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立意指导

来源:记忆力训练 发布时间:2018-02-23 点击:

中考作文立意指导篇一

中考作文立意

作文系列训练(二)——立意2015.02

一、什么是立意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中心意思,即文章的主题思想。“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意在笔先”,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

二、立意的要求:

(一)立意要正确、鲜明

所谓正确,是指所确立的主题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不能有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存在。

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

(二)立意要集中、单一

主题是统摄全篇文章的总纲,必须单纯明确。

(三)立意要深刻、新颖

所谓深刻,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

而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要创新,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三、立意常见的问题

1、人云亦云,显陈旧2、浅尝辄止,显肤浅

3、剑走偏锋,显消极4、贪多求全,显盲目

四、立意的方法

立意的方法可归结为“一看”,“二定”。一看题目或要求本身有无中心的要求。如果有,作文就要围绕题目规定的中心写。如:有的命题作文本身就给我们规定了中心思想。比如《记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刻苦学习”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二定,如果作文题没有规定中心,就得自己确定中心。比如同一个作文题目,由于大家掌握的材料不同,就要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确定中心。具体方法有:

(一)、化大为小,虚题实写

在题目前面加上一定的修饰语,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使写作内容变得具体、明确。

在添加一些限制性成分后,文章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会更加明确和集中,便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有机展开。如作文的题目为“诚信”,那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和题目要求,在它的前面分别加上“弟弟的”、“一位钢琴店老板的”这样一些定语,就变成了下面一些文题:“弟弟的诚信”、“一位钢琴店老板的诚信”。再如,以“幸福”为题目,化大为小.,可以拟题“追求幸福”、“体味幸福”、“我要的幸福”„„

将题目扩充成一句话,从而使题目的范围具体、清晰,有利于从小处、实处打开我们的 1 / 4

思路,进而大题小作,虚题实作。如作文的题目是“战胜脆弱”,使用扩充成句法来化小十分合适。如可扩充为“战胜脆弱才能有所成就”、“我是这样战胜脆弱的”、“战胜脆弱对我尤为重要”等等。再如,以“幸福”为题,化大为小.,可以拟题“幸福是一种心情”、“追求幸福没有错”、“为了幸福而努力”、“幸福在哪里”„„

(二)、化小为大,实题虚生

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有的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作文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生活中有些材料看似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中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落而知秋,一芽绿而示春”的艺术效果。

1、能小中见大。并非随意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这里还有一个深入开掘和精心加工的问题,即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比如《压岁钱》这个题目,可以展开这样的联想:身为大款的表叔给压岁钱时的神态,人们对他恭敬的态度,自己的感受;贫困的外婆给压岁钱时真诚而窘迫的神态,人们对她鄙薄的态度,自己的感受。最后结论是:真情是金钱不能替代的。

3、善于引申开拓。能够一粒沙里见世界,一句话中见真情。

(三)、逆向思维,反弹琵琶

所谓的逆向思维,就是同样一个题目,避开一般同学的构思和立意,“人褒我贬,人贬我褒”,巧妙地从相反或相对立的角度去立意。如《感谢挫折》。

五、立意与点题

点题就是在文章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交代或提示文章的主旨,即点明文章的主题或者意图。通过点题,可以使作文的立意更加醒目,使含蓄的主题更鲜明,甚至可以使偏题离题作有了“救命稻草”。

常见的点题位置有:

1、重视拟题,标题点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观点鲜明、简洁醒目的标题能吸引老师的眼球。这种标题能反映文章的主旨,题意即文意。例如,以“诚信”为题的作文,有的同学拟题为“真诚直到永远”,直接点明了主题。

2、开宗明义,篇首点题。也叫 “开门见山”。一方面可以为全文定下基调,使文章不至于迷失方向偏离主题,也可以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开头就点明了中心或者扣住了题目,不会离题。也符合考场作文入题迅速的要求。

