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谚语

来源:励志歌曲 发布时间:2012-12-06 点击:

80年代谚语篇一

四、地理、历史及歇后语、典故类

四、地理、历史及歇后语、典故类:

1、广州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B)。

A.楚庭 B.任嚣城 C.番禺 D.南海郡

2、广州建城的年份是(C)。

A.公元214年 B.公元142年 C.公元前214年 D.公元前142年

3、秦初广州的古称是(C)。

A.广州 B.楚庭 C.番禺 D.南海郡

4、“广州” 从哪一个时期得名并沿袭至今(B)。

A.秦末汉初 B.三国 C.五代十国 D.清末明初

5、广州是我国的古都之一,历史上共有三朝十主在此建都称帝,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朝代的是(D).

A.秦末汉初的南越 B.五代十国的南汉 C.清兵入关后的南明 D.三国时期的东吴

6、广州第一个封建王国的国王是(A)。

A.赵佗 B.赵昧 C.赵婴齐 D.赵兴

7、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已经比当时哪一个世界著名商贸城市大三倍(C)。

A.伦敦 B.巴黎 C.威尼斯 D.罗马

8、在清代,广州哪个地方“一口通商”,垄断全国外贸(A)。

A.十三行 B.第十甫 C.沙面 D.东山

9、下面哪一项不是广州的别称(C)。

A.羊城 B.花城 C.鹏城 D.穗城

10、周朝时,广州的别称是(A)。

A.楚庭 B.任嚣城 C.番禺 D.南海郡

11、“五仙观”位于广州的什么地方(A)。

A.惠福西路 B.解放路 C.中山路 D.人民路

12、广州人民在下列哪一个地方打响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枪(D)。

A.三元宫 B.沙面 C.越秀山 D.三元里

13、1839年3月,领导虎门销烟的清朝官员是(C)。

A.关天培 B.琦善 C.林则徐 D.李鸿章

14、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哪一年正式爆发(B)。

A.1837 B.1840 C.1845 D.1893

15、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在广州创办并培养了一大批维新运动革命人才的学堂名叫(D)。

A.五味草堂 B.芝兰草堂 C.清风草堂 D.万木草堂

16、座落在越秀山的广州博物馆修建于1380年,其别称除“五层楼”外,又名(A)。

A.镇海楼 B.山海楼 C.黄鹤楼 D.凌霄阁

17、作为广州城市标志的雕塑是(C)。

A.广州解放纪念雕碑 B.“古城辉煌”主体雕塑 C.五羊塑像 D.煤矿工人塑像

18、与北京路齐名的广州著名商业步行街是(D)。

A.农林下路 B.天河路 C.一德路 D.上下九

19、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的名称是(B)。

A.第一军医大学 B.陆军军官学校 C.广东水陆师学堂 D.黄埔水师学堂

20、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的城市是(A)。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汕头

21、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史迹是(C)。

A.黄大仙观 B.三元宫 C.南海神庙 D.华林寺

22、南海神庙建于何年(D)。

A.公元前841年 B.公元前203年 C.公元222年 D.公元594年

23、广州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禅寺是(B)。

A.华林寺 B.光孝寺 C.大佛寺 D.六榕寺

24、光孝寺建寺的年代距今(D)。

A.500多年 B.800多年 C.1000多年 D.1600多年

25、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是(A)。

A.粤海关 B.船政衙门 C.总理衙门 D.仓场衙门

26、1844年法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什么条约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A.《望厦条约 》 B.《黄埔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7、陈家祠又名(C)。

A.番禺学宫 B.万木草堂 C.陈氏书院 D.镇海楼

28、陈家祠落成的时间是(D)

A.1840年 B.1848年 C.1890年 D.1894年

29、 下列哪一种建筑装饰工艺并没有运用于陈家祠(C)。

A.砖雕 B.陶塑 C.嵌瓷 D.铁铸

30、在广州主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的伟人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31、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所纪念的黄花岗起义爆发于(C)。

A.1900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21年

32、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市政厅成立,第一任市长是(C)。

{80年代谚语}.

