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领导口才 发布时间:2011-11-07 点击:

16届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张靖16届5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1年12月28日在建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 长 张 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中等城市、争创全国百强”这一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工业主导、项目牵动、产业立县”核心发展战略,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全面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预计到年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亿元,同比增长4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亿元(原口径),同比增长5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54元、8500元,分别增长20%和39%。跨入东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30强。我们完全有理由说,2011年,是建平的一个大丰收年!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农业经济喜获丰收。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23.5%。粮食总产量达20.2亿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设施农业建设任务。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06个,提前一年实现全县行政村畜牧小区全覆盖。发展有机杂粮30万亩、甜菜5万亩,中草药种植、野生药材封育面积20万亩。高标准实施滴灌节水工程13万亩,是市下达计划的2.4倍。投资分别超10亿元的意成集团林药开发、温氏集团生猪养殖和丽佳公司杂粮加工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4家,带动48%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完成高效农业配水385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草原沙化治理13万亩。植树造林30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42%,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

——工业经济活力迸发,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集中力量服务工业,集聚要素投向工业,深入实施工业“五项工程”,预计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318亿元、增加值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45%。规模企业达到130户,预计实现总产值138亿元、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38%。依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集聚,金属新材料和装备制造(冶金铸造)、非金属(膨润土)精深加工、新型建材(陶瓷)和轻工及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分别集聚企业298户、85户、30户和80户,预计分别实现产值145亿元、20亿元、45亿元和60亿元。铁精粉、膨润土产能分别达到850万吨和250万吨,新型建材及陶瓷产能达到

1.5亿平方米。富贵鸟、东兆长泰、青花集团等并购项目的有序推进,红山玉、永同昌等续建项目的竣工投产,石营子风电、龙岗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并网发电,华特北方、鸿翔冶炼等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金华陶瓷、法拉利陶瓷的盘活重组,标准件厂、书刊印刷厂、第一中修厂等企业改制的全面完成,引领全县工业经济规模扩充、领域拓宽、后劲倍增。

——第三产业增速加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财富领域商贸综合体主体工程、人防工程地下商网主体工程的基本完工和与北京华联、苏宁电器、大地影院等国内知名商家成功签约为标志,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格局基本形成。完成众信农产品物流中心主体建设,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5个,新增“家电下乡”销售网点5家,新增粮食储备2万吨、食盐储备1千吨。城乡市场日趋繁荣。预计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35.5%。《建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红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签约实施。成功举办建平县首届旅游节。预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35%。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项目建设亮点纷呈。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组织和开展域外大型主题概念招商活动8次。年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265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7%和20%。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至10亿元项目34个,5000万元至亿元项目18个。对21个总投资124亿元的重点项目实施了集中开工。全年向上争取资金1.6亿元、项目38项。凌钢并购、红山玉二期、众信铸造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资源深加工项目相继开工,华润风电、中国风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正在建设,香港荣丰、易德公司、韩国光

和盐株式会社等一批外资项目正在洽谈引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12公顷,超过前五年的总和,有效破解了用地瓶颈。

——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按照“一体两翼、组团递进”城市发展战略,完成新一轮县域城镇体系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县城西拓全面展开,红山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建安路、方永刚中学开工建设。财富领域、柏峰紫域、海翼花园等16个县城重点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朱碌科、三家等24个小城镇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全县城乡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完成站前路、红旗街南段等街路改造工程,城区绿化植树22.5万株。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市级示范标准住宅小区建设和居民住宅老旧小区改造、供暖设施改造、农村电气化改造、矿业集中区电力改造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310套。锦赤线36公里改建工程被省市评为精品工程。建三线改善前期工作高效推进。治理土地3258公顷,增加耕地1009公顷。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巩固和加强。

