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对联

来源:经典语录大全 发布时间:2019-05-11 点击:

中医药文化对联篇一

中药对联

1、药名对联是劳动人民群众消遣娱乐活跃文化生活的方式。相传唐代诗人杜甫,老年多病,贫困潦倒,开了一间中药店,对联是:

独活灵芝草;

当归首乌身。

由四个药名联成,寓意深邃。

还有一副长联:

白头翁持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簪戴银花,此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去母天仙。

上、下联共用药名18个,对伏非常工整,令人耳目一新。

药名亦可入谜。明代文人祝枝山聚宴赋诗,乐不思归,深夜仆人迎接,手提灯笼,他触景生情,吟成一首诗:

淡竹枳壳制防风,内藏红花在当中。

熟地不须用半夏,生地车前伏此翁。

既是药名诗,也是药名谜,道出了谜底"灯笼"的结构、用途,可谓工巧神奇。

更有把药名写入戏曲者,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第五本有一典写道:

裙染榴花,睡损胭脂;钮结丁香,掩过芙蓉扣;

线脱珍珠,泪湿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

共用了7个药名,构思厅特,含而不露,道出了张生眼中的莺莺形象,及张生对莺莺的衷情。

中医药是中化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灵魂,是我们炎黄祖先智慧的结晶,无穷的医药宝库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去发掘。

2、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名做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灯笼,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随口对说:“伤寒尤妙小柴胡。”

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不假思索地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客人看了病,告辞出来,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认生地熟地。”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

3、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颇为有趣。

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因医技高超,求医者不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可是,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的百般刁难。为此,父子俩决定返回故乡。临行之前,他们在店门口贴了一副

对联:“生地人参,附子当时”。横批是“茴香”。然后,他们悄悄离去。次日一早,病人见到门前对联,都为张氏父子的遭遇鸣不平,同时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

某地一位客人,慕名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客人进门见竹,不由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名医从容笑答:“伤寒尤妙小柴胡。”

4、古今医药春联

近日翻阅收集的报刊资料,读到几处医人写的春联,奇特有趣。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应用文学形式,沿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古今的春秋,几乎都是祝福之词,吉祥之句,但也有一些与此内容相异的特色春联。

清代浙江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名叫范文甫,他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贴在自家的大门上,联曰:“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他一反常态,怀着一颗医生所特有的“赤心”,衷心祝愿人常健,哪怕自己诊所无人光顾而“独贫”。另一副对联贴在自己书斋的门上。联曰:“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不生。”

良医此心皆同,真是无独有偶。清末湖南湘乡有位兼开中药铺的名老中医自题一副春联:“只要世上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江西吉水也有一位开中药铺的中医写过一副内容相似的对联:“但祈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中医药文化对联}.

清代以文风鼎盛而闻名天下的安徽桐城,至今还流传不少医家的这类春联,如“春夏秋冬,辛劳采得山中药;东南西北,勤恳为医世上人。”有一家药店对联奇巧:“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从前广州漱珠岗下有座小庙,里面塑着“医圣华佗”和“财神赵公”,每年春夏疫情流行,华佗面前香火特盛;秋冬一到,赵公又大走其运。两位神都不相让,都说你沾我的光。庙祝为了息事宁人,也让他二位有点自知之明,便请人写了副对联。其联云:“天上有财难买命;世上无药可医贫。”

有的药铺在店堂前挂对联,对仗工整,含意深刻,如“一药一性,岂能指鹿为马;百病百方,焉敢以牛做羊”,或“除三亲四友病痛,收四海五岳精华。”意指医生要有救死扶伤、善济疾苦之高尚医德。

5、医学家学会副会长卓儒杰书联赠偏方

●“竭诚开发中医药崭新领域,精心培植世界医学之花 。”

——中国湖南慈利中医卓儒杰书赠世界传统医学大会

●“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此为名医章次公所撰,他的得意门生朱良春,学业完成后欲归故里江苏南通市行医,临别前夕他书赠一联相勉,朱氏将它作为终身的座右铭。

