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欧洲有句谚语

来源:记忆力测试 发布时间:2018-07-26 点击: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篇一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检测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1.5世纪末期,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的是( )

A.日耳曼人 B.希腊人 C.埃及人 D.古巴比伦人

2.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封建主之间的封主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 )

A.土地 B.基督教会 C.权力 D.农奴

3.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

A.丕平献土 B.查理帝国诞生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城市的兴起

4.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5.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B.巴黎和伦敦是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C.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D.西欧城市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6.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巴黎

7.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A.巴黎 B.伦敦 C.威尼斯 D.佛罗伦萨

8.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9.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这一年是( )

A.610年 B.622年 C.630年 D.843年

10.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1.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很久,然而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

A.血统 B.语言 C.宗教 D.风俗习惯

12.下列对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②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 ③其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④12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 B.其主体建筑风格多为耸立的尖顶

C.殿堂内部装饰华丽精巧,图案多为植物纹样和《古兰经》经文美术字

D.寺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之地

14.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15.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佛教的创始人是耶稣 B.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C.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 D.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6.下列对《一千零一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又名《天方夜谭》

B.它由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王宫轶事等

C.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画面

D.它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反映了古希腊的早期历史

17.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的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希腊人

18.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果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天方夜谭》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9.8世纪时,巴格达曾是一个大帝国的首都,这个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20.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是在( )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1世纪前后 C.5世纪 D.7世纪中期

21.下列关于古代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 B.5世纪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家统一了日本本土

C.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改称天皇 D.大化改新开始于6世纪中期

22.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23.大化改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

①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②土地收归国有 ③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④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士是随着庄园的建立而出现的 ②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蓄养武士 ③武士出现后,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 ④武士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25.下列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8分,28题9分,29题12分,30题9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4分)

(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分)

(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4分)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教皇和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他们来自农民。他们或者是大家庭中没有继承到土地的次子们,或者是被战争或饥荒从土地上赶出来,去寻找新的生存机会的人,或者是充满冒险精神、喜欢新生活的人。

材料三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一中所说的“人类意识”“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所说的“一个新阶层”是指哪些人?(2分)

(4)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范围内的伊斯兰教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 穆罕默德在传教中提出“凡加入伊斯兰教皆为兄弟”的口号,并建立麦地那宪章,宣称:一致对外。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有着怎样的遭遇?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那样对待伊斯兰教?(4分)

(2)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3)麦加、麦地那和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著名城市,请分别说出这三个地点的地位或发生过的重大事件。(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有三个信奉宗教的人分别说了如下三段话:

甲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恶事最易做,善事最难行。阿弥陀佛。

乙说: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麦加圣地朝拜。

丙说:上帝啊!我是你忠实的奴仆。

请回答:甲、乙、丙三人分别信奉什么宗教?这些宗教的创始人分别是谁?(1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日本明治政府

材料二 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中的比重超过20%。——二战后日本政府 材料三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中国现代谚语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日本近代一次重要改革中的措施,你知道是哪一次吗?(2分)

(2)读了材料一、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2分)

(3)谈谈你对材料三谚语中的“穷”的理解。(2分)

(4)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目前中国教育还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建设?(3分)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检测题参考答案

1.A 点拨: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故A项符合题意。

2.A 点拨:本题考查对封建制度的理解。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形成了封建主之间的封主与封臣的关系。

3.A 点拨:8世纪中叶,宫相丕平夺取了法兰克王国的王位,获得教皇的支持。为了报答教皇,丕平把意大利中部的一大片土地赠予罗马教会。这一事件史称“丕平献土”,这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4.D 点拨:本题考查对西欧封建农奴的了解。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结婚也要获得主人的允许,故D项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5.D 点拨:本题考查对西欧城市兴起情况的掌握。D项内容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庄园有关。

6.D 点拨:12世纪时,巴黎的城市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故D项符合题意。

7.D 点拨:本题考查对西欧城市兴起情况的了解。

8.D 点拨: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是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故答案是D项。

9.B 点拨: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是622年,故B项符合题意。

10.A 点拨:本题考查对世界三大宗教的掌握。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于公元 1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7世纪,故答案是A项。

11.C 点拨:由于伊斯兰教的纽带作用,虽然阿拉伯帝国灭亡了,但其民族至今仍然存在。

12.A 点拨:本题考查对阿拉伯帝国的掌握。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是在10世纪后,故排除含 ④的选项。

13.B 点拨:清真寺主体建筑风格多为宏伟的圆顶。

14.A 点拨: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作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故答案是A项。

15.A 点拨: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相传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故A项符合题意。

16.D 点拨:D项是对《荷马史诗》的叙述,与《一千零一夜》无关。

17.C 点拨:本题考查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18.C 点拨:本题考查古代西亚的文明成果。①种姓制度与古代印度有关,印度不在古代西亚地区,故排除;②③④都属于古代西亚地区的文明成果。