——财税收入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强化财源建设,推进社会综合治税改革,财税收入明显增长。全年预计实现“两税”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41.5%。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严格非税收入管理,确保了非税收入的足额收缴。全年预计完成非税收入5.04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财政投向重点,预计全年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13.7%。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加大财政专项审计力度。硬化预算约束,严格审批程序,合理控制预算执行追加,有效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财政“两基”建设扎实有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在全市率先成立村镇银行。预计到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实现143亿元和55亿元;贷款净增额超12亿元,为历年之最。

——民生投入显著增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县财政直接用于惠民实事的支出达到2.6亿元,是近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政府承诺的10项惠民实事中,地下人防工程、城区应急供水工程和三家农贸批发市场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人民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其余6项全部办结。全年新建校舍3.2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1.5万平方米。“农村初中进城”一期工程全面启动。“双高普九”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高考成绩总进线率位居全市第一,第一高中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职教中心进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行列。乡镇卫生医疗机构收归国有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省市验收,新农合户籍人口参合率达到

93%。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年内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大市场调控力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全省处于中下游水平。新建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文体活动广场。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000户。成功举办建平县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第二十一届文化艺术节、首届全民健身月万人徒步走和建平县旅游风光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朱碌科“黄河会”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实施。不断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06‰以内。年内实现实名制就业8900人,普惠制培训5900人,劳务输出9.5万人次。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9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7%。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万寿小平房区域性敬老院、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288.5万元、城乡低保金5341万元。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77处,有效解决了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扶贫攻坚成效明显,省直部门帮扶资金达5000万元,县直部门及企业共帮扶款物52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53个,完成移民搬迁145户。生态扶贫模式在全省推广。

——社会管理持续加强,执政水平明显提高。强化节能减排,超额完成工业减排指标,“三废”处置利用率和空气质量有新提高。稳妥实施新财公司分立整合,严厉打击涉矿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矿山秩序整治,矿业生产更加规范有序。“六五”普法深入开展,依法治县有序推进。政府依法征收房屋工作开局良好,共依法征收房屋550户、4.3万平方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严打整治力度,打“四黑”、除“四害”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信访积案化解和终结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信访总量稳中有降。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4件、政协委员提案115件,办结率均达到100%。受理各类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2.3万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同时,工商、残联、兵役、档案、通信、邮政、技术监督、侨务外事、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

今年任务的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争创“全国百强县”的坚实起步,无不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和各人民团体的

监督支持,得益于政府历届班子和各位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省市直驻建平各单位和建平驻军的理解参与,得益于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的中省市直单位、建平驻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表示亲切的慰问!向热情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

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在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县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转型升级质量仍需不断提升;城乡统筹发展、南北区域发展还不平衡;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作风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力求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16届政府工作报告}.

二、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

2012年,是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争创“全国百强县”目标的转承跨越之年。按照县十四届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力争做到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不低于当期全省县域平均增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全市排头兵位置,县域综合实力进入东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20强行列”的总体要求,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我们既面临着挑战,更有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受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和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钢铁行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势必给我县经济带来冲击,也使我们在应对挑战中推动建平加速发展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另一方面,省、市即将实施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新一轮三年倍增计划、新一轮扶贫开发计划和强力突破辽西北战略决策,继续全力支持建平冲刺“全国百强县”。同时,经过近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县的产业实力明显提升,基础建设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为我们积蓄了实力、积累了经验、集聚了人气。因此,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

16届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户县十六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1日在户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张永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近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之路,开拓创新,务实奋进,全面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2011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均较2006年翻一番以上,经济社会呈现积极变化,各项事业展露蓬勃生机。

——五年迈大步,经济发展最活跃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2011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1亿元,年销售过亿元企业达到10户。沣京工业园基础设施投资2637万元,入园企业达到105户,支撑作用逐步显现。草堂基地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8亿元,引进项目18个,合同进资87.8亿元,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科技新城初绽雄姿,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11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31.2亿元,粮食产量稳定在36万吨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设施农业、葡萄种植面积达到

7.8万亩,建成农业示范园、规模以上养殖场266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3个,国维淀粉进入全国行业十强,格润牧业成为肯德基供货商;成功打造画乡农、凤宝等品牌,同兴西瓜、户太葡萄荣获中华名果称号。渭河示范区入驻现代农业企业13户,核心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

