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无疆对联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5-12-26 点击:

万寿无疆对联篇一

史上最全的对联

对联简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名士联话

-------------------------------------(1)机 智

--------------------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 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服,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 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 “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

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荣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 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问:“项字何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 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 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 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 座为之倾倒!

-----------------------------------(2)讽 刺

--------------------------------------

宋朝年间,一新任州官名田登,最忌百姓直呼其名,州民只好把“点灯”说成“点火”。元宵节来临,田登布告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来人们把此事概括成一句成语:“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一九0四年慈禧七十岁生日,章太炎作一联云:今日到南宛,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缰疆无。

传说清朝曾国藩和左宗棠不合。一日曾对左说:“我有一联,请你属对。季子有何高?与余意见竟相左?”(宗棠字子高)左略一思索,便出下联,予以回骂:“藩臣徒误国,问尔经济有何曾?”

清末常熟人翁同和,曾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之职),在任期间与合肥

人李鸿章不和。李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被任为全权大臣,等于过去的宰相。一次,翁同和出联讥讽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反唇相讥:“司农常熟世间荒!”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一九二六年,汪精卫在武汉政府期间,口头高喊革命,办事却大耍官僚派头,讲排场,图享受。一次,到郑州开会,冯玉祥对他的表现极为反感,便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了汪精卫:“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那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苏昆名丑杨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 观众十分气愤。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

蒋介石竞选总统时,续范亭戏作一联: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 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此联把蒋介石的丑态勾画得维妙维肖,人们无不拍手称快。-------------------------------------(3)--------------------------------------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五代吴越]契盈题杭州碧波亭 木稼曾闻达官怕 山颓今见哲人萎

[宋]王安石挽韩琦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宋]楼钥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宋]李清照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朱熹赠友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元]杨瑀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五代后蜀]孟昶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还钟百岁人

[宋]吴叔经贺友寿 佩苇遵考训 晦水谨师传

[宋]朱嘉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元]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元双 [明]朱元璋赠徐达

精选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明]高刚

未必串关别名教 须知书户孕江山

[明]徐渭题青藤书室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心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明]杨慎题昆明华庭寺 是何意态雄且杰 不露文章世已惊 [明]杨继盛 每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明]祝枝山 塔顶葫芦,尖捏拳头捶白日 城头箭垛,倒生牙齿咬青天 [明]冯梦龙

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 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

[明]普荷禅师题昆明筇竹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斗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明]史可法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明]黄石斋回绝洪承畴劝降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何处更着点尘 茶烟乍起,鹤梦未醒,此中得少佳趣 [清]朱彝尊题桂园 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 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悲 [清]蒋士铨题史可法祠 清潭三尺竹如意 宴坐一枝松养如 [清]梁书同 耽文艺如嗜欲 经古人为明曹

[清]石涛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明]王守仁题于谦庙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明]左光斗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明]王百穀 天为补贫偏与健 人因见懒识误称高 [明]陈继儒 德从宽处积 福向俭中求

[明]王时敏

鱼有化机参活泼 人无俗虑悟清凉

[明]董其昌题杭州灵隐寺小方池 少作书生,未见长堂入室 老为庙祝,粗知扫地焚香 [明]李贽 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 [明]史可法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明]王夫之 老拳搏古道 儿口嚼新书

[清]金圣叹

前辈典型,秀才风味 华嵩品格,江海文章

[清]王梦楼赠蒋士铨 天气乍晴花满树 人家久住燕双飞 [清]梁书同 菊花潭里人同寿 扬子江头海不波 [清]阮元

万寿无疆对联篇二

数字对联大全

数字对联大全(欢迎复制)

数字对联大全

一、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此联巧用了数字成对,出句构思奇特,下联对仗贴切,用数应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