A.叶剑英 B.朱光 C.孙科 D.杨尚昆

33、 1924年1月20~30日,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A)。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34、广州起义发生在哪一年(B)。

A.1921年 B.1927年 C.1933年 D.1937年

35、下列不是广州起义领导人的是(D)。

A.张太雷 B.叶剑英 C.叶挺 D.毛泽东

36、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什么时候被确立为首批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C)。

A.1985年 B.1990年 C.1994年 D.1997年

37、中国共产党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C)。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38、1925年5月30日广州、香港工人举行的著名工人运动是(B)。

A.保路运动 B.省港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9、下列革命纪念旧址中不位于广州的是(A)。

A.孙中山故居 B.洪秀全故居 C.黄埔军校旧址 D.鲁迅纪念馆

40、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濒临南海,毗临港澳,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我国南方海陆交通枢纽和对外交往的门户,其著称是(A)。

A.祖国“南大门” B.祖国“南口岸” C.祖国“南部心脏” D.祖国“南方都会”

41、位于广州东北部的著名风景名胜名叫(D)。

A.莲花山 B.西樵山 C.帽峰山 D.白云山

42、下列哪一个不是白云山的著名景点(C)。

A.天南第一峰 B.能仁寺 C.五羊塑像 D.九龙泉

43、坐落在广州城西的全国最大的园林酒家是(C)。

A.南园酒家 B.莲香楼 C.泮溪酒家 D.北园酒家

44、广州欧陆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在(B)。

A.二沙岛 B.沙面 C.长堤 D.东山

45、中山纪念堂落成年份是(D)。

A.1900年 B.1921年 C.1927年 D.1931年

46、中山纪念堂被列为广东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年份是(C)。

A.1949年 B.1978年 C.1985年 D.1992年

47、广州的市花是(D)。

A.牡丹 B.梅花 C.菊花 D.木棉花

48、广州的市鸟是(B)。

A.黄莺 B.画眉 C.翠鸟 D.鹦鹉{80年代谚语}.

49、岭南画派是现代中国画派之一,始创于“岭南三杰”,下列画家中不属于这三杰的是(A)。

A.黎雄才 B.高奇峰 C.陈树人 D.高剑父

50、驰名中外的岭南民间工艺品不包括(C)。

A.广雕 B.广彩 C.广陶 D.广绣

51、形容爱传播谣言,制造事端的人,正确的广州话是:(D)

A.揽皮带 B.插把嘴 C.煮饭婆 D.搅屎棍

52、广州的“四地”文化资源除“岭南文化中心地”外,不包括(C)。

A.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 B.近现代中国革命策源地

C.现代商贸集散地 D.改革开放前沿地

53、传说中的珠江三块大石不包括(D)。

A.海珠石 B.海印石 C.浮丘石 D.高塘石

54、传说中五只仙羊降落在广州的地方,后人修建了什么建筑以示纪念(A)。

A.五仙观 B.五羊塑像 C.三元宫 D.六榕寺

80年代谚语篇二

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演变

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演变

09涉外(1)班 龚秀霖 20091001103

内容摘要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压缩凝练而成的固定词组,谚语是人民口语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汉语和谚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史的发展的趋势。不了解现代汉语,很难了解汉语发展的历史,同样道理,不了解汉语成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也不能深入透彻的了解汉语甚至是古代文化的发展历史。到目前为止,不少专家学者已对成语和谚语的发展做了较详细的阐释,本文就根据前人研究共同点将成语和谚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和近代成语和谚语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成语 谚语 发展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使用人口做多的语言之一,历史悠久,为汉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统一进步、为汉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1]对于汉语我们应当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总会出现些语言问题,成语和谚语就属于这个范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成语和谚语的发展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历史进行简单的阐释。

1上古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 成语或谚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很普遍看到,所谓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压缩凝练而成的固定词组,大都是四字的格式:所谓谚语是一些民间流传的常语,通常指一些含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有思想,有教育意义的俗语。例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商代卜辞里我们没看到过四字格的成语,到了春秋战国以及两汉,成语才逐渐多起来,从来源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一类是来自人民口语,”[2]445。如“唇亡齿寒,在《韩非子·左传》里有‘且臣闻之,唇亡则齿寒’”;“另一类来自书面作品,”[2]447,如“不教而诛,《汉书·董仲舒传》: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

上古时期谚语就已流传,表示固定而完整的意思,形式变化上有较大的灵活性。那时的谚语大都来源于人民的口语,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谚语或陈旧逐渐消失,或基本结构不变,又或没有变化,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中古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