旅游商贸日益繁荣。五年吸引游客5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亿元,我县被评为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陕西省十大最具吸引力旅游重点县、中国最具魅力文化生态旅游县。景区开发上档升级,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太平、朱雀公园晋升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农家乐旅游提速发展,李家岩环山旅游第一村建成开业,东韩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商贸业蓬勃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家电、汽车下乡政策全面实施,为群众发放家电补贴3360万元;国美、苏宁、人人乐等大型商贸企业入驻户县,石油大学、西科贸学院相继建成,入驻新生2.3万人,县城人气商气剧增。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引进项目138个,实际引进内资90亿元、外资4100万美元,我县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项目建设强力推进,332个重点项目累计投资139亿元。渭河全线整治工程户县段在全市第一个开工,宽20米、长15公里的渭河大堤土方工程率先完成。 ——五年迈大步,城乡变化最直观

城区集聚效应凸现。五年为城市建设注入6.4亿元,建成区从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修主次干道 11条21.4公里,新建、改造城市管网20.6公里,新增绿地54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城市配套日趋完善,第一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第二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开工建设。滨河新区初具规模,总投资37亿元的5个项目相继落户,独具秀美水景的滨河沿线已成为副中心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城镇辐射能力增强。投资3891万元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造建筑立面4.3万平方米,硬化镇区街道41 万平方米。投资38.4亿元加快道路交通建设,新建交通干线78.7公里,改造县乡公路535公里,西安直达太平口的西太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二级路网化工程加快推进,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718公里,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明显提升。成功举办全国农村公路现场会和全省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免检成为全省交通运输示范县。

农村面貌大为改观。累计投入3.3亿元,151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和重点村、55个联片共建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投资3600万元,1469名山区群众移居平原,23.8万名群众告别吃水难的历史,20个村实现整村脱贫。修建通村水泥路590公里,增设农村客运招呼站236个,开通客运班线55条,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客运班车村村通。成功申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改造基本农田6万亩;渭、涝、甘、太和甘峪水库等主要河库除险加固相继实施。

{16届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迈大步,社会进步最显著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始终心系民生,从就业、保障和帮扶等多个层面落实富民政策,拓宽增收渠道。2011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309元和7859元,年均增长17.3%和18.8%。就业和再就业成效显著,发放创业贷款380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667个,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建成廉租房306套,改造农村危房2700户,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累计向低收入群众发放低保金、医疗救助金1.5亿元,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194万人次2.32亿元。注重倾听群众呼声,五年累计为群众承诺并办成实事50件,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

各项事业长足发展。科教兴县战略深入推进,成功创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教育“两基”通过国家复验。文化体育建设取得突破,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络、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县文化馆、图书馆和农民画珍藏馆主体完工,荣获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鼓舞之乡。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住院楼建成使用,县医院综合楼主体竣工,19所卫生院、491个村卫生室改扩建完工,全省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现场会在我县举办,我县被评为全国新农合试点先进县、全国中医先进县。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功,全国文明县城通过验收并正在公示。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万元GDP能耗下降22.8%,植树造林8.2万亩。行政监察、应急管理、“五五”普法、安全生产、平安建设和信访维稳工作深入推进,全国难点村治理工作现场会户县观摩活动圆满成功,武装、民宗、税务、物价、人防、残疾人、老龄、气象、烟草、保险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业绩。

2011年,县政府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围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提高政府效能,真心为民办事”这一主线,用制度规范行为,以务实推进工作,全县呈现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城市品牌快速提升、基层基础逐步稳固、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民生福祉普惠大众的良好态势。