庐山东林寺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上联叠用“三”字,“三教”,指儒、释、道三教;“三人”,指儒陶渊明、释慧远、道陆修静;“一花”,指菩提花;“一世界”,指佛家过去现在将来为一世,东西南北上下为一界;“一叶”,指禅宗的一个宗派;“如来”,指释迦牟尼。此联为后人写三人谈儒论道流连忘返而且留下言谈三笑的故事。联语以一对三,工整独到,境界优美。作者善于从驳杂的事物中提取完美和谐的艺术体裁,有巧夺天工之妙。

利用数字法制作对联,可以有多种技巧,如相加、相乘、递升、递减等。下面两联,就分别采用了数字的加減运算和乘除运算:

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再欣赏两副巧妙的数字对联。其一,“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世庙斋醮对联又一本云:“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此联词句与前联大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⑵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联云:“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联取胜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次应举。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

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二、

数字对联

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七 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三、

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岛崂山钓鱼台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7.清人郑板桥有一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8.清朝林则徐有一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四、

对联中的数学

(一)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

(二)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上联为数学家华罗庚1953年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途中所作。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添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片刻,人皆摇头,无以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此联全用“双联”修辞格。”“三强”一指钱三强,二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九章”,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该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定理.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总分结合。

(三)

四川一座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合夫妇,在元旦结婚之日,工会赠一副贺联云: 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

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

(四)

某地一对新人,男的当会计,女的做医生,完婚之日,有人赠贺联一副:

会计合数检验误差重合数;

医生开方已知病根再开方。

嵌入“合数”、“开方”等数学名词,天衣无缝。

(五)

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联相贺,联云:

爱情如几何曲线;

幸福似小数循环。

“几何曲线”形象地表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爱情历经坎坷曲折;“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的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在是神来之笔。

五、

延续400多年的数字联

数字对联,生动有趣,令人记忆犹新。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状元罗洪光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顺流而下,江风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这时.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光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

罗洪光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待船夫写出上联,罗洪光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目字按顺序嵌进去,成了“绝对”。从那以后,400年没人能对出来。

直到1959年夏,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才被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上。原来,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只两天便运到了。据说,1943年也有人找这种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一对比,使李戎翎想到那个“绝对”,于是他续出了下联: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六、

对联是我国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字形式,下面两副对联,因巧妙地运用数字,更显的别有一番情趣。 某人为了表达对教师的赞赏、敬慕之情,作了一幅对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书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生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此联上下联虽长,但两联均因巧妙嵌十数,一顺一倒,相应成趣,构思精巧,修辞奇妙,把老师的敬业、乐业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國文字的豐富多彩,還表現在對聯的運用上。有一種對聯,全是用數字組成的,很有意思: 据說鄭板橋在山東當縣令時,經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有一年過春節前,他去到一條小村子,見一戶人家大門上貼上了一副全是數字的古怪對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批:南北 鄭板橋看後,嘆了一口氣,馬上叫人取來米麵和衣物,送給這戶人家。這戶人家感激的跪在地上叩頭謝恩。別人問鄭板橋:“大人,你怎麼知道這戶人家過不了年啊?” 鄭板橋說:“這副對聯不是寫得很清楚嗎?它告訢人們,他家缺一(缺衣) 少十(少食) ,只有南北,沒有東西。缺衣少食,沒有東西,如何過年。” 現在改革開放後,山東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開始富裕起來了,在山東的一條小村子,有一戶人家貼出一副也是全是數字的對聯: 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十十。 這副奇特的對聯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是不解其意。有一個像我這樣年紀的老頭捉摸了半天,猜出其中含義,說:“這副對聯多了一個一,又多了一個十。多一多十(多衣多食) 啊。” 据說解放前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造成民不聊生,那些貪官還經常把“忠孝仁愛禮義廉恥” 掛在嘴邊。有群眾寫了一副對聯登在報紙上: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忠孝仁愛禮義廉。 大家一看就知道是罵那些貪官。第一句忘了八字,忘八的諧音是王八。第二句無恥字,就是無恥。罵那些貪官是[王八][ 無恥] 。 七、

