依然存在,五岳的名声依旧,可是跟黄山给自己的感觉相比,仿佛只看了黄山这一座山。所以柳宗元才把西山之游当做自己真正游山玩水的开始。

9. 《前赤壁赋》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论述题

1. 踌躇满志,虽怀有不世之学,但是却郁郁不能施展。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估计也就是因为此,他才英年早逝的吧。王勃借此文抒发了自己想被重用,想开拓自己一片天地的思想。通读全文气势恢宏,引经据典。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映了王勃虽然怀才不遇,但是心态仍然积极向上,没有任何的消沉。

2. 诗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抒写了人间的离情别绪,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此诗在抒情方法上主要采用借景抒情,并运用了暗示的手法。

面对如此美丽的图画,面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出的最动人的良辰美景,而许真的是“乐极生悲”吧,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发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是如此的美丽,美妙的景色不禁使人想到了宇宙的深邃和永恒,从而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暂。是谁站在江畔,第一个惊诧月色的明媚?光照春江的明月,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耀到人间呢?恐怕已无人能说的清楚。毕竟,人的一生太短暂,太短暂了!人要和时间赛跑,终究是要失败的,人生真的是很容易就逝去了。人类一代代永无穷期地更替,不正是人生短暂的表现吗?而明月却年年相似,这江月为什么会年年依旧呢?可能象世上的离人一样,也在等待着自己的亲人到来吧!“不知江月照何人”这里用了一个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的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她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

3.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直抒胸臆,大胆的夸张与新奇的比喻,通俗而又精炼,明朗而又含蓄,清新而又明丽的语言风格特色。

4.

长联是一篇有着极高艺术性和哲理性的文章,一直散发着强大的生命活力。人们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与长联所展示的共同机遇,共同感受,共同认识,谁不为自己的理想抱负而费移山心力,谁又不为自己的衰亡而无奈感伤呢?

正由于长联的独特的意蕴及艺术魅力,所以它永远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骄傲。有七律赞之“来看神州第一联,折腰投体拜长篇。文翻古今千重浪,字吐山河万道光。景抒南天天国画,情牵人世世间沧。长联伟伟乾坤动,举我中华锦绣章。 大观楼长联气势磅礴。上联写滇池风物,似一篇滇池游记;下联记云南历史,似一篇读史随笔。

上联突出一个“喜”字,喜溢四方,绘出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作者登临楼上,首先写眼前那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海,写作者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观海的高兴劲。接着写大观楼四面的景观: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蠕动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展翼的白鹤。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点缀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摇曳多姿的杨柳;那一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水中的云天和红霞。前面,作者在观看滇池和四周的群山后,曾发出文人学者们,何不选择这名胜地的高楼登临欣赏一番的感慨。这里,作者在描绘了眼前池中的胜景后,再次由己及彼,概叹:不要辜负了美好的胜景吧——那四周飘香的稻谷,那波光万顷的浪涛,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风中的杨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那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重在一个“叹”字上下功夫。作者追根溯源,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作者乘兴看够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立即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千古的英雄豪杰们,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地流去了:那雄视一代的汉武帝,为了打开西南通途,曾在长安凿昆明池,训练水军;大唐皇帝曾册封南诏,立铁柱刻颂功德;宋太祖竟手挥玉斧,划疆立界,让大理自治;元世祖忽必烈走甘肃经四川,占云南灭大理,招降吐蕃,继伐中原。这一系列宏伟壮观的景象,费尽了英雄们的移山心力,然而,这一切犹如彩楼帘外萦绕的朝云,不等珠帘卷起,便在萧萧的暮雨中消失了。那些纪颂功德的词句,都随着那断碣残碑。埋没在夕阳和农家的炊烟里。留给我们的只是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江岸边点点的渔家灯火。天上南飞的两行秋雁,还有那睡在山林间文人雅士醒后的一身清霜。这怎能不令人为之感叹!