——致力于加快产业发展。出台加快工业发展意见,设立1000万元专项基金,组织企业家参加“总裁执行力”培训,多角度扶持工业发展。理顺沣京工业园体制机制,编制新一轮园区发展规划,占地500亩的标准化厂房、汽配产业园等项目相继启动,园区税收首次突破1亿元。全方位支持草堂基地建设,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华晶电子等项目开工建设,6户企业正式投产,草堂、庞光安臵新村即将入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组建土地流转和确权中心,引入社会资金1.5亿元,建成秦户生态示范园等一批集休闲、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与高科集团、西投公司签定太平-朱雀5A级景区开发协议,内部机制改革正在推进。投资1800万元,大规模整治秦岭北麓18条沟峪旅游环境,朱雀公园大门外8公里沿线建筑立面改造、庭院绿化美化全面完成,《瑞祥秦岭—朱雀》雕塑及配套广场即将建成。

——致力于加速城乡建设。高标准编制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和新区规划,县城规模从32.5平方公里调整到65平方公里。全年投资5亿元,强势推进城市建设,重新铺设了县城主要大街路面,涝滨城市大道、城市立面改造等28项城建工程进展顺利,西郊菜市、东风商店等11处闲臵用地开发稳步推进,滨河公园基本建成,潭滨湖公园、渼陂湖综合开发等城市景观绿地建设相继启动。在人民路东设立城市新区,国际会议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等投资100多亿元的10个项目落户新区。加快推进城镇建设,草堂镇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完成投资1.8亿元,甘河镇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秦渡镇综合开发规划已经出台,总投资100亿元的天桥水镇项目即将启动。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早餐便民摊点实现“设备、地点、摆放时间”三统一,城区保洁、交通管理迈上新台阶,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致力于夯实基层基础。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管理农村、服务农村的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投入1264万元,健全机制、完善设施、长效管理,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农村环境整治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出台《乡镇干部驻村指导工作办法》,向全县每个行政村下派驻村指导员,架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民心桥。大力开展农村档案整理,236个行政村档案资料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了农村各项事务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的财务情况进行审理,有效遏制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加强农村干部管理,公开招录5名优秀村干部到事业单位工作,并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和违法乱纪的村干部,充分调动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16届政府工作报告}.

——致力于推进改革创新。规范征地拆迁秩序,出台《户县统一征地办法》、《户县房屋搬迁安臵办法》,明确征地搬迁主体,严格工作程序,规范出让土地1000余亩。推进投资项目审查制度化,制定《户县投资项目审查办法》,共审查项目185个,收取保证金5.9亿元,保证了项目质量,提高了落实速度。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出台《户县矿产资源开采规划》、《碎石加工业管理办法》,成功出让 3处河道采砂权和1处石料采矿权,筹集发展资金3000多万元,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赢。主动适应金融宏观政策,组建县金融办,成立县投资控股公司,储备土地3600亩,5亿元融资工作有序进行。实施首届教育“三名”工程,拿出200万元重奖90名名师、10名名校长、5所名校,树立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导向。

——致力于改善群众生活。重视教育发展,出台促进教育发展系列文件,2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工。推进文化繁荣,设立100万元农民画及其他民间艺术发展基金,农民画创作、鉴定、营销产业链逐步形成。做好住房保障,2300套一线职工保障房、200套廉租房开工建设,1700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温暖安居”工程让152户特困群众入住新居。关注弱势群体,出台五项社会救助制度,失地农民低保社保惠及2.48万人。重视群众诉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用心化解信访积案31件,今年成为我县信访积案化解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年。

——致力于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人士旁听县政府会议制度全面落实,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25件,满意率达到99%。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成立科学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省内20名专家学者为全县发展建言献策。合理调配政府部门和各镇机构编制,并公开招录200余名工作人员,政府系统管理机制更加顺畅,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工作活力明显增强。不断健全廉政惩防体系,出台加强人事管理四项制度、领导干部审计监督五个办法等规定,按政策办事,靠制度管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政风正在形成。