四诗风雅颂

三才天地人

十八年前未谋面

二三更后便知心

半醉半醒过半夜

三更三点到三河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杭州碧波亭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一茶四碟两粉五千文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上联苏小妹出。

下联苏东坡对。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 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一尺去掉九寸,还剩十分(一寸)。

万寿无疆对联篇三

精妙至及的成语对联

精妙至及的成语对联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请缨殺敌——投笔从戎 有血有肉——无影无踪 略施小技——大显神通 无缘无故——有始有终

过河小卒——开路先锋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勤勤恳恳——战战兢兢

一毛不拔——孤掌难鳴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三生有幸——万寿无疆

衣衫襤褸——冠冕堂皇

寄人篱下——作舍道旁

引蛇出洞——放虎归山

横眉冷对——袖手旁覌

挂一漏万——接二连三 无依无靠——何去何从 哗众取宠——卖友求荣 好上加好——精益求精 归心似箭——守口如瓶 清茶淡饭——冷炙残羹 稳如铁塔——固若金汤 借花敬佛——落草为王 望天打卦——坐地分賘 骂街泼妇——混世魔王 逢场作兴——随遇而安 洗耳恭听——刮目相看 莺声呖呖——虎视眈眈

精神奕奕——风度翩翩 幸开汤网——猛着祖鞭 小心翼翼——大腹便便 有声有色——无法无天 俯首听命——摇尾乞怜 枯竹复生——昙花一现 唯我独尊——与人方便

望梅止渴——画饼充飢

眉头一皺——唇齿相依

将心比己——含血喷人

可小可大——能屈能伸

止戈为武——下笔成文

雄才大略——博学多闻

片言九鼎——一諾千金

不知所云——莫名其妙

载歌载舞——亦步亦趋

若明若暗——如火如荼

焚琴煑鶴——爱屋及乌 三衅三浴——一张一弛 龙蛇混杂——鹬蚌相持 过关斩将——徙宅忘妻 龙行虎步——鶴立鸡群 再接再厉——难舍难分 扫除天下——扭转乾坤 一枝独秀——万马齐喑 眼中有刺——笑里藏刀 仁者不忧——庸人自扰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悬崖勒马——临渊羡鱼 磨穿铁硯——击碎唾壶

荣归梓里——初出茅庐 去粗取精——厚今薄古 柔情似水——暴躁如雷 张冠李戴——萧规曹随 我行我素——自吹自擂 野心勃勃——众目睽睽 无孔不入——有口皆碑

渐入佳境——力争上游

离经叛道——养尊处优

降龙伏虎——杀鸡儆猴

华灯初上——明鏡高悬

问心无愧——望眼欲穿{万寿无疆对联}.

有勇无谋——优柔寡断

赤膊上阵——白手兴家

徒子徒孙——称王称霸

去伪存真——弄虚作假

五里雾中——九宵云外

三长两短——百物一疏 龙爭虎斗——兔死狐悲 壶中日月——皮里春秋 津津乐道——喋喋不休 红颜白发——皓齿明眸 平分秋色——小寒喧叙 忍无可忍——玄之又玄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之乎者也——的了呢吗 有損尊严——无伤大雅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马齿徒增——犬牙交错

难得糊涂——不甘寂寞 豺狼当道——老鼠过街 坐拥百城——退避三舍 风格崇高——才思敏捷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流芳百世——臭名昭著

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老牛破车——盲人瞎马

老牛破车——盲人瞎马

山穷水尽——地老天荒

望子成龙——指鹿为马

洗心革面——脱胎换骨

饮鸩止渴——借酒消愁

空中楼阁——世外桃源

顺风驶船——逆水行舟

前途无量——后患无穷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伶牙俐齿——笨嘴拙舌 张冠李戴——鹊巢鸠占 张冠李戴——鹊巢鸠占 投鼠忌器——打草惊蛇 泥牛入海——饿虎扑食 销声匿迹——隐姓埋名 按部就班——拔苗助长 石沉大海——日薄西山 地大物博——源远流长 死记硬背——生吞活剥