3、卒章显志,结尾点题。也叫“画龙点睛”。结尾的使命之一就是点明或者深化主题,好的结尾不仅在结构上起到呼应开头的作用,还能在内容上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效果。

4、抓住时机,不时点题。在文章叙述或者论说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以简洁精练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蕴含的深意,或者直接点明题目,加强文章内容和标题之间的联系。

点题除了重点把握好位置外,还应该掌握一些技巧,比如说,

1、点题必须醒目。就是让阅卷老师非常清晰地看到你点题的语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独立成段——把用来点题的句子以独立段的形式表达。

{中考作文立意指导}.

2、点题必须精练。点题语句不能啰嗦,必须做到语言精练,要言不烦。

3、点题必须自然。主题应该是文章事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水到渠成,恰到好处,不能勉强“显志”,更不可以任意拔高。

4、点题必须明确。考场作文点题不能过于含蓄,应直接点题,以加深阅卷老师对作文“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印象。

2 / 4

六、佳作引路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完全黑了下来,路幽静得吓人。树枝上偶尔一声猫头鹰的悲啼,或斑鸠的一翅“扑棱”,都会让人毛骨悚然。中午我和爸爸赌气没有吃饭,他那凶神恶煞的面孔让我对这个家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想到了离家出走,气冲冲地离开了这个让人生厌的家。究竟要去哪里,我自己心中也没有目标。

远处投来一束灯光让我警觉起来,我想起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恶人抢劫,毕竟我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女生,于是躲在路旁的树后悄悄地观察起来。一个老大爷拖着一辆车慢慢地走来,前面一位老太婆用手电给他照路。我这才放心地走了出去,却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他们是在前面的集镇上卖完烤红薯回家的。老太婆见只有我一个人,她攥紧我的手生怕我逃跑了似的询问情况。我如实地回答了她的提问,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灶膛里拿出了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塞到我手中。我推辞不要,其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只是口袋里没有钱的一句托词而已。

“小姑娘,吃吧,想必你也饿了,这红薯是送给你的,不要钱!”老大爷温和地说。“谢谢了!”我话没说完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们见我吃得“吧嗒吧嗒”作响一副馋相,老两口于是笑了起来。我一边舔着手指上沾着的薯泥,一边不停地道谢,这时老太婆发话了:“你吃了我一个红薯就千恩万谢,那你的父母养育你十多年,你该吃了他们多少粮食,怎么就为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离家出走,你觉得这应该吗?”我愣住了,痴痴地望着老太婆,咀嚼着这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刚刚还愤愤不平的心霎时变得内疚起来,我无言以对,只是低下了尚存余怒的头。

“小姑娘,回家吧,你爸妈肯定会着急的,说不定他们在四处寻你。”老大爷劝慰我说。“我们同走一段吧,等会我们到家后再送你一程。”老太婆拉着我的手往回走。

夜更深了,我帮老大爷推着车子往回走,寒风迎面吹来,也没有那么刺骨。猫头鹰偶尔的一声啼叫也不再那么悲凉,斑鸠的“扑棱”也仿佛是在用暖翅给它的孩子遮挡风寒。我聆听着车轱辘的转动声,它和北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好像奏响了一首回家的进行曲。

“小翠!小翠——”(化名),前面传来了熟悉的呼喊声,我知道那是爸爸妈妈撕心裂肺呼唤。滚烫的泪水抑制不住从眼眶中涌了出来,情不自禁地大声回应:“我在这——” “我在这——”我和老大爷、老太婆齐声回应。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这冬夜幽深的小路呀,它留下了我美丽的记忆,留下了我深深的成长足迹!

【亮点揭示】

这是一首对父母的理解之歌,也是一首人生的成长之歌。我们不少中学生对父母的苦心教育不甚理解,离家出走屡见不鲜。考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通过“老太婆”一句“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的教育,她终于醒悟了,长大了。文章极有真情实感。本文的亮点也就在于作者能够把对父母理解的深情写出来,使文章做到了以情动人,但本文有抄袭之嫌,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写真情可以,一定要是新鲜的材料,拾人牙慧是不太好的。{中考作文立意指导}.