●“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

——此为北京名中医岳美中自拟一副铭联,一直挂在他的诊室里。

●“秋风橘井落甘露;春雨杏林别有天。”

——名医岳美中所拟对联

●“医非学养深者不足以鸣世,书非抉择严者不足以为法。”

——出自秦伯未先生之手。

●“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

——程门雪先生所拟,流传颇广,概括了医家成器的两大因素——饱读与多师,徐、叶二人堪称千古楷模。

●“士先器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

——此为名医冉雪峰所撰,指明了医家与学者成才有相通之处,强调先修身养德而后方是学问文章,品格比学问重要。

●“人之有恒成良医,人之无恒便成庸。”

——出自江西名医许寿仁(1904-1970年)。1947年创办江西中医学校,制定校训“勤读精研”。经常告诫学生“医乃活人术,莫作谋生计。”“志于道,勿志于谷,不以术渔利也;请业宿彦,问道江湖,不固多自封也:临证处方,审慎周详,不精率误人也。” ●“十年读书,十年临证;存心济人,存心济世。”

——辽宁名医马二琴所撰,题于其药房门前两柱上。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胸中有太和。”

——此为无锡名医朱兴宝(1873-1950年)所撰,他经常教导门人说:“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胸中有太和。凡读书要有恒心,方能有成,否则一曝十寒,终归泡影。尔等当勤学勿懈。”

●“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

——此为福建名医盛国荣所撰,上联道出用药须灵活变化,下联写为医待患须有“贫富一般心”,一视同仁;一说技艺,一说医德,佳联巧思,浑然天成。

●“一生哪有真闲日;百岁仍多未了缘。”

——清代曾为乾隆御医的徐灵胎对联

●“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

“魂返九泉,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

——名医徐灵胎临终前自挽二墓联

●“九重天子垂青问;一榻先生卧白云。”

——清代名医薜雪自题联。医学上与叶天士并世齐名,称为“叶薜”。薜氏除医外,还工书善画,并酷爱诗联,著有《一瓢诗话》。他性格孤傲,蔑视权贵,联语也显示清高。

●“一钱罄矣还栽菊;四壁萧然不卖琴。”

——明代安徽休宁县吴士彪,医名振乡里,他仗义疏财、扶贫济困,虽生活清苦,但情怀高雅,曾撰此联以明志。

●“谈史有怀经世略;验方常著活人书。”

——清朝中叶,江苏名医之冠何书田,治愈巡抚林则徐夫人所患肝病顽疾。何书田研制的“戒鸦片烟丸”和所著的《救迷良方》,在林公主持的禁烟运动中也大建奇功。在何氏60岁寿诞,林则徐特书撰书此联相赠。

●“独有痴儿惭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名医何九香,他的老母逝世,在悲痛中他题写了此副挽联贴在门口以表哀思。

●“一技半生,精诚所结,神鬼可通,果然奇悟别开,尽助前贤,补苴罅漏;

孤灯廿载,意气徒豪,心肝呕尽,从此虚灵未泯,惟冀后起,完续残篇。”

——名医张山雷(1872-1934年),平日好学不倦,博览群书,用毕生精力从事医著撰写,晚年积劳成疾。1934年3月,先生久病不起,乃撰此联自挽。 ●“不谏往者追来者,尽其当然听自然”。

——此为民国时南京“首席名医”张简斋亲撰。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

——浙江宁波名医范文甫所撰。

●“只望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湖南湘乡一位中医之联。

●“著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

{中医药文化对联}.

——清代江苏孟河医派奠基人费伯雄,学养宏深,医术高超,求治者日逾百人。他曾两次被召入京,为皇太后治疗肺痈和为道光帝治疗失音,均获良效。为此道光皇帝特赏赐御联一副。

●“这番与世长辞,穷鬼病魔无须追逐来泉下;

此次乘风归去,春花秋月只当飘泊在异乡。”

——民间初年,广东大埔县名医邓窗珊暮年病笃,危在旦夕,家属子女、亲朋好友无不啼哭。此时邓老先生回光返照,竟然挺身而起,提笔自写挽联如上。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能医,气能医,脾气岂能医?”