长联抒情叙事,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对仗工整,字句洗炼;内涵美质,外

溢华彩,意境高妙,气势非凡。是对联史上不朽的杰作,影响甚巨。大观楼长联是诗、是画、是历史的镜子,它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 第六章至第八章

1.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3.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简答题: 1.张天翼在《华威先生》这篇小说中是如何运用讽刺手法的? 答:首先,在人物形象刻画上蕴含讽刺性。主要是通过形象和行动上的前后矛盾和不协调,让主人公“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达到深刻的讽刺效果。 第二,在情节设置上强化讽刺性。在《华威先生》中,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一贯的情节,作者只是选取了主人公对参加的三个会议和两个没有参加的会议的不同态度,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强化了小说的讽刺效果。

第三,在语言风格上饱含讽刺性。作者运用纯熟通俗的语言,特别是借小说中人之口,采用反复的、矛盾的语言艺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了主人公假抗日、真独裁,犹如“披着羊皮的狼”的可憎面目。

2. 《华威先生》这篇小说在选材谋篇、结构布局方面有何特点?

答:《华威先生》这篇小说在结构布局方面的特点是:作品结构严谨,现实主义风格浓厚,通过集中描写华威先生一天的工作反映他的人物个性。

3.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4.矛盾《香市》这篇散文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答:以“香市”的变化,因小见大,揭示30年代初江南农村正在破产,乡镇日益调壁的现实。

5.矛盾《香市》这篇散文中,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说明了什么?

答: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文章开头说往昔香市的主角 是农民,结尾说重兴香市是山镇上的小商人发起,农民差不多没有来;这从中折射出当时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 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

6.鲁迅《风波》这篇小说描述了一场什么风波?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鲁迅在小说《风波》中讲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通过农村生活的一个场景的描写揭露了辛亥革命后“张勋复辟”事件在普通老百姓中间引起的一场小小风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大多数国民灵魂的愚昧状况。

7.茹志鹃的《百合花》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答:小通讯员护送“我”到前沿包扎所以及向一位新媳妇借被子等情节,塑造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感人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深刻的拥军爱民的主题。小说中,这位可敬可爱的小通讯员和美丽善良的新媳妇的形象,作者是用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细节来塑造的。

在刻画小通讯员的形象时,作者将眼光聚焦在他背的枪上。对这把枪,作者先后做了两处的细节描写。先是在去包扎所的路上,小通讯员在肩上的步枪筒里插上了几根树枝作装饰。 枪的细节第二次出现是在小通讯员把“我”送到包扎所后,要回团部时,“我”看到他肩上的步枪筒里除了树枝外,竟又多了一支野花。

8.舒婷《致橡树》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

答: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9.欧亨利《最好的长春藤叶》这篇小说最感动读者的是什么地方?

答: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老贝尔曼就是这样一个住在贫民窟的外貌丑陋、性情暴躁、

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篇二

大学语文(专)第一次作业

考生答题情况

--------------------------------------------------------------------------------

作业名称:大学语文(专)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 2015-10-26 15:37:02 至 2015-10-26 16:17:03

学员姓名:15030310451 学员成绩:9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9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语言描写

B、细节描写

C、行为描写

D、肖像描写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

A、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B、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罪行

C、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罪归于年景不好的观点

D、指责梁惠王不能开仓赈济灾民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

A、背诵《汉书》

B、为国让贤

C、拔刀断指

D、抽矢射塔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唐代作家中,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的是()

A、柳宗元

B、白居易

C、韩愈

D、杜甫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冯谖客孟尝君》的情节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A、弹铗三歌

B、尽烧债券

C、西游于梁

D、请立宗庙

{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是()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李斯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0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秋水》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作喻来说明()

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倡导者是( )

A、孔子

B、司马迁

C、庄子

D、孟子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2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文章中比喻连类而及,层见迭出的是()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秋水》

C、《寡人之于国也》

D、《论毅力》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

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

D、王无罪岁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满招损,谦得益

B、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0

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铺垫

B、烘托

C、对比

D、象征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

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句子中,“其”字表达祈使语气的是()

A、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B、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

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市义于薛”表现了冯谖的()