我找回了自信

“岁月在无声地溜走,终于,采野花、数星星的日子纷纷飘散在发黄的挂历上,离我们远去,那份快乐也将永远被锁在记忆的门槛里。随之而来的,是幻想破灭后的绝望和失落。但,我不甘失败,我不甘寂寞,我要点燃我的心烛,让它驱散弥漫在我周围的黑夜,让它熔化覆盖在我心头的片片寒冰„„”写完上面的话,她合上了自己那精美的日记本,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抽屉里,扣上锁,同时,也把那份自信埋入心底。

3 / 4

她,一个有极强好胜心的女孩,转入重点中学快半年了。从一个很普通的学校转到这里,她知道家里托了很多关系,花了不少的钱。可是,在这里她没什么朋友,最让她心烦的是她的成绩。每次成绩表排出来,她的名字几乎都在长蛇阵的最下层。每当想到这个,她都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似乎她前面的名字有千万吨重,压得她快要窒息了。

她要奋发,她要无愧于所写下的话,要付之于行动。于是,她不再整天空想那些无用的虚幻的东西,为她知道要面对现实,不能做空想主义者。她上课精力集中,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这一切,她都尽力做得很好。果然,她的成绩有了起色,她的脸上也露出了

久违的笑容。就这样,她坚持着这样做下去,她的成绩竟到了中游。这些都太令她高兴了。

又一次,她打开自己心爱的日记本,写道:"人,就像茶叶一样,只要投入沸腾的生活,点亮心烛,激活自己,就肯定能够显现出生命力的颜色。"{中考作文立意指导}.

写完之后,她又一次合上日记本,把它锁在抽屉里,同时也把那份成功的喜悦锁进了心房。

渐渐地,她的成绩直线上升,她也更加自信起来了,也结交了好多朋友„ 她再次翻开日记本,郑重地写道:

"人生,一局落子无悔的棋,一场人喧鼓响的戏,一重波涛万顷的海,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过客,但我自信,我能够化解心灵的困惑与迟疑,而今,我真的做到了„„"她就是我。

{中考作文立意指导}.

固然,你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过客,当面临绝望、失意时,一定要点亮心烛,找回自信。它必定能照射出生命力的本色。

点评:

用第三人称来写的考场佳作少之又少,本文则有意识地而且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文章立意深刻独到,选材贴近生活:通过"她"(我)寻找自信的过程,表达了当代中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突出了"自信"对于人生的巨大作用。日记本这一道具的运用,既交代出时间变化,又使文章脉络清晰、完整。文章语言流畅,条理清晰,三段富有哲理的日记内容以及结尾有力的议论生发,成为文章突出的亮点。

七、立意练习与写作实践:

(一)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善良、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以“----------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中考作文立意指导}.

(二)一家四口围绕“亲情”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女儿说:“世间最美是亲情。”儿子说:“亲情是把双刃剑。”妈妈想了想说:“亲情常常创造奇迹。”爸爸最后说:“理智比亲情更重要。”请任选上述某一个人的话为写作主题,以“我的亲情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三)虚心是进步的阶梯,信心是胜利的号角,爱心是团结的纽带,诚心是友谊的花朵。。。。。。 请以“心之力”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4 / 4

中考作文立意指导篇二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

1.全命题作文常见类型

(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 如:《飞翔》、《送你一轮明月》

(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 如:《分享》、《抉择》

(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 如:《这也是一种美》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2. 何谓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 (学生齐读)

3.从题目中审出什么

(1)审清词语含义,拓宽思路。(字面义及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 ) 《一道风景线》 (“美好高雅”等值得赞美的人和事)

失误:自然景色、考试作弊、环境破坏、乞讨老人

《送你一轮明月》 (学生思考)

