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来源:记忆力训练 发布时间:2012-08-13 点击:

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篇一

广东省2017年中考作文猜押训练

广东省2017年中考作文猜押训练

(一)半命题作文

1.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横线上可填入“停下”“向前”“拒绝”“放弃”等词语。(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2.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微笑、自信、诚信、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敢前行。

请以“带着____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横线上可填入“快乐”“自信”“感恩”“勇敢”等词语。(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3.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每一个驿站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或弯或直,或深或浅。朋友啊,想想看,在人生旅途上,该留下怎样的脚印。俗话说,“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你不必顾盼,只需奋力前行。

请以“留下________脚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然后作文。(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4.生活中,因为疏忽,因为不坚持,我们有时会丢失一些东西,如丢失钥匙,丢失学具……甚至丢失我们的原则、自信、尊严;因为努力,因为坚持,我们又会找回这些东西。

请以“找回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然后作文。(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5.鼓励是一种力量,批评也是一种力量;被理解是一种力量,受抱怨也是一种力量;开怀大笑是一种力量,痛哭流涕也是一种力量……

请以“________也是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然后作文。(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6.美丽,是如诗如画的风景,漂亮俊朗的容颜;是丰富渊博的学识,乐观豁达的胸襟;是脚踏实地的追求,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丽无处不在。

请以“________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然后作文。(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7.让勇敢走进心灵,胆小者能强大起来;让新鲜空气走进城市,市民会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让理解走进家庭,家庭会更加幸福长久。在生活中,也许正因为多了一分什么,你会感到无比开心和幸福;或者你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东西,来完美你的生活。

请以“让_______走进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然后作文。(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8.岁月流逝,生活会把许多的难题悄悄地混杂在日常琐事里,摆在我们面前:成功和成长,孰轻孰重?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谁更重要?友谊和公平,怎么选择?过程和结果,如何看待?……

请以“_______比_______重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然后作文。(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9.请以“那时,真想说声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要写出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套作或抄袭。

10.请以“留一份________给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要写出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套作或抄袭。

11.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需要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沿途的风景,还有那些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人,他们带给我们温馨、感动、悲伤……

请你以“________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自

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5)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12.莫里哀说:“人越觉得自己不配,越不敢希望到手。”鲁黎却说:“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成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你认为一个人到底应该如何对待自己?{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请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以“________自己”为题,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4)不少于500字。(二)

命题作文

13.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上述文字会带给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自身经历,以“只要还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或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4)不少于500字。

14.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在《山路》中写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人生的风景,注定由自己创造。

请以“独自绽放的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5.每个人的心中,总会有一个美丽春天,父母之爱,宛如春风

拂过;老师的关心,宛如春雨滋润;同学的友谊,宛如春花盛开……

请以“心里装着春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6.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生,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7.“灯”象征着温暖、温馨、光明、希望。灯能够给人指明前进方向,能够照亮人生路途,能够驱散寒冷,赶走黑暗,除去阴霾,能够让人迷途知返,让灵魂迷失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请以“成长路上有盏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8.硫铁石的外表像撒了金粉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金矿石,里面也没有任何黄金的成分,人们常把它叫作“愚人金”。真正的金矿石,周身是黑色的,几乎没有什么光泽,与普通石头无异,石头里面的金子,需要粉碎后反复淘洗,多次提炼,才能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我们平常所见的熠熠生辉的金子。每个人都是一块有着金子成分的矿石,只不过有些人勇于开采自己,而有些人却贪图安逸害怕磨炼。

请以“打磨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篇二

广东省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新试卷答题卡模板

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篇三

广东省广州市2017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写作03 Word版含答案

写作03

第五节 开头、结尾

1. 下面是《心灵上的播种人》一文的开头设计,请选出不好的一项( )

A.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妈妈,我对妈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在我心中播下