A、刚勇仁义

B、深谋远虑

C、诙谐幽默{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

D、清正廉洁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冯谖客孟尝君》刻画冯谖的形象是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A、正面描写

B、欲扬先抑

C、开门见山

D、层层深入

E、平铺直叙

学员答案:BD

本题得分:4

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共130篇,52万余字,全书包括

A、10篇“表”

B、8篇“书”

C、30篇“世家”

D、70篇“列传”

E、12篇“本纪”

学员答案:ABCDE

本题得分:4

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说理的主要特色有()

A、大胆犀利

B、善用寓言

C、抑扬兼施

D、循循善诱

E、层层推进

学员答案:CDE

本题得分:4

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对比有()

A、盛与衰

B、兴与亡

C、成与败

D、前与后

E、黑与白

学员答案:ABC

本题得分:4

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的主要论据有()

A、后唐庄宗所以得天下的历史事实

B、后唐庄宗所以失天下的历史事实

C、“盘庚之迁,胥怨者民”的历史事实

D、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名言

E、《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

学员答案:ABE

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篇三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样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电影”大有可为

娄雪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日,有增删)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对观看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较传统电影要低,移动状态和短时间休闲状态下都可以观看。

B.放映时间短、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独成片,也可系列成剧。

C.最早的微电影是普通百姓用手机、相机、DV等拍摄的短片,它们仅仅是一些个人的随性表达。

D.近两年微电影发展迅猛,影响力日渐增强,催生了许多公益活动,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

2.不能说明微电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项是( )

A.《大雨》融人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

B.《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症患者。

C.《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

D.《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B.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其质量。

C.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D.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

1.【答案】D【解析】“催生”的不是公益活动,且“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无据。

2.【答案】A【解析】该项是对影片艺术风格的肯定,不是思想内容上担负起社会责任。

3. 【答案】B【解析】A“只能在……播放”不对,从最后一段“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微电影大开„绿灯‟”可知;C原文说的是“微电影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有助于”的说法没有根据;D“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而不是“不久会”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误将或然当做必然。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黄花城的午后

徐迅

到达黄花城已是午后。与往年一样,我们到黄花城的目的很明确:吃虹鳟鱼、爬长城。与我们持有同样想法的人好像很多,或者是因为赶上清明扫墓时节,出城的车子络绎不绝。我们的车子很快就被堵住。紧赶慢赶地,还是过了中午。于是,我们决定在离黄花城不远叫“七渡河”的一家餐馆吃午饭。朋友们从河沟里逮捞上虹鳟鱼、金鳟鱼交给老板,或红烧或烧烤,或要老板制成生鱼片——河沟是人工的,但这片刻假装自食其力的劳动,却满足了我们某种心理的需要。

吃过午饭,我们直奔黄花城长城。

一看到黄花城字样,我心里就犯嘀咕,觉得古人有意思,偌大的京都——北京城就在跟前,他们竟敢把这里叫城?转而又恍然大悟,古人真没说错,这里是长城啊!只不过,说这里黄花漫天,山山水水都掩映在迷人的黄花里,我却不太了解——两次到这里,都没有见到黄花的影子,看到的都是漫山满野的桃花。野桃花。浅粉色的花朵这里一簇,那里一丛,在山峦起伏逶迤,簇拥着长城。远远望去,那片风景就像镶嵌在镜框里的一幅版画。

可黄花城长城分明是有历史的。《日下旧闻考》载:“黄花镇为京师北门,东则山海,西则居庸,其北邻四海冶,极为紧要之区。”北齐年间这一处关隘就建有长城,隋唐以后又几次修缮。元明两朝,这里村落交通繁忙,至明朝已是京都的军事重镇。作为护卫明“十三陵”的重要门户,这里在明代还有“金

汤”长城的叫法。

明朝修建这段长城时,用大块的条石做地基,城砖之间又用浆米汁层层浇筑,修筑得非常坚固。负责修长城的是一位名叫蔡凯的将军,但因修筑精细,导致时间过长,花费巨大,朝中的佞臣便诬陷他贪污。不明就里的皇帝让他落了个身首异处。后来,不知良心发现还是怎的,皇帝派人调查,见这段长城修的是坚不可摧,才知道蔡将军没有偷工减料,是自己冤枉了忠良,于是又为他树碑立墓,并在断崖上刻“金汤”二字,以示固若金汤。字是颜鲁公体,两米见方。