19.C

20.B 点拨:本题考查日本早期国家的出现情况。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

21.D 点拨:本题考查对大化改新时间的了解及对世纪换算的掌握。大化改新开始于646年,即7世纪中期。

22.C 点拨:本题考查对日本大化改新内容的掌握。在大化改新中,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而不是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23.C 点拨:本题考查对大化改新内容的掌握。①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④属于法令方面的内容,排除含①或④的选项。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篇二

期中卷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和思品期中试卷

选择题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D)

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

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D.奖励耕战

2.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B)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3.“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B)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B)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

5、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第。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A)

A.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分封制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C)

A.东周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7.光明学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亚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选项不属于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是(A)

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巴比伦王国

8.《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公民大会(A)

A.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B.保证全体居民的权益

C.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D.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

9.世界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D)

A.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日本

10.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发展到“民主政治顶峰”。此时的执政者是(B)

A.屋大维 B.伯利克里 C.亚历山大 D.亚里士多德

11.小敏在日记里写道:“李明成绩好、长得帅,很受女同学的欢迎。可我一看到

他和别的女生在一起就莫名其妙的生气。我只对他一个人好,也希望他只对我好。”小丽( C )

A、这样想是很自然的,不必大惊小怪B、可以想办法让李明只对她一个人好{中古欧洲有句谚语}.

C、不懂得用恰当的方式和男生交往 D、可以想办法阻止别的女生和李明

12.你认为下列同学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做法比较妥当的是( C) ①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②当老师有错误时,当面指出 ③和老师分享快乐,向老师倾诉烦恼 ④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妈妈:小丽,是谁来的电话?作业做完了吗?还在上网?„„小丽:妈妈,

你讲完了吗?对此你认为( A )

①父母子女之间发生“爱的冲突“是正常的

②青少年要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③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和期待 ④子女对父母的话要绝对服从{中古欧洲有句谚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小明的妈妈脚有点瘸,一天,妈妈为他送菜到学校,小明很不耐烦地说:“你

来干什么?快走!快走!同学们看见了,我多难堪!”小明的这一做法( A ) ①符合俗语:“儿不嫌母丑” ②是虚荣心在作怪 ③是一种不尊重母亲的行为 ④不理解妈妈对他的爱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小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一家三口幸福又甜蜜。后来,小丽的爸爸妈妈又把居住在农村的爷爷奶奶接进城里一起生活,全家五口人温馨又和睦。小丽家的结构演化过程是( C ) A由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 B由主干家庭到单亲家庭 C由核心家庭到主干家庭 D由核心家庭到联合家庭

16.逢年过节,很多出门打工的民工大都长途跋涉赶回家乡。这是因为(C)

A、他们出门在外太辛苦,想休息 B、他们不能适应沿海地区的生活

C、他们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D、他们想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

17.北大校长周其凤称2011年他们想招收这样的学生:热爱北大,孝敬父母,人格健全,成绩优秀。一个人没有孝敬父母之心,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对他人、对国家以及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你认为北大这样做的原因是(C)

①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用“爱”和“孝敬”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③孝敬父母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④北大想显示自己的门槛高,与众不同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上课时,老师误以为你违反纪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你可以(C) ①对老师怀恨在心,以后上课故意与老师做对 ②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请老师原谅

③有意识的疏远老师,避免再次发生冲突 ④选择一个恰当的机会,主动找老师把问题说清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下列属于家庭关系确立的有( D )

①王龙和李梅恋爱一年后到民政局登记领证,但未举办婚礼; ②张强和赵丽结婚,婚后一年生了一个女儿张华; ③王伟和张菲婚后无法生育,托人收养了一个男孩儿;④李辉母亲因病去世后,刘阿姨带着17岁的儿子嫁给了李辉的父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据报道,4名“90后”少年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后,为筹措喝酒、上网、滑旱冰的费用,竟在其中一青年的带领下,结伙持刀抢劫,被抓获归案,受到法律制裁。这警示我们( A )① 要谨慎选择朋友,不交“损友” ②要交那些积极向上的朋友 ③避免违法犯罪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朋友 ④ 对朋友讲义气,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分)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篇三

八上社会习题(A2类)

1.1 亚非大河文明

1、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文明是的馈赠。( )

A. 印度河 B.幼发拉底河 C.尼罗河 D.恒河

2、如果你到埃及去旅游,最可能吸引你的著名景观是( )

A. 埃菲尔铁塔 B.金字塔 C.兵马俑 D.长城

3、下列成就,属于古埃及人创造的有( )

①太阳历 ②象形文字 ③十进位法 ④木乃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如果你是一位伊拉克人,时光倒回到公元前18实际,你可能见到的国王是( )

A. 胡夫 B.阿育王 C.亚历山大 D.汉谟拉比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维护 )

A. 奴隶主 君权神授 B.自由民 君权神授 C.奴隶主 皇权至上 D.奴隶 皇权至上

6文字,后来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

A. 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拉丁文

7、古代印度位于( )A. 东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8、古代印度,有人在城市里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做的衣服,该人的等级( )

A. 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9、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宣扬( )

A. 因果轮回 B.“原人”造物 C.“命中注定” D.众生平等

10、如果你生活在古代西亚,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B、象征王权的司母戊大方鼎

C、种姓制度下人们的不平等 D、阿蒙神被人们供奉

11、观察下面“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区域,写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及其所处的大河流域。

(2)图中C国的种姓制度分为几级?各是什么?不同等级之间有什么严格的规定?