了追求美、渴望知识的种子。

B. “师生情意深,携手并肩进。文明礼貌花,秀气满园春„„”,歌声从窗

口飞出,飘进我的耳朵,拨动着我心灵的琴弦,发出悦耳的和声,似微风拂过水面„„

C. 在我心灵深处播种的人实在很多,让我写谁呢?写老师?从小学到中学,

我有许多可敬的老师,写谁好呢?写父母?他们把我从小拉扯到长大,教会我诚实做人„„哦,写奶奶!虽说她没有文化,但她那为人处世的故事,一串一串,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激起多少波澜,似清泉,似蜜糖,在我心里流淌„„

D. 农民播下种子,经过辛勤劳动,结出丰硕的果实。老师在我的心灵上播下

理想的种子,如今已经发芽成长了。

答案:C

解析:开头啰嗦,拖沓冗长,不够简洁明快。

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色彩,可以是一种生活元素,也可以是一种生活内容,还可以是一种生活追

求„„

请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开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示例一:

为生命着色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题记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

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还是秋的金黄世界,冬的洁白剔透?(妙用题记和巧用比喻)

示例二:

为生活调色

有人说,生活是红色的,它给予人似火的灼热,使人感到生活是美好的;有

人说,生活是蓝色的,它给予人沉静与理智,使人像大海那样有宽广的胸怀、宏远的气魄;有人说,生活是绿色的,它给予人青春的梦幻,使人期盼在有限的生命中寻觅绿色的美丽;有人说,生活是灰色的,它布满了陷阱和失败,让你遍体鳞伤,愁容满面;有人说,生活是黑色的,山穷水尽,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 (巧用修辞——排比){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3. 请你根据文章的标题和后面的内容拟写一个开头和结尾,至少运用一种修

辞手法。

只如惊鸿照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着一袭纱衣,撑一把纸伞,从郑愁予的江南里缓缓走来。他笔下的三月,那

三月里达达的马蹄声,是个秀美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轻轻地,悠长而略带惆怅的情感从他口中吟咏而出。人的一生,永远都在寻找心灵的归属。漫漫长途,一脚踏进路旁小屋,想要停下,可是,远方才是你真正的家。感谢错误,因为忧伤之余,你发现,再远的征程都挡不住自己归家的脚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间精神小屋是完全属于你的。它等了好久,等你把它当成温暖的家。

执一卷诗词,觅一缕春愁,从陆放翁的满城春色里缓缓走来。他心中的沈园,是个凄美的错误。“东风恶,欢情薄。”与唐琬表妹的错误,成了铁血男儿一生的柔软的遗憾。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或许,这个凄美的错误用天各一方的距离让他们的心紧贴在一起。“错错错!”幸福,如果唾手可得,便体现不出金子般的价值。那个在沈园,在《钗头凤》里演绎了千年的错误,直到今天还可以将泪水唤回我们的眼睛。

掬一捧江水,寻一份豪气,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里缓缓走来。他眼中的赤壁,是个壮美的错误。东坡的一生,本来就受到许多错误的对待。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弃雕梁之美,而居松茅之椽。在不公的命运里,他尚且吟啸徐行,这小小的赤鼻矶,又何足挂齿?错误的地点遇上不错的人,错误的地点引发不错的诗情。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为情感找一个载体。不必太在意载体的对错,只要能让你向着天地高昂起灵魂的旗帜,便已足够。你还在为小小错误纠缠不清吗?且看东坡壮怀激烈,歌大江东去。

在这个过分讲究是非对错的时代,有些不伤原则也不伤大雅的小错误,恰恰

成就了人生的美丽。美丽的错误,让你拥有怦然心动的巧合,让你珍惜生命里的点点滴滴,让你包容命运中深深浅浅的缘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示例:(开头)恰如平静的湖心里误投的一枚石子,恰如幽蓝的天幕中惊

飞的一只鸿雁,恰如荒僻的草丛中偏巧开出的一朵娇花——人生的有些际遇,即使错了,也错得那么美丽。情感的青藤就在那美丽的错误中蠕蠕而生。

(结尾)生命,本是一潭静水,小小的错误,像是照影的鸿雁,只用羽翼轻轻一

点,便留下了美丽的涟漪。

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高度”为题目,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

文。注意开头与结尾的拟写。

答案:【优秀例文】

高 度

生为林木,我当欣欣而向荣。

生为芳草,我当萋萋而摇绿。

作为一棵小草,不必羡慕大树的挺拔和威严,因为你可以与甲虫、露珠嬉戏;作为一股小溪,不必憧憬大海的广袤和深沉,因为你可以奔腾于岩石和山涧;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不必汲汲于天才的智慧、富翁的万贯,给自己一个高度,给自己一个定位,不在他人的阴影里喁喁低泣,在自己的一方天空下活得精彩!