近五年来,我们在全县人民的期盼中一路走来,有审视自我的冷静,有携手并肩的前行,更有科学理性的思考。奋斗的历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真道理,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以发展凝共识,以发展破难题,以发展创业绩,就一定能够开创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必须抓住改革创新这一法宝。区域竞争比的是思想解放的程度,比的是创新克难的能力,只要我们坚持开拓创新不动摇,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用创新的举措突破发展瓶颈,就一定能够找到开启成功的金钥匙。必须突出团结干事这一根本。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坚持团结干事不松劲,始终保持团结的局面、干事的风气、务实的态度,让每项部署有抓手,每个责任有主体,就一定能够产生加速发展的爆发力。必须把握从严治政这一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要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不含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正、规范透明、依法办事,就一定能够提高人民政府的公信力。必须牢记执政为民这一宗旨。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只要我们坚持一心为民不移位,把执政为民作为发展之基,把富民增收作为第一责任,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最广泛的拥护和支持,收获最宝贵的民心民力,与全县人民同舟共济,在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征途中阔步前行!

各位代表,回顾奋斗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全县人民用勤劳和智慧,用激情与拼搏,谱写了户县发展的崭新篇章。这些成绩,离不开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饱含着全县人民的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人民,向所有关注、参与户县发展的各界人士,向始终理解、信任、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我县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个别机关、部分干部服务意识较差,农村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今后,我们一定要以对户县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户县的发展更具活力,让画乡的群众更加满意!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将是我县副中心城市建设大会战、出成果的关键时期。展望新征程,我县副中心城市建设万事俱备、正当其时!

16届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阳新县2011年16届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10日在阳新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县长 童金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以来,全县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大建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克服了雨雪冰冻、水旱灾害等重重困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2010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3.3倍;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2.4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12.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的5.3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3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5年的3.2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108.9%;外贸出口是2005年的9.4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5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5年的1.68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05年的1.96倍,比“十一五”目标值增长46.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

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上级确定的目标以内。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县工业结构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冶金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富水下游和大冶湖沿岸镇区遭受了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非同寻常的困难,全县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扎实推进“三大建设”,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较好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10.7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5.3%;财政收入7.2亿元,增长2.96%;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6亿元,增长3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亿元,增长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8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459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稳步发展。农业效益逐步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种粮大户达1896户、承包面积14.5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8.6%,增长7.7个百分点。军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年产100万只蛋鸡、

7.5万头生猪、1500万斤食用菌和万亩绿色蔬菜等项目初具规模。中粮集团陶港生猪养殖项目建成投产,荆头山生猪养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增油茶种植1.65万亩。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全县128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82.1亿元,增长15.5%。昂运铝轮等22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投资3.2亿元。第三产业持续活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3.5亿元,增长8.3%。国际大酒店建成投入运营,仙岛湖景区创3A、烈士陵园创4A全面开展,红色旅游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工商

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新发展市场主体2530户,新培育注册商标58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37%,超过同期存款余额增幅12个百分点,新增中小企业贷款7.7亿元、支农贷款4.6亿元。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3452万元。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引进和在建的各类项目共有64个,计划总投资55.6亿元,当年实际完成投资23.6亿元。宝加鞋业一期、安达汽配二期等6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远大富驰医药工业园、劲牌枫林小曲酒、九州和三磊标准化厂房等11个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16万美元,增长15.1%。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23个,总投资4.5亿元。枫林蜡烛山、黄颡口余家湾两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获得省级批准立项。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军垦万亩土地整理成为全省精品工程。积极向上申报项目用地,保证了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区建设共投入资金1.9亿元,完成了城东新区4条主干道、3处搬迁安置点、2600多亩土地收储等规划编制,实施了环城路景观带、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和垃圾处理场建设等工程。县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最大限度保护了耕地,为经济社会发展留足了空间。大力推行“六先一后”城管执法模式,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8万平方米,城区规划执法、道路巡查和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交通建设共投入资金2.9亿元,实施了河金省道、阳枫省道、沿横省道阳新段和三溪至王英公路改建等工程,改造通村公路192.5公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5亿元,实施了富水下游半壁山、五里湖等3处防洪灭螺治理工程,整险加固河港堤150处,更新改造涵闸泵站15处,新建和维修当家塘堰1100口,解决了4.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农村

建设步伐加快,梁兴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和王英镇区改造建设取得成效,省级试点浮屠镇42个示范点、市级试点大王镇32个示范点村庄整治任务较好完成。{16届政府工作报告}.