含义:友情、亲情、安慰、鼓励、希望。最好虚实结合

(2)审清写作重心,找准立足点。 《下雨天,真好》

(3)审清限制要求。 ( 文体、人称、范围等)

《这一天,让我铭记》:记叙文、第一人称、一天之内

注意:题目后的写作要求,字数、体裁等。

4.怎样审题

方法:逐词推敲,抓住关键词。

(大家看这个题目,逐字推敲,看写作时该注意什么,把你的发现写在练习本上。小组讨论)

例:《这也是一种美》

“这” (距自己较近的事或物,切身感受为好)

“也” (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如:残缺、谎言、寂寞、挫折) “美” (给人享受、教益)

题眼:也

三、立意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审题只是明确

写作方向,而立意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1.什么是立意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等。(学生齐读)即:写本文的目的

2.立意的要求:(教师解说)

正确 明确 深刻 新颖

3.立意的技巧

a 变换视角 《珍惜》(实、虚)(顺、逆)

从“实”立意: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鸟类;珍惜植物;珍惜朋友……

从“虚”立意: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思想;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天……

顺向立意: 珍惜友谊;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遗产……

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

(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但要言之成理) b联想想像 《绿色》

自然的绿色:

主观色彩:心灵的绿色、绿色食品、青春、希望、绿色军营、生机…… c 展现个性 (张扬个性、写出独特体验)

d 聚焦时代 (学校、家庭、社会折射的时代风貌)

四、练兵场

1.《我想握住你的手》 2.《翅膀》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 解析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 你的手”:要求写的是“我”和“你”的关系。

“你”: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作品中的形象,亦可是拟人化的事物。

“想”:说明还只是一种渴望,还没有实现。为何产生这种渴望应做重点写。 “握手”:表示两人的最后结局,“我”渴望中的最后结局,象征和解、求助、鼓励、崇拜等。

《翅膀》

本义:是昆虫、鸟类的飞行器官,昆虫、鸟类依靠翅膀从一个点快速地到达另一个点。 引申义:让人自由、超越,给人力量的事物,也可以称翅膀。

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

目含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

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

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

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一、考试中常见误区

(一)忽略指向:不能整体把握、遗漏要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

对题目的某一要素上,以偏概全,导致跑题如“今天真好”,忽略了

“今天”这个时间限定范围,而只在“真好”上面做文章,素材不考虑{中考作文立意指导}.

时间)

1.忽视背景语——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

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不同,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走

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的文脉相贯通。例:

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妈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长大了,总会离开你;老师,我知道

你爱我,可我毕业了,总会离开你;朋友,我知道你爱我,可我

升学了,总会离开你……

亲爱的同学,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些什么?请你以“总有离

开的时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中考作文立意指导}.

选;(3)字数不少于600;(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分析:作文背景语提供了一个情境,“毕业告别晚会”,晚会本身已含有题目中的“离开”之意

主体部分有三个并列的分句,分别提到了离开妈妈、老师、朋友,提醒我们可以书写亲情、师生情、友情省略号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因素,省略号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提醒我们关于离开的故事和思考,应该还有许多

如果忽视背景语和题目的分析探究,对照材料一一道来:离开母亲,离开老师,离开朋友,没有自己的构思,流于空谈,变成像扩写,又像问答,肯定很难深入

2.忽略提示语: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例: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某些故事发生,之后就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分析: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⑴要写自己的,不能写别人的;⑵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⑴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⑵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中没有大的失误而有的同学偏偏离开了“我”的读书经历,“我”的读书体验,泛泛而谈书的作用和好处,写出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缺少个性的文章

(二)游离中心:不能辨明主次、突出重心(如“心灵的选择”,有的就详写“选择”,略写“心灵”,结果走进了喧宾夺主的误区)