给自己一个适合的高度吧!不要幻想于自己的理想境界,若能达到,更好;

达不到,不必气馁,曾经奋斗过足矣!北大才子海子写出篇篇经典之作,无数读者为之感动,疯狂!作为作家、诗人,有此,还奢求什么!可他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选择了卧轨,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画家梵高一生留下多少不朽的经典之作,那《向日葵》金黄的叶间仿佛可以喷薄出无限的生命激情,可他却为了一个女人,割下左耳以示忠心,在麦田里开枪自杀结束了一个旷世奇才的生命!

再看音乐神童贝多芬,在丧失听觉的条件下写下更为悲怆精彩的乐章,因为

他给自己的高度是“我是一名作曲家,我要把毕生精力贡献给音乐,感动芸芸众生!”事实证明了他的伟大!

同样是“狂人”,前者留给他人的是困惑与遗憾,而后者留下的是万众景仰

和不朽的传奇,这是因为他们给自己的高度不同!有时,一定的高度并未限制一人的能力,反而促使其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将生命之花绽放得如夏花般灿烂。

你有“一览众山小”的能力与气魄,我有“一鸟一天堂”的幸福与满足,你

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张扬与壮志,我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低调与智慧。你我都有不同的高度,我们在各自的高度下活得精彩!

或许足球场上再也不会有像马拉多纳这样的天才球员了,但球星仍在绿茵场{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上奔驰,他们不愿超越前人,只求挥洒汗水,尽情展现他们的青春。

或许潘多拉学院再也不会有像苏格拉底这样的哲学家了,但那儿仍有层出不

穷的学生,他们不为语出骇世,只为捍卫真理而默默奉献„„

给自己一个高度吧!不为别的,就为活得更精彩!

【点评】这是一篇情理兼胜的文章,体现了作者一定的生活积累、思想沉淀

和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开篇不俗,对偶、排比句信手拈来,文采斐然,并顺势托出作者的观点;再以海子、梵高、贝多芬为例展开对比论证,很有说服力;接着抒写个人独特的生命体悟,所论切题,引用体现较好的文学素养;结尾呼应开头,强调中心论点。全文一气呵成而又自然从容。

第六节 素 材

1. 若以“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下面的论证说理中,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

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他从不忘记自己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下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B. 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中的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它们从不向往微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

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C. “有三种简单然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人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

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是罗素的人生追求。

D.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

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应该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自不量力的事。

答案:C

解析:引用罗素的名言虽然点明了“追求”,却与“认清自我”无关。A项

属于举例论证,屈原的例子扣合“人生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认定”这一论题。B项、D项属于喻证,以“胡杨追求与沙漠抗争”“杨柳向往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来喻证中心论点。

2. 下面文段以“回报”为中心,但只有论述,欠缺实例的分析,请将其升格。

原文段:的确,我们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回报。其实,“回报”,就如诚实守

信一样,应该是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应该是可以上升为对公民的普遍要求的。这样,社会才会更和谐。回报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回报,如果人人都有一颗回报的心,那么,社会就会更美好。

我的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的确,我们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回报。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

下,霍英东先生用行动为“回报”这个词做了最好的诠释。他是全港捐献最多的慈善家,他捐出的善款超过150亿元。他并不认为财富与生俱来,也不认为财富是专供富人挥霍享受的,而是认为富人有回报社会的责任。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造就了一批率先致富者,富了不忘回报社会应当成为先富者的共识,

{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如果人人都有一颗回报的心,那么,社会就会更美好。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下面是全国妇联最近公布的“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问卷调查的结果。

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前10位是:1.毛泽东2.父母3.周恩来4.雷锋5.刘翔6.成龙

7.任长霞8.刘胡兰9.董存瑞10.杨利伟。

而一年前由一家媒体进行的同样的调查,结果如下:1.毛泽东2.成吉思汗3.