随着中古汉语词汇的发展,成语也大大丰富和发展起来。中古成语有一部分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如“巧言令色”、“畏首畏尾”等。大量新产生的成语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来自上古典籍,二是来自中古作品和人民口语,三是来自佛家作品。成语格式较上古来说大体没变,还是四字格式,内容生动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

中古谚语同样有不少发展。数量的增加,范围扩大,包括了天时气候、地理环境、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世态人情、官场状态、人物评说等内容。有些是上古流传,但多数还是中古新产生的。如:貂不足,狗尾续。这一谚语讽刺晋王朝政治腐败,封官冗滥。故谚云:貂不足,狗尾续。小人多幸,君子恥之。[2]596

中古谚语有的来自民间,也有不少来自文人作品,其实有很大部分现在已经消失了,时过境迁,因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观念都有变化,汉语本身也在发展,过去的事物如今人们已不再熟悉,所以好多谚语也就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3近代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

近代汉语成语有极大的发展,成为近代词汇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标志。出现在近代作品里的成语总数在5000个以上,其中一部分在上古时期已经产生,如“华而不实”、“明察秋毫”等,也有产生与中古,至今仍在使用的,如“奴颜卑膝”、“生灵涂炭”。近代产生的大多数成语来自人民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在近代白话文学作品里得到极广泛的应用。

近代成语数量多,应有尽有,从两个方面来看近代成语的发展,一是内容上的发展,从人的外貌形态到言谈行为举止;二是结构上的发展,有联合表意、因果、对比或转折的关系。

随着近代白话文学的广泛传播,近代谚语数量大大增加,内容也日益丰富,形式更趋于通俗化和口语化。近代好多作品都使用谚语,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如“一不做,二不休”。谚语在语言使用上也有较大发展,谚语是活的语言,在人民口中广泛流传,容易易出现个别词的灵活变动,但基本意义和结构始终是一致的。

总之,本文认为,成语和谚语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它们的发展在一定侧面反映汉语的发展,弄清成语和谚语的发展将更有利于对汉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新建、罗新芳、樊凤珍,《成语和谚语》[M],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大象出版社(丛书主编):1

[2]向熹,《简明汉语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0年代谚语篇三

诗句俗语

诗词、俗语中的物理知识

1、(2005年辽宁省大连市)我国民间有名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 热。

2、(2005年吉林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3、(2005年吉林省)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并不是来源于露,而露是水蒸气 形成的小水珠。

4、(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

A、热量 B、密度 C、比热容 D、内能

5、(2005年湖南省常德市)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关于小水珠的形成,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是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C、是水缸中的水分子扩散形成的

D、水缸可能有裂缝,水缸中的水渗到缸外形成的

6、(2005年湖南省常德市)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

B、洗衣服时尽可能使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服粉

C、将废旧干电池统一收集,集中填埋

D、将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

7、(2005年贵州贵阳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

了 。

8、(2005年江苏省南通市)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得到爸爸的支持,小明用圆底铁锅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测量锅内水的温度。锅旁声音的强弱、测量结果如下表:

,可知温度为 时,响度最大,现在你对“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9、(2005年江苏省常州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10、(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的“月落”是

11、(2005年江西省)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形成“烟”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

C、“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12、(2005年湖北省荆州市)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13、(2005年江苏南京市)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意为“捧”)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 和 。

14、(2005年山东省潍访市)“闻其声而知其人”意思是:对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就知道他是谁了,判断了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5、(2005年山东省潍访市)今年5月23日,蓬莱阁附近海滩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景物经水面成像

C、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漫反射

D、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产生折射

16.(2005年桂林市)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2005年桂林市)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参考答案

1、凝华;吸 2、影子 3、凝华;液化 4、C 5、A 6、B

7、振动 8、95摄氏度;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引起水发生剧烈的振动。 9、

C 10、地面;振动 11、A 12、C 13、平面镜成像;扩散 14、B 15、

D 16、C 17、反射;折射

80年代谚语篇四

中华民族历史上100句名言警句及政治口号

一、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80年代谚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二、近现代中国(1840-1949):

30: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失败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反击外来侵略,这句话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

31: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19世纪60年代起,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等人提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外,还有另外一种战争,即“商战”,中国的工商业者自此以“富国”理想的担当者步入历史。

32:变法自强

甲午战争后,亡国灭种危机空前加剧。洋务派和维新派中很多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东渐中国的趋势,于是提出该口号。