进了黄花城入口,我刚刚走上通往长城的大湖坝,突然起了一阵大风。望了望陡峭的长城垛口,我打消了与朋友们爬长城的念头。目送他们登上长城,我一个人沿着湖边转着。走了一阵,感觉风大,我干脆折回到写有“金汤”两个大字的路边——凑巧,路边有一个小卖部,向小卖部的大嫂要个凳子,我就静静地坐着,一边与大嫂开始寒暄。

“你说,这不是残害忠良?蔡将军可不是冤屈死了?!”大嫂告诉我黄花城长城的故事,使我有些穿越感。她叹息道:“其实长城墙抹的九浆十八灰的,修建得结实着呢!就是当年侵略北京的小日本,放了许多炸药炸这长城,也只炸开一小段,你说结实不结实?”

“哪儿还不是炸了,在哪儿炸开的?”我有些好奇。

“这儿,就这儿!”大嫂京腔京调的,用手指了指我刚走过的水库大坝,说,这水库叫金汤湖,炸毁的一段城墙就落在了湖里。你别看这湖,湖水可深了。湖底有泉水,几十口泉眼。湖水冰凉刺骨。那拦水坝和水闸是后来修建的。你来的不是时候,要是有水的季节,湖水哗哗的就像一个瀑布……“前些年,有一位当年在这儿打仗的鬼子后代跑来,说是忏悔,承包了这里的一片荒山,为表示友好,还立了一块碑,你没去瞅瞅?”我摇了摇头。大嫂仿佛怕我不相信她的话,自言自语道,城墙上还留有当年打日本人的石炮呢!

小卖部是利用公路边的陡坡搭建的,里面摆满了方便面、矿泉水、红绿茶之类的饮料,还有山区的一些特产,比如野葫芦、锯成一截一截的花椒树棍什么的。大嫂说,花椒树棍是她自家院子里砍来的,经常拿在手里摩挲着可以舒筋活血,驱邪避害。大嫂一面做生意,一面给我讲解黄花城的历史……我在闲聊中得知,她一家三口,孩子大学毕业后在市里工作,丈夫开出租,她自己在这里开店——刚搞长城开发那年,找当地政府在这段关隘租了一块地,她家在这路边修了一个停车场,一到黄花城长城旅游的旺季,她就在这里经营,而到了冬天,关上简易的店铺,就回到山里的家。

在与我说话的时候,就有几部车进进出出停车场。不管停多长时间,她只收十块钱,收完钱,她又招待好几位买饮料的游客。等到一辆货车停在她面前,她便又从车上麻利地取下几箱货物,忙得不亦乐乎。突然,有人在不远处陡峭的城墙上惊叫,丢下手中的活计,她又高声地嚷着,引导他们走下城墙,当起免费的导游——“在这里多少年,这种事我总是要管的。”她说。

但大多数的时间,黄花城的午后是慵懒、倦怠的。

现在风还在刮着,天空一片湛蓝。远远望去,那隐于野花荒草间的长城随着起伏的山脊蜿蜒而上,直通白云之巅。朋友们在长城上向我挥手,用手机发来照片。看他们在长城上或俯瞰莽莽群山,或在垛口作沉思之状……风中的长城巨人般屹立,长城之上,天空高远,风起云涌,大块的白云流动迅疾,从容有度,显示出一种苍茫的雄关之色。而我,因有了金汤湖一湖的春水和这位好客的大嫂,享受到的是黄花城独有的午后时光。

(选自2015年9月22日《北京日报》,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语言质朴隽永,行文不拘一格,情感真挚鲜明,主题明确集中。

B.由于某些原因,作者没有和朋友们一起登上黄花城,但是他对黄花城的感情却是始终如一的。

C.作为一篇记叙性文章,本文或写史、或叙事,但都围绕“黄花城”展开,倾注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D.文中说“但大多数的时间,黄花城的午后是慵懒、倦怠的”,这体现了作者对当下人们生活状态的些许不满。