孙中山4.成龙5.李小龙6.杨利伟7.黄继光8.雷锋9.林则徐10.袁隆平。

根据这两份调查的结果,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答案:审题指导:两组材料,分别给了我们10个英雄人物,我们不能孤立地

看每组人物,而必须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地看,将两份排行榜所提示的“英雄观”展开思考,选择立意;而不是只联系某一份报告中的一个或几个英雄,这是我们思考时必须加以注意的。下列角度都是可以下笔的好角度:结合时代和社会,正面写英雄排行榜的意义、作用;既可从调查者角度写,也可从被调查者角度写;

既可整体比较两份排行榜,也可选择某一点进行比较;还可反弹琵琶,写由英雄排行榜引发的社会现实问题;某一个人物(或某一类人物)排名的变化;某一个人物(或某一类人物)的出现或消失等。

【优秀例文】

{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请相信我们

——由两份调查报告看到的

作为“80后”这样一群年轻人中的一员,我发现我们的群体经常在网络、报纸等评论文章中被骂作“堕落的一代”,但事实呢?

事实绝非那些痛心疾首的所谓“专家”们所评论的那样。因为,从两份调查的结果中可以发现,我们这一代是很棒的,并且丝毫没有“堕落”的迹象。

“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这样一个调查问卷让我们看到,名列榜首的都是同一个名字——毛泽东。而同样两次都榜上有名的,还有雷锋和杨利伟。

其实,这几个名字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试问这几个人,哪一个配不上“英雄”二字?在那些专家心中,这几个人中哪一个不是合理的候选人?所以说,我们的世界观是正确的。

然而,我希望大家能注意到,最新一份调查结果排在第二的人,是我们的父母!而这恰恰是前一年所没有的。这里“父母”的出现说明我们这一代在成长。我们结束了对那些不可及的英雄的崇拜,我们开始用理性思考,同时,我们开始为身边的人而感动。所以说,我们的思想与情感也是正常发展的。

下面,还有一点是不得不提到的。因为总有评论家、专家无不以恨铁不成钢的姿态批评我们整天只知道周杰伦,只知道看《大长今》,可是,两份调查结果中,哪里有周杰伦、《大长今》的影子?是的,我们的确喜欢周杰伦,爱看《大长今》,但那不会导致盲目崇拜,我们分得清楚孰是孰非,这样说,有错吗?所以说,我们有正确的人生观。

两份不同的调查报告,说明的其实并不只有这些问题,但它们至少可以给中国以希望;中国未来一代的年轻人,并没有堕落,而是在成长着、进步着。

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时,我们成熟而不迂腐;在心思细腻处,我们会感动而不感伤;遇到新鲜事物,我们会欣赏而不盲目崇拜。拥有着如此的精神境界,如此的思想与情感,如此的世界观——我们何来“堕落”?

请相信我们,我们是优秀的。

【点评】这篇作文是就两组材料整体而写的。小作者首先就以一个设问句开篇,旗帜鲜明地亮明观点:我们这一代是很棒的,并且丝毫没有“堕落”的迹象。紧接着由果推因,两个传统英雄人物——毛泽东、雷锋和一个现代版公认的英雄——杨利伟,他们没有远去,仍然在作为“80后”的我们心中,以此证明,我们的世界观是正常而正确的。再次,父母也在我们心中,我们的思想与情感也是正常发展的。喜欢周杰伦,爱看《大长今》,没有导致我们的盲目崇拜„„小作者可谓是言之凿凿,振振有辞,最后再次归结于观点。文章议论生风、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篇四

