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作业

来源:记忆力测试 发布时间:2015-02-21 点击:

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作业篇一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检测试题

第五单元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数一数,连一连。

二、填一填。

1.按顺序填一填。

2.填一填,圈一圈。

(1)一共有( )只小动物;从左边数,小鹿排第( )。

(2)把右边的6只小动物圈起来。

(3)把最中间的一只小动物涂上颜色。

3.与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比8大1的数是( )。

4.△△△△△△△△

○○○○○

○比△少( )个

△比○多( )个

5.在○里填上“>”“<”或“=”。

10○8 4+2○8 6○6-3

7○8 6-2○2 8-5○3

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6= 4+6= 5+3= 6-3=

10-4= 9-8= 7-2= 3+6=

5-2+3= 7-3-3= 9-0+1=

2+5+3= 9-4+5= 7+0-2=

四、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

□+

□=□

+□=

□+□=□

□+□=□

五、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只 9只

□○□=□(个) □○□=□(只)

?个 6辆

□○□=□

(个)

□○□=

□(辆)

?只鸡 □○□=□(只) □○□○□=□(根)

10-□-□=□(只)

六、看图解决问题。

1. 有10块西瓜,吃了4块,

还剩几块?

□○□=□(块)

2.

车上原来有8人,下去了3人,又上来了2 人,现在车上有多

少人?

□○□○□=□(人)

3. (1)有9盆花,搬走了2盆,

还剩几盆?

□○□=□(盆)

(2)左边有2棵树,中间有3

棵树,右边也有2棵树,

一共有多少棵树?

(3)你还能从图中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想一想,在下面横线上列出算式来。

□○□○□=□

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作业篇二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命题人:蒙旭源

一、看数涂色(8分)

二、口算(20分)

3+6= 4+4= 9-6= 5+2= 8-6= 10-5= 9+1= 4+5= 7+3= 7-7= 6+2= 7-4= 10-7= 5+4= 8-0= 8-4= 5+5= 1+8= 4+3= 9-4= 三、填写(24分) (1)

(2

3)

6和

8的中间的一个数是(

4)与

6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5)比10少1的数是( )

,比5

多4的数是(

)。

(6)

4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7)在6,0

,9

,5

7,

1,

4中把小于

7的数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8)最大的一位数是( )。 四、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9分)

( )+2=6 7+( )=10 ( )-2=5 ( )-9=1 5+( )=8 ( )+3=9 ( )-3=4 9-( )=2 ( )-6=4

五、在○里填上“ +” 或“ -” (8分)

六、看图写算式(6分)

10个

七、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6分)

7 0 5 10 9 1 (1)上面一共有( )个数。

(2)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十、看图列式(8分)

(3)5是在左数第( )个,从右数第5个数是( )。 (4)7和10的中间有( )个数。 (5)把左边4个数圈起来。

(6)把上面的数按顺序排一排。

( )>( )>( )>( )>( )>( 八、看谁算得又对又快(8分)

8-4+3= 9-5+2= 10-7+6= 4+2+4= 9-3-2= 5-0+4= 0-0+3= 7+0-5=

九、数一数,算一算(13分)

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作业篇三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72页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本单元教材主要是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以及“整理和复习”等六个小节的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单元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 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来表示物体的各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掌握6-10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含义,并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与态度:

1、使学生能够利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第一课时 6、7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页)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情境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

三、教学难点: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四、教学准备:教学情境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算器、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准备进行班级卫生大扫除,你们看。(出示教学情境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是的,他们分工合作,忙得热火朝天。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做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孩子。

(二)新授:

1、教学数数。

教师:你知道图上有几个人嘛?你是怎么数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图中的人数,再与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有6个同学,用“6”表示;再加上一位老师,一共是7个人,用“7”表示。

教师:除了6个学生能用数字“6”来表示,7个人用数字“7”来表示,你还能从图上找出什么能用数字“6”和“7”来表示的事物呢? 学生汇报。

教师:谁会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

(1)个别学生汇报:数数。

(2)同桌互相数一数。

2、教学认数。

教师出示电子图,提出操作活动的要求:

(1) 数一数图中各有几个小圆点。

(2) 分别拿出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不同的你喜欢的图形。比一比谁摆的多,摆得漂亮!