(3)B国在公元前18世纪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建立者是谁?其制定的一部法典的性质是?

1.2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

A. 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2、历史文物“鼎、甲骨文”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3、周王将其他地区先后封赐给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这种制度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4、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国家是( )

①秦国 ②晋国 ③楚国 ④齐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的原因( )

A.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6、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①出现铁农具 ②使用牛耕 ③大兴水利 ④青铜器的使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7、蔡元培称道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 “有教无类” B. “以礼治国” C. “因材施教” D. “民贵君轻”

8、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9、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在文化发展上的意义是( )

A.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B. 成为中华民族的治国思想

C. 为中华民族的长期延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1)其中商鞅变法和其他各国相比有何特点?其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2)请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3 西方古典文明

1、它有曲折的海岸线,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频繁,拥有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它是( )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

2、伯利克里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里的“全体公民”是指( )

A.全体居民 B.全体成年居民 C.全体男性居民 D.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3、下列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是( )

A、古希腊 B、雅典 C、斯巴达 D、古罗马

4、下列事件,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是( )

A.斯巴达克起义 B.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C.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 D.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5、下列关于基督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产生于公元1世纪 ②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③认为耶稣是“救世主” ④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有( )

①发现杠杆定律 ②创立物理学、植物学等学科体系 ③发现浮力定律 ④创立逻辑学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下列对古希腊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

B.《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相传由荷马加工整理而成

C.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D.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喜剧之父”

8、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 材料三 :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的主要消极影响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的法律建设有哪些影响?

2.1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1、中世纪是指( )

A. 古希腊灭亡至16世纪 B.东罗马帝国灭亡至16世纪

C. 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世纪 D.西罗马帝国灭亡至东罗马帝国灭亡

2.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封建主之间的封主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 )

A.土地 B.基督教会 C.权力 D.农奴

3.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

A.丕平献土 B.查理帝国诞生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城市的兴起

4.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5.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B.巴黎和伦敦是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C.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D.西欧城市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6.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巴黎

7.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A.巴黎 B.伦敦 C.威尼斯 D.佛罗伦萨

8.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9.基督教曾是下列哪一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A.西欧 B.北美 C.亚洲 D欧洲、北美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

(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教皇和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

2.2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1、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这一年是( )

A.610年 B.622年 C.630年 D.843年

2、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3、下列对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②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 ③其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④12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5、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佛教的创始人是耶稣 B.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C.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 D.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6、下列对《一千零一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又名《天方夜谭》

B.它由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王宫轶事等

C.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画面

D.它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反映了古希腊的早期历史

7、8世纪时,巴格达曾是一个大帝国的首都,这个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8、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果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天方夜谭》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范围内的伊斯兰教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 穆罕默德在传教中提出“凡加入伊斯兰教皆为兄弟”的口号,并建立麦地那宪章,宣称:一致对外。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有着怎样的遭遇?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那样对待伊斯兰教?

(2)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3)麦加、麦地那是阿拉伯帝国的著名城市,请分别说出这两个地点的地位或发生过的重大事件。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篇四

八上社会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新教材)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测试卷

出卷人:韩秋雅 审核人: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5世纪末期,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的是( )

A.日耳曼人 B.希腊人 C.埃及人 D.古巴比伦人

2.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封建主之间的封主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 )

A.土地 B.基督教会 C.权力 D.农奴

3.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

A.丕平献土 B.查理帝国诞生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城市的兴起

4.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5.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B.巴黎和伦敦是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C.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D.西欧城市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6.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巴黎

7.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A.巴黎 B.伦敦 C.威尼斯 D.佛罗伦萨

8.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9.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这一年是( )

A.610年 B.622年 C.630年 D.843年

10.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1.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很久,然而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

A.血统 B.语言 C.宗教 D.风俗习惯

12.下列对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②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 ③其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④12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 B.其主体建筑风格多为耸立的尖顶

C.殿堂内部装饰华丽精巧,图案多为植物纹样和《古兰经》经文美术字

D.寺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之地

14.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15.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佛教的创始人是耶稣 B.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C.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 D.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6.下列对《一千零一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又名《天方夜谭》

B.它由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王宫轶事等

C.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画面

D.它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反映了古希腊的早期历史

17.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的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希腊人

18.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果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天方夜谭》

上一篇:东北菜对联
下一篇:二月春风的说说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