湛江市2017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优秀作文

湛江市2017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优秀作文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入冬以来,许多北方城市为美化市容给光秃秃的冬眠树木安装各式各样的假树叶。塑料的、纤维的,以假乱真;翠绿的、金黄的,十分醒目。这种装饰树木的事情不只发生在北方城市,也发生在花红柳绿的南方城市:有的树木“被嫁接”了硕大的花朵,有的树木“长出”LED彩灯,而有的树木则“穿上”了金光闪闪的皇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释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 审题立意】

可从赞成的角度切入,肯定此举的:严寒中一抹艳色,催人向上;萧瑟中的一道美景,养目悦心;万绿丛中一点红,于单调中增亮色;假作真时假亦美,人们并不排齐和抗拒其存在,而是欣赏、利用;美化城市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从反对的角度切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以假乱真,不排除自欺欺人的嫌疑,或是管理懒政,走形式主义路线;以假为美,体现了审美认知和审美观念的扭曲、错位及狭隘;违背自然,折射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又或是妄自尊大、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虚荣心理等;为一时的艳丽而破坏绿化,目光短浅,行为肤浅;还生活以本真,不要虚假的自然;面子工程要不得。

还树木以“本真”

雷州二中高三(8)班 陈雪莹

走在路上,发现路边的树木被人为的装饰。有的被“嫁接”了强大的花朵,有的”长“出LED彩灯,有的还穿上”皇袍“。这样的事情在我国不论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都十分普遍。依我看,这种装饰是一种扭曲的美,自然生长的树木才是城市一道真正的风景线。 我们都知道,一年四季是大自然最伟大的产物。大自然给予了春天的青,夏天的绿,秋天的黄和冬天的白,让我们得以感受四季轮回的变换,体验人生的花开花落,我们又怎么忍心去破坏大自然的美呢?当树木抽出嫩芽,我们便知春天已到;当树木飘零,我们亦知冬天不远。而人们如今却为了美化城市而硬生生地给树木安装各式各样原本不属于它们的装饰

品,穿上另类的服装,颠倒四季的映像。这样,真的是美化市容吗?在我看来,只会更显得低俗罢了!

美化市容不应做形象工程,对树木进行各式各样的包装。如果仅靠包装,过度打扮树木来美化城市,那么城市的美只是短暂的,当新鲜感下降后,人们将不再觉得树木还美,反而会觉得它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以美化城市为借口来装饰树木,为一时的艳丽而破坏自然之美,不是明智之举。

还树木以本真,不搞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我们应该尊重城市最朴素的、最真实的面貌,用本地浓郁的文化感动广大市民。比如,废弃的铁道,在金色的夕阳之下,引来多少文艺青年拍摄取景;一座颓败的城市,如果贴上瓷砖,旅游者还会千里迢迢过来寻找历史的痕迹吗?还树木“本真”,又何尝不是还城市“本真”,还我们的心灵本真呢?我们要顺从自然,尊重本真,容许树木自然生长:春天吐绿,夏天开花,秋天落叶,冬天枯瘦,无为也是有为,这才是真正的美化,才是城市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

不管是银装素裹的北方城市,还是花红柳绿的南方城市,还树木以“本真”,以最淳朴的面目去迎接大自然的馈赠,让市民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也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四季轮回吧。 但愿树木得以卸下它的一身“负累”。

【得分】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15分=52分。

【点评】这篇文章是我班陈雪莹同学的考场作文,延续其简明沉稳的风格。审题准确,题旨鲜明。结构清晰,思路顺畅。先否定”人为装饰树木“之做法,认为其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其美不会长久,应还树木以”本真“,因为”城市最朴素、最真实的美“才是真美,还建议城市建设者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来提升城市的地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有见地。文章语言文字运用娴熟,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相结合,运用了排比、对比等手法,如“大自然给予了春天的青,夏天的绿,秋天的黄和冬天的白,让我们得以感受四季轮回的变换,体验人生的花开花落„,非常优美。当然,文章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分析还不够详细,有拖沓重复之处,素材运用不多,说理有些乏力。