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给出适当的评价。学生操作结束后,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摆的图形。

3、教学数序。

(1)教师出示计数器,并在计数器上拨出5个珠子。提问:5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6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

学生汇报:5个添上1个是6个,6个添上1个是7个。

(3) 教师出示直尺图。

教师:观察直尺图,说一说5的后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7的前面是几?

学生抢答。

4、教学比较大小。

教师:你会比较他们的大小吗?填一填。

学生填符号,并汇报:5<6;6<7;6>5;7>6

5、教学序数。

教师出示课本第40页的例题图,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汇报。

6、教学6和7的书写。

教师先讲解,并示范6和7的书写方法,学生在课本中进行描红练习。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课本第43页练习九的第1题。

让学生先明确题目的要求,再按题解答。

2、完成课本第43页练习九的第2题。

让学生数一数,再填数。

3、完成课本第43页练习九的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展示。

(四)课堂小结:

教师:你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说说你周围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6”和“7”来表示。

学生个别汇报。

第二课时 6、7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1页)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6和7的组成。。

2、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尝试用类推的方法寻找答案,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分解和组成。

三、教学难点:亲历6和7的组成过程。

四、教学准备:教学情境图、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昨天我们认识了6和7这两字数字宝宝,说一说,你观察到自己身边的哪些事物可以用这两个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大家说得都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和7的分解和组成。(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1、教学6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出示课本第41页的圆片图。

教师:仔细观察每行都有几个圆片?第一行涂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涂?

个别汇报:第一行涂了5个,还有1个没涂色。

教师:那么6个圆片可以分成几和几?(5和1)思考接下去的四行分别该怎么涂色?6个圆片还能分成几和几?动手涂一涂,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个别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6的分解。

教师:观察6的分解,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6的分解总结并展示。

2、全班齐读6的分解。

3、教学7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你能将7个小正方体分成两堆吗?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用学具小棒代替小正方体,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小棒,并汇报分的结果。教师板书7的组成。

教师: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作业}.

教师: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7的组成归纳板书。

4、全班齐读7的组成。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

由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汇报。

2、完成课本第43页练习九第4题。

由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个别汇报。

3、完成课本第44页练习九第5题。

教师组织学生以抽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然后根据凑成的卡片写两道加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的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个别汇报,总结全课。

第三课时 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2页)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

2、引导学生经历由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利用

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作业篇四

一年级上数学第五单元

认识1-5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爱学习的教育,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

教学难点:

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你会数数教室里哪些东西,能数给同桌听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呀,经常需要数数,还需要把数记下来,你能告诉同学和老师一些你认识的数字吗?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初步感知1—5各数

出示例题场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师适当进行思想点拨。) 你能数出图中的一些东西有多少吗?

(1块黑板,2盆花,3个小朋友,4个气球,5个字)

2.认数、写数

(1)认识“1”。

“1”可以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还可以用一个方块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呢?(写数字“1”来表示)

你能写一个很漂亮的“1”和老师比一比吗?(学生自写一个“1”) 你想把这个“1”写得再漂亮一点吗?(描写课本上的“1”) 再写两个“1”和同桌比一比谁棒!

(适当指导:写“1”时,要写得稍微斜一点,笔画要直。)

(2)用类似的方法教“2”、“3”、“4”、“5”。

写“2”时说明要在哪里拐弯,拐弯时要写得流畅一些。 写“3”时说明3的字形像两个半圆,开口向左。

写“4”时说明4的字形像小旗。

写“5”时说明5的字形像称钩。

3.强化1—5各数

拿出1—5的是数字卡片,按次序排在课桌上,读读这5个数。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看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看第一格,上面写的是几,下面涂了几个圆?你能看着每一格

里上面的数,再在下面涂出几个圆吗?自己涂一涂。

3.“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先数一数每种水果的个数,再在相应的“日”字格里写数。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写了哪些数?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几个数。

五、作业设计。

回家用1—5这五个数和爸爸、妈妈各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认识1—5

1 2 3 4 5

教学反思:{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作业}.