E.本文写景的内容不多,而其作用却不容忽视,都表现了作者对黄花城的赞美之情。

5. 本文标题为“黄花城的午后”,作者用大段文字写黄花城的历史,你如何理解?(4分)

6. 请概括文中“大嫂”的性格特点,并加以简明分析。(4分)

4. (4分) C D

5.(4分) 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1分),抓住典型景物描写黄花城的景色,营造氛围(1

分),烘托黄花城的壮美(1分),表达了作者对黄花城长城的赞美之情(1分)。

6. (4分) 正直,对蔡将军冤死的控诉;勤劳,自己开店做生意;淳朴,停车场一律收费十元;热心,做免费导游。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80年不灭的“中国梦”

——记印度尼西亚华人记者沈慧争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沈慧争依旧十分关.心中国时政。得知习近平总书记与其他6位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这位81岁的印尼华人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也去过那里!”

原来,沈慧争和夫人在一年多前,冒着瑟瑟秋风,也曾参观过这个展览。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沈慧争依然深切地体会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之深、斗争之长。“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对此深感认同。”

沈慧争1932年出生于印尼。19岁时,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已是一名华文教师,工作之余乐于向当地报纸、杂志投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沈慧争从广播与报纸中得知中国欣欣向荣的景 象,一颗年轻而热诚的心便飞向了神州大地。 “我申请过回中国定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梦想无法实现,”沈慧争的语气中带着遗憾。

他留了下来,很快就找到了弥补未偿心愿的方法——投身印尼华文教育。虽然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华文在印尼遭禁,华人及华人文化受排挤,但沈慧争继续担任家庭华文教师,坚持华文创作。印尼没了华文报纸,o就把文章投到香港、马来西亚和中国内地。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经过印尼政府的改革和华人的共同努力,华人的生存空间得到很大改善,华文教育得到政府认可,华语课程普遍开设,甚至到了教师“供不应求”的地步。谈及此,沈慧争十分欣慰:“在传播文化事业方面,我尽了炎黄子孙的责任,也就心安了。”

沈慧争的第二个梦想是,让自己的子女能回中国接受教育。1965年,印尼右派军人发动大规模排华浪潮,局势突变,人心惶惶。沈慧争想尽一切办法,终于让当时不满lO岁的一双儿女搭上了北归的航班。从此,中国不忸是他的梦

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篇四

2016-2017-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

2016-2017-1“大学语文”复习大纲

考试时间:2017年1月3日(?)

考试题型:

填空、选择、默写、翻译、名词解释、鉴赏、作文。前六大题每个十分,作文四十分。 默写以本学期的背诵篇目为主。

考场上一定要填写 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范围:

一、熟悉每章概述内容,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二、熟读老师课堂上精讲的课文。

三、熟悉这些课文的阅读提示和知识链接。

四、能够准确默写出必背篇目。

五、掌握作品中的诗词赏析。

{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

复习要点:

第一讲:古代汉语

1. 甲骨文的概念与历史

甲骨文,主要指的是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龟甲和兽骨上刻的文字,它是殷商王室及其族属占圤活动的记录,又称圤辞、甲骨刻辞等。

大量甲骨文字的发现表明殷商时期汉子就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从构形和运用看,甲骨文具备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基本构形方式。

2. “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例子

主要内容: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武、信),形声(江、河),转注(考、老),假借(令、长)

变迁: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3. “四体二用”说

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4. 背诵《声律启蒙》(全文)

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 冬{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2017成人高等大学语文作业}.

三 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第二讲:古代汉语

1. 古代汉语词汇特征

单音节词占多数、一词多义

2. 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

词义的扩大(江、河)、词义的缩小(臭)、词义的转移

例如:兵 原来指兵器,现在指士兵。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兵革非不坚利也。

3.《郑伯克段于鄢》的翻译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

上一篇:2017济南英语中考作文
下一篇:2017彰武政府工作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