欢迎您关注“标杆作文”,搜索微信公众号:tongchuangshu

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篇五

预测2017年高考作文题6

预测2017年高考作文题:成为“大树”,不做小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们处于遥远的地方,看不见一棵在地平线上努力生长的小草。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小草要想使人们看见它,就要让自己长得足够翠绿、茂密、高大、魁梧;人们要想看到小草,不能只远观,而要亲近、走近小草,给小草的努力以鼓励和肯定;小草无须赢得人们的眼光,它只要努力地生长,活出自我就够了;人们与小草因为距离的遥远而彼此陌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由此产生„„

参考例文:成为“大树”,不做小草

你踮起脚,不光是为了让自己看到全世界,更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你。——题记“人们处于遥远的地方,看不见一棵在地平线上努力生长的小草。”是啊,小草那么渺小,即使努力生长也不能拥有雄伟强壮的身躯,而树则不同,它有挺拔的身躯,兀立在人们的视野里。所以我们要做大树而不做小草,要让自己拔得头筹,让每个人都无法忽视我们的存在。仲尼四处游学讲经,是为了得到重用,效命于国家;李白在被贬官时无奈“拔剑四顾心茫然”,“且放白鹿青崖间”只是迫不得已求其次的自我安慰;辛弃疾如共工撞击不周山一般一次次与恶势力作斗争,写出“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也是想谋得一官半职进而为祖国效力。他们不甘于做默默无闻的小草,他们要做就做顶天立地的大树,而我们也应如此。每年都会有选秀节目大放异彩,比如2012年夏天爆红的“中国好声音”,那是一个可以让平常人释放激情、放逐梦想的舞台,有许多人都因参加“中国好声音”而成功,比如吴莫愁、张玮,他们在那个舞台上尽情释放着自己,让更多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不甘于做默默无闻的小草,不甘于做一个在舞台之下唱歌的人,他们的念头是:“要做,就要做受万人瞩目的王者。”小草是不会被远方的人看到的,但大树却可以。所以,我们要做一棵大树,直入云霄。“还记得要去哪里呀?雨好大,也要出发,Go,Go,不要回头,让自己成为最优秀,不能被人忽视与看轻。”是啊,不能被人忽视与看轻。其实想想,我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个理想的大学,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将来可以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吗?我们的目标不能仅是不成为一株被人忽略的小草。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让自己成长为参天大树。我们要一点点努力,让自己这棵大树一点点长高,让更多人去仰望你,让远处的人也可以看到你。人生不是拍电影,没有枪林弹雨,但人生却比每一场电影都活灵活现。它没有后退,没有暂停,永远都是直播时间。而在这人生中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成为一棵树,一棵参天大树,一棵可以让远方的人看到的,参天大树。(冠华作文网)

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篇六

2016-2017上学年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广东省题型)

2016-2017上学年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气蒸云梦泽,口口口口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分)

(2)口口口口口,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1分)

(3)是故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分)

(4)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如水的句子是: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分)

(5)请将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4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 ( )。

(2)他不想让diān pèi( )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3)“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 xiū qì ( )的作用 。

(4)她们:zhēnzhuó(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

B.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 ..

以后要当心!

C.学校举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活动,为观看《抗战英烈事迹展》,同学们趋之..

若鹜,提前半个小时进入了展厅。 ..

D. 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我们社区开展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专题....

宣传活动。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东一位年轻的父亲为捐肝救重病的小女儿,1个月天天扛馒头奔跑瘦15斤。(“1个月”

换到“瘦”前)

B.就在2015年即将告别的12月30日,中国南海战略出现了重大转机,菲律宾加入中国主

导的亚洲投资银行。(改“告别”为“结束”)

C.《芈月传》之所以收视率居高不下,其原因是因为故事情节曲折、演员阵容强大、画面精

美华丽。(删去“不下”)

D.甘肃一位代表在“2016年两会”上提出,能否加大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公共教育投

入力度,是促进公平教育的关键所在。(删去“加大”前面的“能否”)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我们曾随范仲淹登楼眺望浩淼的洞庭湖,感受它的气象万千;我们曾随郭沫若静静仰望灿烂

的星空,领略天街的美妙神奇;

, ; , 。

二、阅读(共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17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 ) (2)引凄异( ) (3)每至晴初霜旦(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三峡巫峡很长,同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2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

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与长子受之

朱熹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

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④,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

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⑤人物,不知汝将

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⑥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⑦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ɡǔ):搅

乱,扰乱。④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⑤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⑥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⑦无忝(tiǎn):不要辱没。忝,辱。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盖汝好学 / 盖大苏泛赤壁云 B.千里从师 / 齐师伐我 ....