1.主次失衡——

例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

例如《我的老师》与《我和老师》题目仅一字之差,但前者应侧

重于写“老师”,刻画老师的形象;后者则应侧重于写“我”与“老师”间的交往过从,重点则要落在事件的叙写上

2.修饰失度 ——《运动会花絮》指文题有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而作者审题时注意不足,造成文章没有显示那些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致使文间修饰不足或超出限度,不能恰到好处地满足题意要求如以《运动会花絮》为题作文,有位考生却只记叙了4×100米接力赛这一件事,详细描绘了,接力赛的精彩过程,显然离题了。从文题看,似乎没有限量,其实是有的因为“花絮”一词是指各种比较有趣的零碎新闻,既然是“零碎”就不只一件了把握题意的“量度”,原有的400米角逐,文字可压缩,然后再选两三件运动会上的小事来记叙当然,这若干件事所组成的“运动会花絮”,还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做统帅才是。

{中考作文立意指导}.

3.角度失准——《发生在家里的一件趣事》写一位老师儿子失踪的事,惊险有余而角度失准。

(三)理解肤浅:不能由表及里、化实为虚(只在“题目”的表面意义上做文章,把注意力放在对“题目”的表层意义的理解上,而置“题目”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象征意义等寓意于不顾,导致跑题)

在没有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随意处理,这种现象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中居多,往往造成跑题这样的重大失误有些作文的命题意图,并不在外表,而在深层或题外,考生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寻觅题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种命题,一般文字比较简洁,没有什么提示,审题失误率也最高。

如《心愿》:是谁的心愿?是什么样的心愿?是一个还是几个心愿?可任选一个方面来写,但重点要写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才是深层内容,才是题外真意如果只静止写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愿,极力渲染“心愿”变成现实的心情,对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的原因却写得很少,虽然也扣题,但只抓住外表,影响题目深度。 例:《失败也美丽》

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的人讨厌它,一味躲避,这样只能

中考作文立意指导篇三

中考作文立意指导教案1

九年级作文教学案(3)

教学内容:作文的立意(1)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立意力求有新颖的视角,能多角度思考。 2.学会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 3.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立意的思维技巧训练。 教学难点

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寄语

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写作文也同样。不同角度的立意,自会有他不一样的精彩。如何让思维开阔、深入,让立意异彩纷呈、熠熠生辉呢?今天我们来进行立意方面的专项训练。

我希望今天这节课不仅仅是绽放思维之花的一堂课,更希望他成为收获智慧硕果的一堂课!

二、课堂讨论:什么是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红线。写作文要意在笔先,也就是作文时,先要确定好中心思想再动笔,不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写了一部轰动世界的书,书名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以她的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美国南方奴隶制的黑暗和反动。这部书的中心思想,斯陀夫人在动笔之前就确定了。她曾对亲戚说:“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奴隶制度的野蛮与残忍。”于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诞生了。因为它立意深刻,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世界,出版后的几天内就卖了一万多册。由于这本书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斯陀夫人受到美国总统林肯的接见。这件事也证明了立意关系到一部作品的成败,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学生就以下几个作文标题练习先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你就是我的依靠。

生活的味道。

伴我成长。 三、课堂讲授:立意要切题

中考作文评级标准中对立意的要求是:记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议论文 “观点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

怎样才能算是切题呢?我们就拿《尝试》为例来作一下说明。从作文题目 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单纯的命题作文——一篇简单记叙文,要写好这篇考场作 文,正确理解“ 尝试”的含义是最重要的。尝试,即第一次有意识地去做某事。 “尝试”是主动的行为,不 是被动的、偶然的行为、经历或遭遇,不是对生活 的被动体验、感受等。所谓“主动”,就 是主人公面对一种新的情境,从主体 意识中萌发出来的想要一试身手的愿望和追求并付之于行动(包括心理行为), 并在此后获得了思想、情感上的收获、经验、教训等——这种主动行为并不排 除主人公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所进行的尝试。