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左、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 :

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问:图上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

(2)提问:从前往后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

(3)谈话:反过来说:排在第2的是谁,指几个人?排在第5的是谁,指几个人?

2.“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

(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左边第3个,左边3个。

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

(3)书上练习。

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 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 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

二、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

(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

2.“想想做做”第2题。

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 问:看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

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作业篇五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第 五 单元教材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 分彩色图形片

2、 推算

3、 比较

4、 加倍与一半

5、 大家来做加法

6、 大家来做减法

7、 组算式

8、 数学游乐场{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作业}.

教学目标:

1、能够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探究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交换与逆的关系。

3、通过应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在同一个情节中,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5、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相邻的题,以及运用加减法相邻题的规律进行推算。

6、在学生自主探究相邻的题结果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归纳以及推算能力。

7、在熟记和为10的加法的基础上,通过有益的结合与分拆,使有些加减计算变得简便。

8、会熟练进行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9、能进行数与式的大小比较。

10、系统地练习加法。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能够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探究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交换与逆的关系。

3、学会在同一个情节中,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相邻的题,以及运用加减法相邻题的规律进行

推算。

5、在学生自主探究相邻的题结果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归纳以及推算能力。

6、在熟记和为10的加法的基础上,通过有益的结合与分拆,使有些加减计算变得简便。

7、能进行数与式的大小比较。

课时安排:

1、分彩色图形片

2、推算 1

3、比较 1

4、加倍与一半 1

5、大家来做加法

6、大家来做减法

7、组算式 1

8、数学游乐场 1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1 1 1

第( 五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按形状、颜色、大小、状态等将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计数。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能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来认识与描述24片彩色图形片的特征。

3、初步体会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通过观察、比较能按形状、颜色、大小、状态等对生活物品分类并计

数。

2、 从颜色、形状、大小来认识与描述24片彩色图形片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较完整地口述分类的标准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一)彩色图形片 1、师在黑板上贴出部分彩色图形片,请学生描述这些图形片的特征。(如:这是一片黄色的三角形等) 分彩色图形片

二、自主探究 2、师:在你们的塑料袋里也有许多这样的彩色图形片,请把它们倒在桌子

上。看着这么多的彩色图形片,你想干什么?(数一数共有几片,将它们分一分) 3. 师:如果要把这些图形片分类,你准备怎么分?

要求:学生个别操作,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

分类的不同方法。

4. 汇报(可用实物,亦可用媒体):

按颜色分,可以分成四类: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绿色的。

三、运用发展

按形状分,可以分成三类: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按大小分,可以分成两类:大的、小的。 5、小结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动手操作,我们将彩色图形片进行了分类,可以按颜色分,可以按大小分,可以按形状分,这些都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的,每次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6、请学生数一数按不同标准分类,每类图形片分别有多少片,一共与几片彩色图形片。 1、游戏1:分一分 师:我们已经知道按颜色、大小、形状可将24片彩色图形片分成不同类别,那么,同一类的图形片有没有不同点呢?可不可以再分? (1)小组合作探究,说一说同类图形中的不同点。 (2)小组合作将同类图形中的图形再次分类 (3)交流,评价 生:我们小组按形状分后发现,每种形状中的图形片还有颜色、大小的区别, 可以根据颜色、大小再分类„„(小组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边说边演示,同学间可以相互评价、补充) (1)师小结:刚才我们又一次合作操作,通过操作,我们明白了同一类物体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再一次进行分类。不过,在分类时一定要记住是按什么标准进行的,只有有目的的分,才不容易分错。 2、游戏1:捉迷藏 简述规则:各小组推选一名游戏的主持者,大家闭上眼睛,主持者从各自小组刚才摆的分法中藏掉一片图形片;请其余的组员猜。谁能第一个说出哪一片缺了,谁就是小组的胜者。 请获胜者介绍经验。例如:按颜色分的,可再分成三对(三种形状,每种一大一小),只要按对一看,就立刻发现哪一片缺了。 (师发挥参与、协调作用) 3、游戏2:抢答比赛

仔细观察第一行、第二行图形的特点,猜猜第三小行中的?代表什么

图形?

上一篇: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课作业
下一篇:三年级上期末考试可能考的作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