C.即是自不好学 / 是故谋闭而不兴 D.然今遣汝者 /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汝 若 到 彼 能 奋 然 勇 为 力 改 故 习 一 味 勤 谨 则 吾 犹 可 望。

11.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3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揭开青蒿素的神秘面纱

沈源峻 朱 蕊

①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名叫屠呦呦,令她获此殊荣的成果是青蒿素。青蒿 素为人类健康做出过哪些贡献?这还得从人类与疟疾之间千百年的斗争说起。

②当人类以农为生、居有定所之后,一种令患者时而冷到发抖、时而发热高烧的疾病 便开始在人群中蔓延。当时现代科学尚未问世,这种疾病被称为“疟疾”。古人还发现, 疟疾常发于生活在沼泽或水田周边的人群中,而且越是炎热,发病的概率就越高。几千年 来,人类深受其害却束手无策。

③“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不仅为“旧世界”带来了土豆和番茄,还带来了一种治疗 疟疾的特效植物——金鸡纳树。据记载,西方在1640年以前便引进了金鸡纳树,并以其 树皮为原料,提取金鸡纳霜用于治疗疟疾。

④1820年,法国科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了有效单体——奎宁。从那时起,人类 开始在与疟疾的斗争中占据主动权。60年后,法国军医拉韦朗首次在患者的红细胞里发现 了疟原虫,这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致病性原生生物。之后,在一代又一代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人们终于确定了蚊子在疟疾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于是从20世纪初开始,蚊虫种群控制和奎宁的使用等措施,成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后来,德国科学家合成出了氯喹。这种药物的生产无须依赖金鸡纳树,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⑤然而好景不长,人类尚未吹响剿灭疟原虫的号角,能够抵抗氯喹的疟原虫便从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⑥于是,1967年,一项代号为“523项目”的抗疟药物研究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了。大批新中国的科学家,或是走访全国的城镇乡村以寻找民间验方,或是投身到中医古籍的查阅工作中去。项目研究期间,屠呦呦尝试了多种提取青蒿素的方案,但囿于常用的水煎法,抗疟成分往往还没被提取出来就分解了,最终的提取物不但纯度不高,产率也很低。

⑦山重水复之时,中医古籍中的一段记载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在古法的启发下,屠呦呦带领研究团队,创造性地采用低温乙醚萃取法。经过191次尝试,终于成功地将具有 极强抗疟活性的青蒿素提取了出来。经过后续实验,屠呦呦团队发现,提纯后的青蒿素在 高温下是稳定的。正是因为屠呦呦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提出的创造性实验方案,诺贝尔奖 委员会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奖金颁发给了她。

⑧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抗疟治疗,已经成为联合国推荐的抗疟方法,并正不 断造福众多疟疾患者。可以说,青蒿素的问世极大减轻了单一使用奎宁类药物造成的疟原 虫抗药性,为人类进一步研究战胜疟疾的方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⑨然而,随着青蒿素的广泛使用,医疗工作者发现一些疟原虫已对青蒿素产生抗性。 疟疾能像天花一样,被人类彻底征服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选自《科学画报》2015年第11期)

12.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开头从读者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谈起,很自然地点题,并总领全文。

B.第④段画线句中“第一种”不能删去,因为它准确地说明疟疾的致病性原生生物不止一种,但疟原虫是首先被发现的。

C.屠呦呦根据古法创造性地使用低温乙醚萃取法,经过191次尝试,终于提取出了在高温下能保持稳定的青蒿素。

D.本文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千百年来人类为治疗疟疾不断努力和改进的情况。

13.下列对于文章中关于疟疾的相关介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上一篇:2017湖南高考作文立意
下一篇:2017甘肃高考作文题目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