—— 江苏泰州市过去有位女老中医,人称“女先生”,而不知其姓。医术好,文墨亦佳,她在门前贴了亲书的这副对联。

6、点出经营医药事业的对联。某镇“万春堂”药店,已有50多年历史,这家后人至今仍沿用原大门联,年年书写,一如既往:

万里晴光闲采药;

春风夜月静烧丹。

此联用鹤顶格,造句自然,虚实结合,点出“万春堂”,恰到好处。诗情画意,令人如沐

中医药文化对联篇二

中药对联

一日走在大里路上,看到一家药店门口有一副对联,很有意思。上联是:但愿世上人无病,下联为:宁可架上药生尘。通俗的文字,蕴含着无限的祝福。

我国的中医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 药名对联是劳动人民群众消遣娱乐活跃文化生活的方式。相传唐代诗人杜甫,老年多病,贫困潦倒,开了一间中药店,对联是:独活灵芝草;当归首乌身。

民间还流传着一家中药店征召对联、合股经营的故事:从前有个经营中药的高手开了一家药店,生意兴隆,只是缺个得力的助手,好久物色不得。他就公开征召,试题是一条用中药名串成的上联,请应试者对下联。其上联是: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联内“白头翁”、“大戟”、“海马”、“木贼”、“草寇”、“百合”、“旋复”、“将军”、“国老”都是药名。

一直等了三日,才有个年轻妇女款款而入,提起大笔一挥而就: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在下联与上联相对的位置亦都巧妙地安排了中药名,且立意新奇,对仗工稳,颇为有趣,众人读后满堂喝彩。店主一看,喜出望外,急忙询问,知道她深通医道。经协商,改为合股经营,并将此副对联悬挂于药店门口,招来顾客盈门。

耐人寻味的还有一副医药学家为慈母写的挽联:“知母应当归,唯怜父子留行,泪洒冬花冰片冷;灵仙非没药,难救慈姑独活,魂飞天竹海风寒。”联中的“父子”即中药名“附子”,“留行”即“王不留行”,“慈姑”即“山慈姑”,“天竹”即“南天竺”,“海风”即“海风藤”。作者触景生情,在这副挽联里嵌入了十二种中药,表现了夫妻母子生离死别之情,遣词立意用心良苦,令人读之怆然。

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名做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灯笼,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随口对说:“伤寒尤妙小柴胡。”

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不假思索地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客人看了病,告辞出来,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认生地熟地。”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

中医药文化对联篇三

蕴藏在唯美药名中的楹联

蕴藏在唯美药名中的楹联

——读古广祥先生新作《中药趣联》有感

靖 丛 林

前些日子,我在广州参加学术会议之余,便在书市购买了由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会长、香港新闻出版社社长古广祥先生著的《中药趣联》一书。回来后,漏夜翻阅,爱不释手,似品名茗,余香盈口,在轻松阅读之中,不知不觉让人汲取了许多楹联知识,知晓中医药的奇妙。

《中药趣联》一书是古广祥先生历经多年心血之作,他在查阅了《汤头歌诀》、《药性赋》等四万多种中药资料的基础上,巧用千余首中药名称,组成了两百副富有文学性、实用性和风雅别致楹联。本楹联力图不重复使用药名,尽量做到合平仄、工对仗,求趣味。每副楹联皆无借用连词、介词、助动词组合,同时根据各联药名配列,意在让读者在鉴赏联句时,又能读懂中医药知识,特别是作者借用更富诗意的本草别名,以利中医药文化魅力更生动展示。该书作者以其用世代中医家庭独特的视角,考证了大量史实文献,力求该书语言生动、文笔流畅,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积,更没有令人窒息的长句表达,语言短小精炼,于平凡之中更见楹联功底,如此畅快淋漓上口,读起来也是如饮甘饴。