贤妻良母——孝子贤孙 平分秋色——独占鳌头 草菅人命——荼毒生灵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兴师动众——调兵遣将 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假公济私——损人利己

叶公好龙——杞人忧天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腾云驾雾——乘风破浪

将错就错——以讹传讹

将错就错——以讹传讹

偃旗息鼓——息事宁人

有口皆碑——无的放矢

有条不紊——无地自容

有禁不止——无计可施

呱呱落地——呀呀学语

海枯石烂——日久天长 翻山越岭——赴汤蹈火 临渴掘井——未雨绸缪 赫赫有名——默默无闻 咬文嚼字——舞文弄墨 咬文嚼字——舞文弄墨 有口难辩——无利可图 有利可图——无家可归 有生之年——无米之炊 有法可依——无权过问 海晏河清——天昏地暗

万寿无疆对联篇四

对联及对联文化

对联及对联文化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通称对子,也叫联语、联句。是一种流传于口头、书本,或者题写在壁柱上的对偶语句。其一字一音,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题刻在壁柱上的对联,谓之楹联。由于对联通常以壁柱作为表达场所,所以,楹联也常用来泛称整个对联。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如:中华民国对袁世凯。

第二,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同。

词性相对,是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结构相应,就是两联的语法结构相同。

节奏相同,就是两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权变的情况:

(一)在大的结构上一致,而细微处允许有些差异;如上面的例子,芦苇对竹笋,都是名词对名词,但芦苇是联合式名词,竹笋则为偏正式名词,有细微的差别,是允许的。

(二)句中自对而上下不对。广西柳州柳侯祠联:

山水来归,黄蕉丹荔;

春秋报事,福我佑民。

(三)借对。所谓借对,就是用某个词语的甲意义(包括某种词性和结构)的同时,又借它的乙意义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分为借上、借下两种。

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称为借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借上联的词语以适应下联的称为借上。如湖南桃花源的题联:

境辟太元年,看流水桃花,洞口不生寄奴草;

地犹武陵郡,喜垂髫黄发,村中时见避秦人。

此外,还有正对(上下联意思补充)、反对(上下意思相反,互相映衬)、串对(流水对)、半对半不对等情况。可参照近体诗对仗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这种权变,多源于表意的需要;此外,也可以使句式显得更加灵活。 第三,平仄相对,音调和谐。原则:出句中平仄交替,对句中平仄对立。

特别是句脚的字,必须平仄相对。

第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或正或反,但须有关联意。

又有“六要素”之说,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三、对联产生的原因

对联是我国的特产。这样说的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思维方式。第二,语言因素。

四、对联的起源、发展

{万寿无疆对联}.

1、对联的起源

关于对联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1)先秦说。

先秦时期,已有很多对偶比较整齐的句子。如:

上古歌谣中的“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

《诗经·小雅·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

《易·乾卦·文言》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等,《系辞》中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等;

《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

《论语》中的“乘肥马,衣轻裘”、“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独立而不改,周行则不殆”等。

虽然刘麟生先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道德经》中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但这些大多是不劳经营,率尔而对,不是有意去作“对联”。

至于《封神演义》中写的姜子牙登台拜将一段,所谓“子牙至岐山,将近将台边,有一座牌坊上有一副对联:三千社稷归周主,一派华夷属武王。”当为小说家言,不足信。

(2)汉魏说。

据传说,东晋王羲之某年年关自书一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因人们酷爱其书法,不久为人揭去。复书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又被揭去。后书写“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清晨补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虽是标准的对联形式,但系传说,并无实据,当出自后人的附会。

(3)梁代说。

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说:“考宋(应为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

(3)五代说。

五代说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其依据是我们迄今所见史书记载最早的一副对联: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关于这副对联,有四种说法:

A、孟喆说。

宋李颀撰《古今诗话》、黄休复撰《茅亭客话》载:后蜀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书“元亨利贞”四字。则该时之桃符,惟录经典吉祥语,固未事铺采摛文也。然才藻横溢者,每苦难抒怀抱。昶子善书札,因取本宫册府书云“天垂馀庆,地接长春”一联。文学于兹萌芽。

B、辛寅逊说。

宋孔平仲《谈苑》载: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按,指宋军)将致讨之前岁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

C、孟昶说。

孟昶说又有两个版本:据宋秦再思《洛中记异录》载,孟昶所作联语为“天垂馀庆,圣祚长春”;据《宋史·蜀世家》、《宋史·五行志》及宋张唐英所撰《蜀梼杌》载,则孟昶所作联语为“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

(4)唐代说。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唐人酒令中有“【令】鉏麑触槐,死作木边之鬼;【答】豫让吞炭,终为山下之灰”的例子。

宋尤袤《全唐诗话》、吴炯《吴总志》载,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 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又《全唐诗话》卷四“温庭筠”条载:宣宗出句“金步摇”,温庭筠以“玉条脱”对;又药名“白头翁”,温以“苍耳子”对。皆此类。{万寿无疆对联}.

2、对联的发展

对联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唐代——滥觞期

代替桃符,是对联社会化的开始。

宋元——推广期

宋代的对联,开始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如游览联: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僧契盈陪同钱俶游碧波寺时,于亭柱上书一联曰: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如书斋联。南宋绍熙五年,朱熹筑沧州精舍,自书一联云: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寿联、挽联也产生于宋代。但文献流传下来的并不是很多。宋代的对联,除散见在诗文集、笔记、诗话外,还见于周守忠的《姝联》,钱德苍的《玉堂巧对》,以及近人曲滢生所辑《宋代楹联辑要》等著中。。

元代对联流传更少,较好的如赵孟頫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另外,对联也开始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宋代的话本小说,常在“却似”、“正是”之类的词语下插一副对联,如《碾玉观音》中的“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至诚张志管》中的“闹钟始觉山藏寺,傍岸方知水隔村”等;这些对联都是结合小说内容而做的结语,后来渐渐移至篇尾,如关汉卿杂剧《救风尘》末尾:“安秀才花柳花成花烛,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元明之际的章回体小说的回目,很多也采用了对联的形式,只是对对仗、平仄等要求没有对联那么严格。

明清——鼎盛期

明清之鼎盛,主要得益于皇帝的大力提倡和创作实践。

清陈尚古《簪云楼杂说》载,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微行出观。

另据明周晖《金陵琐事》载,朱元璋还时常自书一些对联赠送给臣下,如赠徐达者: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

{万寿无疆对联}.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

赠翰林学士陶安者: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院文章第一家。

这一时期的楹联大家,有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

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

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

首先,越写越宽。

第二,越写越长。如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180字,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

第三,越写越巧。

第四,出现了大量的汇集和联话。

如康熙御定的《分类字锦》六十四卷,分借对、数目、干支、卦名、彩色等门类; 杜公瞻《编珠》、高士奇《续编珠》,分岁时、人伦、文学、花木、鸟兽、虫鱼等门类; 李谦堂《联经》,集儒家经语或据经语自撰成联;

王有光《吴下谚联》、李光庭《乡言解颐》,采集江浙地区谚语成联。

梁章钜《楹联丛话》等。

所谓“联话”,就是“钞纂楹联,附以记述”,对所录对联的背景、内容、技巧等作一些说明和议论。

民国至今——延展期

五、对联的种类

1、春联

每年除夕前后,为庆祝新春的到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

春联的内容广泛,有纪实者。如传说中宋代名相吕蒙正,少时家贫,除夕自题一联曰: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有寄情山水者,如元代杨瑞: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有赞政声者。如明代南京城守门宦官高刚: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有安贫乐道、祈愿苍生者,如清代宁波名医范文甫: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下一篇:三年级推普周活动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