——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险”参保人数达到33.6万人次,基金总收入2.1亿元,支出3.9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6万人次,核定补偿资金7128万元。财政投入民生保障资金17亿元,增长21.5%。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各类补贴1.2亿元,其中粮油生产补贴7000万元。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307个,总投资1.1亿元。城乡低保对象达到2.6万户7.1万人,发放低保金5345万元,大病医疗救助1258人次,发放救助金73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85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00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500个。新建廉租房1.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183户。56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和15个彩票扶贫村共落实发展项目600个,新建移民新村10处,移民搬迁225户。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效明显,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政府八件实事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校园标准化和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新建校舍2.1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3万平方米,建成教师周转房108套5940平方米。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进展,专利申请量181件,增长80%。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2项,其中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项。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省部联动血防工作年度项目全面完成,血防改厕1万户,免费救治晚血病人525例。设立颁发首届“吴国伦文学奖”,协助拍摄《阳新鞋匠》电视连续剧,阳新采茶戏《绣出幸福吉祥来》剧目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获得历史性突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展顺利,1000个调频广播安装完成投入使用,宋

家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更新改造通过省级验收。第六次人口普查和企业联网直报取得阶段性进展。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稳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人事、编制、审计、物价、质监、档案、残联、气象、科协、工会、青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事业都取得新成绩。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行政效能和机关干部素质明显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进一步理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关停“五小”企业51家,监管风险企业16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阳新”建设深入推进。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和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化解疑难信访问题。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十个全覆盖”,认真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阳新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十一五”历程,分析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我县经济发展还处于量的积累阶段,发展的质量还不优,受宏观环境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支撑阳新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特别是中小企业抗市场波动的能力还很脆弱;经济结构偏重、

16届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政府工作报告(镇十六届二次会议上)(1)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3月29日在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镇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16届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的工作回顾

2011年,是我镇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镇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蝶山区委提出的“南工北农中商”发展战略,坚持“一稳两化三品”(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发展“思委米”、无公害蔬菜和农家乐三大特色品牌)工作思路,抢抓机遇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社会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均取得明显成

效,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攻坚克难,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1年,我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亿元,比2010年(下同)增长13%;社会总产值11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0万元,增长12.5%;实现工业总产值7.81亿元,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7亿元,增长17%;农业总产值3.16亿元,增长19%;农村经济总收入11.52亿元,增长14%;农村人均纯收入7835元,增长11%。

二、目标明确,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效果明显

(一)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力度发展“三高”农业

1.粮食种植稳定,畜牧业健康发展。全镇水稻、主要大宗作物沙糖桔面积保持稳定,其中水稻由于天气较好,近1000多亩没有受洪水侵袭,增收800吨,沙糖桔挂果率高,挂果面积同比增加100亩,增产150吨。目前,我镇共有60户生猪养殖大户,全镇全年猪的总存栏量为4万多头、年上市肉猪8.76万头;有5个规模化鸡鸭养殖场,全镇总存栏量260万羽、年上市鸡鸭580万羽。

2.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根据市委十届、十一届党代会精神,我镇着力建设集高效开放、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营和现代化管理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初步完成第一期近2000多亩的农田重新规划、平整、机耕路、排灌渠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业招商引入绿欣、百强等合作社进入园区发展蔬菜产业。

3、加大力度发展特色产业。我镇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南工北农中商”发展思路,以康明农业发展中心、绿欣农产品合作社、百强大棚蔬菜合作社为龙头,更新名优特新品种,并依托农技人员的技术支持帮助农户大胆规模种植,充分发挥这些企业对农户的连接能力和带动能力,把企业培育成为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年来,我们重点发展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的特色种养业,努力将夏郢打造成梧州市区的“菜篮子”、“米袋子”和“肉盘子”基地。目前全镇有果蔬种植大户150多户,蔬菜种植面积达1400多亩