此书之中,更能体现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学术如此密切相关联,而众多中药名称如此浪漫唯美,富有诗意,且又

脱俗,楹联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如此渗透。作者参考了《药性赋》中的诗词歌诀之同时,又有别于《药性赋》的形式,借用楹联体例提炼药材的性味、归经和主治功能,又便于读者记忆中药名称。以药名编配楹联来抒发对中医药的感情,那非一般联家所能。

例如:

“朝天柱拒冬,瓦雀田龟双剪菜;向日葵怀夕,山鸡海马半含春。”此联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在肩负历史重任之同时,也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浪漫生活。“拒冬”,“怀夕”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

“远志骨,分水翁,六旦怀山药;凌霄花,统天草,千秋对月莲。”此联有涵化宇宙,包容万物之势,是整书中之经典。上联表现了作者的志向与情怀;下句表达了作者对事业的规划和对丰收的期盼。

“冲天子建兰花,化米先生吹血草;向日葵罗泛果,追风使者驳筋藤。”此联表达了作者的奋斗目标和对现实生活的付出。“化米先生”,“追风使者”正是作者的化身。

“张国老,田边木四乱蒿,多子婆空疏美草;望江青,雪里梅三支叶,无情子苦要恒山。”此联表现了作者复杂心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张国老”,“望江青”流露出作者对中医药发展的热切期盼。“田边木四乱蒿”表达了作者对当下医药市场混乱的愤怒,“雪里梅三支叶”是作者对知识{中医药文化对联}.

界无心搞科研的感叹。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诗赋、楹联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中医药知识与诗词楹联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两者是同根、同源,共同生长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在这两者之间有着相通相融的关系。古广祥先生潜心于楹联久矣,他所著此书溯及《诗经》、《楚辞》、《药性赋》等内容,他运用扎实的中药知识撰写了《中药趣联》,志在让中医药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

我们纵观历史上无数的名医巨匠,不乏填词吟诗高手,他们常常以联言志,或以联会友,或聊谈人生,而古广祥先生的《中药趣联》除了对传播知识外,它还为复兴祖国传统文化而呐喊。

作者为:吴鞠通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中医药文化对联}.

于2011年11月

中医药文化对联篇四

中医药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专题研究报告

大班:Wednesday{中医药文化对联}.

组次:第一小组

课题题目:中医药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课题调研方式:网络信息检索

指导老师:张玲 email:zhangling_811015@126.com

二、背景介绍 我国西药市场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很久以前就听说有人提议废除中医,而 且还是科学界的人提出来的,并且有不少人附和。不久前方舟子也跳出来附和。西医的快速发展,克服了大多数的疾病,无疑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某些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也将长期 为人类服务,是中医完全无法取代的。另外,西医在外科手术方面的长足发展, 以及在急救技术上的各种手段,无疑也是中医无法也不需要替代的。虽然中医不 具备成熟的痊愈技术,但是相较于西医,中医有更完整地理论基础,也有更大的 机会发展出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都倾 向于西医,很少有人会想起中医这个古老的词。但是人们却不知道,作为中国的宝贵财富,中医具有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而且的潜在供给能力很大。因此针对中医药的分析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有借鉴作用及研究意义。

三、课题目的 通过调查中医药对文化和生活的影响,旨在站在中药文化历史的高度,通过中药的来源、故事、对联、诗词、戏剧、谚语等使人们了解中药以及与之相关的中药文化的发展历史进程和丰富内涵。来说明中医药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人们对中医的热情,在这个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当今,尤其有现实意义。

四、课题具体流程(思维导图)

{中医药文化对联}.