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写许多尝试性的事件,如:做饭、洗衣、缝衣、登山、

划船、打工、游泳、学开车、做生意、跳舞、吸烟 等等,正面的反面的都有。可是无论从正面写还是从反面写的尝试性事件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立意。例如,都写劳动,有人通过劳动的尝试,体验出劳动的艰辛,父母的辛苦,劳动的伟大,读书的重要等,从而激发起珍惜学习生活、发愤学习,决心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思想感情;这样才可以

说是符合题意的,而有些人却得 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结论,从而产生厌恶劳动,鄙视劳动的思想感情,这种意义显然不正确,思想内容显然是不健康的,因此也是不切题的。所以说,问题不在于写什么事件——正面事件如果没有正确的立意,肯定写不出好作文;反面事件如果有正确立意,也可能写出质量上乘之作。  要想写出切题的文章,我们通常可以抓住以下两点来重点把握。 1. 准确

所谓准确的把握题旨,就是要正确的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即明白题目究竟

要求我们写什么。 比如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小作文,题目为: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 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诗如下:

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鹜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试举几篇为例来说明: 〔例文一〕

麻雀与燕子的对话

在一个树木茂密的山岗上,居住着麻雀、燕子、黄鹂、百灵、还有鹦鹉、喜鹊、苍鹰等鸟儿 。它们整天在这个茂密的树林里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它们是为了争夺食物吧?不,它们在这里是为了炫耀自己在百鸟中的本领,想取得比别的鸟们优越的地位。吵得最凶的要数麻雀和燕子了。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并不示弱,她一边报复麻雀一边嘲讽麻雀一边嘲讽黄鹂,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呢,又说百灵声音悦耳但动机不纯„„她们就这样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着。看来,鸟儿没有宁日了。 这篇文章,小作者显然是没注意审题,没有正确把握题旨。题目要求写的是对话的片断,而小作者所写的小文章虽然与所给材料有关,但无一句是对话。这篇短文只是对诗的一种概述和转述,是对材料重复的叙述。 〔例文二〕 麻雀与燕的对话

麻雀是生就的家鸟,只会在屋檐下树枝上做巢,居住在巢里或栖息在树枝上,喜欢 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绕着人们的房舍觅食,在田野里偷谷子吃。一天,她们碰上了燕子。 燕子是冬飞南夏飞北的候鸟,麻雀不能理解燕子何以要那么不顾疲劳的长途远飞。 冬天,燕子又要飞走了,麻雀议论了:“看我们姐妹,冬天不怕冷,你们厚厚的羽毛还不保 暖吗?你们为什么不能象我们一样常年住在北方呢?真是些儒夫!”燕子无言以对,她怎能解 释得清呢?心想:我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呀!我们身体的特征让我们必须随着季节冷暖的变化 而南来北往呀!

这篇文章,小作者也是没有正确把握题目要求。文章以说明、叙述为主体,两种鸟之间没有对话,只有麻雀对燕子说了一些话,但是燕子什么也没有说,只有心理活动而己,显然不符合题旨的要求。 〔例文三〕

黄鹂与鹦鹉的对话

在广州工作的叔叔回家看望奶奶,带回两只可爱的鸟,一只是黄鹂,一只是鹦鹉。 鹦鹉见有人来就会说:“您好!您好!”“欢迎!欢迎!”一类的话,特别招人喜爱,而黄鹂会唱出动听 悦耳的歌,也引得大家赞叹不绝。可是两个鸟常常互不服气:你青睐这个鸟时,那个鸟不免 有些妒意。有一天,正当我赞美黄鹂动听的歌声时,只见鹦鹉撇撇嘴说:“她唱得好听,还不是凭她妈给她的一副好嗓子,自己有何能耐?”黄鹂也不甘示弱,抖抖美丽的羽毛,伸伸脖子,尖着嗓子说:“她能言会道,又怎么样?她说的哪一句是自己的主见,还不是毫无原 则。”“谁没有原则?”鹦鹉叫起屈来。“就是她,就是她,不然,为啥有‘鹦