(二)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特色旅游效果彰显

2011年,我镇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务实进取, 攻艰克难,主动做好市、城区重点项目工程如仙人湖生态休闲度假景区、储鑫银矿项目续建以及小雅六堡茶、绿满八桂等多个项目的服务工作。经过区、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旺(村)林(水)线在镇辖区内的19个塔基的征地工作全部完成。旺村电站建设的协调工作、库区征地前期的农作物清点工作基本完成,为下一步征地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建党90周年之际,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顺利落成启用。依托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仙人湖度假村及“绿欣”、“百强”等蔬菜基地的带动,我镇已经成为梧州市的一个“红色教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点。

三、狠扎落实,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逐步改变

我镇始终把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建设力度,效果显著。

(一)整合开发低效用地。积极开展旧厂房、旧村庄、低效用地清查工作,2011年共盘活闲置用地200亩,采取土地置换等形式缓解招商用地矛盾。

(二)统筹谋划道路建设。2011年,我镇各村通过申请“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村组道路、水利渠、人饮工程等公共基础设施,共获得上级财政拨付奖补资金200万元,受益人口3万多人,建设道路,实现村组道路硬底化总长19.8公里,桥梁2座。目前,竹坡村的长安桥正在紧张施工中,长安桥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竹坡村农业土地的利用价值。

(三)抓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2011年,投资392.71万

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工程三合口水库的维修工程、胡来水库、双冲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4800多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在思委片、泗马片、镇安片等14个村全面铺开,三面光水利渠圳达22公里,已完成投资2718万元,其中泗马片570万的项目已通过验收。思委片、保安村等低水片的人饮工程的建成,有效解决20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高度重视,统筹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2011年,我镇就业安置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服务进一步健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16届政府工作报告}.

(一)切实抓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今年,我镇共兑现各项惠农补贴达300万元,包括种粮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8

9.66万元,种粮直接补贴资金47.28 万元,良种补贴资金51.51万元,补贴农机具113台,资金15.547 万元,有效地提高我镇农业机械化耕作水平。

(二)关注弱势群体。2011年,为解决低保户、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我镇经核实确定重修的危房800间,目前已有400间重修完成。民政优抚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发放五保、低保、优抚金388.28万元。全镇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716人,优抚对象68人。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11年,我镇参加城乡居民医疗有共4.3万人,参保率达93%。同时,为实现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我镇大力推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新农保工作已顺利开展。

(四)抓好培训和就业安置工作。一年来,我镇劳动部门共组织6次培训班,培训人数达600多人,农技部门根据各农时季节,共举办各类型培训班3期,总人数为430人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0多人。

(五)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2011年,镇安村成为市文明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儒岩、凤凰、周睦、竹坡等四个村配备篮球场、舞台、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竣工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健全了各项文化建设制度。

(六)重视文化教育,提升教学素质。我镇在通过自治区教育强镇综合评估验收后,去年持续加大力度支持教育,着力

16届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县十六届一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1月10日

潼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8日在潼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征求意见稿)

潼南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辛国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潼南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潼南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

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按照薄熙来书记“发展振兴潼南”的重要指示和县委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赶超发展,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谱写了潼南发展的新篇章。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致力于加快发展,主要经济

指标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初步统计,2011年全县

GDP达到132亿元,五年实现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0.3亿元和 8.7 亿元,是2006年的 11.9 倍和 6.3 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1亿元,年均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3亿元,年均增长18.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5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81元,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02元,年均增长17.9%。存贷比由24.9%提高到50.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6年的25.4:30.8:43.8变为21.6:40:38.4。

(二)工业园区初具形态。突破工业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机械电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初步形成南区、北区和田家工业园区“一园三区”工业发展框架。南区基本实现路、水、电、气、讯综合配套,建成近1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市场,龙光电子、扬明电子等陆续落户,西南国际灯具城建成营运,江苏华机、重庆生民钢构等企业竣工投产。推进化工企业向北区精细化工园集中搬迁,民丰化工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年税收近1亿元。贯通田塘路,启动田家工业园区规划。五年累计招商签约项目380个,到位资金80亿元。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27%,工业固定资产投入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35%。