五、课题详细介绍 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医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 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医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通过调查和搜集中医药文化的具体表现,成为我们小组的目标。

1中药在文学中的运用 中医药在文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中国四大名著中就有大量引用,如涉及医学描述达291处,记录了13个完整的医案,写了1145种病症,用了45种方剂,占全书总字数的1/18。又如三国演义中华佗的麻沸散和为关云长刮骨疗毒,使人记忆深刻。连热门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三》中,其人物名字均来自于中药,如景天,在《四部医典》中记载红景天“性凉、清热、滋补元气”,称红景天治病具有神效。又如唐雪见,“雪见”既是常见中药“雪见草”,具清热解毒的功效。不足一一言之。

这说明,无论在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中药都在其有一席之地,并成为人们生活的反映。 2中医药与古代哲学的关系 中医学不仅是中国医疗科学技术的伟大宝库,在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吸收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和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床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医学在思想、理论、观点,甚至具体内容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从思想方面来看,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充分思考人和天地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 “ 天地人三才 ” 学说,而中医的《黄帝内经》也特别强调 “ 人与天地相应 ” 的思想,把人摆在天地之间去认识,不是孤立地去认识人。这种把人看作整体的思想,并不是中医所固有的,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哲学方面看,中医理论中的 “ 阴阳五行 ” 学说也不是中医的专利,而是先秦时期在中国学术界普遍应用的哲学范畴;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历法学、物候学、气象学这些自然科学的内容,在中医学术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和运用;在地理方面,中医诊疗学中,十分强调和注意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表现特点,中医学家会根据地理特点进行治疗;从文学方面看,中国古代留下的丰富医籍,充分显示了它的文学色彩和不同文体,体现出不同文学时期的特色;从思维方法来看,中医对很多对象的观察都采用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也就是古人所说的 “ 司内揣外,司外揣内 ”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色;从哲学看,中国传统哲学把客观事物看成一个始终在变化的物质,中医对疾病的诊疗也十分注重病情的变化,进行辨证施治,这样的思维也源于中国古代哲学。

3中药与诗歌 中药在诗歌的应用也有很多,如西游记第36回,有一首镶嵌体的药名诗(即将药名嵌入句中)。唐僧师徒出长安已四、五个年头,离西天仍渺渺无期,忽又进一深山,

唐僧心中凄惨,叫声:“悟空啊!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又如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长洲(今江苏昊县)人,除著有闻名于世的《警世明言》、《警世通言》、《警世恒言》外,还编有时调集《桂枝儿》、《山歌》,其中有药名写的一段情书: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两首诗几乎每句诗都用到一到两个药名,没有一定的中药知识,恐怕难写出这样的诗歌。

4中药与饮食 药膳在中国源远流长,历来 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其取材广泛,用料考究,制作严谨, 品种丰富,风味独特。 药膳具有丰富饮食、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 但在应用中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应滥用,因证用膳 、因地而异、 因人用膳,因时而异。其材料与做法数不胜数。如青团,是由鼠曲草汁染着糯米粉,搓揉蒸煮而成。鼠曲草为菊科植物,别名清明菜、田艾、佛耳草 性甘味平。有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作用。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蚕豆病,风湿腰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又如陈藏器《本草拾遗》载:“南烛生高山,经冬不凋,取汁渍米作乌饭,食之健如牛筋,故曰牛筋。止泄、除睡,强筋益气,久服轻身长年,令人不饥,变白祛老。” 浸米的南烛枝叶的基原为杜鹃花种植物乌饭树,性平味苦,无毒,助阳补阴,明目壮肾。 至于今日,几乎每家每户在做饭时都受到中医药的影响,其深入生活不可谓不深。 5中医药与传统节日 如九月九重阳,从最初的登高佩茱萸,消灾避祸,演变为以后的茱萸囊驱虫避疫,菊花酒的养心健脑,蓬饵(重阳糕)的益胃补中,此习俗的产生与流行,都与养生长寿有关。又如五端午节食棕挂艾草,《礼记·月令》有:“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此时,阴阳二气争锋,蛇虫出没,暑毒盛行,人们宜戒身自律,小心为之。悬挂艾蒲于门首,有驱除灾疫,避瘟保健之意。食粽、悬挂艾蒲,体现了端午习俗的真实意义。端午节处于春夏之交,南方多梅雨天气,在此季节人们常会因为淋雨涉水或居住工作环境潮湿而感受外湿。湿邪入内,易伤脾胃,脾胃失调,即生内湿。内外湿邪交困而生湿病。可见,中药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五、课题结论和研究亮点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了我国的政治、文化、哲学、饮食等,并具体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是其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六、个人观点 中医药是几千年医疗实践不断积累的结果,可以说“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这是一份无价的遗产,我们应当较为全面地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下去。