鹉学舌’的成语呢?”听着两只鸟的争论,我陷入了沉思。

在这篇作文中是以叙述为主体,作者转述出鸟儿的争论,显然不是直接对话:文中两种鸟分 别与作者的对话,作者殷勤地充当两种鸟的裁判并“陷入了沉思”,这不是两鸟的对话,真 不知作者“沉思”什么?这显然是立意不清楚。 2.鲜明

所谓立意要鲜明,是说在写作过程中要时刻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让别人清 楚地知道你在写什么,不能忽略对命题(或材料)的特定含义的把握而泛泛地展 开,这样 就会造成思想不鲜明,中心不突出,使别人看到你的文章不知道你在 说些什么。

从前有一位画家,爱画山水画。朋友请他画一幅青松图,他画了一棵挺拔 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松树和柏树是同科植物,如果画上 柏树就更好了。于是又画上柏树。又一想:再画上竹和梅,不就成了“岁寒三友” 吗?于是又挥笔画上了竹和梅!画着画着,他又想:有松需有山,有山必有石„„ 当他把这幅画送给朋友时,朋友怎么也看不出这幅画要表现什么。这个故 事说明:一个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这也想表现,那也想表现,结果往往 让人摸不着头脑。

同学们在确定了中心后,写作时所有的事件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例如 要写“一位善于启发学生的老师”,就应选择这位老师如何启发学生的典型事例 去写,而不要既写这位老师热爱学生又写这位老师的幽默风趣,还写这位老师 的敬业精神,等等 。结果,文章不伦不类,没有了中心。俗话说,“船老大多

了要翻船”,写文章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只能立一个“意”,表现一个中心,否则, 意多势必乱文。

四、课堂讲授:立意要阔

1.出示:立意要阔就是要会运用发散思维,就是要横向扩展发散,把人、事、景、物、理联系起来。

2.以“手”为例,让学生多角度立意。

3.从学生立意的展示中引导学生归纳出立意的角度:可从外形、颜色、成因、功用、关系、象征等角度立意。

4.在相互交流提高的基础上再以“台阶”为题,分组合作多角度立意。 5.教师出示多角度立意示范:

A、沧桑的台阶、朴实的台阶 ——颜色

B、给别人一个台阶(宽容) 给自己一个台阶(善待自己) 给孩子一个台阶(家庭教育)

给学生一个台阶(学校教育) ——象征

C、走自己铺设的台阶(创新进取) 为别人铺设台阶(无私奉献) 上台阶与下台阶(人生态度)

永无尽头的台阶(修养、科学) ——功用 D、台阶的材料(人生态度) ——成因 E、有规律的台阶、整齐的台阶 ——外形 F、相互支撑的台阶 ——关系 6.出示话题“良师”,让学生构思立意。

在学生陷入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从人、物、景、事等方面联系,分析“良师”

的本意、比喻意、引申意等。

教师再展示“良师”的立意示例: 人: A、老师

B、学习生活中给你鼓励、教育、启示的,不论老少、不论在学校教没有教过你的都可以为师。

物:A、植物 如瓦砾间顽强生长的小草,成熟时总低着头的稻穗,毫不屈服、节节攀升的劲竹„„

B、动物 如团结协作的蚂蚁,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蜘蛛,遭重创仍然热爱生命的蝴蝶„„

C、自然事物 如沉稳的山,风雨后的彩虹,启迪做人的书籍„„

事: 奋进中的挫折、生活中的教训等都是我们的反面教员,也可以为师。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痛苦警戒我们少走弯路,这难道不是良师吗?

五、本次作文训练题:

题目: 我读懂了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二教时

学生习作,老师来回巡视并指导写作。 题目: 我读懂了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上一篇:中考作文立意教学
下一篇:中国历史人物作文素材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