3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即坚持形而上的中国孔孟之道;西学为用,就是采纳形而下的西方科技之器。这句口号为晚清社会传播西方近代文明,推进洋务改革做出很大贡献。

34: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提出。

35:扶清灭洋

1898年10月,赵三多等人领导山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36: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7月,中国同盟会通过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1906年孙中山首次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7:打倒帝国主义

1922年五一节,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召开第一次劳动大会,大会接受了communistparty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此口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口号之一。

38:勿忘国耻

1915年5月,袁世凯承认了卖国的“二十一条”。全国各地商民、学生及海外华侨纷纷集会,宣传反日救亡,号召“抵制日货,勿忘国耻”。

39:拥护共和万岁

来自1915年护国运动期间,昆明人民张贴的一条旨在反对复辟,拥护共和的标语。

40:实业救国

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

41: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撰文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而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即是近代中国“民主”与“科学”两大时代主题。

42: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新青年》杂志提出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号召将“封建文学”彻底打倒,提倡“写实文学”等。

43:打倒孔家店

五四运动前夕,吴虞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吃人与礼教》等文章,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了封建礼教和旧文化。

44:劳工神圣

1918年11月16日,蔡元培作了《劳工神圣》的演说,鲜明提出要“认识劳工的价值”,并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

45:内除国贼,外抗强权

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在tian~an-door集合举行示威page~ant,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46: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

1919年初,李大钊发出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的号召,五四以后,他进一步号召青年知识分

子投身到劳动人民中去,通过“共同劳动”来改造中国和改造自己。

47:为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

京汉铁路总工会在1923年2月4日实行全路大罢工,提出了此口号。

48: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他在遗嘱中说:“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49:枪杆子中出政权

1927年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mao.zd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指出party今后“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party对革命认识的重大进步。

5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928年春毛泽东提出这句响亮的口号,从思想上、工作方法上清除“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

5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80年代谚语}.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52: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53: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中央在《八一宣言》中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80年代谚语}.

54: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1939年,毛泽东发表了“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文章,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后被概括为“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行动口号。

5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中,我party多次强调自力更生的原则,后来这句口号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56: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39年2月2日,。中央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

57:为人民服务

1939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号召以张思德为榜样,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为人民服务。

58: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1940年,在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言中,。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等三大口

号。

5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后来这个口号被视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真理性认识的高度概括,被用做歌曲的名称,唱遍全国,一直至今。

60: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七大”所做的闭幕词中提出此口号。

61: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946年,全面内战开始,国民党气焰嚣张,人民解放军军事力量对比处于弱势。毛泽东同志就战争打法作了重要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62: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6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

63: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947年,人民解放军实现了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伟大转折,10月10日,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响亮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口号。

64: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所写的新年献词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三、新中国1949-2004

65: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年9月21日,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这句话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自豪自信的话语。

66: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这是毛泽东1949年9月30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草的宣言标题。此口号在解放初期成为流行的口号之一。后来演变成“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万岁!”

67: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提出了这条口号,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68: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写下这句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69: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3年12月,mao.zd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关于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纲时写道,“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从此这句话风行一时。

70:向科学进军

80年代谚语篇五

中国古代名言

一、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二、近现代中国(1840-1949):

30: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失败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反击外来侵略,这句话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

31: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19世纪60年代起,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等人提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外,还有另外一种战争,即“商战”,中国的工商业者自此以“富国”理想的担当者步入历史

32:变法自强

甲午战争后,亡国灭种危机空前加剧。洋务派和维新派中很多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东渐中国的趋势,于是提出该口号。

3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即坚持形而上的中国孔孟之道;西学为用,就是采纳形而下的西方科技之器。这句口号为晚清社会传播西方近代文明,推进洋务改革做出很大贡献。

34: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提出。

35:扶清灭洋

1898年10月,赵三多等人领导山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36: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7月,中国同盟会通过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1906年孙中山首次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7:打倒帝国主义

1922年五一节,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召开第一次劳动大会,大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此口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口号之一。

38:勿忘国耻

1915年5月,袁世凯承认了卖国的“二十一条”。全国各地商民、学生及海外华侨纷纷集会,宣传反日救亡,号召“抵制日货,勿忘国耻”。

39:拥护共和万岁

来自1915年护国运动期间,昆明人民张贴的一条旨在反对复辟,拥护共和的标语。 40:实业救国

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

上一篇:2017歌词说说
下一篇:70后的经典语录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