七、参考资料 <<节日民俗与中药文化> > 百度文库

< <中医文化> > 百度文库

<<中医药文化研究 > > 百度文库

<<中药与中药文化概述>> 百度文库

<<第一讲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 百度文库

<<中医药调查报告>> 百度文库

八、摘要(结构四要素)

一课题研究意义 通过调查中医药对文化和生活的影响,旨在站在中药文化历史的高度,通过中药的来源、故事、对联、诗词、戏剧、谚语等使人们了解中药以及与之相关的中药文化的发展历史进程和丰富内涵。来说明中医药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人们对中医的热情,在这个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当今,尤其有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中药在文学中的运用

2中医药与古代哲学的关系

3中医药在诗歌的实例

4中药在饮食的应用

5中医药与传统节日

三课题研究方法 以网络搜集为主,配以分析

四课题研究结论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了我国的政治、文化、哲学、饮食等,并具体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是其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中医药是几千年医疗实践不断积累的结果,可以说“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这是一份无价的遗产,我们应当较为全面地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下去。

T班QQ群:214733099、222916825

W班QQ群:220774301、220895757、222173015

中医药文化对联篇五

中医药文化与唐宋诗人词人的关联

浅谈唐宋文人与中医药文化的联系

姓名:丁筱娴

班级:10级对外汉语专业

学号:201014051007

摘要:在我国古代,中医药与文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瑰丽的药文化奇葩。文人墨客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或撰书对联,或吟诵诗词,或写下文章,可谓百花齐放,大放异彩。该篇文章探究的是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与中医药文化的联系,以及唐宋文人与中医药文化产生联系的原因,从而阐述中医药文化发展与文学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唐代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刘禹锡,宋代大文豪苏轼、陆游以及苏辙、黄庭坚等,其文学成就都有对中医药的涉猎。

关键词:中医药,文学,唐宋,文人,联系。

正文: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唐宋年间,文人的地位很高,无论是在政坛、文坛还是医药方面,都有涉猎,一些文人的成就很高。而且,医药知识也不是一般百姓能够习得的,这与社会地位、文化修养以及生平经历都有很大联系。所以说,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文人的促进和推动是密不可分的。以下是唐、宋两个时期文人与中医药相关联的例证。

一、唐代诗人在医药方面的涉猎

众所周知,大诗人李白受道教的影响非常之大,他对神仙道教信仰十分尊崇,并且正式入教,他的作品当中有很多涉及到这一方面。李白炼丹且服食丹药,但要中含汞这种物质,这是中药中的一种药材。{中医药文化对联}.{中医药文化对联}.

另外,民间有一故事,说李白游罢安徽黄山后,乘船途经富春江。当船至睦州时,他弃舟登岸,到山中拜访一位名叫权昭夷的隐士。隐士取出美酒佳肴与李白对饮,李白见所斟之酒色红如玉,饮之其味醇厚甘香,不经拍手叫绝,并再三询问,隐士才告之:“此酒乃睦州严陵某家用上等粱黍,配以五加皮、玉竹、红花等中药,采用严家的天下第五泉的泉水酿制而成,饮之有活血、祛风湿、强筋骨、悦颜色之功效,久服能延年益寿。”后来,辞别隐士,船至严陵滩,李白见江中有一巨石,即置酒举杯,独自开怀畅饮。数杯之后,益觉山色美,江色秀,酒味香,鱼味鲜,深感权昭夷赠酒肴之情,即于石上赋诗一首:“我携