(三)城市建设拉开框架。着力拓展城市空间,结束了

“其实一条街”的历史,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6.5平方公里。将县城规划面积由22平方公里调整为近期35平方公里,远期50平方公里。新建金佛大桥、莲花大桥,拉开了“一江两岸三大片”的城市框架。打造10里滨江水岸,滨江路一期建成通车、二期启动建设,滨江公园建成开放。实施“十里长街”风貌整治,完成县城主次干道“白改黑”,建成独具特色的银杏大道、香樟大道、桂花大道,城市品质得以提升。持续实施环保“四大行动”,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率先完成全市集约型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建设,城镇化率由30.6%提高到41%,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山水园林城市和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

(四)绿色菜都渐成规模。集中成片建设蔬菜基地,成为重庆唯一的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整镇、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在沿涪江、琼江流域建成万亩级蔬菜基地12个,培育500亩以上大户67户,土地流转率达41%,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11个,注册“潼南绿”蔬菜商标,成功申报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引进帝安、秀山美地等蔬菜生产企业近30家,组建专业合作社520个,每年举办春秋两届蔬菜采购会。我县蔬菜直销重庆68家超市,基地菜农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潼南蔬菜成为市民的“菜篮子”和老百姓的“钱袋子”。规模发展七彩山鸡、生猪、蘑菇、笋竹等产业,逐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亮点。

(五)商贸旅游呈现特色。把商贸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集聚力和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大力培育新型商业业态,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引进新世纪、汇丰等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建成朝天门金海洋分市场,消费市场不断活跃,我县成为全市重要农产品保供基地县和“农超对接”示范县。杨闇公陵园和杨尚昆旧居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杨闇公故里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实施千年金大佛建国第一次“穿金”,大佛寺核心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和中国著名文化旅游景区。举办四届陈抟故里菜花节和两届红色故里红高粱节,开发16种旅游产品,我县成为全市十大春季旅游目的地。

(六)扶贫攻坚扎实推进。实行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并举,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30个贫困村在全市率先整村脱贫。每年整合农业资金2亿多元,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危旧房5300余户,建设巴渝新居4000余户,建成农民新村30个。坚持“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积极发展林下经济、“餐桌”经济,6.6万贫困人口两年实现“万元增收”。造就新型农民,培育致富能人,6500余户贫困户学到1项以上技能,7000余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

(七)“五个潼南”加快建设。坚持把“五个潼南”建设作为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战略,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效。

宜居潼南:拆除城市危旧房、棚户区15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1000套、安臵房32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公租房10万平方米,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7万平方米。畅通潼南:实施200公里国、省道和骨干道路“白改黑”,新改建农村公路1300余公里,全县“乡通畅”率100%、“村通达”率100%,“1小时潼南”变为“40分钟潼南”。森林潼南:全面推进城市、通道、水系、城周和村镇绿化,完成造林45.3万亩,林林覆盖率达到38%,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全市一等奖,成功创建“一小时经济圈林业示范县”。平安潼南:加强校园安保体系建设,设立交巡警平台8个,公共视频系统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开展破案攻坚、积案销号、隐患排查行动,群众安全感指数由81.9%提高到96.8%。健康潼南:新建塑胶运动场26片、健身步道22条、农民体育健身场地160个,举办全国汽车短道拉力大奖赛、重庆市龙舟赛等重大赛事60余场次,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面实施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六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合格率87.8%。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社会公共建设,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0%以上用于社会民生,努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施各类科技项目43项,授权专利76件,建成院士工作站和西部绿色菜都科技专家大院,成功创建全国科

16届政府工作报告篇六

葛红林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葛红林

(2013年2月27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

过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市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有效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挑战,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呈现出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圆

上一篇:1968年毛主席语录价格
下一篇:11>2的故事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