一樽酒,独上江渚石。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这就是李白醉酒五加皮的故事。

再者说诗圣杜甫。杜甫有许多诗篇都曾涉及医药的知识,比如《驱竖子摘苍耳》:“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犹剧。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日夕。蓬莠独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这首诗说的就是秋天瘴气之剧,而苍耳这味中药即可缓解瘴气之毒。

可以说,杜甫有许多诗涉及到中医药的知识,有关于药的方面,还有医治人的方面。因为杜甫本人身体就不是很好,特别到晚年的时候,身体更差。所以他在医药方面钻研的比较多。

另外,唐代诗人刘禹锡年少时体弱多病,并且有确切的正式拜师学医的一段经历,所以说,他是肯定与中医药文化有一定联系的。刘禹锡对医药颇有研究,他著有包含医药内容的诗文著作,颇具特色,还将医人与医国联系起来,通过阐释医理寄托政治抱负。

当然,唐代还有许多诗人、文人涉猎医药界,都有证可考,在此只挑选比较出色的唐代代表人物讲解。

二、宋代诗人、词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贡献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豪,在诗词文各方面都十分出色。他虽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六十高龄后仍身体健壮,精神矍铄,才思敏捷,这与他学习中医药、研究养生之道是密不可分的。他还自著了一本《东坡养生集》,其中有一条养生之道中是吃芡实。芡实是一味中药材。

苏轼还在《赠眼医王生彦若》一文中把眼睛的生理、病理描写得淋漓尽致。他还提出饮茶可以防龋之说。在他从海南回京途经江西寓居时,常携带一只口袋,见谁不适就配药送上,开方指点服法,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元丰四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曾吟诗:“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诗中的郭生指郭遘,是他结交的朋友,他俩经常一起研究中药。当时,黄州盛产苍术,但人们不知道它的药用功效,只知道用它熏蚊子。为此,苏轼写下了《论苍术》一文:“:黄州山中,苍术至多,就野人买之,一斤数钱耳。此长生药也,以其易得,不贵重,至以熏蚊子。„„其效止于和胃气,去游风,非神仙上药也。”

苏轼在中医药文化上的造诣绝不亚于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他的作品许多都是写中药和中医的篇章。其弟苏辙、友人黄庭坚同样在文坛和中医药文化上有一定的造诣。苏辙自小体弱多病,长期服食茯苓这味中药材,后来身体逐渐好转。黄庭坚也曾写诗咏茯苓:“汤泛水瓷一生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爱国大诗人陆游也与中医药文化有些许联系。他爱用枸杞子泡茶或做羹汤吃,晚年视力仍佳,依然读书、写诗不辍。曾用“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的诗句描述自己喜食枸杞。并且陆游也勤于编医书和整理药方。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文坛上的文人墨客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二者之间并不像世人认为的没有任何联系,就像大家觉得在中医药大学中学习对外汉语和汉语言专业很让人诧异,但是仍然是有特点的,因为中医药文化本身就与文学息息相关。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仅唐宋时期就有许多文人研究医药知识,更别说整个中国文化史了。

文人墨客对于医药文化的钻研,一方面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生平经历,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壮大的贡献也功不可没。在他们的诗词文中,运用了大量中药名,不仅体现了语言技巧的纯熟,而且还记录了大量的药名,为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材料。同时,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壮大也促进了这些文人墨客自身的发展,他们的诗词文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了医药学的价值,并且让后人更加全面的认识他们!

参考文献:

[1]《苏轼与中医药》,.cn, 中国医药网,文献下载日期:2011年12月20日.

[2]《李白醉酒五加皮》,.cn, 中国医药网,文献下载日期:2011年12月20日.

[3]刘健英,《苏轼与中医药》,《家庭中医药》,2006年第05期.

[4]袁行霈 [聂石樵,李炳海等],《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216—245.

[5]《刘禹锡与医药之缘》,王一帆,简福爱. 《中医药文化》,2010年05期

.cn, 中国知网,文献下载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中医药文化对联篇六

[中医文化]“橘井杏林”的中医典故

“橘井杏林”的中医典故

杏,与“医”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书中的“医林”即指医学界,人们常以“杏林”作为“医林”的代称。在病人为感谢医生而赠的匾额上,常可见到“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样一类题辞。杏与医学的这种关联,出自我国医学史上一个著名典故。

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名医董奉,隐居在庐山。他与华佗、张仲景一起,被并称为“建安(东汉献帝年号)三神医”。据史书记载,有一个病人已“死”去三天,董奉向“死者”口中塞进几颗药丸,再灌进一些开水,并轻轻摇动其头部,将药丸慢慢送进“死者”肚中。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死者”睁开眼睛,手足开始活动;半天后,能坐起;四天后,开口讲话;再过几天,就完全恢复了健康。这个“死者”当然原来就没有真“死”,可能只是深度休克,但可看出董奉医术的高明。

被后世引为美谈的,还在于董奉给人看病不收钱,只要求重病人痊愈后种5株杏树,轻病痊愈后种1株杏树。多年之后,就栽成了有10万多株杏树的郁郁葱葱的杏林。杏子熟时,红果累累,结满枝头。他又在杏林间盖了一个简陋的杏仓,有人向他买杏,他不收钱,而让人用谷子来换。他把以杏换来的谷子全部用来救济贫民,每年可救济2万多人。这就是“杏林”典故的来历。

董奉的事迹,对我国后世的医学家影响极大,他们有的取杏为自己的名号,有的取杏为自己著作的书名,连医学团体、医学刊物的名称也常取用“杏”字,例如“杏林医学社”、《杏林医学》等等。对杏和杏林的偏爱和推崇,反映了我国医学家历来鄙薄以医谋利、崇尚全心全意“救助贫病”的“杏林精神”。

除了“杏林”,还有“橘井”的典故,在医学史上同样有名。

相传,汉文帝时候(约公元前2世纪),在今湖南彬州地方,有一个叫苏耽的人,幼年死了父亲,与母亲一起住在城郊,相依为命。苏耽对母亲极为孝顺,得到邻里的赞誉。在他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心里仍念念不忘老母亲,对她说:“明年天下将流行大疫。我家庭院里有一口井,旁边有一棵桔树。只要取井水一升,桔叶一片,煎汤饮服,疫病就会痊愈。”第二年,果真如苏耽所说,发生了严重的瘟疫。苏母不但用儿子所告的方法,使自己幸免死于瘟疫,而且把井水和桔叶广施给疫病患者,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据医史学者考证,苏耽确有其人,他的故居在原彬州城东门外,后来曾被改建成“橘井观”;现在橘井遗迹还在,井口的圆形,直径约0.5米,井内还有水,但井旁的桔树却已不见了,能见到的只有一棵柚树。“橘井”的典故,就是出于这样一则传说故事,并由此产生的“橘井流香”之类的成语。杜甫在一首送给一位到彬州去的亲戚的诗中,有两句是“彬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就是用了这个典故。

这两则医林典故,被合称为“橘井杏林”,而且,在流传中添加了不少神话色彩。传说中都说苏耽、董奉是成了神仙的,还说有神虎替董奉看守杏林,这样就有了“虎守杏林”的说法。苏耽之死也不是一般的死,而是说回归了“仙籍”,并把苏耽称为“苏仙公”。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中就写了有关“苏仙”的故事;现在彬州还有苏仙岭,岭上有苏仙观、升仙台等。成仙之类的说法当然都是不可信的;但在人们心目中,杏林既然有虎来守,橘井当然也就不能弃之不管,龙、虎历来是相对的,因此,就把看管橘井的任务交给了龙。这样一来,从“橘井杏林”,就又衍化成了“龙蟠橘井,虎守杏林”这样两句相对的成语,甚至有人把它进一步写成一幅对联:“董氏杏林凭虎守,苏家橘井有龙蟠。”

上一篇:中考英语作文保持健康
下一篇:二年级的幸福家园作文100字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